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海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第一講)

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的同修們,大家請合掌端身正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請大家放掌。

各位同修同學們,非常歡喜,今天是我們啟建了這個正法學堂以來,要學習的第二部經典了。途中我們在講完《地藏菩薩本願經》以後也做了一個調整,優化了一下,讓更多的相對來講比較渴望、或者說希望得到佛法利益受用的這些同修們,先結這個法緣。所以今天晚上,經過我們休學一週以後,又還是如約而至,再來聽聞這個稀有難遇的佛法。今天開始,我想我們雖然講了一部《地藏經》了,因為地藏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當時囑託的傳法的重任的核心法子。

那麼,在講完這個傳法重任的核心法子的相關這一部聖典以外,我們今天可以直接追溯到釋迦牟尼佛的核心教法中來。所以就是想在下面的數節課裡面,跟大家一起來學習大乘佛法的核心。這個二課就是出家人兩堂早晚功課裡邊必然要受持讀誦,甚至做一切佛事,消災延壽、超度亡靈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經典,就是《心經》。那麼我們以《地藏經》來作為開篇打底,今天我們開始學習《心經》以提升我們的見地,在佛法上最純粹的根本。

所以我們顧名思義,從這部經典稱之為《心經》來講,就知道確實他是一代教法的核心眼目。我們每次到了寺廟裡面都會看到藏經樓,藏經樓裡面所有的經律論結合起來,緊緊圍繞的就是為《心經》的內容而做註釋、而提供服務的。要麼是從各個角度想方設法的,從教法上來引領,讓大家來開悟這個本有的心地的成佛之法。或者說以種種的行門來施舍,教會大家操作方法,不斷的去邁向打開心地的實踐操作手段,等等等等,都是緊緊的核心圍繞著這部《心經》裡面所講的內容來展開的,所以說他是三藏的核心之心。

那麼另外一點呢,咱們學習《地藏經》的時候,他都是從現象上來講的。從現象上來講的,我們就是種種造的業呀、有了因呀、將來受的果呀、來償還的報呀,都是從這一卯一環,然後還有佛上升到天上去講法,離開了人道,還說有地獄,等等這一切。這是從一切宇宙萬法的現象上來進行契入。那麼我們學習《心經》,是要把一切宇宙的萬法的這個本體的,就是形而上也罷,真實境界也罷,要把他提煉出來,進行高層面的這種向上一躍的,這樣的一個理解和學習。

這樣的話我想,就會對於我們來從空有兩邊來真正的把握佛法、深入佛法、學修佛法、最後實證佛法,是必然的匡正和兩條方便之門。所以說我們的課程的設置,今天來學習《心經》是非常合理和有必要的。特別是另外再講一點,我們來學法修道呀,大家首先要知道佛法的出現和流傳,他所有的目標都是為了讓眾生轉迷為悟。釋迦牟尼佛一生的說法,始終也是循著這一個根本的弘法方式,而進行了最大張力的發揮而已。乃至包括佛滅度以後,西天東土的歷代祖師們都無一例外的依著這一個範式,我們對佛法進行演繹和學習。所以說,至於我們今天講的這部《心經》他是非常短小的,但是我們剛才講到他有如此大的總的概括、濃縮的高度和深度來講的話,可以說我們今天把整個成佛之路,就濃縮到這二百七十個字中。這二百七十個字內,他可以說把我們整個的修學成就,也就是道次第,非常精煉、有次序的進行羅列編排。讓我們依著這個步伐,快速地掌握佛法的修證核心路線。所以說從這次我們來施設課程,請大家首先有這樣一個了解。

下面我們具體說一下咱們學習《心經》的緣起,為什麼要學習這部心經,我們首先心裡要有一個底。首先我們從教法上,就是從道理的學習上來講,大家要知道《心經》的全稱叫做《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那麼般若就是他講的根本內涵,我們也要知道般若是整個佛法的根本。咱們來學習佛法,你要明白什麼是在世間法,什麼是出世間法,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怎麼來進行鑒別、區別?就是看般若,用般若來區別。我們也知道佛法裡施設了大乘法小乘法,這是我們一些耳熟能詳的名詞概念了。大乘小乘用什麼來區別呢?還是用這個般若波羅蜜來區別。就看你行的是淺般若呢,還是像《心經》裡講的行的是深般若。在這上面世出世間、大小二乘、乃至凡聖的分水嶺,就是靠般若來進行一個了別、抉擇,從而頓見分曉。所以大家想想我們所謂的修學佛法,就是看你是不是在修學般若。當然般若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理念,怎麼樣的一個說法,乃至他的內涵有怎樣的層面去理解呢?我們後面會給大家講。

