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戒是良師

一、眾生受戒入佛位

諸位善男子、善女人:你們發心回山求受三皈五戒;皈戒的目的是要在世間上做一個完美的人;不受戒就不能做完美的人嗎?當然也可以,但功行福德沒有受了戒那樣來得廣大哦,難得的這種好良緣,你們放棄了家中一切重要的事來這裡受戒,當然這比家裡一切的事都重要,家中事重要,那只是關乎一生之事哦,求戒的重要,不但關乎今生事,也是為下一世打良好的基礎。什麼基礎?福慧之基礎啊!恭喜你們,有善根、有福德!往昔因緣已經成熟,現在發大心回來靈岩山寺受三皈五戒,靈岩山寺協助你們行菩薩道,協助你們結菩提果。

大家為什麼要受戒?!不受戒不可以嗎?受了戒有什麼好處?這道理都是很重要的,處處都要留心學習。經中告訴我們:「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些都要慢慢學好。一直要學到證四果阿羅漢,才是在凡夫界學到家。其實還有聖果界,到了菩薩還是要學,學到成佛;到了佛陀才學圓滿,叫做無學。像彌勒菩薩雖然已到了菩薩最高的位置,但仍沒有成佛;所以還是要學;何況我們現在是不折不扣的凡夫,那能不學呢?大家是來於五戒的,五戒要怎樣來奉行呢?大家還是要在各威儀細行之中保護戒,這是很重要的。君子不威這不鎮邪!

有人錯誤的想法:為什麼要受戒?受戒不是自找麻煩嗎?好好的一個人,為什麼要受束縛?這事不能做,那事也行不得。其實,受戒是學最好的行為,就是要我們做好事,不要做壞事,也就是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更是平常所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守戒就是覺悟的菩薩,不守戒就是迷惑的凡夫;守戒就能得解脫,不守戒就是生死的眾生,守戒就是入菩薩位,不但入菩薩位,還可入佛位呢!所謂「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啊!

大家在社會上亂忙幾十年,有沒有做過一件最便宜的事?沒有!現在大家信佛、學佛;發心來受戒,這就是做最便宜的事,因為菩提路開了。戒是菩提本,所謂:「戒為無上菩提本」,又云:「萬丈高樓從地起,菩提涅槃戒為基」,要造高樓,地基要打好,要想證菩提,持戒就是基礎。戒是多麼重要!諸位發心來受戒,無量的功德都有了,我真為你們高興!祝福你們,受戒、得戒,依戒修行,得定慧圓滿。

有了定慧自然能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就是戒的意義、戒的精華、戒的歸宿。有定;心就靜,靜就能安,安就能正思惟而得。得什麼?得戒定慧三無漏學!那樣自然能了生死。這就是你們發心來受戒的目的。

大家不要想:守戒好苦!要知:你守戒將來就得到大安樂、大解脫,不守戒將來墮落才是真苦。不要把意義弄顛倒了,要有正知見。

一般來說,五戒好像只是在家居士受的。不錯,五戒是在家居士所受。不過大家要知道,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三世諸佛皆以五戒為根本。五戒是諸佛的根本、是基礎,根還要有技幹、葉子,才能夠結無量的果實;要想果實好,要莊嚴你的因花,這就是你們求受五戒、守五戒的意義。諸位受了戒!能把五戒守好,可保持人身,決不墮落三塗,人的資格有了,那學佛就容易,那你成佛的根基已經有了。

二、止惡修善依佛戒

在未講五戒條文前,先告訴大家一則因緣故事,這就是談到戒的精神。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位盲眼比丘病了,盲比丘想縫補袈裟,瞎了眼嘛!就算勉強可以縫,怎麼穿針呢?盲眼比丘就說:「那位菩薩要修福,代我穿針?」其他比丘都出去托缽了,沒人答應。世尊就說:「我來幫你穿。」盲眼比丘眼睛雖然瞎了,耳根還明瞭是世尊,「世尊啊!您老的福報早已圓滿了,還要修福嗎?」「不錯,我的福報是圓滿,但我不舍這種福。我的福之所以圓滿,都是從這些微小的福聚積來的,所以我很珍貴、很珍借。沒人做我來做,我要求福!」

你看世尊福報圓滿了,還抓住機緣不舍穿針之福,何況我們凡夫?大家聽了,不但大福要修;小福也不要舍,這就是戒的精神應當要做的;你不做就犯戒!這是講善的方面。惡的方面怎麼講呢?當然一切惡都要斷。因此,「戒」之一字的定義,不是叫你單方面的戒惡:諸惡莫作;更重要的是要你眾善奉行:大善要做,小善也要做。如果你大善做不到,就要從小善下手;慢慢積功累德,到你有福報時就能行大善。舍了小善不做、小幅不積、好高鶩遠,哪會有大福報?

佛家講戒!固然你不能做惡,還應當積極修善;做惡是犯戒,不修善更是犯戒。佛戒無量無邊,但綱要不出身口意三業、善惡兩方面,造惡是身口意在造,修善也是身口意在修。那要如何持戒?就是應當做的要做,不應該做的惡業;大惡業不能做,小惡業也不要做。猶如浮囊渡海!不能有了洞。小惡業日積月累做多了,就變成了大障礙,凡是惡都是苦的根源啊!所以首先要止惡再來行善,惡不止來行善,善業被惡業障蔽了;也得不到善果,好像碗筷、手不清潔,煮出飯來,不但吃了得不到好處還有害處。

大家要把戒的定義認清楚,「戒」消極來說,是要防非止惡;積極來講!是要止持並行惡要停「止」,善要奉「持」。為了利益人,也為了利益自己,要服務人,服務人你自然就有福報。菩薩道是向眾生中求,所以我們學道要多結人緣。

要依什麼方法才能達到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呢?就是你這個戒。如何眾善奉行?就是勤修戒定慧,如何諸惡莫作?就是禁止殺盜淫。如何降伏殺盜淫?那就要修戒定慧。要想戒定慧圓滿!殺盜淫一定要斷得清清淨淨。不斷清淨就沒有戒,沒有戒,那裡有定有慧?沒有定慧!這個人多麼苦惱,你想有福有慧,那就好好持。有了戒就有定,有定就有慧。

誰不想有福慧?要想福善圓滿,要依戒,要想不受諸苦,要依戒。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其實只要八個字就能概括,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再濃縮成精華就是一個「戒」字。諸位為什麼要來受戒,現在明白了吧!我真為你們高興啊!!只要你們戒諸惡,只要你們戒懈怠懶惰,勤修眾善,那就福慧都有了。有了福慧人人尊敬你,那你是多麼高貴啊!這樣的大好處,祝你們要得到。

諸位要注意!我們固然想要斷惡來修善,但想斷惡就那麼容易斷嗎?如何才能斷惡呢?實實在在要修善才能斷惡哦!這要勉勵、要努力。如果惡業斷不了,那是你善業少,只要多多地修善,善業圓滿;惡業就斷了。諸位多少都知道念佛的好處,念佛是要斷貪瞋癡三毒、妄想;可是想不打妄想就不打了嗎?你愈是不想打妄想,它愈是污濁邋遢天南地北地想。那有什麼辦法呢?還是多多地念佛,佛功德有了,心自然平靜。現在心地降伏不了時,不要理它,你多多地念佛,業障如何地深重,不要理它,你多多地修善。這是徹底究竟的辦法。

諸位來受戒,想要把戒守好嗎?靠自力不容易,我們要多念佛求佛陀加被。如何把佛念得好呢?這要持戒來輔助。所以,要持戒,佛才能念得好;要念佛,戒才能持得清淨。持戒念佛如鳥之兩翅、車之兩輪,缺一不可。這點受戒的人要明白,念佛的人也要明白,因此我們請戒的時候,不要忘了講念佛;講念佛的時候,也不要忘了講戒。

三、上求下化菩薩道

現在請大家打開戒本,這戒本叫做「在家菩薩戒本」。諸位既發心受五戒,就要把五戒看得慎重,因為五戒是諸佛的根本、是菩薩戒的基礎。戒本中的戒條是從「優婆塞戒經」的「受戒品」中所錄出的,是專給在家菩薩受持的,有六條重戒、二十八條較戒!共三十四條。梵網經有十重四十八輕,是出家在家菩薩所同受。這是我們通往佛道的一條大路,也是我們造寶塔、造宮殿的一個藍圖,更是通往佛國的一個地圖指南。

諸位是發心來受五戒,不是受六重戒;更沒有受持二十八輕戒。我之所以用菩薩戒本;是希望大家能高陞。菩薩戒有六條重戒,你們受了五條,就只剩一條沒受。萬事起頭難,就像破竹子,頭一節劈開,以後就容易了,受五戒、執持五戒!然後進一步發心受菩薩戒,就會駕輕就熟不覺得難了,而且行得逍遙快樂,直歸老家,太令人興奮了!

我們要想造摩天大廈、頂天寶塔,一定要有個藍圖,在大海洋中航海,一定要有指南針,現在大家要想行菩薩道,根本下手處就是要了生死。了生死要先去除障礙,這戒本就是助我們除障礙的一個指導,是我們航向薩婆若海(佛果海)的一個指商,是我們建大殿的藍圖:將來諸位都是坐在大殿佛案內的一尊佛,也是造寶塔的方法將來你們都要入佛塔哦!為了我們自己的前程:了生死、成佛道,要照著菩薩戒本的軌道來行。這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大慈悲告訴我們、指導我們,要我們依此來學習。

菩薩戒的內容是什麼?要學菩薩,要先明白菩薩道的定義。菩薩道的圓成要靠什麼?一要上求佛道,二要下化眾生。為什麼要上求佛道?現在我們是初發心,不像觀音、文殊、普賢等大菩薩,是倒駕慈航的菩薩摩訶薩;他們是上求佛道圓滿了,再以菩薩身度眾生;所以只有下化眾生,沒有上求了。

我們是凡夫發菩薩心,要上求佛道:求佛陀加被我們,要下化眾生與眾生結緣,與眾生結緣我們修道才沒障礙!才能得到幫助。這樣說來;利人就是利己,成就佛道還是要在眾生身上求。像觀世音菩薩,以及文殊、普賢這些大菩薩,何止上求圓滿?下化也究竟了。那為什麼又要倒駕慈航呢?這就是悲心無盡。因為還有無量無邊的苦惱眾生,悲心所使還是要化度眾生。這就像剛才所提的,釋迦世尊他的福慧雖然圓滿了!還是不舍穿針之一福。

我們要想圓成佛道!第一要發菩提心利益人。怎樣利益人?一定要拿金銀財寶來佈施才是利益人嗎?不是哦!時時在行住坐臥之中,有誰要求幫忙就當仁不讓、見義勇為。大家若能這樣發菩提心,世界哪有戾氣?哪有戰爭?我們要以菩薩道感化世界,使人人心裡安靜,大家彼此協助,讓這世界變成一個菩薩的世界、清淨的佛國。

第一條:不殺生戒

一、慈悲不殺最第一

講到戒條,初聽佛法的人要冷靜下來,好好地細心聽,就知道佛法微妙不可思議!愈聽愈快樂、愈聽愈自在,依著佛法修就能夠得、能夠證。佛法是心法,在佛法裡,用一分心都不會白費的。你能夠用一分力,就得一分自在,佛法就是能夠安慰你的心。要想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不可沒有至誠心,誠之至極,佛陀的福慧皆能得。一分誠敬一分感應,大家要好好髮菩提心,才能得到上品清淨戒。

佛家的五戒:殺、盜、淫、妄、酒,就是世間的五倫:仁、義、禮、智、信,不殺是仁、不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是智。五戒是保持身不造三惡業殺、盜、淫,口不造四惡業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若再能意不造三惡業貪、嗔、癡,心地善良,這就是十善。

五戒只說到身口,意地為什麼不說呢?好像小孩子罵人、打人,不犯過的,不能定他什麼罪。初學佛受五戒,好像小學、幼稚園的學生,怎能要求他做得怎樣好?慢慢進步到菩薩戒就重在意業。其實你身口清淨,心也就清淨了,心不清淨,當然也影響到身口,互相都有關係的,因此不但身口要善,心也要善。一個人能守五戒、十善,就可生在人間、天上。所以,佛法單是五戒就能使人心平安靜順,沒有煩欲爭端。一人守戒一人安樂,一家守戒一家安樂,乃至一鄉、一國、全世界都能守五戒,世界那有戰爭?都是和氣、和平哩!

