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講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面。我們講到乙二,持戒清淨。

淨土宗念佛法門它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它是一個本尊相應的法門,也就是說身為一個念佛的修行者,我們不管是平常的消除災障,或者是臨終的往生淨土,都不是我們的功德所成就的,完全是彌陀本願的攝受。

我們只是成功地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蕅益大師所說的轉他成自,淨土宗我們只是成功地把佛陀的功德,轉化成我們自己的功德,我們做了這件事情而已。

那麼怎麼樣才能把佛陀的功德轉化到我們的身心世界來呢?古人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叫做感應道交。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你用觀想、觀像、持名都沒關係,總而言之你的心跟佛陀的心要能夠相應,要隨順,心心相印,感應道交。所以感應道交是整個淨土宗修學的主要的目標,你沒有感應道交,你就不能夠把佛陀的力量轉到你的生命當中。

感應道交,從它的淺深,分成兩個不同的層次:第一個,就是平時的感應道交;第二個,是臨終的感應道交。

平時的感應道交,主要是在處理我們平常生命當中的障礙。比方說你身體不舒服了,很多人念佛把這個障礙破掉了;比方說你對生命當中的某一件事情有所期望,你念佛的時候阿彌陀佛滿你願了,所以平時的感應道交,它只是一種對於生命的離苦得樂這一塊來處理的,所以這一塊比較簡單。你只要靠信仰就夠了,你只要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無所不在,你相信你好好地憶念這句佛號,阿彌陀佛一定會救拔你,只要信心就可以了,因為它的要求不高。平時的感應道交,它只是處理你平常生命的一些離苦得樂的問題,所以它相對的標準,也就是信仰式的念佛就足足有餘了。

但是臨終的感應道交,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因為它牽涉到了生脫死。我們都知道,稍微有一點教理基礎的人都會知道,臨命終是一個很特別的時機,臨命終古人叫做臘月三十算總帳,是算總帳的時候。

我們內心深處在臨終的時候,會有兩個東西浮出水面:第一個,就是我們無始劫來包括今生的攀緣、貪求,產生了一種愛取的煩惱;第二個,就是我們平常所造的生死的業力。這兩個東西平常不現前,所以你也就不知道怕。如果說,你平常是用信仰式的念佛,你臨終還用信仰式的念佛,你生死這一關就過不去了。因為這兩種力量,當生死業力跟顛倒妄想兩個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它產生的力量不是靠信心可以衝過去的,那得有一種智慧的觀照跟菩提的願力,這種善根的力量,才有辦法突破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平常念佛得力,臨終的時候不得力,因為這是不同的相貌。你平常念佛,你只是處理生命的痛苦快樂這一塊而已,是安樂道,但是你臨終念佛是處理生死問題,那這個標準就更高了。

所以如果你有志於念佛,你的志向不只是今生而已,你有遠大目標的人,你除了念佛以外,這個禪觀的智慧就扮演重要的角色了。因為臨終的時候,你一定要面對你生命當中兩個大的重點,一個你無始劫來的顛倒妄想,內有顛倒妄想,外有生死業力,你一定會面對的,你怎麼過這個生死關?當然我們不必調伏它,我們不必斷除妄想,我們更不可能斷除業力,但是作為臨終的正念,你起碼要讓這個內在的妄想與外在的業力是在一種調伏沉澱的狀態,你不能把妄想跟業力弄得那麼的熾盛,那麼的強大,對你臨終的時候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們在平時是用善念式的念佛,信仰式的念佛,到臨終你就是要靠善根。

我們這次《禪觀與淨土》的基礎篇,第一個,真正發心。就是講到首先我們要好好地去處理內在的顛倒妄想。顛倒妄想有三個特點:第一個,貪戀娑婆;第二個,心量狹小;第三個,向外攀緣。三個主題。

如果說你有志於念佛,你不只是求得今生的離苦得樂,你想要了生死,你甚至於有更遠的目標,你要成就佛道,那麼你第一塊要處理的就是調伏你心中對娑婆世界的愛取。我們在生命的經驗當中有很多美好的回憶,這種感受讓你有一種快樂感受,在你感受的下一剎那帶動你的想像,你心中會捏造一個影像出來,當快樂的感受跟你心中影像結合的時候,那你就會產生執著了,你的心就住在這個影像。我們對於一種美好影像的這種執取,這個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它就是一種顛倒,臨終的時候會誤導你。

