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

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子們,大家晚上吉祥,下面我們還是合掌端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南無阿彌陀佛。請大家放掌。

各位,今天又到週一,跟大家依然一起來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上一講的時候,我們在結尾給大家講到舍利子,舍利子是佛的首席智慧第一的大弟子,他的名字緣起給大家做了一個交代。

今天開始,我們要講色空不異的這個《心經》裡面的經典名句。因為一直《心經》的智慧是貫穿著佛法的空性來進行的。所以說我們在學習《心經》的時候,一個是從邏輯上來對空性做一個了解,另一個是從心性上來,這需要我們進行領悟和相應。這個層面我們打個比方說,大家都知道佛門裡面有一個描繪,就是說修行人剛開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就是一切的世間的真實情況是歷然存在的。修一段時間,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因為把它空掉了。但是這是一個過程,不是終極最終的一個完美境界。第三層的境界反而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是在空性的背景下不著相地來領略山水。

所以由此我們也要心裡有個底,這個底要交代給大家,就是我們再怎麼講空性,大家要知道,用語言思維來進行詮釋,我們常說的用言詮,它絕對不能夠等同於空性的境界,言詮是並不等於境界。但是我們一定要依著言詮,詮釋的詮,才能夠隨順著言詮的智慧能夠通往空的境界。那麼當我們住到空性的這個境界中的時候,不管包括空性境界的當體和言詮本身,也全部在這個空性的囊括之中了,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你看這個上面,我們就既可以從邏輯上來一層一層的剝離思辨,也可以從心性上來體悟說,哦,原來空性真正現前的時候並不是說拋棄什麼東西,而是圓滿地能夠包容一切色身諸法。

所以從這一點來講,我們今天講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四句,我們就是要先開始來談一下為什麼要這麼講。這四句話是《心經》裡邊最為可以說是代表性的綱領,它對於空性的解釋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的。

但為什麼這裡說用色法來作為一個根本的代表來詳細列舉呢,這因為色法是我們最容易能夠觸摸體悟得到的,五蘊之首。那麼特別要說明一下的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對於色的一個微細上的了解。一般我們都說色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但是真正的嚴格地來講,這個色法它是從三個方面來進行分別的。一個就是我們常說的六塵裡邊色聲香味觸法的這個色,也就是說可見可對的色。就是我們可以面對它,可以接觸到,可以看見,這樣的一種物質相。它是有相的,比如說長短方圓,青黃赤白,男女老少等等這些,我們都能看見得到,感覺得到,相對得到,這就叫可對可見的色。還有一種色法就比較隱晦了,它屬於可對不可見的色。也就是我們眼睛很可能看不到它,但是卻能夠感覺得到它的存在,接觸得到它的質感。你比如說我們說聲香味觸,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聲音明明是聲音,怎麼是色呢。因為我們眼睛看不見,但是耳根能夠接觸得到,分辨得出來。這是古琴的聲音呢,還是喇叭的聲音呢,還是大家在嬉笑怒罵呢。這就叫做可對不可見之色,也屬於色法。更為隱秘的一層色法是不可對不可見的色,眼睛也看不到,也接觸不到,但是它就是一法。我們說的法塵,就是第六意識進行了別的時候,就是去接觸法塵之色。所以說從這一點來講,色法一共囊括了這麼多的內容。但是基本上我們這裡都是以五蘊之色,以這個可對可見的色一般作為頭版頭條。

所以這裡講到色空不異的這句話的時候,我特別,也是害怕把大家給繞的繞暈了,越繞越暈了。所以我想我們講《心經》,把它的簡處我們用繁來講,把它的繁處我們用簡來講,簡潔明快地一講,反而更容易了解。所以這一段這四句話,我們這樣一氣呵成地把它講了。什麼意思,因為色是五蘊之首,雖然有形有相可見,但是它是虛妄之相。如果以深般若的智慧來觀照,它是當體了不可得的,像虛空一樣。不但色了不得可,色也是空的這個認為感覺也是了不可得,所以又叫做「空不異色」。先說「色不異空」,又說「空不異色」。這是為了防止人們在世間在說空的時候就以為有一個真實的空相,色法空掉的一個空相。所以為了說明說這個色空之後的空也同色一樣是空的,故這裡講到說色不異空,空之空也不異於色之空,空和色都是空的。因為空也是世間法,雖然沒有體相,但是有一個概念。這大概就是前兩句。

進一步又擔心人們不能夠放棄,也就是不能夠用空性的般若來相應這個道理,所以又進行了一個雙遮雙照的功能說明,又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說白了,就是色如空一樣不可得,空如色也是空一樣,不可得。相輔相成,相互對立,相互掃除執著。所以說這個很巧妙,說空是為了顯示色是空的,說色是為了顯示空是空的。所以說,說色空是為了顯示空色皆空,這叫做大空,我們常說的畢竟空。這四句話就是這麼個意思,請大家仔細體悟,認真理解。

