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虛大師生平簡介

太虛大師是佛教的思想家、理論家,又是革新佛教的創造者,他的一生是在艱難的歲月裡度過,但他所作出的成績卻是很大的。他提倡的人生佛教,就是後來趙朴初老居士在1983年中國佛教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上正式提出的人間佛教。現在中國佛教協會的章程,就是以人間佛教的思想為指導,佛教的各項工作、各個寺院、各個佛學院都是根據這個思想在開展工作。

太虛大師的著作已經整理出版,風行海內外,他寫的三寶歌,現在已經成為海內外佛學院的校歌,影響很大。

我親近太虛大師將近十年,從16歲到21歲在大師創辦的漢藏教理學院讀書,21歲至26歲與大師通信沒有間斷,受大師的教育很深。他在漢院給我們講真現實論、人生佛教、今菩薩行、菩薩學處,還教我們寫詩,他善於寫詩歌,書法也很好。

大師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鄉),1890年1月8日(清光緒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生於浙江海寧,1947年3月17日(農曆二月二十五日)圓寂於上海玉佛寺,享年59歲。

他2歲時,父親去世,後母親改嫁,幼時全靠外祖母撫養教育。外祖母是信佛的居士,經常帶他朝山拜佛,因而從小種下佛根,對於寺廟印象很深,對於佛菩薩很崇拜。7歲時,開始在舅父的私塾裡接受舅父的教育,讀「四書五經」,習文學,奠定儒學、文學基礎。

16歲出家於蘇州木瀆滸墅鄉某小廟,平望小九華寺的監院士達給他披剃,取法名唯心,後由師祖奘嚴立表字太虛,「太虛」之號因此而來,從此一直用太虛之號。接著,他到天童寺受戒,聽道階法師講佛學。17~18歲至寧波永豐寺從歧昌法師受《法華經》、《楞嚴經》、《指月錄》、《起信論》,奠立佛學基礎。不久,楊仁山在南京辦祇洹精舍,這是中國最早的一個現代式佛學院,同他在一起學習的多是後來的佛教界知名人士,這是他在研究佛學方面的一個重要歷程。其中最重要的還有兩次靜修,第一次是19歲讀《大般若經》有啟發,豁然開悟,後又閱讀《華嚴經》,那種開悟境界又繼續出現;第二次是26歲在普陀三年閉關期間,除了靜坐、修禪、禮拜、念佛以外,還廣讀經論,其間寫的著作較多,如關於《楞嚴經》、《起信論》的解釋等,這些都是形成他佛教理論的基礎。

1908年,大師在慈溪汶溪西方寺靜修閱藏讀《大般若經》時,與一個叫華山的僧人認識,華山當時的思想比較開明,不滿意當時佛教的現狀。大師與華山結識後,談得很投機,華山就請他觀看其所攜帶的新書,是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章太炎所著,以開發他的思想。大師之佛學救世之宏願,由此勃發而不能自遏,遂由超俗入真改趨回真向俗。接著又認識一個當時隨孫中山搞民-主革命的僧人叫棲雲,他和棲雲很談得來,棲雲就介紹當時的進步書給他看,其中有中國、歐洲的各種主義以及政治經濟方面的理論,這些對他的思想有很大啟發,大受革命思想之掀動。

1911年,受棲雲之邀前往廣州,革命黨廣州起義失敗,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犧牲,因太虛大師作詩追悼,當時清政府就懷疑他,要查辦他,他就到處跑,東躲西藏,後終於安然返滬。

1912年,他與楊仁山等,在江蘇金山寺,提出組織中國佛教協進會,成立金山寺會所,謀求新中國新佛教之建設,要把金山寺辦成佛教大學,來培養僧才,培養佛教新一代的接班人。他提出這個思想,並在開會時經大眾通過,但有一部分僧人不服,會後組織了幾十個人衝進會所,楊仁山挨了打,這次活動受到挫折。