所以我們調伏心中的愛取,不是說我們貪愛外在的世界,其實我們沒有一個人會貪愛外在的世界,我們真正在乎的是我們生命當中留下的這種快樂感受的影像,我們真正在乎的是心中的影像、心中的妄想。我們之所以對娑婆世界放不下,是因為你想滿足心中的妄想,讓這種快樂的影像再一次的出現,所以你要處理的不是外在的問題,是你自己心中的影像。

當然,這個影像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它本來就沒有實體,是你給它力量的。你說,哎喲,我的妄想打這麼厲害,我一點辦法都沒有,其實妄想會對你產生主導,是你給它力量,你抓著它不放,所以它變得勢力強大。妄想你只要放下它,它就消失了,你不要抓住它不放就好。因為這些本來就是你捏造出來的東西,我們的心本來清淨本然,你自己多事把它捏造出來。

那怎麼放下心中的妄想呢?佛陀就開導,第一個修無常觀,放下今生的妄想;修苦諦觀,放下來生的妄想。你心中愛取的妄想放得越徹底,你臨終的往生就越有把握。所以我們在修習禪觀的第一件事情,好好地面對自己所留下的妄想,跟自己溝通,你抓著這個妄想對你是不利的,它給你的快樂太少,但是你付出的代價太大,得不償失!所以世間的快樂,世間上世俗的快樂,每一種快樂你都一定要付出代價,沒有例外!有為的快樂,多諸過失!其實我們追求快樂,可以理解,你可以選擇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你可以追求無為的快樂,它沒有過失的。我們透過這樣的思惟,我們試著把過去緊抓不放的那種妄想給放下了,這個是第一個出離心,想辦法減少你心中妄想的那種影像。

第二個,我們要處理的就是心胸狹小,我們不能只考慮到自身的解脫。一個菩薩道行者要經常存念眾生,你在因地把眾生放得越多,你果地的功德就越圓滿,所以我們應該擴大我們的胸量,讓一切的如母有情都跑到我們的心中來。就像無盡燈,我們不是一根蠟燭,我們是一個甚深功德海,你因地的時候是一千個蠟燭,一百個蠟燭,你最後的就是萬德莊嚴。所以我們應該要試著考慮到,我們跟眾生的關係是如此的密切,我們不一定要為自己念佛,我們為一切有情念佛,你的功德會更圓滿,所以這個菩提心就是擴大你的胸量。

第三個,就是空正見,調伏心中的攀緣。我們最好知道一件事情,人生是因緣所生法,它不是一個自性有,它是因緣有。你今生會遇到什麼人,你今生會遇到什麼事情,都是因緣變現出來的,也就是說從本體來看,你的心是清淨本然的,你是本來什麼都沒有的,所以人生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果,只有過程,你最好早點知道這件事情。也就是說人生只是一個「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所以我們今生不可能得到東西。這個跟我們過去的思考模式相違背,我們總是覺得我們可以得到一點東西,把它帶到來生去,不可能!就好像你不可能把第一個夢境裡面的東西,帶到第二個夢境去,第一個夢消失的時候,意味著所有的東西消失了,沒有一個東西可以從第一個夢裡面帶到第二個夢,人生也是這樣。人生只是讓你受用,但是你不能得到任何東西,你從無所得裡面,你就自然無所求,你的攀緣心就自然減少。

我們前面的出離心、菩提心,把問題處理得乾淨的時候,你後續就不會再去惹塵埃了。既然你本來無一物,你何必去惹這個塵埃呢?你把這個鏡子擦乾淨了,你就不要去惹,招惹人生的因緣,把今生的因緣了了,就算了,好好地規劃來生吧。

因此這個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它這種心態就是想辦法把心中的顛倒妄想降到最低了,做好臨終的準備。你不準備,你臨終就手忙腳亂,因為它事實上是存在的。所以你這個三塊: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你準備得越好,你臨終越自在,因為你平常把這種負面的顛倒妄想的能量都降到最低了,沒有東西會干擾你了,剩下就是你對阿彌陀佛的皈依,對淨土功德的好樂而已。

