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雲。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然世之所謂修淨土者。不可以不信也。淨土乃西方極樂世界。...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羨那(秦言勇軍)。譬如天與諸天女共...此文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大師鑒定)整理並註音...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咒經...佛說觀彌勒菩薩下生經...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眾經譔雜譬喻卷上 比丘道畧集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一) 智者思惟財物不可久保,譬如失火之家。黠慧之人明識火...佛說四品法門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雲門匡真禪師廣錄卷上並序 祖燈相繼數百年間。出類邁倫。超今越古。盡妙盡神。道盛行於天下者數人而已。雲門大宗師特...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王捨國鷄山中。時,有長者子,名尸迦羅越,早起嚴頭,洗浴著文衣...持心梵天所問經卷第一(一名莊嚴佛法諸義,又名佛說等御諸法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明網菩薩光品第一 聞如是: 一...(印光大師校印本)...佛說九色鹿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佛言:「昔者,菩薩身為九色鹿;其毛九種色,其角白如雪,常在恆水邊飲食水草,常...佛說諸法本經(出《中阿含》別翻)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聽吾說...佛說無上依經卷上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 校量功德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婆伽婆,住王舍城迦蘭陀竹林,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佛說逝童子經...(術語)二愛之一。欲愛之異名。以凡夫愛著五欲,同於餓鬼趣也。涅槃經五曰:愛有二種:一者餓鬼愛,二者法愛。...為已逝王侯貴族作功德而建之寺院,稱為功德院;為守護墳墓而建之寺院,則稱墳寺。於日本亦有類此之氏寺。功德院之興...
讀誦大乘。 對淨業行人來說,主要是讀誦淨土五經。此外,像《法華經》《楞嚴經》《華嚴經》等大乘經典也可以循環去讀...
淨土法門是一代時教之特別法門。千經萬論皆讚淨土,獨諷彌陀。唯此法門,三根普被,聖凡齊收;唯此法門極簡極易,至...
智者大師把凡夫的菩薩道,分成三類: 第一個叫做事六度。 就是你這個六度,都是在事相上執著,簡單說就是心隨境轉。...
我們修行,大家肯定都有感覺,一修行,感覺最重的就是心散亂,不是昏沉就是掉舉。這種散亂的心,想東想西,八萬四千...
隨著西方的種種價值觀漸漸被許多人接受。有許多人竟然以西方的性開放為時尚,他們不知因果不信因果,私生活混亂,既...這個常住,就是寺院。什麼叫「侵損常住」呢?侵損常住什麼東西呢?飲食,吃的東西;財物,常住的財物。所以沒有出家...
我們講一個實際的故事,來說明偷盜產生的後遺症。 過去,在明朝的揚州,有一個做南北貨生意的商人。南北貨,就是說從...
問: 頂禮法師!輪迴中的眾生,都有一顆多情的心。我們緣著男女產生情執就有很大的過患,而緣著阿彌陀佛,假如能天天...生命最大的滿足就是心靈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應該以追求心靈的富足為最終目標。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去追求物質財富...
問: 頂禮法師。厭離娑婆的厭和厭世嫉俗的厭是一回事嗎? 宏海法師答: 這兩個厭有種貌似的關聯,可實際的境界卻不一...
許多人喜歡在寂靜的環境中,讀書修道。如果沒有這樣的環境,要如何自處呢?明末蓮池大師在〈厭喧求靜〉一文,開示智...
一、唐寒山《寒山詩》 水清澄澄瑩。徹底自然見; 心中無一事,水清眾獸現。 心若不妄起,永劫無改變; 若能如是知,...
【註音版】佛說甚深大迴向經
劉宋失譯師名出祐公錄
上篇:【註音版】僧伽吒經 | 下篇:【註音版】佛說甘露經陀羅尼 |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蘭(lan)帝(di) 頞(e)藍(lan)謎(mi) 室(shi...
龍舒增廣淨土文
【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註音版】佛七圓滿日佛前大迴向後禮祖儀
【註音版】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咒經
【註音版】佛說觀彌勒菩薩下生經
【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註音版】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眾經譔雜譬喻
佛說四品法門經
雲門匡真禪師廣錄
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持心梵天經
【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佛說九色鹿經
佛說諸法本經
佛說無上依經
【註音版】佛說逝童子經
【佛教詞典】餓鬼愛
【佛教詞典】功德墳寺

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略論「一心不亂」

凡夫菩薩道的種類

佛號入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墮胎後的身心狀態、補救與預防
侵損常住的罪最重

偷盜產生的後遺症

用情執的心攀緣阿彌陀佛對嗎
追求心靈的富足

厭離娑婆和厭世嫉俗是一回事嗎

智者除心不除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