1.如果面對逆境的時候仍能保持平衡、歡喜的心,是防衛嗔心生起的主要因素。

2.當你面臨逆境的時候,心情鬱悶無助於克服逆境。它不但無益,反而只會加重你的焦慮,感召一種不安與不滿的心境。

3.在面臨逆境的時候感覺不樂或不滿是無意義的,更不用說去報復那個傷害你的人。

4.由不樂與不滿所生出的瞋怒與怨恨有兩類:一類是當有人傷害你的時候造成你的不樂與瞋怒。另一類是,雖然無人直接傷害你,但你因為見到敵人的成就與富裕而內心感不樂與嗔惱。

5.他人所造作的傷害也分兩類:一類是他人直接在你身體上加以傷害,並由你自覺地感受到。另外一類傷害是針對你的財富、名望、友誼等。

6.除了修持安忍以外,我們也應同時修持菩提心--為饒益一切眾生而欲成佛的願,以及大悲心與修心的鍛煉。

7.當敵人傷害我們的時候,提供我們稀有難得的機會,來考驗我們自己對安忍的修為,也讓我們修持其他的菩薩德行。

8.我們能在被傷害之中累積福德並獲取利益。反而是可憐的敵人,因為出於瞋怒與怨恨而傷害他人的惡業,最後終得面對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不堪後果。

9.那個製造傷害的人,是為了我們的利益而犧牲了自己。由於修持安忍所累積的福德是因為敵人提供機緣而促成的,所以嚴格說來,我們應該把福德迴向於那個敵人的利益。

10.身為一位真誠修持悲心與菩提心的人,你必須培養安忍。為了能夠誠心修行、培養安忍,你需要一位蓄意傷害你的人。

11.那些傷害我們的人提供真實的機緣,讓我們把種種德行給修持好,這是測試我們內在力量的逆增上緣。

12.就如諸佛幫助我們成佛,凡夫眾生也有同等的貢獻。諸佛恩,眾生恩--唯有依賴這兩者才能成佛。

13.一旦你對敵人產生一種真誠的尊敬時,就能輕易消除阻礙無量利他心的大多數主要障礙。

14.對我們這些自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且又尊崇菩薩理想的人而言,對敵人懷有憎恨與嫌隙是不對的,因為諸佛、菩薩都貼心地愛惜所有眾生。

15.如果我們對諸佛、菩薩貼心愛惜的眾生心懷嫌隙的話,將與我們想學習的典範相違背,違背諸佛、菩薩的理想與覺受。

16.即使在世俗情理中,我們越是尊重與疼愛人們,就越會為他們著想。我們會設法避免一些他們不贊同的行為,以免冒犯他們。我們會考量到朋友的想法,他們的原則等等。

17.如果我們可以為一般的朋友這麼做,那麼身為菩薩理想的修行人,我們也應該為諸佛菩薩表示更高或至少同等的尊重,設法不對我們的敵人心懷嫌隙或憎恨。

18.修持安忍的利益,不但能夠在未來證得一切種智的境界,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體驗到它的實際利益。你將能夠維持內心的平靜,過著愉快的生活。

19.當我們修持安忍以對治怨恨與瞋怒的時候,具備精進的意樂很重要,我們應該善巧培養精進的心念。

20.接著,就是培養自他平等相換的心。在未發菩提心時,雖然不容易產生真實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的念頭,但通過修法的鍛煉,卻可以生起真實無偽的菩提心。

21.雖然許多人可能尚未生起無偽的、不造作的菩提心,但對我們凡夫而言,菩提心的修法並非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們肯下功夫精進修行,就一定可以生起菩提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22.菩提心自身就具備了清淨罪業和積累資糧的兩種能力;同樣的,自他相換等修法也具有相同的作用。

23.雖然我們無法馬上做到自他相換,但是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修行的目標。

24.自他平等相換的意思,就是培養以下的態度:‘就如我希求安樂、希求離苦,一切其他如虛空般無盡的眾生也是如此--他們也是希求安樂、希求離苦。’

25.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獲得安樂且保護自己不受痛苦而努力,我們也應該為其他人的利益而努力,幫助他們獲得安樂,免於痛苦。

26.雖然我們身體區分為很多不同的部位,如頭部、肢體等,可是一旦談到保護它們的需要,它們之間並沒有差別,因為他們都是屬於同一個身體。同樣的,所有眾生都有希望能離苦得樂的自然傾向。

