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財富

雖然學佛與道德、修行並不是對立的。但無始以來的貪心,使我們很容易對財富產生執著。所以說,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財富?答案並不是簡單的是與否,而應根據具體情況分別對待。在佛弟子中,有出家眾,也有在家眾;有唯求自我解脫的聲聞眾,也有發願救度眾生的菩薩眾。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發心,有不同的追求。

1、人天行中 責無旁貸

對於在家居士來說,首先要解決個人生計。與此同時,往往還肩負著家庭責任。為人父母者要養育後代,為人子女者要贍養老人,這都需要相應的物質條件。佛教徒要慈悲一切眾生,如果我們連身邊的親人都無力照料,又怎能利益更多的人呢?不僅如此,作為公民,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還有相應的社會責任需要承擔。如果我們連個人和家庭的生活都無法維持,本身就會成為社會的負擔,並加深社會對佛教徒的誤解。

除了以上這些責任和義務,身為佛弟子,還要具有助人為樂的情懷。不論是儒家還是基督教,都勸導我們要有愛心。在今天這個社會,貧富分化越來越懸殊,雖然部分人已達到了小康水準,但還有很多人依然生活在貧困線之下。在邊遠地區,不少孩子因為家庭貧寒而失學,不少老人因為生活困窘而晚境淒涼,這些人都需要我們以實際行動去幫助。只有具備了相應的財力,才能為他們解決現實困難,提供生活保障。否則,即使有心幫助他人,只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2、出世修行 少欲知足

作為出家僧人來說,如果傾向於出世解脫,就應奉行少欲知足的生活準則。早期的原始僧團,佛陀要求比丘們依四依生活:日中一食、樹下一坐、穿糞掃衣、吃腐爛藥。除此而外,出家後所能擁有的,不過是三衣一缽而已。因為出家就意味著對世俗生活的放棄,對物質享樂的放棄,從而排除一切干擾,將整個身心安住在對佛法的體悟中。

從修行的角度來說,簡單的物質條件更容易使人保持內心的單純。凡夫最大的特點就是心隨境轉,今天的人為什麼心特別亂?就是因為生活環境太複雜了,物質享樂太豐富了,使我們不知不覺地沉溺於聲色刺激中。

所以,佛法提倡的出世修行,是以儉朴的生活方式為原則。我曾去法國的梅村參觀,那是由一行禪師主持的禪修中心。雖然法國的現代化程度很高,但梅村營造的氛圍卻簡單而又自然。因為修行是為了斷除煩惱、熄滅妄想,在儉朴的生活環境中,物慾刺激相對要小得多,干擾也相對要少得多,心自然就容易靜下來。

而奢華的生活,對財富的過多佔有,都會使我們的貪著越來越大,妄想越來越多,從而對修行構成巨大的障礙。尤其當我們缺乏相當的定力時,更需要以簡單的生活來減少物慾,借助環境的力量來保護自己的心。

3、積聚資糧 廣度眾生

菩薩道的修行與解脫道又有著不同的特點。菩薩不僅要自我完善,還要慈悲一切眾生,廣度一切眾生。在菩薩奉行的六度四攝中,都是佈施為先,包括財佈施、法佈施和無畏施。

藥師琉璃光如來在因地修行時,曾發十二大願,幫助一切為飢渴所惱的有情。他教導我們:「應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可見物質給予也是幫助眾生的方式之一。所以,發了菩提心的人可以去賺錢,可以擁有很多財富。只有擁有更多的財富之後,才有相應的能力幫助眾生。但前提是不能有貪著之心,否則就不是菩薩的境界了。

與財佈施相比,法佈施才能令眾生真正地離苦得樂。法佈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存技能,一是佛法真諦。對於生活無著的人來說,物質救濟只能解決燃眉之急,而幫助他在社會上自強自立,才能使他得到更大的受用。而更為究竟的方式,則是引導他契入佛法,「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所以說,作為學佛的人,要不要追求財富,關鍵是看自己的發心,看自己是在哪一個層面上修行。如果從出世解脫的層面來說,就不應追求財富;如果想進一步發菩提心,那麼,以財富來利益眾生,也是行菩薩道的途徑之一。

四、怎樣追求財富

緣起的色身,必須假衣食才能延續。尤其在工業化社會,我們的個體生存和他人是分不開的,沒有農民為我們提供糧食,沒有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為我們提供生活所需,我們將寸步難行。一方面,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財富;一方面,我們又要通過財富去交換他人的勞動成果。所以,學佛的人同樣需要財富作為生存保障。那麼,佛弟子應該如何追求財富呢?

