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然和尚云:「雖然戒定慧三學全具,不修本願念佛者,不可得往生;雖無戒定慧,一向稱名,必可得往生。」

2.凡聖道門者:極智慧離生死;淨土門者,還愚癡生極樂。

3.一向心念佛,往生無疑之思,即三心具足也。一向心者,至誠心也;無疑者,深信也;思往生之心者,迴向發願心也。

4.我過去世生生髮道心,然未離生死之故,知道心不能救我,唯佛願力能救我。因而不顧有道心無道心,唯須稱名號,生淨土。

5.信願念佛者與彌陀本願相應,與釋迦教無相違,隨順諸佛證誠也。

6.「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舍命以後,得生彼國。」

7.取信於一念,盡行於一生。於平生念佛,往生不定之思者,臨終念佛亦不定也;以平生念佛,決定思者,臨終亦決定也。

8.「一心」者:心一於何事乎?一向念佛者,阿彌陀佛心與我心成為一體也。

9.既心發一向念阿彌陀佛,則早與佛心成一體也。故云「一心不亂」。

10.「若佛在世,若佛滅後,一切造罪凡夫,但稱名,得往生。」

11.聖道門雖深,時機不相應;淨土門似淺,時機易相應。末法萬年,餘經悉滅;彌陀一法,利物偏增。

12.所謂淨土一宗超諸宗,念佛一行勝諸行者,以其普攝萬機故也。

13.不論有罪無罪,不擇持戒破戒,時機相應,今生離生死之要法:唯淨土一門,念佛一行。

14.罪深莫卑下,十惡五逆皆往;一念十念,至心者來迎。

1.修念佛求生淨土者,與釋迦彌陀之心相契;修雜行求生淨土者,與釋迦彌陀之心相背。

2.昔太子凌萬里之波,得龍王如意寶珠;今我等撥水火之河,得彌陀本願寶珠。

3.為往生極樂,即使任何妙行,皆無過於念佛,何以故?念佛者是彌陀本願之行故。

4.彌陀經五劫之思惟所建立之深重本願者:不揀善惡,不嫌持戒破戒,不擇在家出家,不論有智無智,起平等大悲故,已經成佛。

5.念佛之事,雖有種種之義,稱六字之中,一切皆含。

6.智者則以智者念佛往生;愚者則以愚者念佛往生;有道心亦念佛往生;無道心亦念佛往生;生邪見之人亦念佛往生。

7.富貴者、貧窮者、欲深者、瞋重者、有慈悲者、無慈悲者,以本願不思議,但念佛皆往生也。

8.五種決定往生之事:

一、彌陀本願決定也,二、釋迦所說決定也,

三、諸佛證誠決定也,四、祖師教釋決定也,

五、吾等信心決定也。以此義故,決定往生也。

9.問曰:心澄時之念佛與妄念中之念佛,其勝劣如何?

答曰:其功德齊等,並無差別。

10.問曰:我雖念佛,此心散亂,不知如何?

上人答曰:此法然亦力有所不及也。

11.凡夫之心,如何可得無散亂!亦唯如此,故名易行。

12.生於欲界地中之人,皆散心也。譬如受生人界,則有目鼻。所謂舍散心而往生者,無此理也。

13.亦唯散心念佛人之往生,方是可貴之本願也。

1.問曰:出家人念佛與在家人念佛,勝劣如何?

答曰:出家人念佛與在家人念佛,功德相等,無有不同。

2.疑曰:此事不審,何以故?不近女人,不食不淨之念佛者,可貴也;朝夕慕女境,飲酒食不淨之念佛,必定下劣。功德何得相等乎?

答曰:功德相等,無有勝劣。何以故?不知阿彌陀佛本願之人,故有此疑也。

3.彼大邪惡男亦思蒙佛救度而念南無阿彌陀佛;念佛行者亦思蒙佛救度而念南無阿彌陀佛;彼此更無差別也。

4.大菩薩之念佛與彼大惡者之念佛,全同也。若以為有所不同者,完全不知念佛之義也。如以錦繡包黃金,與以蒿苞包黃金,同是黃金也。

5.非清淨我心,除此業障之後方念佛;唯常念佛,其罪則滅。

6.即雖無間重罪,不勝稱名功德。利劍即是彌陀號,持者魔緣不近,一聲稱念罪皆除,稱者罪業無遺。

7.念佛之時,有惡業之念者,一切凡夫之癖也。然而有往生之志而念佛者,絕對無障礙也。譬如父子之親,雖少有違背,父子之親不變,依然父子也。

8.以念佛行者喻蓮華者:蓮華是不染之義。本願清淨之名號,十惡五逆之濁亦不染,故作此喻。

10.倦念佛之人,失無量寶之人也。勇念佛之人,開無邊悟之人也。應以往生心,相續念佛。

11.名利是生死之絆,羈三塗之鐵網;稱名是往生之翼,登九品之蓮台。

12.為貪瞋煩惱之敵所縛,三界藩籠所繫之我等,但思「彌陀悲母志深,以名號利劍斷生死之絆,本願要船浮苦海之波,能到彼岸。」歡喜之淚染袖,渴仰之思銘肝。

1.不顧自身之善惡,唯一向「思決定往生」,是名他力念佛。疑自身罪,惡思往生不定者,大錯也。

2.不顧心之善惡,不論罪之輕重,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發起「依佛誓願,必定往生」之決定心。