當時佛教的形勢很不好,其本身教義不昌。佛教最昌盛是在隋唐時期,祖師建立各宗派,宣講教義;宋元以後,教義不昌。當時寺廟的傳統基本上是禪宗和淨土宗,實際上一是落於隱遁;二是落於往往求死後解脫,對於人生,對於生前應該做些什麼,佛教徒就往往提不起來;三是僧制腐敗,僧人制度受歷史的影響形成家族制、法派制,違反了僧團的十方公有制。對於這個現狀他不滿意,再加上當時北洋軍閥政府提倡廟產興學,僧人惶惶不安,廟產被提,生活無來源。由於以上內部外部的原因,促使了太虛大師革新思想的產生。

1913年,他的戒師八指頭陀寄禪和尚圓寂。八指頭陀因為廟產興學,向北洋軍閥政府請願,沒有達到目的,而且受了當時主管機關頭頭語言上的侮辱,回來以後非常憤慨,然後就圓寂了。太虛大師在追悼八指頭陀的追悼會上就開始明確提出佛教三種革命:(1)教理革命;(2)教製革命;(3)教產革命。

教理革命就是要提倡人生佛教,不提倡空談的、隱遁的或者死後的佛教。教制方面,改革原有的制度,要把家族制、私有制、法派制改過來,成為佛教集體公有,十方叢林十方僧,不能子孫相傳。教產革命就是化私產為佛教的集體公產。他這個革命實際上是契合諸佛理、根據當時現狀進行形式上的革新。

從他提倡整頓僧制、改革僧制以後,在各個地方都遇到保守派的反對,後來他把重心轉移到了:一方面講演佛法,傳播佛教文化;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辦僧伽教育,從培植僧才著手。他陸續創辦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柏林佛學院、漢藏教理院,圓寂以前還準備在西安開辦包含藏文系、漢文系、巴利文系、英文系的綜合佛學院——巴利三藏院。他希望佛教在各個領域都有人來學,以便把佛教弘揚到全世界。他辦教育的思想是宏偉的,在這方面,比較有成績。中國佛教能夠延續到今天,他當時所辦教育的成績貢獻不小。

太虛大師的一生,是在不平靜的艱難歲月裡度過的。辛亥革命民國成立後,北洋軍閥統治,一片混亂,加上廟產興學,內外交逼。北伐以後,軍閥又互相鬥爭,形成軍閥割據,情況還是照舊,後來盡管有短時間的統一,緊接著抗日戰爭又爆發,當時的國民政府由南京遷都到重慶,重慶成為陪都,太虛大師也隨著到了重慶,在顛沛流離中過生活。

他的一生弘法成績,總的說來有四點:一是首倡佛教三種革命;二是革新僧制,創辦佛學院;三是曾經赴歐美弘法;四是對於國家民族很熱愛,當日本侵略中國東三省的時候,他就向日本佛教徒呼籲,反對日本軍國主義,在國內提倡組織佛教青年護國團。抗戰爆發以後,他又提倡佛教徒接受防護訓練、救護訓練,從上海到武漢、到重慶,相繼組織僧侶救護隊,在日機轟炸之下,救護死傷軍民。不久,他又組織國際佛教訪問團,訪問緬甸、印度、斯里蘭卡、新加坡,對宣傳中國抗戰、呼籲支持中國抗戰起了很大作用。他的一生是愛國愛教的。

他圓寂以後,上海舉行盛大的追悼會。遺體火化後燒出三百多顆舍利子,還有五彩舍利子,最奇妙的是心臟不壞,心臟上面也點綴了很多舍利子。這是他真實修持忠於三寶的證明。

以上內容,就是有關太虛大師生平以及革新思想形成的簡單敘述。

二、革新佛教思想的要點

從以下八個方面來闡述。

(一)主張佛教的行持首先要具足信仰

這種信仰是理智的信仰,是正信,不是迷信,也不是邪信。信仰以後,就可啟發人的心靈;人的心靈是仁愛、理智的,就與佛陀證的果相應;因位的信與果位的佛陀覺的境界相應,就成為大乘菩薩的因。所以重在首先要信,《華嚴經》講:「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二)考察佛法的真偽必須要以佛家的基本教理為準

