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

各位,今天是五月二十一日。已經到了這個從僧團來講到了安居的季節。也正是聞法修法,這個佛制中的夏季的一個高潮期。那我們跟諸位居士,還是在咱們這個居士林道場,迎來了《淨土十要》的第五講。

我們這是總的來講《淨土十要》第五講,在講《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因為要解的這個五重玄義的內容,基本上是這部《阿彌陀經要解》的最重要的內容。而除過釋名和後面的判教,中間的顯體,明宗和論用來講更為是核心眼目。所以說有可能大家會聽得艱難和苦澀一些。確實也有同修反映說,講了一節,確實講著講著,聽著聽著就雲裡霧裡了,不知道講哪裡,心也跟不上,這個道理也明白不了,很難。究竟分析一下,難在哪裡呢?各位同修,你說難嘛,這些字兒都認得呀。打從這個小學開始讀,這字兒已經就認得了。為啥這麼難呢?你說從字兒都認得,一個一個都能讀過來講來,這些假名概念文字來講它是平等的,不會上面給你標個標籤兒說,這個字兒難那個字兒易,我們都認得的。為什麼難呢?就是聞熏得太少了。

說白了,難,就是在我們生命中,無量劫來的輪迴裡面,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裡邊,這個東西這個味道太淡,也就是說俗情世間的法太濃,所以障著這個東西,就覺得難,其實難的錯覺是這麼來的。所以大家也不要被難困住,正因為難,聽不懂,你越要聽,你聽進去再說,一個字兒不落地聽。所以常講到說多聞熏習,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就是這個道理。慢慢兒在我們八識心田中,這個東西懂得多了,那自然就開了就易了呀。容易了以後,再把所謂的世出世間法都打通以後,那就徹底易了,隨心所欲了,就神通自在了。所以難易上面也不必糾結,能聽得懂,說明過去聞熏得多,積攢得多點兒。聽不懂了,那麼正好現在開始使勁兒,認真聽講,認真思維。再有一個就是說,因為定力不夠容易走神兒,不是說聽不懂,你神兒一走,你跟不上這個節拍,下一個節拍就是一拍又一拍。特別是我們這幾節課這麼重要,都是乾貨。說實在的,我從前也說把這典故呀,老祖師爺們的有趣兒的生活中發生的趣事插一個,可不敢插呀,一插進來前一拍把它稀化了,後一拍你就收不住了,就跟進不上了。所以確實我們也不管那麼多了,雖然說廣撒網,但是我們現在就是要在收網的時候,先把這個漏不了的先收在一起,就可以了。

我以前不是給大家說過,說聽《楞嚴經》聽得已經夠難了,《淨土十要》特別是《阿彌陀經要解》來講,比《楞嚴經》要難。它需要你有會通的能力,還有總持的功德。所以你看我們前面一講,還記得我們講的六信吧:信因果,信事理,信自他。後來也給大家這個方便了一下說,實在這六信信不起來,三信也行:信事,信他,信因就可以。果暫時管不了,理現在是通不了,自己現在自信不夠,那就信他。實在這六信,前五信全部都還是搞不明白,你信他就可以了。當然大家有時候又會一說信就得了,就偏得覺得說信就是好像啥都不幹了,不懂也行。是現前的這個道理,讓你不必要再在議論推比上面繼續進行到下一步,就在這裡截斷眾流,佛如是說,祖師如是解,我如是信,就叫要解了。因為我們有時候聽法,很多時候容易反記。你比如說我們就講到說讓你信就行了,大家那就啥也不用幹了,包括好像這個課不聽都行了,反正我已經信了,不是這樣子的。是讓我們不要在這個上面無休止地用第六意識妄想,不斷地去猜忌議論度量。就是說到這個點兒上,你覺得可以了,夠用了,好,截住了,我信了。是這個意思。

所以在前面講的這六信呀,看上去是在說我們的信仰,其實已經把宇宙萬法的核心的真理,和它的現象的同步的這個匹配的狀態,已經給我們徹底剖析清楚明朗了。一切法都是現前一念心性,我們修行也在現前一念心性中展開。最後我們成功了以後,還沒有離開現前一念心性,而且也就是把現前一念心性明瞭了,具足了,圓滿了而已。所以幾乎就是,這個話不敢聽錯了啊,修行來講,也許是更高一層次超越性的竹籃打水一場空。但是你不打這個水,你空不掉。所以說,這個大家明瞭一下。六信把我們的這個意識心態,現前的心性,當下的世間真實的這種結構,已經給講得非常清楚了。包括世界是怎麼來的,我們超越這個國土是怎麼超越的,怎麼把握著這個真理順勢而為進行改造。

但是大家要知道,這個改造當體不是我們通常的手法。因為講到願,講到說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前面概括的時候講了這麼一句。那麼這個改造用的是跨世界的手法。大家一定要明白淨土為什麼這麼規格高。前段時間還有同修來跟我商榷,他說越修才越知道淨土對於根性的要求,是其他修法中前所未有的。只不過在體現上,我們認為感官中覺得簡單而已,容易而已。所以說進一步就下面的內容,我們今天開始講願的具體的說法。就是要用願力來進行本質上的這個挪移改造,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但是在講之前我們再看一下,因為我們往往一般會有這樣的一種疑問,都聽過一句話叫做一切唯心造。但是我們下意識地在理解,或者會通這個一切唯心造的時候,就覺得一切的外境都是唯心所造的,好像知道了。但是既然一切唯心所造,我們就要換我們的心,好像這個道理也知道也都懂,好像懂了。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懂得換唯心造,既然唯心造這個,要讓它唯心造成那個,唯心造的染要轉成唯心造的淨,唯心造的凡夫要轉成唯心造的聖者。就是不知道換的這個唯心的操作手法。我們往往會狹隘地局限於在平面的自我的主觀心念上,就忘卻或者沒有顧及到現前的大世界大境界,整個法界中的這種大刀闊斧,顧及不到。

所以就往往把唯心所現這個法,還是給在我執的局限格局中,把它理解得很微小甚至偏頗。大家想想什麼叫一切唯心造?一切唯心造要從我內心的思維,起心動念一直波及到所有世界無量無邊的都是心的內容。這個是一定要明確,如果不明白這個,就前面講到的六信,什麼是唯心,什麼是依心所顯的境,我們就會刻板地在生活中,稍微地收拾一下自己的善惡念頭,或者憶到佛法的時候,這會兒起心動念稍微地用點兒功等等這些,把波動的情緒稍微地安撫一下,就以為這就是唯心造,我就在唯心中。當然這也是起功用的,可是大家要知道這個是屬於拖泥帶水的,拖泥帶水懂吧?就總是藕斷絲連,而且藕都沒有斷一點兒,就割了點兒口子,你就覺得我已經徹底放到斷了,幅度太小了。沒有關注到連帶外在的世界,也必須連根拔掉的這種改造理想。所以還是會誤會,或者說小心小膽地去關注現實世界,甚至有時候滑落到真正意義上的心外求法。就以為說既然唯心所現,就管住我當下的這個,其實是管不住的。就好像說能夠稍微了知掌控一下當下,但是他沒有展現到整個世界萬法,都是我們的心所顯現的。

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再來看:如是信已,找到這句了嗎,翻開法本。上一次我們是講到說信六信,信理者,深信十萬億佛土,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最後: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下面開始就是說如是信已,這是前提,要認真學習每一句話都不是空設的。如是信已就是說因為這樣兒,你能夠信到這個徹底的這個道理上,你能如此信受,那麼才開始怎麼樣呢:則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所以為什麼說蕅益大師真是專家呀,他就是害怕一講到欣求極樂厭離娑婆,就跟唯心所現的這個法,在凡夫的理解中容易起衝突。為什麼容易起衝突呢?他不知道欣求極樂和厭離娑婆,正是在唯心的平台中展開的。但是我們一般理解會以為說唯心就鎖定方寸之內,然後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就覺得說,得跑了那麼遠,跟唯心沒有關係。

甚至說唯心當下就在方寸之內,你跑那麼遠幹什麼,好像是徒勞萬里。這樣的話,就不知道唯心所現和欣厭思想,正是配合的節奏和合理的選擇。所以你看蕅益大師他雖然講說我們應該,娑婆世界是染污的應該厭離;極樂世界是快樂自在的應該欣求。但是前提是什麼呢,都在上面兒給備註了唯心所現,並沒有離開唯心這個法。也就是說你既明白了這個理念就是一心唯心所造的,同時你又合理的有了這個取極樂舍娑婆的這個厭離情懷,都在一心中全部同時實施的。這個道理其實就是我們說的:全修在性,稱性起修。所以大家你們看,就既然前面信到了說,國土都是一心所現的,那我們唯心所現我們都知道呀。大家現在現前放眼一下我們這個世界,是不是唯心所現為業所感呢。

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人道,它一個世界一個人道,比如說我們又生在中國這種共同的業力,都是黃皮膚黑頭髮,長久以來,自古以來這個傳統思想的熏染,包括我們現在的共業在這裡聽法,有大乘佛法的聞熏,這都屬於唯心所現。外在的環境都是唯心所感的。就國土裡邊你看都不一樣,曾經的絲綢之路不是有什麼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大家一讀就好像馬上就到了那個大漠邊關,飛天敦煌,整個兒就是邊塞的這個豪情就起來了。然後一講到這個憶江南,什麼春來江水綠如藍,日出江花紅勝火。那你又覺得,這小橋流水吳越文化又映在眼前了。這些差別相怎麼來的呢?你在北京的時候,嘩地幾個小時的動車就坐在杭州上海南京了,就整個兒一下子就變了。

