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慈悲觀來對治嗔恨心

我們眾生的煩惱,也是各式各樣的,有些人貪煩惱重,有些人嗔煩惱重。嗔煩惱重是這樣,他整個生命是完全放逸的,你只要不如他的意,他就發脾氣,這種人我們就不談,這種人當然就是處在完全放逸當中。

但是我們修行人,有些人這個嗔是怎麼回事呢?這個人多數還是精進的人,不管是持戒精進,做定課也精進。但是他這種精進很容易以他的標準,這兩個眼睛一打開就看到別人:你們這些人都是懈怠放逸。他會把要求自己的標準,兩隻眼睛往外一看,就會發出這個嗔恨心出來,怎麼辦呢?就要修慈悲觀了,不可以這樣子。

慈悲觀根據《菩提道次第略論》,主要有兩個次第:

第一個是平等舍,觀察一切法自性空。就是說我們人跟人之間相處,生命的創造者就是因緣,都是過去的業力。我過去跟他因緣好一點,我看到他就是歡喜,你說為什麼,我講不出道理出來,但是看到他就是歡喜,他對我有不合理的事情,而我就是能夠包容。有些人,這兩個人一接觸,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也不順眼,稍微有一點點微細的動作就起煩惱,這是過去結惡因緣。

怎麼辦呢?平等舍!就是你要觀察怨家跟親屬都是不決定的,他現在是你的親屬,但是這件事也不決定的,可能馬上就會變成怨家,有時候一句話不合,就變成怨家了。今生是你的親屬,可能上輩子是怨家;今生是怨家,也可能上輩子是親屬。我們這個生命的舞台,它是不斷變化的,怨家跟親屬都不決定的,怨家能夠變為親屬,親屬也會變為怨家。你首先要做這樣子的觀想,把你對怨家跟親屬的定義給破壞掉——沒有這回事情!這件事情沒有自性,沒有一個真實的冤家,也沒有一個真實的親屬,事情都是可以創造的,只要你內心肯努力,惡因緣一定能夠變為善的因緣,這是平等舍。你一定要有信心,後面才能修得起來。透過平等舍心以後,把你對這個怨家的執著給破壞掉。

破壞掉以後怎麼辦呢?修悅意慈。就是我們慈悲心要生起來,你一定要跟他有好的關係。怎麼辦呢?就是知母、念恩、報恩。你觀察這個眾生,你在生死輪迴當中,我也在生死輪迴當中,我們兩個在這一期生命會相遇,這件事情不是小因緣。無量無邊的眾生,有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得到人身又能夠在同一個地球,又能夠在同一個地方,這件事情不是今生才有的因緣,過去生生生世世都是有因緣的。在生生世世的因緣中,你肯定有一生做過我的母親——「知母」,你如此地了知,這些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

做我的母親時,她對我是很照顧的,要是剩下一口飯,她會把這一口飯給我吃的,她用所有一切的資具來照顧我、養育我。我們要憶念這個人對我有太大的恩德了!那要怎麼辦呢?報恩!我應該要用這一生,報答她過去曾經對我的恩。

怎麼報答呢?唯一的就是「慈」跟「悲」,她身心有痛苦,我應該為她拔除;她身心沒有快樂,我應該給她快樂。當然給她快樂,不是給她五欲樂,是給她三昧樂、佛法樂、寂靜樂,告訴她怎麼樣修行、怎麼樣離苦得樂的方法。這個「悅意」就是去創造你跟他之間一個好的因緣,透過我們的思惟,觀察這個人過去曾經是我的母親,對我有恩,所以我應該要報答他,就是先建立一個好的因緣,你跟他有好因緣,你才有可能對他拔苦與樂。

慈悲觀就是兩個內容:一個是平等舍;一個是悅意慈。

不過這件事情是這樣子,你修慈悲觀的次第,可以先找因緣比較好的修,你那個慈悲心很容易就能夠生起來。然後你再找中庸的,你跟他沒有好因緣,但是也沒有壞因緣,你再對他修慈悲觀,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然後你再面對你的怨家,對他修慈悲觀。這三個次第,就是對治嗔恨心。

在戒律裡面,小乘的戒法,它的重點在治貪。很明顯的,佛陀在聲聞戒裡面,對於一個比丘,他的資具、缽應該有多少,衣服要怎麼處理,對女眾要保持什麼樣的距離,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

但是在菩薩戒,是非常注意嗔恨心。佛陀在菩薩戒裡面,訶責菩薩的嗔恨心,訶責得非常厲害。這個十波羅夷裡面,有幾條就跟嗔有關係。你看到眾生起嗔恨心,在菩薩戒裡面都結很重的罪。他曾經對你不起,但是他向你懺悔了,你嗔心不受悔是菩薩波羅夷罪。為什麼?因為菩薩的目的,就是要攝受眾生,你一對他起嗔恨心,他看到你就不歡喜,你沒辦法攝受他。所以從菩薩的角度,對嗔心是訶責很厲害的,這應該修慈悲觀來對治。

師答學生問題:悅意,悅是喜悅的悅,一個心字旁悅。意,意樂的意,第六意識的意。這個慈心怎麼會有呢?就是悅意,你要先創造一個跟他好的因緣。譬如說如果對方是我的母親,她偶爾對我們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我們能夠包容她,為什麼?因為我們看她歡喜,她看我也歡喜,好因緣!所以這個慈心就是要先建立跟他的好因緣,叫「悅意慈」。

——摘自《印光大師文鈔選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