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

各位蓮友,今天是我們《淨土十要》的第七講,也就是《彌陀要解》的第六講了。那麼請大家放下萬緣,還是來聞思這個聖教。因為在此前,我們把這部《阿彌陀經要解》的五重玄義,也是最為關鍵的部分,給大家這樣貫解了一遍。希望大家能夠常再去複習和讀誦。可以說一代教法的核心已經就在其中,就在里許了。

現在來說,弘揚佛法確實很不容易。諸位都是同道中人,都知道現在學修佛法特別不容易。一個是佛法有結緣的佛法和解脫的佛法。我們現在結緣的佛法貌似很多很盛,其實也未必然。所以你看現在善知識們講起來說,以前大德呢屬於坐診。你們去過醫院吧,坐診什麼意思,就我坐在這兒,你來了,你問我說。現在這個時代必須要出診,要提著藥箱拿著聽筒,要到處去看。他不想治病,也不知道自己有病,或者對佛法之藥沒有緣。所以剛才從地鐵出來走過來,看到有的小朋友拿著這麼一疊廣告在那兒發,也沒人要,偶爾有個人拿一張。我還向同修問,我說這麼發頂事兒嗎?他說雖然發那麼一沓,只要有一兩個人能夠拿起,或者是能夠依著這個推銷過來了,也就頂事兒了。所以我們想想也是,只要有一兩個人這輩子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算頂了大事兒了。當然在座的皆能夠沾光,為什麼呢?畢竟有在此法會的因緣,已經同在其中,共業已經在這兒,殊勝因緣已經結下了。

今天的內容我們要開始邁入正文。正文邁入之前,要從三分開始講起。第一個概念就是大家要明白什麼叫做三分。不過從今天開始,內容就比較易懂了,甚至也可以有一些知識,有一些典故。大家貫起來也可能比較順暢,不像前幾堂法,這種玄妙,要把我們的這個精和神調動起來,要悟入進去。那麼我想從今天開始的內容,主要是要我們生起朴實決定的信心,和要往道上走的這個發願發心。什麼叫做三分呢?這首先要了解一位人物,先從這位人物講起。就是在東晉時代有一位叫做道安法師,道安法師有個外號兒叫做彌天高判。彌天高判就是覺得這個人太偉大了,為什麼叫高判呢,只有他把佛經分判三分,在東晉時期。

那麼東晉以前這個經典來了以後,所有的法師們在講經的時候,都是這麼隨文消義,不立科判。什麼叫科判,就是不把這個經文用版塊呀,大意呀,脈絡,他就是依著經文一句一句這麼講,講到哪兒算哪兒。那麼到了道安法師的時候,他就開啟了對經文的一個劃分。就是為了讓人更加容易分明地學習。所以我們現在在學的時候,比如要掌握這個脈絡,也得感恩古大德們的這種這種婆心,流到我們現在,才比較容易的這樣走進經文的真實義理。那麼道安法師當時把這個佛經的內容就分開來標了三份。讓這個學修的人研習起來就非常容易和層次分明。因為他要把握住這個重點。就是判了三分,叫做序分,就是我們說的序文的序;正宗分,主體部分;還有一個叫流通分。當時判出來這個內容的時候,很多教內的人並不相從,而且有很多非議,不承認他的這個分判。特別是我們說起來,說佛經你在上面就是敢用自己的知見這樣進行整合。結果後來直到唐朝的玄奘法師,不是不斷地翻譯經論嘛。玄奘法師翻譯的有一部論叫做《佛地經論》。

《佛地經論》是印度的一位叫做親光菩薩所造的。玄奘法師把這個《佛地經論》翻譯到咱們東土以後,大家學習的時候才發現,東晉時期的道安法師,他的這個判法,就是這個分法,其實已經跟印度的菩薩們判的是完全脗合的,是對的。當時這個親光菩薩判呢,一個叫做教起因緣分,就等於我們這裡講到的序分。就是為什麼要說這個法,這個說法的這個牽頭兒,是怎麼牽出來的這個緣份,當時有些啥,什麼場合,有什麼人來聽。這就跟說一個人的頭一樣,你得有五官倶存。在哪兒說,什麼時候,有誰來聽,是不是佛說的,這就叫序分。那麼親光菩薩判的第二個叫做聖教所說分,就是我們說的正宗分,像軀幹一樣,你得這個臟腑俱全,這裡邊的東西得有。後一個叫做依教奉行分,你看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流通分。這一般到了最後一句話總是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大家只要常讀誦經典都能夠讀到這個。就是像手足一樣兒,讓它走起來,讓這個法流通起來,運行不滯。這是道安法師的貢獻。

我們可能了解道安法師,其實他的貢獻非常多。他曾經整理過一部目錄性的書籍叫做《眾經目錄》,《綜理眾經目錄》,把所有翻譯過來的佛經進行了一個統計。以至於我們現在研究的時候,你看有些經典是不是偽經,或者是不是佛說的,他當時在裡邊把這個名目羅列出來,我們現在後人研究的時候就有了參考。他剛開始,在這個道場裡面製定說,出家人僧尼你要怎麼樣兒,製定你講法的時候要有什麼儀軌,你過堂吃飯的時候要怎麼念誦,你要發露懺悔的時候應該怎麼個次序、議程,都是他製定的,這是第一人。包括我現在叫做釋宏海,為什麼姓釋呢,也是道安法師製定的。他提倡說印度的四種種姓出家,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所以就跟各種河流匯到海里邊一樣,都姓釋,我現在叫釋宏海。這都是道安法師當時給定的這個規矩、方軌。所以我們今天來學習,從三分開始學起呢,也要對他老人家有一個緬懷,東晉的道安法師,非常了不起的大菩薩。

