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治毗尼事義集要卷第六

古吳蕅益沙門 智旭 匯釋

○二十三非親織衣戒。大乘為眾不同學。

若比丘。自乞縷線。使非親裡織師織作三衣者。尼薩耆波逸提。

緣 跋難陀欲縫僧伽梨。入舍衛城。至居士家。處處求線。乞得線多。遂使織師織作三衣。自作繀。自看織。居士見而譏嫌。故制。

相 若看織。若自纏。若自作繀。盡突吉羅。比丘尼舍墮。餘三眾突吉羅。不犯者。織師是親裡。與線者是親裡。自織作缽囊等小用物。

僧祇律雲。自行乞縷。越毗尼心悔。得者。越毗尼罪。織成者。舍墮。

十誦律雲。使非親裡織師織者。舍墮。從非親裡乞縷。突吉羅。若自織。令五眾織。突吉羅。

根本律雲。若酬價織者。無犯。

薩婆多論雲。若少衣。正應乞衣。不應乞縷作衣。須縷縫衣作帶。無罪。

○二十四求織好衣戒。大乘同制。是惡求多求故。

若比丘。居士。居士婦。使織師為比丘織作衣。彼比丘。先不受自恣請。便往織師所。語言。此衣為我作。與我極好織。令廣大堅致。我當少多與汝價。是比丘與價。乃至一食直。若得衣。尼薩耆波逸提。

緣 舍衛城有一居士。出好線令織師為跋難陀織衣。織師語跋難陀。彼即遣織廣大堅致者。織師言線少。跋難陀至居士家更乞線。居士婦出線箱。即恣意擇取好者。持與織師。織師言價少。即更許與價。居士從他處還。見非先所敕織。問知其故。便生譏嫌。故制。是後比丘。疑不敢。答自恣請。亦不敢索不如者。佛言。先受自恣請者不犯。

相 求得衣。舍墮。不得。突吉羅。比丘尼舍墮。餘三眾突吉羅。不犯者。或為他。他為己。不乞而得。

僧祇律雲。若但往勸。不許價得衣者。越毗尼罪。

十誦律雲。不犯者。自有物。令織師織。

○二十五與衣瞋奪戒。大乘同學。

若比丘。先與比丘衣。後瞋恚。若自奪。若教人奪取。還我衣來不與汝。若比丘還衣。彼取衣。尼薩耆波逸提。

緣 難陀弟子善勸化。跋難陀。語言。與我共行人間。當與汝衣。餘比丘。語言。汝以何事共跋難陀行。彼癡人。不知誦戒說戒布薩羯磨。後彼比丘即不隨行。跋難陀乃索前衣。比丘不還。即瞋恚強奪。比丘高聲言莫爾。比房聞之。集聚問故。白佛結戒。

相 奪而藏舉。取離本處。舍墮。不藏舉。不離處。突吉羅。比丘尼舍墮。餘三眾突吉羅。不犯者。不瞋恚。彼人即還衣。或餘人勸令還衣。若借衣者無道理故奪。若恐失衣。若恐壞。若彼破戒破見破威儀。若被舉。若滅擯。若應滅擯。若為此事命難梵行難。如是一切奪取不藏舉。

僧祇律雲。或合與別奪。或別與合奪。或合與合奪。或別與別奪。合奪者得一波逸提。別奪者得多波逸提。若與衣時作是言。住我邊者與。不住者奪。或言。汝適我意者與。不適意還奪。或為受經故與。不受經還奪。一切無罪。或賣衣未取直。直未畢仍取衣。無罪。或弟子不可教誡。為折伏故奪。後折伏已還與。無罪。

十誦律雲。奪得。舍墮。不得。突吉羅。

薩婆多論雲。奪五眾。及與學。行別住摩那埵。盲瞎聾啞。被舉人衣。盡舍墮。奪狂亂病壞心犯四重五逆人五法人衣。盡突吉羅。比丘尼奪比丘衣。突吉羅。奪尼等衣。盡舍墮。若先根本與他衣。後為惱故。暫還奪取。舍墮。衣舍還他。波逸提懺。若先根本與他衣。後根本奪。應計錢成罪(直五錢犯重也)。若先暫與他衣。後便奪取。以忿恚欲令彼惱。突吉羅。若為折伏。令離惡法。暫奪無罪。

辯 問。四分奪破戒破見等者不犯。薩婆多論奪與學乃至被舉人衣盡舍墮。此復何從。答。若先與衣。後因破戒等故奪。則是折伏之心。所以不犯。若本是與學等人。先以愛與。後以瞋奪。則是恣任凡情。所以結過也。