為什麼?就是唯心所現的。我們雖然如此的物化,在生活在這個物質凝固中,但是你要知道它就是唯心所現自心所感。六道中所感的也各個不同,而且每一道中又有六道。所以說實在的在人道中呀,我們天天講唯心所現,見的就這麼點兒,見識太少了,不知道這個欣厭的思想,就是厭離娑婆和欣求極樂的這個妙用。你如果有一天,不要說看極樂世界了,你把六欲天給你看一下。你不要說看六欲天了,你就四天王天,是離咱們這兒距離最近的,二十八重天裡邊最矮的,最低的,最陋劣的天,跟咱們這兒比比,你都不想在這兒活一天,你都覺得活不下去,就跟掉在糞坑裡一樣,真是這種感覺。但是我們不知道唯心所現這個道理,受不了這個說法。在咱們這個道場裡面,不是有一次有一位同修來聽法,就因為我說了一句說,其實我們在這兒生活,就跟在三界糞坑一樣,他受不了了。他說這個法師太不盡人意了,把人都比作蛆和蒼蠅,後來又回饋給我,真的有這麼件事兒。就是因為他不懂得唯心所現呀。既不懂得如此陋劣是我們唯心所現,他就追求不來說,那麼的自在究竟圓滿的淨土也可以唯心所現。

他不知此就不知彼。他沒有受過害,他就不知道那個利益,所以為什麼要讓大家說知苦知苦。所以你看這裡講到的說,娑婆是自心所感之穢,沒有離開唯心。但是它就是因為你唯心而感的,就是這樣的穢土染土,就是每天就是這樣子的苦樂相伴,根本上是苦的。因為我們有時候覺得說,既然是當體唯心的,還厭離什麼呀,就好像賴在唯心中不走,不是這個樣子的。你既然明明知道唯心,一切境都是唯心,你就必須在這個境界裡面進行取舍,就得離開這兒。所以說自心穢,理應厭離,雖然是自心的,但是它就是染污的。雖然是染污的,就是你自心所顯的。既然自心所顯的,是染污的,那你自心應該發起這個厭離之心才起作用。不是你光懂一下唯心道理,好像把這個功能作用就給圓滿了,圓滿不了。那麼這樣來講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這段話大家能聽得透過來嗎?我們打個比方吧,就說這個一切境界,一切唯心所現,是怎麼個意思。你看我們現在每個人都會做夢,在說這個夢境。大家很科學地現場做個實驗,就是我們現在當體都有心念,那麼假如果我們睡著了以後做一個夢,這個夢是哪來的?

夢裡面有山川,河流,人物,這個夢是哪來的?前段時間我做了一個夢,夢見別人給我提來這麼一包錢,哎呀,給我拉開一包錢,我說終於可以建個廟了,數十萬塊錢。後來起來跟這個道友們一聊,他說夢都是反的,說這有可能你要破財了。哎呀,我說破財是破啥財呀,這個資財嘛窮和尚也沒有,法財也不讓破了吧。可是我們在做夢的時候,那個夢境是清清楚楚的。我眼看著他手把那個手提袋拉開,紅撲撲的毛爺爺就露出來了,夢境呀。那麼這個夢境是哪裡來的呢?能離得開我們會夢做夢的這個心嗎,能離開嗎?沒有這個夢心,就顯現不出來那個夢境,因為這個夢境,你才能夠觸摸得著這個夢心,要不然這個心在哪裡呀?所以在這個時候,你就知道說心外沒有有別於心外的境,境外沒有一個說光在那火火熱熱的心。

心就是境,境就是心,它是一體的,這就叫唯心所現。那既然你都在這個夢裡面,唯心所現,那說實在的,你想好,你就得趕緊把這個錢包拿來,你真的拿到錢,你點錢,在夢裡面還可以花錢,變現成夢裡面買的東西,哪一個會錯呀,你得一件一件地去實施,你光在那看著錢,沒拿到手,沒去買東西,雖然是個夢,可是夢裡面的東西你受用不了,對不對?就等於說你們明明知道唯心所夢,但是夢裡面你不去走那麼一遭,你這個錢花不到手,就等於說我們說雖然知道唯心所現,染污和淨土,淨穢都是夢,可是你必須去跨越這個夢,就得依著夢中的情節,舍這個夢中的穢,求那個夢中的淨。這總明白了吧?這一段話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說,理應厭離,理應欣求。這是這段話。

我們再往下看,下一段話就開始防止了,因為這個道理很多人聽不懂,而且會產生誤解,所以你看這幾句話,蕅益大師真的是,一再說就是切要之解,撥雲見日。很多時候出現的問題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地聽聞。有時候我們想想,我們這輩子不要說三藏經了,好多經論都沒聽過沒看過,那我們怎麼能夠深入地了解它的核心內容呢?大家想想要不是跟淨土這一門偏有因緣,確實通過這樣的通達人,能夠把通達的法義,又能把三藏通達的這個總持的義理,通到這個淨土這一法中來,我們就沒辦法深入到三藏的核心區。所以說淨土法門,它不但是讓我們成功的,從法門中的一個總持的核心修行法,也是我們在學習法義中核心的義理。所以這段話開始確實也比較難以契,大家一定要用心性來通,很可能聽不明白。

你看:厭穢須舍至究竟,方無可舍。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這是個什麼意思,首先我們來把這幾個詞把它擺弄一下,你看首先這裡面有兩個關鍵詞:一個叫做究竟,一個叫做取舍。那一般我們這兩個詞大家還都是聽過的,究竟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就是修行到頂了,對,剛才同修講的就是圓滿了,從這個修行境界上來講已經徹見了,從這個道理理論上來講已經圓融了,平等一味沒有差別了,所以才稱之為究竟。那麼如果我們下意識地再說什麼叫做取舍呢?取舍是一個凡夫視野中最根本的一個意識形態,就是一定要對立,為什麼要取,為什麼要舍呢,因為你覺得這兒不好,那兒好,所以我們要舍掉娑婆,要往極樂欣求。可是如果說光從這個常規來理解的話,那麼這個究竟和取舍它是相衝突的,聽明白了嗎?

就是你在究竟的時候,已經沒有取舍了,你在取舍的時候,你並沒有達到究竟,這就是我們二元法的局限性,不圓。這裡蕅益大師告訴我們什麼呢,就是既然說究竟,在究竟中可以取舍,既然說取舍,就是在取舍中當體就是究竟。怎麼個說法呢?你看這裡講到的說,我們平常說的取舍,它是因為你在這個取舍的程度上沒有凸顯出來,因為我們舍沒有舍至究竟,什麼叫做舍至究竟呢?萬事萬物,唯心所現的法,每一法你都能夠舍,當體每一法就代表你已經不執著了,每一法代表不執著,你是不是已經圓滿了成就了!但是因為現在不圓滿不成就,只能什麼呢?你放不下,你就拚命地往起提,把它提起來,因為我們現在每個人的特質就是不喜歡放,喜歡揪著不放。既然你揪著不放,那就順勢而為,給你一個揪著不放的,但是你要揪到底,放不到底你揪到底也可以,揪到底跟放到底其實是一個底。

一般我們以為揪著跟放著一定是兩回事,但是因為我們沒到究竟,你只要揪到究竟和放到究竟,其實是一個究竟。蕅益大師這裡就是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所以才說你程度沒到,如果你到了這個程度,你拚命地往下舍,舍到沒有一個舍了,連舍都舍掉了,是不是究竟呀。你欣求極樂,你就想著西方,一定要去,取取取,天天想著取,取到沒有一個可取,連取都已經忘我了,那你是不是取到究竟了。如果取舍到究竟,跟不取不舍的究竟是一個究竟,所以蕅益大師這裡引了一句話,叫做故妙宗云:取舍若極,與不取舍亦非異轍。就是說你取舍到最佳狀態,跟放下到最佳狀態是一個狀態。妙宗云是什麼意思呢?跟大家說一下,天台宗有一個祖師叫做四明知禮法師,有的可能聽說過,他對於天台宗的第一代的開創者智者大師,當時講淨土,講《觀無量壽經》的時候,他給《觀無量壽經》做過一個註釋,做過一個註釋以後,四明知禮法師又對他自己的這個祖師爺,對他的這個註疏又給進行了一次註解,再一步地把它細化,就叫做《妙宗鈔》,其實就是講《觀無量壽經》這本經,在別人講的前提上,他進行了再度的講解。

那麼在這裡面,當時可能在講的過程中,就像咱們現場一樣,有人就提問了,問什麼呢?問說這個大道微妙,就是最究竟圓滿之理非常微妙,就如同《心經》裡面講的不垢不淨,無取無舍,但是你這裡不斷地讓觀想西方,要往生西方,你這裡列一個娑婆是垢,極樂是淨,讓人舍掉娑婆,執取極樂,這不是跟妙理是相違背的嗎?你看這個,有人就這麼問了,問得有沒有道理呀?非常有道理,我相信大家也曾經犯過這樣的疑問。這裡就是沒有拔高,提高到一定知見上,你看這裡四明知禮就給他說:取舍若極,與不取不舍亦非兩門。大家要知道,這些問題是淨土法和根本佛法中最難以跨越的問題,就被這些大祖師們一筆就給勾銷了,這就叫見地,見地非常重要。你看就這個,我們就馬上就知道說,原來是從事相上來講,我們所謂的取舍都是半吊子,如果你取舍到究竟的時候,跟這個理就通達了。所以說這裡就是讓你厭穢則須舍至究竟。大家想想,我們如果說舍就是說,徹底從圓發的這個發心上來舍,就永離眾苦了。如果說從見解上來講,真的得舍至究竟。

