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作尋伺,舊譯作覺觀,粗思名覺,細思名觀,二者都能擾亂定心。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 正文
梵語 vipakse asattvaj。因明用語。因明三支作法中,因(理由)三相(三特質)之第三。與「異品非有」意義相同。異...十種廣大智: 一、知一切眾生心行智。 二、知一切眾生業報智。 三、知一切佛法智。 四、知一切佛法...(術語)毗盧遮那佛集法界眷屬,成自利利他大佛事之壇場,謂為曼陀羅。密教中此曼陀羅有二大宗:一為金剛界,一為胎...(公案)昔有婆子供養一庵主經二十年,常使一二八女子送飯奉侍。一日使抱定曰:正與麼時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嚴,三...【老苦】 p0621 瑜伽六十一卷十四頁云:云何老苦?當知亦由五相。謂於五處衰退故苦。一、盛色衰退故,二、氣力...【伺察分別】 p0709 瑜伽一卷十一頁云:伺察分別者:謂於已所尋求,已所觀察,伺察安立所起分別。...【醒】 p1390 瑜伽一卷十二頁云:云何醒?謂於悶已,而復出離。...【覆心所】 此為心所有法中的小隨煩惱心所之一.覆是覆蓋,犯了過惡,怕喪失名利,故把過惡隱藏起來。《成唯識論》...梵名 Vasumitra。音譯伐蘇蜜呾羅、婆須蜜、婆須蜜多羅、和須蜜多。意譯世友、天友。(一)華嚴經五十五善知識之一。乃...【白黑二業】 即善惡二業,白業可感淨妙清淨的樂果,黑業可感穢惡不淨的苦果。此又可開為四種:一、白白業:善業而...梵語 mahāprajā。mahā,意為大;prajā,意為慧。摩訶般若即照了諸法實相,最極最勝之大智慧。禪苑清規卷十(卍...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i 1.持誦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薩心咒、亦稱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佛說百佛名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真未?答曰:未得;不還未也。問曰:和上道高名遠,何以不至乎?...
觀世音菩薩,現今極樂世界一生即可續補佛位的大菩薩。但在《大悲經》中,釋迦牟尼佛告訴大眾:此觀世音菩薩,於過去...
念佛的方法,簡單的說,就是上面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個窗口。我們一...佛陀不允許任何人造口業、譭謗出家僧眾,若說僧尼過惡,其人即違犯無量重罪。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三、佛陀告訴天藏...
眾生有兩種緣起。佛陀在大乘經典中,把我們生命的緣起分成兩大塊:一個是清淨的緣起,一種是雜染的緣起。這兩種緣起...一、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一稱一拜或只合掌) 二、南無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如前拜稱) 三、南無阿彌陀佛 ...
這一大科講到佛陀法身的功德。這當中有十門分別,這個地方是第五科。佛陀的清淨法身,簡單地講,它的相貌就是大功德...
生命時刻充滿無常。我有個朋友,剛剛發布他升職的消息,大家正在高興,還沒有來得及慶祝,他就發病去世了。有時候因...
佛陀住止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城邊有一汪污泥不淨的水塘,盡是糞便、屎尿等污穢物充斥,因為國中人民將穢物及鄙棄...
覺觀
【佛學常見辭彙】
上篇:覺母 | 下篇:覺者 |
謂在一剎那之極短時間中,就已具足生住異滅之四相,變化無常。...
異品遍無性
十種廣大智
兩界曼陀羅
婆子燒庵
老苦
伺察分別
醒
覆心所
婆須蜜多
白黑二業
摩訶般若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皆得解脫

念佛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曇影法師《說僧過惡·犯大重罪》

輪迴真相與處理方法
李炳南老居士:最簡單的淨宗早晚課

佛陀跟人天二乘功德的差別

有沒有享受的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