那好,我們這裡從這個經文,這個《要解》裡面,大家先把這一段兒話進行一個聽聞。剛開始,是小字兒,說:入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名初善中善後善。你看這就是講的一般的經文裡邊,一定要這樣的一個劃分。下面我們就要學一點背景知識,第二是蕅益大師的知見。雖然說道安法師開始,有了這麼一個理論上的劃分。但是隨著大家走著走著,大家習以為常了,就走入流俗了,產生一種流俗之見。我們先來把這個解文給大家讀完。你看:序如首,五官具存。正宗如身,臟腑無闕。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故智者釋法華。後面的這段話為什麼要引出來一個智者大師呢,先給大家交待一下。就是說由於判這個三分的人呀,久而久之大家都習以為常了,不管哪部經典拿過來,就把前面的那段話呢,下意識地判為什麼呀,都是序分。

中間的只要涉及一點道理,或者內容的,都判做正宗分。最後,只要最後一段說,歡喜,得了法喜了,又有多少人證了果了,然後說大家作禮而去,就修行去了,這就叫流通分。久而久之大家都認為什麼呀,就進入一個死框框,機械性地劃分,不去認真地去體悟這部經典裡邊,真正意義上的這三分應該從哪裡劃起。所以這裡蕅益大師,因為在當時來講他自己很自謙,他把誰給搬出來了,把他們的祖師爺智者大師給搬出來了。為什麼要把智者大師搬出來了,因為蕅益大師對於這部《佛說阿彌陀經》的判法,跟前人講的判法不一樣。他判的是什麼呢:從如是我聞一直到今現在說法是序分。這是我們今天待會兒要講的內容。

從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至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為正宗分。那麼一般我們會覺得說,你看後面因為還有什麼內容呢,說不是東方不可思議諸佛嘛,稱讚這個也有什麼佛什麼佛,一般我們判的話就容易說,還有這麼大一段兒話,還講了這些甚深的道理,這肯定是在正宗分,應該不在流通分,流通分就後面那一小點兒。蕅益大師不是的,他判的認為什麼呢,真正的流通分就是讓這部經典流通起來,運行不滯,那當然要把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開始,全部判入流通的功德。大家說為什麼,為什麼要把諸佛讚歎,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這些判入流通分,你不信你會去弘揚嗎?你不信你會去讀誦嗎?所以真正你看,這就是蕅益大師的智慧。

他認為所有的這一段,都是為運行不滯而做服務的。他就把它判入流通分了。但是因為他這個道理,這個判法也是發前人所未發。他就說找到一個仰靠,說不是我自己杜譔主意,真正意義上就是要把經,認真地去讀懂了以後才進行劃分,把智者大師給請出來。這裡做了一個什麼例子呢,因為智者大師是天台宗的實際創始人。那麼我們也知道,天台宗的這個代表的一些形象,最主要的就是講經說法,稱之為教下。講經說法的一些儀軌,像五重玄義這都是從天台宗來的。既然是以講經見長的一個宗派,又是這個宗派的第一祖師,那麼他肯定不會錯。所以蕅益大師這裡就講到了你看,故就是說,所以。為什麼呢,我告訴大家,所以智者大師,智者釋法華,就是智者大師去解釋講解《法華經》的時候,他是怎麼判的呢:初一品皆為序,後十一品半皆為流通。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智者大師把整個一部《法華經》,一部《法華經》二十八品,二十八品裡邊他把第一品判為序以後,後十一品皆為流通。也就是說把第二品方便品到第十七品中間,十七品叫做分別功德品。

他把這一品不是說判到前或者判到後,他把這一品中間給隔開了。也就是說這一品中間的第十九行的偈文,他把它判成正宗分,然後這一品的後半部分,和後面的十一品,皆判為流通分。所以他就沒有完全按照古人的套路說,前面的一點點都是序,後面的一點點都是流通,中間的一大塊兒是正宗。他就把中間的一大塊兒給隔開了,說後面的一大塊兒也是流通分。那麼蕅益大師這裡把這個講出來是什麼呢,就是因為說我們要判這部經典,你要真正把它判對。不是墨守成規地說,前面一點兒就是序,後面一點兒必然是流通,中間一定是正宗分,不是這樣子的。我這麼講大家知道了吧,所以他才這裡把智者大師給說了一下,智者大師判《法華經》的緣由。

你看後面還有講到又一時跡本二門,各分三段。則法師等五品,皆為跡門流通。如果大家要是不了解《法華經》的話,可能就更不知道了。《法華經》二十八品,前十四品判為跡門,痕跡的跡。就是講釋迦牟尼佛,他是應化的,應化的就是隱了這個本地的風光,應化在咱們娑婆世界,所以叫做跡。如來示現八相成道成佛,這都屬於示現,所以叫做跡,印跡嘛,前十四品。後十四品為本,就是佛講他無量劫來早就成佛了的根本事實,所以叫本。這二十八品,前十四品為跡門,後十四品為本門。這兩部分裡邊,智者大師把它各個都分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所以這一句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各分三段。所以你看說則法師等五品,也就是說,前跡門裡面,前十四品裡面的後面這些,其實是經文裡面的中間部分,但是他也把它判為流通分。這就是蕅益大師提出來,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我們再來往下看:蓋序必提一經之綱。就是說你要把它判為序分呢,一定是序分裡面要提一經之綱,要提綱挈領地把這部經典的綱目要給寫出來。不是說頭幾句話一定是序分,如果後面有的內容還是提綱挈領的內容,就要把它判為序分。

