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句佛號實實在在不可思議。一切諸佛都念阿彌陀佛,用意就在此地。所以不管說多少法門,佛講《華嚴》,最後念佛;佛說《法華》,最後也念佛;乃至於性相各宗,歸根結底統統念阿彌陀佛。在中國,禪宗那麼樣的盛行,我們看看禪門日誦,禪宗用的課誦本,他晚上也念《阿彌陀經》,念阿彌陀佛。這是祖師大德們真正明白了,真正透徹這一個事實的真相,所以沒有不念佛的。凡是學佛不願意念佛求生淨土的,這是祖師說的話,他的佛法沒通啊。換句話說,沒有真正明瞭。如果真的通達明瞭了,沒有一個不念佛求生淨土的。這個都是事實。

像蓮池、蕅益大師,乃至於印光大師,這是近代的,年青的時候都是涉獵許多大乘佛法,我們以這個標準來看,他們是別教的根機。但是到了晚年,他們的根性成熟了,將所有一切修學的那些法門全部都舍棄,都放下了,專修念佛法門。這一專呢,就變成圓教了。由此可知,圓頓根機,確確實實我們在歷史上所見到的,是可以培養的,可以養成的。真正覺悟了之後,唯獨念佛往生這個法門是真實的,其他的都不要了。為什麼呢?絕不願意再在那上面去浪費寶貴的光陰了,沒有一個不專修了。所以蓮池大師到了晚年,他老人家所說的,"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再不搞了;"八萬四千行,饒與他人行"。自己一部《阿彌陀經》,一聲阿彌陀佛,晚年就是這個了。蕅益大師亦復如是,印光大師也是這個樣子。所以真正到成熟的時候,必然是一門專精,這是我們從歷代祖師大德那個地方所看到的,回頭得越快越難得,越快越殊勝啊。換句話說,將來你往生的品位越高啊。所以佛門裡面無量無邊的典籍,是接引初學的,因為初學的根性非常複雜,是接引的。真正自己明白了,了解了,覺悟了,所謂覺悟就是真正知道這個世界苦,下定決心要離開六道輪迴,這一生當中決定要求生淨土,要見阿彌陀佛,這個人就是真正覺悟了。真正覺悟了,也能看得出來。從什麼地方看呢?他那個樣子,一定是一天到晚一句佛號

說實在話,我早年學佛,對淨宗興趣不大。李老師是學淨宗的,我在他會下十年,我尊重他,對淨宗不譭謗而已,只能做到這個,叫我一天到晚念佛,修這個法門,不行,還不肯幹。一直到華嚴會上,看到佛教等覺菩薩成佛的方法有這一招,我這才一下醒悟過來了,回頭再看這個法門,跟從前看法不一樣了,才曉得這個法門真正不可思議。佛教等覺菩薩那些理論與方法不是我們凡夫能做到的,教念佛求生淨土見阿彌陀佛,這個方法我們也可以做得到。換句話說,我們採取這個法門,豈不叫一步登天了!而後才知道,為什麼十方一切諸佛如來讚歎這個法門,那就是諸佛如來真正的大慈大悲。前面講了這些,按照你這些根性,你成佛至少要三大阿僧祗劫。所以這些法門之外有一個特別法門,這就是念佛法門。這個念佛法門,這些東西通通可以不談,都不需要,只要你肯信,你肯願,你願意去,這一句佛號你老實念,就成功,萬修萬人去。這個法門理很深,蕅益大師這個《要解》裡面給我們已經透露無遺了,方法巧妙極了,信願持名,一生成佛。

佛法沒有別的,自始至終就是斷煩惱。伏、滅是兩個階段,先要伏,然後就滅了。我們可以說,拿《要解》的標準,等覺菩薩都是伏,到如來果地上才滅了,這個是智慧能力圓滿地恢復了。小乘羅漢斷了見思煩惱,塵沙、無明統統在。大乘菩薩塵沙煩惱也斷了,無明破個幾品而已,沒有完全斷掉。可見得他對於見思、塵沙,他斷了;對無明,他伏著。所以我們煩惱斷不掉,要有能力把它伏住。這個能力,一般通途法門是定力,用定力伏住煩惱。在念佛法門裡面用佛號。這一句佛號淨念相繼,一句佛號接著一句,一句接著一句,煩惱不起現前了,不起作用了。用這一句佛號,這個方法來伏煩惱,比用定功容易。定功必須要修持得到禪定才有這個能力,才有這個受用。念佛人用念佛這個方法比修定容易,換句話說,得到這個受用比修禪的人來得快速,這是這個法門的殊勝之處。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的全體,都在一句佛號之中。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見到許多一生就專持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他自己曉得他什麼時候走,他不生病,站著走的,坐著走的。你們剛才同學有問我,自己學佛了,家裡老人不學佛,看到很難過,你問我怎麼辦。那怪你自己學佛不認真,你學佛沒有成就啊。香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中,何東居士,就是何世禮將軍,這是英國英王封他爵士。何世禮一家虔誠的基督教徒,他的母親念佛。雖然他是虔誠的基督教徒,畢竟是念過中國的古書,對母親很孝順。母親很開明,家庭裡面信教自由,彼此互不干擾,所以他家裡有佛堂。他們夫妻兒女星期天都上教堂去了,老太太在家裡念佛。老太太度他們一家人,方法實在太高明了。老太太往生,叫他兒子通知他的親戚朋友,他哪一天走。這個大事呀,家庭裡面開宴會。這個時候,他把他兒子媳婦叫過來,他說,我們家庭宗教自由,雖然信教不同,相處非常的融洽。但是我今天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至少你也跟著大家念幾聲佛,送送我,算我們母子一場。這很合情合理呀。他這個兒子媳婦小孩跟著大家念佛,不到一刻鍾,一刻鍾是十五分鐘,他老太太是打坐,坐在床上就走了。何將軍親眼看見他母親念佛,沒有病苦,打坐,曉得什麼時候走,還跟大家告別。這個事情在香港轟動了一時,報紙雜誌裡頭登了很多,影響很大。何世禮將軍看到這個樣子,全家念佛了。這就是他度他一家人,你看這方法好不好?我做榜樣給你看,這個不是假的呀,這個裝不出來的呀,真功夫啊。我們在台灣,看到站著走的、坐著走的,在台北市,李季華老居士,大家知道的。那個舊金山的甘太太那一天在場,他還敲引磬念佛,他做維那。老居士在念佛團,那個念佛團是他創辦的。他八十多歲了,他有幾個小孩都在美國,就是夫妻兩個住在台灣的。他是兩個月之前就曉得他哪一天走,所以抽出空來看看這些親戚朋友,見最後一次面,告別。走的這一天,還徵求太太同意。他太太不知道啊,他跟他太太講,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你一個人會不會感覺得很孤單寂寞?他太太說,你要能去,那最好了,你不要管我了,馬上就同意了。不知道那天晚上就走了。這個是先徵求太太的同意,他太太同意了,沒有問題了。到了念佛團,那一天是共修會,他老人家上台講經,講了一個半鐘點,講完之後給大家說,我要回家去了。人家以為八十多歲了,講累了要回家了。哪裡曉得,下了講檯,隔壁一個小客廳,他在小客廳沙發上一坐,就走了。那一天甘老居士在場,親眼看見的。我有一個老朋友,徐醒民居士,以後到台中親近李老師,他那個時候是新生報的記者,剛剛學佛沒多久,那一天他也參加了這個法會,第二天寫了封限時信給我,我在台中,他說真的,一點不假,我親眼看到的。所以這種境界必須要真正去做。念佛並不是說一天一定要念多少,蕅益大師在此地沒有這樣說法,說的是念佛功夫之淺深,沒有說念數量多少。功夫淺深從什麼地方看呢?心愈清淨,功夫就愈深。所以假如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你的妄想煩惱還照樣起來,那個沒用處,那就是古人所說的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一定要能夠看破,要能夠放下。這個放下,大家不要聽錯了,放下不是你把工作放下,不是你把每天的事務放下,不是你把責任放下,不是的。你把心裡面的妄念放下,煩惱放下,憂慮放下,牽掛放下,是放下這些,心清淨啊。剛才說,清淨心生智慧。你有了智慧,無論是處事,待人,接物,你會做得非常圓滿,會做得恰到好處。世間人把事情做錯了,那是糊塗,迷惑,沒有智慧。所以佛法自始至終是求智慧。