這一層是從邏輯思辨上我們知道說原來色法是空的,然後認為色法是空的的空法也是空的,就說明這麼個道理。但是我們從心性上去領悟的時候,不妨從另外一個層面來進行一個理解。因為我們這樣立足於我們本有的這個般若波羅蜜多心,密藏之心,法界之心,遍法界的真如之心。這個心是其大無礙,我們常說豎出三世,橫超十方,哪哪都是。這個心也是我們說的本有的佛性,成佛了以後也是打開了這個心。我們雖然是凡夫,但是也具足本具的這個心,一切萬法全是由這個唯心所現的。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凡夫的認知是什麼呢,大家要認真聽,這四重從表達和比喻上也是能把色空不異這四句話能夠講得非常透徹。就是說凡夫認為有一個真的物質的色法在我們心外,他不知道一切都是心變現的。心外有色,他就會把心和色分成兩樣,不知道色是從心而所生變現,所以覓心了不可得,色又何曾可得呢。這就叫色不異空,色是不可得的。同樣,聽到色是空的以後,又有了一個空的概念。

凡夫就以為空又在心外,不知道空也是其中的一法而已,這一法也是由此心,我們每個眾生的這個真如,般若波羅蜜多心所變現所生的,空由心生。既然空由心生,那麼和色法一樣,心了不可得,空也了不可得,所以叫空不異色。既然都是由心所變現,都是了不可得,那麼色空就不是兩個事,它是相即,是唯一,而非異的,不是異的,所以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是說色並不是從空裡邊生出來的,而是當體就是空的。好比這個色的自性本身是空的,不是色滅了以後才有空,所以說色即是空。就好比我們常說,水中映現出來的月亮,水中的月亮它當體是空的,不是說水中的月滅掉了以後才是空的,所以說色即是空。那麼正因為水中沒有月亮,才能夠映現出來月亮,所以反過來說,空即是色,空性中顯現一切色,一切色當體即空,這就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就是這個意思,這是從心性上去了悟。

那就說明一切法都是從空性中而顯的,三世的因果,善惡的報應,所感的苦樂,包括凡聖的轉化,修行成功,從娑婆而欣求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來接引往生,全體都是這樣的色空不二的顯現。這就是這四句話的核心內容。

所以我們講到為什麼說「妙有非有,真空不空。」如果我們能夠見到色不異空,就是成就我們的大智慧。如果我們同步見到空即是色,那麼就成就我們的大慈悲。因為我們雖然證到空性了,像菩薩一樣,可是他不舍眾生,還去如夢如幻地去度化眾生,這就是大悲心。但是問題是眾生基本上都是聽空就執著空,聽有就執著有,所以他一會說空一會說有。其實空有都是入佛法的方便。你如果證到空性了,說空說有都是空,你如果還在有的凡夫境界,那說空說有都是有。只不過我們今天是從邏輯和心性上給大家做一個了悟而已,這一點我們先把它明確了。這四句話差不多心裡有一個層次,有一個這種靈性的相應。

為什麼說色空不二呢,後面還有一句話叫「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也就是說,本來說的是五蘊法,五蘊法裡邊因為色法是打頭的,色受想行識,先說的色,就以色為例子。接下來,其實想表達的是什麼呢,受想行識,亦不異空,亦即是空。空亦不異受想行識,空即是受想行識。但是因為咱們中國人,古人說的好,說秦人好簡,好簡潔,所以就用了一句「亦復如是」。這裡真正的要非得鋪開來說的話,其實就是說,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一法如是,法法皆是如此。

為什麼說色受想行識都是空性的呢,都是不可得的呢。比如說感受,就是我們的受,屬於苦樂,最明顯的就是我們的苦樂之受。如果說苦和樂它是真實的,不變的,永恆的話,就不是空了。為什麼是空呢,它這個苦樂沒有一個定性的,明確的,堅固的一個狀態。我們反觀一下,你說到底苦和樂怎麼去界定,什麼是苦事,什麼是樂事。而且相對的一件事,可能對某一部分人來講,它是苦的,對某一部分人來講它就是樂的。

在某一道裡邊這個事是很苦,在另外一道來講,這就樂得不得了了。比如在人道裡面,我們受苦的時候,受點生老病死,比如生點小病,感冒,這就覺得說今天身體有苦。如果就地獄眾生來講,天天從受地獄苦報的角度的話,感冒一下,那簡直樂得不得了了。所以說感受也是空的。