現在大家修淨土,我們基本上舍不究竟,我們舍不究竟。那我們能舍的是什麼呢?有些煩惱的時候,就跟蠍子蟄你一下的時候,你想甩的時候,有可能有點舍心,煩惱生起來了,或者有點病痛了,會發起這個舍心。一旦歸於平淡自在的日子就忘卻了,其實這就不叫做舍至究竟。為什麼?你在某種情況下,發生了因緣了,你舍;這個緣分過去了,你沒有舍心了;在某一個時間段你舍,這個時間段過去了,你又沒有舍心了。就是不究竟,不圓滿,沒有把它充滿。你要知道,如果說咱們在六道中,你要心存厭離娑婆的知見的話,比如說我們現在在人道裡面,你作為以人為本,就從六道粗淺地講一下。你必須心裡要什麼呀,你要首先知道說,三惡道太苦了,我害怕,你要舍,我絕不下墮,不想求生,不想求生到三惡道去,那你得舍呀。

做為人本來而言,人身我是不保的呀,雖然人是可以上上下下,但是就因為可以上上下下,所以人身是不保的,你也得舍。到了天道來講,天道太享福享得多了,非常麻痹大意,很難發起來出離心,也得舍。就這麼舍。那既然在這個三界內六道中,以人為本這麼舍,那麼在人道中的每一個具體的事,所經的人,就是念念你都得發起具體的舍心,在這樣的心念觀照中。大家要注意啊,我把舍用作叫做觀照。因為我們沒有操作過,沒有嘗到這個法味,如果你嘗到這個法味你就知道,厭離娑婆是一種非常妙的觀照,就等於說每時每刻你生厭離心,就說明你每時每刻都在道上,這就叫舍至究竟。取至究竟怎麼個取法呢,就是你對極樂世界的想念,要充斥在你每天的吃喝拉撒中。你就上廁所蹲在那兒,你就都覺得說,這個地方,太不待見這個地兒了。

為什麼呢?你就拉個屎拉個尿,你還一會兒會便秘,有時候還要有結石,就這麼個本來已經是九孔流不盡的這種陋劣色身了,還在上面還要給你生事,讓你不痛快。你在吃飯的時候,你就想想我們這兒是段食,極樂世界應念即至。你在行的時候,你就覺得說人家那兒是一念就他方國土,隨便去供養諸佛。我們這兒來個居士林,你就早上住遠點兒,你就得坐幾個小時的公交和地鐵。所以在公交地鐵中,在吃飯的時候,在穿衣的時候,你就說人家那兒自然應念天衣就即至。就是整個充滿佔據在你日常的生活中,這才叫做取至究竟。如此仔細地一思量,我們現前的這點兒取舍,你說算個取舍嗎,大傢具足了真正意義上的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嗎?為什麼覺得往生的人少,淨土法成就不了,然後又埋頭在生活中,再為那點兒點點滴滴又在去尋求解脫,這麼好的這麼究竟的法棄而不顧。

為什麼?就是因為這個法你沒修起來。如果你修起來,這兒的任何事你都不在乎,天大的事都不在乎,不在乎到連生死都不在乎,那不就當體就究竟了嘛。我們缺乏這個訓練。所以大家你看,到了這個地方的話,這就是真正能夠取舍到極致,其實總持法門沒有把其他法門給落掉,還在這個究竟法中,還是向著究竟法邁進的。所以說這個是對前面取舍思想的解釋,就是你不要把它膚淺地來進行理解,要從深度上去剖析,到底這個厭離的功用在哪裡,能夠在我們身心世界中起什麼將來的殊勝果報,你要明瞭。明瞭了以後,再進行反面的解釋,說假如你不隨順著我們前面講這個道理,你會在見解上發生什麼誤區,大家來看,什麼誤區呢:設不從事取舍,就是假如你覺得這個道理你聽不下去,覺得佛法就是無取舍法,你非得說取舍,我不聽,不買你的帳,我就如如不動,當體就不取不舍。

但是能做到嗎?做不到呀,你看:設不從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就是一味地去崇尚追求不取不舍,即是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就會走到這個誤區中。所以我昨天晚上,我覺得說到這個《彌陀要解》難解是真的。你看這裡講到的,如果你不從事這個取舍法,不隨著佛的這個教法,隨順他教誨,那我們一定是,比如說在常途法中,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去不來。我們講中觀,八不中道,一開始就是不來亦不去,不一亦不異,什麼所有的不生不滅,不長不短等等這些,都是不能夠有這些分別心,所謂的不二法門。可是理上是這麼個理,我們現在很多時候就是把理,很高高在上,最終的盡頭的那個境界先給你呈現出來,先給你呈現出來的意思是讓你好好地當下開始走,不是讓你坐在這一動不動地就想著那兒,永遠到不了呀。

那怎麼辦呢?我們現在很多時候修行有這樣的一種知見,就是事和理,現象和本質你搞不清楚,混在一起。我們甚至有時候連個事和理還是弄不明白。你看我就說了多少次了,包括在咱們這個堂裡面,從講《楞嚴經》開始講,到講《彌陀要解》也講了,但是光兩個字,就是我們佛法裡面形容的什麼叫事,什麼叫理,還是非常抽像,弄不明白。為什麼呢?因為沒到過那個高人勝境。所以你就只能乾巴巴地,在這乾巴巴地聽一聽,能夠聽明白也算可以了。就是我們在講事,你下意識地馬上就要聯想出來這個事是,它的語境內涵是個什麼內容。說到理,你就要知道這個理和事的鑒別在哪裡,圓融在哪裡,至少要訓練出來這麼一個佛學素養,要不然真的聽不下去。

那麼這裡講到的說,如果說你這個事理不分明了,不分明就會導致不圓融。在你不圓融的時候,你不可以說圓融的話來作為你不盡心去做的藉口。其實這句話就是,雖然道理上他說我崇尚不取不舍,可是事實上他做不到不取不舍。你信嗎,為什麼?因為他這裡已經把尾巴露出來了。怎麼露出來?大家看啊,你雖然說你崇尚不取不舍,但是你在取這個不取不舍的理的時候,你是不是在取?你說我光有這個理就行了,我不必非得要去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是不是在舍這個事?不注重求生,是不是在舍這個事?所以你說你不取不舍而不要去求生,其實已經就落入到同步的取舍分別中了。所以你看這個尾巴一下就被蕅益大師抓住了。你以為你說不取不舍,你已經在取這個不取不舍的理,而在舍這個應該認認真真取舍的事,還是在取舍。

所以大家知道,修行人最怕的一個狀態是什麼?就是不執著的執著,他執著「不執著」,這是修行人最怕的一個狀態,你們一定要把這個記住。他以為自己不執著了,深深地堅固在自己的以為我不執著中,就執著這個,放不開,死掉了,一定是死掉了。所以你看這裡講到說,如果你執理廢事,那麼你就是等於說,你把這個事相上認認真真去做的這個過程也沒了,做的這個過程沒了,沒想到理就體現在這個過程中,你把這個過程沒了,你的理也不是圓滿的理了。就等於說不管是於事於理,你都已經不圓滿,已經走入偏頗的境界了。這是蕅益大師在這裡防範於未然做這麼一個開示。

然後又講: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你看說如果你明白地說,當體的所有的這些事就是本有的理,那麼你取一下也沒有脫離理,舍一下也沒有脫離理,你取與舍還是唯心所現的這個週遍法界。會錯嗎?不會錯的。我就再次地又想起了,曾經有一個非常修行的同修道友,他就是這個知見會不過來。一開始那會兒剛剛步入佛法的時候,也是聽大德法師講經嘛,講經講的就是淨土,用淨土入的佛法。他淨土入的佛法,他又不知道後來看了一些禪宗的公案,又看到有一個什麼恆河大手印這樣的一個心地修法。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就慢慢舍棄了淨土的這種求生,自己去一心一意地去參悟去了,打坐去了。打坐倒也罷了,我怎麼覺得他知見有可能出現了不對的地方呢?

他後來就是說,他說:我原來也是念佛念得,哎呀,就要成佛呀,一定要在西方呀,就在十萬億佛土之外,地球在哪兒,極樂世界一定有,我現在發現所有這些都在心裡呀。那麼言外之意,我已經明顯地發現他放棄了求生十萬億佛土之外極樂的,這個信事的功能他已經沒有了。一旦信事的功能沒有了,信理的見解一定會發生錯誤,事和理就亂掉了。事和理一亂,你在因果上你就擺不平了,因為你不認真做了。大家可能還不太好了解,信事信理的這個功能一紊亂,信因信果你就擺不平了。為什麼?你在因地上你不認真了,為什麼說菩薩畏因呀,人家都證了空性了,他在因地上還生怕有一點點錯誤,導致將來不好的果報。

那你在因果上擺不平以後,最後只能夠信自,屬於盲目的信自,而且也不信他了,佛說的淨土法門他拋之腦後。甚至有的人他佛說的這個法他信,佛說的那個法他不信。你說這算信佛嗎?同樣的一個人,他說有地獄他能信,說有極樂世界他就不信了,怪得很我就覺得。真的有這樣的人,你們沒見過麼?你說六道輪迴或說地獄,他還覺得能信,但是說極樂世界他不信。而且有時候說地獄,他怎麼個信法呢?他說人心不好了其實就是地獄。我告訴你,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是你要知道,人心不好了將來真的會到地獄,那才是真地獄。不是說你現在一念人心不好了,造點惡業或者說你發的就是地獄的心。這個地獄的心發出來,將來會有地獄的境呀,這才是叫心即是境,境即是心。所以大家要在這裡深思,這就是講到這個願力的發願的內涵。但是這段話確實是非常的深邃,它讓我們發願,是從根本的心地法門圍繞著來,見到它我們淺白容易理解的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這個妙用。所以大家多消化消化。好,我們時間關係,也讓大家消化一下,我們上半場就到這裡,休息一刻鐘再回來,阿彌陀佛。

