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在禪,皆修淨土,同歸一源

然於百丈立祈禱病僧,化送亡僧之規,皆歸淨土。又曰,修行以念佛為穩當。及真歇了,謂淨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又曰,洞下一宗,皆務密修,以淨土見佛,尤簡易於宗門。又曰,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淨土,同歸一源。可以見其梗概矣。——《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

雖然這些諸宗祖師大德密修顯化,多數人不得而知,但是在他的密修顯化的過程當中,你稍微留意一下,也能看到種種的跡象。

這裡首先就舉出百丈懷海禪師。叢林常常用的就是《叢林清規》。《叢林清規》有很多法事活動的儀軌,其中對於病僧,就要把他送到涅槃堂。送到涅槃堂,還是比較的淒慘,一般涅槃堂都要僧團非常地關注,要派沙彌去料理他。他到涅槃堂就得一心,要走完他人生最後的這個過程。所以祈禱病僧,他的儀軌就是:命未終乞佛加持,令他身心康樂;命數已到,就乞佛接引他往生淨土。對生病的僧人的祈禱,要包含這兩方面。

那最後這個病僧去世了,就叫亡僧。亡僧就要荼毗,就是火化。一般全寺的出家人都要參加火化荼毗的法事活動。在這個法事活動當中,他有封龕,有荼毗,還要說一段法語,最後頓一下,「燒」。這都要讀誦《阿彌陀經》,舉揚彌陀名號,讓他仰靠佛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論是宗門還是教下,天下所有的比丘都要這樣做。也就意味著,所有的宗派、所有的修行人都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皆歸淨土」。這裡,並沒有說禪宗的比丘就可以不去極樂世界。與其你臨終的時候才想到去,倒不如一輩子你念佛,念念都想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更有把握。

百丈懷海禪師對叢林有二十條清規,其中有一條是:修行以念佛為穩當。這句話出自禪宗祖師之口,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你要修行,你選擇什麼法門呢?你選擇念佛法門才穩當,才不會走火入魔,不會有種種風險。因為你念佛,就有佛力加持。

不穩當的方法有很多。如果參禪、靜坐,常常會出境界,這些境界展開就是五十種陰魔。這個陰魔一來,你如果能夠觀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作聖證,還是好境界。因為凡是你修行有進境的時候,有進步的時候,都會出現境界,不著魔不成佛嘛。但是要透過去,你才會進步,透不過去,把這些境界之相認為是真實,認為你證到了聖境,那就麻煩了。那就走火入魔了,那成為魔子魔孫了。這一著魔就很麻煩了,他很難治過來。

所以宗門下修行講,寧可千日不悟,不可一日著魔。尤其是想陰的十種魔,那真是活靈活現。你只要有所希求,想求善巧,想求神通,想求智慧,想求什麼,就顯現境界,就給你神通,就給你善巧,就給你什麼。如果你一高興,認為這很真實的,真的佛現前了,那馬上出問題。

你不能有求之心。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附體的?附體的也存在這個,你想要什麼,年久成精的動物道的這些精靈乘虛而入,控制你,你想擺脫都很困難。

所以念佛,你就以至誠心,以信願莊嚴這句名號,你能念的心有光明,所念的佛號也充滿光明。在這樣的心光、佛光當中,一切心魔以及冤親債主都不能靠近,你在菩提道上修行,非常穩當,不會走火入魔。

下面再舉出真歇了禪師,他是曹洞宗的一位禪宗的祖師,是丹霞禪師的法子。他雖然在宗門下開堂接眾,但對於念佛一往情深。他曾經譔述過《淨土說》。在這本書裡面講:淨土一法,他所接的根機是上上根機,傍引中下之流。如果沒有對淨土的精要有十分確當的把握,這句話是說不出來的。一般人的觀念,覺得淨土一法是接下下根機的人,是愚夫愚婦所修之法。但真歇了禪師竟然說淨土一法是很高妙的法,上上根器的人才是當機的;同時,淨土一法又傍引——順便來攝受中下根機的人。