五戒的第一條就是不殺生,所以題目是「殺戒第一」。五戒、菩薩戒以殺戒為第一,希望大家受了戒,就做個真正的菩薩,所以大家對這條戒要特別注意。菩薩道以度眾生成佛道為先,要廣與眾生結緣,那當然要利益一切眾生,利益眾生第一點,要保存人家的壽命、健康,不要侵害人家,所以特重慈悲;慈悲為佛種子,因此殺戒在第一。聲聞戒是出家戒,以了生死為重,想了生死要修梵行,所以斷淫慾戒為第一,這是各有所重而分前後次第;雖有前後,其實都是第一。

「善男子!優婆塞、優婆夷戒,雖為身命,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受戒已,若口教授,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優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優婆夷,臭優婆塞、優婆夷,旃陀羅優婆塞、優婆夷,垢優襲塞、優婆夷,結優婆塞、優婆夷。是名初重。」

「善男子」是一種美稱,指本性善良、斷惡修善的好男子,當然也概括善女人。這在佛法是很高貴的稱讚。怎麼見得?佛陀說法的時候,往往稱文殊、普賢這些大菩薩。「善男子!」現在大家也稱善男子,多麼尊貴「優婆塞、優婆夷」是印度話,翻成中國話叫做近事男、近事女。就是受持三皈五戒的男子、女人,要親近奉事三寶,對佛事護持服務,求福求慧,學習佛法以開智慧,化導世間。受了戒要做到這樣,沒做到就是犯戒。否則你雖然受了戒,離三寶遠遠的,和世俗一般非正人君子在一起,那不要說守戒學佛,連人也做不好。我們要想學好!決定要親近善知識,和好友在一起。世間人都知道,跟好人學好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要保持親近三寶,才叫做優婆塞、優婆夷。

我時常講,凡是生而為人就應該行善不可做惡。人頂天立地!應該替天行道,絕對要修善,怎麼能做害人的事?你是人就應該要做善男子、善女人。現在已經是佛教徒,更要做善男子、善女人,不要再有一點點惡;連心念都不可有絲微之惡。當然,這要持之以恆,時久即能心意清淨。

過去無知,沒親近善知識、沒遇好道場,遇惡緣造了惡事,怎麼辦?那是無知嘛!佛法慈悲不記過去惡,現在知道了,不能再造,從此止惡不為遲。過去的罪業要懺悔,「有罪當懺悔,懺悔即安樂」。造了極重的惡業本該下地獄的,只要你自知慚愧,「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佛家最注重的就是懺悔!但懺悔後就不可再犯,要做到「君子不二過」。以後好好精進,不要再懈怠退墮;知法犯法,那罪過可重了,這點不能不當心。希望大家受了戒要依戒做個好佛教徒,好好行菩薩道,擁護三寶度眾生,做佛教在人間的橋樑,接引廣大善男信女進入佛門,斷惡修善、得安樂果報。

二、忍辱不嗔守殺戒

「雖為身命,乃至蟻子,悉不應殺。」人身命是最貴重的,蟻子是最微賤的眾生;雖為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意殺一隻蟻子,這就是大菩薩!大慈悲嘛!在一般人想:「我是一個人,蟻子怎能和我相比?殺一隻蟻子算什麼?微不足道嘛!殺戒怎麼這樣嚴格呢?」

以凡夫眼來看!螞蟻只是螞蟻:以佛眼來看;螞蟻就不是螞蟻了,它是未來之佛。只是造惡業墮落了才成蟻子;它還是有佛性,有佛性就是有善根,等它惡報受盡了,也能恢複本來的而目。人人都有佛性嘛!連蟻子之本性也與佛平等。大家都平等,所以不要以為你是人就欺負他!那完全是凡夫心,可憐的凡夫!愚癡的凡夫!現在受戒!要把蟻子當成自己的身命一樣貴重,不要輕賤它。

佛家才有這種尊貴觀念!一般人反而覺得:你腦筋有沒有問題?一個從未接觸過佛法的人,如果善很深厚,聞到佛法就會信;業障深重的人,聞了佛法要他恭敬受持,就不是那麼容易,因為好多話都是聞所未聞;不是他們所能想到的。這是講佛道,不是講人間法,現在是叫你學菩薩、學超世之法,大家要明白、分清楚。現在學了佛就不要聽人間話,聽人間話害死你了。要聽佛陀的話,要守殺戒,雖然是蟻子也不能隨便殺。

其實,你有這種仁慈之心,連蟻子都不忍心殺害,還會殺人嗎?不會的!就是人要殺你,你也不會殺他,決不會同他計較。你有仁慈之心守住戒;就算被人殺了都可生天。因果不會虧人的。慈悲心是佛種子,學佛的人沒有慈悲等於沒有佛種子,沒有佛種子,怎麼能發菩提芽、開涅槃花、結菩提果呢?這些道理要切切實實記好,不要用凡夫理、不要用凡夫心。

我們佛家的善男子、善女人,就算遇到自己生命危險的事情都不能犯殺。「人家要來殺我,為了自衛能不能殺他呢?」你要殺他,可是力量不夠時還不是被他殺?即使你力量夠,為自衛而殺他!當然在人間來說無可厚非;可是在佛家來說就傷了慈悲。或者你說:「那我就白白等著被他殺喝?」其實俗語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只要你不要和他和敵對,以善來降伏惡,以柔來克服剛,是非以不辯為解脫!凡事都退讓,對方也不會輕易來傷你的命啊!究竟為什麼人家要殺你?還不是自己惹來的?

你能奉守如來之戒,沒有惡念怎會有惡事?你善,人家怎會和你鬥爭?只要我們守如來戒,慈悲一切眾生,有如來之心、菩薩之心,決定不會遭到這些惡報。假如這樣人家還要殺你,那怎麼講呢?三世因果哦!你前生殺了他,今生他來報復啊!你今生雖然是個善人!前生不知怎樣傷了人家的命!欠債還錢,殺人償命;因果就是這樣子,學佛人要覺悟這些道理。

梵網經上說:殺父之仇都不能報。在人間來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做兒子的不替父親報仇,那枉為一個人了。世間是講報復、鬥爭,弄得世界戰爭殘殺;佛法是講和平、慈悲、容忍,如果大家都學佛,這樣世界平平安安的多麼好,如果你殺我的父親,我一定要報仇,我也殺你的父親,殺來殺去,冤冤相報何時了?冤家宜解不宜結啊!再說!為什麼你的父親會被殺?如果他往昔之中沒有殺人,怎會被殺?這些因因果果要想一想。

孔老夫子也說得好:「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你願意被人家殺嗎?當然不願意!那你也不要殺人,殺人必遭惡報的。一切事情要盡量和解、盡量向好的方面想,不要隨著惡性下去,把世界弄得天翻地覆。你一人忍而不嗔,大家都安樂,你一人不能忍,就連累到大家都受苦!

其實人畢竟是人,都是有善性的。人家對不起你,你忍讓不報復,還是保持君子態度不計較!自然令對方感動,生慚愧向你道歉,同你做好朋友,我們對不起人,對方也不同我計較,這個冤就解了嘛!這是世間上很明顯的事。一個人有一千個朋友不算多,有一個冤家對頭就夠你受了。所以決定要依佛戒奉行、要忍讓。你不要說:「這樣我吃了虧。」吃虧就是培福嘛!大家受了戒就要轉凡情,不能還執著凡情:「佛法怎麼那樣膽小消極,叫人要忍辱?」就是要你忍辱才能積德成佛道啊!

不要一口咬定:「這個人壞;我要教訓他!」何必這樣呢?有句話:惡人自有惡人磨,他造惡絕對會受惡報的,你不要在自己身上搞麻煩;搞上了麻煩,心裡不能安樂!又弄得是是非非結下了惡緣。萬事總是退一步好,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句煙消雲散」嘛!不要那麼執著,佛法最重要的,就是教人不要執著。學佛就是要改凡情,凡情改了才有聖智,有了聖智才能任運積功累德、成佛果啊。

三、食肉教殺非佛子

「若受戒已,若口教授,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優婆夷戒。」你們來山上受五戒,就要守好殺戒。你自己雖不殺,但叫人家殺,這叫「口教授」;自己不做惡;指使人家做惡害人也不可以。「若身自殺」是自己親自殺。不管親自殺也好,叫人家殺也好,這樣做就失去了優婆塞、優婆夷的身份。名義上是佛弟子,實實在在是魔子,唯有魔子才酷殺!

大家要注意!「身」不殺能做到,「口」不殺能不能做到呢?!你還沒有戒口吃素啊!你沒戒口吃素,那屠宰場所殺的生命,只要你吃就有一份惡業報,記一筆帳在那裡等著你。人家為什麼要殺生呢?你要買他才殺,他殺是為你吃的人而殺,那這罪業要誰負?當然殺的人、吃的人都要負;這叫共業。如果他今天殺,明天你不買,後天叫他殺,他也不會殺的。在戒律上,自不殺也不要教人殺;你若買,不等於教他殺嗎?

佛法說:「夫食肉者,斷大慈悲性種子」,佛家吃素最高貴的就是沒有殘忍之心。不要認為自己想吃,就不惜眾生慘痛,那你悲心何在?你不吃它半斤肉,就不用還他八兩,將來能免三塗之惡報,而且於你切身有利益哦!福慧、健康、壽命都在這個素食裡頭。你不傷害它的健康、不斷它的命,怎麼會短壽?你盡是傷生害命,怎麼會長壽?修惡因還能感好果嗎?沒這個道理!歷劫來各處的刀兵劫,就是從口中吃出來的。

要想消除無始以來的殺業,首先要放生,一般佛教徒對放生都很積極;放生當然好,但不如吃素好,吃素才是真正的慈悲、究竟的放生。你放生而不吃素,那你一生能放多少呢?你放的沒有吃的多啊!當然總比不放的好。如果你們想在靈岩山寺出錢放生,那我們就把錢聚積起來,倡印素食利益的書,令人知道素食的好處。這就是自修行,教人修行,使大家都得快樂。

佛家講慈悲,你不惱害人,自己也不會遭人惱害!我們佛弟子能不惱害人,自已就不會受苦,想世界能安寧!第一條不殺生戒應該要守。大家是不是都想世界和平?唯有大家都信佛,世界才和平;大家不信佛,沒有慈悲心,怎麼和平?希望大家發菩提心,廣度眾生皆能信佛、成佛。

「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如果你不依戒律行持,連煖法都得不到,更不要想得須陀洹乃至阿那含果了。什麼叫須陀洹、阿那含呢?大家常聽到「阿羅漢」這名詞,阿羅漢是聲聞中的最高位。阿羅漢之前是初果、二果、三果,初果叫「須陀洹」,二果叫「斯陀含」,三果叫「阿那含」,四果叫「阿羅漢」。只要得到初果須陀洹,就已入不退位,入不退位就不會再墮三塗了。證了四果就能超人天,不受生死之苦。初果前有四個位子,就是「煖、頂、忍、世第一」這要研究教典才知道。

小乘行人修五停心觀及四念處觀已,次須修四諦觀。當智火將生,心中光明啟發,名為「暖位」:進而智慧增長達於頂點,名為「頂位」;再進而明四諦之理,其心堅注,決定不移,名為「忍位」;更進而到達有漏智的最終點,在世間有情之中最為殊勝,名為「世第一」。如果破了戒,你不要想得阿那含果,連煖位都沒有了,大家要當心啊!