想也是如此。想是什麼呢,取種種相,做種種想。我們常打一個比方說,如果我們喝完了這個酸梅湯,那吃蘋果的話就會覺得很甜,它是一種甜的感覺,甜的想法。但是如果我們吃完蜂蜜再去吃蘋果,蘋果就成了酸了。那你說有一個確定的,想的一定是這樣的一個狀態,定相嗎。所以說都是空的,與空性無二無別。

整個我們現在沒有空性其實就是因為有一個分別,世界的成住壞空的分別,物質的生住異滅的分別,人的生老病死的分別。由於這樣,所以我們空不掉。如果能夠把這一切的分別,這種過去現在未來心,人我眾生四相,全部空掉的話,那麼遍法界真如心的這種大用大功德自然就現前了。就是這樣的。

所以大家要知道,前面的一句話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是什麼呢,是對於這部經的總綱。色空不二就是對《心經》裡面闡述空性的一個綱領性的認知。

因為我們常說,有的人給個眼色他就懂了,有的人給個標題他就懂了,有的人給個目錄他就懂了,有的人最後得講圓滿才懂。下面的內容就是開始,我們說繁文略講,就是來完全地闡述空性是怎麼樣的一回事。所以又說「舍利子,是諸法空相。」既然五蘊是空的,那麼一切法自皆然都是空的。五蘊空相就是一切法的空相,真實不虛的。既然是真實不虛的一個空性的法,那怎麼會有什麼生滅的感覺,生滅的分別相狀,怎麼會有垢淨的二元對待,怎麼有個增減的兩極分化呢,就都不會出現了。為什麼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佛證的境界就是無生法忍,就是所有的萬法中沒有一念生起來的真實感可得。我們一切的幻相就是由於我們心裡有一個生的感覺,有生就會有滅。一切的萬法都是在生滅的範疇內這樣不斷地在我們心海中演繹變現。

那麼萬事萬物中真的有一個生的狀態嗎。在佛法裡面,常從三個邏輯上來破斥真的有一法能夠生起。如果說從常情來講的話,說,怎麼不是的,人都是父母生的,怎麼會沒有一個生相呢。一切都是幻相變現。比如說如果一個事物它能夠生出來,那麼這個事物它是自己生,還是另外的事物生,還是兩個事物一起來共同生。因為我們不是覺得父母親生的這個兒子嗎。這個幻相幻得久了,我們就習以為常,大家都決定首肯了,是這樣的。都認為這樣的,就成了人之常情了。

實際上大家想想,所有的物體,一切的事物,不存在自己生自己。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如果你自己生,比如說A是一個物體,B是一個物體,A能夠生B的話,就不能叫做自生了,而是他生的。因為生的B,A是屬於B的他,不是自。一切的事物,與自稱為自的時候,一切其他的事物都稱為他了,怎麼能自生呢。那如果我們從邏輯理論上推比的話,既然沒有自,哪來的他呀。這是相對應的。沒有自,哪兒來的他,那就更不存在說一個物體是由他而生出來的。因為他的相都是假的幻的不可得的。

既然自己和他都不能生物質,那麼這個物質到底是從哪生起呢。是共同生的嗎,自和他共同合和而生的嗎。這也說不過去呀。為什麼,因為就跟沙子一樣,一顆沙子和另一顆沙子,兩顆沙子都不能榨油,那難道把這兩顆沙子攪在一塊就能夠榨油嗎。榨不出來呀。就跟自不能生,他不能生,自他結合就能夠生嗎。

所以你看「是諸法空相」,就是在一切萬事萬法的空性中,既沒有一個生的真實相,那麼何來一個滅的真實相呢。既連一個生滅都沒有,那麼垢和淨從哪裡生起呢。比如說垢和淨兩個對待的狀態,那麼垢生起的時候,淨就滅了。因為這個時候,比如說一個物體它這個時候很髒,那它不是乾淨的。垢生起了,淨就滅了。那麼把它洗乾淨的話,淨生起了,垢就滅了。怎麼來生呢,怎麼來滅呢,因為沒有生和滅。既然不生不滅,哪裡有垢和淨呢。既然沒有垢淨,怎麼來增減呢。有增就無有減,有減就無有增。所以你看,一切都是妄心相待而有。所以我們認識的世界,一旦有了相待,就有了分別。拿起了一邊的執著,另一邊就如影隨形。為什麼佛法裡面叫不二法門,一真法界呢。因為一切萬物都是相待而成的假相。所以說諸法無生就破盡了一切法。