首先我們有一個概念就是般若是佛法的核心。那麼既然是核心的東西,大家要曉得我們今天在這裡,如果說學佛稍微有一些時間的話可能大家都會背了。那我們到寺院裡面隨便拿起流通處的經裡面,一定會有《金剛經》、《心經》、乃至《文殊般若》、包括三十卷多一點的《大品般若》,當然藏經裡面還有六百卷的《大般若經》。我們現在讀的時候,已經應該說是只要你和三寶有緣,可以說是輕而易舉了。

可是在佛法的傳承過程中,所以第二點我們了解一下,首先我們了解般若是佛法的根本之外,我們要了解佛法傳承上,般若傳承的不易,所經歷的艱辛,以策發我們對法生起絕定的恭敬。

首先從佛陀那會兒講法的脈絡來講,當時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我們不止一次給大家講,原來他是不想講法的,後來由於請法嘛,他就開始講。本來講的就是說,他已經把般若法全盤的、用最恢宏最真實最龐大的一部經典《華嚴經》,全部把般若的真正的緣起性空的內涵,就嵌在《華嚴經》裡來講。但是因為確實在我們這個國土裡面,是一種煩惱顛倒所纏縛的世界,所以對講到的空性、緣起的無常這些東西、體現般若內涵的時候,根本就聽不懂,也就是說不接地氣。所以沒有辦法,後來才開始講了第二個時間段、第三個時間段,我們都知道講了《阿含經》還有《方等經》。一直從華嚴、阿含、方等、到了第四個時間段,才開始真正的,佛稱性要宣說他之所以出這個世間,來講的最根本的這個法,般若法門,用了二十二年的時間來講出來。

所以大家要知道整個佛陀講法一共才四十九年,我們現在依然在學他的教法,但是已經到了佛滅後,而且進入末法時期了。當時佛講法一共四十九年的時間,幾乎近一半的時間就在講般若經典,二十二年一共就在談這個般若妙法。

所以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般若的義理對於佛法中他是擔當著什麼。首先,佛陀當時講的時候,一切的教法行門都是緊緊的圍繞般若波羅密而展開的,最後匯歸的宗旨也是要導歸到般若波羅蜜中。但是這個法的流傳中確實是很不容易,因為釋迦牟尼佛為了灌輸般若法門,一直用了二十二年的時間來堅持講說。那麼在當時有因緣的不管是印度所有的外道也罷、還是他後來攝受的弟子也罷,才對這個般若法門生起了信心、了解、然後去修行,最後證到這個般若的境界。證到般若境界才明瞭《法華經》裡面講的,噢,一切原來都是常住的,性空的、常住的。所以他在印度弘法的時候,佛陀已經形成一個系統的語感語境。大家的理解力上也已經產生了一個共鳴,就是說佛陀表達的、傳神出來的這個境界、般若的空性,大家都了解了,習慣了,有數了,而且往那裡走了。

可是我們要知道從印度到東土的傳揚中,是經歷了一個非常艱辛的時期。怎麼艱辛的時期呢?就是在魏晉南北朝的時期,由於印度這些大德們那時開始往東土傳譯經典了。傳譯經典最開始時有一部經典叫做《般若道行經》,這個從印度往咱們漢地傳的時候,一下子把這個般若的概念引進來了。我們要知道當時中國其實本土的宗教還是以道教,還有這些玄談,「是真名士自風流」嘛,比如說竹林七賢等等,他們都非常崇尚老莊的這些空無、本無,等等,就是這些概念。所以說當時般若概念傳到東土的時候,幾乎無一例外所有的人都引發了誤區,都覺得是一個新進的一個宗教學說。他們就會下意識地用我們本有的國土上的這些形容詞,來強行的冠以般若的解釋,無一例外的,因為有這個語感語境。所以大家當時用我們本有的習慣性的解釋,用老莊的思想、道家的思想來解釋般若,所以才無一例外的走入了誤區。

