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都如夢幻泡影

現代人大多處於「茫、盲、忙」的狀態,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信念和理想。很多人只相信看得見的、眼前的利益得失,不再追尋長遠的、深刻的生命哲理,以為這些「很虛」。可是,很少有人停下來反思:我們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做出了自己認為正確的精明選擇,為什麼快樂越來越遠?

人活在世上,不能去計較太多得失,計較付出與回報的比例。這樣就等於把自己的快樂寄託在外境上,總是被他人的言行所影響,忘記了自己要走的路。

「我執」是一切煩惱的根源。我們與人比較高下、計較得失,都是為了保護「我」、利益「我」,讓「我」快樂,結果產生了嫉妒、憍慢、嗔恨等心態,以及由此產生的種種不理智的行為,把自己身心都推向痛苦的深淵。「眾生欲除苦,奈何苦更增;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

要有正知見,慢慢依據正知見去思維,才能不隨著情緒亂跑。做人做事要常常反觀自己,多想自己應該怎麼做,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而不要總是追逐外境、攀比得失。

無所謂「得」,也無所謂「失」,所謂的得失只是我們內心的感受,內心對外境的一種判斷:我們把它與自我聯繫起來,產生「我所有」的一種執著,就認為自己得 到了什麼,反之就覺得自己失去了什麼,從而產生喜怒哀樂。譬如有人得到了一顆寶石,欣喜若狂,實際上等他死了,寶石還在,並不屬於他。

人走到一定的境界,都是自己把自己障礙了,計較太多得失、人我是非,人就過不去。要有無窮的發心,才能一直往下做,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力。

你說妄語欺騙他人,他人也會如此待你,永遠在「自欺、欺人、被人欺」中循環,實際上也沒有討到多少好處。學佛的人都是從很長遠的時間來看待是非得失,看待正確與錯誤,不是從眼前來看的。

心大了,煩惱就小了。凡事看得寬些,看到全局、看得長遠,不要只計較自己眼前一點利益得失,爭利鬥氣;凡事不要執著,善識無常、深信因果,坦然接受現實,積極為未來種因。心量有多大,福報就有多大。能容人、多付出、不計較得失,就是在積累廣大福報。

眼前一刻,既是果報現前之時,又是耕耘因地之機。只看到果報的苦澀就會痛苦,轉念看到因地就會擁有希望。外在的境界都是短暫的,是不斷在變化的,認識到這一點,我們的內心就不要被它束縛住,不要執著於某一點的得失、成敗,而能夠回到自己的心念上來努力,解脫就在這顆心。

人生際遇由業力所感,眼前的果相不是我們想拒絕就能夠拒絕、想如願就能夠如願的;得到的東西也會一直在變動乃至失壞,一切都是如此。如果我們總是追逐外在的成就,時時刻刻都在衡量外在的得失,就會覺得很苦惱。要從自己的心上、業上來看待,在「能」、「願」、「因」上努力。

焦慮,是被妄想之火煎熬。外在的局面是因緣和合的結果,而我們看待它的時候卻附加了許多分別之念、高下之別、得失之心,被川流不息的妄想包圍,心就焦躁、恐懼、不能安定。時時刻刻回歸當下一念心,不追憶、不幻想,讓心靜下來。

人來到世上的時候並沒有帶著錢來,走的時候也不會帶著錢走,整個一生中的盈虧得失,不過都是曇花一現而已。

看得更長遠、更全面。長遠,就是不要局限於眼前;全面,就是不要只從自己的立場看問題,多想想對方的情況,更多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

要把心量放大一些,多去發心,把自己一切好的,讓大家都能夠分享;不願意讓任何一個人受苦……常常串習這樣的念頭,心打開了,痛苦自然就減輕了。

一顆小石子,丟入小水坑中會濺起很大的水花;丟入大海中卻了無痕跡。心要足夠寬廣、足夠深邃,才能遇境平靜,不起波瀾。寬廣,是指心中能裝得下更多人、更多事,而不是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整天想著自己的苦樂、得失;深邃,是指內心有明利的智慧,看人看事長遠、透徹。