名一定有實,有一個實體,我們才給它起個名字。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就是依法界全體而起的,因此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念法界全體。諸位要明白這個意思,那個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你就會恍然大悟。所以有些同修來告訴我,我們現在念這句阿彌陀佛,念《無量壽經》,念《彌陀經》還不夠。你過去學佛念的大悲咒,念的《心經》,那個十小咒,《普門品》、《地藏經》,現在都不念了,那地藏菩薩會怪罪你呀!這個都是用我們凡夫的心去測量佛菩薩,佛菩薩也像我們一樣,得罪了要怪你。這個心態,說老實話,對於諸佛菩薩就大不敬。你把佛菩薩看扁了,看成跟凡夫小心量一樣,所以這個念頭就是罪業,就是造業啊。佛菩薩哪有那麼小器!現在我們了解了,原來一句佛號無所不包,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統統都在裡頭了,一個也沒有漏掉。這個是真正微妙不可思議,所以諸佛菩薩都讚歎阿彌陀佛,諸佛菩薩都念阿彌陀佛,就是這個道理。

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

這個名號不但是法界全體,即眾生本覺理性。《華嚴經》上說得很好,情與無情共一體,眾生跟佛是一個理性。性就是真如本性,理是理體。理體是什麼呢?就是法界體,就是法界全體,是阿彌陀佛。法界全體是諸佛如來,法界全體也是一切眾生,法界全體也是我自己本人。這個是真正的事實,所以念這一句佛號,是念法界全體,是念一切諸佛菩薩,是念自己的真如本性。哪有漏掉的呢?決定沒有漏失。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夠了,什麼樣的經什麼樣的論,什麼樣的咒,都在這一句佛號之中,這一句佛號圓圓滿滿的都包括了。我們念這一句佛號多方便,何必要念那麼多,念那麼雜,念那麼亂,沒有必要啊。所以說:持名。即始覺合本。

這個事實真的很少人知道。我們起一個念頭念阿彌陀佛,這就是始覺,你開始覺悟了。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本覺。本覺是什麼?本覺就是本性,就是真如本性。始覺合本覺,這就是菩薩心。凡夫沒有始覺,雖有本覺他不覺。本覺雖然存在,但是在事相上他不覺,這叫凡夫。菩薩在事相上覺悟了,他對於這些道理、對於這個事實真相明白了,清楚了,能把始本合起來,這叫真修,真正修行。念佛這個法門,是真實修行裡面最殊勝、最巧妙的一個方法,是任何方法所不及的。念佛成佛。始本不二。

那麼什麼叫相應呢?在這個地方,我們把相應這兩個字意思多少也明白了一些。相應,是與這個理相應,是與這個事實相應。什麼是事實呢?法界全體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法界全體的德號,就叫阿彌陀佛。當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時候,理事一如,念這一句佛號當中,有圓滿的理,有圓滿的事,這就相應了。念念喚醒自己,自己跟法界合而為一,跟諸佛如來合而為一,跟一切眾生合而為一,這就相應了。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這個佛是真佛,是圓滿的佛,念念相應就念念佛了。前面曾經講過,念佛人相應,就得佛的氣分了。有個同學問我,氣分這兩個字的意思不甚明白,什麼叫氣分。我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阿彌陀佛心很清淨,我的心現在一天比一天清淨了,就得阿彌陀佛清淨的氣分。阿彌陀佛慈悲,我現在也慢慢學著慈悲了,那麼跟阿彌陀佛慈悲的氣分就相應了。如果今天這一段你要是聽明白了,那就真的相應了,真的接近阿彌陀佛的氣分。為什麼呢?始本不二,性相一如啊。生佛不二,理事不二。我們念佛的時候,逐漸逐漸體會這個境界,契入這個境界,這就叫得佛的氣分。這個理與事真搞清楚,我們對於這個法門,對於一心念佛、信願持名,就決定不會懷疑。這樁事情真搞清楚了,真搞明白了,疑斷掉了,信也就生起來了。這個信是真信,比那個正信還要高一等。通常我們講正信,現在變成真信了。正信有兩種,一種是依聖言量,佛所講的我相信,我不懷疑。另外一個是經教裡面理論明白了,我這個信是有理論依據的,這不是迷信,這叫正信。真信那是跟佛氣分接觸到了,接觸到了才真信,自己真正契入了,比正信又要提陞了一層,叫真信了。