佛經都是由佛親口宣說,而佛經的內容都是佛陀的自證境界,這種自證境界不是世俗人一般的知識和理智可以推測和理解的。世俗人的理智和知識,是憑五官感覺進入理性認識,是一種意識境界、有分別的境界;而佛陀的境界,是超乎時空、超乎語言、不可思議的。

他為什麼提出這個論點呢?因為當時發生了一些論戰:什麼大乘非佛說、《楞嚴經》非佛說、《起信論》非馬鳴菩薩所造呀等等。假若以世俗觀點、以世間進化論的觀點,或者通過訓詁說解釋經論,認為某個經論是真的,某個經論是假的,以這種觀點來對待佛法,就根本與佛陀的自證境界不相合。考察佛法的真偽必須要以佛家的教理「四聖諦、三法印」來衡量,是不是合乎四聖諦法?是不是合乎三法印?是不是合乎因果、緣起性空的論理?要以這個來衡量,不能以那個進化論的眼光、訓詁學的考據方法來對待佛法。

(三)堅持契理契機的原則

佛法一方面不能違反佛經的原則,要發揚;另一方面要結合時代、眾生的根機,就是要適應社會、群眾,要與時俱進,從這些方面提出新佛教的理論和僧制的改建。這些思想是上契諸佛理,下應眾生機的。

(四)提出人生佛教

認為人生完成道德,提高人格,自利利他,有利於家庭、社會、國家、世界,使眾生在生活中獲得美滿幸福,就與大乘菩薩行相應。所以做人,必須要完成人格,進一步發菩薩心,修菩薩行,才能完成佛果,這個不是空洞的,而是很實際的,這就是人生佛教。

(五)提倡佛教應世與救世

應世與救世,就是提出建立新佛教,一方面改革佛教的制度,保護佛教寺廟,救寺救僧;另一方面把佛教真理弘揚出去,淨化人生,使世界和人們得到挽救,這就建立了現代佛教的思想。

(六)僧團與信眾的關係

在佛教集體中,首先應該注意僧團的建設。僧團是主體,應該以僧人來領導,而信眾是圍繞僧團作為護法。

(七)尊重中國佛教傳統

當時內學院歐陽漸提出一個觀點,認為佛教應該繼承和學習印度,像龍樹、無著、世親的學派,中國佛法沒有什麼建樹,不值一學。太虛大師就持相反態度,他認為中國佛教是我們的祖師根據佛說的原理,就自己的研究和心得加以發揮創立,在教理及結果方面都不違反佛法,這是中國佛教的優良傳統,應該尊重,並針對各宗派的判教差異提出八宗平等。

(八)愛國愛教的思想

如抗日戰爭中組織僧侶救護隊、佛教國際訪問團,來擁護抗戰、宣傳抗戰等事蹟。

三、有關佛教革新思想的論述

有關佛教革新思想的論述是:八宗平等、對佛法的判攝、關於人生佛教。

(一)八宗平等

佛教從漢代傳入中國以後,到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翻譯講學、從萌芽到成熟的階段,當時的派別就有十一種;直到唐代才正式形成宗派,計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又有史家將小乘的俱舍歸入法相宗,將成實歸入空宗,故一般只提八宗)。

大乘八宗,其中慈恩宗、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賢首宗),多偏於教理的發揮、解說;禪宗、密宗、淨土宗、律宗,偏於行持,重在講行,教理方面就不如前面四宗廣繁。在歷史上又將禪宗稱為宗下、宗通,將經教稱為教下、說通。

由於歷史上宗派之間互相比較,互相爭辯,在判教方面有很多差別,不統一,引起後世許多爭論,太虛大師就站出來,認為各個宗派都是平等的。為什麼?