27.在這個自然傾向的方面,眾生之間並沒有任何的差別。因此,我們在為離苦得樂而努力時,並不應該分別自他。

28.當我們談到自己的福利時,我們只談到一個人的福利,但他人的福利卻涵蓋著無量數目的眾生。從這觀點我們可以理解到,他人的福利比我們的福利來得更加重要。

29.無論我們的道行在哪種層次:在未成佛之前,當我們還在修行道中,以及在我們成佛之後,自己永遠與他人息息相關,而且非常依賴他們。

30.我們存在的本質就是我們必須仰賴他人的恩澤與合作才能生存。我們越是將他人的福利放在心上,為他們的利益而努力,我們越能夠為自己獲得利益。

31.如果我們真的要為自己的利益與福利而努力,那麼就應該顧慮他人的福利,並重視他人的福利勝於自己的福利。

32.大乘菩薩的原則--只要能為眾生帶來任何利益,無論讓我奉獻什麼,我都心甘情願、樂此不倦。修好自他相換以後,我們就會變成一個這樣的人。

33.誰能夠做到自他相換,誰就是大乘修行人;這是判斷自己是否已經成為大乘修行人的一個比較嚴格的標準。

34.運用一些智慧來配合悲心與菩提心的修持。例如:

一、思惟我們的佛性:自己以及一切眾生內在成佛的潛能。

二、也可以思惟萬法究竟的體性,它們的空無自性,透過理路的推論,以確認實相的體性。

三、思惟痛苦的止息是可能的,因為痛苦的根本肇因是無明,而無明的體性是外來的、附加的,故此可以與我們本來清淨的心生相遠離。

35.透過思惟與禪修智慧,並長期精進地持續修行悲心與利他,你將能看到內心真的有改變。

36.假若禪修得夠久,我們就會發現,在這過程中也有不少障礙。這些障礙就是使人心狹隘、僵化、固執的種種習性,如果希望自己的心能柔和而順服,就必須知道如何對治那些習性。

37.我們應當感謝逆境的生起,因為它們是我們修行之路上的動力。經過一段時間後,當見到障礙時,甚至會感到欣悅,因為我們明白這是磨練心性的機會。當面對的阻礙愈多,將更有信心對治它們。

38.智慧帶領我們超越執著自我的心,來發掘人性基本的良善;生起菩提心,是讓我們將執著轉化為佈施的一個方式,它驅動我們開始去付出,而非只是接受。

39.物質上的付出,是激發佈施心最簡單的方式。施舍衣物、禮物、金錢、時間或食物,都能幫助我們去除執著,並創造一條通往愛與慈悲的管道,在付出的那一刻,其實是相當無私的。

40.對任何人、任何動物佈施慈愛的心,會滋潤你的心?,帶給你許多能?。修習慈心和與人為善非常重要,在做人處世中,我們應努?地去培養這種品德。

41.盡可能以饒益有情之心來度過一天當中的其餘時間。盡可能懷著菩提心的動機去做事。這樣一來,你的生命將毫不浪費。無論你做什麼,全都變成法行。

42.如果面對逆境的時候仍能保持平衡、歡喜的心,是防衛嗔心生起的主要因素。

43.當你面臨逆境的時候,心情鬱悶無助於克服逆境。它不但無益,反而只會加重你的焦慮,感召一種不安與不滿的心境。

44.在面臨逆境的時候感覺不樂或不滿是無意義的,更不用說去報復那個傷害你的人。

45.由不樂與不滿所生出的瞋怒與怨恨有兩類:一類是當有人傷害你的時候造成你的不樂與瞋怒。另一類是,雖然無人直接傷害你,但你因為見到敵人的成就與富裕而內心感不樂與嗔惱。

46.他人所造作的傷害也分兩類:一類是他人直接在你身體上加以傷害,並由你自覺地感受到。另外一類傷害是針對你的財富、名望、友誼等。

47.除了修持安忍以外,我們也應同時修持菩提心--為饒益一切眾生而欲成佛的願,以及大悲心與修心的鍛煉。

48.當敵人傷害我們的時候,提供我們稀有難得的機會,來考驗我們自己對安忍的修為,也讓我們修持其他的菩薩德行。

49.我們能在被傷害之中累積福德並獲取利益。反而是可憐的敵人,因為出於瞋怒與怨恨而傷害他人的惡業,最後終得面對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不堪後果。

50.那個製造傷害的人,是為了我們的利益而犧牲了自己。由於修持安忍所累積的福德是因為敵人提供機緣而促成的,所以嚴格說來,我們應該把福德迴向於那個敵人的利益。

51.身為一位真誠修持悲心與菩提心的人,你必須培養安忍。為了能夠誠心修行、培養安忍,你需要一位蓄意傷害你的人。

52.那些傷害我們的人提供真實的機緣,讓我們把種種德行給修持好,這是測試我們內在力量的逆增上緣。

53.就如諸佛幫助我們成佛,凡夫眾生也有同等的貢獻。諸佛恩,眾生恩--唯有依賴這兩者才能成佛。

51.一旦你對敵人產生一種真誠的尊敬時,就能輕易消除阻礙無量利他心的大多數主要障礙。

55.對我們這些自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且又尊崇菩薩理想的人而言,對敵人懷有憎恨與嫌隙是不對的,因為諸佛、菩薩都貼心地愛惜所有眾生。

