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卻肚皮需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若逢知己需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彌勒菩薩的化身布袋和尚作此《忍辱偈》,以教化眾生不管遇到世間再多的是非與愛憎,都要不以為意,不讓其擾亂自己的心智,而要以忍辱、寬容和接納的心態來應對。「若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只要我們能心無罣礙、心無所住,就能證得圓滿的果位,一身輕安。這是多麼積極向上的態度與豁達的情懷啊!

據佛教經典記載,釋迦世尊曾預言,在「未來佛」彌勒菩薩掌管的世界裡,國土異常清淨,人民豐衣足食,生活安寧。在《彌勒菩薩本願經》中記載彌勒菩薩發的三大誓願:「使我作佛時,令我國中人民,無有諸垢瑕穢,於淫怒癡不大,慇勤奉行十善,我乃取無上正覺。」由此看出,彌勒菩薩與釋迦世尊的悲心願力,是對娑婆世界眾生的特別護持和攝受,作為彌勒菩薩化身的布袋和尚,其形象和藹可親,笑口常開,體現出包容、和善、幽默、快樂的特徵,也體現出中華民族樂觀積極、奮發進取的精神形象。

彌勒菩薩雖然曾以不同的樣貌示現,人們對他的喜愛敬慕無絲毫減少。到過寺廟的朋友們知道,在寺廟山門前往往有彌勒菩薩的雕像,笑呵呵地看著遊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這是先賢們專為彌勒菩薩譔寫的一幅對聯,足見他的樂觀豁達精神。誠然,人生多舛,人的一生要經「八苦」的桎梏,與其唉聲嘆氣,不如笑口常開、自在悠然。反正悲觀也好,樂觀也罷,這一生總得慢慢度過,我們何不笑看人生、笑對一切呢?

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針對彌勒佛肚大、量大、樂觀等大做文章,寫下不少詼諧幽默、蘊意深刻的楹聯,讀來倍受啟迪,四川峨嵋山靈岩寺彌勒佛殿兩側的對聯:「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這幅對聯借用彌勒菩薩的形象來告訴世人要達觀豁朗,淡泊名利,與人為善,團結和諧。四川樂山凌雲寺彌勒佛殿上的一副對聯曰:「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笑進笑出,笑自己原無知無識;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觀來觀去。觀他人總有高有低。」福建白雲峰湧泉寺彌勒佛前有一聯:「笑呵呵坐山門外,覷看去的去來的來,皺眼愁眉,都是他自尋煩惱;坦蕩蕩的布袋中,無論空不空有不有,含脯鼓腹,好同我共樂昇平。」這同樣是借用彌勒菩薩的行為來勸告世人:莫自尋煩惱,要清心寡慾,積極、樂觀、豁達地去處世做人。

彌勒菩薩就像一枚開心果,在自己開心的同時,也能為別人帶去樂趣與快樂。因為他的樂觀與豁達,使得他了斷諸多魔障,輕鬆斬斷萬千「煩惱絲」。彌勒菩薩身上背的大布袋,就是包容一切,善待一切之意,唯如此,我們才能敞開心扉,贏得真正的理解與信任;彌勒菩薩臉上的笑容就是樂觀豁達、坦蕩自在之意,唯如此,我們才能放飛心靈,獲得無上的樂趣與怡然。對處於現代社會的我們而言,幸福快樂不是遙不可及,只是我們的慾望太多、要求太多,怨氣太多。當你在失敗與落寞之際、想想彌勒菩薩那樂呵呵、笑盈盈的樣子吧,當你在傷心與苦惱之際,想想彌勒菩薩那笑嘻嘻、樂悠悠的樣子!大千世界,芸芸眾生,貧富貴賤,功名利祿,悲歡離合,恩怨情仇,這一切不過是過往雲煙。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付之一笑即可,何必去勞心費力?且學那瀟灑自在的彌勒菩薩,大肚能容天下之事,寬心能忍萬千煩惱,即便是「泰山壓頂」、「三刀六洞」,依舊巋然不動,氣定神閑。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底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當歡喜心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時,我們就能體會到那「日日是好日」的清爽與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