好,各位同修,我們《淨土十要》第五講下半場的講解。剛才有的同修上來跟我討論這個法義,我也非常高興,說明我們就是說在這個法義上或者說在平時的修行的過程中,大家確實還是在心地上已經在用功了。用功夫有兩套:一個是說,對了就長驅直入,這樣的話就是說漸入佳境;還有一套,就是越用越到高處越不敢走了,就是不知道很可能這個修行是有利於自己的,但是他越走越覺得險,或者說不知所措,走不下去。但是這個境界又比較相應,或者有時候出來了曾經不到之處等等這些都有的。就像祖師們說的,越到高處,就跟太陽要出來了,雲開日出的時候,剛下過暴雨,然後整個雲層瞬息萬千,你根本不知道什麼對什麼是錯,什麼是佛什麼是魔。

正因為如此,所以為什麼在此本人長期是專弘淨土。專弘淨土要有代價的,一個就是不被理解,認為他就說淨土好,其他的都不好。我再再地說,不是說這個好那個就不好,這就是我們的分別法,取舍法。我們要知道,說這個好,或者說這個比別的好,那是從這個的角度說好,不是說其他就不好,這是第一點。第二從修法上來講,我們要依著教法,一點都不能錯的。依著教法怎麼做呢?你看比如說,剛才有的同修就說起了這個,那麼我們念佛念得用功夫的時候,他覺得心地上也在相應,那麼是這樣子的,剛才蕅益大師的這段開示,大家要知道他的出發點是什麼呢?是提倡你要認真取舍,究竟取舍,一定要取舍,如果說是修學淨土的人。也就是說要明目張膽地厭離娑婆和欣求極樂,不要在這上面再和稀泥,說一些當體就自性怎麼怎麼樣這些話。

但是並不是說排斥唯心自性,為什麼呢?因為說了如果你取舍到究竟的時候,你就明白了取也在法界,在唯心自性中;舍也在法界,在唯心自性中。就跟做夢一樣,做夢你在夢裡邊不明白這是夢的時候,你肯定還是說,我要認認真真把這個錢拿過來,給我所有,我去花,這是從染到淨,假如不恰當的比喻。但是有些人他知道這是夢,知道這是夢,他不可能把這個夢凝固在知道的時候就不動了,就跟佛菩薩一樣,不是死在那就不動了,而是依然依著夢境走,還是得把錢拿過來自己再花,自己買東西,只不過他在全體的過程中完全知道這是夢。所以說你如果說心裡知道信自信理信事信他,信這個的時候,你知道說我念此時的我,在念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那麼我跟阿彌陀佛同步都在我現前一念心性中就足夠了。

剩下的你就老老實實地從這兒往那兒念,不是就沒有這兒和沒有那兒了。如果你一旦在這個上面以為沒有彼此,沒有這兒那兒,亂把它擰為一把的時候,就容易落入到自力,把佛號來做功夫了。因為雖然你會強調我還是想求生,可是在事實的操作中,你把不住自己,一定會落到做功夫。而且會功夫做得越高,你越相信自己了,會放棄彌陀的,這是勢所必然的一個結果。但是反過來說,你死執己見,比如說我們還會有種修法,排他性,就是拚命地說就是一句佛號,或者我們也會聽到說一句佛號足夠足夠怎麼怎麼樣,這些如果說你當真認為足夠,當真為了了生死,當真一心一意求往生,一句佛號足夠了。不要再批判人家這個法,知道吧?

那麼問題是,如果他這個法是這樣說的,但是他的心性沒有跟上,甚至是固執自己的己見,並沒有足夠當真,可能真正讓他死的時候他害怕了。你知道吧,會有這樣的人,那麼這個時候他也沒有把一句佛號足夠當真起來,我們才可以說他有可能走偏了,或者死執崖板了。就是在這些上面,你一定要定盤心要定清楚,要看清楚,不能夠亂扣帽子,更不能夠依著自己當下的見解去跟他的會通,或者想把自己的流向於他,或者想把他的什麼來自己做一個判斷。因為誰也不知道誰的內證功夫,除非佛菩薩或者內證比你高的人,他能夠輻射到你,在平級的時候你顧及不到,甚至我們有時候連自己都管不好。那麼這裡要最後要說的是什麼呢?假如你不能夠知道一直知道這是夢,那麼你就老老實實在夢裡邊去求生。

因為雖然從此到彼的求生也沒有離開這個夢,知道吧,所以你在求生的過程中,這個夢自然而然就醒了,就是說你在事相上去認真做,這個理也沒有離開呀。我們為什麼現在覺得,想佔個禪淨雙修的名兒或者什麼,那就是因為你有點小貪,害怕兩邊都失去了,結果一邊都沒挑起來。你死死地挑著從事相去做,理上就在事中呀,沒有離開事,你穩穩地你就放開了去從事相上做,一定理就在其中的。終在這個事到理的途中它會顯現的呀,遲早有一天會顯現的。可是問題是什麼?縱然顯現了,你還得去做。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你就一定要把這個邏輯思想弄清楚,這樣你的見地才能明朗,才能指導著你去修行。否則走著走著你不知道該怎麼走了,或者這兒出來一點香味,你就以為這是廚房了,就不往這個桌子邊走了,所以不一定的啊。這是這裡,這就是這個道理,你看為什麼說難解難解。

難解還有一種現象,就是明明白白告訴你,你還是定不了這個乾坤。還有自己的特別是無明二障,特別是這個障我們所知的這種障,理障,這個更麻煩。但是很多人還是到不了這個層面。那你就知道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讓你鐵下心來,老實下來,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欣求極樂世界,就這麼點兒。然後你再有了信願以後,你老老實實念佛,念念念念得有一天,突然間你就明理了,後面會講到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那麼這些只不過在你往生以後你的國土的層面,它會有級別高低,有顯現的差別相,是這樣子的。

我們再往下看,再往下看就是開始講到信願行的行了。我們現在還在講這個明宗。這一部經典以信願持名為宗,要講到持名啦。大家來看: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這個有時候會把它斷成什麼呢: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也能讀得過去。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這就是告訴我們,剛才你看講到的功用修行。那麼首先我們來看,為什麼說淨土三經裡面首推《阿彌陀經》呢?就是它這裡的這個行門,特別重在講念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就是唯在首推這個方法,而且說最後導致到了這個一心不亂這個狀態,也就是用這個方法一直能夠相續到這個狀態,這是完美的。

那麼你想我們念這句名號,也就是說這個行門,你得得點兒好處呀。我們總是有功利心的嘛,你怎麼讓我說就念這句阿彌陀佛,怎麼讓我就能夠說念得有滋有味,後勁比前勁還足呢?很多時候我們現在是有前勁沒有後勁,為什麼?問題出在哪裡呢?就是對這句名號的功德,你沒辦法接納,或者說不能自信。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很多時候不是說,一樣的字,怎麼就念這六個字,就這麼一句佛號,就能提升那麼高的修行呢?有這麼好的事麼?所以你看蕅益大師這裡講到: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就這幾句話,你聽起來說很難理解呀,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名是個假名,南無阿彌陀佛,要是拆開的話,就真的這六個字都跟阿彌陀佛好像沒什麼關係,除了佛字還跟這個佛有關係。那麼佛字拆開的話又是只是一個人一個弗,那就更成了另外的意思了。所以這個名號是假名,但是它能夠招感這個實德,德行是真的,能夠呼喚招感這個實德,真實的德能呀!因為我們有時候,你看後面要講到說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不可思議。大家怎麼理解這種佛的真實德能不可思議?我們總在講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法到底是個什麼法呢?

因為我們很容易就覺得說,有時候覺得淨土反正你也弄不明白聽不懂,就扔這麼一句吧,讓你別想了。不是這樣子的。這個不可思議它只是一種描繪的真實情況。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一個小小的人道中的,六道中里人道中的這麼一個眾生的一個意識思維局限,你再怎麼攀援,再怎麼往開撐往開打,你都窺不到佛的不可思議功德的全貌。他當初的發心,怎麼開始發心,修行途中的積累,人家途中的一件事我們都已經根本窺不到,不要說六度萬行中,無量劫來每一生每一世的件件修行功德之事了。那麼在這樣的積累,積功累德中,他就完全對於法界的這個徹底的開發,我們也不知道開發的那個地步有多大,那個能量顯現的有多強,我們不知道。達到這種境界,發揮出來這種能量有多麼的微妙,多麼的勢不可擋,我們也不知道。我們怎麼想都想不到,所以這時候才叫做德不可思議。你能知道阿彌陀佛現在在整個法界藏身,他這個功德怎麼發揮的,怎麼設置的,大家能想到嗎?根本想不到,你永遠都要在他後面。這種想不到就是他永遠比你就高那麼一點兒,他就不在你上邊浪費,也不在你上邊不夠。

就這些巧妙的設置,我們想不到,所以稱之為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呀!你如果能跟這個不可思議法相應,其實你也就是說跟佛相應了。在某種意義上,這就是徹底破除我執,否定自己自我的這種思維功能,這才叫不可思議法的受持。但是問題是什麼呢?這個不可思議,不是我們就沒辦法受用了,怎麼受用呢?這個不可以思議功德雖然作為佛的擁有,佛現前擁有的,可是如果我們要把佛的功德用這個來進行一個統攝或者吸收,怎麼用載體,怎麼用呢?就是用這個名號。由於用了這個名號,所以這個佛的實德不可思議,顯的流淌過來到名號的身上,他也不可思議,這就叫做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大家能理解嗎?名以召德。什麼叫名以召德呢?我們說水,渴了一說水都有望梅止渴的功能,想一想水就馬上有一點止渴了。為什麼?就是水的功德在你心念中起了作用了,這就叫名以召德。你說火,非常寒冷的冬天,你說烤個火吧,你一說火,這個火的溫暖感就馬上就開始,就在你心念中就開始變現,這就叫名以召德。我一說北京,你們都生活在北京,有誰不能夠馬上明白說北京的一些內容呢?