1.各宗雖然有差別,在行持方面各有各的行持,如參禪、念佛、講經、守戒、修密等不同方式,但在境界上,在佛的果報上,如見道、證佛果,都是一致的,從境與果來說都是平等的,沒有什麼差別。

2.各宗祖師都是根據佛經所說的教理,在各自的行持及心得方面發揮出來建立宗派,是與教理相合,同屬於大乘教的。條條江河歸大海,條條道路通長安。從這些方面來說沒有什麼差別,平等無二。

3.中國佛教的特點是大乘佛教。歷代以來,學佛的人不管出家在家,都離不開八宗,學一宗同時涉及其他宗派,都要了解,互相圓融,最後達到圓融無礙的境界,這是中國佛教的特點,應該保持,應該發揚。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各宗也是平等無二的。

他提倡八宗平等的思想,在《大乘宗地圖釋》一書中,闡述得很詳細。他把大乘八宗之教法和宗義,作區別分析和綜合說明,謂各宗在教法、發心和證果上是平等的,而在所崇尚的宗義、所集理的成宗和趣行上,都有殊勝特長之處。

(二)對佛法的判攝

太虛大師根據印度的佛法和中國傳統的佛教,對全體佛法進行融貫,結合現代做出新的判攝:教之佛本,三期三系;理之實際,三級三宗;行之當機,三依三趣。依此建立人生佛教,至為精要。

1.教之佛本,三期三系

太虛大師認為:佛在世時,佛為法本,法以佛為主、以佛為歸,雖然應機說法差別無量,但並沒有分大乘小乘頓教漸教,故佛為法本,法皆一味,佛怎麼說就怎麼說。雖聞法者因特殊的機緣關係,解有差殊,但不能以此別為大小,故也就不能分作任何的宗派了。因為佛是唯一的,所以佛所說的法,當然也就是一味了。到了佛滅度後,佛陀的教法,就不是那麼一味的了。依當時印度的法藏結集和後來教法的流行演變,分做三期三系。

第一個時期,小行大隱時期。佛滅度後第一個五百年,小乘教盛行,教典有《阿含經》等,大乘經隱沒不彰。現流行於世、保持原狀併發揚光大的是以斯里蘭卡為中心,流傳到緬甸、泰國及越南、馬來群島等地的巴利語系佛教。

第二個時期,大主小從時期。佛滅度後第二個五百年,大乘佛教盛行,包括般若、法相唯識,從馬鳴菩薩寫《起信論》,到龍樹菩薩弘揚般若,再到無著、世親菩薩弘揚法相唯識。現流行於世的是以中國為中心,由中國而流傳到朝鮮半島、日本及越南等地的漢語系佛教,也可稱為中國系佛教。實際上印度三期佛教,中國皆有,但主要以第二期為主。

第三個時期,密主顯從時期。佛滅度後第三個五百年,密宗盛行。密宗是佛教一種特殊的形式,講三密相應,灌頂、修供、念咒。形式上結合當時的印度教,內容上包括大乘中觀的思想。密又有東密、西密,西密就是指以中國西藏為中心,東密就是指日本真言宗,但日本的密教還是中國唐朝時傳過去的。現存於世的是以中國西藏為中心,由西藏而流傳於中國四川省、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及尼泊爾等國,為藏語系佛教。

2.理之實際,三級三宗

什麼叫理之實際呢?就是佛教的教理符合佛陀的本懷,也與客觀真理相合,所以就叫實際。

什麼叫三級呢?佛教分為五乘: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其中,又分為三級:

第一級,五乘共法。五乘共同之處是要相信因果道理、因果事實,以及因緣生法的原理,這是基礎。

第二級,三乘共法。三乘就是指聲聞、緣覺、菩薩這三種出世的聖人;共法就是說這三乘雖有差殊,但要斷煩惱了生死,修解脫行,必須要通過四諦、三法印的修習,求證出世涅槃,所以叫三乘共法。

第三級,大乘特法。即緣起性空、唯識法相、真如法界是菩薩所特有、不共於人天、二乘的,也叫大乘不共法。

五乘共法的因緣生法,三乘共法的四諦、三法印,大乘不共法的緣起性空、唯識法相、真如法界,為三級。大師又將此三級匯成三宗: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識宗、法界圓覺宗。這三宗就把中國大乘佛教的八個宗派全部融會起來了,八宗匯成三宗。法性空慧宗,講般若,為龍樹一系的中觀派;法相唯識宗,講唯識法相,是無著、世親一派;法界圓覺宗,根據《起信論》、《楞嚴經》、《圓覺經》,直講真心,回俗向真,轉妄成真,直指如來真心,叫法界圓覺宗。