○二十六過七日藥戒。此是遮罪。大乘比丘同學。

若比丘。有病殘藥酥油生酥蜜石蜜。齊七日得服。若過七日服者。尼薩耆波逸提。

緣 諸比丘秋月風病。形體枯燥。又生惡瘡。佛聽服時非時五種藥。畢陵伽婆蹉在羅閱城。多有所識。亦多徒眾。大得酥油生酥蜜石蜜。諸弟子積聚藏舉。處處流漫。房舍臭穢。諸長者見而譏嫌。故制。

相 若犯舍墮藥不舍。更貿餘藥。一舍墮一突吉羅。比丘尼舍墮。不犯者。過七日酥油。塗戶響。若蜜石蜜。與守園人。若至七日。即與比丘食之。

根本律雲。應在午前。當淨洗手。受取其藥。一同梵行邊作如是說。具壽存念。我苾芻某甲。有此病緣清淨醫藥。我今守持。於七日內自服。及同梵行者。如是三說。若已服一日。即告同梵行者雲。此病藥。已服一日。餘有六日在。我當服之。乃至七日。皆應告知。過七日已。尚有餘藥。應舍與淨人。或與求寂。

律攝雲。為好容儀。或著滋味。或求肥盛。或詐偽心。服食諸藥。皆惡作罪。

十誦律雲。若重病不犯。食是四含消時。應作是念。我以治病故含。不為美味。

五分律雲。應舍與僧。僧舍與白衣沙彌。若用然燈塗足。舍藥比丘不得用。一切比丘皆不得啖。

○二十七雨衣求用非時戒。大乘同學。

若比丘。春殘一月在。當求雨浴衣。半月應用浴。若比丘。過一月前求雨浴衣。過半月前用浴。尼薩耆波逸提。

緣 佛在祇園。毘舍佉母請佛及僧。時天大雨。佛敕比丘雨中浴。婢來白時到。遙見比丘裸形浴。疑是外道。還白主母。佛既受供。母請八願。願與客比丘食。遠行比丘食。病比丘食。病比丘藥。瞻病人食。食粥。比丘雨浴衣。比丘尼浴衣。佛皆聽之。時六群即一切時求雨浴衣。不舍雨衣。便持餘用。故制。

相 三月十六日應求。四月一日應用。過前求。過前用。皆舍墮。

僧祇律雲。此衣不得受當三衣。不得淨施。不得著入河中池中浴。不得小小雨時著浴。當大雨時被浴。若雨卒止。垢液。著入餘水中浴。無罪。餘時亦不得裸身浴。當著舍勒。或餘故衣。不得著雨衣種種作事。若食時欲以油塗身。若病時。若多人行處。得系兩頭作障。至八月十五日。當舍。一比丘僧中唱。大德僧聽。今日僧舍雨浴衣。如是三說。若至十六日舍者。越毗尼罪。舍已。得用作三衣。亦得說淨。亦得入餘水浴。種種著作。無罪。

薩婆多論雲。尼得畜浴衣。不得畜雨浴衣。比丘畜雨浴衣凡有二事。一雨時障四邊。於中浴。天熱時。亦以自障。於中浴。二以夏月多雨。常裹三衣擔持行來。若閏三月。不應前三月求。比丘不畜雨浴衣。無罪。

○二十八過時畜急施衣戒。大乘為眾生故得畜。然須如法淨施如前說。

若比丘。十日未竟夏三月。諸比丘得急施衣。比丘知是急施衣。當受。受已。乃至衣時。應畜。若過畜者。尼薩耆波逸提。

緣 佛在毗蘭若夏安居竟。婆羅門設供施衣。佛聽比丘受夏衣。六群即一切時常乞衣。安居未竟亦乞衣。亦受衣。又跋難陀在一處安居竟。聞異處大得衣。乃處處分得衣分。持入祇桓。少欲比丘白佛訶責。時舍衛國梨師達多富那羅二大臣。受王命征反叛。自念未知得生還否。欲為僧設食施衣。諸比丘以安居未竟。不敢受衣。白佛。佛聽受。乃結戒。

釋 急施衣者。受便得。不受便失。衣時者。自恣竟。不受迦絺那衣。一月。受迦絺那衣五月。自恣十日在得急施衣。應受。應畜至衣時。若九日在得急施衣應受。應畜至衣時更增一日。乃至一日在得急施衣應受。應畜至衣時更增九日。

相 過前過後。俱舍墮。比丘尼舍墮。不犯者。奪衣失衣等故過前。奪失等想故過後。

根本律雲。若在夏中。或施主欲自手行施。取亦無犯。若差得藏衣苾芻。或施主作是語。我行還自手當施。雖過時分。畜亦無犯。

薩婆多論雲。除十日急施衣。一切安居衣必待自恣時分。若安居中分。突吉羅。

○二十九後月離衣過六夜戒。大乘比丘同學。僧祇雲。夏三月未滿。五分雲。安居三月。未滿八月。十誦雲。三月過。未至八月。未滿歲。根本雲。在阿蘭若處作後安居。按迦提。翻功德。又翻昴星。昴星直此月故。謂七月十六。至八月十五。名迦提月也。滿字。准餘四部。應須讀聯下句。謂受後安居者。雖隨前安居眾。七月十五自恣。仍須滿此一月住阿蘭若。以終後安居局。故不許離衣也。

