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八教丨別教

別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三教,主要的教化對像是三界外的鈍根菩薩。因此也可以說,別教根性的人,起點是相當高的,他們的福德、智慧、神通、威力,都是非常了不起,更重要的是已經超出了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同時,雖然稱為鈍根,也只是相對於圓教菩薩而言。所謂根是指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這五根相較圓教菩薩遲鈍,不能一行一切行,一位一切位,乃至一因迥出,不知三因圓具;一果不融,不知即心是佛等,所以稱為鈍根。

別教菩薩的特徵是差別性,次第性。差別性指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八法,都是有別於前面的藏教、通教,以及後面的圓教,因此稱之為別。又,次第性指修行方法各個不同,階位也是有高低之別,互不相攝。因此修學的法門有無量無邊;階位上也有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的嚴格區別。

別教是獨被菩薩的教法,沒有聲聞、緣覺的二乘。通教中利根的人,能夠被接入別教,但是自被接入後,便成為別教的菩薩,不再稱為聲聞、緣覺。別教的菩薩修學無量法門,親近無量諸佛,能度無量眾生,佛初成道,說《華嚴經》,就是為別教菩薩所說。

別教的教法,有無量四諦,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不思議六度、十度等。無量四諦是指四諦有無量相,是菩薩法,非是聲聞、緣覺人所能知。

首先苦諦,苦有無量相,如人的苦總結來有四苦、八苦等,但是人活一輩子,依然有數不清的各式各樣的痛苦。又比如地獄,有八寒八熱、十六游增、一百八獄、乃至八萬四千鬲子地獄,等等。每一獄中,受苦的形狀,也是多的數不清。人、地獄如此,畜生、餓鬼、阿修羅、天也是各有各的苦,所以說:「苦有無量相,十法界不同故。」

第二是集有無量相,集指的是煩惱,生而為人,相信對於煩惱的感知,每人必定是有親身體會。若是按四惑來說,見惑就有單四見、復四見、具足四見、六十二見、一百八見等,一一見有八十八使。光是見惑就已經無量,何況還有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所以說:「集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故。」

第三道有無量相,道指修道的方法,如大小二乘,偏、圓、權、實,各有八萬四千法門,一佛的法門,就如恆河沙一樣多,何況十方諸佛的法門,所以說:「道有無量相,恆沙佛法不同故。」

第四滅有無量相,法門既已無量,由法門所趣入的指歸,也必然是無量,所以說:「滅有無量相,諸波羅蜜不同故。」以上無量四諦的道理。

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唯是三界外大菩薩的境界,聲聞、緣覺,尚且不知,何況其他,所以稱為不思議。別教菩薩雖離三界內的分段生死,依然有變易生死在,所以稱為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這種十二因緣,主要因為迷於中道真實義諦,不了心外無法,因此招感方便有餘土中不思議變易生死和實報莊嚴土中不思議變易生死。具體分如下兩種:

其一迷於中道真實義諦,不了心外無法,厭苦、斷集、證滅、修道,是根本無明(無明);因此根本無明,發起三界外偏真無漏行(行);因此偏真無漏行,引生方便有餘土中變易生死的識種(識);因此識種,成無漏五陰(名色);因此而起慧眼、慧耳等(六入);因此而緣偏真諦理(觸);因此而起無漏正受(受);因此而起涅槃法愛(愛);因此而取著涅槃(取);因此而潤變易生死的識種,今生有芽(有);因此而招感方便有餘土中不思議變易生死(生和老死)。

其二迷於中道真實義諦,不了心外無法,訶棄真空,別修萬行,是根本無明(無明);因此根本無明,發起三界外入假神通行(行);因此入假神通行,引生實報莊嚴土中變易生死的識種(識);因此識種成亦有漏亦無漏五陰(名色);因此而起法眼、法耳等(六入);因此而緣三界外勝妙境界(觸);因此而生樂無樂受(受);因此而起神通法愛(愛);因此而於神通法愛,深生取著(取);因此而潤變易生死識種,令生有芽(有);因此而招感實報莊嚴土中不思議變易生死(生和老死)。以上是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

前面有提,別教菩薩階位歷歷分明,各大乘經中,對別教階位的說法,分有廣略不同,最詳的應是《瓔珞經》明五十二階位;《金光明經》只對十地及佛果進行說明;《涅槃經》中則是以五行的方式概括。各經中階位分段雖不同,但別教次第性的特徵依然還是牢牢把握的。

別教的觀法,是次第三觀。先修空觀,觀一切法,當體全空,不待分析。不僅空人我,也空法我,人法都空,見二空之理,是為真諦。此時斷見思惑,成一切智,出分段生死;次修假觀,觀空而不住於空,從空入假,觀一切法,雖如幻如化,而因果歷然,毫髮不爽。

在這基礎上,廣學佛法,利益眾生,如此,便能見俗諦。此時斷塵沙惑,成道種智,出方便土中的變易生死;次修中觀,以前所修的空、假二觀,都是入中觀的方便,稱為方便道。空、假二觀已成,真、俗二諦已見,然後得入中道第一諦觀,觀一切諸法,當下具足空、假、中三諦,親見不思議理性。

此時斷無明惑,成一切種智,出實報土中的變易生死。到達中道的理性後,此時別教菩薩已登入初地,與圓教初住菩薩等同,以後的進修,就匯入圓教之流中,所證得的果是中道無住涅槃。

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圓教與別教的區別,就是是否能見中道的問題。圓教頓見中道,而別教需要一步步次第的進入中道,這也是說別教菩薩是鈍根的原因所在。

別教的三寶,坐蓮花藏世界,七寶菩提樹下,大寶華王座,現圓滿報身的佛為佛寶;無量四諦、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等是法寶;鈍根菩薩是為僧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