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大願——(第8願)皆得知他心念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我成佛的時候,我國土中往生的天人都能照知一切眾生心中所念,最低限度也能了知百千億億諸佛國中眾生的心念。若此願不能實現,就不成佛。

法藏菩薩觀察他方世界發現,若僅能以天眼看見他方世界的形象,以天耳聽聞他方世界的聲音,卻不能了解他人心之所念的話,也是不完美的。眾生心機不一,內心的想法,不會輕易暴露出來,人與人之間常常會發生欺詐、誤會以及善惡難分的情況,古往今來知人最難,只能「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長時間相處觀察,才能知道當人的品操。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著名人物——周公和王莽。從外在形跡來看,這兩人有相似之處。白居易詩曰:「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這首詩寓意深刻,意謂周成王繼位時年幼,由叔父周公攝政,周公非常勤勞地輔佐幼主成王治理天下。這時卻有人在成王面前進讒言,說周公要篡位,成王聽後也起了疑心。於是周公就到楚地躲避,致令天象發生變異。後來成王發現了一份周公舍身救武王的祈禱文,這才相信周公之忠,將他隆重地迎請回朝。而王莽開始為官時行事非常謙卑,禮賢下士,生活簡朴,可是一旦取得王太后等的信任,掌握了實權,他就篡奪了皇位。這二人同居實權高位,然居心行止卻迥然不同。若周公在被讒言所傷的時候就去世了,或者王莽在他禮賢下士、謙恭簡朴的時候離世了,那後人又如何知道這兩人究竟是忠還是奸呢?畢竟凡夫沒有他心智通,無法辨別,只有事後方可評判。

古往今來,識別人心是一個永恆的難題。孔子有一段識人的箴言,「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論語》)這幾句話耐人尋味。從字面上看,似乎是指了解一個人,需要看他的行為,觀察他的動機,細微地了知他的心安在何處,如此一來,這個人還能怎麼隱藏呢?一般註釋悉作如是說。而蕅祖解釋,這個「其」字,不是指他人,而是指自己!意謂識別他人,先要認識自己。要觀照自己的行為動機,要觀察自己的心安在何種狀態。他人是自己變現出來的,本源是自己。如果對自己顯現的心不了解,又何能知道對方的心呢?知人先知己。自己意念如明鏡,猶能照見他人心之所念。是故《金剛經》云:「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阿彌陀佛加持國中天人的他心智通,首先知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念頭的差別,諸如善心、不善心、廣大心、狹劣心、順生死心、背生死心、妒嫉心、貪慾心、欺詐心、聲聞心、獨覺心、菩薩心、天龍八部的心、三惡道眾生的心、處在種種厄難的眾生的恐懼心,等等,對於這些無量差別的種種眾生心,極樂天人悉皆分別了知。不僅了知一世界,進而百世界、千世界、百千世界、百千億那由他世界,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所有眾生的心悉皆分別了知。知其因緣成熟,便不失時機地予以度化,應以何身得度者,悉現何身而為說法。須知得他心智通有助於普度眾生。佛在講經說法前之所以要入定,就是要觀察與會大眾根機與心理狀態,然後才能夠應機而說。對聲聞根性的人便以聲聞法引導,對大乘種性的人便稱性宣說摩訶衍。貪慾心重者,教其修不淨觀;瞋恚心強者,令其修慈悲觀;乃至業障重者,敕令憶佛念佛。如是觀機逗教,應病與藥。機教相應,眾生得度。度化眾生,法不應機,等同閑言語,眾生得不到受用。

然眾生的機心猶如海底暗礁,極其複雜。吾人念念向外奔逸,很少返觀自己的內心世界。若迴光返照,就該生起大慚愧心。吾等業識心中,業力妄想雜念無量無邊,且善少惡多,充斥著黑暗有毒的念頭和負面的能量。三毒煩惱令吾人身心染著不清淨,一則身體素質陋劣,四大不調,五臟六腑失去平衡,常常生病;另一方面,心理上焦躁煩亂,心猿意馬,不得安寧。身心悉皆陋劣,構成五濁中的眾生濁。

感恩阿彌陀佛,令十方諸往生者,不藉長久修持,自然報得他心智通,隨應他方眾生心念欲樂,予以相應的接引化度。又因國中天人悉具他心通,諸極樂同仁心之所念,口之欲言,預先便知心意,慈心相向,佛眼相看,蓮邦勝友,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