或許有人會問:阿羅漢已經了生死!純粹入於佛法之聖流,為什麼戒經上不說:「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羅漢」,而講:「況須陀洹至阿那含」?因為在家修行最多隻能得阿那含果。為什麼不能得阿羅漢果呢?因為絕對要修梵行才能證阿羅漢果。什麼叫梵行?五戒只是講「不邪淫」,出家戒、八關齋戒是講「不淫」,不淫就是雖是夫婦都不可有夫婦之事,一定要斷欲清淨!也就是修梵行才能證阿羅漢果。「那我們就在家斷欲,不結婚就好了,是不是也可以證阿羅漢果呢?」不可以!為什麼?要證阿羅漢果一定要出家現僧相。這不能含含糊糊的。

「是名破戒優婆塞、優婆夷,臭優婆塞、優婆夷,旖陀羅優婆塞、優婆夷,垢優婆塞、優婆夷,結優婆塞、優婆夷。」你不守戒,佛法的好處都得不到;那就回復你原有的凡夫本位。守戒就有道德、有戒香,有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破戒沒有這些香;就是「臭」,臭味多麼難聞!有惡臭的人,誰願意親近他?「旖陀羅」是印度話,譯義就是劊子手、殺豬的屠夫,是印度四姓中最下賤之姓。「垢」,看到垢就知道是很髒、污濁邋遢的。「結」就是打結,破了戒;煩惱結就解不開:有了戒;就像有了智慧劍,不管什麼結一斬就斷了嘛!

「是名初重」,這是五戒中第一條重戒。第二條乃至第五條後而的文也是這樣解釋,以下就不再重述了。

第二條:不偷盜戒

一、不與而取是偷盜

"優婆塞、優婆夷戒,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優婆夷戒"以重戒來說;盜戒最容易犯;犯殺戒、淫戒、妄語戒、說四眾過戒都有一個對像,盜戒自己一個人就可以犯。「偷盜」,暗中拿人家東西叫偷;明明白白的搶就是盜。偷盜不限錢財,凡是「不與而取」使犯了盜戒。

佛陀告訴我們,為了身命都不可以偷盜,何況等而下之的理由?頂天立地的一個人!為什麼要偷盜?偷了就能濟你的貧窮嗎?不會的,稍微有點人格的,哪會做這等下流的事?當然不會的。大家希望自己的人格好,這件事就絕對不能做。世間有句話:「餓死不作賊,氣死不告狀」,不因為快要餓死了就偷;你沒錢、沒人不要打官司,你若無人,就算你有錢!有理也輸!諺云:「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佛法講,雖然為了身命,寧可餓死都不偷盜,也不願意做失去人本份的事情。

我反問你,你的錢財願不願被人家偷?願不願被人家騙?將心比心嘛!如果你不願意,那你也不可偷人家、騙人家。如果你想得到富貴安樂、不遭貧窮之苦;就不能盜騙他人錢財。有一種人宿世有偷盜的壞習慣,並不是不偷就會餓死,是有錢人反而偷貧窮人的東西,這是習氣使然;不偷好難過!雖是習氣使然,一偷了東西就是犯盜戒。而且犯盜戒有時也會連帶犯殺戒;為什麼?因為錢財是人生存所依靠的;你偷人錢財,令他失去生存的依靠而死亡,那就罪上加罪了。或者你的偷罪誤栽贓他人身上,逼人受枉命之災,那就更嚴重了。

其實得了非份之財,那不是福哦!說不定有禍在裡頭。我們為什麼要有財?希望安樂自在嘛:如果有了財,不但得不到安樂自在還因此受害,那何苦來哉?所以要用智慧,要忍而不貪,不可犯盜哦!

盜戒最容易犯:有好多情形,像順手牽羊啊!貪一時方便啊!總之一句,乃至一錢一針,都不要隨便取人家的。如果你需要,一定要經過對方同意,否則不與而取就是犯了偷盜,這是尊重自己人格的問題,大家要注意,不可貪一時小便宜而妨害了終身尊貴的人格!

二、盜戒微細須防犯

盜戒很微細,比方生意人,同人家講好的樣本是值十塊錢,到交貨的時候,你拿七塊錢的貨品充十塊錢,這就盜了三塊錢。做生意要信實、童叟無欺,貨賣當時價;那樣賺錢無可厚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嘛!但以蒙蔽手段賺錢,就算發財也不會快樂。佛弟子非分之財不可貪!貪小便宜貪就犯盜戒。又像欠人錢,對方忘記了,你明知卻不還。或好朋友把金銀、貴重錢財等寄放你那兒,朋友死後,你把錢物藏起來,也是犯盜的。你既是他的好友,就應該將此這款以他的名義做功德。你做店員賣了東西收了錢,沒有把帳記上去。別人請托你代繳錢,你沒繳。故意借錢物不還,這些都是犯盜戒。

還有一種情形,見到路上有金子銀子,你都不能夠得、不能夠收。那錢是某人遺失在那裡,還是有主人的。無主物能不能收呢?也不可以。無主之錢是歸於國家,你收了就等於盜國家的錢。此外,國家規定的稅就應該繳;生意人做二本帳,一本自己看,一本給國家稅捐處看,那是盜國家的錢。國家為我們做治安服務,國家有好多福利需要靠這個稅錢,所以應該繳就要繳,郵資應值多少就要付多少,你若減少就是犯盜戒。

在國家擔任公務人員,你要稱職啊!不稱職也是犯法的;你吃了國家的、拿了國家的,就要把事情做好。工人拿了人家的工錢,就要誠心誠意做好工作;如果有良心,把事情做得好,不偷工減料,這就有福報。好多工人做事情沒良心;公共工作未妥即交貨,害國家、苦人民,所以做了一輩子工人,終身還沒有安樂自在,就算讓他發了財,生活仍不會安樂自在,他沒有良心不會有福報嘛!有良心的工人不單自己有福,下一代也有福乃至我們出家人吃了飯要修行,不修行就是盜了信施;信施供養我們衣食住,是供養我們修行,不是供養我們懈怠或做其它不如法的事。出家的執事人對盜戒尤其要注意:像我們靈岩山寺正在修大殿、觀音殿,十方施主拿錢來供養觀世音菩薩、供養常住,這些錢如果你自己私人收下來;這就犯盜戒,這個盜罪不得了。盜父母的錢、盜國家的錢都有罪過,尤其盜三寶的錢是罪過中之罪過。供養十方僧、十方常住的東西,你盜了就是偷十方僧物、十方常住物,這要墮無間地獄的。你看地藏經就知道,盜三寶門中一針一線、一草一花,都是不可以的啊。

那麼我們靈岩山寺十方常住的錢;用到別的常住可不可以呢?不可以,某一常住的錢只能用在某一常住。那要怎樣才可以呢?有特別用的,十眾開會一致認為可以在別的地方用,那就可以;你就算是當家、住持,也不可以私給。又常住有多餘的,你拿來自已做人情也是犯戒。十方常住物,比如果、樹、花木;有熟人來時,你拿常住的一個果或什麼給他,都不可以。凡是私自做人情,那千萬不可以;十方常住物是屬十方僧的,怎可做人情給世俗人?要是為常住的事,你用常住物是可以的,公私要分清楚。盜戒最微細,微細方面不容易守!諸位想知道更詳細,可以再研究。

三、佈施修福真智慧

往往見到好多人非常聰明、能幹,生意之道都明白,偏偏做生意就不能賺;也有的人雖不懂生意之道,只有那麼一點成本,但他就能掙錢。要知道;做生意能賺錢也是要有福報,沒福報賺不到錢。不要以為自己聰明、能幹,貪小便宜、走法律的漏洞就能賺到錢,賺錢絕對要有福份。有福報的人,做生意既使做錯了還是賺錢;沒福報的人,做生意做對了還是虧本。福報從那裡來呢?從同情心、救濟人而來,這個救世心一定要有。

所以佛家強調,不僅不能偷盜,還要修善、要多行佈施才有福德。唯有行佈施,你佈施的功德達到某個程度,就能消除你無始劫以來偷盜的罪業。然後再行佈施,佈施一分就得一分的福報;好比債務還清,掙一分錢得一分受用。其實不是有錢就有福,沒有福報的人,雖聰明掙了錢也不會受用的,甚至帶著災難在後頭,這因果要知道。錢不一定能使人安樂,甚至還帶給人禍害呢!世間好多人因為有錢把生命喪失了。像很多有錢人都不敢坐豪貴車,很怕強盜惡人跟蹤他。你看雖有錢,行動步步都怕,這樣有錢是不是反而受苦?那要怎樣才不苦呢?將多餘的財產佈施就有福啦!

俗語說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要有道之財才能取;但更重要的是要「用財有道」,有錢要用在做善事上,對自己、對下一代才有好處,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不要有錢亂用,其至拿錢造罪業、造罪障!那樣用財無道,有錢反而害死自己了。所以用錢要有智慧,不要以邪智慧、邪聰明來用錢。凡夫往往是善財難舍,有錢時不知施舍;等沒錢變成窮光蛋了,才後悔過去有那麼多錢,卻沒做點好事,所以大家要把握時間佈施。風水輪流轉嘛!你今天雖富,說不定明天變成窮光蛋。「人有旦夕禍福」,有時就因你有錢,遭遇的禍事大一點;你沒錢,應遇的大禍就變小了。所以有財不一定是萬福,亦可能是萬禍!若善用,則是福之基。

大家都知道把錢存在銀行裡有利息,但現在物價不斷上漲,少少的利息能補償所得嗎?與其這樣,不如用這多餘的錢,好好的做善事、做功德,還能使你的善根福報增長呢!你要像華嚴經那些大菩薩那樣佈施,就能得到無邊的大福德,「所有的寶物不是我的,是你們的。」有貧窮人來,金庫打開,「你們盡管來拿、來搬好了!」這樣搬那樣拿,不是很快就拿完了嗎?「不會的!菩薩的功德無量無邊,就像泉水;沒人來打水,永不會滿,千萬人來打水也永遠不會乾涸,裡頭有泉源嘛!有了佈施心,施就有了嘛!明處去暗處來啊!你看有那個好佈施的人餓死的?只有慳貪不舍的人,不但現前苦,將來還遭餓鬼之報。

佈施也要有智慧!不但不要人感謝你,反過來你要感謝人。這話怎麼說?不合乎人情嘛!要知道!他人苦你佈施,你才有福報;如果沒有這個苦的人,你向哪個佈施呢?怎麼會成就你的大悲心?沒有大悲心你怎麼有福報?你若是有智慧,不但不會要他感謝,還要感謝他呢!