大家了解一下,真的萬事萬物有相待的感覺嗎。我們常說,一切都是相對而言的,怎麼對呢。就比如長和短來相對,那你說長對誰說長,短對誰說短呢。長一定是對短而說長的,短一定是對長而說短的。那麼長要建立長的真實狀態,說有一個東西是長的,那一定要有短來成就它,相對而比出來它是長的。現在問題是短還要用長來比較而才能生出來,長都沒有,靠短來比較,那麼短現在又要靠長來比較,那長上哪兒去找個短呀。短還靠長來有呢。所以說究竟探求,一切法都是假的,經不起推敲的,相待法根本就不存在。

所以說在這樣的一種空性的知見下,後面的內容就更加地可以說是一馬平川了。我們都讀到「是故空中無色」開始,就一空到底。大家說《心經》的這種究竟義確實是囊括了整個一代教法的透徹性。

下面我們講到說「是故空中無色」開始,但是要給大家先講幾個法門,我們要了解一下。這幾個法門是這樣的,比如說我們從凡夫開始,那麼你要修法的話,它不是有一乘二乘三乘嘛。三乘就是指的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最後成佛。聲聞乘修的法叫做四諦法,就是我們佛法裡面給大家攝了一套修行體系。如果你要修成阿羅漢,證到阿羅漢果,那麼你一定要修這個四聖諦,就是苦集滅道。知道有苦的感受,那麼苦是怎麼來的,由我們造業結集而來的。那麼既然我們要修道,為什麼,就是為了對於寂滅的嚮往而生起修行佛法的正道,這就叫苦集滅道。滅就是解脫的意思。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這是羅漢的一套修學體系。

那麼其次再有一個修學體系叫做十二因緣的修學體系,這叫做緣覺,也叫辟支佛的修學體系,是佛設出來的一套教法。這個教法是什麼呢,就叫十二因緣,是從無明一直到老死。無明的階段是我們因為有煩惱,過去世生起了根本煩惱,那麼就會造作,有了身口意的業,就叫做行。無明引伸了行。由於過去世有這種行為造作,那麼這輩子一定會轉世投胎,到了父精母血,到了母胎裡邊,就有了識,意識就產生了。第三個引伸了識。隨著識的成熟,慢慢身體就出色了,第四個就叫名色。名色先開始在胚胎內是一塊軟肉,慢慢六根就開始生長了,這就叫六入。六入生長了,齊全了,十月懷胎,生出來以後,跟外界一接觸,這就叫觸。由觸,會覺得外在有好有壞有苦有樂的感受,這就叫受。

由於感受,苦的我不想要,樂的我想追求,就產生了貪愛,這就叫愛。愛慢慢愛得一定的程度了,一定要奮起直追才能得到,這就叫取。由於在愛取的過程中,一定會又一層面的繼續造業,種下種子,這就叫有。由於有了這輩子的因,所以還要感來生的果,又得去投生,這就叫生。生完了又得死,就叫老死。從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個鏈條就是我們人從過去輪迴到今生,今生再輪迴到後世的一個因緣鉤索關係。如果說修辟支佛的聖人,他反觀十二因緣,從中截斷一個結,生死就了了,就證悟到了。所以我們現在的修行基本上都是從愛取有的環節上進行截斷。你不要生貪愛,不要去造業,那麼來生就沒有果報,就解脫了。所以這十二因緣的修學體系是佛講給辟支佛,緣覺聖人所修的。這是一乘,二乘。

三乘就屬於菩薩。菩薩修的法門是什麼呢,這我們基本上大家都知道,六度萬行。都知道六度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菩薩不是大乘行者嗎,菩提薩埵,上求佛道下化有情,覺有情嘛。這叫做菩薩法門,是給大乘行人,能夠度化眾生的大菩薩們設的修學體系。

這三套修學體系統歸就我們常說的三乘教法,有時候把前兩者叫做小乘,菩薩叫做大乘,又叫二乘。為什麼先給大家講這個,就是要告訴我們,佛法為什麼偉大。佛法的偉大之處就是說它不但能夠批評,還能夠自我批評。特別是在空性的真理面前,它既說一切萬法是如此,包括佛法同樣也是如此。之所以我們要講解學習佛法,就是學會這套體系以後,把這個空性進行心靈上的了解。用新的,沉默的腳步,達到心靈的頂點。所以說先要學會,那麼必須依著世間的套路來。最後要放棄,就得徹底把世間的一切套路都放棄,包括成佛的套路,修行的套路。這就是空性的究竟之處。

所以下面講的「是故空中」,開始講無色,無受想行識,就等於說,要把整個世間,但是大家要記住,還有出世間法,要一空到底,才能究竟成佛。從這點來講的話,下面的這段話是極其的流暢,非常有次第,而且直達頂點。下面我們在貫的時候,就跟大家用它本有的流暢把它貫一遍,我們明白了就可以了。

