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為什麼要發菩提心

我們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啊?諸位可以想一個問題:如果你以一種狹隘的自私心去憶佛、念佛,阿彌陀佛是菩提心,你的心是狹隘自私的,這兩個能夠心心相應嗎?對不對!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的註解上說:如果你不發菩提心來憶佛念佛,沒有廣大的胸量──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宏願;沒有願作佛心、願度眾生的心,是因為看到極樂世界很漂亮、可以享樂,所以才願意去──為了樂故而欲求往生,這樣是不能往生的!

因為你是為了追求快樂,剛好跟諸天相應,諸天就是提供你快樂,所以你不發菩提心,你把憶佛的功德,本來是一顆摩尼寶珠,最後只換來一顆糖果。

這就是印光大師說的:因為你不發菩提心,本來是無量功德莊嚴的東西,結果變成一種狹隘的業感業果,那就變成什麼呢?變成受用諸天有漏的快樂果報──帶著滿身的貪慾煩惱,升到天上去,你這樣享受快樂,後遺症很嚴重,貪慾特別重,等樂報受完之後,來到娑婆世界,很可能會墮到三惡道去,因為你把自己本該有的福報,享用得太過了。

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阿彌陀佛的聖號,都是具足無量的功德莊嚴,佛力不可思議,但是進入到你的心中之後,到底是一種無量莊嚴的法界緣起?還是一種狹隘的有漏業感緣起,你的心態就很重要!

所以我們講藉相修心,你本身的心態很重要,這一點在阿彌陀經講得不多。對於《阿彌陀經》,蕅益大師雖然把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會歸到三力不可思議,某種程度偏重在佛力不可思議。但是他最後的會歸是:因為有佛力的加被、名號功德的加被,所以才有這種功德莊嚴,鼓勵的性質多!

但是你看觀經就不一樣,智者大師說啊: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意思是說:我們是藉佛的功德莊嚴,來啟發我們的菩提心!

所以你的菩提心得要生起,如果你看到這些莊嚴相,沒有啟動菩提心,還是一種貪愛的心、自私自利的心,那這些莊嚴相將變成天界的有漏果報;如果你看到這些莊嚴相,果然發起你的菩提心,那你就是念念在成就你未來的淨土!

本經在憶佛、念佛的時候,有講到兩種力量:第一個是佛的力量,第二個是心靈的力量。本經是偏重於心力不可思議,是用佛力來啟動你的心力,這叫做藉相修心。這些莊嚴相,如果不回歸到你的心性、無法啟動你的發心,那你的方向就錯誤了!

所以你必須把這種光明相、清淨相、莊嚴相,用來啟發你的菩提心、啟發你願作佛心、願度眾生心。如果這些相能夠啟發你的菩提心,那這些莊嚴相跟你的菩提心一接觸的時候──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正是你未來的淨土莊嚴啊!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藉相修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