你沒了達這種道理,施恩後就會嘀咕:「那個人沒良心!得到我好處,都不報答我。」其實人家並沒受到你多大的好處,你只曉得他沒報答你,要想想人家有沒有機緣報答啊!人家是有良心想報答,可是還沒有報答之能力,何必要求人家那麼迅速報答你呢?其實你是佈施不是借錢給人家啊!借錢給人,人家還你只是多了那一點利息,佈施是來生的賬。你能佈施!轉世做人會生個「還債兒、孝順子」,如果你今生只顧著騙人,來世就會生個「討債鬼、敗家郎」。什麼事都是因果,在這理上要明白。世間人說:「銀錢不會走空路的」,這句話就蘊含著因果的道理在裡頭。

諸位是有智慧的人,尤其是佛教徒,記住!要不偷盜,更要好好修福報。如果你現在沒有錢,不要緊,等你有錢時要善用,多多供養三寶。建道場、供養出家人、利益無量眾生,了生死成佛道。這樣財施就等於法施的功德,這種功德才是最大。平時講到「不偷盜」;很少有人教你們以佈施之福來禁止偷盜的吧!好!我還有四句話供給您們,請牢記勿忘:

偷盜是貧窮餓鬼報;佈施是富貴安樂報。 怕貧窮苦萬勿偷盜; 想富貴樂須行佈施。

總而言之:你讚歎人家好事成功,勸勉人家壞事不做,這是不用錢財可以大行佈施;你若能做到極處,則是無量的福德壽命;請共勉勵。

第三條:不邪淫戒

一、夫婦之道不邪淫

「優婆塞、優婆夷戒,雖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優婆夷戒」人間有人道,夫婦之道就是人道、是倫常。為了傳宗接代,夫婦之道是無可厚非,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嘛!在家菩薩行人乘法,除了夫婦以外,絕對不可有越軌的行為!一個人能做到不邪淫就是君子。當然真君子行夫婦的正常關係,大前提是在傳宗接代;不是一般的輕浮、貪染愛情,否則就不夠資格叫做君子。

照五戒的不邪淫戒來說,夫妻間雖然可有正常的夫婦之道,也不可有過多的強求,彼此要互相尊重,保持忠心不欺,各守夫婦之道。房事在世間來說是應當的,不過也要有適當的時節,也有其規則;像非時非處、佛菩薩聖誕、父母忌日等都不能行淫。可是現代一般人那裡會注意這些事?現在的人能不縱欲,能不把身體弄壞已經很好了,哪裡講到守時節?時代渾濁,人根下劣啊!為了保持色身的健康,雖是夫婦也不能縱欲,那於身體不好,於下一代也不好。

夫婦之外有了感情、染行就是邪淫,你一越軌,就傷害人家的名譽,令他人家庭不安,也敗壞社會風俗,有種種的壞處。佛弟子絕對不能像世間人說:「逢場作戲嘛!」那是下流的人才會那樣說啊!正人君子不會那樣的。一定要規規矩矩的,不能傷害人家尊貴的品格。

在家受五戒的佛弟子,只要你守住禮儀、守住夫婦之道,夫婦之間互相忠實,這樣不但家庭能幸福平安,社會風氣也會良好。若有不守夫婦之道,那是破壞家庭最根本的原因:如果家庭不安,社會也不會平靜。

你若不信,到時吃苦是你本人!人本來就是尊貴的嘛!行為好,走到那事,見得天、見得光,頭昂昂的、胸挺挺的,多尊貴!為什麼要做見不得人的事?

二、離欲梵行了生死

世間人為了傳宗接代,夫婦之道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以佛法來講;無邊的大苦都是因為有夫婦之事,才有這個苦。所以,真佛法不但講夫婦之邪淫不可有,連夫婦之正淫也要斷,這就是出家人不結婚的道理。其實情慾是生死之根,所以佛陀對斷淫這個法說得最透徹。諸位是受五戒,才初發心學佛嘛!所以講到淫戒,只告訴諸位不要邪淫,正淫就好了。但是學佛法最重要的目的是什麼?就是了生死。無邊的大苦都是因為有生,有生必有死,我們要如何解脫呢?這就要受戒、持戒。現在大家來受戒,就是為了要求解脫。要解脫就須斷淫慾;斷淫慾梵行才能修成,染淨二行必不能同時生存。有了染行就壞了淨行;必要有清淨梵行方能了生死啊!

受戒,受什麼戒才真正能一生就解脫呢?這就是佛陀所教我們的真實之法要離情愛、奉持沙門戒法。要知道,生死從哪裡來?六道眾生都在生死輪迴之中!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一般人只知是從媽媽的肚子來。不錯!是從媽媽的肚子來,但為什麼人會到媽媽肚子呢?因為有情慾、顛倒想。一有了顛倒想,霎時昏懵就逕直投胎了。

什麼是顛倒想呢?顛倒想就是慾念。人就是從動淫念而來,也就是中陰身來投胎時有此慾念。因為有情有愛,有情才有愛嘛:愛就是苦的根源,一切的苦皆從愛慾而來。有愛就造生因,有生必有死,生而不死不可能。生死是個大苦趣啊!你想斷絕苦,就要斬情絕愛,千萬不可有顛倒想。

要想了生死、不受凡夫之苦就不要生,不生才不滅,不生不滅才是本性真如清淨之法。那決定要斷淫慾,斷淫慾才是出世之道。你能離欲,連慾念也沒有、不貪愛,就不會受胎的。出家人為什麼不結婚?就是要修梵行。為什麼要修梵行?就是為了離這生死根緣。貪慾是根,淫行是緣,貪慾之因得遇淫行之緣,因緣相會就有生死,貪慾之因得不到淫行之緣,因緣不合,怎麼會有生死呢?你怕生死苦嗎?那你就不要有邪因邪緣啊。

因此,五戒守得好,夫婦之外沒有其他不道德的行為,培養這清淨之因,就有善根進一步受八關齋戒;八關齋戒第二條是不淫,不但不邪淫,連夫婦的正淫也斷。這就像維摩詰居士:「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戒法;示有妻子,常修梵行。」梵行是印度話,「梵」是清淨的意義。雖是夫婦不行夫婦事,同出家人一樣,在污泥而不染,這就是不淫。斷邪淫不墮三惡道,斷正淫才能夠了生死。這才是佛法真正之道,明白了嗎?

梵行的功行怎樣呢?也是有生!什麼生?蓮花化生!蓮花化生都是清淨之體啊!不要以為:「如果大家都出家,沒有了夫婦!世間人不是絕種了?」哪是這種下劣的觀念?不結婚,世間人的苦惱就盡了:修梵行,將來這一切世間人就蓮花化生,這裡就是佛國,最極清淨的嘛!不要把因果弄顛倒了。

照佛法來講,不結婚,保持童貞的男女,就算沒有聞佛法,將來還是升天升色界的梵天。梵天沒有男女之欲,有男女之欲還是在欲界天。梵天的眾生都是清淨之體,沒有夫婦之欲,當然三界都是不究竟的,所謂「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我們修行一定要出離三界,如果守五戒不邪淫,只可保持不失人身!一定要不淫才能真正了生脫死,出離三界。

三、持念聖號除淫慾修梵行!

在世俗一般人認為:生理上怎麼能克服呢?情慾重的人就是有這種下劣的想法。當然這是先天的習氣,單是後天的抽煙喝酒,上了癮;要你不抽不喝,那就非常困難了,何況先天的習氣?但是從來不喝酒的人!根本不懂喝酒是什麼滋味,一切的行為習慣都是良好,那多麼快樂,世俗人認為:抽煙快樂、喝酒快樂,賭也快樂。要知這快樂是苦的根源,不但事業受到傷害,人格也下賤了。你只知道情慾之樂,而不知道離了情慾就有清淨之樂、解脫之樂;這些樂你夢都沒有夢到,你不修行怎麼會知道?修佛法才是其真實實的快樂啊!糊塗愚蠢的人;才以為情慾是樂。

我時常說:在家居士們,若兒女大了;自己的年齡也差不多,夫婦都是道友了,最好要分房;房間不多的;至少也要分床。彼此保持清淨可使身體健康,不要使煩惱種再沉重下去。青年學佛好福氣!沒受到社會的染污,也沒有愛慾來束縛;頭腦清楚;這時來念佛修行最好;千萬不要有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念頭,不要到道場來還想找情侶。若不幸有了愛情;那你想念佛就難了;男女一結婚就被情感所迷,還想修道?好多家庭的障礙把你結得死死的。最好不要結婚找罪受!這話有些不合人情,但這是在說佛法呀!你不能用俗情心理聽啊!

到底要如何才能斷淫呢?小乘法五停心觀中有「多貪眾生不淨觀」觀身不淨,身子是充滿九種不淨、污濁邋遢;就是一張皮包著,皮揭開了,裡頭裝了什麼束西?你愚癡還以為是淨。我們念佛人不必修這種觀,那要如何斷欲呢?最簡潔有力的對治法,就是多多持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普門品上明明白白告訴我們:「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不但斷淫,還可斷嗔斷癡。三毒斷了,就好像一顆炸彈,火藥清除了就不會爆炸;心裡沒三毒,絕對不會再造殺盜淫了。

古德亦警策我們:「須臾離念佛之心,剎那即三塗業因」,心中一沒有佛菩薩聖號,一想到貪慾!就是生死之根。當然,凡夫斷之要先戒身而修戒心,這是有次第的。業障重的人要深思地獄苦,誓發菩提心。地藏經上說:地獄有多火鐵床,一人睡佈滿,多人睡亦滿。也有赤燒銅柱;那是怎麼回事?男女貪戀如膠似漆睡在床上,將來去地獄就睡入鐵床;歡喜擁抱的,就到地獄抱赤火銅柱。夫婦以外的男女情慾絕對貪不得,一貪愛就造了三塗的業因,摩擦產生熱度,就感三塗業報,因緣就是如此。淫是生死的根本,凡夫於此罪障極重.最要注意!萬不可沾染!

阿難曾問佛,如何對治淫慾?佛告阿難:「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能這樣觀想就不會起邪念。一起邪念了,馬上想父母兄弟姊妹在前!怎敢做下流事?

佛陀大慈大悲叫我們離欲,是要我們不受生死輪迴之苦啊,愚癡的人還以為欲是樂的,這就好像被大火燙到,拿清涼藥擦一擦,覺得還蠻清涼的。男女之情像火在燒,得到了欲水以為是樂,但欲境過了是不是就沒事了?不是的。欲是鹹水,愈喝愈渴,鹹水怎麼能夠止渴?末法時代的眾生要想離欲,就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這聖號像清潔劑!男女的愛慾像油垢;念聖號除去油垢,心才得清淨。身心清淨才真是快樂呢!

居家之士應當知:夫婦之道為宗祠,但亦應有禮節,不可縱欲;更不可輕狂。已有了兒女!最宜分房各睡以保身體健康,有寶貴法身慧命。若有外染來犯,可讀下面的古詩:

美色人多愛,蒼天不可欺;我不淫人婦,誰敢染我妻。

敬勸一切男女各站本位、各守禮節,萬勿由一念糊塗!致招終身大苦。

第四條:不妄語戒

一、末得謂得大妄語

"優婆塞、優婆夷戒,雖為身命,不得虛說:我得不淨觀,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優婆夷戒"所謂妄語戒,包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共四種。妄語是指不真實的話,不真實叫做虛妄;就是有那件事說沒那件事,沒那件事說有那件事,所謂「見言不見,不見言見」,虛妄顛倒這些話;都是不可以說的。五戒中所要戒除的妄語,主要是指大妄語,不是普通一般騙人的話,那是小妄語。

什麼是大妄語?你不修行還沒資格打大妄語,就是有點修行:比如修不淨觀的人,自稱已得不淨觀。業感男女,自然異性相吸,起貪愛,那要怎樣對治呢?觀想對方膿血不淨,就能止住你的貪慾。不淨觀還能制止貪食慾。所以像貪吃、貪喝、貪男女情慾等,這就要修不淨觀。

你若真正修得了不淨觀,對男女、飲食就沒有貪慾:所以你說:「我已經得了不淨觀。」就表示你對這些都不想了。事實上,你根本沒有修證,你還說自己修到了什麼境界。「我已經證了阿羅漢果了。」拿我們念佛來說,你說:「我念佛見到佛了,看到佛放光,我已得到一心不亂了」這叫做:「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假裝自己了不起,這就叫做大妄語。好名的人參一次禪、打一次七,就說自己開悟了、得一心見佛了!