1、明瞭因果

佛法告訴我們:如是因感如是果。世間的一切吉凶禍福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沿著因緣因果的規律在發展。

佛教講三世因果,因而對人生也要從三世因果中去認識。貫穿著三世因果的力量為業力,包括引業和滿業。引業決定了我們生命的趣向:或升天享樂,或墮落地獄,或繼續為人;而滿業則決定了我們一生中的窮通禍福。所以說,人生的一切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明瞭人生因果的最大意義就在於,我們可以主動把握自己的命運,為未來人生規劃美好的藍圖。如果我們真正懂得命運就是由自身行為所決定,也就不會因失意而抱怨天道不公;更不會帶著僥倖心理去為非作歹。財富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賺錢同樣有它的因緣因果之道。其中的因,既包括往昔種下的業力,也包括今生付出的努力。除此而外,還有很多客觀的因素,如市場的需求、致富的機遇等等。

2、廣種福田

「人天路上,修福為先。」我們的生活順利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自的福報。福報就像土壤,如果是肥沃的土壤,無論種什麼都容易獲得豐收;而在貧瘠的土地上,同樣的付出卻不會有同樣的收穫。為什麼有些人事事如意?這並不是上天的格外恩賜,也不是命運的特別垂青,而是他們往昔種下的福田使然。所以對每個人來說,福報都非常重要。

收穫是由播種而來,我們想要在人生中擁有福報,就要在深信因果的前提下廣種福田。

福田有三,首先是恩田,對有恩於我們的一切,都要懷著感恩的心去報答,包括父母恩、師長恩、國土恩和眾生恩。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他們不僅給予我們生命,並將我們養育成人,為三界中最勝之福因。而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師長的教誨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生存的技能的培養,都來自師長的教育。國土恩也是我們要銘記在心的,因為國家為我們提供了生存的空間,提供了安全和福利的保障。再就是眾生恩,世間生活是緣起的,要依賴各種條件,對一切有恩於我們的眾生,都要知恩報恩。我們不僅要對人類要懷有感恩之心,對哺育我們的自然也要心懷感恩。一個心懷感恩的人,看到太陽升起時才會有感激的心情;聽到鳥兒鳴叫時才會有欣喜的感受,否則就會忽略這一切的存在,更不會懂得去珍惜,去善加呵護。

其次是悲田,就是從慈悲心出發,盡自己所能幫助千千萬萬需要幫助的人。在菩薩道的修行中,利他與自利是一體的。當我們幫助他人的時候,所付出的愛心和努力,就播下了善的種子。這不僅能使他人獲得利益,同時也能使我們完善自己的道德,昇華自己的人格。

第三是敬田,就是恭敬一切應當恭敬的人,這裡主要是指佛、法、僧三寶。因為有佛陀作為我們修行的榜樣,有佛法作為我們修行的指南,有僧團作為我們修行的依怙,我們才能在生死流轉中獲得真實的依靠和解脫的途徑。因此,三寶對我們可謂恩同再造。我們應當以至誠的心來禮敬三寶,有一分虔誠,就能獲得一分佛法的受益。

3、生存技能

除了培植福田外,我們還應重視今生的努力,因為福報必須通過一定的形式才能得到體現。哪怕天上會掉下陷餅來,還需要我們伸手去撿,否則也是枉然。佛法所說的因緣,包括內因和外緣兩個部分,內因需要外緣來成就。

在今天的社會,這就意味著相應的教育和職業訓練。沒有謀生的技能,即使擁有福報,也像堆在倉庫裡的種子一樣,不會發芽、開花,更遑論結果?如果我們受過專業教育,或有一門實用的手藝,就業機會就會增加。在自力更生的同時,還能以一技之長為眾生提供服務,為社會作出貢獻:「若諸菩薩,求諸世間工巧明處,為少功力,多集珍財,為欲利益諸眾生故。」工巧明為五明之一,包括一切正當的技術技能,能夠使我們更好地創造財富。在《華嚴經·十地品》中,佛陀對此作了詳盡的說明:「所謂文字、算術、圖書、印璽、地水火風,種種諸論,咸所通達;又善方藥療治諸病:癲狂、幹消、鬼魅、蠱毒,悉能除斷;文筆、讚詠、歌舞、伎樂、戲笑、談說悉善其事;國城、村邑、宮宅、園苑、泉流、陂池、草、樹、花、藥、凡所布列,咸得其宜;金、銀、摩尼、珍珠、琉璃、螺貝、壁玉、珊瑚等藏,悉知其處,出以示人;日、月、星宿、鳥鳴、地震、夜夢吉凶、身相休咎,咸善觀察,一無錯謬;持戒、入禪、神通無量、四無色等,及餘一切世間之事,但於眾生不為損惱,為利益故,咸悉開示,漸令安住無上佛法。」

由此可見,專業技能不僅是生存的必要保障,也是菩薩利益眾生的增上緣。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如果我們有福報並且努力的話,無論學習什麼專業,從事什麼工作,只要奉公守法,都有致富的機會,都有成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