這個給大家說一下,當時在佛教史上有一個時代叫做「格義佛教」。「格義」是什麼呢?就是試圖把握。但是當時沒有把握成功。甚至這種偏頗走形的形容呢,產生了六家七宗之多的解釋體系,都不能把《心經》講述的道理給精準的掌握住。所以這個時代有兩個影響,一個是大家很痛苦,沒有因緣福報一樣的,不能真正入到般若所講的這個空有一如的內涵境界。但是也有一個好的影響是什麼呢?當時在中國,學修佛法是高層士大夫一層以上的,才有時間也罷福報也罷,所以對於般若的解釋大家都群起而學之,在思辯變的時候呢無意中就在中國的上層開始把般若法門往外弘揚,漸漸的影響到普羅大眾,就讓佛法的影響力反而越來越大了。這是相對於開始我們很艱辛的來了解般若法門的一個時代,他既是無奈的又是積極的。所以才讓我們現在能夠讓佛法根本的般若智慧,在我們中國大地、震旦佛國,才能夠廣行天下。這是很不容易的一個過程。我們在學習了解佛教史的時候,大家稍微了解一下就會覺得,這是真的可以說是一個走的很驚險的過程。如果說大家都把這個理解錯了,一直沒有人最後出來澄清,那我們現在幾乎還是走不到佛法的核心。

所以一直後來到了鳩摩羅什法師的弟子,有一個叫做僧肇大師,他寫了一本《肇論》,裡面講到《般若無知論》的時候,才真正地用中國話把般若形容、講解、描繪,至少從哲學思辨上把他定位了,描繪清楚。可能我們一般的話在學習經典中,都到不了教史這個層面,其實這是我們佛法流傳中非常驚險和值得了解的一個步驟,直接相貫到我們現在學習《心經》、《金剛經》這些般若的法門。特別是在我們今天學習這部《心經》的時候,大家還要格外的紀念一位人物,就是我們傳承的不易,就是這部《心經》的翻譯者。我們讀《心經》時都知道是唐三藏法師,玄奘法師奉詔譯的,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這位眾所周知的唐僧,是怎麼把這部般若法門的核心——《心經》翻譯過來的。這也是非常不易的,這是第二個不易,在此和大家分享,做一個前期的了解。

玄奘法師歷史上是河南洛陽人,俗姓陳,家境非常好,他的父親是一位飽學之士。他在家是排名第四的兒子,出生在唐朝(公元)602年。因為他的哥哥,他們家排名老二的哥哥在寺院裡出家了,他也跟隨到了寺院也說要出家。可是那個年代的出家跟我們現在不一樣,度僧是要皇帝親自過問的。看到他年齡小,但是在問他的話時候,他是開言不凡,說了讓人覺得格外驚詫的豪言壯語,後來就真的滿了他的願。出家以後隨著對於佛法的學修,因為當時的經典還沒有齊備,甚至在學習的過程中相互還有矛盾,在這樣的情況下才驅使他萌生了西行求法,展開他輝煌的一生。

我們在了解翻譯者玄奘法師時,首先要知道他是最偉大的翻譯家,他和佛門裡的鳩摩羅什法師、真諦法師、義淨法師併稱為當時的四大翻譯家。但是可以說玄奘法師開創了佛教經論的新局面,所以後來我們在習慣上把他翻譯的時代之後稱為「新譯時期」,他翻譯的時代之前稱之為「舊譯時期」。玄奘法師當時從印度回國以後就現在的大雁塔,也就是西安的大慈恩寺,作為當時的根據地,從公元645年,貞觀19年時回長安開始譯經,當時在長安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他開始翻譯的第一部經是《大菩薩藏經》,翻譯了二十卷,還有很多論典。後來他移居到了西寧寺,因為認識他的人太多了,就在玉華宮開始翻譯《大般若經》。當時《般若經》是最大部頭的一部般若經典,他的梵文裡都有二十萬頌言,非常的浩瀚。

在翻譯《般若經》的時候,當時有門徒向他祈請說刪掉一些,但是他不允許,所以才完成了多達六百卷的可以說是翻譯史上的奇跡。後來他還特別造了一些唯識宗派裡面的著作,總共他的翻譯經典總數加起來,要蓋過另外三大翻譯師所加起來的總數。他譯的經一共有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七十五卷,其他的三位加起來都比他少了七百八十卷。所以大家想想,他真的可以堪稱是最偉大的翻譯家了。特別是他是用直譯的方法,完全忠實於對原來著作的從梵到漢的轉化,所以他譯經的軌則、態度,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特別是他還提出了五種情況下不翻譯,這個原則也是在佛教史上一直影響至今。這個我們後面再講。他還把老子的《道德經》翻譯到印度去,所以我們佛門教史上常會有句話叫做「青牛西去,白馬東來」的佳話。青牛,老子騎得就是青牛嘛。所以說玄奘法師是最偉大的翻譯家。

