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如何成就利他菩提心

由施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正攝受。

由戒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不毀害。

由忍波羅蜜多故,雖遭毀害而能忍受。

由精進波羅蜜多故,能助經營彼所應作。

即由如是攝利因緣,令諸有情於成熟事有所堪任。從此已後,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脫;於開悟時,彼得成熟。

前面的菩提心偏重在自受用,就是菩薩只是利用六度來成就自己的菩提心,這個地方的菩提心開始利他了。這個菩提心,他開始從自受用的因緣轉而去觀察眾生的根機,做一些利他的事業了。

我們來看「由施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正攝受」。菩薩在前面長時間地修習佈施,他有一定的資糧力,所以他開始在度化眾生的時候會把他資糧的資具跟眾生分享。為什麼呢?因為攝受眾生!眾生需要生活的資具,菩薩就以資具來攝受他,建立一個很好的因緣,讓這個眾生對菩薩心生歡喜,就容易去攝受他進入佛道。所以,菩薩先用佈施波羅蜜多來攝受有情,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用「持戒波羅蜜多,於諸有情能不毀害」。眾生在成長過程當中有時候有煩惱,有煩惱就會對菩薩產生一定的傷害。菩薩因為有持戒的功德,他不損惱有情。我們受了菩薩的戒體,它的根本在於增上慚愧。增上慚愧,它有自調跟調他。自調,自己這一塊就是殺盜淫妄酒根本重戒。在利他這一塊,佛陀開出了五條戒不損惱有情:第一個,說四眾過;第二個,自讚毀他;第三個,是慳惜加毀罪;第四個,瞋心不受悔;第五個,謗三寶戒。這五條戒都跟口業有關係。

諸位!所以菩薩在整個修行當中他一定是善護自己的口業,不出惡言,不損惱有情。因為你一損惱有情,你就跟眾生結惡緣,就很難去度化他。所以,菩薩有戒波羅蜜的攝持,他能夠有一定的調伏力,他雖然不能馬上去利益到對方,起碼不損惱眾生,不跟眾生結下惡緣。這是第二點。

第三個,「由忍波羅蜜多故,雖遭毀害而能忍受」。菩薩有這種包容寬恕的胸量,能夠忍受眾生的毀害。當然這個地方菩薩他也能夠知道瞋心的過失。其實菩薩道你稍微生起一點貪戀,你貪戀世間的一些物質,傷害不大;但是你生起瞋心,這個問題就嚴重了。菩薩道有三個大忌,菩提心它最怕三個東西,我們後面會說到:第一個,瞋心;第二個,高慢心;第三個,嫉妒心。這三個會直接傷害菩提心的根本,會破壞菩提心。所以,忍辱波羅蜜在菩薩道特別重要。因為你一念瞋心起,就火燒功德林,你前面的努力可能就白費掉。菩提心一失掉,你所有的善法就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因為所有的草木要依大地才能夠生長,如果你把大地給弄沒了,你所有的草木就枯萎的枯萎,凋零的凋零,你又打回人天的有漏福報了。這個果報裡面全部帶業,帶了生死業。所以,為了保護菩提心,你要小心你的瞋心,小心瞋心的火,這是忍辱波羅蜜。

第四個,「由精進波羅蜜多故,能助經營彼所應作」。菩薩有那一分堅持的意志力,勇往直前,所以他能夠成辦經營他所應做的事業。可能他到人世間成立一個念佛堂,成立一個講堂,帶個佛七等等,就是成就佛法的事業還得靠一點精進。

「即由如是攝利因緣」,由這個攝受、利他的因緣,「令諸有情,於成熟事有所堪任」。菩薩通過前面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使令眾生的善根慢慢地成熟,對於大乘佛法有所接受,有所堪任。從此以後,「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安定不下來的,菩薩用善巧方便讓他做做功課,讓心定下來;已經定下來的,菩薩告訴他種種智慧的觀照,產生內觀,產生解脫。在解脫當中,先求開悟再求成熟,先明白道理,最後才證得真如。

前面的自受用的菩提心,它是菩薩的智慧來攝持。這個地方的菩提心,蕅益大師開導說,菩薩在從自受用的菩提心到利他的菩提心的時候,這個菩薩成就三種功德力:第一個,福德力的增長。菩薩在利他當中,他的福德慢慢增長廣大。第二個,慈悲力。菩薩對眾生慈悲包容的胸量擴大。第三個,方便力。菩薩經過長時間在人世間的歷練,他對各種有情眾生的需要清楚明白,他的善巧方便門的操作更加的熟悉了。

《法華經》舉一個例子說,我們自受用的菩提心好像一個車子。這個車子什麼都沒有,就是空空的一個車子,因為你這時以自修為主。你開始利他,開始幫助有情、調伏眾生時,你這個車子,欸,多了一些資具了,多了一個床座,有茶几,牆壁又多了一些花鬘,外面有種種的傘蓋莊嚴……就是說,你開始用福德力、慈悲力跟方便力來莊嚴這個車子,讓這個大白牛車不但只是一個車子,它更加的莊嚴,更加的廣大,更加的殊勝。所以,在成辦利他當中,菩薩也是不斷地增上。有三種增上:福德增上,慈悲增上,方便增上。也就是說,前面的菩提心叫作「萬行一心」,這時的菩提心叫作「一心萬行」。《法華經》是這樣規劃的,就是從萬行回歸到菩提心;從利他的角度,從一心的菩提心又開展出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