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經之八種功德。據方廣大莊嚴經卷十二載,即:(一)端正好色,指色身端正,無丑惡之相。(二)力勢強盛,指福力威勢,降伏一切而不怯弱。(三)心悟通達,指徹悟一切法相,了無罣礙。(四)得妙辯才,指能以一句之義,演說無窮。(五)獲諸禪定,指能攝斂心念,不生妄相而入定。(六)智慧明瞭,指開發本有之智慧,照徹無礙。(七)出家殊勝,指出家學道,並能傳法利世。(八)眷屬強盛,眷屬指得法之人。指人聽聞佛經,復能依經為人演說,以是功德,生他法身,即成眷屬,展轉流布而日盛。 p306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譬喻)迦提或鴛鴦之雌雄二鳥,常同遊而不相離,以喻常與無常。苦與樂,空與不空等事理之二法,常相即而不離也。南...行事鈔·諸雜要行篇:「智論,菩薩晝三夜三,常行三事。一者清旦,偏袒右肩,合掌禮十方諸佛,言我某甲,三世三業罪...位於香港新界荃灣之山腹。由天台宗之茂峰法師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冬集合信徒之力創建,殿宇巍峨,規模宏大,故命...(經名)具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唐佛陀多羅譯。佛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現諸淨土,文殊普賢等十二大士次...(術語)謂天台宗之圓頓戒也。是為大乘戒,故曰大乘,無作者,戒體也,新譯謂之無表。凡受戒時,受者身內發生戒之實...過中午十二時便不再食東西。諸天早食,佛午食,畜生午後食、鬼夜食,佛弟子當學佛行,斷六趣因,故比丘每日均須不過...五山與十剎之合稱。又作五嶽十剎。即我國與日本禪林官寺制度中最高與次高之寺院。(一)我國之五山十剎。五代頃,吳越...梵語 sāsrava-jāna。為「無漏智」之對稱。指煩惱未斷盡的世間智慧。又作俗智、世間智、世智、世俗智。此智慧雖觀...(術語)又曰偷蘭遮耶,薩偷羅。梵音Sthūlātyayas,巴Ohullaccaya,譯作大障善道,大罪,粗惡粗過等。六聚罪之一...(經名)Mahāvaipulyabuddha-gaṇḍavyūha-sūtra,譯曰大方廣覺者雜華嚴飾經。即華嚴經之具名也。華嚴玄談九曰:...【從一切縛而得解脫】 p1030 瑜伽八十五卷十四頁云:譬如有人,處在囹圄,為種種縛之所繫縛。所謂或木,或索,或鐵...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
自古以來,山藥一直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品。雖然貌不驚人,但營養豐富,除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外,還含有澱粉酶、...1、烏龍茶:減肥美容,降低膽固醇。 2、綠茶:皮膚美白,改善貧血,防癌,減少藥物副作用。 3、紅茶:消脂。 4、菊花茶...
《心經》二百六十個字,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從觀自在菩薩到是無等等咒叫顯說般若,用明顯的道理來闡述般若的妙義。...有人發短信問我:人為什麼有時會感覺到空虛呢? 顧名思義,空虛就是指我們心裡沒有東西,是心靈的貧窮與飢餓相;或...
昔日佛陀在王舍城耆闍崛山淨住說法,當時城中有九十六種外道,各自擁有祠祀道場及許多信徒。 當時忉利天主釋提桓因...我們知道,清涼澄觀是將禪宗攝於頓教的,蓮池大師為標禪淨同歸之說,所以也將淨宗的阿彌陀經及無量壽經判入頓教。因...
《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說無量壽經》在隋唐之際稱為淨土三經。然而又出現了淨土四經,這是清朝有一位...鳩摩羅什(西元 344-413年),龜茲國人(新疆疏勒),自幼聰敏,七歲跟隨母親一同出家,曾遊學天竺諸國,遍訪名師大德,...
八種功德
【佛光大辭典】
上篇:八福田 | 下篇:八種因果 |
【非墮攝界】 p0715 瑜伽四卷一頁云:非墮攝界者:謂方便,並薩迦耶滅,及無戲論無漏界。意顯此法不墮三界中,...
二鳥
菩薩晝夜六時常行三事
東普陀寺
圓覺經
大乘無作大戒
不過中食
五山十剎
有漏智
偷蘭遮
摩訶毗佛略勃陀健拏驃訶修多羅
從一切縛而得解脫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慈悲道場懺法

常吃山藥的益處多
各種茶葉的功效

《心經》那麼好,要如何去運用
為什麼會感覺到空虛

少施獲大福報的僧福田
聖嚴法師《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