若比丘。夏三月竟。後迦提一月。滿在阿蘭若有疑恐懼處住。比丘在如是處住。三衣中欲留一一衣置舍內。諸比丘有因緣離衣宿。乃至六夜。若過者。尼薩耆波逸提。

緣 佛在舍衛國。諸比丘安居竟。後迦提一月滿在阿蘭若處住。多有賊難。皆趣祇桓聚住。佛知其故。聽留一一衣置舍內。六群即留衣舍內。囑親友比丘已出行。受囑者出衣曬之。諸比丘白佛制戒。

釋 阿蘭若處者。去村五百弓。遮摩羅國弓長四肘。用中肘量。有疑處者。疑有盜賊。恐怖者。中有恐怖賊盜。舍內者。村聚也。

五分律雲。一一衣者。若僧伽梨。若優多羅僧。隨所重寄一衣。不得寄安陀會。以著身故。不得寄二。以禮拜入僧乞食。不得單著故。有因緣者。若有塔事。二師事。及以他事。

相 第七夜明相未出前。不舍衣。不手捉衣。不至擲石所及處住。明相出。舍墮。不犯者。劫奪等想。船濟不通。及餘阻難。

僧祇律雲。除僧羯磨。得一月不失衣。

五分律雲。若一宿二宿。乃至五宿。事訖不還。突吉羅。

律攝雲。本心暫去。即擬還來。因事稽留。不至衣所。無離衣過。

善見律雲。若阿蘭若處眾僧多。房舍堅密。不須寄衣聚落。寄衣已。六夜一往看。見衣已。還阿蘭若處。

○三十回僧物入己戒。大乘同制。

若比丘。知是僧物。自求入己者。尼薩耆波逸提。

緣 舍衛國有一居士。恆好惠施。欲飯佛僧兼施好衣。跋難陀語言。施僧者多。汝今食可施僧。衣可施我。居士聽之。次日眾僧赴請。居士見威儀具足。發大聲悔不施衣。比丘問知其故。白佛結戒。時諸比丘。不知是僧物非僧物。為許僧不許僧。後乃知是僧物。已許僧。或作舍墮懺。或慚愧。佛言。不知無犯。

釋 僧物者。為僧作。已與僧。已許僧。物者。衣缽坐具針筒。下至飲水器。

相 知是僧物。自求入己。舍墮。若僧物轉與塔。塔物轉與僧。及四方僧物。現前僧物。比丘僧物。比丘尼僧物。轉轉相與。盡突吉羅。比丘尼舍墮。餘三眾突吉羅。不犯者。已許。不許想。若許少。勸令多與。若許少人。勸與多人。許惡。勸與好者。

根本律雲。已許。許想。及疑。舍墮。未許。許想。及疑。突吉羅。已許。未許想。未許。未許想。無犯。

僧祇律雲。若有人欲佈施。問比丘言。應施何處。答言。隨汝心所敬處。復問。何處果報多。答言。施僧果報多。復問。何等清淨持戒有功德僧。答言。僧無犯戒不清淨者。若人持物來施比丘。應語言。施僧得大果報。若言。我已曾施僧。今正欲施尊者。受之無罪。若知物向僧。回令向己。舍墮。是物僧不應還。僧應受用。若回與餘人。波逸提。知物向此僧。回與餘僧等。皆越毗尼罪。知物向此畜生。回與餘畜生。越毗尼心悔。

五分律雲。若施主自回欲與僧物與已。不犯。

薩婆多論雲。若物向他。回令向己應舍還之。若回此塔物向彼塔。回此僧祇物向彼僧祇。不須還取。但作突吉羅懺。若自恣臘。回此眾僧向餘僧者。應取還。作突吉羅懺。不還者。計錢成罪。面門臘亦如是。

○三結問。

諸大德。我已說三十尼薩耆波逸提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三說)。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四。三十舍墮法竟。