流通則法施不壅,就是說你要判為流通分的話,一定要大家信受奉行起來去流通,樂意去弘揚這個經典,要起到這個作用才能叫流通分。所以說這個功能劃分起來很重要。但是後面的人呢,有點兒流於俗套了,就認為說只要前面一句話必然是序分,稍微有點兒義理或者內容的就是正宗分,那麼後面都是流通分。就成客套了,一個樣兒了,千篇一律。那麼蕅益大師說這是不對的,你看說:一經之綱,流通則法施不壅,關係非小,說這個劃分是很重要的,讓大家正確地理解經典。但是後人不達,後來的人沒有明瞭祖師爺們的苦心,也沒有明瞭道安法師的這個苦心。所以出現一種什麼情況呢?你看:見經文稍涉義理。就是稍微有點兒道理剛才講的,就判入正宗了,就把它劃到正宗分裡邊了。

致序及流通,僅存故套。你看,就僅僅是一個什麼呢,流於俗套。安所稱初語亦善,後語亦善也哉。因為三分的話,叫初善中善後善,那麼你把它劃錯了以後,讓大家血脈流通不起來,真正的義理也吃不透,那這怎麼能叫做初善中善後善呢?所以大家來看,這就是判法的重要性。當然我們在學習經典的時候,也是既要正確地了解它的劃分,也要知道這全是一部經的整體血脈流通,不要把它隔開了。為什麼在《四十二章經》裡邊佛就說到:我所說的法都應該信順。你看我們現在有時候不是,這個經典相應了,就說這個經典好,那個經典可能緣分不太深,或者也不喜歡讀誦,讀起來繞口,就覺得不太相應。所有的這些經典都是佛說的,我們都應該信順。為什麼呢?就如同蜜一樣,中間的是甜的,邊上的也是甜的。不是說蜜舀的第一勺子甜,第二勺子就不甜了。中邊皆甜,佛說的經也是這個樣子的。所以首先把這段給大家交代一下,這是在《阿彌陀經要解》裡邊,蕅益大師先提出來要講序分,那麼他判的這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有別於其他法師們講的,所以他在這裡做了一個說明。而且進一步說,我的這個判法也是有根據的,天台宗歷來有如此的先例。智者大師曾經就是這樣,這就是這一段內容要告訴我們的信息。大家做一個知識性的了解。

下面我們就開始講到要解裡面的對於經文的註釋。第一句,大家來看: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都知道了吧,恐怕一句說起來就滔滔不絕地就能說下去,你們做功課的時候確實念得很溜。可是呢我們可能就光顧著溜了,不能夠善解。所以今天因緣殊勝,我們看一下蕅益大師是怎麼善解,就這句話他怎麼解的。從「如是」接著「我聞」,還有「一時」到「佛在舍衛國」,乃至「祇樹給孤獨園」,這裡面都有表的法,都有含攝的內容,都有激盪的信心,都有勸你起行的這種力。所以雖然可能我說了,一般我們在開一部經的時候,這些內容涉及到無數了,大家估計聽得耳朵都生了繭了。我們也都知道把這個常稱之為六種成就,具足了裡邊,比如說如是我聞,具足了這種條件,就說明說這次法會確實開過。大家要知道講《阿彌陀經》的這個法會,確實在印度開過,真實不虛的。這個法確實當時講過,是佛親口說的,而且現場的所有人都聽到,這沒有問題。但是我們每部經典的這種開場白的信息呀,我們今天還是要再從頭認真地領會一下,希望大家能夠都往這個法上來會。

大家來看,蕅益大師的解,第一個:如是,標信順。什麼叫做標?你們當過標兵嗎?有經過一個年代說,不是有三八紅旗手是嗎,還有為人民服務標兵。那就得把你標明在這裡,讓大家都知道,標顯出來,這就叫標。所以後面連續你看:如是,標信順。我聞,標師承。一時,標機感。佛,標教主。舍衛等,標說經處也。這就是標的意思。要標明什麼呢?信順,對於佛言的信和順。你看開經最關鍵的詞就啟動在這裡。一個是要對於佛的話要仰信,後面說的話全是真的,盡管我們不知道看不到。第二對佛的話要隨順,你要隨順佛。你既然不知道,相信他,就要隨順,佛說什麼,你要依教奉行。所以你看這個如是,其實跟最後一句什麼是相呼應的呢: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但是事實上我們其實做到這兩點,就是仰信與隨順是很難的。你信不信?有些這個信,你說仰信他就是信不起來呀,這不是你想信就信的。諸位,你要捫心看一下說我這輩子能夠信仰淨土法門,信受有極樂世界,不是想信就信的,大家知道嗎。是你到了這個點兒了,善根福德因緣到了這兒了,才能自然而然激發生出來信心,顯現出來。而且只有你信了以後你才能順,只有你完全順了以後你才是真的信。當然可能我們現在坐在這兒的話會覺得,這部經典是佛陀說的,後來被阿難呀等大長老們集結成經典,還特別囑託我們,那麼這樣的話說如是我聞,其實就是為了讓我們信順。說佛曾經講法的時候,因為流傳了這麼長的時間了,到現在好像我們在隔空聽佛在講法一樣。

我們也見不到,好像佛在現場講的時候那是多麼殊勝啊,多麼殊勝的境界,多麼莊嚴的法會,肯定佛也是放光現瑞,光彩照人,神奇成什麼樣,當時這些人才會信順。我告訴大家信順呀,就要在我們現在這個層面,就這個現場,看你有沒有這個信順的能力。實際上在當時,阿難和這些大長者大菩薩們,在那兒聽佛講法那個現場,跟我們現在是一樣的。大家不要以為說當時佛在那兒講的時候,人家那是什麼場景,好像咱們這也只是一個凡夫界的居士林,維摩講堂,一模一樣。那如果說從實報莊嚴來講,可能佛的這個當時大菩薩們見的境界,那跟我們凡夫不一樣。如果說就當時的場地,也許很可能還不如咱們這兒的擺設的這樣呢。