其次他可以說是最拚命的旅行家。大家要記住,我們在講《心經》的翻譯者哦,說到他法脈傳承的不易是怎麼翻譯過來的。他的出境當時並不是合法的,他是偷渡的。因為當時上表了要出去,沒有被批准,所以他就自己冒險出關了。出關後一直從絲綢之路向印度,真的是可以說困難重重,他都是抱著「寧向西死,不退東生」的這種生死置之度外的信念,才經過了自然和人事的考驗。

在《大唐西域記》裡講過,過八百里的大沙漠的時候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草木不生,人煙絕跡,飛沙卷石,暴雨濕蒸等等,到處都是枯骨遍野。所以大家想他每走一步,都可以說真的是為法忘軀的最為可貴的代表了。自然環境不說了,甚至中途還差點死在自己人手中。他在西域沙漠中遇到一個獵戶叫石槃陀,被他取經的精神感染,要跟著他出家去印度。十來天就支撐不住了,退失了信心,結果覺得回去有點丟臉,就向師父下手。最終由於玄奘法師的德行在那禪坐,他最終手發抖沒有拿起刀子,慚愧而去。所以這都是玄奘法師可以說是拼著命的去向西域把寶典求來的,所以說為什麼我們說佛法要求法?佛法只有求來的才能真正受用。最後他回到大唐後,還奉命撰了一本千古不朽的名著《大唐西域記》,這不僅是從佛法上的造詣,對印度的民情、地理等等都是無人能及的,所以他是最拚命的旅行家。

第三個我們要了解一下,玄奘法師可以說是最成功的留學生。眾所周知,當時他所留學的在印度的叫做那爛陀寺。那爛陀寺裡有一位導師叫做戒賢導師,在玄奘法師還沒有去到印度時,他就得了一種怪病,渾身都疼的要想自殺。後來還是觀音菩薩給他託夢,說你還不能死,你有大唐的弟子要來學修佛法,你得傳授他,這是你最重要的任務。所以當時玄奘法師到了印度以後,那爛陀是全印度最高的學府,我們現在去印度還能夠到這個遺跡去瞻禮一下,那個時候可以說是全球的最首席的大學。而玄奘法師作為一個外國人被列為十大上首弟子。大家想想,以外國人的身份,在語言的障礙下,能夠列為戒賢論師的十大上首弟子,那他得要多大的本事啊。所以期間他還留學到整個印度的學術中心去講學。

當時有不同見解的辯論,還開了一次「無遮大會」。有十八個國家的國王、三千多僧眾、還有好多外道、學者,都跟他來立論辯論,十八天沒有人能辯得過他。所以最後被當時印度的小乘學者稱之為解脫天,被大乘學者尊為大乘天,無人能跟他相抗。他的留學生涯能達到這種地步,到四十一歲那一年,當時全印度的一個聯邦的盟主叫戒日王,戒日王竟然為弟子,拜他為師,皈依他,執了弟子禮,並且請他常駐在印度當做國師。都這樣的禮遇,但是他執意要回國,還是不忘初心:萍僧從東土大唐而來,拜佛要求經的。我們現在也有好多留學生,我們現在如果說能到個美國,你被白宮的總統接見一下,那就不知道你是優秀成什麼樣了,估計就不想回來了。可是玄奘大師不是這樣的,他在拜為國師的情形下他都拒絕了,為什麼,就是為了把佛法法水東流。

跟大家講這麼多,就是為了激盪我們對這部經典的殷重心,難得想。這是講兩個點從佛教史上來做一個了解。這樣高知名度的大師,還對這部經典如此的重視。《心經》是玄奘法師他最根本受持的一個修學法門。所以我們從玄奘大師的背景中,我們就知道這部經典意味著什麼。他是最知名的和尚,當時唐太宗想讓他還俗輔佐政治,但是他說不行,他就是出家人。這是有和尚性格。那會沒出家的時候跟著他哥哥到寺裡,問他為什麼要出家,他說「近光遺法,遠紹如來」,這就是有高僧的遠見、胸襟。特別是他當時回國以後,在我們現在西安的大慈恩寺,還有後來的興教寺,現在他的舍利還埋在那裡,還有一個塔。我的公眾微信上有一次朝拜過興教寺,大家可能看過。他就在這裡開創了中國大乘佛法的八大門派之一唯識宗。這一宗派的最具學術意義的他內容裡面,所以這是大師學問。那麼他一生始終一個做人的原則就是為法忘軀,所以他建立起來這種千古品格。這樣的一位大師所受持的根本經典。大家想我們現在很輕而易舉的到大覺世間群裡面就可以學習了,所以請大家生起歡喜稀有難遇的心。

