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資糧比福德更重要

我講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是在《賢愚經》裡面,講到一個佛在世的時候,在一個森林,這個森林裡面有一隻鳥,這個鳥長得非常的高大。這隻鳥它有一個特色,它的聲音特別美,特別美妙好聽,他對他自己的聲音,也非常的有自信,也非常的歡喜,他能夠唱出那麼美妙的聲音,他自己也覺得非常的好。

他住處的不遠的地方,有一個住阿蘭若的比丘在那邊修行,經典上並沒有說,這個阿羅漢是一個凡夫,聖人,它沒有說,就是一個比丘。這個比丘經常誦經,而這個比丘誦出的聲音,比這隻鳥更好聽。這個鳥他對聲音很執著,他看到這個比丘誦經好聽,他就定期的,這個比丘誦經,他就跑到屋簷上去聽,經常去,今天也來,明天也來,經常就來聽。

有一天,他正在聽比丘誦經的時候,他很專注,就被這個獵人用箭把他射死。射死的時候,他當時所攀緣的是佛法僧,是一個法寶的境界,所以他因為臨命終的時候,所緣念的是一種正法,就生到忉利天去了,這個善業得果報了,生到忉利天。

這個天人他是化生,無而忽有,他父母親突然間就在軀幹裡面生出來,就像我們八歲的小孩那麼大,八歲小孩那麼大,無而忽有。這個小孩他就吃天上的乳,牛奶的乳汁,那個是地乳,他吃了以後,很快的就長了很大,就種種的五欲的快樂。

不過這個天人他剛開始去的時候,一般他都會去做一件事,什麼事呢?他會用他的神通去觀察,他是什麼因緣做天人,當然他天做久了,他就不在乎,他完全看到現在的五欲,完全享受。但是他剛剛生天的時候,他會去注意。喔!我過去是一隻鳥,聽這個比丘說法,被這個獵人射死了,這樣生天了。他就對這個比丘有感激的心,就拿天花去叢林裡面找這個比丘,就在這個比丘誦經的時候,天人就散花。

這個比丘就說:散花者誰?他說:我是一個天人,我是過去是一隻鳥,因為你聽你說法,得到生天的果報,現在來感激你、供養你。這個比丘就很高興,就為他說法。說法以後,這個鳥就證得初果解脫法門。他證得初果以後,就回到天上去了。這個故事,佛陀就讚歎這個聞法的功德,這段故事就這樣結束了。

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在生命當中,要能夠不斷的熏習大乘佛法的善根,這件事情,可以說在整個生命是最重要的,雖然佛法是積集福德、智慧資糧,但是智慧資糧它比福德又更重要。因為福報本身它是可樂,但是它不能夠成就解脫分,而我們去栽培這種大乘佛法的善根,它能夠成就解脫分。你看一隻鳥他都能夠達到這種境界,栽培的善根,下輩子就成熟。

所以我們看《金剛經》也說:你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佈施恆河沙諸佛,不如你聽聞《金剛經》四句偈。為什麼呢?你都不聽聞佛法,你就是做人天福報,你根本就沒有出世的善根,不能成就解脫分的。

你得到了人天,你到了天上去得果報,受完果報的時候,你煩惱一活動,很可能到三惡道去。而我們栽培了出世的善根,特別是大乘的善根,你就有這個解脫分,有得度的因緣。有得度的因緣,佛菩薩就有辦法。這佛菩薩要說法,你一定本身的內心當中,要有得度的因緣,要有善根,否則佛菩薩沒辦法。

所以我們從唯識的熏習角度,我們不斷的讀誦大乘經典,不斷的思惟大乘的法義,這點倒是很重要的,跟我們以後成佛的快慢,有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