去過祇樹給孤獨園的人,在當時雖然說後來我們要講到說這個長者給金磚鋪地了,黃金鋪地了,貼了金了,但是它就是一個莊園而已,它也在地球上。你去過印度的人都知道,就很普通,現在去的話就也是有佛陀休息的屋子,大眾住的房間倒是挺多的,還有一口水井,一些樹林,就是這麼一個平凡的地點。就是這樣一位老比丘,就講了這些話呀。那麼他們大眾是怎麼對佛,對這個經典《彌陀經》,對淨土法生起信心的呢?全憑對這位老比丘的什麼呀?對他的法身的信順,跟他的法的相應啊。我們今天來信順這個也是這樣子的,就是相信佛的正遍知功德。大家要知道,當時在會場也是一位老和尚就坐在這兒呀,印度人你們見過吧?眼睛大大的,就坐在那兒,還是偏袒右肩,一群比丘都這樣。很朴素,僅此而已。那為什麼當時人家聽完就能夠依教奉行,作禮而去呢?就是他對佛的功德,雖然對於佛的正遍知功德,佛的五眼圓明,凡夫來講沒有溝通的機會,但是人家當體就信順了。我們的這個信順功德怎麼樣呢?我確實也聽過有一些初機來入佛法,他覺得講《金剛經》聽起來不是爽嘛,空嘛,所言即非。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稍微聽一下,因為我們有時候著的相太多會煩惱呀,你這麼猛醒一下他很舒服,然後就開始在上面擺弄了。但是你給他說一些神奇的六道輪迴呀,地獄裡面受苦呀,乃至西方極樂,他就覺得這就很難接受,為什麼?不能夠信順。大家要知道這就屬於偏信順,偏信偏順。這個經典他能夠信,似乎能夠順,那個經典他就不能順了。此法他可以信,彼法他不信了。可是忘了這都是同一張金口所宣說的聖言啊,這就叫偏信偏順。還有一些情況是什麼呢?叫次第信順。就是一開始能夠信那麼一點點,慢慢再來。比如說他相信現世做好事肯定沒錯,現世的因果,但是前生後世他不信。有的人覺得說做好事肯定有好報,反正我相信了,但是你說來生怎樣怎樣他不管,這就得慢慢久化方歸,次第性的信順,這也是一種信順。

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今天這裡講的這個信順,待會兒要說一句: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那麼你這裡講到的如是,標信順是什麼?叫做圓頓信順。圓頓信順是什麼呢?就是全體你怎麼說我就端起來,當下就受持,住在其中,對佛說的淨土法門,這才叫信順。所以大家知道呀,這裡雖然說就這麼兩個字,其實是我們學習這部經典的基石:信順。它要引發我們成就的功德。你思維一下,大家想想,你想啊,只有我們信了釋迦佛,才能順釋迦佛所說信阿彌陀佛呀,信極樂世界。只有我們真的信阿彌陀佛的功德,我們才能順著信阿彌陀佛,順著再信他發的四十八願。你只有說信四十八的願功德真實不虛,你才能順著它對照生起我要往生的這個信願資糧。所以這都是要信順,你不信順,後邊的全白搭。所以大家要知道,這裡所謂的信順,就是要信順彌陀的本願,信順釋迦的咐囑,信順六方佛金口的證成真實不虛,而去執持名號的,所以這句話就是跟後面的歡喜信受,作禮而去,是遙相呼應的,叫做標信順。

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大家看到我們剛才讀的說如是,標信順。我們跳幾個我聞和一時、佛、舍衛等,標說經處呢,我們先把它隔開,後面有一句話呢,是解釋「如是」的。怎麼解釋大家看到了嗎?實相妙理,古今不變名如。依實相理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曰是。你看蕅益大師人家是怎麼解釋「如是」的。這就叫大開圓解。還記得我們在講顯體的時候講到說什麼叫做實相嗎?什麼叫做實相?就從字面上來講,我們也會解釋呀,因為後面這不是解釋實相妙理,古今不變名如,那麼實相就是這個本來的真理呀,不變就是從來沒有變過,一直如此,如如不動,就叫「如」。 那麼依著這個實相妙理,你老老實實念佛求生淨土,這就叫「是」。

肯定是這樣子的,對不對。那麼說明這個實相就是宇宙的真理,就是宇宙萬法的真實狀態。什麼叫做「狀」,「狀」就是存在的秩序,「態」就是運作的原理。大家要聽清楚啊,為什麼蕅益大師這裡講到說:實相妙理,古今不變。這個是不會變的,真理就是這一個,但是真理它是有狀態的,有它的秩序,有它的狀態,怎麼顯現它的狀態呢,萬法皆是它的狀態。但是我們萬法中,不外乎就有這個念佛求生淨土之法。我們相信極樂世界,念佛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面見阿彌陀佛。所有的這些秩序,這就是個秩序對不對?它的運作原理、存在秩序,就跟這個實相的狀態完全是脗合的,是對的,沒有亂的,不會錯的,就叫做「是」。你只要成功地與這個實相的運作模式脗合了,就決定能夠往生,就叫做「是」。這就叫暗合道妙。