那講了這麼多,為什麼說是玄奘大師的根本經典呢?他怎麼翻譯的?在取經的途中,有一次到了西域路途中絲綢之路上到了一個城池,這個城池門口有一個老和尚,是渾身都爛透了,就是我們說的長膿長瘡,所有的人從他身邊走過去聞著都嫌臭,捂著鼻子。只有年輕的玄奘法師沒有嫌棄,每天給他換藥洗身。這個老和尚他是印度的僧人。最後終於把他給治好了以後,他跟玄奘法師說:我也沒有什麼報答你的,我給你傳一部經典。那麼玄奘法師當時就口傳耳聞,把這部經典給記住了。

記住了以後,一路上向西行進的時候,只要有惡的境界出現了,或者是豺狼虎豹,或者是非人所設置的這些惡逆境界出來的時候,一受持這部經,馬上境界就化掉了。就是這部經護持著他一路西行,最後才成功回到東土的。所以大家要知道,這位樊僧恰恰就是我們說的,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說法的觀世音菩薩化現的。所以我們要了解到這部《心經》一直代表觀世音菩薩作為他的護法,護持著玄奘法師,把這個印度的聖典給請回到東土的。我們現在才能夠這樣現成的來學修佛法,特別是佛法的核心經典,傳承是非常不易。

再一點要說一下,為什麼要講這個《心經》呢?就是為了一個字「正」,咱們號稱叫大覺世間正法學堂,我們現在學習佛法,說實在的,花邊很多,機會很多,摸不清的門道太多太多。那麼我們在如此信息時代,如此接觸佛法中,怎麼樣能夠長驅直入不去走偏走迷呢?唯一的原則就是看有沒有般若?是不是依般若在指導?是不是在空性出世間的無漏法中我們來學修?還是在世間打滾?這就是正和邪。所以一切的教法,如果他離開般若波羅蜜這個空性的思想和境界的話,就不是正的,一定是偏的,或者是邪的。所以以後我們大家同修們來學修佛法,也要從這上面來看。我們怎麼來辨別佛法是正法還是偏法,還是邪法,就看是不是引導我們去學習般若、空性,放下跳過一切世間的顛倒。所以說一切教法中般若為正,那當然我們為正,怎麼個正?那我們平常也有講到說你做點善事,或者說行一些功德,這不都是世間法的事嗎?那這到底算正還是不正呢?大家要知道學習《心經》就是指導我們最究竟的空性見解。

這個「正」有幾個意思:第一叫做對偏正,就針對種種我們世間的顛倒之相、輪迴之相、煩惱之相,說這一切都是如幻如化的假的空的,針對這個而提出來有一個正。般若空性,這是正法,無所得法,針對這個了解層面就叫對偏,叫做正。那麼如果我們真正的空性見解,是怎麼建立起來的?由於有我們世間法的顛倒的偏,我們才會攝《心經》裡面講的一切五蘊皆空的正,講這個正,是為把這個偏給他了卻掉,明白了,搞定了。

所以第二層面,我們把他定位叫做盡偏正,就是只要是把偏給扶正了就可以了,不要走偏就是正,那麼這是第二個層面。那麼什麼是究竟的般若空性?不管你說偏還是說正都是對待法,都是世間法,真正的般若境界空性,他不是用語言表達,我們現在只不過是運用一個佛講法的技巧,叫做不壞假名,而說實相。包括我今晚已經在這裡一直講將近四十分鐘了,都是為了用這個假的語言,方便引導我們入到般若的空性智慧,隨著精進的學習,入到這樣一個境界中,所以這個就叫做絕待正。我們以後不管學習什麼佛法,修學什麼法門,如果偏離了這個空性的見解,這個無所得的思想,那麼就跟般若偏離了,一切法,一定要放在這個大的背景下來勘驗,看我們是不是在修學佛法,是不是在行佛所行之道,這是非常要緊的,請大家記住這一點。正法學堂就是佛法是正的。

