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重前行,死歸淨土

前面談到的全是我們自身的事,你不要像看熱鬧一樣,以為在說別人,其實就是講每個人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

如果大家還是定不下來,那最好算一下。比如今年45歲,如果無常感比較強,就想:我只能活50歲,純粹修法的時間不過兩個月,這能幹什麼?這兩個月應該怎麼用?比如你學《釋量論》,都45歲了,記都記不住,還能思維什麼?幾年學過去,合起書什麼也沒有,不知道怎麼修,到時候就會恐慌。

如果你無常感不太強,認為能活60歲,應該想到60歲以後就沒有了,那修法的時間就只有六個月。你要把這六個月用在像年輕人一樣學幾部論上面嗎?那也很快就過了,過了以後,心裡就發現用不上。為什麼呢?因為記不住,思維也運轉不起來,發現學後面忘前面,學完了也到了死的時候,用不上了。這樣就很清楚。我已經45了,沒有多少時間,我現在要開始抓重點,不能隨便亂用。三年五年一用過去,我這一生就差不多徹底空過了。

所以我們就能斷定,只有這一點時間。就像只有100塊錢,那就不能買其他的,只能買米面,因為天天要吃,天天能攝取。如果買一些沒用的很花哨的東西,或者自己用不上的,那到時候就出現困難了。這樣就能斷定,時間不多就要抓住幾個要點,當下就用得上、臨死的時候管用的。

不但後半生的線路能定,而且每個月、每一天也能定,不能再亂用了,一亂用就沒有了。比如回想前一個月,沒上幾節課,沒抓到什麼,心散亂的時候一點點也記不住,更不用說心裡有一個很深的觀念,生起一個「我要改變自己」的心。在佛教裡也是隨波逐流,這樣一個月得不到什麼,一年也不過如此。

這一年馬上要過去了,但是這一年抓到了什麼?這一年什麼都沒抓到,往後還有更好的嗎?這是幻想。如果你現在抓得很好,可以說明年有可能更好。現在我們肯定是下等修行人,為什麼呢?觀察一年以來進步不大,進展很小。自己就能斷定,就這麼幾個來回一生就結束了,我還能做很大的打算嗎?

再放長遠一點,三年也很快過了。對大家來說,三年可能學一部論,很快就完了。過後你檢點一下:我真的用上了嗎?心上有多大轉變?是不是轉凡成聖了?發現也沒有好多少,聽是聽了一點,名詞記得一點,看書熟悉一點,但是道上的進程很緩慢。一生沒有幾個三年,如果無常很快,沒過兩個三年就見閻羅王了,我們還能亂用時間嗎?

就要像這樣,現在我們得承認自己不行,條件不夠了,壽命只有一點,精力也不行,各種因緣的衝擊也很大,自己的心還沒調理好。所以一定要好好地抉擇一下,這僅有的一點機會該怎麼把握?否則臨終肯定後悔。所以自己就能決定:一定要抓住一個要點。而且自己能決定:越深的法難度越大,這個當然希求,但是我要從自己腳下開始走,從自己能夠行的地方一點點做。這樣我今天有效果,明天可能也有效果,到臨死的時候就會有效果。如果我一味空談,不是在腳下走路,而是浮在空中走,這樣,今天是浮的,明天是浮的,到臨終也一定是空虛一場。因此,我要抓住我能把握的東西、有效的東西。

一個月只能做一點,所以一個月要抓緊。一個星期只能做更少的一點,所以一個星期也要加緊。每一天這麼兩三番就過去了,只有這麼一兩次機會,那更應該抓緊。我們這麼理智地去看,就發現的確是個有限的數字,不能做無窮的妄想,否則是非常可笑的。

從前我們會做加法,年輕的時候妄想大,好像什麼都要抓,但是過了四十歲就想著要做減法。再不做減法,的確是極大的失敗,最後會輸得很慘。這是關係到自己往後前途命運的事,走好了會有實義,但也不必幻想太大,只寄望於不斷地增上,最終能生淨土,這就即生解脫了。如果搞錯了,有可能滿盤皆錯,最後一點實義也沒有。或者雖然在佛教裡,看起來也有些功德,但還是沒有切中要點,臨終的時候不管用。

所以,這麼有限的、就像100塊錢一樣的光陰,一定要用在像米面一樣的要點上面,攝取能夠得解脫的資糧,希望今生能得一個真正的好處。那是什麼呢?應當定在淨土上面。所以我們是八個字:「生重前行,死歸淨土。」這對我們中下根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理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