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其他法師 > 正文
問: 怎樣發願才如法? 濟群法師答: 發願,就是樹立學佛目標。每個人發心不同,所以,發願內容也不盡相同。我們要往...問: 念誦觀世音菩薩聖號可以求妻得妻,求子得子,那如果轉念彌陀聖號,是否也有同樣的作用呢?照說念佛一法,圓攝一...問: 什麼是十齋日?在十齋日要注意什麼? 大安法師答: 主要是指從農曆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問: 如果亡者已經捨報幾天了,放在冰棺裡幾天,再助念有用嗎?如果助念時亡者躺在冰棺裡,是否需要拔開插頭後再助念...
問: 有很多人動員我們,不要學《金剛經》、《楞嚴經》,讓我們念佛。我用《六祖壇經》裡面的一句話說:何其自性,本...問: 我在生活中,以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自警,佛號不斷,但就是不能入定,怎樣才可以入定呢? 大安法師答:...
問: 淨土法門念佛往生西方,禪、密行者功成後去哪裡? 大安法師答: 是啊,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禪宗的行人開悟了...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妙法蓮華經卷第四 妙法蓮華經卷第五 妙法蓮華經卷第六 妙法蓮...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及無量大菩薩眾俱,彌勒菩薩摩訶...毗尼日用切要...
第一難:娑婆未變淨土難 一人問:釋迦如來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佛具如是神力,何不即變此娑婆土石諸山穢惡充滿...
曾經有一個去過非洲的人問我,佛教是否是逃避現實的避世宗教,很多佛教徒追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選擇離群索居獨自修...問: 何為懺悔。 答: 於三寶前發露已罪,痛責悔改,哀求證明,決不復作也。 問: 或云悔過能消滅從前罪過,信乎。 ...
人的心很多。過去的人把人心定不下來,叫做五心不定,就是說你的心到處亂跑。而修行人把發心作為一句口頭禪。我們一...3月2日,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了會長擴大會議,借此機會,筆者就人間佛教思想的有關問題,採訪了前來參加...
洪州黃檗希運禪師。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同一心體。所以達磨從西天來,惟傳一心法...1. 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要麼辭職不幹,要麼就閉嘴不言。初出茅廬,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氣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佛像雕刻之一種。盛行於日本藤原末期至鎌倉時代,地域上僅限於中部以東。其雕刻之法,係於木雕完成後,保留粗雕之刻...子題:盜僧祇食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四分多論,不問道俗,皆名施主。即明僧食無別眾罪。故多論雲,若取僧食別自受...
所謂菩薩一切悉捨,吾人臨終是否可將色身各器官,捐贈病厄之人,或留作醫界實驗?據印光大師所言:念佛之人,若已證...一、戒殺放生: 皈依佛法的人,要有慈悲之心。不能戒殺,他的慈悲恐怕要打上折扣了。我門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與一切...
【觀性元真: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
過去有一位比丘,住在精舍,很精進持守戒法,梵行清淨,常背誦般若波羅蜜,其聲殊妙無人能及,凡聽過他誦經者,莫不...問: 師父曾經碰過一個問題,可是後來在光碟裡面沒有說完,想請師父分享一下,就是說念佛的時候,那時候師父說過去曾...
(1)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發切願(即願),專持佛號(即行。信願行三,為念佛宗旨)...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而人是血肉之軀,和心愛的人分離時,難免會心生憂苦、潸然淚下,...
真正的禪宗很簡單,五代以前的祖師,就是用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作為觀心的方法,人人做得到。初步先曉得人有思想、有...
一、成為一棵大樹的第一個條件:時間 沒有一棵大樹是樹苗種下去,馬上就能變成大樹,一定是歲月刻畫著年輪,一圈圈往...
三界惟心,萬法惟識二語,人能言之,觸境逢緣,仍被境緣所轉。若實達惟心惟識,豈有心識外之境緣哉。且縱不達惟心惟...
四念處觀就是一種般若智慧。有的人講小乘沒有般若;小乘的四念處就是般若,怎麼說沒有般若? 我們修四念處觀,就是在...
我看蕅益大師的傳記,蕅益大師24歲出家,25歲開悟。他這個人善根很強、觀照力很強。他不但觀照力強,他修行的行動力...
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
黃念祖 2017/10/10
已刪除
上篇:善自調身心,具諸功德力 | 下篇:如何讓世界沒有災難 |
問: 吃酒肉的危害是什麼? 成剛法師答: 剛才跟大家說了,因為我們發心學佛,皈依三寶,佛是我們的學處、皈命依靠處...
怎樣發願才如法
念彌陀聖號也可以所求如願嗎
什麼是十齋日?要注意些什麼呢
捨報後放在冰棺裡幾天,再助念有用嗎

只念佛不學其他經典可以嗎
念佛怎樣才可以入定呢

念佛人能往生西方,但禪密行者成就後去哪裡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蓮池大師《三難淨土》略解

佛教是逃避現實的避世宗教嗎
懺悔常識問答

不論你修行哪個法門,這四個心都至關重要
悲智等運 嚴土利生——惟賢法師談「人間佛教」思想

即心是佛,云何識自心
迷茫時就讀讀這8句話
【佛教詞典】鉈雕
【佛教詞典】別眾食與盜僧祇食

臨終能否捐贈器官
積累功德福報的十件善事

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人生

小兒聞法,即解甚深義
念佛時出現心魔該如何處理

【推薦】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
聖嚴法師《超越別離的痛苦》

禪宗的觀心方法

成為一棵大樹的五個條件

三界萬法種種境緣,實無心識外之別物

四念處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