那麼什麼叫做正的佛法呢?一定是以般若為衡量標準。看你是有所得法,還是無所得法。一切的有所得法皆非般若,皆是偏的,皆是邪的。只有無所得法,才叫做般若之正法。非常簡單、明快、利索、鋒利的一個尖銳的見解,就在這裡邊可以見到他的邪正之別。所以請大家,我們既然已經皈依了正法學堂,有這個法緣,那麼我們以後在法眼,我們常說在正法眼藏上,你就有辨別能力了,知道講的是這個義趣。那麼再一點,就是第四點吧,我們要建立,既然是無所得了,怎麼跟我們念阿彌陀佛來匯通呢?我告訴大家,般若和淨土完全是一門而不是兩門,佛的經典和歷代的祖師們都有明確的開示。這個稍微講一下,你看我們其他的不講,就說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大願,如果我們讀過三十品的《大品般若經》的話,大家就會有一個了解。

裡邊都會說菩薩摩訶薩,阿彌陀佛願裡面不是有六神通嗎,能夠用一頓飯的功夫去供養他方諸佛嗎,等等,這些功德從哪兒來的?全部是從般若波羅蜜中來的,也就是從空性中才有這樣無所障礙的發揮來的。所以說這個般若與淨土,淨土與般若他是一致的。淨土是就著般若說,本質說相,《心經》般若是依這個本質來闡述淨土,大家要如是理解。不要以為說我們剛才講了半天無所得,就是抹殺的什麼都沒有了,又錯理解了,這是很麻煩的。

所以說大家在學習《心經》的時候,一定要立足這樣的見解。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有一個主要的態度吧,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說《心經》的內容文字篇幅數量短小,就以為說他應該很簡單,這就大錯特錯,徹底錯了。為什麼呢?因為很多時候,《心經》都是學佛初機的人邁入佛門的接引根本經嘛,甚至我們來這裡皈依的同修什麼的,我首先就讓他們要把《心經》背會,把大悲咒背會,因為《心經》是智慧的源泉。所以大家背會了以後,能夠信口來兩句「照見五蘊皆空,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就覺得說口舌滑過去挺舒服的。甚至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說什麼都不用在乎,好像就空掉了,不是這樣的。所以我們今天在這裡提醒一下。

因為《心經》所講的般若的究竟空性,我們在學習上一定要格外的小心翼翼和全神貫注的,否則你就很容易的流於俗見,就是口說空見,其實墮在定見中。那麼就會顯得看上去有所理解,但是不明白,嚼著好吃,其實咬不動。大家設想一下,就是如此短小的一部經,他能夠這樣全面來概括佛法,那就說明他如同一個不容分說拔地而起的峭壁一樣,一般人是爬不了的。他對於空性的這種絕對純粹的解析,甚至讓人十分透不過氣來,隨著我們的學習大家會了解到。而且特別是《心經》的經文裡的表達,他在緣起性空的理論上,他著重的顯說性空,他隱現的是緣起。這樣我們就會容易說在這個峭壁上,看到了好多盤根錯節的植被,是很密密麻麻的很茂密的,但我們又往往不易覺察,以為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座死山,沒有生機的山一樣。

所以大家要曉得,《心經》的這座峭壁,他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有植被的。如果你拋開植被,只看到高聳入雲的峭壁,那你就是學的是一座死山,斷滅的空性見,而不是緣起性空的根本空性見,根本般若,這是很重要的。所以希望菩薩加被,大家不要在這個上生起斷滅見。所以從這個理解來講,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這一系列的可能性,全是建立在因為萬物皆是空的基礎上,而得以如幻如化的最終成就的。這個般若法門和淨土法門也是不一不異,相輔相成的。這個我們後面講到還會具體給大家說,不要搞錯。這是從教法上來講,我們了解一下講《心經》的緣起吧。

下面我們從行法上來講,為什麼要講《心經》。因為大家要知道我們學習佛法,不就是為了實用嘛。學習幹嘛?學以致用,得有作用,搞定煩惱,所以學修佛法。我們每天大家都學佛學的好像轟轟烈烈的一樣,我們幾乎有時候可以把他劃為一個跨時代。我們很多時候是從興趣時代起步的,就是說可能被動的有同修成就你,去廟裡邊拜個佛,或者見個師父,讀點經,佈施點,指點一下,慢慢就變的主動覺得有意思了,莫名其妙的跟著佛教有緣了,這屬於興趣時代。