所以為什麼說我們修淨土呀,其實就是真正的合法合心。但凡我們現在是什麼呢?有時候你這個解呀解不起來,為什麼?因為你還是對實相沒有感覺。諸位對實相有感覺嗎?怎麼個感覺呀?你看就上當了。你有感覺那叫實相嗎?講辨體的時候說實相無相呀,你的感覺從什麼來的?這麼一說又上當了,就不敢想,說實相不能想就把自己封在那兒,馬上就框死了。還有實相無相,還有實相無不相。就是你放開了想,打妄想也是,你敢不敢認?前面雖然那麼地叮嚀,那麼地囑託說,全妄即真。不敢呀。所以大家就聽了這麼多,今天就趁此機緣,因緣到了,我們就悟一下這個實相。什麼叫做實相?如果說不想修行,不談開悟,不想見道,不想成就菩提涅槃的,那我們也不說了。

那麼你說多少人去苦修,去密參,去用功,那麼精進地去做功課,他就是回不過身,一直在往那兒跑,一直在跑。當然這個回身也得你跑到底兒了,到了這個終點以後才能夠歇下來,才回過身來。可是你不能跑到終點,已經差不多跑得到了這兒了,你還不會回身。什麼是實相?你說我們真正修,要修道,要見道,要悟道,你要悟到哪裡嘛?你要修出來個啥呢?你要悟個什麼呢?就這個都是,現在就是這樣子。你不要說修了,不要說悟了,也沒有證了,當下就是實相,本來面目呀,滿目青山嘛。當然我們這麼講了,你心不到了也是到不了。這就是不敢認,知道不敢認是怎麼樣的不敢認嗎?不敢承擔嘛。就覺得我們這個色身,說了五蘊皆空,我們光就修行佛法來論,不了生死的不管了,佛說了那麼多的五蘊皆空,佛說了四大非有,可是你說現在,《楞嚴經》裡面講四大皆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大家仔細琢磨一下,實相無相,當體就是這個樣子。那我們這個時候又要起了另一番疑情,為什麼?就覺得說,這麼久的修行,往往下意識在了別中,會覺得說那實相一定要端坐念實相,不是有祖師開示說端坐念實相嘛。那一定要端身正念,趕緊想想實相,要靜下心來,要怎麼怎麼樣,好像這個定呀,禪定呀,本有的佛性呀,這個功夫是什麼呀,這個境界是個死的東西,是個物化的固化的,就覺得只要你啟動了一念念頭,只要精神層面的好像就不是實相了。又錯了。物質精神,所有的把它打通,就現前的都是實相,包括你的妄想,只要你敢認妄想是真實,就是實相,就沒有妄想。所以你看《楞嚴經》裡面非常妙的比喻,實相是什麼呀?就是我們現在眼睛一捏,看東西好像是花了,眼睛一放,還是這個東西,就是這個東西,不是離開這個東西還有別的東西,這就是實相。

你敢不敢認?你敢不敢承擔?敢不敢?祖師們就是逼著說你要敢,就是,就開悟了,不是悟到什麼東西了,就開了。這說一千道一萬,不是點兒就是不行,透不過去。我跟大家說一下,你看我前段,前幾天我突發奇想,你們都知道我是西北人,西北人他有習氣的呀,大家知道陝北民歌嗎?「提起家來家有名」,我們家是有名的,為什麼?「家住在綏德三十里鋪村」,然後就有,你們聽過「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總聽過吧?這都知道。這個綏德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故事,就是三哥哥和四妹妹,這是非常感人的一個民間愛情故事,非常純潔,然後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唯美的,簡直就是不次於這個牛郎織女,那我們那兒都唱。後來呢,這不是陝北榆林出了一個有名的唱歌的叫王二妮,因為微信現在發達,老家有親朋好友就給我發過來一個王二妮的歌。我聽了一下,裡面有一句歌,就是現代化地把這個原來的流通版給改了一下,但是有一句話叫做什麼呢:三十里鋪的好妹妹等來哥哥把家歸。我那幾天狀態比較好,我一聽這個「把家歸」的時候,突然間就有點小悟。就是把家歸呀!

為什麼?因為從來沒有離開家,就在實相中呀。到處都是實相,我們現在就一念起來就去找實相。結果我突然間就變了個風格,怎麼樣呢?就把這首歌就分享到朋友圈裡面。誒呦,把人們給嚇壞了,不敢點讚了。因為我當時除了分享這個歌,我直接就把這一句話說:三十里鋪的好妹妹等來哥哥把家歸。這不是談情說愛嗎?哎呀,這宏海法師是怎麼了?有的弟子趕緊發信息說:「師父,你最近還好吧?」這是委婉一點的。還有法師的,也說:「法師,你今兒是怎麼了?」這是我們的大德法師們這麼關照我。還有的說:「師父,你出去散散心吧。」怎麼樣,就以為我開始思凡了,想還俗嗎?家裡有個誰等著我嗎?這就叫不敢認。如果你的心在道上,就不會這麼想了。你不要想哥哥妹妹,你想這個家在哪裡,怎麼歸嘛。你八十歲去行腳,歸來方知無一物呀。而且就是為什麼?其實我們的心就是現在這個,哥哥妹妹就不敢認,就不敢認,就覺得一認就難為情了嘛。明明我是個妄想,我是個幻相,我是個我執,怎麼敢說我就是實相呢?大家要去承擔,這就叫實相。

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實相,我不念佛不求生也是實相,我念佛的這個心就是這個真心覺心,我不念佛的心還是真心覺心,就是這個。你打妄想的這個,還是真。你看看,佛法,這就叫佛法。就是這個實相,才知道說:哎呀,取不得舍不得。你取舍什麼呢?開悟了的祖師說:哎呀,原來比丘尼是女的。是真的呀,這就是實相。媽就是媽,爹就是爹,就是實相啊。所以說一切本來就是具足的,你就是不敢認,不敢認一切法皆是佛法,你不敢承擔:不斷妄想不求真。因為我們修行人明明要斷惑要證真嘛,那麼大老遠跑了半天,那麼如果說你不斷妄想不求真的時候,那豈不是白白瞎了嗎?所以大家都知道,不到那個點你不敢認,不敢認這個實相,不敢知道這個實相妙理古今不變,一直這樣,隨他變,從來沒有變。

