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男的叫「比丘」,女的叫「比丘尼」。比丘含有三義,即
一、乞士,就是一面向社會群眾乞化飲食,以資維持色身,一面又向慈悲的佛陀乞化法食,以資長養法身。
二、破惡,此惡是指心中的種種煩惱而言,出家人修戒定慧三學,撲滅貪瞋癡等煩惱,以便達到了脫生死的目的。
三、怖魔,六欲天的天魔希望一切眾生皆為其魔子魔孫,永遠受他的控制,可是出家的佛弟子目的卻在跳出三界,以解脫為期,大家都很認真修行,不為天魔外道所擾亂,於是魔宮震動,魔王怖畏起來,故謂之怖魔。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 正文
指蓮花,即以蓮花比喻佛之正覺。又作正覺花。佛之正覺,出離雜染煩惱,果智朗然而無垢;猶如蓮花之出於淤泥,卻微妙...(雜名)印度之人美玄奘三藏曰大乘天,以三藏能鼓吹大乘也,印度之俗,總稱物之美者為天。慈恩傳五曰:諸眾歡喜為法...(雜語)Tathā,又作多咃,譯曰如,滅。智度論四十八曰:多他,秦言如。可洪音義十五下曰:多咃,此雲滅諦,或作多...(喻)大海之水面映現森羅之萬象,以之比喻菩薩之三昧,含藏一切諸法,是名海印三昧。...凡三卷。又稱僧史略。宋代讚寧(930~1001)撰。今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四冊。繫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奉詔撰述者。讚寧...(本生)釋迦如來往昔修菩薩大行時,以身投餓虎。見金光明經舍身品,賢愚經一。...子題:伊梨延陀、耄羅、耄耄羅、雜作器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律中十三章門,判物皆盡,唯有重輕二別。」 資持...云何論抉擇?略說有七種,謂義抉擇、釋抉擇、分別顯示抉擇、等論抉擇、攝抉擇、論軌抉擇、秘密抉擇。...(菩薩)阿彌陀佛因位在世自在王佛所出家修行時之名也。無量壽經曰法藏。平等覺經曰曇摩迦留Dharmākara,譯曰法寶...(經名)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之異名。佛垂滅時之遺誡也。此經或謂為大乘,或謂為小乘。台家以為大乘,稱為涅槃部之...(地名)Uruvilvā,河名。譯曰過時。見翻梵語。同於優婁頻螺。本為苦行林之村名。以流其村故,又為河名也。...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然世之所謂修淨土者。不可以不信也。淨土乃西方極樂世界。...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大弟子眾千二百五十人、菩薩七十二那...
當佛在世的時代,印度有一位慳吝的越難長者,他家裡非常有錢,而且富有的程度已到富可敵國、富甲天下的形容最為恰當...什麼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種善惡的種子,生長善惡的苗子,最後結成善惡的果實。《華嚴經》偈語:若...
觀世音菩薩,誓願宏深,慈悲廣大,雖已成等正覺,而復示作菩薩。雖則示作菩薩,而復於十方法界,普現色身,尋聲救苦...
什麼叫清淨實相呢?清淨就是斷除一切煩惱、習氣;實相就指一切萬法真實不虛的體相,而我們世間生滅的現象都稱為假相...
人人都講發財,所以炒股,發財來得快嘛。可也別忘了賠!炒股票賺得很多,賠了怎麼辦?跳樓。 佛弟子炒股票外匯炒出...大家一向認為,淨土一定是指佛的世界或是佛國,例如,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以及許多佛陀所介紹的他方無量無...
【原文】 念佛之人,當吃長素。如或不能,當持六齋或十齋。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為六齋,加初一...一日,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波斯匿王前來請法。國王恭敬地向佛陀頂禮問訊後,於一旁坐下,並且請示佛陀:世...
比丘
【佛學常見辭彙】
上篇:比量 | 下篇:比丘尼 |
梵語 ksetra。即指土地、領域或眾生之住所。音譯為剎多羅,簡稱為剎。意譯為土,復又加一「剎」字,故稱剎土。國土...
正覺華
大乘天
多他
大海印
大宋僧史略
摩訶薩埵以身施虎
十三章門
論抉擇
法藏比丘
遺教經
郁鞞羅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慳貪吝嗇轉世為盲兒
昌臻法師《心地與命運》

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發隱

念佛感通清淨實相

本分的錢都受不住,意外的財能守住嗎
聖嚴法師《淨土在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