○五。九十波逸提法三。初總標。二別列。三結問。

○初總標。

僧祇律九十二。五分律九十一。

諸大德。是九十波逸提法。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

釋 根本律雲。波逸底迦者。是燒煮墮落義。謂犯罪者。墮在地獄傍生餓鬼惡道之中受燒煮苦。又此罪若不慇勤說除。便能障礙所有善法。

○二別列九十。初妄語戒(至)九十等佛衣量戒。

○初妄語戒。此是性罪。大乘同制。救眾生故得開。

若比丘。知而妄語者。波逸提。

釋 象力釋子。與外道梵志論議。若不如時。便違反前語。若僧中問時。即復違反前語。梵志譏嫌。故制。

相 見聞觸知等八種妄語。說而了了。波逸提。不了了。突吉羅。說戒時。乃至三問。憶念有罪而不說。突吉羅。比丘尼波逸提。餘三眾突吉羅。

根本律雲。違心而說。皆得墮罪。若不違心而說者。皆無犯。

附 律攝雲。佛弟子言常說實。不應為盟自雪。表他不信故。設被誣謗。亦不應作誓。

十誦律雲。不得自咒咒他。不得以物自誓誓他。不得自投竄令他投竄。咒與投竄一種故(即今投狀訴神等事)。

○二毀呰戒。此是性罪。大乘同制。若但毀呰。結輕。若合自讚。結重。若增上煩惱犯者。失菩薩戒。

若比丘。種類毀呰語者。波逸提。

緣 六群斷諍事。種類罵比丘。比丘慚愧。忘失前後不得語。故制。

釋 相。

種類毀呰人者。卑姓。卑行業。卑伎術工巧。或言是犯過人。多結使人。禿瞎人。禿盲人。如是等。若面罵言。汝是旃陀羅家生。乃至眾患所如人等。若喻罵言。汝似旃陀羅家生等。若自比罵言。我非旃陀羅等。盡波逸提。不了了者。突吉羅。若以說善法而面罵喻罵自比罵者。了了不了了。盡突吉羅。說善法者。阿蘭若。乞食。補納衣。乃至坐禪人。面罵雲。汝是阿蘭若等。喻罵雲。汝似阿蘭若等。自比罵雲。我非阿蘭若等。比丘尼波逸提。餘三眾突吉羅。不犯者。相利故說。為法為律為教授故說。為親厚故說。或戲笑說。失口說。獨說。夢說。誤說。

五分律雲。毀呰餘四眾。突吉羅。比丘尼毀呰比丘比丘尼。波逸提。毀呰餘三眾。突吉羅。

○三兩舌戒。此是性罪。大乘同制。

若比丘。兩舌語者。波逸提。

緣 六群傳彼此屏語。遂至眾中未有斗事而生鬥。已有斗事而不滅。故制。

相 了了不了了同上。比丘尼等同上。不犯者。破惡知識。惡伴黨。非法非律羯磨。無義無利數數語等。

附 官處言人者。突吉羅。

十誦律雲。若白衣。於寺中欲作惡事。侵惱比丘。應苦切語令其折伏。若不折伏。不應直向王言。先語是惡人知識。次語王夫人及王子大臣等。若是人舍惡便止。莫令得事。

○四與婦女同室宿戒。大乘同學。

若比丘。與婦女同室宿者。波逸提。

緣 阿那律從舍衛國。向薩拘羅國。路至無比丘住處村。聞一婬女家。常安止賓客。即往寄宿門下。時有諸長者亦來投宿。坐相逼近。婬女愍念尊者。令入舍內。尊者結加趺坐。繫念在前。婬女於初夜來求作夫。默然不答。亦不觀視。到後夜。婬女復脫衣來前捉之。尊者湧身空中。婬女慚愧。著衣合掌。懺悔至三。尊者下在本處。說微妙法。婬女得法眼淨。受三歸五戒。為優婆夷。次日尊者受其供養。說法而去。還僧伽藍向眾僧說。少欲者譏嫌。白佛結戒。

釋 室者。有四週牆壁障。上有覆。或前廠而無壁。或雖有覆而不遍。或雖覆遍而有開處。

相 比丘及婦女或先後到。或俱至。若欹臥。隨脅著地。波逸提。隨轉側波逸提。與鬼畜女。及黃門二根人同室宿。突吉羅。晝日婦女立。比丘臥。突吉羅。比丘尼波逸提。餘三眾突吉羅。不犯者。不知有婦女。屋缺覆障。若行。若坐。病臥。捉縛。

五分律雲。若同覆異隔。若大會說法。若母姊妹近親疾患。有有知男子自伴。不臥。皆不犯。

律攝雲。若天龍女可見形者。及傍生女同處宿。咸得惡作。小傍生女不堪行婬者。不犯。若有父母夫主等守護者。同宿無犯。

○五同未受大戒人三宿戒。大乘比丘同學。

若比丘。舉未受大戒人共宿。過二宿。至三宿。波逸提。

緣 六群與諸長者共在講堂止宿。一比丘散心睡眠。轉側露形。有比丘以衣覆之。復更轉側露形。如是至三。長者譏嫌調弄。故制。後佛在拘睒毗國。諸比丘以羅雲未受大戒。遣出。羅雲往廁止宿。世尊知之。詣廁引入自房共止一宿。明日集比丘告言。汝等無慈心。乃驅出小兒。自今聽比丘與未受大戒人共二宿。若至三宿明相未出時。應起避去。若至第四宿。應自去。或使彼去。