慢慢由興趣時代,進入體驗學修時代,這個時候讓他多多念佛,做做功課,禪修一下觀法呀,適時都會有一些感應,或者說因果現前也有感應,但是終歸有時候一會深一會淺一會強。真正你要進入學佛,我們把他形容為沒商量時代吧,就是對於佛法已經徹底的,將佛法講的理啊、事啊、信啊、相啊、對照最後合二為一,天衣無縫的認為確實佛說的空性般若,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就是讓我不信佛法都不行,由不得我不信。現在我說服自己不信,我都不行,不會相信自己不信。怎麼能夠到這個沒商量的時代,就必須你對空性有所學修乃至證悟。至少你要有空性的體驗,這種地步的時候,才有可能進入沒商量的時代。否則我們現在學修佛法,基本上都在興趣時代和體驗時代,突破不了。就是沒有般若智慧,始終不能住在般若空性的真實法中。所以我們才會始終有所得,反而有所不得,不能無所得,所以不能無所不得,這就是凡夫和聖人的區別。

所以大家從修法上來講,我們就要知道佛法修的是空法,不僅僅是善法,這是很重要的見地上的提升。因為好多時候我們就以為做點善事就好了。太差得遠了,門都沒邁進來。當然你不修善法,你是入不了空法的。因為我們在凡夫階段,不修善法就修惡法,在沒空掉之前,肯定是這樣的。所以說步驟是:我們要先修善法,善法修到一定地步的時候,你要邁向轉向要修空法,出世法,般若法,否則你就永遠在輪迴中打轉。所以大家不要忘了,最終的目標,我們修的是空法,這個永遠都不會變的,包括我們從娑婆世界發願往生到極樂世界,還是快速地修空法,比這兒容易的把他空掉而已。所以才說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絕對千古不易的鐵案,大家不要在這方面做文章,花心思,不可能變。你想繞開這個,最終學佛成道不可能,這也是一種沒商量。所以說行法上走的我們要把心地往這匯。

再一個,我們從專修的深度內涵來講,為什麼要學習《心經》?有利於我們學會專修。今天我把專修分兩個層面來跟大家領解一下。一個專修,就是我們通常意義的專修,比如說念阿彌陀佛,這在我講淨土的時候再再地也是不斷的宣揚,真的專門念阿彌陀佛,相信往生極樂世界,是可以了。就可以了,這是一種專修。那麼這一種專修,還需要我們有一種輔助性的專修。輔助性的專修是什麼概念?因為我們一聽專修就以為,你一定要忠誠,始終如一,就搞一門。這一門到底是多少門呢?因為佛法都說了有八萬四千門,萬變不離其宗一門就是般若空性之門。所以說,你看為什麼這部經典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呢?你心裡安住在空性的見解下,所有一切,依心而起的外在境界,各種煩惱,各種因緣出來的時候,你專門就用空性的見解和思想來破這些煩惱的假象,這也叫專修。

我們打個比方,一切二十四小時中,這一個月,這一年,我的一輩子,當然我們是以念佛為導歸的。可是因為平常我們的心念還是起伏、煩惱頻生的,這個時候,任何煩惱、任何境界,各種各樣的頻頻發生的時候,你咬定用一顆般若之心,咬定了說這都是假的。那麼任何煩惱來了,你都用一個法門把他搞定,這是佛法的根本,也叫專修。

這樣的話,以念佛為先鋒,以般若為後勁,大家讀過《觀無量壽經》裡面講的,聽了大乘佛法以後,解第一義,那麼他的往生的品位就在上品。所以就這點我們也要有個了解,所謂的專修,其實就是想方設法,淨我們的這顆心,定我們的這顆心,再用我們的這顆心持佛名號,這就叫專修。

那麼很多時候我們只能夠吃定第一種念佛名號的專修,忘了還有一種輔佐的專修。所以很多時候可能有些境界來了我們就搞不定,因為不能夠鋒利地用般若智慧的慧劍把他砍斷,然後再安心念佛。這樣配起來的話是完美的結合了。當然你念佛念的功夫,念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住在般若中了,那煩惱來了,如如不動用佛號降服,其實還是用般若降服了,他是通的。請大家注意下,這是我們從專修的內涵上來講的,學習這部《心經》,應當能夠起到這樣的一個作用。這是又一點。