總之我們昨天講的真正發心,主要就是透過安住力,安住空性,調伏愛取,導歸淨土,導歸佛道,來消除我們心中的顛倒妄想。

我們今天開始來談一談,怎麼樣降低生死業力這一塊。前面講到是消除顛倒妄想,今天我們要降低臨終時候的生死業力——持戒清淨。

好,我們看講義。乙二、持戒清淨,分二:丙一、總顯三學以戒為本;丙二、別示四重以彰無漏。

先看丙一。我們先攏總的說明。大乘的戒定慧當中,以持戒做根本。有兩段的經文,我們請一個同學念一遍。請合掌。

丙一、總顯三學以戒為本。

引律標宗: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

預記末法: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好,這個戒定慧三學,在《楞嚴經》有一段開示說,佛告阿難:你呢,作為我的侍者,經常跟著我到處弘化,那麼你一定聽過我講到毗奈耶。毗奈耶就是調伏,佛陀講很多身口意的調伏方法當中,就講到了三決定義,就是戒定慧三決定義。

為什麼戒定慧叫做三決定義?這個「決定」是什麼意思?就是諸佛的出世,他開演的法門有廣略的不同。比方說釋迦牟尼佛講的某一部經,釋迦牟尼佛講的經比較多,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那彌勒菩薩,他只有三會,彌勒菩薩的說法只有三次,龍華三會。所以諸佛的出世在說法過程當中,的確有廣跟略的差別,但是有一個共同的原則是不變的,就是戒定慧三學,這個修學的內容、修學的次第是不能改變的,所以這叫三決定義。就是諸佛的說法有很多的差別相,但是卻有一個共同的原則,就是一定會提到持戒、修定、修慧,這三大原則決定不能改變。

那麼這三學的次第是什麼呢?「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這個地方,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這四個字「攝心為戒」。佛陀講戒法,如果是在人天乘,比如受五戒十善,就沒有所謂的攝心這一塊了,就是它的持戒跟你的心地法門,那不一定有關係了。你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你去做這件事情,不一定能夠把心給攝住,不一定有調伏跟引導的作用,但是受為大乘的菩薩戒,每一個行為一定跟你心中的善根力——前面我們說過的安住力、調伏力、引導力有關係。

大乘的持戒,它的精神在於增上慚愧。它不看你的行為本身,而是你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你的心態是不是有兩種:第一個增上心。你面對過失的時候,你的心是不是對無上菩提的追求沒有放棄。雖然你做得不夠好,但是你不斷地發願:我現在暫時不能離開殺盜淫妄,但是我希望總有一天,能夠解脫這樣的雜染因緣。你的增上的心沒有失掉,這是第一個,戒體的第一個思想——增上心,你對無上菩提的期望並沒有放棄;第二個慚愧心,即便你有身口的過失,但是你內心當中是非常慚愧的。

所以大乘的持戒,它在每一個持戒的過程當中,一定夾雜了增上心跟慚愧心,也就是說慚愧心它是一種調伏,你減損了一種造惡的勢力;增上心就是一種生命的引導,你永遠有一個目標來引導你,你希望你不斷地進步。所以你這兩種心成就的時候,就是叫做攝心為戒了。你所有的戒法是從你的戒體發出來的,這個觀念很重要!你這個觀念聽懂了,你才能有辦法聽下面的,為什麼叫做調伏生死業力,怎麼調?你心中先有一個目標,有增上的目標,然後有慚愧的心,你才有可能降低生死業力。就是說持戒,有時候不是一次到位,它的確有次第,但是你要注意你的心態!