相 犯不犯同上。比丘尼波逸提。

僧祇律雲。若與未受具人同屋宿。當以縵障。若齊項。若齊掖。縵下至地。不得容貓子過。

十誦律雲。有病比丘。使沙彌供給。雖臥無犯。是中有不病比丘。不應臥。

根本律雲。若安居後。有惡比丘來入寺中。師主應與求寂同房宿至夏終。勿致疑惑。夏罷已。能驅者。可擯斥之。不可擯者。應將求寂別詣餘寺。如在行路。雖過二宿。通夜應眠。勿生疑惑。

附 根本目得迦雲。不合與俗人求寂授學人別在人等同坐。必有難緣。無犯。

○六與未受戒人共誦戒。大乘比丘同學。

若比丘。與未受戒人共誦者。波逸提。

戒因緣經云。若比丘。向未受戒者說一句戒法。波逸提(按善見律。亦同此意。蓋以五篇之名。惟大僧法。沙彌等知。便成遮難故也)。

緣 六群與諸長者。共在講堂誦佛經。語聲高大。如婆羅門誦書聲。亂諸坐禪者。故制。

釋 未受戒人者。除比丘比丘尼。餘者是。

僧祇律雲。雖比丘尼受具戒。亦不得教。若授弟子經應教言。待我誦斷。汝當誦。若不受語者。不復得教。

五分律雲。並誦者。俱時誦。或授聲未絕。彼已誦。或彼誦未竟。此復授。

相 師不教言我說竟汝可說者。突吉羅。比丘尼波逸提。不犯者。我說竟汝說。若二人同業同誦等。

善見律雲。佛涅槃後。迦葉為上座。五百阿羅漢所集三藏。若共未受具人同誦。波逸提。若法師所譔文字。共同誦者不犯。

○七向外人說他粗罪戒。大乘同制。義疏雲。說過者有兩。一陷沒心。欲令前人失名利等。二治罰心。欲令前人被繫縛等。此二心皆是業主。必犯重戒。若獎勸心說。及被差說罪。皆不犯。又犯七逆十重。前人失戒。失戒後說。但犯輕垢。

若比丘。知他有粗惡罪。向未受大戒人說。除僧羯磨。波逸提。

緣 佛在耆闍崛山。時有行波利婆沙摩那埵比丘在下行坐。六群語諸白衣。此等犯如是事。故罰在下行坐。有過比丘聞之慚愧。餘比丘亦慚愧。白佛結戒。後舍利弗為僧所差。在王眾人民眾中說調達過。生畏慎心。佛言。僧差無犯。

釋 粗惡者。波羅夷。僧殘。僧者。一羯磨。一說戒。

相 若說了了。波逸提。不了了。突吉羅。除粗罪。以餘罪向未受戒人說。突吉羅。自犯粗罪。向未受戒人說。突吉羅。除比丘比丘尼。以餘人粗罪向未受戒人說。突吉羅。比丘尼波逸提。餘三眾突吉羅。不犯者。白衣先已聞此粗罪等。

僧祇律雲。比丘尼雖受具戒。亦不得向說。

根本律雲。若於不知俗家。作不知想疑。向彼說。得墮罪。若於知俗家。作不知想疑。向彼說。得惡作。不犯者。於不知俗家。作先知想等。

五分律雲。教向甲說。而向乙說。教說此罪。而說彼罪。皆波逸提。

十誦律雲。若羯磨此比丘作說罪人。餘比丘說者。突吉羅。若令向此人說。此處說。向餘人餘處說者。突吉羅。若僧作隨意隨時隨處說罪羯磨者。說無犯。

薩婆多論雲。寧破塔壞像。不向未受具人說比丘過。若說過罪。則破法身故。若說二篇罪名。波逸提。說罪事。突吉羅。

辯 問。五分教向甲說而向乙說等。皆波逸提。十誦向餘人餘處說。僅突吉羅。此復何從。答。既被僧差。則所向雖或失當。似宜從十誦結輕。然設以噁心欲令陷沒。故向乙說。復宜從五分結重也。

