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佛,就是要開發自己的真心,摘下自己的面具,誠懇地剖析自己、認識自己。

2.學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託,而是當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3.佛教的無我,旨在否定「我」的功利觀念,並沒有否定「我」的責任觀念。

4.佛教的涅槃,旨在解脫「我」的煩惱,而非放棄「我」的責任。

5.修行要在日常生活當中把一切事看淡,心裡不執著,一有分別計較,即是煩惱起現行,有煩惱有染污,即不是菩提心。

6.修行從相信因果緣起開始,「果」是別人能看到的,「因」只有自己最清楚。

7.「色即是空」,一切的現象皆是空的,因為它是因緣所生;「空即是色」,一切現象雖然是空的,可是仍有因果關係。

8.唯有努力不懈地學佛修行,才有辦法超脫生死輪迴,結束因果業報。

9.學佛的要訣,除了多看、多聽、多問之外,必須以智慧處理問題,以善巧方便接引眾生,以圓滿覺悟作為標的。

10.修行是二十四小時的事,二十四小時都處在佛的世界,這樣的修行才比較可能成功。

11.修行若說有快捷方式,那便是用心不斷去省思和體悟。學佛就是要讓人看到自己的問題,學會懺悔。

12.修行就是要把貪瞋癡丟得乾乾淨淨,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慈悲心,修歡喜心,才能真把自己的毛病習氣修正過來。

13.學佛是自己的事情,要了脫生死也是自己的事情,不管別人如何看待,仍然本著自己的信念去做,如此才可能成功。

14.人與佛本無距離,是人自己拉長與佛、菩薩之間的距離,所以解鈴還須繫鈴人。

15.相信人人都有佛性、真如,如果找得出來,就能過得很自在!

1.佛陀親身證明,佛法是一條有效的從煩惱到解脫的道路。

2.學佛是為了開發自己,讓自己對起心動念做主,對當下這一念清楚明白。

3.學佛的方程式就是:當你分別心生起時,不要只一味的計較、執著,要去認識、了解,而認識、了解之後,必然有所發現。

4.對於一切境界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但是不起心動念,這就是「照見」,是真實的功夫。

5.如果我們每一刻都能活得警醒,不放過一個念頭、感受,就能探得煩惱的根源,使煩惱不再威脅我們。

6.真正學佛的人, 越學心越清淨,越學煩惱越少,越學無明越薄,智慧越長,容光煥發,身心安住,這才是功效!

7.心地清淨,沒有什麼事,牽掛、憂慮比從前少,這就是進步。所以修行,要能夠真正地看破、放下。

8.迷惑的人雜念多、妄想多,處處分別執著。覺悟的人,心地清淨,沒有妄念。

9.修行最高的目標是「清淨」,心地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表現在外表,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

10.自性清淨無染,就是戒;自性寂然不動,就是定;自性觀照無礙,就是慧。

11.眾生,少不了陽光、空氣、水。佛弟子更須戒、定、慧三學滋長色身!二者相較,戒如陽光,定如空氣,慧如水;學佛弟子,陽光空氣水是為色身之所需,戒定慧是為法身之所需,二者皆不可或缺!

12.我們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是貪瞋癡;佛菩薩不起心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是戒定慧。

13.佛法累功積德的標準就是「戒、定、慧」三學。有戒未必有定,有定一定有戒;有定未必有慧,有慧之人一定有定。

1.智慧從禪定而生,要想求得智慧,須先有禪定的功夫,如希望得到禪定功夫,須先有持戒的宗教生活。

2.持戒的宗教生活越清淨,越可助成高深的禪定,在深定之中,便能產生超人的智慧。

3.假如一個人活了一百歲而沒有真實的智慧,又不能自我規律,那倒不如只活一天,具有智慧和禪定的功夫。

4.世間人有聰明沒有智慧,「智慧」是由真心流露出來的,「聰明」是由意識起用的。

5.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來改革你的內在世界,使你的內在變得更柔軟、更慈悲、更有智慧。

6.「佈施」是「萬緣放下」,心中一切妄想、執著、分別、憂慮、煩惱、牽掛一切放下。

7.「放下」是心裡不要牽掛,用清淨心處世待人。清淨心就是真誠心、眾生平等心。修行是要使我們斷除情慾,而不是要使我們變成一個無情的人。

8.唯有心中完全放下,一絲毫分別執著都沒有,心才能清淨。在大乘佛法中,無論什麼法門都是修清淨心,心淨則身淨,身安則道隆。

9.凡夫為什麼這麼多苦難,只因起心動念處處執著。

10.學佛人在世間應當有願無求,求是貪心,由妄想心中生。願是由真心發出,是理智的,是願求眾生皆能離苦的心。

11.修行是從檢查自己的起心動念開始,從內心開始修正,所以叫修行,也叫修心。無論學習那個法門,用平常心、清淨心、平等心、長遠心處之,方是正道。

12.修行是觀察自心,起心動念是否純善,到了完全沒有惡念還不算數,乃至惡念空,善念也不執著,不著二邊,無我、無心這個畢竟清淨,才是究竟。

1.仁慈是感情的,建立在愛緣慈。菩薩的慈悲建立在法緣慈,知萬法平等,對眾生慈與對自己一樣。佛的慈悲謂之大慈大悲,完全從清淨心、平等心、同體之心發出來的。

2.用慈悲心來關懷他人,乃至遍及於一切眾生;用智慧心來觀照自我,乃至微細的一個念頭。這就是「悲智雙運」。

3.自求解脫是慧業,助他解脫是福業,福慧雙修的,便是菩薩道。

4.常以「智慧眼」來觀照自己,以「出世心」來度化眾生,就是人間的活菩薩。

5.不能斷除一切惡事,是由於沒有真實的智慧;沒徹底實現一切善行,是由於沒有體現真正的慈悲。

6.我們學佛,主要是要學佛的沒有煩惱、只有智慧和慈悲。

7.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佈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時時心有法喜,念念不離禪悅。

8.佈施是放下,這是修功德;忍辱是成就功德,功德就不會喪失。

9.成佛之道的要件是「柔軟心」。柔軟心就是無恨心、慈悲心、願意吃虧的心、處處忍耐的心、知足的心、不執著的心。

10.個人修行不重形式,重在發現自己的毛病,這個叫「開悟」;把自己的毛病改正過來,就叫修行的「功夫」。

11.真正覺悟的人,知道世間非真實,世事皆虛幻,這是看破。看破之後對於萬事萬物決定不取不舍,是放下。看得破、放得下之後,自己的本分工作會做得更認真、更努力,為什麼呢?因為看破、放下之後才能重新提起。

12.看破放下後,你的生活就自在了。無論你過的是那一種生活方式:富貴者,安於富貴,不起貪戀;貧賤者,安於貧賤,知足常樂,皆得大自在。

13.《金剛經》上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放下、舍離一切分別,就能出十法界;放下一切種種妄想,就能圓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