這是說明佛的光明無礙。現代的科技使我們知道,光確實有許許多多種,我們稱它做光波。我們眼的能力所能夠見到的光是很有限的,比這個波度長的我們見不到,比這個波度短的我們也見不到。所以這個眼的能力非常有限,在無數光波裡面只能接收到這一小段。像無線電電波一樣,我們這機器不太靈光,只能收到一個頻道,其他頻道都收不到,這個現象確實是如此。那麼佛的光度呢?他是圓滿的,這是真正不可思議,他是圓滿的,在任何一個頻道裡面都能夠收得到。所以這個光它叫圓光,才叫做無障礙。"約人民言",這是對我們來講了,"由眾生與佛緣深",所以眾生接觸到佛光,佛光是徧照。佛門也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所以佛法對這個緣字看得很重,一定要有緣。緣深的人,這一生就得度了;緣淺的人這一生都不能得度。但是佛的本願,是要度一切眾生的。緣深的,這一生幫他成就。緣淺的,幫他再加深。沒有緣的,要跟他結緣。佛用這種方法,叫普度眾生。沒有緣的人,這一生當中偶爾聽到一句阿彌陀佛,這就結上緣了,生生世世希望把這個緣給他加深,一直到他成熟。緣成熟了,那一生就得度了。我們跟阿彌陀佛,可以說無始劫以來所結的緣,到今天也有了相當的深度,這個深度是不是到了成熟的深度,那就很難講了。如果要在這一生成熟,我們必須在緣上特別加強。用什麼方式加強呢?信願持名,用這個方法努力加強,這一生當中很可能就圓滿,就成功了。所以要懂得,一般人之所以不能見到佛光,不能體會到佛對於一切眾生的真實功德,都是因為業障深重,所以見不到,所以體會不到。消除業障的方法很多,大乘經裡面所說的種種法門,種種的修持,無非都是幫助我們消除業障的。消除業障最有效的方法,無過於念佛,但是很少人相信。為什麼不相信呢?業障太重了。清朝初年乾隆年間,慈雲灌頂法師,這個在清朝一代也是很有名氣的一位法師,他的著作很多,有幾十種,在日本卍字續藏裡面收集了不少。《觀經直指》裡面明白地告訴我們(《觀經直指》是《觀無量壽經》的註解,他作的),世間人業障、罪障很重,所有一切經法、懺法都消除不掉的,業障重到這個程度,都沒有辦法消除的,最後還有這一句阿彌陀佛,能夠消除得掉。這一句話是很不容易說出來的,他對於這些法門,要是認識不清楚,不能夠透徹了解,他怎麼曉得這一句佛號有這樣不可思議的力量。所以我們今天想求消除業障,斷煩惱、滅罪業,不必求其他的經咒,這一句阿彌陀佛就好了。一切經咒力量達不到的,沒有辦法的,最後還得求阿彌陀佛。那我們為什麼不用這一句阿彌陀佛呢?為什麼不去相信這一句阿彌陀佛呢?所以只要一心稱念,念念無間。這個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修學的方法,實實在在講,大勢至菩薩講絕了,也就是教給我們這個佛號要怎樣念,才有效果,才能收到效果。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你只要照他這個方法,就收到效果了。都攝六根這一句,不要去研究它。你只要真正做到淨念相繼,給諸位說,那個六根自然就收攝了,就都攝了。所以最重要的是四個字:淨念相繼。淨要注重,淨是清淨心。我們對它有懷疑,疑在裡面,心不淨了,真的沒有疑惑。假如裡面還有夾雜,這心就不淨了。譬如說有個念佛的人,這個老修行現在聽到這個法門好,現在念佛了。過去是又念《金剛經》,又念《地藏經》,又念《藥師經》,現在通通不念了,心裡恐懼:不念《藥師經》,生病的時候藥師如來不保佑了。不念《普門品》,就沒有辦法消災了。好像把這些諸佛菩薩都分配了,哪些菩薩管什麼,哪個菩薩管什麼,樣樣都要念到,不念到不行,不能得罪一個。這就夾雜了。懷疑、夾雜,這個心態去念阿彌陀佛,不靈了。為什麼?他不淨啊。淨念,完全沒有懷疑,完全沒有夾雜,一心念。一心不是二心,念佛還想到別的,那就是三心二意了,那不行。相繼,是一句佛號、一句佛號不斷,這就行了。念念無間,那個效果,大勢至菩薩講的很好:先前當來,必定見佛。佛的光明徧照,你怎麼接觸不到呢!一定接觸得到的,要緊的是淨念相繼。這是我們常講的: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個就是淨念相繼。要這樣子去念佛,才有感應,這個經上講的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這一句可以說是總結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而我們把彌陀的功德轉成自己的功德,也就是這一句名號。能念是我們的心想,所念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一切法。那麼現在理論我們懂得了,事實也曉得了,轉變的方法也知道了,這善根福德因緣,因緣這一項可以說我們是圓滿具足了。我們肯不肯去做呢,那就是福德了。肯去做,世出世間第一福德,沒有比這個福報更大的了。第一善根啊。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你要問,信心、願心、真正實行的那個心從哪裡來的,就是理論、事實、方法你統統明白了,信心生了,願力現前了,死心塌地念這句佛號了。

下面這兩個段落,勸願勸行。正宗分三個段落,前面勸信,我們介紹完了。這個勸願勸行非常重要,所以蕅益大師在沒有介紹之前,先有幾句話交待。這個幾句話太好太好了,說出西方世界殊勝之所以,它到底哪個地方殊勝,就是殊勝在"帶業往生,橫出三界",這是它的殊勝處。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帶業往生、橫出三界,我們決定這一生不能成就。這是真的,為什麼呢?沒有這個法門,那麼一定要自己斷煩惱,見思煩惱斷盡,就是前面講證得小乘阿羅漢果,或者是大乘七信位的菩薩,別教是七住菩薩,才能夠出三界,才能夠超越輪迴。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可以說現在這個世間一個人也做不到,找不到一個人,你知道這個事情多難。禪與密號稱捷徑,倓虛大師說過,倓老高壽,往生的時候九十多歲,他說過很多次,他一生當中看到參禪的這些大師們,聽到的,他說得禪定的有,他見過,也有聽過;開悟的,他一生當中一個也沒有見到,也沒有聽到。諸位要知道,參禪不開悟,不能出三界。得禪定,不過是生四禪天而已,那得禪定的。由此可知超越三界了脫生死是多麼困難的一樁事情。密宗,黃念祖老居士你們在錄音帶上應該聽到,大陸最近四十年,十億人口,這裡面學密成就的,黃老居士說只有六個人。不成比例啊!所以他晚年專弘淨土,勸人念佛。假如諸位細細再看看他的老師夏蓮居老居士,諸位細讀,要認真、要仔細去讀他的《淨語》,夏蓮居老居士的《淨語》,你會發現,老居士過去學過禪,也學過密,也學過教。到晚年,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其他東西徹底放下,一天到晚佛不離口珠不離手。你看看《淨語》裡所說的,多少人說他迷在佛號裡頭,他聽了無所謂。你說我迷我就迷,迷能往生就行了。你們不迷的,不迷的不能往生,不迷的人照搞輪迴。夏老居士給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那真叫徹底回頭。這都是我們要仔細留意去觀察,對我們自己信願一定有幫助。這是我們的增上緣。

這個地方,世尊叫著舍利弗,也就是叫著我們,勸勉我們要發願,"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應當要發願,求生淨土。前面說過,《華嚴》是世尊一代時教的根本法 輪,所謂一切經都是華嚴眷屬,《華嚴》是根本。這個根本歸宿卻在西方極樂世界,歸宿在《阿彌陀經》。一般人不能相信,總是善根未熟。善根熟了,一聽就相信,就接受了。善根還沒有熟透,蕅益大師苦口婆心為我們開導,把這些疑難一層一層替我們解開。我們明白之後,應當發願求生,這才不辜負蕅益大師。這個地方佛又特別勸勉我們求生淨土,當然淨土的殊勝就在上善聚會,這個實在太難得了。我們現在學佛善友少,我們同參道友善友少,惡友多。什麼是惡友呢?使我們對這個法門懷疑,不能專修,這個就是惡知識。善友是一味勸導我們,鼓勵我們放下萬緣,專修這個法門,這是善友。我們同學當中,還有勸你《華嚴經》好,不能不讀,《法華經》也不錯,要多看看,這不是真善知識,你要知道。為什麼呢?分心了,也就是夾雜了。縱然你很努力進步,我們前面講過,你是雜進,不是精進。精是純而不雜,像古大德一樣。古來淨宗的大德,一生就這一部經就夠了。那叫真善知識,叫真精進,那就是"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不但世緣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才行,專到極處。這樣的人,沒有一個不往生的。在我們自己這一生當中,我們曾經見過,曾經聽過,這個聽說那都有事實,決不是傳聞,決不是虛構的,往往有這些鄉下老太婆,不認識字,什麼經也沒聽過,就念這麼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個三年五載,站著往生的,坐著往生的,預知時至。給諸位說,那些人那叫真正善根成熟,他一生專進,他一點都不雜。這個是知識分子、士大夫階級不能夠相比的。所以古人常講,唯上智與下愚不疑。上智,文殊、普賢這些人是上智,他們對於這個事實真相完全明白,完全了解,所以一心念佛,一心無二用。不錯,文殊普賢講了很多經,他為什麼講那些經呢?看到你根器沒成熟,你不能接受這個法門。你想學般若,給你講般若;你想學方等,給你講方等。這是不得已。根熟的眾生,他什麼都不講,專門叫你念佛。這在我們中國歷史上能看到的。法照禪師,這是唐朝時候人,他的緣不錯,在五台山見到文殊菩薩。他見到大聖竹林寺,文殊菩薩的道場。諸位看看法照禪師的傳記,你就明瞭了。聽文殊菩薩講經,聽完了以後向菩薩請教,末法時期眾生根性已經不如過去的人,應該修什麼法門,才能夠得到利益?文殊菩薩教給他念佛。他向他請教,念哪一尊佛?文殊菩薩給他介紹念阿彌陀佛怎麼念法,文殊菩薩還念了幾句,親口傳給他。這就是五會念佛。他離開了五台山之後,禪不要了,專修念佛法門,到處教給別人念佛,所以成為五會法師。這五會念佛是文殊菩薩傳給他,他傳下來的。但是五會念佛這個音調已經失傳了。現在有流行的五會念佛譜,那是後人編的,照這個意思來編的,不是菩薩所傳的。這就是說明,文殊菩薩觀機,看到法照機緣成熟了,沒二話說,就教他念佛。那麼換句話說,他還跟你講其他的經典,那意思很清楚,你這個根機沒成熟,你不能接受當生成佛的大法。世尊在此地告訴我們,為什麼勸你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呢?"得與如是諸上善人",如是就是前面講的不可算數、無量無邊的那些一生補處菩薩,諸上善人就是指這些人。你到那裡跟他們"俱會一處"。同參道友裡面來說,能夠跟補處菩薩在一起,補處就是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一流的呀。到那個地方去,跟他們是同學,每一天在一起,這些人時時刻刻照顧你,你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所以在西方世界,在我們現在想像、推想當中,大概三劫、四劫,或者三劫都不到,他就證得補處的果位。你要問為什麼,因為這麼多補處菩薩天天跟你在一起,這些人提攜你,幫助你。