3.無智罪人之念佛往生,本願之正意也。

4.深心者,即深信之心也。何事深信乎?具足諸煩惱,作多罪業,無餘善根之凡夫,仰信「阿彌陀佛之大悲誓願,稱其名號;若百年、若四、五十年,若十、二十年,乃至一、二年;從發心開始,迄至臨終不退轉;若七日一日、十聲一聲、若多若少,稱名念佛之人,決定往生。」

5.「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是名「深心」。總之,念佛得往生之事不疑,謂之「深心」。

6.雖聞名號,不信如不聞;雖有信心,不稱如不信。是故唯應一向念佛。

7.有「法爾」之道理;如炎升空,水下流;菓中亦有酸有甘。此皆「法爾」之道理。阿彌陀佛之本願者,是以名號引導罪惡眾生之誓願故,唯一向念佛者,蒙佛之來迎,是法爾之道理,無可疑也。

8.問:最後之念佛與平時之念佛,何者殊勝?

答:皆同也。其故者:平生之念佛與臨終之念佛,無任何差別。平生之念佛,死時即成臨終之念佛;臨終之念佛,延時即成平生之念佛。

9.問曰:五逆十惡,一念能滅否?答曰:莫疑。

10.若雖造五逆,聞阿彌陀佛名者,火車自然去,蓮台自來迎。

11.極重惡人,無他方便,唯稱彌陀,得生極樂。

12.若有重業障,無生淨土因,乘彌陀願力,得生極樂國。

1.臨終之時,死苦來逼,從八萬之塵勞門,責無量之病身,猶如百千鉾劍,割裂此身。雙眼頓暗,欲見之物不能見;舌根堅硬,欲言之事不能言。

2.此是人生八苦中之死苦,縱雖信本願願往生之行者,亦難逃此苦;然雖至悶絕,一旦息將絕時,以阿彌陀佛之力,成正念而往生。

3.臨終剎那,易如剪斷髮絲;非他人所知,唯佛與行者之心知之。

4.真有往生之志,不疑彌陀本願而念佛之人,臨終無顛倒之事也。其故者:佛之來迎,本為行者之臨終正念故也。

5.不知此義之人,皆以為臨終正念念佛時佛則來迎。此之見解者,既不信佛願,亦不知經文也。

6.為亡人念佛迴向者,阿彌陀佛放其光明,照地獄、餓鬼、畜牲;沉淪此三惡道而受苦者,其苦則息;命終之後得解脫。

7.雖知罪至五逆亦不障礙,然當謹慎,勿作小罪。雖知往生一念已足,亦思積多念;信取一念往生,行勵一形多念。

8.問曰:因本願不嫌惡人,故人皆好造惡業,如何?答曰:佛雖不舍惡人,然好造惡業者,非佛弟子也。一切佛法,無不制惡;然愚癡凡夫,雖制惡而未必能制,故勸念佛以滅罪也。

9.彌陀悲憐一切眾生,雖然善惡悉皆救度,然見善人則喜,見惡人則悲。

10.有信者,雖大罪亦滅;無信者,雖小罪不滅;應恥我之無信。

11.淨土宗之學者,應先知此旨:為有緣之人者,雖舍身命財,亦偏為說淨土之法;為自己之往生者,應離諸塵囂,專修念佛之行,此二事之外,不作他營。

12.不嫌一切破戒、持戒、貧窮、福人、上下之人;唯稱念我名者,如石瓦變金,決定來迎之誓約也。

13.佛有接引願,我有願生志,如何不遂往生!

1.度世之法,依念佛而定;妨礙念佛之事,皆應厭舍。

2.出家不能念佛,即在家念佛;在家不能念佛,即遁世念佛。

3.獨身不能念佛,即共住念佛;共住不能念佛,即獨身念佛。

4.自食其力不能念佛,即接受救濟念佛;接受救濟不能念佛,即自食其力念佛。

5.一切皆為念佛之助緣,若因而妨礙,即皆舍離。

6.不顧妄念餘念,不謂散亂不淨,唯稱名號。若常稱名者,以佛名之德,妄念自止,散亂自靜,三業自調,願心自發。

(1)故願生心少時亦南無阿彌陀佛,散心增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2)妄念起時亦南無阿彌陀佛,善心生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3)不淨之時亦南無阿彌陀佛,清淨之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4)三心欠缺時亦南無阿彌陀佛,三心具足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5)三心現起時亦南無阿彌陀佛,三心成就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此即決定往生之方便也,納於心腑莫忘失。

7.得難得之人身,若再空歸三塗者,悲之尚有餘,嘆之亦不盡也。然厭穢土,欣淨土;舍噁心,發善心者,三世諸佛亦必隨喜。

8.出離之道雖各有不同,末法濁亂之機,稱名為勝。罪業深重之輩,愚癡闇鈍之族,稱念不空,彌陀本願也。

9.生死之家,以疑為所止;涅槃之城,以信為能入。

10.法然上人臨終之時示門弟之詞云:

「五十餘年來,念佛功積,拜見極樂莊嚴、及佛菩薩真身,乃平常之事也。然多年來皆秘而不宣,今已臨最後,故略為表示。我若端坐往生者,人必效之,如此則病身之人,起居不易,恐失正念。以此義故,我今平臥。本師釋尊已現頭北面西而唱滅,此亦為眾生之故也,我何可勝於釋尊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