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田一定要由三寶方面去種。末法時期種福田較為困難,魔子魔孫現出家人相,混在三寶中來,眾生以魔當作佛子,常走入邪道。故在末法時代,要多讀大乘經典,開智慧,才能分別邪正。

△ 消業要心境都看空了,好壞均不執著,保持平靜心才能消舊業,環境好天天享受也是造業,環境壞怨天尤人也是造業,不讀大經大論焉能懂得。

△ 古人讀經用無分別心讀之,今人則以文學眼光讀之,或用考據方法研究其翻譯之來源,欣賞其文字之優美,或分別其名相,如此則是佛學而不是學佛。讀經必須以至誠心讀誦,至誠者即心中一念不生,讀經如此,讀古人註解亦如此,甚而推及世間書籍,以此種態度閱讀,亦能以慧眼觀察,別有悟處。以至誠心看經就是修定,不可用分別心,一字跟著一字讀下去,不生分別心,有三年五年功夫必然開悟。智慧是清淨心中現出來的,福德亦是清淨心中現出來的,清淨心現前,福慧自然具足。

△ 佛經的用途,是為了印證自己的知見與佛的知見是否相符?五祖以前以《楞伽經》作印證,五祖以後以《金剛經》作印證。在行的階段,學人可以用之;初學之人,只能以佛經當作一面鏡子用,修正自己的的毛病,三寶以法寶為中心,僧雖為人天師,但佛說法「依法不依人」,依經與論修證自己的知見,依戒律修正自己的行持。

△ 現在人心散亂不易成就,應以性之所近,研究一部經典,幸勿貪多。研經的標準最低限度要講十遍,講一遍比看十遍還有用。利根者一經通,一切經通。

△ 聽經看經自己以為真悟,其實是解悟,解悟屬於意識的作用。……第六識是虛妄的,聽法——會聽的用本元心地(真心)可以開悟,用第六意識聽,終無開悟之日,眾生之迷在此,聞法多年未開悟者亦在此。

△ 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千七百則公案如有一條不懂,則全部不懂。求智慧應先求根本智,根本智求到,後得智自然現前。心地清淨,湛然不動,是根本智。讀經時把心定下來不要打妄想,一個字一個字的接著往下念,不要揣摩,可以求到根本智;若心不專一,一面讀經一面又想別的事情,就沒有效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