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小時候,有一次我哥哥從上海帶了一串香蕉回家。因為路途遙遠,香蕉皮已經發黑,但因我年紀最小,所以分到完整的一根,我吃了一口覺得真好吃,又甜又香,從來沒有吃過這麼美味的東西!

那時我心裡想:學校裡的同學一定也沒有吃過,於是我就把它帶到學校獻寶,也讓同學們高興,嘗一嘗這麼好的味道。可是因為同學多,所以就不准他們咬,只准他們每人舔一口。舔著、舔著,舔到最後,有一個同學卻一口把它吃掉了,結果其它的人都很生氣,大家追著要揍他。

這則故事是說,當自己有東西和大家分享的時候,大家都很和樂、很快樂,可是只要有人私心一起,想一個人獨吞,就會引起大家的不滿。

我把香蕉分給同學,在六和敬中稱為‘利和同均’,類似俗話說的‘有福同享’。此外,我們難免會有和他人見解、想法不同的時候,如果你說你有理、他說他有理,那就會爭持不下。

從佛法來說,眾生有種種性、有種種結,我們要和敬待人,尊重他人。尊敬、尊重他人的想法,並不是就不要有自己的想法,而是當自己有別的想法時,還是可以提出來,只是當其它人不贊成時,那就要妥協,尊重他人的想法。

不過,有些人會反過來說:‘那你為什麼不尊重我?’如果這樣堅持自己的想法,不尊重他人的想法,就不是和敬!我們應該拿和敬來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他人,為了‘和’,就要尊重他人的想法。

現在的人都很有主見,很有自己的想法,這並不是壞事。譬如我常和我們的執事法師們一起開會討論,通常是我聽了大家的想法之後,再提出我的想法和意見。但是,有時候大家會說:‘師父,你的想法是錯的,我們的是對的,我們大家都希望這樣。’

那我就只有妥協,因為少數服從多數,我只有一個人,我就順從大家的想法。但如果確定我的看法比大家的好,我也一定會說出個道理,讓大家能心悅誠服,願意接受,如此就變成大家共同的意見了,我絕不會用高壓的手段。

因此,有好的意見,還是可以表達,說了之後如果能讓他人接受,那就變成大家的共同意見。如果你說出來之後,大家還是不能接受,那就只好放棄。這就是‘六和敬’中的‘見和同解’。

‘悲、智’,就是菩薩的精神,行菩薩道就是要有智慧、有慈悲。‘慈悲’是利樂眾生;‘智慧’是斷除煩惱,自己少煩少惱,也讓眾生少煩少惱;自己不被煩惱所困是智慧,讓眾生不被煩惱所困是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