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觀經報恩品曰母有十德:
一、名大地 於母胎中為所依故。 六、名莊嚴 以妙瓔珞而嚴飾故。
二、名能生 經歷多苦而能生故。 七、名安隱 以母懷抱為止息故。
三、名能正 恆以母手理五根故。 八、名教授 以善巧方便教導子故。
四、名養育 隨四時宜能長養故。 九、名教誡 以善言辭離眾惡故。
五、名智者 能以方便生智慧故。 十、名與業 能以家業付囑子故。
善男子!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報父母恩。
佛弟子文庫 > 佛學次第統編 > 正文
為大品般若經所舉十喻之一。化,梵語 nirmita,又作變化、變化事、等變化。舉凡神仙之通力、天龍之業力,及以禁咒、...(經名)說佛濟度央崛摩羅之事。大乘部攝,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四卷。...(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心有積集,集起二義。阿賴耶識為集諸法種子又生起諸法者,故名曰心。唯識論三曰:或名心,...全一卷。北宋施護譯。收於大正藏第四冊。內容以世間良醫具有四法成就比喻如來以四諦法療治眾生諸病。世之醫王所具四...【一中劫】 p0003 瑜伽二卷六頁云:謂有如是時,世間有情,壽量無限。從此漸減,乃至壽量經八萬歲。彼復受行不...為亡者修善事,祈求冥福,稱作追薦。亡者於死後四十九日之間,迷於中有,果報未定,此時最宜代為追善修福,以免其受...指如來藏。真如之如來藏與無明和合而為阿賴耶識,能變現一切萬法,故稱如來藏為識藏。楞伽經卷四(大一六·五一○中...(術語)此戒能成就三世無障礙之智,故名為三世無障礙智戒。又名三昧耶戒,自性本源戒,三平等戒,菩提心戒,無為戒...即十六種觀法;出自觀無量壽經。又作十六觀法、十六想觀、十六妙觀、十六正觀、十六觀門。念佛行者由憶念彌陀之身與...(異類)八部眾之能護持佛法擁護國土者。無量壽經下曰:福德盡滅,諸善鬼神各共離之。...(人名)Chaṇḍaka,新作闡鐸迦。譯曰樂欲。佛出城時之馭者也。後出家為比丘,六群比丘之一,惡口之性不改,謂之惡...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i 1.持誦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薩心咒、亦稱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佛說百佛名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真未?答曰:未得;不還未也。問曰:和上道高名遠,何以不至乎?...
一切依發心而定 懂得如何過日子極為重要。我們必需知道什麼是修行,什麼不是修行;或者什麼是佛法,什麼不是佛法。...
淨土宗祖師在信願行方面的理論積累和實踐上,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永遠也學不完的楷模。 慧遠大師當年對於淨土的信心,...
我講一個念佛的公案給大家參考,這個公案出自《念佛法要》,講到一個居士叫楊蓮航。 這個居士他是民國初年的人,他...問: 念佛不能專心,不能夠做到一心不亂,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這是正常情況,不是說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亂,...我們常說的五行為五元運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數於天地間運行不息,稱為五行;其為萬物化育生成要素...印光大師(1861~1940),陝西郃陽人,從小即跟兄長讀儒家書籍。孔子十五而志於學,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我們所說當代的一些高僧大德的弘化因緣,也不知道為什麼,基本上都示現在長江以南,即使有出生在北方的,後來也多轉...
懺者懺前愆,悔者悔後過,懺無始至今所造罪業,期仗佛威神加被,能夠消除,悔後過,懺悔之後,不敢再作。懺悔最重要...
母之十德
【佛學次第統編】
上篇:父母十恩 | 下篇:國王十德 |
梵語 amrta-dhātu。指涅槃境界。中阿含經卷二(大一·四三一中):「於甘露界,自作證,成就游。」集異門論卷三(...
如化
央崛摩羅經
心
醫喻經
一中劫
追薦七分獲一
識藏
三世無障礙智戒
十六觀
善鬼神
車匿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大藏經】雜譬喻經

讓生命每一刻都變得有意義

慧遠大師三十年跡不入俗

不要忽略名號的無量光、無量壽
念佛如何做到一心不亂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義
欲全孝道,當修淨業

高僧倓虛法師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