3.行之當機,三依三趣

行就要隨機,必須要適應根機而弘法,這是從實踐方面來談。機是根據地點不同、人不同、時間不同來進行,即因地制宜、因機製宜、因時制宜。

(1)依聲聞乘行果趨發大乘心。由佛世時至正法的千年,是以小乘為主,先求解脫道,後來趨發大乘心,回小向大,大乘心一發,即知已入菩薩道,不難成佛,屬正法時期。

(2)依天乘行果趨獲大乘果。天乘行果就是密宗講的天幻身、淨土講的天國土。密宗講以天人形象作本尊,先修成天色身的幻身成化身佛,做到三密相應,可以即身成佛。淨土如兜率淨土和彌陀淨土都是天國。依密淨的天乘行果,先成天幻身或上生天淨土,以期速達成佛的目的,是屬於第二千年的像法時期。

(3)依人乘行果趨向佛乘。依人乘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保持人乘的業報,發菩薩心,向上增進,就可以趨修大乘行,得到佛果,這就是第三千年開始的末法時期,這個時期比較長。

太虛大師認為,第一個時期,依聲聞乘行果,現在不實際,因為那是與世隔絕,在山林水邊修行,是隱遁、保守的,容易受到譏嫌。第二個時期,依天乘行果,難免帶神秘色彩,容易被譏謗為迷信、神秘,也不適合。現在的時代必須依人乘行果趨向菩薩乘而證佛果,才比較切合實際。基於這個理論,他提倡人生佛教。

(三)關於人生佛教

太虛大師講,做一個人,首先要做一個完人,就要遵守三皈五戒十善,明因識果,保持人身,完成人的人格,提高人的道德;以後就要做超人,超人就要修解脫行,少欲知足,寧靜淡泊,求身解脫、心解脫、慧解脫;超人以後要做超超人,超超人就是菩薩,就要具足大悲、大智、大願、大無畏的精神,發菩提心,修四無量心、四攝六度,去救苦救難,度脫一切苦厄,這就是成佛的因。完人、超人、超超人,成佛就是這麼一個過程。佛陀就是一個超超人,完成人格的第一人。

提倡首先完成人格,這樣就避免世人將佛教當成消極保守和神秘迷信的這種譏嫌,而是人格化、是做完人的這麼一個目的,現代社會就適應這種根機,因此必須要提倡人生佛教。

太虛大師在晚年,就把關於人生佛教的理論,收集起來,編成《人生佛教》這樣一本書,在臨終之前四天,把趙朴初老居士喊到身邊,把這本書交給他,對他說:「你好好學習,這是我的志願。我不久要到無錫、常州去。」幾天後,他就圓寂了,無錫、常州即「無常」嘛,趙朴初老居士這才知道「人生佛教」是大師托付的遺願。後來趙朴初老居士根據他的人生佛教,提倡人間佛教,所以今天的人間佛教,其基礎就是人生佛教。當然人間佛教的內容根據當今時代,又有所發揮。

太虛大師有兩首詩:

第一首:

【仰止唯佛陀 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現實】

這是他基於人成即佛成的真現實論寫的。

第二首:

【如果發願學佛 先須立志做人 三皈四維淑世 八德十善嚴身】

這就把佛教的道德與儒家的道德融合在一起了。三皈就是皈依佛、法、僧,四維就是禮、義、廉、恥。戰國時期的管子講: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八德,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也是儒家講的內容。十善,就是佛家的身業三:不殺、不盜、不邪淫;語業四:不妄語、不惡口、不綺語、不兩舌;意業三:不貪、不嗔、不癡。太虛大師講五戒的時候,把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以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來解釋,所以他對儒家很肯定,認為儒家在做人的道德方面的確有道理,很符合中國傳統。

四、有關僧制建設的論述

鑒於當時僧制由於中國舊社會的影響,已經腐朽、變質了,完全是家族化、法派化,流於形式,大師就提倡改革僧制,有四種論述。

第一,1915年,寫了《整理僧伽制度》,提出生平志願: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薩戒本》。

