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本覺」之對稱。大乘起信論謂阿賴耶識有覺、不覺二義,覺又有始覺、本覺之別。其中,經過後天之修習,漸次斷破無始以來之妄染,而覺知先天之心源,稱為始覺,亦即發心修行,次第生起斷惑之智,斷破無明,歸返本覺清淨之體性。蓋大乘認為人心本來寂靜不動,無生無滅而清淨無染,稱為本覺(本來覺知之離念心體);後由無明風動,產生世俗之意識活動,從而有世間種種差別,此稱不覺;及至受聞佛法,啟發本覺,薰習不覺,並與本覺融合為一,即稱始覺。

大乘起信論又將始覺分為四位,並以之配合大乘菩薩修行之各種階段,即:(一)不覺,謂十信位(外凡位)之人雖已覺知惡業所招致之苦果,而不再造作身、口之惡,然尚未生起斷惑之智。(二)相似覺,謂二乘之人及三賢位之菩薩雖已遠離我執,覺知「我空」之理,而斷滅貪、瞋、見、愛等煩惱,然尚未舍離法執分別之念。(三)隨分覺,謂初地以上至第九地之菩薩已遠離法執之念,了知一切諸法唯心所現;即隨修證境地之轉升而逐地增悟一分對真如法身之理的覺知。(四)究竟覺,謂第十地之菩薩既已滿足因行,以相應於一念之慧覺知心之初起,並遠離微細之念,透見全心性。

於密教教義,依據釋摩訶衍論,亦將「覺性」分為四種,其中前二種即本覺與始覺,復各就染、淨之別而分為清淨本覺、染淨本覺、清淨始覺、染淨始覺等,並一一加以闡論,其論旨意趣異於上記大乘起信論之說。又密教稱顯教為始覺宗,而稱自宗為本覺宗。蓋密教認為顯教須歷經多劫修行,方能覺悟本真,遮遣迷情,而歸於無相真理之故。[釋摩訶衍論卷三、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本](參閱「本覺」1979) p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