所以第二天呢,我因為點讚量一下子下降了三分之二,我就害怕這些人犯嘀咕,真的覺得我思凡了,要找對像去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做了幾條補的說了一下,又進行了一個解釋。但是有明眼人,大家知道嗎,有明眼人哦,就在我們法源寺的小師父,就直接來批我,說:法師,你一解釋,這個法就廢掉了。結果,我只好回他說:我不解釋廢得更多。因為大家以為失了信心了嘛。所以後來我也評價說,為什麼呀?就是這個哥哥把家歸,這個哥哥妹妹不敢相認。我們的真心就在,妹妹一直在,就這個哥哥難為情地不敢相認,覺得到處要去找。只要你認的時候,即刻就歸家了。我後來說,就是花本來好,月早已圓,你不要再去到處去找,又引用了一個歌,不要「妹妹找哥淚花流」了,這就叫實相。

所以你看我們就對這個實相妙理,古今不變名如,如不起來。如不起來可以啊,你只要依實相理,如不起來,只要你依這個理,求生淨土,肯定不會錯,沒錯,就叫「是」。所以這就叫實相妙理。大家悟不到呀,特別悟不到說這個依實相理念佛求生,這個更悟不到了呀。所以你看,天如法師就寫過一首偈子叫做什麼,說:世人皆悟向上竅,我們真的以為說禪宗高妙,向上一路,不知道要開個什麼悟,怎麼一個明心見性。又能悟得心王妙,說這個心呀,真心呀,佛性呀也能悟。獨有一個佛名號,千悟萬悟悟不到,為什麼?你真正的實相理你沒有悟透,你就不知道一句名號正是實相的當體實相,悟不到。所以大家要知道,這就是解釋什麼呢?標信順,解釋「如是」的。

好,我們再往下看,第二個,我聞,標師承。師承很重要啊。為什麼這裡要說一句我聞呢?因為念佛往生法是阿難尊者的耳朵跟與會大眾親耳聽聞於世尊之口,表我是從佛那兒聽來的,不是我自己杜譔的,所以師承很重要。第一個,因為是佛說的。以佛為師,說的聖言量,佛說的可信,其他人說的皆不可信,這是一個師承。第二個是什麼呢?我聞是我阿難聽的,原汁原味,沒有走樣。大家要知道,在弘揚流傳中,它不能夠走樣。為什麼經典不讓大家在上面亂動呢?現在人都好動呀,有的人在經典裡面讀了一句兩句,有點兒小小的感觸,他就在那裡嘩嘩嘩地說一大堆。經典真的不能動,為什麼?因為它是權威呀。現在權威裡面去學術上大家研究,你看怎麼去選擇文獻呢?做學問,這個文獻是越早越真實,這是達成的共識。

那麼佛,這是親口從佛那承來的,越不變越真實,沒有變過,這也是師承,要表的原汁原味。所以以前跟大家講到說阿難講法,或者阿難在這裡,佛讚歎阿難叫:分瓶瀉水,就是阿難從佛的口中倒到他的耳朵肚子裡,就水一滴都沒有滴到外面去。為什麼這裡再有一個我聞,如是我聞呢?這個師承就是為了區別於外道。大家知道,當時的印度外道很興盛呀。我們現在也有外道很興盛,所以為什麼佛法剛才講到要出診而不能坐診。當時外道所有的經典呢,在裡面都要開頭寫一個什麼呀?不是如是我聞,寫一個「阿漚」。阿漚,這個阿漚的意思就是,一切法,一切萬法不是有就是無,不是有就是空的。為了當時跟外道區別開來,所以這裡標了一個我聞。再一個就是說這個我聞呢,是為了成就信順的功德,因為佛已經滅掉了,阿難說法大家不一定信。

而且阿難又那麼年輕,資格又不老,還有好多老資格的大上座。他又跟佛長得很像,因為他是佛的堂弟嘛,大家都會錯以為這是不是佛又活過來了,在這兒又登座說法呢?所以為了鑄成大家說,我就是阿難,是照著佛說,但是是我從佛聽來的,我也不是佛,可是我真的是聽佛說的,在這裡加了一個我聞,就是為了表這個師承。當然,如果說表師承來講的話,這是指的我們娑婆世界的師承。為什麼這麼說呢?娑婆世界是凡聖同居土的師承,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應現一尊到咱們這個國土來,阿難又作為他的弟子,來聽他這個法,準備著結集傳到後面來,到我們現在。那麼如果說真正在常寂光土的話,佛在常寂光講的話,阿難人家是法身大士的資格啊,那個師承跟我們這兒來講的話,雖然法是一樣的,也是師承,承接這個大法,但是所見的就不一樣了。

我們見的是八十歲的老比丘對年輕的阿難在講,現在進了大雄寶殿,看見了嗎?還是這個樣子。可是如果在常寂光,在一真法界中的話,那就非常殊勝了。佛是法身佛,阿難是法身大士,早就成就了。為什麼你看在這個經典裡面講到說,阿難跟他的師父釋迦牟尼佛在空王佛所,因地的時候是同時發心要成佛道的,所以現在已經在常寂光土,人家說的是什麼呢?還在師承這一法,但是境界已經完全不同了,但是因為我們凡夫惑業所障,所見不同,所見的不一樣。所以後面大家再來看講到說「我聞」,那麼這裡蕅益大師是怎麼解的呢?實相非我非無我,阿難不壞假名,故仍稱我。耳根發耳識,親聆圓音,如空印空名聞。

