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處事待人的態度與方法

遇事只一味鎮定從容,雖紛若亂絲,終當就緒;待人無半毫矯偽欺詐,縱狡如山鬼,亦自獻誠。

「接物」這一部分可以說是聖賢學問在日常生活中的落實、應用,包括處理事情的方法,也包括對待人的態度、方法。尤其是面對一些比較複雜的人和事,怎樣把不好的境界轉變過來,是這一條教我們的。

「遇事只一味鎮定從容,雖紛若亂絲,終當就緒。」遇到事情只是一味地鎮定從容,即使事情紛繁複雜,如同一團亂絲,終究能理出頭緒。態度鎮定從容,保持冷靜理智,才能看明白事實真相,條理清楚;如果心思煩亂,感情用事,即使是很簡單的事情,也會混淆是非,處理不好。《大學》開章就說:「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可見鎮定從容是正確判斷、處理事情的基礎。

「待人無半毫矯偽欺詐,縱狡如山鬼,亦自獻誠。」「矯」是矯飾、虛假的意思,「山鬼」是指山中的鬼魅精怪,性情多疑狡詐。這句話就是說:對待別人沒有半點虛偽欺詐,只是一味真誠愛護,縱然對方像山中的精怪一樣狡猾,最終也會受到感動,而能以誠相待。如果我用虛偽回應虛偽,互相欺詐,不但不能扭轉局面,必定愈演愈烈,不可收拾。我自己也已經先變成了矯偽欺詐的山鬼一類,怎麼能算一個修養身心、有智慧的人呢?

外面的人與事有時我們無法選擇,但是只要內心有主宰,任何事情和環境都會隨我們的心念而改變,這才是人定勝天的真實含義。

——輯自《格言別錄白話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