大家來看,剛開始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就是什麼呢,就是說因為既然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了,所以說是故舍利子,一切法都是空的,而且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由於這樣的空性中,所以我們就不要再去當真地以為一個有的層面。包括色受想行識,這是五蘊,是空的。那麼眼耳鼻舌身意,這是六根,也是空的。色聲香味觸法,是六塵,也是空的。因為我們總是六根對六塵,才產生了六識。我們的妄識就是這麼來的。所以說六根和六塵產生了六識,整個這些都是空的,這叫做十八界。所以這裡才講到「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下面就開始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什麼意思,剛才講的法門大家要記住,先從五蘊,六根,六塵,十二入,十八界來講,這整個都是我們凡夫六道輪迴中,三界內眾生的精神和物質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說我的錯覺。那麼既然這些屬於凡夫,那我們就要把凡夫的境界要空掉,這不是我們常說的了生死嘛,就是要超凡入聖。但是你真正從畢竟空的背景下來講,你凡夫空掉了,你把聖人也要空掉,才能真正意義上成為聖人。你有一個聖人的概念,有一個成聖的執著,還不叫聖人。所以這裡就先從凡夫開始空,「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這後面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就是空的什麼呢,前面講到的十二因緣的修學體系。雖然你依著十二因緣反觀脫離輪迴,但是你執著十二因緣這個法為真實,還是執著。所以這裡先空的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不是十二因緣從無明一直到老死嘛。那麼順著它就是輪迴,反觀它,把它觀到盡頭,滅了,就是解脫。所以他說既沒有一個從無明開始的輪迴到老死,也沒有一個無明盡到老死盡的解脫。生死解脫也是相對的假相概念,不能執著,否則得不到真正的解脫。這又是指的什麼呢,十二因緣,就是指的空掉了緣覺這個法,這個修學體系。

後面又說「無苦集滅道」,這就等於說,又空掉了羅漢聲聞的修學體系,就把這兩個聖人就給空掉了。那麼這空掉以後,進一步又說到「無智亦無得」。剛才講到了,菩薩的修行法門是六度學法。所以這裡的無智,就是以六度裡面最後的智慧代表六度,用智慧代表六度就是說六度也得空掉。所以說無智,那麼「得」是什麼意思呢,我們說從開始修行,最後最終的圓滿所得不是就是為了得一個佛的果位嗎,得一個涅槃,得一個寂靜。但是你真正認為還有一個佛可成,還有一個眾生可度,這是菩薩。那麼菩薩最後有佛可成,你還覺得究竟要圓滿要成佛,還是執著,障礙著你成不了佛。所以要把所得的佛果的概念也得空掉。

從前面講到的六凡到這裡講到的四聖,六凡四聖統歸叫做十法界,一空到底才能究竟成佛。所以這裡說「是故空中無色」,開始修空的時候,凡夫法界。又說無無明,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空的聖人法界。究竟一空到底,這個時候才符合《金剛經》裡面說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這就是《心經》裡面講到的空性見解。

不知道大家聽得怎麼樣,反正這個空性境界就是這樣。非常難以玩轉的一個,就難到就如同用地球的引力而要離開地球引力一樣。所以說它的這種一空到底就是直上末端,頂點。就好比我們爬牆一樣,你想爬到牆的最高處,那麼你就不能在最高處之前的任何地方有所執著,把你黏住了。你黏在哪一個層面,這個層面就等於說把你控制了,你出不來,再上升不了。因為你的手腳被黏住了,就不可能再有繼續上升的空間了。所以般若的這種境界在經裡面描繪的說,像無根之樹,沒有根的樹,而於空中現枝葉花果。大家想想難不難。連佛,成佛的執著都不能有,才叫做徹底放下。

就跟以前禪宗裡面的公案,有一個叫法融禪師的,他練的功夫相當好,但是他就沒有徹底的空掉,沒有得自在無礙,不能夠見性明心。當時,他的師父道信法師為了方便地接引他,就在他天天打坐的石頭上大大地寫了一個佛字。結果這個法融過來的時候,就指著這個石頭請他坐,法融見到石頭上有一個佛字,想坐,心裡害怕,說這太不恭敬了。四祖道信就笑他,哎呀,你還有這個在。哎喲,一句話把他點醒了,一下子,當下就悟到了。你看,這就是因為無智亦無得。一切的凡情聖解歸無所得,就叫圓滿菩提,才叫成佛了。這一段話就是從凡到聖,一空到底,這才是真正的畢竟空。