雖然你們每個人對北京的認知,對北京的接納,對北京的投入都不一樣,但是肯定每個人一說北京都有你心裡的北京,馬上就同步就引發出來了。但是怪得很,你說我們身在北京,現在身子真的身在北京嗎?但是我們確實又在北京,現前受用著北京的這個承載啊。那我們怎麼知道我在北京的?就是因為你懂北京,也同步懂「北」、「京」這兩個詞合起來所承載的北京內容,那麼這個時候一系列的這種形式化,就開顯了我們的覺性,就開始就用名就顯這個德能。所以這就是說,這裡講到說一心不亂者,首先我們要知道名號的功德,再次要吃透他的不可思議的內涵。你看成時法師在這一句上面說,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不可思議,他後面批眉了一下,就是註釋了一下,什麼大家知道不?

他說:信則便信,擬議則不堪,就是你信就信,不信你就拉倒,根本就不跟你多說。為什麼?你肯定又要問,為什麼不可思議啊?有什麼不可思議的啊,你給我說說。他都說了不可思議了,你還要問為什麼不可思議。所以你說這樣的法,我告訴大家,淨土確實在這個時代會越來越不吃香的,你知道為什麼?因為他要求都是熟瓜呀,現在滿世界都是生瓜,連花都沒開,你說他結果以後,熟了甜了,他能想像得到嗎?他根本不願意,根本就不想,他連個死都不願意面對,不想聽這樣的不吉利的話,他不知道生死其實是我們所有的生活內容。這就是現在弘揚淨土法門越走越窄吧,有時候真的越走越窄,我遇到太多的抱怨,嫌說講這些法不受用,沒用。可是大家知道,我們不是說這個法給你用,而是讓你來用這個法,不是說迎合著說你想怎麼用,我給你怎麼用。這法能變嗎?只有你自己變呀。

不過雖然擬議則不堪,我們這裡進行一個自我說服,嘗試一下吧。什麼叫做名能夠召德呢?它是真實存在的。那麼我們不要遠離當下了,就以我們現在說法的道場來講。什麼叫做以名召德呢?就包括我們現在,剛才給大家灌輸的這個道理,這是個道理吧?這個道理,我說了這麼多的話,這些話真的跟我們講的這個道理有關嗎?從本質來講,從割裂開來一條一條地分析來講,它沒有關係。為什麼?話就這些話,你看,我說的「話就這些話」,跟這個道理有什麼關係呢?沒有關係。但是問題是什麼呢?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全憑這些話。所以這個話的重要性,就顯現在跟道理同步的重要,就顯現在它能讓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這就叫做以話召道理,就這個意思。所以我們大家聽了以後,弘揚出去,傳播開來,功德無量,都是因為這個道理。因為不是一般的人都能夠掌握這個道理,領會這個道理,都能行這個道理,不是的呀。在這個層面來講,這個道理怎麼知道,怎麼受用啊?還是用我今天嘚吧嘚一早上的一堆文字把它敘述的呀。所以導致本質上這個道理的功德就用這個名言來傳達,而且有了實效,我們還可以依著這個名言來收到,吸收,那從這一點來講的話,這個道理全部由這些名詞概念給凸現出來的,離開它,你根本就沒辦法知道它的意義,這就叫以名召德,以德印名。

如果你真的把這個現前的這個道理能夠同步到念一句佛號來講,你就知道,雖然「南無阿彌佗佛」這句話沒什麼,可是因為阿彌陀佛背後真的有個阿彌陀佛,真的修行,而且我們念他的功德,執持他的功德轉為自功德,就是由於這一句名號,所以由於這一句名號,就由於阿彌陀佛本身他非凡無比,也使得這句名號一樣的非凡無比,就是在名言上,這就叫做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你了解了這個以後,那麼下面就好處是什麼呀: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就是兩種情況出現了:一種從偶爾的情況來講,你散亂地稱一句佛號都是成佛的種子,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就是把這個佛種納於我們的八識心田中了,一旦時機成熟,就成為成佛的決定性第一因素,這就叫做名號功德,這還是從偶爾的玩兒票的性質來一下。如果你從專業的角度,從執持來講,就靠這個法,執持,一心執持,相續不斷,得佛接引,往生極樂,就到不退位的功德利益。後面我們會講到這個力用,達到不退。這是這一段話。

我們再往下看,雖然講到這裡,但是修行的途中你所用的手法它是千差萬別的,所以蕅益大師這裡先講到了說:然諸經示淨土行,就是說所有的經典裡面開示怎麼修行淨土之行,所有的行門,萬別千差,各種各樣。修學淨土法,念阿彌陀佛是正業,可是其他的助業有很多種,所有的修行其實都是在修淨土。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淨土。你看,萬善同修,每一善只要你修行成就了,都能夠生淨土。當然,我們也要知道,這些是全憑著你要迴向,全在於迴向發願求生,才能夠淨土行成。那我們大家這裡了解一下,你看每部經典裡面都講到各種修行的方法,這裡講到的說觀像,這個法門呢,大家讀過《般舟三昧經》嗎?

《般舟三昧經》裡面主要講的就是觀像的方法,就是真正地得塑一尊阿彌陀佛,現在大家大眾的視野前,然後大家就是在這個上面修,《般舟三昧經》的修法也是常在修,常在行。我們現在很多人也不是去修般舟嘛,修不了嘛,站一會就腿酸了腿腫了,身體不如古人。但是《般舟三昧經》裡面講的就是觀像念佛的方法。你們要知道,《般舟三昧經》翻譯過來的時間很早,真正咱們東土就是翻譯釋迦牟尼佛講的經典,那個時候同步最早的有兩部大概作為代表:一部叫做《般若道行經》,聽過沒有?也就是講般若,就是講空這一類的經典;還有一部就是這部《般舟三昧經》。所以大家看,古來大德從這個西天的法水往東土引的時候,他們就知道說最重要的先往過來引。

所以那個時候他引的第一個就是根本法,就是萬法皆空,般若波羅蜜,《般若道行經》。第二個同步引的就是《般舟三昧經》,念佛憶佛。這裡邊都有道理有密義在其中的。就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現在已經公認的就是這兩部經典翻譯得最早,最具有代表性。這是《般舟三昧經》裡面講到觀像的方法。那麼觀想,就是我們後來淨土的第一經《觀無量壽經》,我也講過《觀無量壽經》,十六種觀法,就是觀想念佛。大家要知道,三部經典裡面《觀無量壽經》,就是淨土的根本經典,是最早期的,而且那時候特別火。我們給大家講解的時候,《觀無量壽經》的註釋要多過《無量壽經》。說明當時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是最突出的。那裡邊講到說觀想念佛的十六種觀法。你看這還是步步沒離開憶佛念佛。

那麼這裡講到的禮拜供養五悔,這三個版塊主要是《普賢行願品》裡面的十大願王展開的。十大願王最後導歸什麼呀?極樂。你看,所以蕅益大師就沒有離開。這裡邊隨著展開,你看裡邊,十大願王裡邊,這裡講到的禮拜,就是禮敬諸佛,稱讚如來,這就是指的禮拜這個內容。供養,當然就是廣修供養了。五悔比較難理解一點。大家知道五悔包括什麼內容,當然五悔的核心就是懺悔。五悔,核心就是懺悔法門,多發露懺悔。還有四個就是說勸請,勸請佛住世呀,勸請佛講法呀,這也是可以滅罪過的。包括迴向,還有隨喜,還有發願。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這五個門,叫做五悔門。這五悔門,這裡邊其實也在十大願王裡邊。比如說懺悔,就是懺悔業障,十大願王裡邊有。勸請,其實就是請佛住世,請轉法輪。這叫做勸請。隨喜,不是有一條叫隨喜功德嘛。發願,就是常隨佛學和恆順眾生,這都是指願力的範疇。那麼這個迴向就是指的普皆迴向。等等這些,這就叫做五悔。

六念的話,大家可能比較接觸得多了,你們都受過八關齋戒,對不對。八關齋戒裡面就講的六念嘛。要念佛是我們的慈悲導師,念法是諸佛之母,念僧是這個人天的福田。如果念天,念戒,念施,這就是說長壽安樂,清淨三業。念戒也能夠清淨三業。念佈施能夠普濟有情。這屬於六念。但是六念並沒有跟往生脫離關係。因為如果大家還記得《觀無量壽經》的內容,有三種眾生可以往生。除去這個慈心不殺,具足戒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之外,還有一個:勤修六念,修行六念,迴向發願。在觀經裡講到說,有這麼三種眾生可以往生,其中的一種就是: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這還是沒有跟淨土脫離開來。

當然這些一一行成,皆生淨土。就是說,以念佛為正修,餘行這些都屬於助道,助行。但是助行只要你修行成就了,能夠迴向發願,那麼也都能夠往生。但是大家要知道,後面因為有重點的突出,所以這裡其實它是一個鋪墊。為什麼鋪墊呢?就是這些法門收機不廣,下手不易。能明白這句話嗎?我們來弘揚受用佛法,一定要知道它要最大意義上的利益,就是必須有一個普度的功能。你看有的那佛法非常的高妙,或者甚至完全不按套路來,它也能度人,可能這個世界裡面它就度一個,有一個這麼個根機。那你說這就意義不是很大了。佛出世他最基本的一個情懷就是什麼?普度眾生啊,慈航普度啊。觀音菩薩就叫普度。所以我們以後在跟別人分享的時候一定要記住,有礙普度的法不能夠普講。如果是獨特的法,你可以獨講,你不能夠在公開場合普遍講,普遍講就可能度了五個人,就害了五百個人,那你這是度呢還是害呢?當然這裡並不是說這些法,這些法也是普度法,只不過不如念佛這一法來得最廣最容易。