西方世界凡聖同居跟十方諸佛世界凡聖同居土完全不相同。蕅益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講,今是現在,現在以無漏不思議業,這個無漏不思議業,說這些聖人,大概我們沒有問題。如果說我們去往生的人,恐怕有懷疑了。旁邊有幾個小字,就是為我們破除這個疑惑的。多善根福德因緣,這經上不是說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諸位要知道,一個造五逆十惡的人,他肯相信,他肯念佛,他能往生,這個人就是具足多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小看。往生有兩種,《無量壽經》跟《觀無量壽經》裡面說得很詳細。去年我們在此地講過《觀經》上品上生章,善導大師為我們開示得很明白,如果不是多善根多福德,你跟他講他不能相信。他一生造作惡業,那是另一碼事情。他能相信,這是多生多劫善根成熟,否則的話不可能相信,信了之後立刻就發願,就求生,這是福德。肯去、肯念,這是福德,這是多福德。怎麼多呢?心性極致,那怎麼不多呢。心性無量無邊,你念一聲就是一聲無量無邊的福德。念兩聲,兩聲無量無邊的福德。你不肯念,沒福啊。不想去、不肯念,沒有福德。因緣是有善知識把這個方法介紹給你,這是緣,這是因緣。心性極致,名號功德,彌陀本願的加持,那就是無漏不思議業,通常我們用一個字代表,叫淨業。淨業就是無漏不思議業。這個法門叫修淨業,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感得佛與這些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是這麼一樁事情。要不是無漏不思議業,怎麼能跟這些等覺菩薩天天在一起呢。

這是事實。教網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沒有說過這個事情,沒有辦法收西方極樂世界。剎是什麼?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沒有這種事情,唯獨西方世界特別。所有一切佛剎裡面都沒有,沒有這種情形。這是什麼原因?前面說過,心性之極致,這是我們能念的心,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彌陀本願威神的加持。如果不是這樣,那簡直就是講不通。但是這個完全是事實,從這些事實裡面我們就真正了解淨土法門、極樂同居超絕一切諸佛剎土。所以一切法門以這個法門為第一。若說成就,這是一切法門都不能跟這個法門相比的。一般講天壤之別,用天壤之別來形容,有過之而無不及。任何一個法門比不上這個法門的成就,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們今天有幸遇到,只要依照這個經典理論方法去修學,我們過不了多久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同居土裡面的大聖人了。這不是普通人啊!

人天有漏福業福德少。有漏的福,所以福德少。有漏的福,福報裡面摻雜著對於這個世間的貪瞋癡慢,摻雜著這些東西在裡頭,所以雖有福,沒有德,叫有漏的福業,福德少。

皆不可生淨土。這都是往生淨土的障礙。 唯以信願執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

這是明顯清楚地告訴我們,善根福德要怎麼修。深信切願、執持名號,那就是多善根多福德。這是真的,是決定的事實,是世出世間最大的善根,最大的福德。如果不是第一善根福德,你怎麼能修學第一法門,你怎麼能在一生當中得到第一成就?

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況一心不亂哉。

散心是以散漫之心,這個心念佛,福善就不可稱量。但是諸位要曉得,這不一定能往生。為什麼說它福德不可稱量呢?不可稱量是多,多到不可思議。這個散心稱名,雖然這一生不能往生,他跟西方極樂世界種下了緣,結了緣。將來他什麼時候能夠一心執持名號了,他就決定得生。他跟阿彌陀佛結了緣了,跟阿彌陀佛、跟西方極樂世界結上緣,那個福善就不可稱量。但是他什麼時候得生呢?那就看他什麼時候用信願執持名號,那他就得生了。"況一心不亂哉",這一心不亂就是具足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

信、願、行,在淨土宗稱為三資糧,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往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的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缺一個都不行,一定要三個條件統統具足,真信,切願,執持名號。古人說,信願持名是善中之善,是福中之福。這個道理非常之深。因為理很深,這個事只有諸佛如來才明瞭,才知道。即使法身大士,已經見了性的菩薩,對於這個事與理還不很清楚。要不是佛為我們說出來,我們怎麼會曉得呢!我們是凡夫,業障習氣很重,佛雖然跟我們說明白了,我們還不一定能相信。那些大菩薩們,他們的業障習氣少,智慧多,佛給他們一說,他們就相信了。所以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接引華藏世界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容易,世尊在這個世間弘揚這個法門,勸我們念佛求生淨土難啊。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這是我們應當要知道的。如果我們也相信、不懷疑,也能接受了,那就是佛在《無量壽經》上所說的,我們過去生中無量劫的修行,善根福德今天成熟了。如果不成熟,你對這個法門不會接受的。由此可知,無量劫所修積的善根福德今天成熟,人數當然不多。如果人數多,那就不可以說為難信之法了。實在講,善根福德因緣在這個時期成熟的人,是屬於少數。