那後面就好理解了,大家跟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你看,這裡就講一個無所得的般若的正觀了。在這樣的般若多時的高深的功夫的支撐下,練足了定力,那麼自然而然,一個,心沒有罣礙。菩提薩埵就是菩薩依止般若的空性,心沒有罣礙。沒有罣礙的話,就沒有恐怖。沒有恐怖,就遠離顛倒夢想。

大家想想從一個凡夫來講,我們每天都是罣礙,念念都是罣礙。學佛還是靠著我們有罣礙來學的,就放不下。我們有時候罣礙得失,自己的世界,罣礙子孫,企圖千秋萬代。俗話有一句話說,你愛哪一行,最後就死在哪一行,你放不下哪一件事,最後就哪一件事給你找麻煩。

就跟以前禪門裡面有的祖師,他有一個水晶缽,叫金碧峰的祖師。當時這個水晶缽牽掛著他,後來就被黑白無常給捉住了,要去閻王老爺那兒去拿辦他。後來他就覺得自己空性沒修好,被黑白無常都能拿得住了。最後他就說,由於執著這個水晶缽,他就把這個水晶缽徹底給打碎了。打碎了以後,黑白無常再找不著他了,因為沒有罣礙了。

所以我們凡夫的本性就是「人活不過百,偏擔千歲憂。」就有罣礙。罣礙是非常難熬的,掛了一輩子最後還是掛不走。掛不走,反而成了障礙了,這就叫罣礙。剛才講到的我們罣礙得失,罣礙子孫,人一輩子無非就是圍繞這兩點,因為有我。

所以因為有罣礙了,自然就會有恐怖。什麼叫做恐怖呢,有我才有恐怖。我們常俗話說,為別人是為自己,怕別人也是怕自己。為什麼怕別人,因為對方可能會有權有勢,或者對自己有一些影響,害怕他對你的印象不好了以後,涉及到你的利益所受的損害,名譽利益,名利所受損害。所以就會有這個恐怖得失心。大家想我們的恐怖來自於什麼呢,就是不能夠把握,不能夠確定生活的前方。害怕人生的路上腳下踩空了,想得到的害怕得不到,不想要的害怕找上門來,這就叫恐怖。

有了恐怖,所以有顛倒夢想。我們現在所有的都是顛倒的,心也是顛倒的,人生觀也是顛倒的,每天起的念頭都是顛倒的。在佛教的教法裡面就講到說,凡夫有四種顛倒。一種是,這個世界是染的,我們以為是淨的。這個世界是苦的,我們以為是樂的。這個心是念念無常的,我們以為是常住不變的。這個法是沒有一個我的,我們就覺得我在活著,我在這個世界有我。我眼睛一睜,我要幹什麼幹什麼。所以這些全部都屬於我們的顛倒。無有罣礙,沒有恐怖了,才能夠遠離這個顛倒夢想。

在這樣的一種一空到底的前提下,最後能得究竟涅槃。釋迦牟尼佛最後在印度的雙樹林間,就是屬於究竟涅槃。我們一般人都以為涅槃就是死了,有時候到臥佛殿去拜佛的形相,看到他吉祥臥在那裡,那就叫涅槃相。圓寂了,滅度了,到了彼岸了,這叫做無住大涅槃。

大家要知道涅槃也是分很多種的。為什麼這裡用了一個究竟涅槃呢,因為有的涅槃還是有餘頭,就是有剩餘的,沒有到究竟。比如說羅漢也是涅槃,他認為決定有一個生死,所以一定要涅槃。這種涅槃就叫做有餘依涅槃,還有一些不到之處。而佛的這種涅槃叫做無住大涅槃,才叫究竟。就是他既不住在此岸,他不會被財色名食睡的生死海里邊給染著了,他不執著。又不執著彼岸,他也不會說住到真的就有一個享受的涅槃境界,就住裡邊,啥也不管了,他還得度眾生。也不會停留在生死苦海里,始終就搖著一條船,從此岸到彼岸,從彼岸來此岸,不斷地度化眾生度化眾生。阿彌陀佛就是這樣,他不是天天在極樂世界享福,也不是說來娑婆世界接眾生就停在這兒不走了,而是不斷地來接引,不斷地來接引。這就叫究竟大涅槃。不住此,不住彼,不住中。就因為他徹底空掉了,沒有一點執著,所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所以這裡講到「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家看到了,為什麼叫《心經》呢,因為這個空性的究竟圓滿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心,修行的必由之路。三世就是指的過去,現在,未來,當然也包括十方了。曾經的迦葉佛,釋迦佛,將來的彌勒佛,阿彌陀佛,八十八佛,六方廣長舌佛等等這些,都是依般若而成就的。所以在佛門裡邊般若有一個稱謂叫做佛母,因為三世諸佛都是依般若波羅蜜多才出生,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裡講到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我們常說的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就是無上的意思,再沒有比它厲害的。三藐是正等的意思,就是再沒有跟它(能相比的),站得齊的都不行。正覺,就是這種覺悟已經究竟圓滿了,真正的覺悟了。所以叫做無上正等正覺,佛的覺悟。身無上,他的色身是無上的,因為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莊嚴其身,沒有人跟他能比。他的道業是無上的,他的慈悲之道,菩薩也比不了。他的見解是無上的,因為他以佛知佛見,正遍知。他的智慧是無上的,他的神力是無上的。所以叫做無上正等正覺。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大家來看,這就是開始說三世諸佛都是依般若而出生,那麼般若就是整個佛法的核心,眼目,智慧。通過對般若智慧的這種了解領悟,明白了,就能夠出生諸佛。依此修行的話,就能夠得大菩提涅槃的果。所以說這個般若波羅蜜太殊勝,太偉大,太究竟了。