第二,1927年,作《僧制今論》,比《整理僧伽制度》有所改進。

第三,1930年,作《建僧大綱》,比《僧制今論》又進一步。

第四,1940年,寫《建立菩薩學處》,這個菩薩學處實際上就是以僧人為主,容納在家居士,包括軍、政、學、商各界在內的一個現代僧團,叫菩薩學處,這是一種現代化的僧制。

(一)《整理僧伽制度論》

《整理僧伽制度論》有四方面:一是僧依品;二是宗依品;三是整理制度品;四是關於建立法苑、蓮社的組織。

1.僧依品

僧依品設立住持部,以僧眾為主,嚴修律儀,重視僧人形象,這一點是太虛大師始終堅持的。

我在漢藏教理院讀書的時候,他對漢院學生提出約法三章。第一,服裝保持僧裝,不能穿其他的服裝;第二,生活上一律素食,禁止葷食;第三,男女有別,在佛教團體特別是僧人的團體,女眾部另住一處,女賓來了就到女眾部住,要與男眾部分開,這些方面要嚴肅。現在中國佛教協會提出「僧裝、素食、獨身」的僧人形象,實際上太虛大師早就提出來了。他本人終身素食,穿一身灰布僧衣,生活很簡單,不像現在有些大方丈的那個派頭。我跟他一起吃早飯和午飯,有過好幾次,飯菜簡單得很。他要嚴肅僧人的律儀,整頓僧綱,樹立僧人的形象,這是僧依品的內容。

2.宗依品

就是僧人修學佛法必須要以中國佛教大乘八宗為主,學習過程中也以佛法為主,不能偏於世俗知識。

3.整理制度品

包括個人的剃度、受戒,以及教團、教制、教產、教規,各種制度要建立,分別進行整頓,不能混亂,一切依制度辦事。

4.建立法苑、蓮社

這是一種方便法門,法苑可以應付經懺,滿足世俗人的要求,攝受俗眾,使他們受到佛法的教化。但寺廟主要的功能不是在做法事,趕經懺不是主要的,只是附帶的。蓮社主要組織老弱的僧眾日日念佛,專修淨業。

還有就是關於建立在家佛教徒的組織,在漢口,首先建立了佛教正信會,團結居士眾修學。

當時太虛大師估計,全國約有80萬的僧眾,這個整頓是以80萬僧眾為對像。

(二)《僧制今論》

這時,太虛大師把80萬僧眾縮小為20萬,認為僧人在精不在多,在於質量的精,而不在數量的多,所以縮小到20萬,這裡面又有分別。第一,16萬或者18萬僧人可以從事生產事業,搞農工商等,自食其力;第二,選出4萬或者2萬的僧人修學佛法、弘揚佛法,作為住持僧人。第三,寺廟產業除了維持寺務以外,其餘投入生產,搞資生事業,僧人半勞動、半修行,參照唐代百丈禪師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農禪並重。這個《僧制今論》的提法比《整理僧伽制度論》提高了一步,而且人數少了,主張在精不在多。

(三)《建僧大綱》

此篇僧人又縮小了,太虛大師估計全國僧眾只有三萬五千人,由20萬再縮減到三萬五千,建立三級僧制:第一叫學僧制;第二叫職僧制;第三叫德僧制。

1.學僧制

學僧制就是比丘僧制,受了比丘戒的大概有1萬人,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在律儀院、普通教理院、高等教理院裡學習:律儀院學習兩年;普通教理院學習四年;高等教理院學習三年。最後還有觀行參學處,即與實踐相結合,修禪觀,又是三年。前後總共12年。作為一個學僧必須要學習12年,才能住持正法、弘揚正法,不像後來的佛學院,只學三年兩年就行了。大師認為修學時間短,學問和修證沒成就,既不能弘揚佛法,也不能管理寺廟。所以他提出學僧制要12年。