故使感應道交。文成印壞。彌陀聖眾。不來而來。親垂接引。行人心識。不往而往。托質寶蓮也。

這是能往生的人。哪些人能往生呢?善男子、善女人,這是經上所說的。那麼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的標準,無論在家出家,這個在家出家不相干,貴賤老少也不相干,六趣四生亦復如是。六趣是六道,四生是講胎卵濕化。換句話說,六道所有一切眾生都包括了。像《物猶如此》裡面所記載的,畜生往生的很多很多。倓虛大師給我們說的,民國初年諦閑老和尚頭陀寺的大公雞,念經往生。雞是畜生,是卵生的。四生是胎卵濕化,卵生的。那麼那個大公雞念佛往生,它也是善男子、善女人,它也是善。下面他就說出了這個條件了:"但聞佛名"。這個聞是講的聞慧。聞,聞了不相信,不肯發願,等於不聞,那可不叫善男子、善女人,這個諸位要曉得。聞了就信,就發願求生淨土,他這就用一個聞字來代表,這個就是多劫善根成熟。這個意思,世尊在《無量壽經》裡面跟我們講得很透徹。像經上所說阿闍王子那個五百人,那個五百長者,佛說了,這一批人在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這善根不錯了。供養四百億佛,你就曉得他修行了多久。這一次又遇到釋迦牟尼佛了,很難得了,真是大善根。在這一生當中得人身,跟釋迦牟尼佛生在同一個時代,以居士身親近釋迦牟尼佛,聽佛講經說法,聽了之後心裡面很歡喜。大家心裡都有一個願望,將來自己成佛了,希望跟阿彌陀佛一樣,就動了這麼一個念頭。釋迦牟尼佛知道了,把往昔的因緣說出來。諸位要曉得,他並沒有發心這一生當中發願求生淨土,他沒有發願。這就說明了,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這個善根還沒有成熟。那麼換句話說,這一生當中聽到這個法門、聽到阿彌陀佛名號能生歡喜心,能信能願,一切放下,決定念佛求生淨土,他的善根決定超過阿闍王子,超過他們。這樣的人不多,所以我們自己知道這個法門好,念佛求生淨土,有的時候勸人,別人不能相信、不能接受,不肯認真修行,你自己要曉得,他沒有那麼多的善根。這個佛都度不了,我們憑什麼本事。釋迦牟尼佛都不能夠度阿闍王子五百長者,都沒辦法,他善根不足。經上常講,佛不度無緣之人。這個緣是什麼呢?就是善根福德沒有成熟,佛不能度他。佛能夠度的,尤其是這一生能夠度他成佛的,統統是多劫善根成熟,那才叫真正的善男子,善女人。像諦老頭陀寺的公雞,那都是善男子。它雖然是一隻公雞,它也會念佛,也站著往生。"五逆十惡皆名善也",五逆十惡是什麼?是他這一生迷了,並不是過去世善根沒有了。過去世善根有,很多,但是這一生當中沒有遇到佛法,迷了,所以造作五逆十惡,造這個罪業。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開導他、勸勉他,他一聽就相信,立刻就接受,就能夠念佛求生,像唐朝張善和這樣的人,這是臨終的時候才聽到佛法,聽了就相信,信了就發願,立刻就念佛,念的不到十聲,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就現在面前了,他就往生了。這樣一種惡人,為何會有這樣的感應?是他多生多劫善根這個時候成熟。成熟,那就是善人。所以善惡的標準,不是用我們平常一般觀念來衡量的。這個是要觀察他累世的因緣,皆名善也。

至是到了極處了,簡單容易到了極處,直捷穩當也到了極處。沒有比這個更簡單,沒有比這個更容易,沒有比這個更直捷的了。這真正是一切法門裡面第一殊勝法門,這個我們要知道。許多人就是因為看到這個法門太容易、太簡單了,不敢相信。你要問,這是什麼緣故呢?那就是此地所講的,他的善根沒成熟,不敢相信,還要用其他法門,或是觀想,或是參究,或是密咒來幫助。哪裡曉得越幫越亂,錯了,大錯特錯。這個法門真的找到了,真的明瞭了,那確實所有一切經論通通放下,這是正確的。真正做到一門深入,不需要第二部經,不需要第二個法門。這個心定了,心立刻就清淨了,清淨心它就相應。下面這幾段都非常重要。

聞而信。信而願。乃肯執持。

這個是這一生當中又修一點遠因,這一生當中不能往生,那麼再看將來哪一生哪一世又遇到這一個法門了。善根現前,信願行三個條件具足,那就恭喜你,那一生就成就了。這是我們要知道,要警惕的。我們這一生中善根沒熟,有沒有辦法把它提前成熟呢?有辦法。你自己能夠精進,能夠努力,確確實實使我們沒有成熟的善根加行,這一生當中可以成熟,就在你自己肯不肯認真去幹。古德常講,放下身心世界,放下萬緣,一心專念,就把我們沒有成熟的善根培養成成熟了,這是我們自己能做得到的。當然這裡頭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緣。我們能遇到這個法門,能遇到蕅益大師的《要解》,跟我們講得這麼清楚,這麼透徹,使我們的疑惑都斷除了,這叫因緣。遇到這麼好的因緣,善根福德差一點,因緣好也能把善根福德提前,在這一生當中成熟。

諸位還要曉得一樁事實,三學、三慧、三資糧,把它展開來,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經中所謂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為什麼不可思議?原來是將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就收在這一句名號裡頭,無量法門、一切經教,就在這一句名號之中,持這一句名號就是持一切法門。佛在經上說,念這一尊佛就是念一切諸佛,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生十方諸佛剎土,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不能夠一心去執持,還要把心分一部分去研究這個、研究那個,去學這個、學那個,這就不是真信,就不是切願,不是一心執持。這樣修法,一生再精進,實在講那不是精進。我常講的,那是雜進,亂進,都是遠因,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來生還是繼續不斷去搞六道輪迴,這真叫可惜。後面這一句說:然有事持理持。

這個一心執持名號,可以分做事跟理這兩大類,念佛人可以分為這兩類的人。什麼叫做事持呢?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

特別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最簡單,也很容易懂,所以在中國流通最廣。如果說是念經,大概要以念經人數來說,念《阿彌陀經》的人最多。真正相信《彌陀經》裡面講的"有世界名曰極樂",相信有極樂世界,這是佛說的,決定不是假的,"有佛號阿彌陀",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他就發願求生淨土,就一心念這個佛號,這叫事持。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這是理論,對於西方世界這道理他並不懂,他只相信真的有這個事就行了。這樣的人能不能往生呢?能往生。

但以決志願求生故。 堅決地誌願求生淨土。如子憶母。無時暫忘。

這是說他求願往生的心非常懇切,像兒子時時刻刻想著他的母親。這是古時候的比喻,現在兒子不想母親的人很多。現在年頭跟從前不一樣了,從前,尤其是長年在外面旅行的人,時時刻刻想到自己家鄉的父母、故舊,或常常有思鄉。現在人沒有了,現在人把故鄉都淡忘掉了。這是一類講事持的。

