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佛法智慧含融世間法

「佛法」是從覺性、實相的立場,來觀察宇宙、處理人生的一切,因此具有最圓滿的價值。但現實世界裡,我們都是凡夫,沒有辦法具足所謂菩薩的智慧與福德,譬如:《金剛經》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不是一般生死凡夫所能做得到的。

而且因為各人不同層次的生命價值觀,在待人處世上便有不同的價值標準。我曾經跟幾位法師討論,其中一位法師講:「出家人只要做得像個‘人’的樣子,就已經不錯了。」太虛大師也曾說:「人成即佛成」。所謂「人」的樣子,應該就是指「人」的價值,是五乘佛法裡最根本的基礎。道家、儒家的道德、倫理思想也是在人的立場之上交相重迭,探討人的價值觀。

儒家講「仁義」,道家講「道德」,世俗人講「法律」,我們佛法則是講「慈悲、智慧」。我們要從慈悲之立場出發,既不能傷害眾生,也不能姑息眾生,不違背法律的根本規範,所以在尺寸的拿捏上很難,必須有很大的智慧。

孔子說:「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所謂日久成習慣,習慣成自然。人若跟好人在一起久了,或久處祥和的環境,慢慢也就不會感受他好;如親近善知識時間久了,你會覺得他很平常,也有很多缺點,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所以說:「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如果跟壞人在一起、居處惡的環境,剛開始會覺得厭惡,但時間一久,也就不覺得有沒有不對。所以說:「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所以大家對於環境的好壞一定要有抉擇,待人處世也要有適當的拿捏尺寸。

面對世俗事務,想要避免是不可能的,除了稟承孔子、老子的倫理道德,更要有佛法的智慧去超越世間法:在世間法律和佛法戒律尺寸規範內,以世俗「仁義道德」與人相處,提升至佛法的慈悲,這才是智慧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