2.職僧制

職僧制就是菩薩僧制,大概兩萬五千人,其責任就是辦慈善、教育、文化事業,因為是由僧人來做,故叫菩薩僧。

3.德僧制

這一種就是戒齡久、歲數比較大、專門修持的僧人。不管他們在本廟修持,或者在山林、茅棚修持,寺廟都有責任養活他,也叫長老僧制。

除了以上這些僧眾外,有些僧人既不能做學僧,也不能做職僧,屬於老弱病殘的僧人,那就從寺廟分一部分產業設立養老院、殘廢院。

還有一部分僧人就是根本沒有信仰的,在廟裡也不守規矩,對於這些人乾脆就淘汰,叫他還俗,也可以讓他參加佛教辦的農場、工廠。

這些內容即是僧制大綱。我們看一看,從《整理僧伽制度論》到《僧制今論》,再到《建僧大綱》,它是一步步提高,一步步升級,是結合時代提出的精闢見解、宏大主張。我們今天的寺廟,實際上來講,都要朝這個方向走,不然是走不通的。所以太虛大師的思想在那個時候是很先進的。

(四)《建立菩薩學處》

菩薩學處是1940年在漢藏教理院的一期培訓班上提出的,他先講今菩薩行,接著就講菩薩學處。當時我在漢藏教理院讀書,親自聆聽他講,還做了筆記。他講今菩薩行,意思是說要做個現代的菩薩。他稱自己為太虛菩薩,並寫有一首詩:

【我今學修菩薩行 我今應證菩薩名 願皆稱我以菩薩 比丘不是佛未成】

希望大家喊我菩薩,我不是比丘,也沒有成佛,我遵守的是菩薩戒,學的是菩薩行。他的目的就是要大家學做菩薩,大家都學菩薩,就能淨化人心、淨化世界,這是好事情。

菩薩學處,就是包括出家菩薩和在家菩薩在一起的一個現代僧團。要求參加菩薩學處的人要養成高尚的道德品質,要具備精深博大的佛學知識,同時也要懂科學等許多世間學問。

菩薩學處有一個總綱,作為出家菩薩,要經過律儀院學習兩年,教理學院四年,在這個基礎上,結合修行,修止觀,然後搞教育、文化、醫務。同時容納在家居士作為在家菩薩,在家菩薩就分為結緣三皈、正信三皈,要求參加在家菩薩的培訓班,學習在家菩薩的戒及佛法的基本教理,然後再去從事實際工作,經過學習後就可以普遍到社會各崗位如學界、教育界、政界、商界、軍界去工作。這樣,以菩薩精神服務人民,也就是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就可以利國利民,作為一個菩薩應該是這樣子的。

他的這個思想自提出來以後,一直沒有間斷地在宣傳,到他圓寂前一年——在寧波延慶寺跟大眾講法的時候,他又提到菩薩學處,很可惜的是,從開始提倡到他圓寂一直沒有實現。菩薩學處實際上就是一個現代僧團、現代寺廟的典型。

我在漢院的學業結束以後,隨雪松法師到開縣創辦大覺佛學院。當時佛教狀況很不好,僧人散亂,因為新的僧制沒有建立,再加上地方上強拉僧人當壯丁,廟產興學的風氣仍在。我當時就帶著問題,寫信問他:「大師,現在形勢這麼不好,佛教的前途怎麼辦呢?」

大師給我回信:「我從過去到現在,都在講菩薩學處,必須要建立菩薩學處,實現菩薩學處,組織出家菩薩和在家菩薩在一起,成為一個現代的僧團,現在雖然辦佛學院,都是零星敷衍,沒有什麼大成效。」他又提到他的菩薩學處。他勉勵我:「你年輕呀,要繼續深學,繼續修養,不忘深造於學,修養於德,等待機緣哪!」這是太虛大師給我寫的一封信,可見他隨時都沒有忘記他的菩薩學處。

太虛大師的一生,是在顛沛流離中過生活,只活到59歲。他提出的這些主張,很多沒有實現,但在辦教育弘法方面,卓有成效。

今天講這個題目,對於我本人來說,勾起若干回想。我現在85歲,始終如一地根據太虛大師、根據他的志向在努力。關於這個題目,內容比較多,我只是提綱挈領地講,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