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事物看成你可以永遠擁有的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佛說四十二章經》

上章說真諦無相,用來對治偏空。這章引導大家如何空假不二,從而進入中道觀。

天地世界,都是眾生之依報,不論過去、現在或未來,人類都是生長在這樣的環境裡,佛陀就利用這些現實的東西,教我們如何去「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天地與世界,可覺悟二者之「非常」,「非」解不是,「常」解不變,謂不是不變,即是常常在變,用凡人之角度,天地代表宇宙的一切,在上有天,下有地之中間,就是我們人類居住活動的地方,地球只是一個小天地,但它也有春夏秋冬,寒暑遷流,自然生態的一切變化。至於山河大地,也有其成、住、壞、空,生滅無常。你看近年這麼多海陸空難,不論水災、火災、地震、海嘯等,皆在一剎那間,「桑田變滄海」,失去所有田園房舍。在重建的過程裡,我們把海填起來,房子建起來,「滄海變桑田」,再次成就另外一個世界,但這個世界又能持續多久呢!人們可曾從所有不斷遷移流動之景象,領悟到人生的定律?在這一分鐘看見的,下一分鐘已經轉變了,已經不是一分鐘前之境況,如孔子所說:「交臂非故」,所以不要把任何事物看成永遠存在,是你永遠可以擁有的東西。

再觀察我們這個從五蘊緣聚之個體,一出娘胎,不是一步步邁向死亡嗎?我們的思想念頭,亦復如是,有生、住、異、滅,前念過去,又來一個念頭,思想時刻在變遷,做不得主。這是會幺原因?關鍵是未能找到一個正確的人生目標,沒有去體察、去了解人生的意義,這樣當然是不懂得如何去利用好這一期生命。人生一輩子,當活至六十歲,只有六十個冬夏,是這麼短暫。明白人生無常,應生慈悲心,不論做人做事,真正去多關心自己身旁的人,跟他們少一點爭名奪利,叫自己少一點爭強好勝,放下執著,隨著年歲之遞增,所觀的天地災難、人生百態多了,自然更容易契入無常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