所以你看,後面講到說: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就只有持名這一法,能夠執持名號,最具普度價值,最能發揮這個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的出世本懷。下手最易就是適用一切根機,誰都會,哪有不會念阿彌陀佛的。這個普度價值普度到什麼程度呢?我給大家講啊,這法滅完了的時候,到那個時候只有一句阿彌陀佛了,南無阿彌陀佛。而且還不是能夠人人都能念全乎。到那個時候,誰能把南無阿彌陀佛一口氣念下來,兩口氣也行,只要念全就行,那時候就叫天人之師。什麼標準?能夠念全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的人就是人天師表。大家知道那個年代到了什麼地步。可是那樣的話,它還能夠具足普度價值,還能夠攝應當時的根器。因為那個時代的人是怎麼樣的情形呢,就是念個南無,就不會念阿彌,認得阿彌,就不知道陀佛。

就東倒西歪,踉踉蹌蹌,都是這樣的人。可怕吧?所以為什麼說這裡下手最易,收機最廣,你想想,你比如說我們前面講到的,不要說其他的,就說這個十大願王裡邊吧,隨喜法門是個好法門,是不是?可是如果讓嫉妒心強的人修,他修不了啊。他下意識地就是不隨喜,不是隨喜。如果他修不了的話,光在這個上面迎刃而上,他上不去,那還不如繞開,讓他修什麼啊?或者是請佛住世,或者是普皆迴向,可能他能夠修。那就用那個門入,這個門入不了,或者難入。你比如說,恭敬心弱的人,讓他禮敬諸佛,一尊佛他能做得到,跟他相應的佛他能做得到,然後其他的佛他就做不到。很多人他就禮阿彌陀佛,他就不禮藥師佛。為什麼?他說他是修淨土的。

這樣執著的人,你修淨土你也不是個好修淨土的人,排他性極強,我們也不提倡這樣。你能夠禮現在佛,能夠禮過去佛,未來佛你能禮嗎?因為人人都是未來佛啊,六道眾生全是未來佛啊,所有一切法界眾生都是未來佛,你能禮遍嗎?你禮不了啊。你比較吝嗇的人,你讓他去修個普皆迴向,諸位都是修行人,應該最有這個感慨了吧。生怕今天修的那點功德一下子給誰誰迴向完了,就剩下的不夠給自己迴向的。普皆迴向就是你連迴向的功德一點不要,全部送給人家。但是我們沒有,這個賬算不過來,不知道這才是大賬,然後完了,哎呀我今天誦了一部《地藏經》,我給他迴向完了以後,我自己還能給自己迴向嗎?其實言外之意就害怕這點功德沒了嘛。給他花了,不能給自己花了。把它點著了,自己就滅了。所以他就修不了這個,心到不了這個普皆迴向法上。所以這些行,一一行成,皆生淨土。但是我們一一行,可能成不了。這個也成不了,那個也成不了,就不如索性修這個能成的。這個誰都能成,為什麼?就會念就可以,你就念南無阿彌陀佛。

所以這裡才講到說這個執持名號。執持名號,它可以說具足三種殊妙,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有三種殊妙。你看,第一個我們上面說的:收機最廣,下手最易。這是從事相上來講,屬於事妙。後面形容叫做: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這屬於理妙,這個道理非常妙。為什麼說這個道理非常妙呢?第一方便是什麼意思?方便中第一方便。大家都知道說,《法華經》裡面有講:無二亦無三,唯有一佛乘。後面也講到唯有一佛乘,那麼這個一佛乘就叫做什麼呀?才叫做真方便,不落到三乘的諸行方便中,也就是第一方便。我念念都是念佛,以無上佛境界做為手法,還有比這個方便的方便嗎?其他的方便都是慢慢慢慢往上引,這個就直接把最高處拿來你用,這就叫第一方便。無上了義是什麼呢?

念念即佛,佛的境界是什麼?叫做第一義諦。大家聽過第一義諦這個詞嗎?就是最高、妙高峰頂,再不落第二義門,就是在第二個層面都不跟你去商量的,離言絕待的。那麼你念念即是佛,念念即是無上了義。這裡講到圓頓中最極圓頓是什麼呢?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二,沒有心外有佛,沒有佛外有心了。到這個地步,你一定不會走偏,而且一定不會慢慢地來,是頓入。所以叫做圓融頓超之法,圓頓中最極圓頓。從度化的眾生廣度上,下手的這個容易度上來講,這個事相上它很妙,那麼這三個形容上,在道理上它也很妙,這樣的一個殊妙。為什麼呢?因為它具足了所有的修行中的修行,都在這個念佛心中,已經具足了,無量法門都在心中,所以才叫做圓妙。事也妙、理也妙,修行起來就屬於圓修圓妙,圓證法門,所以叫圓妙,這才叫持名一法最為殊妙。大家相信這些話,相信這些話你才能念得起來有勁啊!如果你不相信這些話呢,就這麼說了一堆道理,也沒什麼意思。

後面形容:故云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這都強調它的什麼呀,講到它的功用了。投到亂心裡邊,自然而然,你的這個凡夫心就轉成了佛心了。就像這個渾濁的水,在上古的時期,應該有這樣的一種清珠,好像我們現在不是有一種沉澱劑,或者放點石頭,或者說過濾一下,這個水的雜質就都能夠過濾變清。在古人的福報中,人家有一種叫做清水珠,這個清水珠主要你放到渾濁的水裡邊,即刻這個渾濁就沉淨下來,水就清了,這就叫做: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我們現在沒見過這個寶貝,很可能這麼一聽說,誒,這是個啥東西,濁水不得不清。那麼中間有一句大家看:故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所以釋迦牟尼佛由於這麼個法門,持名一法,誰都不知道有這個法,誰都不知道有這個門,所以他才沒有人問他自己說出來的。特別向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把這個法給他講出來,讓大家向舍利弗大智慧第一的弟子來學習。大家要相信,要隨順教法,要這個要執持名號,是這個意思。

再往下看,這一段裡面我們還在講明宗,明這個宗,這部經典的五重玄義是宗。後面就是說總的一個匯總的一個結果。信願持名,以為一乘真因。四種淨土,以為一乘妙果。舉因則果必隨之,故以信願持名為宗。你看,剛才講到《法華經》裡面只有這個一乘的真實教法。一乘真因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其實成佛之道就一種之道,就只有一道。用佛之乘,乘載的意思嘛,成佛,運載大家從凡夫到佛的這條道路上,這個船隻有一條大船,無二亦無三,其他的都是方便法,只有這個一乘成佛之法,才叫做真實的教法。所以這裡講到的說,信願持名,大家看,本來把《法華經》裡面成佛的狀態,這個成佛的因果,這裡居然給替換成信願持名就能夠達到了。

那這樣來講的話,以為一乘妙果,就是說念佛求生的四種淨土,就是成佛之土,到了這兒就是去成佛的,一生補處嘛。後面我們會講到。這裡的四種淨土,就是指的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或者叫實報無障礙土和常寂光土。這後面又要講到一些大的佛學知識,我們還是要準備準備,認真來聽。那麼這裡講到的說以三資糧為正因,有因必定有果,那麼這四種淨土,往生到那兒稱之為三資糧的果報。就是說你如果以信願念佛了,將來一定會如影隨形般地生到這四種淨土去。故這裡講到的說這部經典,以信願持名為這部經典的正宗。這裡說四種淨土之相狀,詳在妙宗鈔,及梵網玄義,茲不具述。在後面,依正文中,當略示耳。

也就是在後面會給大家稍微詳細地講解一下。四種土,大家有沒有概念?四種國土?什麼叫做凡聖同居土呢?什麼叫凡聖同居土?很多時候我們聽這些,哎呀凡聖同居,真的是抽像。凡聖同居土,就是說在這個國土裡面,人和天屬於凡夫,又有羅漢和辟支佛屬於聖者,還有菩薩。當然這些聖人也是有差別的,有的叫做權聖,權巧的權,有的叫做實聖,真實的實。什麼叫做實聖呢?就是他這輩子投生到這兒來了,他真的是六道輪迴來的,他做不了主,被業力牽引到這兒來的。那麼牽引到這兒來呢,他還有一種業力是發奮圖強,要修行出世的業力,所以他就發勇猛心,行精進行,就修。修著修著,這輩子就正好從凡夫轉向聖人途中,在這輩子顯現,所以他就真的從凡夫修成一個聖者了。

但是修成聖者,他沒有真正的成佛,或者大菩薩,他還是有局限性的,這叫做實聖,真實的聖人。權聖是什麼呢?人家早就成就了,權巧示現方便地又再來這兒水月光中又一場,又來演一回,度一把,這個叫做權聖。也就是我們這個國土裡面,有這麼兩號人,那麼這兩號人都屬於聖。又有兩號人,除了聖,還有我們這些罪惡生死凡夫,所以叫凡聖同居土。大家聽明白,先把這個內容給大家貫一下,下一講來的時候特別要用到這四種國土,所以我們一定要記得,回去再自己也查一查。什麼叫做方便有餘土呢?以前也講過,今天稍微再詳細一點。方便有餘土就是已經斷了見思煩惱,又出來個名詞,什麼叫見思煩惱呢?下一講講,今天不講了。