56.如果我們對諸佛、菩薩貼心愛惜的眾生心懷嫌隙的話,將與我們想學習的典範相違背,違背諸佛、菩薩的理想與覺受。

57.即使在世俗情理中,我們越是尊重與疼愛人們,就越會為他們著想。我們會設法避免一些他們不贊同的行為,以免冒犯他們。我們會考量到朋友的想法,他們的原則等等。

58.如果我們可以為一般的朋友這麼做,那麼身為菩薩理想的修行人,我們也應該為諸佛菩薩表示更高或至少同等的尊重,設法不對我們的敵人心懷嫌隙或憎恨。

59.修持安忍的利益,不但能夠在未來證得一切種智的境界,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體驗到它的實際利益。你將能夠維持內心的平靜,過著愉快的生活。

60.當我們修持安忍以對治怨恨與瞋怒的時候,具備精進的意樂很重要,我們應該善巧培養精進的心念。

61.接著,就是培養自他平等相換的心。在未發菩提心時,雖然不容易產生真實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的念頭,但通過修法的鍛煉,卻可以生起真實無偽的菩提心。

62.雖然許多人可能尚未生起無偽的、不造作的菩提心,但對我們凡夫而言,菩提心的修法並非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們肯下功夫精進修行,就一定可以生起菩提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63.菩提心自身就具備了清淨罪業和積累資糧的兩種能力;同樣的,自他相換等修法也具有相同的作用。

64.雖然我們無法馬上做到自他相換,但是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修行的目標。

65.自他平等相換的意思,就是培養以下的態度:‘就如我希求安樂、希求離苦,一切其他如虛空般無盡的眾生也是如此--他們也是希求安樂、希求離苦。’

66.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獲得安樂且保護自己不受痛苦而努力,我們也應該為其他人的利益而努力,幫助他們獲得安樂,免於痛苦。

67.雖然我們身體區分為很多不同的部位,如頭部、肢體等,可是一旦談到保護它們的需要,它們之間並沒有差別,因為他們都是屬於同一個身體。同樣的,所有眾生都有希望能離苦得樂的自然傾向。

68.在這個自然傾向的方面,眾生之間並沒有任何的差別。因此,我們在為離苦得樂而努力時,並不應該分別自他。

69.當我們談到自己的福利時,我們只談到一個人的福利,但他人的福利卻涵蓋著無量數目的眾生。從這觀點我們可以理解到,他人的福利比我們的福利來得更加重要。

70.無論我們的道行在哪種層次:在未成佛之前,當我們還在修行道中,以及在我們成佛之後,自己永遠與他人息息相關,而且非常依賴他們。

71.我們存在的本質就是我們必須仰賴他人的恩澤與合作才能生存。我們越是將他人的福利放在心上,為他們的利益而努力,我們越能夠為自己獲得利益。

72.如果我們真的要為自己的利益與福利而努力,那麼就應該顧慮他人的福利,並重視他人的福利勝於自己的福利。

73.大乘菩薩的原則--只要能為眾生帶來任何利益,無論讓我奉獻什麼,我都心甘情願、樂此不倦。修好自他相換以後,我們就會變成一個這樣的人。

74.誰能夠做到自他相換,誰就是大乘修行人;這是判斷自己是否已經成為大乘修行人的一個比較嚴格的標準。

75.運用一些智慧來配合悲心與菩提心的修持。例如:

一、思惟我們的佛性:自己以及一切眾生內在成佛的潛能。

二、也可以思惟萬法究竟的體性,它們的空無自性,透過理路的推論,以確認實相的體性。

三、思惟痛苦的止息是可能的,因為痛苦的根本肇因是無明,而無明的體性是外來的、附加的,故此可以與我們本來清淨的心生相遠離。

76.透過思惟與禪修智慧,並長期精進地持續修行悲心與利他,你將能看到內心真的有改變。

77.假若禪修得夠久,我們就會發現,在這過程中也有不少障礙。這些障礙就是使人心狹隘、僵化、固執的種種習性,如果希望自己的心能柔和而順服,就必須知道如何對治那些習性。

78.我們應當感謝逆境的生起,因為它們是我們修行之路上的動力。經過一段時間後,當見到障礙時,甚至會感到欣悅,因為我們明白這是磨練心性的機會。當面對的阻礙愈多,將更有信心對治它們。

79.智慧帶領我們超越執著自我的心,來發掘人性基本的良善;生起菩提心,是讓我們將執著轉化為佈施的一個方式,它驅動我們開始去付出,而非只是接受。

80.物質上的付出,是激發佈施心最簡單的方式。施舍衣物、禮物、金錢、時間或食物,都能幫助我們去除執著,並創造一條通往愛與慈悲的管道,在付出的那一刻,其實是相當無私的。

81.對任何人、任何動物佈施慈愛的心,會滋潤你的心?,帶給你許多能?。修習慈心和與人為善非常重要,在做人處世中,我們應努?地去培養這種品德。

82.盡可能以饒益有情之心來度過一天當中的其餘時間。盡可能懷著菩提心的動機去做事。這樣一來,你的生命將毫不浪費。無論你做什麼,全都變成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