我們的心應該「敏感」,但不應「妄想」——看到什麼細節都往不好的方面去聯想,而且這種聯想緊緊圍繞著自己的得失、苦樂,我們的目光總是比較短淺,角度總是比較單一,都是妄想與煩惱。正念就是心要常常看好的一面,多想辦法而不是想問題,多理解他人、幫助他人。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迷茫、看不清楚方向時,往往是因為陷於境界之中,被自己的利益、感受、得失、情緒所困。當置身事外,以旁觀者的心態去檢視,很多問題便能清楚明瞭。

人生之路,有上坡就一定有下坡,有頂峰就一定會有低谷,勝敗乃兵家常事。進一步說,無論是「得」還是「失」,都如夢幻泡影。得到了會失去,並不是真有;既然沒有真正的「得」,又何來「失」呢?得失只是我們心念上的起伏。

考慮他人的感受,是待人著想、將心比心,是慈悲利他之心;活在別人的看法中,表面上看起來處處照顧他人,但核心卻是希望討人喜歡、怕人否定,心裡緊緊抓住的是自己的苦樂。前者的心是溫暖柔軟的,後者必定充滿得失之念,痛苦不安,細省內心,即可分明。

要站得高、看得遠。站得高,即超越個人利益的得失;看得遠,即不要急功近利。

不要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在意自己的苦樂、得失,多用心去關注一下他人的苦樂和需要,盡量做一些不求回報幫助別人的善行。善良的行為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是非常巨大的,只要體驗過,就會懂得。

自私自利的人,處處處心積慮防著別人,用盡心思算計別人,一心為自己爭取利益,卻導致了親友的不信任。內心充滿陰暗,必定活在得失計較、孤獨恐懼之中,實可悲愍!願我們有朝一日能夠把陽光帶給他!

外在的成敗得失帶來的滿足感只是煩躁的快樂,轉瞬即逝。真正的快樂來自於內心的慈悲與智慧,來自於煩惱的止息,並且得到了就永遠不會失去。

出家人並非影視作品中描寫的那樣無所事事。如果說清閑,那是對五欲的心態:內心「清」淨,故氣定神「閑」,不會為外在得失而心浮氣躁;同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與行,卻是時刻不懈,精進不息。

利關不破,得失驚之;名關不破,毀譽動之。

高調低調,看胸襟;大事小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把握;是得是舍,看慾望;成敗得失,看堅持;淡然釋然,看心情;是非曲直,看度量。心小,小事則大;心大,大事則小。大其心,容天下之事;虛其心,賞天下之美;潛其心,究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內心不起煩惱是真正的消業,能夠戰勝內心煩惱的人,才是真正強大有力的人;愚癡是不懂得因果,只看到一時的是非得失。當自己認為受到不公正對待,狠狠地予以反擊的時候,已經落入了惡業的陷阱。反過來說,若能超越自我得失、不起煩惱,出於利他的心態,行為上採用反擊姿態也無不可。

懂得無常,心就不會被外在的境界所束縛,能夠看淡得失成敗;懂得無常,要好好珍惜生命的時光,勤造善業;懂得無常,要在一切境界中善待他人,溫暖自己。

對絕大部分人來說,「什麼都不為」而行善,是很難做到並堅持的,有可能一次兩次做到,但無法數十年如一日的精進而為,尤其是遇到挫折時,很容易動搖。而即使最朴素的「善有善報」的觀念,若能深信篤行,便能支撐人們超越許多眼前得失,用心專注行善。

太執著自己,總是想著自己的問題、自己的苦樂、自己的得失……最後心中就剩下一個自己了,所以就會孤獨。

世間一切得失禍福,皆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故君子求諸己,不願乎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