○八向外人說證法戒。大乘同學。

若比丘。向未受戒人說過人法言。我見是。我知是。實者。波逸提(戒因緣經。乃因向沙彌說。故制)。

緣 起自婆裘園比丘故制。如初篇中廣說。

相 了了。波逸提。不了了。突吉羅。向鬼畜說。突吉羅。向受大戒非同意者說。突吉羅。比丘尼波逸提。餘三眾突吉羅。不犯如初篇中說。

五分律雲。受大戒人不問而向說。語語突吉羅。不犯者。泥洹時說。

十誦律雲。實是阿羅漢乃至得阿那般那念。向他說。波逸提。實好持戒。向他說。突吉羅。天來等。波逸提。土鬼來。突吉羅。

律攝雲。對俗人現神通。得惡作罪。不犯者。為顯聖教。現希有事。或欲令彼所化有情心調伏故。雖說無罪。

薩婆多論雲。為名利故。言我清淨持戒。實誦三藏。隨所誦經。隨所解義。隨能問答。向人說者。盡突吉羅。

摩得勒伽雲。向狂人。散亂心人。重病人說。突吉羅。

○九與女人過說法戒。此是遮罪。大乘同學。護譏嫌故。必若不起譏嫌。隨機廣略。無犯。

若比丘。與女人說法過五六語。除有知男子。波逸提。

緣 迦留陀夷乞食到長者家。在姑前與兒婦耳語說法。姑見生疑。故制。是後比丘不敢為女人說法。乃更結此戒文。

釋 五語者。色無我乃至識無我。六語者。眼無常乃至意無常。有知男子者。解粗惡不粗惡事。

律攝雲。五六相應所有言語。名五六語。

相 比丘尼波逸提。餘三眾突吉羅。不犯者。有知男子前過五六語說。若無有知男子前授五戒。說五戒法。授八關齋。說八關齋法。說八聖道。十不善法。十善法。及女人問義。應答。若不解。應廣說。

五分律雲。為女人說五六語竟。語言。法正齊此。從坐起去。更有因緣。還復來坐。為說不犯。若說五六語竟。更有女人來。為後女人說。如是相續。為無量女人說。皆不犯。若自誦經。女人來聽。若女人問義。要使得解。過五六語。皆不犯。

薩婆多論雲。女。謂能受淫慾者。若未堪任作淫慾者。突吉羅。

○十掘地戒。此是遮罪。大乘比丘同學。

若比丘。自手掘地。若教人掘者。波逸提。

緣 六群為佛修治講堂。周匝自掘地。長者譏嫌斷他命根。故制。乃更教人掘。長者復譏嫌。佛更結戒。

釋 地者。已掘地。未掘地。若已掘地經四月。被雨漬。還如本。

十誦律雲。地有二種。生地。不生地。多雨國土。八月地生(驚蟄後。立冬前)。少雨國土。四月地生(夏四月也)。除是名不生地。

律攝雲。生地者。謂未曾掘。若曾經掘。被天雨濕。或餘水沾。時經三月。是名生地。若無雨濕及水沾潤。時經六月。亦名生地。異此非生。

相 若用鋤。或以钁斫。或以椎打。或以鐮刀刺刀。乃至指爪掐傷地。打橛入地。地上然火。一切波逸提。若不教言知是看是。突吉羅。比丘尼波逸提。不犯者。若語言知是看是(此是淨語也。令彼淨人自知自看所應掘所應置處。比丘不應直言掘是置是也)。若曳材木。曳竹。若籬倒地扶正。若反磚石取牛屎。取崩岸土。若取鼠壤土。若除經行處土。若除屋內土。若往來經行。若掃地。若杖築地。若不故掘。

僧祇律雲。若河邊坎上。以腳蹋墮。蹋蹋波逸提。坎岸邊行。土崩無罪。若營事比丘。多有塔物僧物。欲藏地中。若在露處生地。不得自掘。當使淨人知。若在覆處死地。得自掘藏。釘栓(古橛字)拔[檎-離+土]亦爾。若死土被雨已。不得自取。使淨人取盡雨所洽際。然後自取。無罪。掘地。波逸提。半沙。越毗尼罪。純沙。無罪。石姜石糞灰。亦如是。

十誦律雲。掘不生地。一一掘突吉羅。掘生地。一一掘波逸提。手畫地乃至沒芥子。一一畫突吉羅。若比丘作師匠。欲新起佛圖僧坊。畫地作模。不犯。餘比丘畫者犯罪。若生金銀等礦處。若雌黃赭土白墡處。生石處。黑石處。沙處。鹽處。掘者不犯。

根本律雲。掘生地。波逸底迦。非生地。惡作罪。釘橛。波逸底迦。拔橛。惡作罪。若營作苾芻欲定基時。得好星候吉辰。無有淨人。應自以橛釘地記疆界。深四指者無犯。

五分律雲。餘三眾無事掘地。突吉羅。若取燥土。不犯。

○十一壞鬼神村戒。此是遮罪。大乘比丘同學。

若比丘。壞鬼神村。波逸提。

緣 有一曠野比丘修治屋舍。自斫樹木。故制。

釋 鬼者。非人是。村者。一切草木是。

相 若自斷。自炒。自煮。教他斷炒煮。盡波逸提。打橛著樹上。以火著生草木上。斷多分生草木。盡波逸提。斷半幹半生草木。突吉羅。比丘尼波逸提。不犯者。言知是看是。斷枯乾草木。及一切誤斷。