見思煩惱就是等於說,一旦斷了見思煩惱,就能夠跳出三界,跳出三界去哪兒去了?不是就灰飛煙滅,沒了,哪裡去了呢?就生到方便有餘土。為什麼叫做方便呢?這個小乘的行者,他修這個方便道,七方便道,有知道的嗎?五停心觀、總相念住、別相念住,還有暖、忍、頂、世第一這七種階位。修這個七方便道,然後慢慢斷掉見思煩惱,這些生到的國土,因為他是修的方便道,所以叫做方便。但是我們所具的煩惱不僅僅有見思煩惱,還有什麼呢,還有塵沙煩惱和無明煩惱。一般一個凡夫所具足的跟佛比起來就差這三樣,我們多了這三樣,佛斷了這三樣: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和無明煩惱。因為修到方便有餘土的人,他的見思煩惱斷了,但是塵沙和無明的煩惱沒有斷,所以叫做有餘,方便有餘土。

這個方便有餘土有時候又叫做變易土。就是雖然他出了分段生死了,他還有變易生死,所以又叫做變易土。變易土是什麼呢,變我們凡聖同居土的這個色身和外在的世界,而把它轉易為方便有餘土的正報和依報,所以叫做變易土。這個第三個叫實報莊嚴土,又叫做實報無障礙土,這就我們更不能想像了。什麼叫做實報呢,就是因為你修真實的六度萬行之法感得真實的殊勝果報,就叫實報。那為什麼叫實報無障礙土、實報莊嚴土呢?一旦進入這個國土,就是說外境跟內心,人家已經沒有分別了,就跟我給大家講的,心和境已經互不妨礙了,也就是精神和物質已經沒分別了,沒有這種對待的分別。塵剎互和,一個小微塵跟十方國土能夠相互就能夠無礙圓融地摻和一起,我們說的摻和在一起,和和面一樣和在一起了。

所以這就叫做無障礙。這個國土只有菩薩所居,凡夫和二乘沒份兒的,你根本去不了。極樂世界就屬於實報無障礙土。但是可不是這種類型的,他說是實報無障礙,可是我們這兒的實報無障礙,他是只有菩薩所居,沒有凡夫二乘。極樂世界的實報無障礙是,只要你念佛往生的,都能夠在那兒待,這就叫橫超。那麼這個常寂光土,大家就不要多說了,就是常有的本有的法身常住,就跟鏡子一樣的,它自己沒有樣兒,但是你什麼東西來了,它都能映出來那個樣兒,所以叫做常寂光土,這才叫做真佛真土。這四重國土。這個四重國土,咱們這兒都屬於穢,比如說凡聖同居,就凡聖同居來講,我們處在凡聖同居的穢土,但是帶業往生的人處在,到了往生以後就叫凡聖同居的淨土。

所以為什麼今天先給大家講這個內容,因為後面我們要講到它的釋名顯體明宗論用,要講到這部經典有什麼功德力用,你得知道。可是問題是你要知道他這部經典有什麼好處,你連好處是個什麼你都不知道。能聽明白意思嗎,就是我想講講說,大家要知道這部經典學習以後有什麼好處呀。問題是說有什麼好處,你要首先知道什麼是好處和壞處對吧。我們現在連好處壞處都不知道,啥是好處啥是壞處?所以今天先把這點知識告訴大家。好處,就是先往淨土生。那麼淨土有些什麼類型的淨土,有四種淨土。這四種淨土是怎麼個概念,裡邊都是怎麼待的,怎麼樣的人能待,大家要至少有一個粗淺的認知。今天就給大家講到說這四種國土的相狀,相貌,大概是這個意思。

下一講開始我們就要講到這部經典的力用是什麼。力用是什麼?大家看到下一句話了嗎,力用是什麼,第四明力用,對吧,什麼力用呀,怎麼說的,此經以往生不退為力用。那你要知道往生不退的這個好處呀,首先你要知道什麼叫做往生,其次你還要知道怎麼個退法。然後你才能知道,假如果退了會怎麼樣,你才能知道說不退意味著什麼。那麼到這個不退,一般情況下有多麼的難,然後我們現在讓你怎麼一下就能不退,你也得知道。這樣全部清楚了,你才能理解說,這部經典的功德力用是什麼呢?是說往生後能夠當即就得到不退的這種位置待遇,這才叫做好處。

今天時間關係不往下講了,今天留一點時間吧,因為畢竟這幾講比較難。你們仔細把你內心的這種想法呀,不解呀,疑惑呀倒是捋一捋,不要故意地想問題,為了提問而提問。但是你確實真的有問,我有個要求,你的問題必須與我們五重玄義的內容有關係,你不要再站起來問一下,我這前幾天有附體了,誰附體了,怎麼辦呀,今天不回答這些問題。你所問的問題不要問高考,過一段時間小孩要高考了,要怎麼怎麼樣,今天都不回答這些問題。只回答你學習五重玄義哪個部位你真的有疑惑,貫不過去。你們可以想一想有什麼問題可以現場提出來,我們嘗試著看能不能夠解答。大家想,站起來說。為什麼每次中途休息,我要溫習一下功課,好多問題就來了,在這會兒明目張膽地讓你提,你說吧。

提問:今天說到要有厭離心,厭離心呢,如果對境,痛苦的境我們容易生厭離心,但是你看我們現在工作挺舒服的,房子也有,車子,家庭,這種厭離心呢比較難生出來,那如何修?在這種環境下如何修,容易生出一種厭離心呢?

宏海法師:好好好,請坐,謝謝。好我們大家感恩這位同修,他這就是非常生活化的問題,就提出來這個厭離心的問題。厭離心,他就覺得我們如果說有一些煩惱或者不自在的時候,很可能還能夠發生點厭離心,可是問題生活又如此的溫存,每天在花花綠綠的世界,那麼我們如此的喜歡跟它擁抱投入,就是你就割裂不開。這樣的話,這個厭離心就生不起來。所以你看,我想這個問題出在哪兒呢?有一個典故,就是說一個人的福報非常大,他特別喜歡修福,修福他修得福報很大,而且要常享福嘛,馬上又要享大福了。結果就被佛菩薩給觀到了,這個佛就化現成一個人來跟他來結緣。結緣以後還給他當侍者,就給他洗衣服,提鞋,伺候他,每天伺候他就讓他快速地消損福報。

為什麼?世間的福報障礙他智慧的產生。所以說,我們說知苦的這種呀,為什麼你看在我們通常的修法中叫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呢,首先你一定要了知苦的生起,那苦有幾種範疇,這就我們教法上沒有去對應自己的生活狀態。一般我們以為說,不舒服的時候是苦,舒服的時候就不是苦了。你一定要知道舒服是會過去的,舒服一定會過去的。如果說遇到這樣的情況,有幾點可以,就是說具體我們操作上有幾點可以補足。一個是你樹立見解,樹立見解是什麼呢,就是咱們這個世界,在《紅樓夢》裡邊都說到那塊石頭要來紅塵中走一遭嘛。那兩個道人就告訴他說,那個地方不是很好玩,有一種情況叫做樂極生悲。所以大家我們世間也有居安思危,你在樂的時候,你就要想一想這是無常的。

就見解馬上警覺生起來,這是無常的。但是確實是很多時候,我們在痛苦中能夠厭離,在這個麻木中享受中厭離不了。這就需要我們在法上熏修,建立自己的見解,這是第一點。再一個怎麼樣的彌補呢,就是你得修法。為什麼你在痛苦的時候,有這個想出離心。然後比較自在的時候就沒有出離心了,因為在法上沒有體驗。如果你一旦在法上有體驗,就是法味嘗到了,你還不用說入大禪定得念佛三昧。你今天心裡稍微清涼一點,或者說得點法喜輕安,你馬上對世間的這些自然而然就會生厭離心。而且這種厭離心,不僅僅是在逼迫和煩惱的苦中,對享受也會生厭離心,對情愛也會生厭離心,對什麼親情友情愛情,整個這個娑婆世界,這種染緣的包圍,都會生起厭離心。

為什麼,因為我們嘗到西瓜了呀。你之所以對這個芝麻丟不下,就是因為你從來沒吃過西瓜。而且永遠都是一堆沒吃過西瓜的人,看著你丟芝麻的時候他就過來,你傻呀,這個芝麻,人人都有芝麻,我們都抱得緊緊的,你為什麼要丟呀。因為他們眼裡沒有西瓜,結果你也沒嘗到西瓜。只有吃到西瓜,才知道芝麻太容易就丟了,出離心就出來了。而且這種出離心你是佔據了主動權,不是在被動逼迫的情況下,被佛菩薩加持,被因緣促成了才修的法。所以要在這個上面要多多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講《彌陀要解》,你看說出來厭離。這位同修提的這種問題,其實就是我們厭沒有什麼呀,就是沒有舍至究竟。只能舍苦的層面,舍不了樂的層面。所以往往就對極樂世界誤解以為就是去享樂去了。不知道極樂之樂是什麼,是絕待超越苦樂摻雜和無常轉化的這種超脫之樂。其實就是法味,就是禪定。好。希望大家能夠樹立這個見解。

提問:我想問一下那個,就是《無量壽經》裡面的一句話,就是:無極之勝道,易往而無人,我總覺得那麼多師父弘揚淨土,讓大家念佛,但這句話怎麼解釋啊?我總覺得特別,大家都想去,為什麼會有這麼一種結果,我想問問您怎麼修才能夠不會是這樣。