其實你見到什麼佛?做夢顛倒妄想!真正到了見佛、一心不亂的時候,那你二、六時中一切都是吉祥、自在、安樂。如果你還有煩惱、顛倒、情緒不定,這樣你見到什麼佛?是見魔啊!那是魔變的佛,不是真佛。這地方注意啊,如果你真實見到佛,身心決定安然自在;如果是見到魔所變的佛,心中就有恐怖、不安然、不自在。

有個照妖寶鏡告訴諸位!你說見到了佛,這時候你自己反問反問,是否心靜加止水?是否八風吹不動?是否人家說你好,你不會笑?人家罵你,你不會哭?否則還是個徹頭徹尾的凡夫。真正見佛的人八風吹不動,所謂人風是指: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如果這事做不到!千萬不要說你見到佛,騙人的!又騙自已。

當然你能至誠念佛,念到一心不亂!那決定見真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哪裡不能見佛?「心即佛,佛即心」,見佛即見我們自己的心,見佛還有什麼難?本來我們的心是清淨的,只因妄想顛倒,被酒色財氣、七情六慾一時迷昏了,像處於黑暗牢中,哪能見到日光?一定要除去五欲之牢才能見到光明。

其實不但沒有修證不能說有修證,即使證得了什麼也不要炫耀。佛弟子修行有所得,那是應該有的果報嘛!不值得怎麼驕傲炫耀的。你真正的得到,如果對方是真修行人、自己人,當然彼此談談、互相砌磋,這樣是可以說說的。

在這事相上要開點智慧;不要自己隨便亂說,犯了大妄語。打妄語的人,本身都有問題,不是好高騖遠,就是貪名圖利。還有邪師、外道說他是什麼佛來轉世的,膽子就這樣大。一個凡夫就敢說自已是佛,這等於古代一個小平民,說他自己是大皇帝,那不被殺頭才怪,一個出家人,一點修行也沒有,就說已經證了阿羅漢果,大話敢說,不下地獄受拔牙割舌之苦才怪。

二、真假知識善明辨

世間上忠忠實實的老實人,學了佛後更加是一個忠忠實實的好佛教徒;雖是好佛教徒,如果沒有智慧,更沒有經驗,聽到人家一說:「我已經得到不淨觀、證了初果、二果、三果了。」你就把對方當聖人來磕頭禮拜、恭敬供養,對方是騙你的哦!他不是真工有功夫的聖人,是徹頭徹尾說大話騙人的。他騙你,你還恭敬供養他,他固然要遭地獄之報,你也決定會倒楣。

有智慧的人明白佛學的教理,他知道:哦!你證了初果、得了不淨觀嗎?那我倒要試驗試驗、印證印證!你說得了不淨觀,那就應該清清淨淨的,如同蓮花一樣在污泥而不染。那如果單獨男女二人在私室裡,你能禁得起考驗嗎?像虛雲老和尚,被家人逼著和二姊妹結婚,洞房花燭夜,雖有夫婦之名,卻沒夫婦之事哦!不但不染!還度她們舍情修淨,最後度她們出家,這算正是火中之蓮花。你禁不起考驗,說你得到不淨觀,不可能的。

如果證了初果須陀洹,那就有了道共戒,不殺生的戒功德成就,都不會再傷生了。不僅走路不會傷害蟲蟻,就算腳步踏到蟲蟻都不會傷它的命,即使做農夫耕耘時,鋤頭鋤下去!蟲蟻自然離開一寸。在殺盜淫妄這些地方能通得過,那當然他是聖人,否則何止差一大截?差十萬八千里啊!

學佛的人決定要有正知見!不要被這些騙了,動不動就說哪個有神通,要去拜他做師父。不要看某某人,外表像個修行人就完全相信他。他說你前生是什麼,拿什麼來證明呢?那你也可以說他前輩子是什麼啊!能知道人家前世是什麼,就已經得到六通中的宿命通,沒有得六通就沒有宿命通,又怎能知道人家前世是什麼?見思煩惱斷了、貪瞋癡沒有了,那才能得六通;你還未得阿羅漢果,怎麼會得六通?要想得六通,要好好修道斷貪瞋癡,這才是正知見。內心徹頭徹尾都是貪瞋癡就說有神通,豈不是騙人?

其實真正一個老老實實、循規蹈矩的善知識,即使有神通也不顯;佛陀在世時,也不許弟子隨便顯神通的。正信佛教徒千萬不要聽人胡說亂說;把這大好的佛法破壞了。佛法不強調要有什麼神通,佛法是叫人要守戒、要有道德、戒行莊嚴,這才是真正的神通。我們是以道德良心、出世學問來度化人,你以邪法度人,那是不是人家不會下地獄,你要度他去?

在一般居士想:怎麼出家人還會打妄語?你以為出家人就是菩薩了嗎?這要看他的本質是如何。如果真正是個善男子、善女人;是真儒、正人君子,這樣來出家,當然不但沒有大毛病,連小毛病也沒有。佛法是個大家庭,大慈悲嘛!什麼人都攝受。可是有的人本質有問題,雖然出了家,習氣一時還除不了,照說這種人是不能出家的。所以學佛人人可學,出家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出家是要做個擔負如來家業的法王子,一定要正知正見、業障輕微的人,業障重的人學不好,業力不可思議嘛!以前出家都要考試,至少要懂得一部經論,戒律要能守才能受戒。到了未法,考試等種種規則沒有了,難免就龍蛇混雜。

你們大心居士信佛法,要親近真正的善知識,保持道念,免得走錯路入了外道,一失足成千古恨。在世間做事要帶眼鏡識人,學道也要有正知見,否則真佛法你反而看不慣,以為不近人情。佛法是超人情,與你生死、業障相反嘛,好像前面講的戒殺;誰不想大魚大肉的吃呢?要叫他吃素;他就接受不了。所以學佛的人要識寶、要有智慧。好的出家人你當然要恭敬,不好的敬而遠之就好了。也不要得罪哦!世間說!「寧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君子有大人心量嘛!小人你無意看看他,他都會嫌你多看一眼找你麻煩。娑婆世界就這樣苦,這不是極樂世界,不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哦!

聽了這些話不要又發生副作用了:「哦!這樣講起來,我本來倒是想出家的,可是不是這種根性,不能出了。」要知道,「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想做大丈夫,不好的習氣除掉就好了嘛!就算你是個大惡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啊!成佛有什麼難的?

我說「男兒」當自強,那女人就不用自強嗎?不是!女中的丈夫也是真男兒啊!佛性平等哦,沒有男沒有女,當然女人在業報、感情上是差一點,但你道心發強一點,就能消除障礙,那修行起來也不輸男人哦!要好好髮大心,佛法總是叫人發大心做大事,利益無量人,成就自己的圓滿福慧。

三、真語實語有方便

人在世間叫他不說假話好像不可能的,連母子、父女、夫婦之間,很多事情也不說實話,人間就是這樣子。對其他人更是一天到晚打妄語,你騙我、我騙你,這就是生死的凡夫。現在我們要想了生死,決定要說真實語。否則常說妄語,就算你有時說了真話,人家也不相信。比如你掉到水裡喊叫:「快來救我啊!我掉到水裡了。」人家講:「不要理他,那個人又在騙人了。」講話要真實,乃至說笑話都不要打妄語,所以說:「君子不戲言」。佛弟子一定要學如來;說真語、實語、如語。如語就是如實之語,依事而說,依理而說。說話不要違反事理,違反了就是說假話。

「兩舌」也是千萬要不得的。像有一種人,在甲面前說乙的不好,在乙面前又說甲的不好,說話時總是挑撥離間,好像看到兩人好,他心裡怪難過的,看到人家爭打鬥鬧,他就在背後高興著。就有這樣下流的人。

「惡口」就是罵人。世間有句話。「一語傷人,如刀刺心」,惡口如刀如斧一般地傷人,而其所遭的果報也不會安樂自在。還有「綺語」,是指說男女之間風流事、打情罵俏、風花雪月的俏皮話,使人聽了失去正念。下流社會的人,口中所講的常是淫詞綺語,孔老夫子也說,「巧言令色鮮矣仁」。所以一個正人君子是不會隨便亂說話的,君子之口,除道德仁義而不言。尤其我們學道之人,一定要遠離這些口過;除了佛法,其他話不說,說廢話費時又傷氣。要說就說好話,好話之中最好的話莫如念佛,何不歇下放逸,多念佛啊!

佛弟子云,妄語是不可以,那真實語就可以說了嗎?照理說,真實語當然可以說,但在某個時候,真實話也不可以說,要說方便語。什麼是方便語?比方甲乙兩個人心裡各懷鬼胎,互相妒嫉、互相猜測,他們之間有是非產生了,甲來問你:「乙是不是講我壞話?是不是為我?」你不能說:「乙確實是在我面前說你不好,在罵你。」你雖是講真實話,但這樣不是使他們二人的仇恨更深嗎?

所以這時要說方便語,話雖然不真實,但說了令兩人解冤解仇。你應該說:「他並沒說你不好,還讚歎你如何如何呢!他說某一件事情有點對不起你,覺得很慚愧!如果你心量大時他想向你懺悔。」你在乙面前!也是這樣講甲,那決定能使他們和好。所謂「會說話的兩頭瞞,不會說話的兩頭傳」。不過世間就有那惡業障的眾生,盡會撥弄是非,不會代人傳好話,是非話他最歡喜義務傳達!

人哪!什麼人都有,各有怪性。好像有人在你而前無端無故的說某人不好,確實說得有所偏。如果你心直、有勇氣也有正義感,那當面就可以糾正他那無中生有的事,告訴他事情不是這樣,人家不是這樣的心;甚至教訓他都可以。或者你膽量小、不敢說正義話,那不說也好;不過千萬不要聽了不服氣;又向當事人傳是非,那是不好的行為,應當改正。

四、善巧方便度眾生

我們釋迦世尊為了度眾生有時也說方便語。經上有個比喻:有位長者,他的兒女不聽話、好吃懶惰、不聽教導,向壞的方面發展。長者就想了一個方法,告訴家中的兒女:「我不久要出遠門,去收人家欠我們的錢,你們乖乖地待在家裡。如果身體不好!我這裡有藥,對強身醫病都好。把藥放在這裡,你們有病就吃,我到外面收好帳就回來。」這長者也告訴兄女:「我在田裡埋了好多金子,但已記不清楚埋在那裡。你們沒有生活費的時候,去翻田把金子找出來,就可解決生活問題。」交待完,長者就出去了。

去了兩個多月都沒回來,他特別請人告訴他的兒女:「你們的爸爸已經死了。你們要想做人、想生活就好好地自已發奮圖強。」兒女們一聽到爸爸死了,沒有爸爸可依靠,想想以後慘了,看看自己身上又有病,更是苦惱:這時才想起不必找醫生看!爸爸已經做好了藥放在家裡。他們把這良藥吃下,就將病治好了。

兒女們的病是醫好了,可是要吃飯沒錢買米,這時又想起父親曾交代田裡埋有金子,他們就拿著鋤頭各處找,可是把田都翻遍了,一個金子、一個銀子也沒找到。但想想:這田都翻過了,既然金子找不著,我們還是種田吧,他們這時候當然很理智,因為父親不在了。春天播種,到了秋天收成,有谷子就有米,生活就解決了。其實翻土種穀,這就是金子啊!