這是蕅益大師講的「如是我聞」。剛才我們講到了實相,實相有我嗎?有沒有我?沒有我,離開一切戲論,沒有一個我的定見。但是我們凡夫是怎麼樣的呢?你聽見說無我了,覺得實相離開一切戲論了,他又認為實相是無我,就執著又有一個無我。所以我們有時候悟不到,說無我是說無有我,但是我們往往又會認為說有無我了。本來是讓你無有我,一句就定乾坤了,結果你又在上面無了我以後,又生出來了一個有無我,所以怎麼也在外面打轉,入不了這個實相。所以這裡只能解釋說:實相非我非無我。既然非我非無我,那怎麼說都行,阿難不壞假名而說實相,假說了有一個我,隨順我們這兒這個秩序說有一個我,因為大家都有我嘛。

想必這些法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這個其中的緣由,但是大家要知道,為什麼叫隨順世俗呢?因為我們世俗就要入這個法。咱們這兒的現像是都有沒有我呢?有嗎?有我呀!你錯了一個都不行,有我就有你呀,你我他,錯了都不行的呀。男他都不能用女她表示的,表達人的時候必須用男他女她,用動物它都不行,你罵我呢。所以這就叫世俗,沒有辦法,隨順世俗,只好就此講如是我聞。其實,當時阿難在結集的時候,講到我聞的時候,還是有些說法,為什麼呢?因為有一種說法就是,佛成道二十年後阿難才出的家,佛成佛的時候阿難才出生呀,那佛成道二十年了阿難出家,十年後才當了佛的侍者。雖然侍奉佛,那這三十年前佛講的經典,他怎麼能聞的呢?

所以這裡就有幾個說法:一個是在經裡面講到,叫輾轉聞,就是雖然阿難後來隨著佛出家做侍者以後,可是他沒有聽到的經典是從其他比丘那裡聽聞得來的,所以叫輾轉聞。還有一類部分是什麼呢?是佛重說的。因為當時阿難被佛選為侍者,跟著他,多聞第一嘛。被選為侍者以後,他有三個願望,希望佛滿他的願,其中有一個願望就是說,這三十年我沒有聽過的法,您老人家能不能再講一遍。你看《無量壽經》好幾個版本,那就說不是一個地方說過一次。還有一個怎麼說呢?阿難也是大聖者來的,那麼他已經得了一個法性覺自在三昧,法性覺自在三昧這個功德有什麼呢?就是沒有聽過的經,他自己能夠憶持,就自己自然而然就聽了,就具足了聽聞的這個功德了。所以這裡才叫做如是我聞。大家要對阿難生起信心,阿難一定是全聽過,而且全聽對,當時結集經典說的也沒有錯,就叫信順、師承。所以這裡蕅益大師解釋叫做:實相非我非無我,阿難不壞假名,故仍稱我。隨順大家說有我,畢竟一下空不掉嘛。你看我們坐在這,坐一會就累了呀,累了我就要歇一會了,歇一會我們再回過來再聽,這都離不開我,所以大家還是歇一會兒。休息一刻鐘,到十點十分的時候回來繼續,阿彌陀佛。

好,各位,時間到,我們下半場,《淨土十要》第七講。前半場呢,講的內容雖然文詞比較少,但是這個義理還是比較深,希望大家多聞思,多去領悟。後面開始,我們要講到這個我聞的「聞」了,先講這個為什麼講到「我」。蕅益大師這裡講到的「聞」呢,是說耳根發耳識。什麼叫做耳根發耳識呢?你看我現在一直在講話,南無阿彌陀佛,這麼一念,大家都能夠聽,這是從凡夫的六根的運作現象上來講。我們還是聽到聲音,由於這個耳根對外在的聲塵,然後會引發耳識的生起,這就是耳根發耳識,發就是引發的意思,因為我們六根有妄想嘛。我記得咱們在此前學習《楞嚴經》的時候,不是知道本來是一精明分成六個結了嘛,就錯以為只有耳朵聽聲音、鼻子聞味道。其實是一個性,聞性嗅性是一個性,就是這個功能。

但是自從打了結以後,我們就只能用這個耳根來聽聲音了。所以這樣呢,蕅益大師才解釋說,耳根發耳識,雖然耳根發的耳識是一個妄想妄識,但是借這個妄想的作用,我們接收到的信息,這個法語是圓滿真實不虛的,就叫親聆圓音。親聆圓音以後又講到說:如空印空名聞。蕅益大師說的這些話呀,真的是讓人難以理解。什麼叫做如空印空呢?大家有個概念嗎?說難道如空印空就是聲音也沒有,耳朵聽的能力也沒有?可是我這不在說,你們不是在聽嗎?明明有啊。他只是說所聽的根跟所聞的聲,其實都是了不可得的。咱們仔細商量一下,大家想想,蘇東坡不是寫過一首詩嘛,他好彈琴,給彈琴的人說,說這個琴聲到底是哪裡來的呢?大家想想彈琴,現在不是好彈古琴嘛,這個琴聲是從哪裡來的? 如果是從琴上面來的,為什麼這個琴放在匣子裡邊就不響呢?琴一直在呀。如果這個聲音是從彈的人指頭上來的,那為什麼不從指頭上聽,而要有琴才能聽?