五分律雲。若比丘一一所須。語淨人言汝知是。若不解。復語言汝看是。若不解。復語言與我是。若自伐鬼村。若使人言伐是。波逸提。生草。生草想。疑。皆波逸提。乾草。生草想。疑。皆突吉羅。乾草。乾草想。生草。乾草想。不犯。餘三眾無故殺生草木。突吉羅。若為火燒。若折。若斫。知必不生。不犯。

諸比丘住處庭中生草。聽使淨人知。

薩婆多論雲。有三戒大利益佛法。不得擔。不殺草木。不掘地。若不制三戒。國王當使比丘作役。三眾是淨人。故不犯。

不得上樹取果。搖樹取果。

摩得勒伽雲。以灰土沙覆生草。突吉羅。語餘人言取是果。我欲食。突吉羅。生果未淨全咽。突吉羅。取木耳。突吉羅。打熟果落。突吉羅。打生果落。波逸提。

善見律雲。木倒笮比丘而不死。雖手中有刀斧等。寧守死不斫木掘土以脫命。何以故。掘土斫木。得墮罪。智慧人寧守戒而死。不犯戒而生。若人放火來燒寺。為護住處。得剗草掘土以斷火。不犯。樹有二種。一水生。二陸生。蓮華浮萍。水生。若水中翻覆。突吉羅。若離水。波逸提。若須華果。得攀樹枝下。使淨人取。不犯。不得令枝折。若樹高。淨人不及。比丘得抱淨人取。不犯。若樹押人。比丘得斫樹掘地以救其命。不犯(上云不得。是自救故。此云不犯。為教他故。全同大乘教意)。

僧祇律雲。有國土作谷聚。畏非人偷。以灰火燒上作識。即此為淨。如摩摩帝有倉谷未淨。畏年少比丘不知法。使淨人火淨。至倉谷盡。比丘恆得語言舂去。不犯。

根本律雲。凡授事人。為營作故。將伐樹時。於七八日前。在彼樹下。設諸祭食。誦經咒願。說十善道。讚歎善業。復應告言。若於此樹舊住天神。應別求居止。此樹今為三寶有所營作。過七八日已。當斬伐之。若伐樹時。有異相現者。應為讚歎施舍功德。說慳貪過。若仍現異相即不應伐。若無別相。應可伐之(謂使淨人知。非謂比丘可自伐也)。

證 根本雜事雲。得叉尸羅國。有醫羅缽龍王。化身為摩納婆形。持滿篋金。遍游諸處。說偈問言。何處王為上。於染而染著。無染而有染。何者是愚夫。何處愚者憂。何處智者喜。誰和合別離。說名為安樂。若有解者。即以金篋供養。然無有人能解釋者。漸行至婆羅尼斯國。復如是唱。有人報言。有上智人。住阿蘭若。名那剌陀。當解斯義。未幾。那剌陀至。龍以偈問。彼聞記憶。告言。十二年後。當為汝釋。龍言時太長久。漸求減至七日。時那剌陀。即往告五苾芻。苾芻答言。汝可問佛。即詣鹿林。禮足而坐。佛為說法。證預流果。願求出家。佛言。先為摩納婆解釋頌義。然後出家。應如是答。第六王為上。染處即生著。無染而起染。說此是愚夫。愚者於此憂。智人於此喜。愛處能別離。此則名安樂。彼若不解。更為說頌。若人聞妙語。解已修勝定。若聞不了義。彼人由放逸。彼若更疑。汝可對彼以爪截葉。若問世尊出世。報言已出。若問何處。報言在施鹿林。時那剌陀受佛教已。至彼龍所。具答如上。彼龍化作轉輪聖王。往世尊所。佛言。汝愚癡人。於迦攝波佛時。受佛禁戒。不能護持。感此下劣長壽龍身。今者何故還起詐心。汝今可複本形。龍言。世尊。我是龍身。多諸怨惡。恐有眾生共相損害。佛敕金剛手為之守護。龍王別至一處。遂複本形。身有七頭。頭尾相去有二百驛。一一頭上。各生一醫羅大樹。被風搖動膿血皆流。玷汙形骸。臭穢可惡。當有繩蛆諸蟲。遍其身上。晝夜唼食。是時龍王。即以本身詣世尊所。禮足卻住。白言。唯願世尊為我授記。當於何日舍此龍身。佛言。當來人壽八萬歲時。有佛出世。號曰慈氏。為汝授記。當免龍身。龍王悲哭。諸頭眼中一時淚出。成十四河。駛流驚注。佛令裁止。勿致損國。頂禮佛足。忽然不現。大眾問其往因。佛言。迦攝佛時。此龍於佛法中出家修行。善閑三藏。具習定門。經行醫羅樹下以自策勵。樹葉打額。即便忍受。後時繫心疲倦。從定而起。策念經行。葉還打頭。極痛。發瞋怒心。即以兩手摺其樹葉投地。作如是語。迦攝波佛。無情物上見何過咎。而制學處。令受斯苦。由彼猛毒瞋心毀戒。命終墮此龍中。