剛開始就給大家講過了,般若是不共世間任何世間之法的究竟之法。所以這裡讚歎說「是大神咒」,神就是有妙用的意思。受持這個咒能夠驅煩惱魔,脫生死苦,所以它的神力是最大的,是大神咒。又說「是大明咒」,能夠破我們眾生的無明黑暗。大家肯定有這樣的經驗,就是在你煩惱的時候,或者有些不順的時候,萬般無奈之下,念念《心經》,就覺得說一下子增明瞭很多,這就叫做大明咒。還有無上咒,就是般若最上超勝的意思,沒有比它再能夠更高的了,叫做無上咒。不但無上,連跟它併駕齊驅的都沒有,所以叫無等等咒。無等等就是說,第一個是沒有比它高的了,第二個是跟它相提並論,等齊的都沒有了。這樣的一個智慧,空性這樣的一個加持,那麼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大家要知道,能除一切苦就究竟之義。與「度一切苦」這會兒是相對應的。真實不虛就是讚歎般若的殊勝,也是勸導我們行人修持畢竟空無上殊勝的法門。因為我們現在都在虛的裡邊,所以出生的都是妄情。這裡強調般若法是真實不虛,所以它出生的都是真如實相。大家領悟這句話叫真實不虛。

真實不虛,就跟《金剛經》裡面講到的一切法皆是佛法,你諦信無疑就叫真實不虛。就看你敢不敢承擔,能不能相信。相信不相信,我們本來就是佛,你敢不敢相信。就如我們將來成佛了,依照般若的空性,始覺開始啟動,向著本覺邁進,最後成了究竟覺。從始至終我們的佛性一直在,而是不斷地顯,最終究竟圓滿了,覺行圓滿,這就是真實不虛的。大家要知道,這就叫真實不虛。

真實不虛以後,「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這個就比較簡單了,就是說般若波羅蜜多咒,這個咒,前面都屬於顯說,明顯用能夠義理分別的道理來告訴我們空性的思想和境界。那麼這裡就成了密說了,大家要知道顯密同修也是《心經》裡面一個巨大的包容點。所以這裡說「即說咒曰」,就是說用密法來說般若的心咒。《心經》的咒心這裡就是,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大眾去彼岸,迅速成就。揭諦揭諦就是去吧去吧,波羅揭諦就是到彼岸去,波羅僧揭諦就是大眾都到彼岸去,菩提薩婆訶就是迅速成就菩提。所以這裡也是顯密雙修,去吧去吧,大家都到涅槃的彼岸去吧。去哪兒,就是去極樂世界。

到此,我們就把《心經》給大家貫完了。雖然《心經》的經文,因為後面的非常流暢,我們沒必要再把它繁瑣地給大家不斷地掰開了揉碎了,反而會障礙我們的智慧。但是講完了後面,要給大家說一點,再次地提醒大家,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空的是心的執著,並不是破本身的這個萬法,我們就是在依著萬法中才能見到這個空性。但是心的執著,確實現在來講是很難空掉的。而且我們所屬的時代,更是可以說貪瞋癡到了一個蔓延的,難以掌控的這樣的一個世界情狀中,所以說談何容易呀。古人根器好,一聽法,就煩惱頓斷,我們常說像袖子抖灰塵一樣。現在我們的煩惱是用鐵刷子刷,皮刷破了,髒東西還在肉裡邊。