這比喻應用在佛法上怎麼說呢?佛陀本來是百歲才入涅槃的,當時人壽是一百歲,可是他八十歲就提早入滅,這就是為了教化不聽話的惡業障弟子。另一種意義,是留福給我們末代的子孫,使我們修行時不缺道糧。佛陀看弟子這麼不精進,他想:如果我久住於世,弟子總認為有我可依靠,再也沒有向上精進的心。所以佛就方便向弟子說他要入涅槃了。佛陀這是不是在說假話呢?不是,這是方便語,為度眾生所用的善巧方法。

眾生有病,什麼病?貪瞋癡的病。佛陀有戒、定、慧的藥,我們能勤修戒定慧,就可息滅貪瞋癡。三毒疾病治好了,沒福怎麼辦?那就要修福。佛陀叫我們要修四攝、六度、舍已為人、普利一切眾生。大家都有心病,又沒有福報,要好好的把心病治好,發菩提心、行六度萬行的菩薩道,增進自己的福慧。各位啊!聽聞佛法要照所教導的來做,否則佛法的利益怎能得到?修行怕苦;你不修不是更苦嗎?

第五條:不飲酒戒

一、飲酒亂性戒難持

五戒中,殺、盜、淫、妄四重戒是根本戒。至於禁不飲酒雖是遮戒,但因為喝了酒,三杯一下肚,不醉不罷休,前四種根本戒就容易犯。為了四重戒持得清淨,必須不喝酒頭腦清爽,才不敢犯戒,所以酒也列為五戒之一。向下注意大綱:時間所迫,不能解釋戒文了。

說到戒酒是有個因緣:有位優婆塞在家裡喝酒,喝得醉薰薰的。隔鄰有隻雞跑過來,他順手就把雞打死了!準備下酒吃,打死了雞就犯了殺戒。雞被打時哀叫,隔鄰婦人來詢問,他說沒有看到雞!這又打了妄語。收藏人家的雞就犯盜戒。喝了酒亂性,昏昏的;又強暴了婦女。酒呀!一喝了酒,殺、盜、淫、妄,全犯了!因為有這樣的壞處;所以佛就制不飲酒戒。

有好多不懂事的人說:「酒又不是葷、又不是殺生害命,是米做的,為什麼要戒?我們只要不喝醉就好了嘛!」這話講得好輕鬆,只會講好聽話;哪個喝醉酒的人願意喝醉?第一杯酒是人勸你的,第二杯酒是自己想喝,第三杯酒是酒要喝酒了,不醉不止。哪個喝酒的人敢說絕對不醉?每個酒醉的人都喊說自己沒醉,一醉就亂性。為了保持前面四條戒的清淨,不要有一點點損傷,所以必定要戒除亂性鬧事的酒!

世間人為了保持頭腦靈敏,酒絕對要戒除。酒一喝醉那是怎樣呢?俗云:「若要想戒酒,醒眼看醉人」,你看那喝醉酒的人,什麼話都亂說、什麼壞事情也敢做。在歷史上,好多偉人就因為喝了酒而敗壞重大事情;所以想避免闖禍,盡量不要喝酒。尤其喝了酒就不要開車,否則自已喪命又妨礙人。何況現在大家都知道,喝酒對身體非常不好,它是一種毒品,有刺激性,五臟、六腑受了酒長期侵襲,容易得病。

或者你問,酒不是可以治病嗎?不錯,酒有時也可以治病,像治風寒、去風濕等。佛教雖嚴禁喝酒,但在某種病「非酒不能治療」的情形之下;也有開緣的時候,可以用酒。那是吃藥哦,酒和藥一起煮過,不會醉人的。不能藉口治病就隨便用酒。

不管是不是佛教徒,酒吃不得,煙也不要抽哦!抽煙活活地害人嘛!不抽煙的人聞到那個二手煙就倒霉,何必將自己不良的習慣來害人呢?!也不可以跑到寺院裡還抽煙。為使身體好,煙酒要戒,這樣學佛道才無障礙,否則搞出病來,做了短命鬼,那怎樣修佛法?

煙既然有這樣的害處,佛陀的戒律上為什麼沒有禁止?要知道,戒律是三千年前製定的,那時候還沒有煙啊!這一點要明白。其實不僅煙酒要戒,只要是使人亂性、智慧昏迷的飲食,或是有刺激性、會傷害身體的、食傷害身體的食物都要戒。像海洛因,在中國叫鴉片,一吃了這東西就成了廢人,連人品也喪掉了。又像安非他命等毒品,這都屬於酒戒之內,都不能吃。更不可從事買賣煙酒行業,這些非「正業」,在家信徙絕對不可作,非道非善業之財決定不取不賺!

以上已將五戒大綱說明,請切實奉行以趣佛果菩提。

(二)不說四眾過戒

一、莫說眾過善勸諫

你們看戒本,第五條「說四眾過戒」,這一條五戒裡沒有。你們將來發心受菩薩戒,再加上這一條,就成為六重戒。附帶告訴諸位,雖然你們沒有受這條戒,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的過失也不能說;不但佛教的四眾過不說,連普通人有過錯也不要說。人家就沒有好的嗎?你讚歎人家好的,選人家好的說,不要說人家壞的。身為佛教徒就要讚歎佛教好、讚歎師父好。

如果四眾真有過失,怎麼辦?千萬不要看到師父行為不好,就跟這個道友說、那個道友講!那個師父怎樣怎樣不好.;這是要不得的。那師父不好可不可以講?當然可以。身為在家佛弟子要勸諫,就像臣有諫君之責,國君有那個地方不對,做臣子的當然要盡忠孝之心來勸諫!做兒子的也一樣,父親有錯誤也要跪勸。國有諫臣、父有諍子,這是最好的。

但你要勸諫,也要在無人之處說,好好在師父個人面前講:「師父啊!你那裡有點不對,人家看了不大喜歡哦!」應該如此,所謂「揚善於公堂,指責於私室」。所以人不好、錯誤能不能講?應該要恭敬心講,但要在沒人處對當事人說得明明白白,說話小聲、客氣一點、帶點禮貌,不能以老爸爸口氣罵小孩那樣,「你那裡不對、不好!」那你方法用錯了嘛!大家要互相勉勵,斷惡修善,千萬不要因為這些小事情退失道心,還增長罪業。

說四眾之過,這是犯戒的,你說了只是增加煩惱:要說就當面說;絕對不要在人背後說,那是「是非」的根源。本來你沒講怎樣;但是傳話的人一加油添醋,就弄出是非來!搞得當事人起嗔恨心。你背後講一大堆,對當事人有什麼用?「世間有是非,佛法怎麼也有這些?」這不是佛法的事!是凡夫帶來的是非;就像山上本來是清淨的,遊客一到,就把整個山搞得污濁邋遢。下山離開時要記得清理,這是人品一節啊!

二、好言互讚修口業

我往往觀察到眾生這把口,德行深的人當然沒話說:稍微次一等的,好話不會說,常常在隨便無意中說了話,令道場受損、令人退道心。世間有句話:「一言興邦,一言喪國」,在道場說話尤其要注意。好話多說,將來口齒伶俐,你說話人家就喜歡聽;要是好話不會說,盡說壞話,將來罪障深了就變成啞吧,或是你說話的音聲人家不喜歡聽,就算你說好話,人家也聽不進去。惡積口業之德,多說好話,切忌壞話!

好像你們到靈岩山寺來受戒,別人想要來,就問你:「你在靈岩山寺受戒好不好?」「唉呀!好個什麼?」怎樣怎樣不好!說了一大堆,他本來要來,聽你這一說就不來了,那你就斷絕人家到這地方受戒的善因。你說:「很好哦!辛苦當然是辛苦,我們初到那邊要好好鍛煉,不要怕辛苦。那都是對我們很好的......」怎樣怎樣的好。本來他猶豫不決,你讚歎一句他就來了。我這只是舉個例子,其實佛弟子凡是佛教都要讚歎好。

還有一種人,本來人家沒心說一句話,到他口裡一轉,就挑撥是非了;一挑撥是非,令雙方的感情不好,把大好的事情都破壞了,所以口業要好好地修。我們要改口業、消業障,那就好好念阿彌陀佛,是是非非的話千萬不要說,只可幫人家說和合語,解除是非,不要在是非上再加是非。

其實整個佛教,很多出家人彼此弄得不好,就是被信徙搞來的。你有你的師父、他有他的師父,互相說來說去,就弄出好多是非來。你在世間說壞話,罪過還小一點,跑到佛門來,還帶著一把是非口,說這說那!搞得道場都不好。有些正人君子來到道場一聽,「我們在家煩惱已經夠多了,怎麼到寺廟來,還有這麼多的是非?」弄得信徒都不敢來。

你想要說你的師父好嗎?教你一個方法。你不要說自己的師父好,你就讚歎對方的師父,「哦!你的師父好......」撿好的讚歎,不好的包起來。你讚歎人家的師父!對方自然也讚歎:「你的師父也好嘛!」如何如何的好。這是現實的因果。你講人家師父不好,別人也會反駁:「那你的師父又怎樣好?」希望大家來到佛教都要和和氣氣、平平安安的,互相和合,三寶才能興盛哦,佛法要興!那信眾要互相讚歎,不要帶著凡情來;否則寺廟就變成煩惱家庭了。

像這些都是眾生容易犯的病根、罪障,所以我們修行,就是在行住坐臥中將這些做好,這就是道;舍了這個;又哪裡去求道?大家以後要改掉壞的行為,要解除凡情開智慧,學佛的最高尚行為。

(三)結勸奉行

一、堅守淨戒鬼神禮

諸位善男子、善女人!大家都是最好的人,如果不好,怎會來受戒?相信你們每一位對這些戒都能歡喜信受奉行。一切都是觀念問題,沒有什麼做不到的:觀念純正了,一切都能做到。大家能受五戒多麼快樂自在!我們有了戒,就像危險的路有了欄杆保護。沒有受戒前認定自己是個凡夫;現在是受了戒的佛弟子,要替佛爭光,做個真正完美的佛教徒。你不必很精通經典的道理,只要你能守戒,不只人對你恭敬,龍天鬼神都會向你頂禮磕頭。受五戒、修十善,人天的護照有了,閻羅王都不歡迎你去。戒功德就是這樣殊勝寶貴,大家要好好地奉行。

諸位這次來受五戒,五戒是三世諸佛的根本,受了五戒,要一步步的朝前進;希望你們以後要受菩薩戒,將來還要受出家戒。受戒當然值得尊敬、恭敬,如果持戒不清淨,不僅人看不起你,鬼神不向你頂禮,甚至拿著掃把在你後面掃你的足跡,唯恐你一身的污染不清淨,弄髒了三寶地。你不守戒怎會有定?沒定怎會有慧?沒慧怎麼了脫?受戒就要守戒,守戒就清涼自在嘛!守住五戒,保證你的人格在杜會上很尊貴;犯戒,盡做殺盜淫,哪還有什麼人格?

受了戒就是一個尊貴的人,但若業障深重被惡緣擾亂而犯戒,那就太冤枉了。所以你們回到人間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要去危險的地方。人雖受了佛戒,還是凡夫業報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酒肉朋友敬而遠之,這樣才能保持我們的人格完美清淨而成佛道。

如果家裡障礙多,結了婚,丈夫兒女太太都是障礙,想學佛受戒真是不容易。你們能夠來受戒,真是有大丈夫氣概,沒有大丈夫氣概,怎能衝破難關回到山上來?難怪優婆塞戒經上說:「在家菩薩修行難,出家菩薩修行易」,在家能夠修行,奉持佛道,如果不是大丈夫根性,不可能做到的!既然如是,希望你們勉勵;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回去要時時保持道念不要退失,則自身安樂、閤家平安。

要知道,持戒是一輩子、是永久的、生生世世的事,這樣才能保住我們菩薩的位置。一忘失就出軌了,出軌是非常危險的。回去要守戒當然是辛苦哦!可是這種辛苦得來的福報才大。幾十年的時間,石火電光的人生過得很快;你能堅持守淨戒,將來是永久的快樂、永久的自在。不要因一時之苦忍不了而犯戒,那前途沒希望了。慎之慎之是幸!!