附 五分律雲。不得為鬼神及外道師作塔。已作者不聽壞。

根本尼陀那雲。於天神處。不應供養。亦勿欺凌。

○十二異語惱他戒。此是性罪。大乘同學。

若比丘。故作異語惱他者。波逸提。

緣 闡陀犯罪。諸比丘問之。即以餘事報言。汝向誰語。為說何事。為論何理。為語我。為語誰耶。是誰犯罪。罪由何生。我不見罪。云何言我有罪。諸比丘譏嫌白佛。佛令僧為作餘語白。乃結戒雲。若比丘餘語者。波逸提。闡陀因不作餘語。便觸惱眾僧。喚來不來。不喚來便來。應起不起。不應起便起。應語不語。不應語便語。佛更令僧作觸惱白。而結此戒。

相 僧未作餘語白而餘語。突吉羅。若作白已而餘語。波逸提。僧未作觸惱白而喚來不來等。盡突吉羅。若作白已而觸惱。盡波逸提。若上座喚來不來。突吉羅。比丘尼波逸提。餘三眾突吉羅。不犯者。重聽不解。或前語有參差。故似餘語。前人作非法事。或一坐食。有病難等。故似觸惱。

根本律雲。若苾芻。見獵人逐獐鹿等入寺內。彼問。頗見有鹿從此過不。不應答言見。若是寒時。報言。可入溫室向火。若是熱時。報言。可入涼室飲水。若彼雲。我不疲倦。我問走鹿。應先自觀指甲。報言。我見指甲。若更問者。應觀太虛。報言。我見太虛。若彼雲。我不問指甲及太虛。然問可殺有情於此過不。即應遍觀四方。作如是念。於勝義諦。一切諸行。本無有情。報言。我不見有情。此皆無犯。若餘問時不如實答。皆得墮罪。

附 不恭敬戒。餘部皆有此戒。大意與前戒同也。十誦律雲。若比丘。不恭敬者。波逸提。闡那於上座說法律時。作異語答難。故制。僧當為記不恭敬事。白四羯磨。若未記前。語令莫作。答言不作。而實作。或答言當作。而實作。皆突吉羅。若僧記不恭敬後。語令莫作。答言不作。而實作。或答言當作。而實作。皆波逸提。

五分律雲。輕三師及戒。一一波逸提。輕餘比丘。突吉羅。乃至師令掃地而不掃。教順掃而逆掃。皆突吉羅。比丘尼亦如是。餘三眾突吉羅。

律攝雲。不敬僧伽。得墮罪。不敬別人。得惡作罪。五種教敕。不得虧違。一國王。二如來大師。三眾中上座。四阿遮利耶(即阿闍梨)。五鄔波馱耶(即和尚)。

辯 國王教敕。謂國家常法也。比丘不得幹國憲故。若非理敕令朝拜作役等。所不應從。藏中有集沙門不應拜俗等事六卷。比丘不可不看也。又除如來大師。若二師上座有非法教。亦不應從。

四分律雲。不應在和尚。和尚等(多己十夏)。阿闍梨。阿闍梨等(多己五夏)前。通肩披衣。著革屣有所取與。除在白衣舍不犯。又道行及日入時。得著革屣。又見二師上座。應起迎。除一坐食。或作餘食法不食。或病。應作是語。大德忍我。有如是因緣不起。

重治毗尼事義集要卷第六

音義

蘇對切。箸絲於筟車。

五法人

受調達破僧五法著。

舍勒

內衣短裙也。

阿那律

或云阿[少/兔]樓馱。阿那律陀。阿泥盧豆。阿泥律陀。此翻無滅。亦翻如意。亦翻無貧。過去饑世。曾以稗飯施辟支佛。九十一劫。於天人中受如意樂。無所貧乏。至今果報猶不滅也。佛之堂弟。天眼第一。

丘縛切。大鋤也。

音捉。

音廉。鉤刀。亦名鍥子。

側絞切。

苦洽切。

音者。赤土。

上演切。白土。

音責。壓也。

音鴨。按也。亦壓也。

得叉尸羅

未見翻譯。

醫羅缽

亦云伊羅跋羅。伊羅。樹名。此翻臭氣。跋羅。此翻極。由此龍王往昔損此樹葉。故致頭上生此臭樹。

摩納婆

此翻儒童。

婆羅尼斯

舊云波羅柰。河名也。去河不遠。造立王城。或翻為江繞城。

那剌陀

未見翻譯。

音使。又去聲。馬行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