華嚴宗的一位祖師——華嚴宗第三代祖師賢首大師,他在註解《大乘起信論》的時候,也有同樣的一個觀點。他說修行佛法有三種根機:有一種修懺法,就是懺悔業障的,這是下根機的人所修的;修止觀的,是中根機所修的;修信願念佛往生淨土的,是上根機人所修的。

這些祖師是這麼判釋的,那想一想有沒有道理呢?很有道理。因為一個修行人能夠對淨土法門產生信心,這說明他有大乘的種性,他有圓教的理念。這種一念的信心,那是他無量劫以來見佛、聞法、供養的善根所致。所以,這是上上根器的人所修的法,尤其他能相信淨土的妙有。淨土的妙有,你的前提必須相信諸法的空性這個真諦,由真空出妙有。這不是上上根器嗎?如果說你相信般若的空性是上根器的話,進一步你相信這個由般若的空性生起的妙有,那就是上根機裡面的上根機人,就叫上上根器。所以般若系經典說,對上根器的人說空性,對上上根機的人說妙有。淨土就是妙有。

真歇了禪師還說,「洞下一宗」——洞下就是曹洞宗,一華開五葉,五個宗派當中,曹洞宗是其中一個宗派——曹洞宗的這些參禪的人,「皆務密修」,大部分人都密修淨土。他說出了真相。那為什麼要密修淨土呢?那雖然宗門下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但明心見性不容易。而見這個性,成的也是名字即佛,還不是究竟即佛。名字即佛,屬於在名字位可以開佛知見,所以他不容易。但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在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就簡單,比宗門的見佛容易了很多。

為什麼?宗門見佛,是要靠自力,見自性天真佛,修的是內重己靈一法;那淨土見佛,既有內重己靈的自性,又有外慕諸聖的他力的加持。所以淨土宗見佛是感應道交的產物,信願持名為能感之機,阿彌陀佛法報化三身為所應之法,而且阿彌陀佛的法身遍一切眾生心想中,只要信願念佛,你當下就能顯現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所以,淨土宗見佛比宗門——禪宗見佛來得簡單容易。這一點徹悟大師在《徹悟禪師語錄》裡面也彰顯出來了。就是宗門下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跟淨土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相比,那「心作心是」更為快捷,更為簡單,更為容易,而且效果更為圓頓。

真歇了禪師還說,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淨土,同歸一源。「乃佛」是什麼呢?他是指文殊師利菩薩,古佛再來。古佛再來,他給我們的示現,也是修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就是專修淨土。文殊菩薩在諸多的般若系經典當中,都談他所選擇的法門,就是一行三昧。具體就是指向面西專念阿彌陀佛名號,念一佛就等於念一切諸佛。所以這個「行」不是談一個行法,乃是「一法界行」,念佛法門是法界的妙行。

乃至「乃祖」,就是指各宗的祖師,這些祖師或者在教下,或者在禪宗,他們都是修淨土一法。修淨土一法,跟修禪宗指向的本源、心性都是相同的。這是《楞嚴經》所說的,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回歸自性本源,是一不是二,只是禪宗是從空門進入,遮詮掃蕩;淨土宗是從有門進入,從建立妙有契入。但是從空門契入,現在的眾生——末法眾生,很難;從有門進入,那就善巧方便。

比如,我原來系緣的是五欲六塵,輪迴的東西,現在我現前一念心,繫念六字洪名,只是換了一個攀緣的境界。如果不讓我們攀緣,我們做不到,攀緣的對境轉化,我們還能做得到。所以,從這些選出兩個禪宗的祖師,他們密修淨土以及他明顯地說出他的理由,就可以證知宗門教下諸善知識密修淨土的大概。

真歇了禪師甚至還說,能夠入淨土一門,無量的法門都可以入。這也是大乘圓教的觀點——一法具足一切法,一門具足一切法門。所以,真歇了禪師他是念佛坐化的,顯然他就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