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菩薩有什麼樣的功德妙用呢

我們先解釋「普」跟「賢」這兩個字。因為名以召德,一個菩薩的名號往往是詮釋他的功德。這個菩薩,他的內心有兩個功德:第一個,體性週遍曰普。他成就了清淨心。清淨心清淨本然、週遍法界,所以是普。第二個,隨緣成德。依止清淨心產生的菩提願力,這個就是賢。所以,這個普賢菩薩就是依止清淨心跟菩提願而成就廣大無盡的普賢行願而立名的。

那麼這個普賢菩薩有什麼樣的功德妙用呢?

我們看《大佛頂經》說,「我用心聞」。就是普賢菩薩依止清淨心跟菩提心這兩種心來聞。這個聞就是智慧觀照了,菩薩的六根都是智慧。在這個觀照當中,他能夠分別眾生各種的知見:他是一個人天種性、二乘種性、菩薩種性等等各種種性的差別。若於他方恆沙世界,有一個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願——什麼叫成就普賢行願?你能夠依止清淨心、菩提願來修任何法門都是普賢行願——表示你就是順從普賢菩薩的功德,所以就感應普賢菩薩,「我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修行的處所。就算你是一個凡位的菩薩,業障深重,不能夠真正地見到我的身相,但是,我在暗中來摩頂加持,安慰你,使令你快速成就。就是,你只要修普賢行,普賢菩薩就與你同在,是這麼一個意思。

普賢菩薩其實一開始不是在娑婆世界,在世尊講《法華經》即將講完的時候,普賢菩薩跟他無量無邊的眷屬,從東方世界,以三昧神通來到娑婆世界,來勸大家修普賢行,來做一個收尾。他鼓勵大家發心修普賢行願。所以這一品,普賢菩薩遠在東方世界聽到世尊講《法華經》以後,欲令自行化他,永永不盡,所以來到靈山會上,勸發大家產生廣大的信願,如法受持普賢行願,才安立此品。

那麼什麼叫普賢行願?簡單地講就是「依普成賢」。你先安住清淨心,然後再發起廣大的菩提願,你就是成就普賢行願。

普賢菩薩幾乎是所有大乘經典的收尾。你看《華嚴經》,到最後也是以普賢行願作收尾;《法華經》強調一心三觀的智慧,最後也是以普賢菩薩作收尾。所以,智慧如果沒有菩提願攝持,你的自行功德不圓滿。

佛法裡面講,這個願力就像倉庫一樣。當然,我們積功累德一定是以這一份智慧來引導,智慧引導佈施,智慧引導持戒,智慧引導忍辱……來成就廣大的功德。然後呢?然後當然用廣大的時空無盡的願力來攝持這個功德,才不會失掉。所以所有以智慧作起頭的,一定以普賢行願作收尾。所以普賢菩薩在《法華經》講完的時候也是一樣,最後來到這裡,來勸我們發菩提願,落實普賢行願。

不過這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發救一切眾生之心」,這個重點在「一切」!什麼叫一切?就是說,我怎麼緣一切眾生呢,這是怎麼緣呢?很簡單,你向外攀緣的時候,你不可能把所有眾生都緣進去,一定有缺漏。但是你要內觀的時候,「自性眾生誓願度」,就是我自性本來具足一切眾生,那這個眾生就「一切」了。因為你一念心性本來具足十法界,所以眾生法界也在你的一念心中。所以,你今天能夠稱性而發的「一切」的這個願,就是包括了一切眾生。也包括了斷一切惡,也包括修一切善,就是法法消歸心性。

這個受菩薩戒,它這個戒體的殊勝,就是因為它成就普賢行願。普賢行願的特點在什麼?就是時空無盡。比方說我們講「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其實沒有一個人做得到。那有人說,欸,受菩薩戒不是應該務實一點嗎?但發這個願我永遠做不到!

諸位!發願不是讓你做到的,發願是成就你的格局。就像佛陀在戒律上說的,你為什麼要發願「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呢?他說你今天蓋房子,你也要把這個地買大一點。雖然你現在的錢可能只是剛好蓋大殿而已,但是你雖然蓋大殿,你要有整體規劃。你未來也蓋一個觀音殿、地藏殿,後面多一個講堂,還有寮房……所以說,房子可以慢慢蓋,但是這個地你一開始就要買得夠大,你不可以蓋到最後地不夠了。

如果說,我之前發的願,我一開始說這輩子我度一百個眾生就好了,我就斷三個惡法就好了。沒有錯,你很務實,但是這個不是你發願的本意。發願是買地。真正落實事修的時候,那就要務實了,事修是蓋房子。

所以,諸位!發願的意思就是成就你的成佛的格局。發願不是讓你做到,這個願你今生是永遠做不到的。

我們一般人可能這個廣大的願很難發出來,說發起救度一切眾生之心,可能內心會怯弱。普賢菩薩跟你保證,他說沒事,你發出來。你發出來以後,你只要能夠發起普賢行願來受持《法華經》,我就保護你的安全,使令你能夠「除其災患,令得安隱」。先給你做這個保證。因為你就跟我同見同行了,你就順從我的行願,那當然就能夠進入普賢菩薩的保護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