二、持戒念佛迴向西

「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業力如此怎麼辦?業力是自己心所造的,「解鈴還須繫鈴人」,還是要你自已把它消除。你們來受戒,就是要消滅過去無知所造的罪業。回去後,要常回來打佛七,念佛是開智慧之門,就能保持戒功德清淨。萬一你不能來,也要勸化親友回山上來,你這麼做就是發菩提心,度化世人的菩薩行!

受戒後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時時不要離了念佛、要懺悔、要發大心,以此念佛持戒功德,要迴向你們過去歷劫以來的父母師長以及冤親。你看你們受戒,我們山上還設一個「淨土壇」代諸位禮懺,迴向各人的冤親;使你們在受戒時,平平安安的不要有障礙。所以大家隨時不要忘記念佛。念佛能使你現前身心安靜,將來同成佛果,千萬要努力啊!

尤其你們年老的戒弟子,對國家、對兒女都有貢獻、有交待了,這時候遇到佛教,就更要好好安下心來,守本分念阿彌陀佛。守本分就是守戒;不守本分就是犯戒哦!犯戒,這樣念佛生西方就有障礙了,雖然念佛法門可以帶業往生,那是指帶舊業,不是帶新業哦!業果未成熟前可以帶去,業果一現前,告訴你!連佛陀還是要受因果報應,因果控制著十法界。

或者你想:佛陀成佛了怎還會招什麼惡報?業果報應是: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為往昔無量劫前造了惡業,即使佛陀也免不了受業果報應的。不過受是受,不會太苦,怎麼說呢?好像貧窮人還債那多麼辛苦,甚至一萬也沒辦法還,到了家財萬貫富裕時還債,即使欠一百萬,那小小債算什麼?當然我們最好不要再造惡業,守本分念阿彌陀佛,才能穩穩妥妥生到西方。

受五戒的功德是生人間、天上,(十六觀經告訴我們,受五戒的功德可以迴向西方。萬行都能夠迴向生西方,受菩薩戒的功德當然更可以。)但人間富貴都學道難了,何況生到令人昏迷於五欲樂的天上,怎能修行?所以天上去不得。大家要把戒功德迴向西方極樂世界,求阿彌陀佛來接引,到那時候才是貴中之貴、富中之富、一切自在安樂。祝福你們勤修福慧,將來往生西方、高增蓮品,速能花開見佛圓佛果,再度眾生同成佛。

我也祝福諸位,你們受了五戒,過一、二年希望繼續發心受八戒、菩薩戒、十戒,十戒就是圓頂出家。你不要說:「我是來受五戒的,叫我出家怎麼可以?」現在當然不可以,你依受戒的功德修行,業障日日消,善根日日長,到那時候你就知道:「唉!在家修行拖泥帶水,總是個副業,這樣不好;要修就修得好好的,乾乾脆脆的,還是到靈岩山寺跟著老和尚一心修行,求生西方,那多好!」你到時就會這樣想、這樣做。

告訴諸位!「取忠臣於孝悌之門」,那麼要取一位好出家人、一位弘揚佛法度眾生的法師,在那裡取呢?當然就是取你們這些有為的青年、取於信佛虔誠之家。你還叫不信佛的人跑來做和尚嗎?諸位!將來的大法師就是你們,希望你們早一天回來,不要將大好青年懈怠空過啊!

再次恭禧諸位,你們來受五戒,這就是治身病哦!五戒守得清淨,身體就健康。守戒是治身病,念佛是治心病。有病要服藥還要調理,應該吃的吃,不應該吃的不能吃;這就是要想使法身健康,就要守戒,戒以外的不可以犯。回家以後,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地奉守五戒,身多多為三寶奉獻,口多多至誠念彌陀,少說閑話多念佛,持戒清淨,這樣我們現在在一起,將來決定同生西方!

時間到了,我要跟你們說聲再見了——在靈岩山寺見,不要跑到高雄、台北見:最重要的,要在西方極樂世界見!好!請大家念:南無阿彌陀佛

(四)戒海釋疑

問:是不是受菩薩戒才要吃素,受五戒還可以方便呢?

答:你以為受五戒吃葷就不犯?要知道五戒——殺盜淫妄是根本戒,所謂根本戒就是不論你有沒有受戒,即使是世間沒學佛的凡夫俗子,只要一犯都要受果報的;並不是你沒受戒殺生就沒罪,就可以吃。只是佛弟子受了戒而犯戒,比未受戒還增個受戒的罪。亦如世人犯了法,你說:「我不懂!」不懂照樣要接受制裁,如果你是國家軍政界人士犯了法,因為知法犯法,那就比老百姓罪加一等。

就有受五戒的家庭主婦因為難免要煮葷,而不敢受菩薩戒;以為受苦薩戒就不能吃,受五戒就可以吃。那是不明白因果、是邪見。現在你吃得開心,到還的時候就不要怨天尤人,就不要說人家為什麼要欺負你。當知殺生須借命債,短命、身體多病痛,這只是餘報(花報)而已,將來正報(果報)是在地獄三塗,這是經中告訴我們的,你還有疑惑嗎?

問:我很想吃素受菩薩戒,偏偏孩子、丈夫要吃葷,需要燒葷菜還麼辦?

答:唉!生在這苦惱的娑婆世界,好多事情想求完完美美簡直不可能!如果你這家庭主婦;說話有影響力,就告訴他們,「吃素既營養又衛生,你們到現在還認為吃素不夠營養,這是太落伍的思想:以前的人生活本來就很苦,不要說吃素沒營養,連吃葷營善也不夠,現在反而是營養太過了。而且不管吃素營養夠不夠,我們怎能為養此色身而殺生害命呢?這道理說不過去。」你把這些吃素的道理告訴他們。或者你說:「那樣家裡會吵吵鬧鬧的。」我看世間人往往為芝麻綠豆大不必吵的小事,吵鬧堅持得那樣厲害,怎麼到了行真理、做善事一被障礙時,就可憐的好像小羔羊一樣?雖說丈夫、孩子要吃葷,但你有沒有拿出大無畏、勇敢的精神來改變呢?應該站穩立場的時候你不站,不必爭的事情,吵起架、說起話來脾氣不知多麼大,弄得家裡都不安和。學佛的人,要完全以智慧化度家里人哦!

還有一個和平的解決方法,就是你要學會燒一手好吃的素菜,因為你平常很會燒葷菜,一燒素菜就沒味道,你應將素菜燒得比葷菜還有味道、燒得很好吃,將葷菜燒得沒味道、很難吃,乾脆不要調味,這是一種方便法。這樣一來,就可改變家人的習氣,使他們喜歡吃素菜,做個佛化家庭,將來同生西方,那多麼好!否則你學佛,他們還是大魚大肉地嚼,將來你生西方,他們跑到三塗去見閻王,到時候不能在一起,弄得愛別離苦,那就苦不可言了。

如果家人還是喜歡吃肉!逼得你沒辦法,怎麼辦?那麼你切肉燒肉時,切一刀就念一句阿彌陀佛。一刀刀地切,就一聲聲地念阿彌陀佛,炒葷菜時你也一面炒一面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這樣你在造業的同時,就是在消業了,好像毒藥有了解毒劑化解,就不會毒死人。你起個大悲心,希望以稱念聖號的功德使它們得以超升。這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你跟它們說:「並不是我想要吃你、切你、燒你,我也是被罪業逼得沒辦法。」眾生無始以來的業障互相牽連著,真是很難解脫。難解脫也要求解脫,那你就是起個慈悲不忍的心,稱聖號迴向它們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可是不要以為這樣就可以吃肉了。在燒葷菜時,你本著悲憫的心;不是你要吃,只是在惡劣的環境下不得不如此。戒律是神聖的!運用起來是活潑的。你就照這些方法做,雖犯戒仍可懺悔的。

問:我們受戒,犯了戒不是有罪過嗎?是不是不要受比較好?

答:就像有些人明明白白知道佛法好,叫他修行就不能!所以不敢信佛;信了佛也不敢受戒,怕犯戒有罪。受戒犯了戒當然有罪過,不受戒為非作歹就沒有罪嗎?那非佛教徒犯了戒就沒有罪嗎?完全搞錯了!戒,不管你是不是佛教徒、受不受,五戒中的殺、盜、淫、妄,你犯了就有罪。

世間人沒有受佛戒,就可以殺盜淫妄了嗎?也是不可以,絕對不可以,不過現在大家都見怪不怪,變成下流了。所以佛法的五戒,於國家社會人民有莫大的補助,補助社會倫常之振興、補助法律之不足。法律是犯了法才判罪,佛法是制止人心於未犯,使人心不敢有惡念,更不敢做壞事。

很多人都不知道佛法的好處,真是可惜!這要怪我們哦,未將佛法推動弘揚嘛,像孫中山先生創造三 民 主義,如果不弘揚宣傳!國人怎麼知道三 民 主義好?又怎麼會推翻滿清?佛法不宣傳,人家不知道,怎能信受?大家都信受佛法,這裡不就成了人間淨土、人間佛國了嗎?

如果學佛的人不知道戒而犯戒,就加判你一個無知之罪;不知法,糊糊塗塗做惡事,還以為那是善事,這其是天大的冤枉、糊塗!所以不要怕受了戒而犯戒,你應該要受戒,受了戒心裡就有警覺:「哦!我是佛弟子,已受了佛戒,要小心不能犯戒。惡我不敢做;污濁邋遢的地方我不敢去。我是超世之人、人上人嘛!怎麼到不清潔的地方?我交友就要交好朋友,行要好伴、住要好鄰,一切都要趨向好的。」相反的,你沒有受戒:「反正我又沒有受戒,守戒幹什麼?逢場作戲,玩玩嘛!」這就不好了。諸位有佛性的人啊!你有高貴無上的本體,怎麼不立向上志呢?

佛家還講,即使你受戒而犯戒,你能懺悔,隨犯隨懺,將來還是可以仗戒的功德解脫。何況你並不是今天受戒,今天就犯,犯也要有惡因緣才能犯。你今天守、明天守、後天守,幾天都不犯就有幾天守戒的功德,幾年都沒犯就有幾年持戒的功德。你犯戒當然判你知法犯法的罪,等你懺悔罪障消了,還是能依持戒的功德得解脫。人一切的行動都是觀念問題,所以觀念要正確才能開智慧,開智慧才能修福德,修福德才能自在安樂!

問:老和尚!我家裡有好多蟑螂、螞蟻、老鼠,怎麼辦?

答:我們生在這末法的五濁惡世,想持戒實在沒辦法持得清淨。像持不殺戒,當然我們是不敢殺人,但說到微細方而,我們日常生活行走之中想不殺生,簡直不可能。尤其我們台灣可說一年到頭都有蟲蟻,所以走路免不了就會傷生。所以出家人早起下床就要念四句偈:「從朝寅日一直至暮,一切眾生自迴護,若於足下喪身形,願汝即時生淨土。」這是無意殺,不是有意殺。如果你看到它特別地踩它一腳,那就是故意殺了;實在不可,大放縱,多招惡報!你當然是怕惡報苦!那就好好不忍傷生害命!

