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九種食

佛教認為食有長養、資益之義、包括物質與精神兩方面。食的種類有九種:段食、觸食、思食、識食、禪悅食、法喜食、願食、念食、解脫食。

所謂段食:分時間段嚙碎而食者。以香味觸三者為體,入腹變壞,資益諸根。此段食即指尋常之食物,現代營養學之所謂的飲食,如米、面、油、果蔬等。

所謂觸食:六識觸對可愛之境而生喜樂,以長養身心者。即以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接觸外境所前生的意識有張養身心之用。如黑白、軟硬、冷暖、好壞等感覺。

所謂思食:意識思好事而生樂,資益諸根者。即意識思想所欲之境,期望自己能夠向好處發展。如發生災難時,人若有堅強的生存意識,活下來的機會就會大一些。

所渭識食:地獄之眾生及無色界之有情等,以識資持命根者。依前三食之勢力,產生思想、語言、行為三業、以業而得果報,形成死後轉世輪迴的力量,維持身命的連續流轉。

所謂禪悅食:修行之人得禪定之樂能養諸根者。即以禪法資其心神、而得禪悅,即能增長善根,資益慧命,猶世間之食,能養諸根,支持其命,故稱之為食。

所謂法喜食:修行之人聞法生歡喜,資慧命養身心者。聽經聞法,可以令人增加智能,打開心識,有益善根。

所謂願食:修行之人發誓願而持身,修萬行者。即修行之人發大願,利益眾生,斷煩惱,證悟真理,以願持身,常修清淨行。

所謂念食:修行之人常念出世之善根,而不忘以資益慧命者。即修行之人正念分明,憶持善法,信受奉行,心不顛倒妄想,不分別計較,不攀緣執著,得以超越煩惱。

所謂解脫食:修行之人終得涅槃之樂而長養身心者。即修行之人解脫惡業的繫縛,獲得究竟圓滿的解脫大自在。

這九種食中,前四種為世間食,後五種為出世間食。《阿含經》中,佛告訴諸比丘:當其專念,舍除世間四種之食,求辦出世間之食,蓋令眾生但以世間之食,資養色身,不當貪著,需求出世間之法食,增長菩提慧命也。即佛認為世間食主要是用來活命的,只能增益身體,眾生不可貪圖其色香味等而心生貪執。眾生真正應當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出世間食,因為它可以令我們的心靈得到昇華。

另外,佛門中還規定在正常的進食過程當中,修行之人要心存五種觀想,亦叫「食存五觀」,這既是一種修行,又是一種有益於健康的飲食之法。因此佛教的齋堂通常又稱之為「五觀堂」。

食存五觀: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因此,在進食之時,應當想到米糧來之不易,要經過辛苦勞作的種植和加工處理、廚人的洗汰燒煮,所以進食應當心存感恩,體諒其由來的艱辛,如此而受食才能激發道心,培植福德。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進食之時,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德行與所作所為是否圓滿,是否對得起面前的飲食供養,若是還有差距,心生慚愧,趕快用功修道,如此才可堪受供養。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進食之時,要謹防心念不正,遠離諸種過失,對於那些所受的食物,不要因為其美味可口,就起貪念;也不要因為不合口味,就心生瞋怒。這些都是不對的,因為這是分別心在作怪。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把所受之食當作是治病的良藥,用以療養身心飢渴,就是為了避免形容枯稿。令身體健健康康。同時,把進食當作是在吃藥,亦可以抑制人的貪慾,並減少其浪費奢侈的習氣。

五、為成道業,故受此食

在進食的時候,要誠心誠意地想:我是為了成就道業,才受食的,如若不食,則身體羸弱,疾病纏身,既然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就無法來修行辦道。因此,進取適當的飲食,才能更好地精進道業。

古德云:「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修行之人出家修行辦道,內求佛法,以增長法身慧命,外受諸食,以滋養色身性命。在接受飲食供養時,不可以用貪瞋癡之心去計較受食的好壞,揀擇受食精粗,而應該以惜福、慚愧、感恩、精進等心來接受供養,然後更加用心辦道,不造諸惡,廣增善根,以此功德才可以抵消施主的供養,才合乎佛教食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