現在其他的不說了,有時候我一講《心經》,就想起我們現在的這些遭遇了。手機上不斷地都是信息來,騙你中獎了,又是讓你點進去,怎麼就有了毒了。一到提款機那兒,到處提醒你不要上當。我們坐火車,來不來就是出來騙局。所以我們現在就從一個層面就看人心到了何種地步。那我們現在說,雖然空不到究竟,但是我們至少應該看淡一些,不要太當真,這個我們還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當然這是一種從凡夫的體悟,有一種人又大言不慚,他認為空的已經究竟了,就跟濟公似的,已經「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了。戒也不持,善法也不修了,覺得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就行盜,殺生,無一法不是佛法。這話是可以說,因為確實說「無智亦無得」嘛,連這都空了,還有什麼吃肉不吃肉,喝酒不喝酒的。但是,請你暫且別說,成佛了以後再說。因為這是果上的境界,不是我們因地能夠理解,能夠做的。不是凡夫,連菩薩所行心境都達不到。

所以不要以為空法,兩個極端。有的覺得空,與我無關,我永遠也空不掉。這也錯了,因為空性是我們本來的智慧。有的人又以為說一下就空掉了,這也錯了,那是一種錯覺。佛成就了三大阿僧袛劫。包括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同樣還是在那兒修「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之法。

所以說大家要了解這個空性。因為確實有的經典裡面它講的都是果法,就是佛的果地上的這種境界。我們在因地的凡夫中怎麼到達果呢,還一定要根據教法和行法而來的,不是這麼聽一聽這個經這麼究竟圓滿,就以為當下就(做到了)。當然,有的人當下如果你跟他諦信了,合二為一了,那做到了。但是在我們現在,不要說幾乎不可能,是根本不可能,大家一定要有這個概念。也不是說滅我們的威風,一方面如果真正你是這根器的話,滅一下,你都滅不了。

《心經》這麼幾講,今天就算圓滿了。講完《地藏經》以後,又把佛的一代教法的核心眼目給大家做了一個簡單明瞭的介紹。希望我們自己隨自己根器善根的一些受用。大家要知道,佛法不僅僅是解的,還要行的,解行並進,解行並進。

下面就是諸位聽法眾,如果有在大覺世間根本群的,在根本群裡面的弟子已經知道了,就是按照我們曾經佈置的功課行就行了。如果大家只是依著大覺世間正法學堂這個緣起,在這個學堂裡面的同修們的話,下面我們就是要給大家在夏季進行一個線上的共修法會。請大家一定要聽清楚,所有聽法,在正法學堂裡面的同修,我們佛門裡面不是有結夏安居嗎,在佛世的時候就制了,到了夏天,從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有安居的這一說法。佛門裡邊,僧團裡邊都會這樣。那我們今天也依著學法的因緣,給大家佈置一個三個月的共修法會。也就是說,從農曆的四月十五到農曆的七月十五,三個月的時間內,我們要修學的一個百萬佛號共修法會。

這個百萬佛號也不給大家進行一個強制性的(要求),當然以念阿彌陀佛最好。如果有人相應念觀世音菩薩,或者地藏王菩薩,也行,一百萬聲。或者你喜歡念觀世音六字大明咒也可以,總歸你自己相應的佛菩薩聖號,以持名為主。每天一萬,至九十天,再在平日加班加滿十萬。記住,從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請大家每天以計數精進起來,要持名,念佛名號,念菩薩名號。總歸,不管你念什麼,念滿百萬遍,三個月內,記住。這是我們給大家在已經講了兩部經典以後,進行一個共修的,線上的,行門上的一個法務。希望大家能夠依教奉行。

因為確實大家雖然聽法,聽法是在解,如果我們沒有一個相續的,有鞭策的,有匡正性的這樣一個功課內容把大家給聚起來的話,很多時候我們就散散懶懶的。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認真嚴格地執行這個法務活動,就是在三個月內念完百萬佛號。如果說你自認為你在學佛,或者是皈依弟子,也在大覺世間正法學堂裡,還是想在佛法上有所受益,那麼就請大家依教奉行。我們在七月十五的那一天,會做一個總的迴向。在此期間,我們就不按照每週一的這個法務來給大家講法了。中途,如果說有時候因緣具足,那我們會在某一個週一跟大家做一個主題性的,具體的一個內容的一個講解開示和我們一個鞭策,哪怕說一個勸誡。等到七月十五過了以後,我們再開新的經論講解。希望大家把這個聽清楚。但是記住,在大覺世間根本群的弟子們就依著我們前幾天佈置的功課而行就可以了。另外,在大覺正法學堂裡面的這些同修們,就是要記住這個三個月的百萬佛號。其實也不多了,可能有的沒怎麼常念的就覺得說這一天那麼多,好像念不過來。慢慢,慢慢,漸入佳境了,這是很簡單的事情。人家十天就念百萬,何況我們有將近一百天的時間。所以請大家為了自己的法身慧命,為了這輩子道業能夠成就,願大家能夠勇猛精進起來。

今天就到這裡,下面我們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