諸位!我們從實際的現實生活來看。你看有些人學佛了十年、二十年,結果你看他沒什麼進步,他除了對三寶有點信仰以外,他的身口意,十年前是怎麼回事,現在還是怎麼回事,他沒什麼增上;有些人他學佛,他一年一年地進步,他內心有善根,這個很重要!一個有善根的人,他是可以突破內心的障礙的。為什麼我們先講建立善根,然後再來講持戒?因為它是根本,它是持戒的根本。

好,我們懂了以後,就是說一個人是能夠從過失中解脫出來,還是永遠跟過失牽纏不清,關鍵在這四個字:攝心為戒。你內心當中是不是有一個正確的調伏力跟引導力,增上心跟慚愧心。你有這個概念以後,我們就有更清楚的概念來學習下一塊。

我們看丙二,別示四重以彰無漏。

在整個生死業力當中,以殺盜淫妄最為嚴重。作為淨土宗的人,你只要把殺盜淫妄四種生死業給調伏了,你臨終的時候一定可以帶業往生,因為沒有業力可以障礙你了。

好,我們分兩段。丁一、牒征,丁二、詳示。

我們先看總標,看經文:

丁一、牒征。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

那麼這個地方提出一問,就是說什麼叫做攝心來作為持戒的一個根本呢?這個攝心我們前面說過包括了調伏跟引導,調伏就是慚愧心,用慚愧心來調伏自己的過失;增上心就是一種引導,引導自己不斷的進步,這就是攝心,這個是整個持戒的根本。

這個「根本」應該怎麼去理解呢?這以下看丁二,詳細的說明。

就是說同樣一個人出現了一個過失,同樣的身口意出現了殺盜淫妄,有些人會墮落,有些人會不斷進步,到底差別在哪裡?我們看下面的經文,你就清楚了。詳示當中,分成四段:一、淫戒;二、殺戒;三、盜戒;四、大妄語戒。

我們先看第一個淫戒。先看第一段的持戒功德。請合掌。

戊一、淫戒。

持戒功德: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這段先總標,持戒的功德。說六道眾生,特別是念佛人,只要其心不淫,我們生死的業力就慢慢地沉澱下來,慢慢地調伏下來。

其心不淫,我們解釋一下。不是說你沒有淫欲心叫其心不淫,而是當你的淫欲心活動的時候,你內在的善根力可以產生一定的作用,你用慚愧心來自我調伏,你用增上心來善加引導。也就是說,你對淫欲的這種身口意的行為,某種程度有產生一種抗拒的作用,你不再完全隨順它了,這個叫做其心不淫。你有一定的抗拒能力了,這個很重要!就是你開始順從內心的真如,而不再順從內心的妄想這叫其心不淫。詳細我們再往下看,就清楚什麼叫順從跟抗拒。

我們看第二段,犯戒的過失。

犯戒過失: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我們修習念佛三昧的人,本來我們的目標,是希望透過念佛來了生脫死,來往生淨土,但是假設我們淫心不除,也就是說你完全放縱你對於淫欲的這種心態、行為,不但沒有慚愧心,也沒有好好地引導它,完全採取放縱的狀態,那麼這樣子就有什麼樣的後果呢?「縱有多智禪定現前」,雖然你廣學多聞,念佛有一定的定力,但是你完全不調伏你的淫欲心這一塊,完全採取放縱的狀態,那麼你後果不堪設想,必落魔道。

這個地方有三品:如果你福報大,修行功力夠,你的福報跟修行,會被你的淫欲的妄想誤導變成魔王;如果你福報是中品的,就變成男眾的魔民;如果你是下品的,就變成女眾的魔女。那麼這種魔王、魔民、魔女,都有他的徒眾,每一個人都會認為自己是成就無上菩提了。

這個地方的過失,我們解釋一下。不是說你偶爾有淫欲的行為,你就墮入魔道,不是這個意思。事實上佛陀對在家居士設定了五戒十善,佛陀是開許正淫的。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什麼呢?就是下面那句話:「各各自謂成無上道」。這個地方是關鍵!他墮落的關鍵在這裡!他的問題不是一種行為的錯誤,他的問題來自于思想的偏差。他認為淫欲是一種功德想,他把淫欲的行為當作數數現行,都無慚愧,見是功德,深生好樂。第一個,他無慚無愧;第二個,他把它當功德想,把它當作一種生命的目標來追求。也就是說過失本身問題不大,但是他的心態是非常嚴重!他對淫欲的行為不但沒有慚愧心,也沒有好好引導它,反而把它當功德想,那麼這個時候就是一種根本上的錯誤了。

