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自由的人

有浮雲富貴之風,而不必岩棲穴處;無膏盲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詩。——《菜根譚》

一個人,雖心地潔淨,有視富貴功名如浮雲的風範,也不必因而隱居於深山嚴穴中。人雖無沉耽於清泉山石等山光水色的癖好,亦可獨自吟詩啜酒,而常有悠然自得的樂趣。

競逐聽人,而不嫌盡醉;恬淡適己,而不誇獨醒,此釋氏所謂不為法纏,不為空纏,身心兩自在者。

世人常在追逐名利而汲汲營營,自己雖未與之共事,亦不必對世人追求名利之心感到不齒。己心恬靜淡泊,但求適己之道,而不必誇耀世人「眾人皆醉,我獨醒」,此即為佛教中所言,不為法纏,不為空纏,身心俱能超出煩惱束縛,得著真自由的人。

由於本文稍長,故將之分為二;

「富貴、浮雲」乃出自於《論語·述而篇》:「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泉、石、膏、肓」,是指對於清泉山石的熱愛成癖,有如不治之病般。「病入膏肓」出於《左傳》成公十年,晉侯奇夢:

「晉侯夢大厲。被發及地。搏膺而踴。曰:殺餘孫不義。餘得請於帝矣。公覺,召桑田巫。巫言如夢。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

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此後,不治之病稱膏肓。病症則稱為二豎,乃出自於此也。

「盡醉」、「獨醒」則出自於《楚辭·漁父篇》:「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釋氏所謂不為法纏,不為空纏」中的「纏」乃意為羈牽。法、空皆屬佛家法。萬物事理的理法稱之為「法」。諸法因無現實性,故曰「空」。「空」乃空寂之意也。

能從這一切羈牽中,超脫出來的人,才是真正得著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