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故事 > 正文
有兩個禪寺,同在一個城中,相距不遠。每天清晨,兩個禪寺都要派個沙彌到市場上去買菜,兩個沙彌在市場上撞見時,總...
在打七當中,有不少的人問怎麼做功夫,問自己究竟應該修什麼法門。在我印象中,有幾位居士從開始見面的那幾年一直到...
古德教人參禪做工夫,先要內脫身心,外遺世界,一切放下,絲毫不存,單提一則公案話頭。如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
清朝末年,江蘇常州天寧寺有位冶開老和尚童真出家。這位老和尚在天寧寺十四歲就站在凳子上敲大魚,還是個小沙彌呢!...
禪宗一門是佛法的骨髓,但以心印心,原不是言語文字可以表達。過去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那時大家都默然不識,只有...我今天來講什麼是禪宗的法門?禪宗有所謂頓和漸兩種法門,而且永遠爭論不休。什麼叫頓?什麼叫漸?頓是不立文字、不...
兒子大學畢業,在一家台資公司找到了工作。當他第一次將試用期工資1300元交到我手上時,我是心如蜜甜。但轉正後的工...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p)如...普門品(日誦式版本)...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趙閱道居士 趙閱道居士是北宋一位修行有成就的大居士,宋仁宗時候他做御史,為人公正無私,因此,被稱為鐵面御史。御...人們在面對壞人得勢卻一直得不到懲罰的時候,會無可奈何地發出發出好人不長命,禍害一千年的慨嘆。其實,不妨想想那...蘇東坡有一次過濟南龍山鎮,那裡的監稅官宋寶國拿出一冊王氏所寫的《華嚴經解相》給他看,並對蘇東坡說:這位王公修...佛陀在舍衛國時,有一次與弟子們外出托缽。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外道教徒,他一看到佛陀,就開始破口大罵。 佛陀卻若無...有一棵大樹,上面有個鳥巢住了兩隻鳥──一隻公的,一隻母的。它們為了儲存冬季的糧食,採了很多水果回來,將巢放得...
其實除去五蓋,在生活中還有一種最常見也最常被忽略的問題----分心散亂。這個問題雖沒有明確被列在五蓋之中,但一樣...人生病有時候是對人類的一種警惕,讓我們知道人生的無常,不知道什麼時候病苦災難會來臨,警惕我們要趕快把握人生:...晉代僧。為晉代般若學六家七宗中「識含宗」之代表人物。其生年、籍貫均不詳。師事於法蘭,敏睿善辯,以數術弘教。精...(菩薩)在金剛界曼荼羅外廓北方。密號曰定慧金剛,無盡金剛。賢劫十六尊之一。白色。右持梵篋,左為拳。...
佛號雖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臨終的時候,是否能保持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你的心態就很重要。所以我們...
人非聖賢,誰人無過呢?我們還沒有成聖成賢,那也就是說在我們沒有成佛之前,我們有身就有行為行住坐臥,做事,這就...1、呵斥法: 用盡全身的力氣,對著淫念大呼一聲呸!(意念上對著淫念狠狠地吐口水),淫念頓時消失。這個方法借鑒自...
【 彼從十一劫來。莊嚴此世界成熟眾生。是故在斯會中。身相端嚴威德殊勝。唯除如來無能過者。】 地藏菩薩從久遠劫來...
觀世音菩薩的方便力特別殊勝。在《普門品》講到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提的就是妙音...
為什麼有的人不能容人呢?年輕人問。 因為有的人心太小,小到只能容下自己。大師答。 為什麼有的人常常迷失於自己的心...
前有鑒真不遠萬里,六次渡海,後有隱元不畏高齡,在異邦大興宗風。從古至今的歷史上,總能看見這些難行能行,難忍能...
導讀:依據《宗教事務條例》,凡正式出家的僧尼都應持有由中國佛教協會1994年統一印製、編號,省佛教協會頒發的正式...佛陀涅槃百年後的印度,崛起了強盛的孔雀王朝。其國君主阿育王不僅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修建了一座富麗雄偉的宮...
對淨土經典的熏修如果沒有達到熟悉的程度,我們的舉心動念,遇見事情時的判斷,還是凡夫知見在起作用。 這些知見,站...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到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若遇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如果船上的人能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
接著來談一談淨土法門跟聖道法門之間的結合。淨土宗的歷代祖師,對於修學淨土主要有兩派的說法,有一派是強調三業專...
【佛學漫畫】禪宗五祖弘忍大師
貓砍大畫 2024/02/16
上篇:【佛學漫畫】未生怨王的復仇 | 下篇:小病從治,大病從死 |
各位善知識,禪宗一法是心地法門,不可離開心地以外用功,所以六祖壇經云: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花情已,菩...
到市場買菜去

修行有沒有竅門和捷徑

唯有一念話頭,是當人命根

天寧維那十六歲,功夫相應付飯債

參禪的方法究竟是怎樣的
聖嚴法師《禪宗的頓漸法門》

一則禪宗公案的啟示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你找到適合改過行善的方法沒
生活不會永遠虧待好人
瓦礫與無上法
向佛陀丟擲泥沙的人
莫讓「疑念」佔據自己的心

分心散亂的對策
警惕無常,歡喜消業--佛陀生病的時候
【佛教詞典】於法開
【佛教詞典】無盡意菩薩

死亡到來之前,你用什麼心態來念佛

是你造作的,將來都要付出代價
戒淫念的五個方法

地藏菩薩能滿眾生一切所求,還能滅一切重罪

心力跟佛力之間的橋樑

從有形看到了無形

【佛學漫畫】隱元禪師

教你如何甄別真假出家人
阿羅漢身具勝香的因緣

淨土學人要做鈍功夫

觀音菩薩如何救苦救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