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領導者,公司一有錯,不要先責怪很多的員工,要先回過頭來反省自己,這樣才能得人心。當臣子的應該用什麼態度?忠,臣子這個態度就很重要。要忠,忠就是要把本分做好,而且要懂得勸諫領導人。所以這「勸」是大學問。諸位朋友,誰要勸?誰需要勸?其實不只是領導人要勸,五倫關係都要勸,父子要相勸,君臣要相勸,夫婦要,相夫教子;兄弟要規勸,朋友要規勸。

勸人怎麼勸?你覺得現在勸人成功率高不高?不高!勸都勸不聽,這個人沒有善根,他沒福氣,都沒有想到自己勸不對,因為操之過急。勸很重要。我有一個朋友,聽完課知道說,吃太多肉對身體不好,所以她回去馬上就跟他先生說:「從今天開始,我不煮肉給你吃,我是為你好,你要可以接受,聽到沒?」結果怎麼樣?一個禮拜以後她很生氣,來到我們辦公室說:「我老公真不受教,我都為他好」,為他好都很好聽,其實強加於人,自己覺得好,就馬上「你要給我吞下去!」都沒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事情。所以我們沒站在對方角度看,就很難把他勸動,往往好心都做壞事。你勸他來學聖賢,把他推得太緊,反而讓他不要,這個東西不好。

所以這位朋友來了,她抱怨了一會兒,抱怨完,我說:你一定很口渴。倒一杯水給她喝,喝完,我跟她說:你先生假如有外遇,你要負責任。她嚇一跳。「你先生假如得高血壓,得心臟病,你要負責任;你先生假如跟兒子愈來愈不親,你也要負責任。」她覺得好像很委屈,怎麼會這樣?我接著問她:你不煮肉給你先生吃,請問他吃不吃?她說:吃!我說:到哪裡去吃?她說:到外面去吃。我說:對!外面很多野花野草,不小心摘了一棵怎麼辦?所以你要負責任。再來,外面都那麼油,吃起來都很不健康,所以你先生吃了三年以後得高血壓,你要負責。再來,人家是鼓勵爸爸回家吃晚飯,你卻把爸爸趕出去,那你兒子沒有得到父親的關愛,那也是你害的」。

所以人在做一件事不夠冷靜,不夠理智,當初她要讓她先生不吃肉,動機是什麼?健康,對!這是對還是不對?對的,好事!做到中途,忘記這個目標,只要逞一時之氣,都忘記當初了。有沒有達到當初的目標?沒有,愈弄愈糟。所以老祖宗說要「道法自然」,那很有學問。

我接著跟她說:你要讓一個人改變,你就要讓他自然而然,你要按兵不動,讓他不知道你已經在把事情辦起來。比方說,這個禮拜你煮三樣肉,過兩個禮拜就變成兩樣,再過兩個禮拜變一樣。但是有一個條件,你那個素菜要愈煮愈好,要不然他吃得很痛苦,你要慢慢愈來愈好。「這個素菜也不難吃」,慢慢一步一步來,欲速則不達。再來,你有空就把他帶來,我們中心上完課,中午大家一起吃。大家都吃素,旁邊的這些老師會說:陳先生,你看吃素不錯!她先生都說:對、對、對。用團體的力量影響,讓他覺得說吃素的人也不錯。吃素的人,蔡老師額頭還亮一點,也不會氣色很難看,增加他的信心。

所以很多事你要做好,一定要讓對方可以接受,而不是你想怎麼做,而是他怎麼樣才能接受。當你有這樣的態度,你的心就會愈來愈柔軟,愈來愈慈悲。所以修行就在與人相處當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

所以你要勸上司也要有智慧。你不要去上班一個禮拜,馬上就說:「老闆,我列出十大罪狀,你看看這就是你的缺點」,他會說:「很不好意思,你明天不用來了」。交淺不言深,而且在勸的時候「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你不要在別人面前說他的不是,那他面子顧不住。所以怎麼勸人?你只要把《弟子規》學好就會勸。《弟子規》裡面有一句話說:「親有過,諫使更」,用什麼態度?「怡吾色,柔吾聲」,這個就是態度。什麼時機?態度就是怡吾色,柔吾聲,人都不喜歡口氣不好,誰都不能接受。

「諫不入」,第一次勸沒效怎麼辦?「悅復諫」,還是要勸,為什麼?他接不接受是他的事,我要規勸是我為人子,我為人臣,甚至於為人夫、為人婦的本分。這我應該要做的,不是他喜歡接受,我才要做。該做的事,不管對方有什麼反應,我們都要堅持做到底,那是做人的道理。你假如他不接受,你就跟他翻臉,那你又高他多少?那你不就跟他一般水平,都意氣用事?所以假如勸一次他就聽了,那假如你先生你勸他一次,他就聽,那你一定要把你先生介紹給我,我懷疑他是顏淵轉世,「不二過」!現在有這樣德行的人,真的找不到,所以你要介紹給我,因為我們推展文化很不容易,要有人才出來。所以要「悅復諫」,復就是重複,「悅」是看他心情較好的時候,時機來了再勸告。你不要他氣的要死,你勸他,那當然沒效。所以悅復諫看對時機,要用對態度,用對方法。

「號泣隨,撻無怨」,所以勸人最後要有耐性。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有一些人要勸兩個月才勸得動,有些人要勸三年才勸得動,有些人要勸三十年,有些人要下輩子,你都要不厭其煩。這個叫「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所以君臣關係,臣子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