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

為什麼那個往生的人他不動心呢?他把這個世間通通舍掉了,這個世間與我不相干了。好也好,歹也好,與我都不相干。我只是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乃至於身體與我都不相干。你讚歎它,譭謗它,不相干。我借這個身體念阿彌陀佛,我要生極樂世界。不但你譭謗讚歎不相干,打它罵它也不相干。為什麼呢?不帶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去的時候這丟掉了。諸位要記住,沒有這個功夫就去不了。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起碼的功夫,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功夫,最低限度的功夫。心真的定了,願真正懇切了,連身體都不要了,何況身外之物呢。所以看到榮華富貴,決沒有一絲一毫羨慕之心,沒有得失之心,那才叫功夫成片,才叫做一心不亂。這叫事一心,不亂是不為見思所亂。這個見思要記住,見惑裡面,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思惑裡面,貪瞋癡慢疑。這是講這十大類,細分無量無邊。通途的法門,不要說斷見思,伏見思都非常困難。只有在什麼時候呢?入定,所以定是叫定共戒。入定自然就不犯戒了,他身心定了。所以定當中就有戒,戒裡面沒有定,定裡面有戒。換句話說,定能伏見思,能伏煩惱,不能斷煩惱。伏煩惱看你伏的程度,伏的功夫愈深,你將來生天的等級愈高。天有二十八層天,這看你的定功,功夫高的就往上升,淺的就在下面,但是不能出三界,出三界要斷見思煩惱,定只能伏不能斷,所以出不了三界。四禪八定叫做世間禪定,意思就在此地。淨土這個法門叫帶業橫超,有伏煩惱的這一點點功夫就能往生。伏煩惱要定,所以叫念佛三昧。我們這裡不說定,叫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就是定,就是平常講的功夫成片,最起碼的往生條件。所以真正求願往生的人,要把這個世界真的放下,不要把這個世間拉拉雜雜的東西放在心上。世出世間法如果放在心裡面,統統是障礙。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臨命終時最後的一念或者最後十念是阿彌陀佛,那就決定往生。但是這個機緣相當不容易,所以說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有些人平常念佛念得很勤快,臨終不念了,臨終貪戀這個世間,那就壞了。還有臨終業障現前,這都是麻煩事情。什麼業障?病苦是業障,業障的事情多了,太多太多了,障礙你臨終不能念佛。這都是要在平常要知道預防的。什麼方法預防呢?修福。臨終不得善終是福薄,往往在那個時候把佛號忘記掉了。所以一定要修厚福,深厚的大福,臨命終時沒有病苦。平常不念佛,是因為他沒有聞到佛法,臨終的時候,這個時候忽然聽到佛法,聽到之後就發心,就發願,這樣的人能往生。但是這樣的人,真的是萬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這也不是沒有原因,前面說過,多生多劫的善根在這個時候現前,都不是偶然的。所以我們不可以僥倖,僥倖沒有不失敗的。何況臨命終的人遇到佛緣能往生,他至少要具足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他神志清楚。這就很不容易,很多人一病的時候就糊里糊塗,他什麼都不知道,家親眷屬都不認識了,那個人你教他念佛他沒有法子了,他不能往生的。所以頭腦要清楚,就是臨走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大福報。第二個,在這個時候遇到善知識,遇到一個人勸他念佛求生淨土。臨終那一剎那,怎麼會那麼巧碰到這個人,這個難得。第三個條件,他一聽就沒有懷疑,立刻就接受,馬上就照辦。所以即使一句佛號,他這一句佛號裡頭信願行這三個條件圓滿具足,他才能往生。這很不容易。所以底下說:

縱下下品逆惡之人。並是夙因成熟。

宿世的善根成熟,哪有偶然的。我們凡夫眼睛看到是偶然的,其實不偶然。他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善根這個時候成熟,

所以一切諸佛度眾生了生死、超越三界,一生之中圓滿無上菩提,就是這個念佛往生的法門。除這個法門之外,沒有第二個法門,所以這個法門叫獨一無二。你要相信,你要接受,一切諸佛都恭喜你,你這一生成就了。你要不肯接受這個法門,不認真學這個法門,雖然在佛法裡面也用功精進,諸佛看起來,點點頭,也嘆息:不曉得你到哪一生、哪一劫你才能有一點成就。這是我們要深深警惕的。為什麼呢?我們自己本人就是。大乘經看多了就知道了,我們這一生當中,有緣遇到佛法,遇到大乘佛法,特別是遇到淨宗法門,都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無量劫來所修積的善根。無量劫的修行到今天還是這個樣子,這個結果。無量劫修行的結果,這自己清楚,自己明瞭,這很可怕。那麼換句話說,無量劫之後呢?大概還跟今天差不多。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一投胎、一輪迴,前生的事情忘得乾乾淨淨,就像這一生一樣,一切都要從頭來起。好處,那可以說是善根福德深厚,遇到這個法門。遇到這個法門,那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你看我們這個世間學佛的人有多少,修行人有多少,幾個人遇到這個法門,幾個人能夠相信、能夠接受這個法門?這就明瞭了,我們過去生中比他的善根福德深厚,遇到了,他們沒有機會遇到,遇到他也不相信。這就證明,我們的善根福德比他深厚。但是要想想,這一生錯過了,無量劫之後我們的成果大概跟這一生差不多,我們的機會必定也會遇到這個法門。遇到這個法門再不相信,再不接受,那就無量劫之後再加無量劫。這生死輪迴太苦了,何必去受這些冤枉罪呢?這是諸佛如來為什麼要勸勉我們,世尊在這裡一而再、再而三地勸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利益太大太大了。

持一佛名。即為諸佛護念。不異持一切佛名。

我們台灣的同胞過年的期間,你看許多寺院庵堂,拜萬佛懺,拜萬佛;拜千佛是三千佛。拜千佛,拜萬佛,實在講佛是無量無邊,不知道漏掉多少。十方佛,恆河沙數,你才拜一萬尊,你想想看你漏掉的有多少。怎樣才能夠叫一尊佛都不漏呢?念阿彌陀佛,一尊也不漏。這個事實,知道的人不多。為什麼說我們念一尊佛阿彌陀佛就把所有一切諸佛都念到了呢?我們在這個經裡面看到了,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尊佛不念阿彌陀佛。我們念阿彌陀佛,所以一切諸佛都念到了。沒有一尊佛不講《阿彌陀經》,所以我們念這部經,這部經的經題底下就有了,《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一切諸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我們念這一部經,一切諸佛都護念,豈不是統統都念到了嗎?所以拜阿彌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統統都拜到了,一個也不漏。這個真是大喜事啊。這是蕅益大師給我們略說這五樁事情不可思議。

此皆導師大願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導師就是阿彌陀佛,"大願行之所成就",他的大願大行這些事情,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看得很清楚,很明白。西方極樂世界怎樣來由的,大經就是《無量壽經》,同修們都念得很熟,蕅益大師這一提起,我們想《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就會很清楚,很明白。彌陀名號是這樣得來的,故名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這是將這個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說出來了,我們真正能夠體會到念佛的殊勝。古大德常教給我們, 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一個佛,這個相應的這個佛,不僅是極樂世界導師阿彌陀佛,實在是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相應。這種功德利益哪裡去找啊!還有什麼法門能夠跟它相比?實在是沒有了。我們把這個道理搞清楚了,這個事實真相認識明白了,我相信這一句阿彌陀佛你不會中斷了。不止一天一萬、兩萬,不會中斷啊。為什麼呢?一切利益裡面沒有比這個利益更殊勝了。你不明瞭,那個歡喜心生不起來。這個世界悉檀的歡喜益必須真的明白了,真搞清楚了,歡喜心才生得出來,然後這一句名號就不會中斷了。

又行人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這個說法確實是很少聽到的,蕅益大師為我們說出來,我們細細去思惟,確實很有道理。這個行人,就是發心修學淨土法門的這個人,這個修行人。信願持名這四個字,是淨宗修學的關鍵,這就是修行的原則,非常重要。要真正深信切願,懇切的願望求生淨土,一心執持名號,我們能夠這樣的修學。全攝這個全,當然不是部分,是完全的,是圓滿的,就是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這個我們自己要修,那就太難太難,不知道要修到哪一生哪一劫,真正可以說是無量劫的修行。現在我們不必費這麼長的時間,我們可以把阿彌陀佛無量劫的修行功德,就用信願持名這麼一個巧妙的方法,把它變成我們自己的功德了。那麼我們想想,這個是不是事實呢?如果要是事實,這個便宜就佔大了。 實在講,十方世界無量的菩薩修行,修得那麼辛苦,還不能有阿彌陀佛幾分之幾的成就。這個修淨土的人,以信願持名,很短的時間,這個殊勝的功德利益就超過一切聲聞、緣覺、菩薩。這個是事實。何以知道是事實呢?《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以及本經的內容講的很清楚,這念佛的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與阿彌陀佛同壽量。阿彌陀佛是無量壽,生到西方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也是無量壽。再看看《無量壽經》上所說的,他的身體、相貌、種種受用,乃至於神通道力,都彷彿與阿彌陀佛差不多。這不是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那又是什麼呢?所以蕅益大師這句話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也是經文裡面所說的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下面蕅益大師更進一步為我們說明,唯恐聽了這一句還有疑惑,還不敢承當,不敢相信。