在佛法裡面我們允許有行為上的錯誤,但是絕對不允許有根本上的錯誤!即便我們一個在家居士,我們沒辦法去突破現前的因緣,我們有一些偶爾的正淫,但是你的心態很重要!你一定要發願:淫欲它的本質就是一種生死業力,我目前不能突破,但是我以慚愧心,我發願,我總有一天能夠遠離這樣的因緣。至少你心中有一個願景,你沒有放棄,而且你不完全放縱。這個時候,至少你根本沒有壞,也就是枝末上的過失。那麼這個人他問題出在哪裡呢?他是根本上出了毛病,後面佛陀會解釋,就是說他對淫欲的行為是完全放緃,而且自我讚歎,這叫做根本成淫,他已經根本上出差錯!《楞嚴經》很強調一個觀念:

我們可以有行為上的過失,但是你不能把行為轉成根本,你不能有根本上的差錯。根本上的差錯,後果不堪設想!我們往下看你就會知道了。

好,我們再往下看,下一段,預記末法。

預記末法: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佛陀預言在末法時代(因為正法時代、像法時代正氣比較強,正法的勢力強大),到末法時代有一個問題,「魔強法弱」,就是邪知邪見的人特別多。那麼每一個人,都釋放他自己修行的理念,所以讓很多人就沒辦法判斷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因為魔強法弱,正好給這些魔子魔孫提供活動範圍的一種氣氛,所以他就廣行貪淫,來當作修行上的引導。他認為淫欲對他不但不障礙,還是一種非常殊勝的一種幫助跟引導,使令很多人墮入這種邪知邪見的坑洞當中,而失去了菩提道路。也就是說這個人本來前面善根栽培得好好的,他有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但是受到這個惡知識的誤導以後,他的跑道改變了,他從菩提的道路走上了魔道,失掉他的根本,這個是受到邪知邪見的誤導。

我們看下一段。

諸佛教誨: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佛陀說,修行先斷心淫,也就是說我們即便身為一個在家居士,我們很多正淫的行為不可避免,但起碼你內心要非常健全,我們對淫欲的行為有增上的慚愧心,以調伏力、引導力來面對自己的心態,這樣至少我們的善根沒壞。善根沒壞,我們也只是一種行為上的過失,我們菩提善根沒有壞,至少你根本守住了,這是第一個決定清淨明誨,這個是成就清淨功德的一種明確的教誨。

好,為什麼當我們錯誤行為出現的時候,要守住自己內心的根本,要有增上心、慚愧心,這個理由在哪裡呢?佛陀就解釋了,就說因為你要守住你的菩提的根本,這個是關鍵!

這以下有三段,我們一次把它念完。

菩提之本: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祇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好,佛陀告訴阿難說,假設我們不能夠斷除淫欲的這種放縱,即便你能夠很努力地修習,專注地念佛禪定,但是你的根本上是認定了淫欲是功德想,那麼這個時候就像你用砂去煮飯,你經過百千劫只叫熱砂。就是說你雖然做很多加行,你每天拜很多佛,持很多的咒,但是你的根本已經偏差了,你已經不是米,你變成一種砂,當然不可能煮成飯了,因為你根本已經錯誤了,你的發心錯誤了。所以你用這種放縱的心態來面對淫欲,你「縱得妙悟,皆是淫根」,你的菩提根喪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淫欲的根,最後的結果輪轉三塗,必不能出!也就是說你可能先到魔道裡面,享受你今生修習的善業,但是福報享盡以後就直墮三塗了。你既然不是走到一個菩提涅槃的跑道,你就不可能成就菩提涅槃的結果,因為你已經走上一種魔的跑道了。

最後結論: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當然我們可能在家居士不能斷到行為上的偏差,至少內心上的增上慚愧還是要守住的,就是至少你根本這一塊要守住。「乃至於到最後,斷性亦無。」斷性亦無這境界很高了,就是空正見了,站在本來沒有淫欲的角度來調伏淫欲心,就沒有這個能所的對立了。你本來就沒有淫欲心,淫欲心是後來因緣的一念妄動才有的,它也是一個因緣的假相而已,這樣子才能夠守在菩提道路當中。

