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學略史

結集三藏

佛應世時,親聞佛說,佛示寂後,依佛遺教。佛之遺教,由諸聖弟子所聞持結集之法藏。然此法藏之結集,傳說非一。

第一次結集、原因是:佛世時,無文字記錄,依口頭傳誦,恐日久無憑而失傳,或恐外道邪說滲入。另種原因,佛剛滅度,有難調比丘跋難陀,歡喜而作偈言:「如來示寂,我曹安樂,若有所犯,誰敢訶斥」。迦葉聽後甚悲,於是發動將佛一代教化結集起來。

此次結集,由迦葉為上首,選已證阿羅漢者五百人於王舍城外七葉窟內,由阿難誦經,富樓那誦論;優波離誦律。為經律論三藏,此為上座部,或稱五百結集。

未加入窟內者,凡有數千人,為窟外或外界大眾結集,以婆師婆為上首,除三藏外,還有雜藏、禁咒藏為五藏。稱為大眾部。

此外還有文殊、彌勒、阿難在鐵圍山結集大乘藏。第一次結集,有摩揭陀國阿闍世王的支助。

第二次結集、是在佛滅後一百年間,出現第一次分裂。原因是當時徒眾分東西兩處居住,東部毘舍離有跋耆族比丘,與西部摩偷羅耶舍比丘在戒律上產生了異議。因毘舍離比丘向人乞錢被耶舍發現而引起爭執,於是西部以離婆多為上首,有七百人;東部以薩婆迦摩為上首,有萬人,在毘舍離婆利迦園中,舉行大結集。此後公開分裂為二部,七百人為上座部,萬人為大眾部。

第三次結集、在公元前三世紀時,阿育王在位,他極尊奉佛教。因佛教徒與婆羅門教徒往往紛諍,欲重行結集佛典,以救弊端。召集名德一千人,推目犍連子帝須為上座,在華氏城,舉行結集三藏。之後並派諸德各地宏揚佛法。

第四次結集、在佛滅後四百年間,有迦膩色迦王盡力尊佛。當時佛教部派崛起,各據已見,莫衷一是,於是招集五百羅漢,五百菩薩,五百在家學者,推脅尊者及世友為上首,在迦濕彌羅城,結集三藏,造三十萬頌,九百六十萬言。這為印度佛教經論有文字記載之始。

巴利語及梵語佛典

前面幾次結集都是以口授,到迦膩色迦王時,才有文字的記錄。記錄所用之語有巴利語和梵語兩種。巴利語之佛典,在阿育王時,王子摩曬陀至錫蘭佈教,用印度普通方言,後世名為巴利語。在一世紀,錫蘭無畏波陀伽摩尼王即位,建無畏山寺以供僧。後寺內分派,互執異語。王即招集大德比丘五百人,就口傳之巴利語三藏,詳為勘正,載之簡冊,是為巴利語之佛典,用錫蘭土語記錄。書寫依印俗,用貝多羅樹葉,兩面以針刺文字,染以墨,可年久不脫。至五世紀,中印佛音至錫蘭,復將三藏之註疏,輯成巴利語,於是巴利語佛典才告完成,流利於南方。

梵語佛典,中印度之語言,印度貴族本有一種流行的雅語,所謂合乎吠陀韻律之學問語,後來佛弟子結集經典,亦採用之,流行於北方。

南方與北方佛教

佛教所傳歷史之久,地方之廣,於時代、國土、民俗、有種種變化,教義組織及內容亦益豐富。佛教自阿育王以後,分南北二派,所謂南方佛教與北方佛教,簡稱南傳與北傳。南方佛教以錫蘭為中心,弘傳於南洋諸島,現今流佈於錫蘭、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地之佛教。其經典用巴利語,多小乘教義。

北方佛教,以大月支為中心,弘傳於安息、康居、及蔥嶺以東諸國。現今流佈於尼泊爾以北、中國、朝鮮、日本等地之佛教。其經典之原文為梵語,多詮大乘教義,兼含小乘。

三藏

三藏者,經、律、論,佛典之總稱。經者,梵語修多羅,譯雲經。有四義,貫、攝、常、法。貫者,如線貫花,令不失散。諸法星羅,周散法界,聖人言說,能貫穿法義,令不散亂。攝者,貫穿深妙法義,攝持所化眾生。常者,三世諸佛,隨感去留,教範古今,不可改易。法者,軌道持義,十界同遵,永為楷模,不變規律。又譯契經,契者,契當至合之義。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所以名為經。藏者、庫藏、包含、蘊和之義。此藏包藏佛所說經典。

