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迦鄰竹園中,與大比丘眾,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劉宋三藏法師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見聞錄 古吳沙門 智旭 隨筆 楚中有一生員。心跡正直。值冥府缺第七殿。上帝命暫主之。每隔數日則入冥理事。但正坐...(龍藏本)...佛臨涅槃記法住經...(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佛說了本生死經...佛說法集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在虛空界法界差別住處普皆嚴潔,清淨無垢,諸佛如來...淨土生無生論 幽溪沙門傳燈撰 稽首能仁圓滿智,無量壽覺大導師,所說安養大乘經,了義了義至圓頓。妙德普賢觀自在,...佛說賢首經一卷 西秦沙門聖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摩竭提國清淨法坐處。爾時,都大會諸菩薩彌勒菩薩等,比丘、比丘...佛說咒齒經...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等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佛說太子慕魄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 時,佛語諸比丘:「我身宿命為...涅槃經佛說極愛一子地章...佛說古來世時經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游波羅奈仙人鹿處。爾時,諸比丘飯食已後,會於講堂而共講議:「...合部金光明經序 《金光明經》者,教窮滿字,金鼓擊於夢中,理極真空,寶塔踴於地上;三身果備,酬昔報之無虧;十地因...大方廣菩薩藏經中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法...(術語)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之名號,其體為阿彌陀如來真實圓滿之智慧,故執持其名號之念佛曰智慧念佛。...又作內經、內教。指佛教之經論書籍。反之,佛教以外之典籍稱外典。大智度論有「習外典如以刀割泥,無所成而刀自損」...
因果是佛法的基本定律之一,佛教深信相信因果定律的正確性。但是現實之中,卻有不少好人無好報,惡人活逍遙的情況出...
我們看癸二的 明隨緣不變之體。 這個體當然是最重要的,功德的妙用是來自於對內心自體的了解。分三段:第一段,明隨...
佛教的是非觀 天底下,我們最不能正確面對的就是是與非這個問題。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被你對我錯、他好你壞等這樣的是非...
今天的題目是道信大師之禪法。大家知道,道信是中國禪宗的第四祖,他生活的時代大約是公元580年到651年期間。道信禪師...
當然這個密宗的人也常會說這個話:即身成佛。沒有說立即開悟,但是即身成佛這句話是說了。 說到這句話,有人問我這個...
「忍辱」跟「精進」,它們兩個也不是什麼功德,但是它們兩個對功德有保護跟增上的作用。所以印光大師說,菩薩道要成...今大上午有位中興大學研究所的研究生來問我許多問題,就是在座的游居士。目前台灣各大學都有佛學社團的成立,大多數...若是真修人,不見世間過。學佛的人,不要去好奇這個那個問題。其實修行是管好自己。整天把自己的時間跟精力放在去發...
1942年的10月13日,農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南山律宗十一代祖師弘一大師取吉祥臥安然示寂。而大師去後,其思想與事...
【度四流者為作橋樑。趣彼岸者為作船筏。是三善根殊勝果報。是三善本所引等流。常行惠施如輪恆轉。持戒堅固如妙高山...
有一個婦人,年輕時就歡喜打牌,幾乎到了一天不打牌,日子就不能過的癡狂地步。一個家庭主婦不在家裡相夫教子、管理...
生病能治治嘛小病從治,大病從死。原先我們醫療室有個師父他負責,有個師父發高燒了,測一下四十一度,然後他說:師...
【註音版】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劉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
上篇:【註音版】佛說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 | 下篇:【註音版】大寶積經陏伽長者會 |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yu)音樹下,與大苾(b)芻(ch)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hē)...
般舟三昧經
晚課(暮時課誦)
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蕅益大師:見聞錄
【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註音版】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註音版】佛說了本生死經
佛說法集經
淨土生無生論
佛說賢首經
【註音版】佛說咒齒經
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
佛說太子慕魄經
【註音版】大般涅槃經佛說極愛一子地章
佛說古來世時經
合部金光明經
【註音版】大方廣菩薩藏經中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法
【佛教詞典】智慧念佛
【佛教詞典】內典

因果報應的三種形式

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執著

天底下最難的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入禪之門第三講:四祖禪法

誰即身成佛了?

生命可以透過努力,作很大的改變
妙蓮老和尚《福慧雙修》
若是真修人,不見世間過

弘一大師禪修的故事

度四流者為作橋樑,趣彼岸者為作船筏

給人感動也是一種布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