你不知道,你把《阿彌陀經》從頭到尾、恭恭敬敬地念一遍,就是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如來給你灌頂一次,你念兩遍就給你灌頂兩次。你不知道呀!一切諸佛如來給你灌頂,居然不曉得,沒有一點感激的心,來了一個密宗上師,不得了,趕緊要去。這成什麼話呢!這真叫做顛倒錯亂。所以諸位一定要明瞭,諸佛如來慈悲加佑,將這個頂法為我們說出來。所以念佛的人一天到晚都沐浴在佛光之中,都接受無量無邊諸佛如來灌頂,可惜自己迷惑顛倒,這種殊勝功德利益居然完全不知道。

難沮佛,沮是障礙,是阻礙,這是表弘護正法要勇猛精進,不怕魔障。魔障要知道,一定有。為什麼會有呢?我們生生世世造的惡業太多了,跟一切眾生結的冤仇太多了,這些冤家債主哪有不找麻煩的道理,這不能避免的。即使釋迦牟尼佛在世,也示現了許許多多的障礙。所以學佛要記住,不是一帆風順啊。你要是一帆風順,那你的福報比阿彌陀佛、比釋迦牟尼佛還大。這哪裡去找,找不到啊。你看六祖惠能大師,那麼了不起,還在獵人隊避難十五年,遭那個難,遭那個罪,不敢出頭。那是真正得到衣缽,真正是得道之人,不是普通人,真正的大菩薩,明心見性的法身大士。難道說他沒有福慧?他有,還有災難,還有冤家對頭,還要躲避。我們現在這個世界,妖魔鬼怪到處都有,處處給你找麻煩,處處障礙你,你一定要認識清楚。你學佛,佛為什麼不護念我?護法神為什麼不保護你?你再去怪佛,怪菩薩,怪護法神,你就大錯特錯了。要知道,障礙一定有的,要有智慧、要有定力來降伏它,所以要能夠降伏魔怨。所有一切障礙,我們能夠突破。這些冤家債主、邪魔外道不能阻止我們勇猛精進,那這就對了。所以要知道克服一切的難關,菩提路才能夠一帆風順。

日生佛。上面介紹的難沮佛,難沮佛代表的意義是能夠弘護正法,不畏魔王外道一切的障礙,一切的阻撓。下面日生佛代表的是教學相長。日,我們常講的慧日,也是代表智慧。唯有突破一切障礙、困難,智慧才能夠增長,正法才能夠常住在世間,利益一切眾生。

古德跟我們說這兩個世界成佛說法,把它歸納起來,至少有十種不相同。第一個,淨土你常常見佛,你不離開阿彌陀佛。縱然我們講帶業往生,在這個蓮華里面,有很多人問,《觀經》上講的,下品下生要十二劫華才開,華開見佛悟無生,這才見到阿彌陀佛。那十二劫在華里面怎麼辦呢?諸位要知道,在華里面也見阿彌陀佛,見阿彌陀佛的應化身。也見到文殊、普賢、觀音、勢至,見到諸佛菩薩的應化身;也見到諸上善人,確實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四土一生一切生。三經合起來看,這事情我們就明瞭了,就沒有疑惑了。華開見佛,是見阿彌陀佛的報身,不是見應化身。華一開,那就是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可見得華沒有開的時候,那叫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華開是實報土,沒有開的時候,佛與諸上善人都見到,這個就是品劣的意思。而且華沒有開的時候,就有能力到十方世界去供養諸佛,到十方世界去度化有緣的眾生。這個是不可思議,這叫難信之法。所以不離開佛。第二,就是常聞法,聞法不間斷。三經都給我們說,西方世界六塵說法。不但佛說法、菩薩說法、諸上善人說法,鳥說法,樹也說法,乃至風吹羅網都說法,六塵說法。所以你不會迷惑,不會退轉。不像這個世間,聞法很不容易,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啊。第三,淨土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你所接觸的人都是幫助你、提攜你,沒有障礙你的。我們這個世界,障礙我們的人太多,那就難了。第四,淨土沒有魔事,這個世間是群魔擾亂,這就難了。第五,淨土是無量壽,這個世間是六道輪迴,難易的差別可想而知。淨土圓證三不退那當然容易,而這個世界實在講進得少,退得多。你要不能往生,縱然這一世精進不懈,死了以後來生再得人身,繼續再努力,可是這一轉世,前世的功夫忘得乾乾淨淨,這一投胎來之後,什麼都要從頭來起。雖然阿賴耶識種子力量強,學得比較快一點,依舊是從頭來起的。總不能出生就開始學,不可能的,總得要到十幾歲、二十歲,換句話說,一耽誤就耽誤了十幾年、二十年,就中斷了。所以這是非常困難的一樁事情,真的是退得多進得少。淨土決定是一生成佛,他壽命長啊。我們這個世間成佛要三大阿僧祗劫,要無量劫,這兩個世界不能比啊。末後講,為濁世眾生說漸法還容易,大家容易接受,說頓法很多人不相信,不能接受。