像我們建築靈岩山寺的工程,也不知傷了多少蟲蟻?為了怕殺生,道場就不建了嗎?在沒辦法避免之下,心裡要生大慚愧、生悲愍心,以著修行的功德迴向它們。大家都看到了吧,我們念佛堂後面有一張牌位超薦山上建築所傷的蟲蟻,及行路無意殺傷的眾生,迴向它們回生淨土。佛弟子要有這種存心,存心自有天知、佛知。我們總要以不傷生為第一要務。

家裡的蟲蟻,你就先好好地清除乾淨,要是傷了生也只有這一次,清除過後再灑點清潔劑。總不能為了怕殺生不清除,那家裡的蟑螂搞得愈來愈多,當然家人會反對說:「哦!你學佛,我們家裡就養蟑螂嗎?」家裹一定要保持清潔,在門口灑點水;或看蟲從什麼地方進來,就在那地方灑點水,食後隨時收拾整齊清潔,家裡就不會來蟑螂、螞蟻的,縱然來也是很少,不會一直滋生。若有外來蟲蟻隨時清理,不要怕麻煩啊!

不過光自己家裡清潔也不行,別人家裡的蟲蟻也會跑來;這時你要存個大悲心把它抓出去;不要看它進來好討厭,故意把地殺死,那就犯戒了。你存個悲愍心,自然就不會犯殺戒的。家裡當然不容許蟑螂、老鼠進來,所以眼睛要多留意,看它剛進來時就把它抓出去,不要等很多了才處理,那就免不了會多傷生了。你可以在門窗附近灑點藥水或灑些石灰,使它們不要進來。上來忍耐忍耐,時間久了,彼此都無礙了。

佛陀的戒就好像國法一樣,法律不外乎人情;法律看起來好像是死的,其實都是依照人情而定,佛陀的戒律也是有開緣的。比如有好多佛像、佛龕都是木頭造的,天氣一潮濕就生白蟻,有人就疑問說:「佛法無邊,怎麼佛陀不保佑,連自身都生蟲呢?」其實;佛法講一切法無常,是念念生滅的,你以為一切法會永久不滅嗎?是念念隨因緣生、隨因緣滅的;佛陀本身是隨善緣生,不造惡因,所以不滅。佛陀要你明白因緣,使你不要違反生滅之理、因果之法。有為之法皆生滅;要保佑是在因緣內,違反因緣則一切不生,應知。

佛陀本身是修因證果而來的,並不是成了佛就能違反因果之法。聽到這裡,大家就要警覺了!佛陀應身尚且如此,我們凡夫罪業身!怎能逃得了因果?像大藏經也是一樣,沒保養好,時節久了還是會生蟲,劫火來時還是會燒光光。佛陀的本身不生不滅,那是從法身來說;應化身是隨因緣而生、隨因緣而滅,不會久長的。你明白這點,就不會有疑問了。

從第二義諦來說,一切法都是不久長的。大藏經生了蟲,你說:「唉呀!我不敢殺生,不敢動它。」你不敢動它,大藏經就被吃壞了;佛像身上生蟲,你不清理,把佛身都吃壞了。清除它們雖然是傷生,這是不得已的,不是你故意動嗔心殺它。在用心方面要明白。如果隨著它們去吃,你這是救他們嗎?不是,它們是在造罪業啊!聽到這兒要能舉一反三!不要老是有呆問題!

又像我們生病了,身上有好多蟲,你不敢用藥怕把蟲治除,這樣對嗎?其實,這時就要以救人為先。我們殺傷大藏經、佛像的蟲!這是在救金剛法。所以,佛法是有變通,不是呆板的。

佛陀在因地時;有一回與五百商人同坐一條船,船上有一個賊,想殺五百商人竊取其金銀珠寶。佛陀當時已有他心通,知道賊要殺五百商人;而且是絕對勸不聽的。他心裡想:「如果告訴商人,唉!這賊一定活不了;不告訴商人,這賊一定會殺商人。」那怎麼辦呢?

用智慧來抉擇,沒辦法之下,佛陀自已就把這賊殺了。這叫「殺一賊而救五百商人」。這賊你不殺他,讓他殺五百商人,這賊的罪業會墮無間地獄的,怎麼得了!佛陀在因地時大慈大悲完全無我,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佛陀想:「我自己來下地獄,我來解救他。」因為明白了佛法,以大悲心做下這「殺一救眾」的偉大創舉。

你看!以這種心殺賊是否還會下地獄?不僅不會墮地獄還有功德呢!因為殺一而救五百人。所以,事情有輕重緩急,要用智慧去衡量。戒律是活活潑潑的,但你一定要有智慧去抉擇;沒有智慧,你分不清爽,你就老實一點好,守戒規安守本分,不要弄巧成拙呀!

又像在家的信徒,你要是農夫,如果怕殺生而不耕種,那大家都沒飯菜可吃怎麼辦?所以事理要認清。在這世界,你只要非嗔心、不故意殺,無意而殺時心存悲痛,時時念佛迴向它們,修道的一切功德都迴向它們,這樣做到就可以了。生在這世界,業力所遍,一切不得自在!所以大家要念佛、修一切功德,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只有離開這造業的地方,往生到清淨的世界,那樣才不會再造惡,在這娑婆世界你想不造惡!確乎難辦到。

但要知道,戒的開緣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以不忍之心而為之:千萬不可振振有辭可以開緣,就開殺。要存著我不可以造惡的心態!惡決定是造不得。不得已的時候,雖戒有開緣,但運用之妙,非神而明之,也會開誤了,這不能不小心!

我們不得已殺傷眾生,有沒有罪過呢?還是有。你無心傷害它,將來你也會在無意中被它誤傷;你故意以嗔恨心傷害它;就會感地獄之報。所以,你自己看事應怎麼做,你就怎麼做好了。希望諸位開大智慧,一切無障礙,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問:信佛的人可以從事賣魚、賣肉的行業嗎?

答:佛法就是化度世間人的,過去沒聞到佛法,而做了惡的行業,像屠夫、賣魚、賣肉,在世間來說,這是行業,在佛法來說,這是惡業;還有最下賤的行業,就是做賣淫的事。做這些惡行業的人,聞到了佛法就應該要改行。你不要說:「我改不了!」改不了,惡業報你就要受。

那麼改不了就不能信佛了嗎?一樣能信,佛有信佛的功德嘛,有些業障淺的人叫他改行,他就能夠改,但沒有大智大勇的人,仍是改不了。又好比沿海的人,全靠打漁生活,你叫他怎麼改行?唉!生在造業的環境就是這樣子。信了佛雖然不能改行,心中有佛在總比不信佛好。善歸善,惡歸惡,善惡摻半。心中有佛在,雖造惡,會有慚愧心,造惡不會造得大深、太多,所以說來信佛總比不信佛好。

問:有人主張墮胎來節育,這是否犯了殺戒?

答:世間的人,不要說是將來,現在全世界已感到有人滿為患之憂!無知的人就主張墮胎,其是可怕。唉!這些殺生的罪業怎麼得了呢?!

墮胎是殺生,絕對不可以。既然不想生孩子!那就要從根本的「節欲」下手,好好拿出智慧來;不要等到造了惡因,惡報現前,他來找你要命時,心中又不能安,這怎麼了呢?大家要注意。不要說得太遠,就說我有一個信徒好了。她就是有墮過胎,靈魂找來了,她要幫他超度,靈魂還不受超度呢!他說:「我來投胎是來投生,不是投死的;你不讓我出生,害了我一命,我也要你的命!」這是現前事實的業報。

學佛要看了放下,如果兒女都大了,為了保持身體健康,應該要分房。你們不要以為老和尚怎麼說到這些話?要知道,學佛要與生活打成一片,不要離開日常生活來談佛法,離開了生活來談佛法,那你修什麼行?「極高明而道中庸」呀!佛法在人間,離開人間而求菩提是求不到的。大家好好把人間法做好,在家學佛就像在家學佛的樣子;好好地持五戒、修十善,有機緣多受八關齋戒,種出世的解脫因。

問:我做生意,叫我不要惡口、兩舌、綺語是可以的;不打妄語怎麼行?做生意有時免不了要打妄語啊!

答:原來你盡是打妄語來做生意,廣東話叫「車大炮」,這樣人家上你一次當,下次再也不會來了。你想想!假如人家騙你,你歡不歡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標價是「真不二價、童叟無欺」,還會沒生意嗎?

你告訴他:「我是佛教徒,說話真實,我這雙筷子成本是一塊錢,我現在賣你一塊一毛錢並不多吧!我應該賺你一毛錢的。」做生意當然就是要賺錢的,但要賺得公道。你不要說;「這東西是我花五塊錢買來的,現在賣你四塊錢,我都虧本賣給你了。」盡說這些假話,鬼才信你啊!你老老實實、坦坦誠誠地說真實語,身為商人要好好學這個誠實。客戶看你老實,誰不常與你來往交易?

你可以再跟他說:「你要嫌這東西貴了沒別家好,請你到別家看看,比對以後,你看我的好,請再到這邊來。我不是只和你做一次生意!我希望你常來哦!你先拿去,如果真正貴了!我再還錢給你好了。」同人家說得客客氣氣、誠誠懇懇的。客戶知道你是佛教徙、是個好人,知道你不會騙他!他就喜歡和你做生意,永久都是你的客戶。一個人不怕他怎樣狡猾,只要你對他誠懇,他決定會相信你,同你做朋友。生意人薄利多銷,賺錢賺得實實在在、安安樂樂的,那多麼好!若以打妄語賺錢,取財無道,會富貴嗎?

問:守戒不要喝酒,但做生意應酬時,不喝一杯酒怎麼成?

答:難道這杯酒不喝,生意就做不成?真是這樣嗎?做生意重在信實,只要你信實賣真貨,不要假貨騙人!說是某日交貨你就是準時交貨。不要拖到二日、三日甚至十日還沒交,那樣把客戶弄怕了,你就是再敬三杯酒,人家也不和你交易。只要你價錢公道,讓對方多賺一點,你不要敬人家酒,甚至連茶水都不敬,客戶都會跑來家中找你。

一個人要在根本上做好!在那些枝末上求有什麼用?佛教徒在世間要帶點領導的作用,要改變世間不好的風氣。像有些商人!為了做生意,喝酒啦、跳舞,盡搞那些醉生夢死的生活;生活都不上軌道,這樣賺錢也不會發財,發財也沒福報,只有禍患跟上來!

學佛要有正知見,觀點要正確。你觀點不正確,做事怕就不能夠合乎真理。你能合乎真理做事就有功德:如果自已觀點錯誤,又不聽善知識、善友的勸,那你這個人真是千佛出世不通懺悔。大家來山上學佛、受戒是為什麼?就是要有佛的智慧、佛的功德來莊嚴自已,消除自己無始劫以來的執情及不好的習慣。有不良習慣的人不但學佛學不好,在世俗也不會清涼自在的。我們總要向好的方面學,壞的方面要舍;慢慢改變對方,善巧化導。總不能老是昏迷,為了賺錢就跟凡人進枉死城,那真是天大的冤枉!南無觀世音菩薩,加被眾生正智正見學佛道。

問:我父母都反對吃素,我本身雖想吃素,可是素食總是無味吃不下,勉強吃!胄腸不好又拉肚子,這怎麼辦呢?

答:孝心動天地,父母子女情最易感化:一者,你發至誠心稱念觀音聖號迴向雙親。 二者,多禮拜聖像以消自身業障。

如此雙管齊下,禮拜稱念至極處,則自有感應道交。想學道而業障深,若不加倍努力如何成就道業?要思惡業苦,當下決斷心,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