好,我們看最後的總結:判決邪正: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這段佛陀做了一個全面的總結,說:如果照我所說的——這個是佛陀所宣說的正法;反過來就是魔王的邪知邪見了。這句話,佛陀講得是相當的清楚,一點都沒有模糊討論的空間。

這個地方是說什麼事呢?就說當我們很正確地發了菩提心,發了出離心,走在菩提道當中,不是說我們就成就了,不是這個意思。我們是一個帶業修行的凡夫,所以我們可能會有一些行為上的過失,這個可以理解,但是關鍵是什麼呢?你不能把行為的過失提升到思想根本的過失,關鍵在這裡!你不能把一種錯誤的行為,演變成無慚無愧,而且把它當作你生命的目標來追求,當作功德想,不可以!

佛法允許你有枝末的過失,但是不允許你有根本上的過失!因為你根本的過失,弄得你連善根都沒有了,你基本上已經不是走在菩提的跑道上,你走在魔道上了。

佛陀在經典中講一個譬喻。說有一個大富長者,他有一個米倉,這個米倉的旁邊住了一隻老鼠。老鼠利用晚上的時候,就跑到米倉裡面去吃這個米,吃了以後,牠就從米倉裡面爬出來,白天就做一些牠的其他的活動,到了晚上就跑到米倉吃大米。一天天過去以後,這老鼠就打了一個妄想,牠說我晚上爬到米倉來吃這個米,很費事,乾脆我就住在米倉得了,住在米倉我要吃就吃,也不要爬來爬去了 …想這個主意不錯,牠就乾脆不住這個洞裡面了,就住在米倉,一醒過來就可以吃,但是這個時候慢慢吃慢慢吃,欸,等到吃得差不多的時候,牠發覺這個米在往下降,吃到最後牠爬不出來了,因為這個米肯定越吃越少,牠已經沒有能力爬出米缸之外了,所以最後就死在米缸當中。

佛陀講這個故事是說什麼事呢?作為一個聰明的老鼠,牠為什麼失去了這種警覺性?老鼠吃米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能住在米缸,關鍵在這兒!你沒有住在米缸,你偶爾來吃吃,你會保持一種警覺性,你住在米缸,你所有的警覺性都沒有了。當我們的錯誤行為出現的時候,有些人是還有救的,有些人是沒有救的,就是說你錯誤的行為出來的時候,你一點自我反省的能力都沒有,你是完全地墮落,完全地放縱,你這個行為就沒有救了,因為你傷到根本了,根本成淫!

問題的嚴重性不在於你行為本身,問題的嚴重性在於你自己自甘墮落,放棄了努力,你不想改變,這個是《楞嚴經》比較在乎的。所以這個老鼠牠如果偶爾去吃吃米,牠一定會很快發覺,牠不能再下去了,再下去牠就爬不出來了,牠一定換另外一個米缸吃的。它這個地方所要說的是什麼事呢?就是說我們不可能馬上讓自己的身口意完全清淨,但是你要注意你的心態是很重要的!

為什麼有些人他雖然有一些身口的過失,但是臨終還是可以往生?他生死業力的勢力還是薄弱的,因為他的心態非常健康,他的善根沒有失掉,他的增上心、慚愧心,還是產生一定的作用。有些人錯誤的行為一發生的時候,他娑婆世界就離不開了。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去思考一下。因為你的根本錯了,米都已經變成砂了,你怎麼可能要求砂煮成飯呢?你根本已經錯了。所以佛法很重視順從,我們做不到佛的境界,但是起碼我絕不放棄!我順從佛道,順從彌陀。這個「順從」兩個字,從一個凡夫的菩薩來講是最關鍵,就是我絕不放棄!你不能說連對諸佛的功德一點順從都沒有,你完全順從你的顛倒妄想,那就完了!你根本上就錯誤了,你就不可能往生了!因為你那個本質已經出差錯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楞嚴經》說,有些人他的行為不會障礙他的聖道,有些人的行為障礙聖道,關鍵是他的根本有沒有處理好,關鍵是在這裡!

好,我們看第二條戒,殺戒。那麼生死業力第一個就是我們對於淫欲的心,應該有增上慚愧心。第二個就是這個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