講實相念佛、講觀想念佛,還有個道理。觀還真不容易,比較很難讓人接受。這個法門怎樣?這個法門不必那麼辛苦,只要信願持名,你就能夠證得三不退,實實在在說,相信這個法門真不容易。你們諸位同學在座不覺得,怎麼不容易?我們不是都信了嗎!如果你冷靜去觀察一下,去打聽一下,你看學佛的人有多少,有幾個人相信念佛的。這一觀察、一統計,這才真的明白,相信這個法門的少,學其他法門的人多。這個法門的確是少中之少,所以這個是奇特勝妙,奇是稀奇,特是特別,殊勝極妙,這個法門超出思議。超出就是不可思議,我們簡直沒有辦法去想,也沒有辦法去討論。為什麼呢?因為它是諸佛的境界,連等覺菩薩都沒有辦法思議,我們談什麼呢!這是第一方便,佛度眾生,所有一切法門都叫做方便法門,那麼這是無量方便法門裡面第一方便。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因為這個法門是能教凡夫立刻成佛,它不是第一方便,那誰是第一方便呢?所以為眾生說這個法門,那叫難中之難。我常常讚歎諸位同修,你們的善根福德因緣都比我好。為什麼呢?你們這一學佛,居然就信了這個法門,這個很稀奇。我學佛差不多將近四十年才相信,你說難不難。最初接觸到,我初學佛的時候,朱鏡宙老居士是念佛人,他待我非常之好,我那時候二十六歲,他老人家七十歲了,很照顧我。我對於念佛法門不能接受,朱老居士介紹我到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是印光大師的學生,專修淨土的。我到台中去,是不是去修淨土的?不是的。去幹什麼的?聽說他講經講得很好,去學講經的。老師把這個法門介紹給我,我當然不能反對,但是不能接受,甚至於逼得老師說出這麼一句話來:自古以來多少高僧大德、多少有名、有學問的在家居士們都修這個法門,這些人都上當了,我們這一生上次當也無所謂嘛。李老師這樣勸我,我還是不肯上當,你就曉得這裡面有多難。我今天讀這個難中之難,我有感受,我感受很深。我怎麼樣才相信的呢?我在講席當中也跟諸位同修說過很多次了,我是從《華嚴經》裡頭相信的。民國六十年,我在台北講《華嚴經》,講《華嚴經》就不深入去研究,我講了十七年,到最後這才看出來,文殊、普賢,這是華藏世界的候補佛,這不是普通人,他們求生極樂世界,這是我怎麼都想不到的。那麼極樂世界一定有可取之處,否則的話,華藏世界的等覺菩薩、候補佛,有什麼道理要求生淨土。這是給我帶來一個很大的反省的因緣,然後我就密切去注意善財童子,他修的是什麼法門?這個一仔細去一看,原來他老人家修的念佛法門。我這才領悟到了,善財是文殊的得意門生,這個得意門生,老師一定傳真傳。文殊菩薩發願求生淨土,那麼他傳給善財的必定是這個法門。那還能傳別的嗎!傳別的,怎麼說是他的得意的傳法弟子!一定傳給他是念佛求生淨土的法門。然後看他出去參學,果然相應。出去參學第一個善知識德雲比丘,教他念佛法門。這第一個老師非常重要,我們中國人常說,先入為主。他第一個就是念佛法門,到最後一個是普賢菩薩,你看善財,善財的老師文殊,最後一位善知識普賢。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善財一生圓滿成佛,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我是這一個因緣才認識淨土的,才了解這個法門,回過頭來才留意淨土三經。原來對這個三經看不起,沒有看在眼裡,這才真正搞明白了。這就是善根福德不夠,擺在面前不識貨,當面錯過。所以我自己很慶幸,很幸運。過了三、四十年,還能把它找回來,還認識它,這個很不容易。有很多人一生都錯過,真的不容易。所以我非常感激《華嚴經》,不是《華嚴經》我沒有辦法入淨土。所以讀到隋唐大德,他們說,《華嚴》、《法華》也不過是《無量壽經》的引導而已,我讀這一句話,比一般人感受要深得多。我很讚成,很同意,因為他說的就是我走的路子。我是《華嚴》、《法華》把我引導到淨土來的,真是難中之難。所以學教的這些法師能夠歸到淨土,在歷代上不多,實在是相當不容易。也正因為如此,

九界裡第一個是菩薩,包括等覺菩薩,一直到地獄眾生,九法界。九法界裡面這些人,連等覺菩薩包括在內,如果沒有佛力加持,靠自己的力量,說老實話,不要說他理解了,他不可能相信。換句話說,《彌陀經》上講的這個,沒人相信啊。我們今天一聽到就點頭,都相信了,你憑什麼相信?諸佛本願威神加持。今天我們凡夫能相信這個法門,實在講,九法界眾生能夠相信、能夠接受這個法門,第一個是他自己的善根,自己善根成熟了;第二個是阿彌陀佛與一切諸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你才會相信。當然佛是大慈大悲,哪有不加持的道理。如果你的善根沒有成熟,加不上啊。必須自己善根成熟,佛力加得上,你才真信,你才真願,那一句阿彌陀佛一天到晚不中斷。連等覺菩薩包括在內,都是這樣。

真正的佛道,不論是哪個宗派,不論是哪個法門,最後決定勸你往生極樂世界,這真善知識。我們中國近代,禪宗大德虛雲老和尚,這個老和尚我跟他沒見過面,我在香港讀到他一部《方便開示錄》,這是他老人家一百一十七歲時候講的,他是一百二十歲走的。這一次講演之後,以後他就沒有再講了,這是他最後講的東西。這都是講開示,一共有二、三十篇,篇篇都是勸人念佛求生淨土,只有一兩篇講到參禪,可以說這一本書十分之九勸人念佛,這是真善知識。他們曉得只有念佛,你決定成就,參禪靠不住。黃念祖老居士是密宗的大德,他在密宗的身份是金剛上師,他不傳密,他勸人念佛。包括那些學密的人,他都勸他們要加持《無量壽經》、《彌陀經》與蕅益大師的《要解》、《普賢菩薩行願品》,他勸學密的人一定要加持這三種經,發願求生西方淨土,他自己是念佛往生的。真正善知識都是勸人念佛往生淨土,不會勸你修別的法門,勸你修別的法門決定靠不住。

虛雲老和尚是往生彌勒淨土的,他為什麼不勸人修彌勒淨土?這個道理我們要知道。彌勒淨土他去得了,我們去不了,水平太高。彌勒淨土要修唯心識定,這個功夫成就才能往生,唯心識定要不能成就,你去不了。古時候,無著菩薩兄弟三個人,無著、世親、師子覺,這三個人是兄弟,師子覺和無著都是修彌勒淨土。三個人約好,哪一個人先往生,要回來報告一下訊息。師子覺先去了,去了之後好多年消息渺茫,沒消息。第二個無著菩薩往生了,往生沒多久真的回來,告訴他弟弟天親菩薩,世親就是天親菩薩,告訴他到彌勒淨土了。天親菩薩就問他:「那師子覺呢?」「師子覺到了兜率天,在外院就迷了,外院天女很多,他就不見彌勒菩薩,就跟那些人混去了,退轉了。」你想想看,天上的五欲六塵那種享受快樂,超過我們人間太多太多,入那個境界哪有不迷的?這一迷,完了。所以天親菩薩覺悟了,他求生西方淨土,他就不求彌勒淨土。你才曉得好不容易修成定,境界現前還會動心、還會墮落,你自己有把握能保得住嗎?保不住,那真叫一失足成千古恨,不曉得再過多少劫,你才會遇到一次機會,很可怕!

我們明瞭這些事實真相,這一生的緣一定要抓住,決不能輕易放過。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咬緊牙根忍一忍,決不要貪圖,決不再造這些罪業,老老實實的念佛決定得生,這個重要!所以一切犯這些過失的人,這一生不能成就的,事實真相不了解,沒能徹底放下,才把大好的機會當面錯過了,非常可惜!你沒有遇到,那情有可原,遇到了還當面錯過,這個損失才大,我們講世出世間損失,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了。我們把這個事情總算搞清楚、搞明白了,這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佛力加持,我們才有這個機緣。希望大家要認真、要努力,爭取在這一生當中作佛、作菩薩,這才是真正究竟圓滿。

佛的圓滿智慧照一切眾生,知眾生成佛緣熟。

這一句非常重要,不可以輕易的看過去。這個法門是對什麼人說的呢?對眾生成佛緣熟的人說的,因為聽的人聽了他就相信,就發願,就肯幹,這個人就成佛了。所以這個法門不是教菩薩的,不是教你成菩薩,不是教你成羅漢,不是教你成辟支佛,是教你這一生成佛。你把這個法門去勸你的親戚朋友,他們不相信,你心裡很難過,你難過什麼呢?仔細看看他像不像個佛。他成佛的機緣沒到,佛來了他也不相信。我們跟他講有什麼用處!跟他講,他不相信,這是正常現象。他要相信了,那才奇怪。成佛緣熟的眾生少啊,少之又少,不多啊。不成佛的那些眾生,是造作罪業的眾生,那個人多啊。這些事實,我們都要了解。我們自己聽了生歡喜心,真正肯發決定的大願,一心持名求生淨土,我們自己要慶幸自己,原來這一生我成佛緣熟了,所以有這樣殊勝因緣,遇到這部經典、遇到這個法門,這是得諸佛如來本願威神的加持。這個經典方法就是加持我們,我們接受過來,就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