律藏,梵語毗奈耶,毗尼之義譯。此譯調伏,調和控御身語等業,制伏滅除諸惡行義。或云滅,滅三業之過非,此從功能為號。律即法規、規章之義,能防止身口惡法,如世法律,斷決輕重罪,佛所製定戒律,可以使人止惡防非。經典中,包藏有戒律的為律藏。

論藏,梵語阿毗達磨,新翻對法,是說以勝智對觀真理。對法是智慧之別名。對即對向涅槃,法指諸法實相理或云無比法,此智慧是無比之勝法。論者,是問答抉擇諸法事理,生無比勝智,故名阿毗達磨。經典中的論議經,是佛自辨法相之義。佛滅後,諸大菩薩准佛所說之義而解釋、論辨法相義理的論典為論藏。

十二部經

三藏為佛說法總的內容,十二部經,是將佛所說的教法,分成十二類。或云十二分經,十二分教,即是十二種形式。

一契經、有總有別,總攝十二部盡。十二分皆是契經,別即諸經中長行,直宣說法義,不限定字句。

二應頌、梵語祗夜,義譯重頌,應前長行,重宣其義,或長行宣說,義猶未盡,更以頌顯之。

三記別、梵語和迦羅那。記者決義。分別記事。有三義:記弟子生死因果;明記分別深密之義(酬答辨析真實義);對弟子授未來成佛之記。

四諷頌、梵語伽陀,即孤起頌,不說長行,直說偈句。

五自說、梵語優陀那,不請而說,為令當來正法久住,無有人問,而自宣說。

六緣起、梵語尼陀那,又云因緣。待緣而起之義。因請而說;因犯制戒;因事說法(對治法門)。

七譬喻、梵語阿波陀那,為令本義得明。

八本事、梵語伊帝目多伽,佛說弟子過去世的行業事歷。

九本生、梵語闍陀伽,佛自述過去世行菩薩行之因緣。

十方廣、梵語毗佛略,宣說廣大甚深之法。又云廣破、無比,能破諸障,無法比類。

十一未曾有、梵語阿浮達磨,宣說諸佛及弟子最勝殊特驚異甚深之法。

十二論議、梵語優婆提舍,究問推尋辨明法相義。

此十二部中,契經、重頌、諷頌是指經文上能詮之文體,餘九是從其經文所載別事立名。

過去學者,為便於記憶,編成四句:

長行重頌與記別,

孤起無問而自說。

比喻本生及本事,

方廣論議未曾有。

部派佛教

初百年間,由迦葉、阿難等傳持法藏,無有異議。至阿育王時,逐漸分裂,初僅是上座和大眾兩部。大眾部至佛滅後,二百年時,展轉分出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多聞部、說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等八部。上座部反之,經二百年,一味和合,當佛滅後三百年初,展轉分出一切有、犢子、法上、賢胄、正量、密林、化地、法藏、飲光、經量等十部、以上十八部,加根本上座大眾二部,合成二十部。

佛教在印度之興衰

佛滅度後,有阿育王及迦膩色迦王相續提倡。佛滅初五百年間,全印所宏傳者,唯小乘為盛,大乘法久湮聞於世,在一世紀時,北印馬鳴出世,外除異道,內抑小乘,獨揚大乘法。隨後有龍樹、提婆於南印盛弘大乘,宣揚般若性空妙理。四世紀,中印有無著、世親承彌勒論師瑜伽法門,闡揚大乘唯識學。還有德慧、安慧、護法、清辨、戒賢、智光諸大論師盛極一時。佛教勢力,遂普及全印度。八世紀,印度有位商羯羅出世,鼓吹復古思想,重振婆羅門教,排毀佛教。繼則回教徒侵入印度,更受打擊,佛教在印度中原,幾至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