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只要八分飽,凡事只求八分好。」這句話,不僅僅是一種適度的人生追求和生活理念,而且從生理、心理、哲理的角度看,更是一種科學的養生觀念,很值得提倡。

從生理養生角度看,「凡事只求八分好」符合人體健康的需求。人體是一架科學而精密的機器,需要一些舒緩的空間和休整的時間,器官得到適當的休息和調整,才能保證正常運轉。如吃飯八分飽,胃才能更好地吸收消化,才能保持身體健康;人的心臟每0.8秒跳動一下,每分鐘75下左右,才是人體循環的最佳狀態;鍛煉使出八分勁,免得精疲力竭,才能起到健身的作用;老年人只求八分健康就應慶幸,因身體機能退化,有點小病小災就屬自然;每天勞作使出八分精力,留兩分餘地,人體才能繼續積蓄力量,更好地釋放生命能量。

從心理養生角度看,「凡事只求八分好」體現知足常樂的思想。俗話說,「人心足,處處福」。如果事事追求最好,企求圓滿,永不滿足,往往會適得其反。為什麼有人會有「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苦惱,就是缺乏知足常樂的心態。

我們常常發現這種現象:有時候,希望越高,投入越多,壓力越重,反而失望越大。最後接受不了失敗的殘酷現實,只好走向絕路。

所以,凡事不求盡善盡美,但求八分就行。做事使出十分力氣,只抱八分成功期望就好。人生太多不如意,凡事只求八分好。這樣心情就會坦然,心裡就會滿足,情緒就能放鬆,身心就會舒暢。這樣,就可以平常的心態去對待周圍的一切,以寬鬆的生活態度對人處世,才能領悟「八分好」的生活韻味,才會享受到和諧人生的樂趣。

從哲理養生角度看,「凡事只求八分好」蘊涵中庸之道的精髓。養生之道萬萬千,很重要的一點,則體現一個「度」字。因「過猶不及」啊。凡事不求過激過度,但求舒緩適度。凡事不過滿、不極端、不偏執,才能以適度的方式應對世事。凡事在不盡處——勢不用盡、話不說盡、福不享盡、事不做盡、則意味最長!

凡事留有一點餘地、留有一寸心路,才會有耐力把路走得更好更遠,才能有能力把事業做大做強。寫到這裡,想到陜西三原城隍廟的一副對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闊處行。」這副對聯可以說濃縮了我國古賢「極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哲學,閃爍著哲理養生的智慧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