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的精神與實質

一、五戒的精神與實質

從培養慈悲心的觀點出發,佛陀希望我們要不殺生;從尊重他人的勞動果實,尊重他人的財富出發,佛陀希望我們戒除偷盜;從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個人幸福和家庭幸福出發,佛陀教導我們戒除邪淫,在家佛弟子過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從維護個人的信譽,維護社會的誠信,維護一個人的人格和品德出發,佛陀叫我們不要講謊話,這包括四個方面,一不妄言,二不綺語,三不兩舌,四不惡口,這四個方面的語言應該是誠信的語言,慈悲的語言,關懷的語言,和諧的語言。佛陀教導我們要戒妄語;從保持清醒的頭腦,在做人做事當中,不至於出偏差,不至於走誤區,佛陀教導我們要戒除飲酒,因為酒能亂性,酒對開發智慧是一種障礙,不能清醒的處理工作和人生問題。

從以上五方面出發,佛陀就把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作為在家佛弟子的行為準則,我想這五條不僅是佛弟子應該遵守,也是國家法律的基礎,也是社會道德的底線。信了佛以後,皈依三寶以後,或者自覺地受持五戒,或者說暫時還有困難,比如工作上的困難,家庭生活上的困難,還不能受持五戒,但我們至少要懂得五戒的精神,在生活上逐步地去實現,為將來受持五戒打好基礎。

二、受持五戒的方法

佛陀對在家弟子特別慈悲,特別寬容和期待,如果五戒不能全部受持,可以分多次受,可以分一次,二次,三次乃至五次受。佛陀對我們在家弟子這種期待的精神,寄予慈悲關懷的精神無以復加,大家不要因為受戒而給自己造成精神上的壓力。今天傳授五戒,大家可以一起隨喜,完全不能受持五戒的居士,在我問能持否時,就不要表態,如果有人認為五條戒都可以守,那就表態能持,如果有人覺得可以受持其中的幾條,那就對能持的戒表態說能持,不能持的就不要表態,有選擇地來受持五戒中的某幾條。

三、修行的方法

我們修行生活禪有四句口訣:將信仰落實於生活,將修行落實於當下,將佛法融化於世間,將個人融化於大眾。這四句話可以說是我們修行的根本法門,按這四句話來修,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落實,都在任何一件事上都可以落實,所謂何處青山不道場,處處都是道場。你們的辦公室就是道場,你們的家庭同樣是道場,坐在汽車上那也是道場,處處是道場,處處好修行。趙州和尚有一首詩就寫到「青山何處不道場,何須策杖禮清涼。」既然處處是道場,何必去朝五台山,何必去朝山拜祖。如果你真正把辦公室當作道場,把工廠當成道場,把家庭當作道場,你的修行處處可以落實,希望我們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