當然我們再從一點來講,眾所周知《心經》這樣大的影響力,這樣高的知名度,甚至以學習《心經》為我們學佛的初門的標誌,乃至甚至世間我們在欣賞書法或互贈墨寶時候,幾乎文人墨客沒有不寫《心經》的,畢竟《金剛經》太長了。所以大家看名山大川裡,哪一個摩崖石刻上面幾乎能少得了《心經》的。這就是說,這部經典幾乎和《阿彌陀經》一樣,他的知名度如此之廣,緣分之深。就沖這個,我們也要隨順這個因緣,認認真真地,再一度地、不厭其煩地來學修這部經典,來接受他的加持力。大家要知道《心經》不僅僅是義理的、文字的、或者說讀誦的,他可以讓我們成為一個功課似的、受持的。從這點來講,《心經》的加持力是很大的。

大家知道四川樂至有一個報國寺,報國寺的前一任老和尚方丈是非常道骨仙風的一個很有名的一位高僧,叫昌臻老和尚。昌臻法師出家前,四十多歲的時候,因為他出家比較晚,他的師父叫離欲上人,那是更有名的有神通的高僧。當時他的師父離欲上人在四川,有一次從放生池裡跳進去,從寺院裡的大殿出來,據說。他出家很晚,但是他幾乎當了一輩子的居士,因緣如此。他說他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在四川的文殊院,聽到一個居士對他說,說他當時得了眼的毛病,眼疾,眼睛有毛病,每天疼的最後都想把眼珠挖掉,受不了了。最後聽聞到有一部經典叫《心經》,很短,好背,那麼他就受持這部《心經》,每天都背。背著背著才背了七天,但是他可能是心切吧,相續地一直在背,背了七天的時候,夢見屋子裡放光,觀音菩薩給他撒甘露,揉眼睛,等到醒來的時候這個眼睛就好了很多,不但像平常一樣看得到,而且視力也提升了,以前犄角旮旯的東西看不見的他就突然間像多了一道神通一樣,都能看得清楚。這就是《心經》的功德。

所以說,千百年來受持這部寶典所得的感應太多太多了,因為畢竟他從觀自在菩薩的代表菩薩上來講,是觀世音菩薩的根本法門,觀音菩薩有求必應。所以我們在讀《普門品》的時候也請大家留意一下,其實《普門品》跟《心經》是互為註釋的。就因為《心經》的五蘊皆空,所以才導致了有普門示現的功德,就因為普門示現,恰恰又更加進一步地解釋了五蘊皆空。這全是觀音菩薩所修的法門。這部經典是觀音菩薩受給玄奘大師的寶典,整個核心義理的內容,也是觀音菩薩講述的成佛之路。

所以我們這次很殊勝的,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第二部開始學習的經典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希望大家借今天晚上的一個動員會吧,再從前期的對這部經典做一些側面的了解。希望大家能生起有力量的、長久的、對於法的渴仰和受用,帶著這種全情的投入。因為我們這個世界畢竟在有為法中以情做佛事的,所以有時候我們對法注入的深情越濃,可能反而會離般若的空性越近。不信大家試試。所以說這次開講《心經》又是一個格外甚深的緣起,希望大家珍惜這個緣起。那麼今天時間關係,我們就從這幾點泛泛地給大家談一下。當然《心經》的寶藏是無窮無盡的開發,今天就我們想到的幾點,利用這一個小時,跟大家做一個前期的開發。隨著我們後面講解的深入,不但希望大家從道理上了解,還能夠要把道理用在日用的生活中。我們不要以為運用到生活中就是要做一些從繁到簡的轉化,或者直白的講解呢?不是這樣的,重在是我們要把這個義理聽懂明白了,只要你聽懂明白了,會這麼想了,那麼在生活中你只要始終就這麼想,這就叫般若智慧斷煩惱成菩提。轉煩惱即菩提,這就是用般若智慧來轉。所以確實這個心地法門,這個般若波羅蜜多是無窮的寶藏,只要我們會用,那麼隨著我們後面的學習,就會給大家展開一個別開生面的學修之路。希望迴向願有這樣的功德和效果。

好,今天晚上先給大家介紹到這裡,下面希望大家端身正念,帶著虔誠、稀有難遇的心來做個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