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裁縫到大作家

這次,我們一行到浙江大學學習,我結識了一位學友,她是一位戲曲編劇。這位編劇跟我說起了她師傅的故事,讓人感嘆不已。她的師傅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了,在中國的戲曲編劇界是一位響噹噹的人物,只是老先生為人低調,所以本文沒有寫出他的真名,我們暫且稱呼他老人家為文老師吧。

文老師出生很苦,是個孤兒,沒讀過書。很小的時候,他就在一家裁縫鋪裡打雜做小工,但人長得可愛,聰明勤快,嘴巴又甜,裁縫鋪上上下下的人都很喜歡他。裁縫鋪的公子少爺讀書時,他也跟著學,慢慢的也學會了不少字。裁縫鋪的師傅們經常忙不過來,小文就給他們打打下手。漸漸的,他學會裁衣服,而且手藝還蠻不錯。解放戰爭時期,戰火蔓延到了他家鄉。一夜之間,街頭的店舖都關門歇業,老闆們都外出逃難去了。他裁縫鋪的東家也跑了,只留下了小文一個人。他望著空蕩蕩的鋪子發呆,想起了自己沒爹沒媽,是東家收留了他,平日裡東家對他那麼好,又讓他學會一技傍身。他覺得做人要知恩圖報,如果丟下這個店跑了,東家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決定冒著生命危險留下來看店,給東家守住家業。

有一天來了一個軍官,要小文把東家找回來,他要做一批軍服。小文哪知道東家在哪裡呀,街上所有裁縫店的人都跑光了,但是軍服又要得很急。小文只好把活先接下來,自己沒日沒夜地趕工,終於在約定的時間內把那批軍服做好了。軍官一看,做得不錯,命人送來了一擔光洋——那時候還沒有人民幣,市面上流通的貨幣都是光洋。

後來,裁縫鋪東家逃難回來了,他見自家的店舖還在,小文居然還在幫他開門做生意,真是百感交集。當小文興奮地把那一擔光洋搬出來交給東家的時候,東家更是感動得掉眼淚了。「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臣忠」,戰亂之中,這樣的忠義之人實在難得!東家也是個很講義氣的人,他堅持要把光洋分出一半給小文,要他自己獨立地去置田置地、成家立業。

小文推脫不過,只好收下了。收下的原因,也是想到了鄉下的鄉鄰。他用那一筐光洋,回家買了田地。由於出身貧寒,小文打小就深知窮人的苦難。現在有錢了,終於有能力幫幫鄉鄰了,他把買下的田地分給了鄉鄰們去種,田租一概不收,自己只留了一點口糧田,跟大家一樣下地幹活,挖田種地。

後來,農村搞土改,按照小文名下的田產,他應該被劃為地主。但是所有的鄉鄰都為他作證,那些田不是他的,都是大夥兒的,所以他最終只被劃了個富農,免去了被批鬥之苦。小文的田地在沒收之後被分掉了,按理說他應該對土改政策不滿。但沒有,他覺得通過土改把田地分給貧苦人,自己因緣湊巧才幫到身邊少數鄉鄰,所以他是打心眼裡服從。

由於在裁縫店學會了識字斷字,小文成了貧下中農中極為少見的知識分子,因此得以有機會接觸些文字工作。在農閑時期,他開始寫寫東西,後來漸漸發展到寫戲本。由於出身窮苦人家,筆下的窮苦人的生活,被他寫得質樸而貼切,戲本很快就紅火了。從初出茅廬到現在,文老師都是長盛不衰的戲劇名家。縱觀文老師的一生,從裁縫店的小工,到文名滿天下,不是沒來由的。

【點評】

從裁縫鋪打雜的小工到名作家,看似命運戲劇性的陰錯陽差,細細分析下來,都是有前因後果的,而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戰亂時,他知恩圖報,冒著生命危險為東家守店;守著一擔光洋,卻從沒動過私心,因而意外得到東家重金報答,一下就變成了富人;有錢就想到苦難鄉鄰,買地分給貧苦人家,因此他沒有被劃成地主,免受批鬥之苦,也為後來的前途留了後路;自己的田地被分了,他反而將分他田地的人引為知己、同路人,很質樸地崇拜有加。更寫戲重現朴質而真實的生活,因此得到大眾的喜愛,成一代名家。

文老師從來就沒為自己打過小算盤,總是在想著別人、成就別人。老子說:「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大意是,付出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反過來,有些人錙銖必較,一天到晚爭來爭去,完全不懂得付出,結果越算計越窮,什麼都得不到。就算一時得到,也終有一天「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