宏海法師:謝謝啊,阿彌陀佛。這個問題跟咱們今天要求的內容,從這個現象上來說偏離的,但是從本質上來講,確實還是跟我們今天的內容有相關的。無極之勝道,就是究竟之道。為什麼?就是如果說從通俗直白講一點,佛在這裡感慨:無極之勝道,易往而無人。就是這麼好去,沒有人去,去的很少,很多人去不了。所以你看這就我們要聯想到,我們現在都號稱淨土行人,可是淨土是沒問題的,淨土法也是沒問題的,信願行法也是沒問題的,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也是沒問題的。問題是什麼呢?也許我們絕大多數的人以為,以為我們自己在修淨土,以為我們已經上到這個無極之勝道了,殊不知我們太不究竟了,可能連門都沒入。

所以,你看這就是前段時間,一個同修來跟我分享。他就覺得,為什麼覺得說,淨土的要求的根機越來越高了。他越修他越覺得淨土法非常高,我說這是對的。他提出來一個話題呢,我覺得我們今天真的非常深思一下,他說也許我們號稱修行淨土,再再的口號,願生西方淨土中,或許把自己都騙了,或許把自己都騙了。這個對我心裡震撼非常大。至少我們有很大成份其實都在自己騙自己。也就是在娑婆其實安然的度過,萬般不想舍離,只不過就是因為現實中達不到,然後不斷地喊口號,我要厭離娑婆,動不動就是將來阿彌陀佛見。哎呀,巴不得能夠早點兒或者怎麼樣,但是確實有很多號稱修行淨土的人,臨死的時候不想死,怕死。這也是避免不了的。所以我想可能症結就出在沒有真修起來,今天我們倒不談這個教理上的見解。易往而無人,就是因為什麼呢,還是沒有真修起來吧,我覺得是還是沒有真修起來。就是已經信了的沒有真修起來,這是一個,沒得受用。沒得受用的核心,還是沒有在厭離娑婆和欣求極樂上,沒有認識到淨土法門極樂世界的好,沒有認識到極樂世界的好。

沒有觀照到這個娑婆世界的苦和惡。所以這個在展開經文的時候,我們也會講到這個苦樂的這種深義,這是一種。當然,第二個呢,易往而無人的還有一種,就是知道這個法好,但是他呢就不修,或者泛泛地修。就每天知道這個路擺在這裡,可是他就原地坐在那,等著太陽落山,就不修。終歸還以為說太陽不會落山,結果太陽終有一天落了山了,晚了,為時已晚了,沒有去成,還得從頭來過。這也是一種易往而無人,就是說有教沒有行。再一個第三點,前兩點都說的還算是不管你上不上道,入不入門,還都沾點邊的。最難的一個,就是易往而無人的時候,大家常給說,淨土法門的難就難在太易了,所以他不買這個賬,他覺得根本沒有這麼好的事兒。這是佛感嘆易往而無人的正解。

因為在《觀經》裡面講到的其實就是勸大家往生嘛。然後說臨終十念,乃至五逆十惡,都能往生嘛。這麼一個究竟圓滿,下手易成功高的法門,就叫做無極之勝道。但是易往而無人,大家都不相信。就跟我那會兒,我記得在講《彌陀經》的時候,也打過比喻,商鞅變法,不是給大家講過嗎。誰都不相信那根柱子,從一個門扛到另一個門,就給幾十兩銀子。因為平常的話來講的話,連幾文銀子都賺不到。所以大家都在那兒看,就不去修,不相信這個法。真有一個傻後生,他說管他三七二十一,我試一把。結果他扛到那邊去,銀子就到手。這就叫易往,扛過去就行;而無人,誰都不去扛。但是它確是無極之勝道,為什麼?扛到那兒,銀子就到手了。所以難就難在易,易就易在難。就是這個互相互作註解的,難就難在它是極難信,因為太容易了。容易就容易在難,為什麼呢,因為它把所有的力量,都使在這個信的這個度的關口了。就是淨土法門,確實是以信作為它的最頭牌的度坎、玄關。希望大家在這個上面多多用心吧。阿彌陀佛。再有一個問題。還誰有?你說。

提問:首先,感恩宏海法師,讓我們有提問的機會。因為台上台下的互動交流是很重要的。同學們,打開《淨土十要》的教科書。這個教科書,我這個是第十五頁,最底下的一行。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實在是弄不明白,請您再講一下。

宏海法師:非常感謝,請坐。我再把這個講一下。這應該是我們上一講的內容。講到這個,確實就是這個內容呢,因為跟上上一講隔開了,這個非常遺憾,就是時節因緣。本來我原來計劃的是說什麼呢,就是因為講到了這個真如實相,萬法之相是一相之相,是無相之相,是不二法門。所以說,在這個實相的大背景平台,或者一個總持真理中,一切法都是佛法。我們很簡單地理解吧,就是說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法都是佛法的時候,在這個道理上來講,這個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給大家貫著文講一遍。確實有的同修,包括在這個直播上面講,也是說聽到這就徹底糊了。我想這個糊了,一個是因為當時的因緣,這也是因緣點滴不會亂,你看因緣不具足。

我想如果在上上一講一氣呵成的時候,大家正在熱身,熱度上去了,很可能就心神領會,就因為隔了一節再來講。這一段話,就是講到我們要信這個道理的時候,那麼信這個道理是以什麼呢?以真如實相的法界為理。你相信了這個道理,相信了這個道理以後,你看這裡講到的說,深信說十萬億佛土,這個十萬億佛土就指的是我們娑婆世界,從娑婆到極樂,包括途中不是隔十萬億佛土嗎?那就肯定說途中有十萬億佛土,這是一個具體內容的指向。深信這十萬億佛土呢,還沒有出我現前介爾一念心,就是沒有出我真如實相的這個理。這個真如實相就是我現前一念心,我現前一念心就是這個真如實相。那從這來講的話,那就說明什麼?所有的萬事萬法都在真如實相之中。既然真如實相之中,那麼真如實相就包括了所有的萬事萬法,是不是這樣?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先來定調,定完了以後,全事即理,就是指的這個真如實相之理。那麼所有的萬事萬法,就是這個事,所有的事能夠離得開理嗎?離不開吧。所有的現象能夠離得開本質嗎?也離不開吧。

所有的世界顯現能離得開現前一念之心嗎?也離不開吧。所以叫做全事即理。全妄即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這個妄想怎麼來的?妄想怎麼來的?大家想。妄想真的有妄想嗎?妄想是怎麼來的?是什麼呀?本沒有的妄想,依著本有的真心,迷了以後而來的。所以說雖然迷,它沒有離開本心啊。雖然妄,它還是本心之所顯現的。所以說現在在迷的這個真心迷了所起,但是它妄想沒有自體本性,它當體就是真心,沒有妄心。妄即是真,真迷了以後才顯的妄。那麼這個妄當體就是真嘛!就跟說,水。上次不是說嘛,水是本性,那麼這個妄想是什麼?波浪,真的有個波浪嗎?你把這一池子水全給我抽掉,這個波浪從哪來呀?沒有抽波浪,只抽了水對吧?可是問題這個波浪從哪來的呀?是水起的呀,水起的妄浪,這個妄想的浪能離得開這個本有的水嗎?所以叫做全妄即真。是不是?那麼全妄即真以後,我們一定要把這個一浪又一浪的這個妄想呀,把它平復下來,慢慢地不要動了,不起浪了,平平平……,平成什麼呀?一潭清澈不動,如如不動的心如止水,這就叫做全修即性。從此起彼伏的浪,慢慢沉靜沉靜成一潭如如不動的水。

在這過程中離開水了嗎?沒有離開水,這就叫做全修即性。你在任何的修行過程中,就沒有離開這個水的本體,這就叫做全修即性。那什麼叫做全他即自呢?這個呀,可能是這四個詞裡面最難理解的。大家想想《金剛經》裡面講到的說:人相我相眾生相,都沒有。那我們怎麼有的呀?前面講到的全妄即真,那我們反過來一個就是什麼?全真成妄。我相人相眾生相,都是妄想分別的。有我,有你,有他,都是妄想。但是在妄想中,有你我他,在真如的本心中,有個你我他嗎?你也是我,我也是你,他也是你,我也是你,你也是他,你也是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即是我,我即是佛,全在一念心體中。這裡是什麼呢?就著以自為主導,而把他歸於自。

所以叫做全他即自。如果就著他為主導,把自歸於他,就應該表達成什麼?全自即他。但是真如本性中其實沒有一個自,沒有一個他,在沒有一個自沒有一個他,你緣起中可以說自即是他,他即是自。也不妨有自有他。既然不妨有自有他,那麼如果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由自去他,對吧?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來接引,就是他來到自。他和自,自和他,全自即他,全他即自,是不是感應道交,臨終接引嘛。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這裡講到的說全他即自,最後總結的時候,大家要明白了才能把這個道理,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才能明白。為什麼?因為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眾生心皆遍。就像屋子裡面的燈光,所有的燈都開著。

光是一個光,這一個光,在這一個光的一團,一個光的平等平台中,你才說什麼?凡夫的光是妄光,佛的光是真光,但是就是這一個光。所以叫做全妄即真。整個光,這個燈發出來的這個是你的光,那個燈發出來的好像一人一個燈一個光,對吧?好像事相是這樣,可是平等來講,就這一個光。這就叫做全事即理。那麼,你以為佛的光是全部顯現出來了,凡夫的光可能小點兒,慢慢你往大放,往大放,可是小的時候的光,跟放大的光,過程中的光,是兩個光嗎?還是一個光,所以叫做全修即性。最後才發現了根本都是一團光,沒有一個你我他,就叫做全他即自。就是這個道理。講明白了沒有?能明白嗎,這位居士?能明白了就如是信,如是解就可以了,再不要多想了。為什麼說這些越是難的話,越不能講,因為太講得多了,繞來繞去就智慧都退掉了,你就越糊了,根本那個神兒提不起來,就越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