這大家跟著走啊,這個聲音到底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說以空印空?如果聲音是釋迦牟尼佛的口說出來的,那為什麼口閉起來就沒有聲音了呢?如果這個經文是從阿難耳朵上聽來的,那要是佛不說,光有他的耳朵能聽嗎?你說這人死了,耳朵一直在,怎麼就啥也聽不到呢?聲音怎麼來的?以空印空,就跟說聞的根聽的塵,其實都是了不可得的,只是我們有一個聞的聞相,有說的說相,所以我們就以為有一個聲音了。所以以空印空,界詮法師也講過,其實這個印也沒有字,這個紙上也沒寫,就這麼咵地一印,就叫以空空印。那我們就又要想說,原來如此,那就是說等於聽聞的這個功能沒有,作用也沒有,是不是呢?也不是的。

如果沒有這個功能作用,可是這個聽的聲音這個功能作用確實進行在這兒了,依然發生了呀。沒辦法,又要講到實相了,大家再跟著走一下啊。你說我們常有一個狀態吧,比如說我們出去走路,你覺得前面有一個電線杆子,或者一棵樹,或者這兒有一堵牆,然後你走著走著你看見了。哎喲,有一堵牆,我看見了這堵牆,我得繞開走。大家猜想一下,這個繞開的功能,是你主動發揮成這樣呢?還是本來就具足會這樣?是怎麼樣成的?我們都以為說,哎呀,我看見牆了,我明白了,然後我動了一個念頭,我趕緊又繞開了。告訴諸位,在諸法實相中它不是死的,你在走的過程中其實是沒有一個走的形態的,但是不是就沒有這個走的行為,這個走依然在走,而且見了樹杆子他自然會繞。就跟說我拿起一個杯子,這裡面都是熱水,咵地一下,我要把它扔開,為什麼?因為燙我。

那我們在虛相中的時候就覺得說,我拿起杯子,它燙,把我燙著了,我主動地把它放棄了,我意識到熱了,我趕緊把它扔開。不是的。是就算你沒有思維,你拿起這個熱的杯子,自然而然咵地就鬆開了,這是一切都是本具的功能。所以說,阿難聞的根去聽,和佛說的聲塵的講,都是本具的。但是這個本具的功能沒有一個真正的聞相和說相,上面虛妄相是沒有的,自然而然就會這樣,這就叫實相,大家知道吧?我們依然每天我吃喝拉撒,你柴米油鹽,這都是實相,不是說實相以後就沒有這些相了,但是你不要在這個上面主動地另起爐灶,還有一個我能夠的相,那就是虛相。所以這裡講到以空印空,說的功能依然在進行,聽的作用也在發生,但是沒有一個說相和聽相,就叫以空印空。好,這是我們第二個概念,講的我聞,標師承。

第三個概念再講一時,標機感。那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在跳著講,就是如是,我們後面有蕅益大師解釋的如是,我聞也串著蕅益大師解釋的我聞,現在我們標機感也是要跳著蕅益大師解釋的機感。你看,標機感這裡講到的:時無實法,就是說時間這個東西是個錯覺,假的,你上當了,以為真的有一個時間。大家首先,我們再來說一下,你說這個時間是怎麼出現的呢?昨天我還在講破時間這個假相。有時候我們認為時間是顯了出來的,比如說春夏秋冬,好像一旦有春夏秋冬,花開花落,那花開的時候,我們就覺得這是春天的時間,花落的時候我們就以為是秋天的時間。真的有時間出來讓它花開花落了嗎?哪有啊,錯覺。

所以說時世古今都不離當下。那麼,雖然時間這是一個錯覺,可是問題是什麼呢?這裡他就講到了,沒有用某年某月某時,而用了一個「一時」,你看這說得多妙。「一時」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管它哪一時,反正到了這個時間點了,火候兒到了,根機熟了,要啟動佛來說淨土這個共同造的因緣果報,往生之法要出現,成佛之道要聚在一起,要發生這個事情的時候,就叫「一時」。每一個在座的眾生,要聽這個法的時間已經到了,勢不可擋了,佛看到這個時候必然要說了,呼之欲出了,這兩個機感相扣,非常脗合地發生了這件事情,就叫「一時」。要不然你說是哪一時呢?這個時間的錯覺,你說我到底用公元呢,還是用西元呢?到底用陽曆呢,還是用農曆呢?用北京時間,還是用紐約時間?你搞不清楚的。

所以這裡講到的時間,時無實法,以師資道合,說聽周足名一時。「師資道合」是什麼?是感應道交,成熟了。什麼叫做成熟了?就是眾生根機成熟了,他要聽這個法,就是這個勁已經出來了。就跟敲鐘一樣,那麼眾生的根機不去敲,佛這口鐘不能夠響,那麼如果說光有敲沒有響,他敲也沒用啊。一定要敲,必然會響,眾生來敲了,佛來講這個法來響了,機感相應,就叫做「一時」。把這個了生脫死的大法告訴大家,所以叫做一時,標機感。時間是假的,你看我們有時候做一個夢,在夢裡邊,你咋活了一輩子呢?你看一部電影,這個電影講了這個人的一生,怎麼你在那才坐了一個多小時呢?到底電影裡邊算,還是你現實中算呀?過去有一個王子,周朝的一個王子,不是到山裡邊去求仙嘛,求仙求得看見人家白鬍子老頭在那裡邊待了七天,出來到世上的時候已經過了一千年了,孫子重孫子都比他大。這是何故呢?時間是假的。所以大家好好悟這些,就是我們其實每一講、每一句都沒有離開實相,都在表這個法,而且恰恰它是實相中流露出來這些現象。所以前面給大家講到,此經以實相為體,念念不離實相。這叫一時,標機感。

佛,標教主,這尊佛標顯說法之教,說法之主。現在我們有時候一聽教主就有點兒異味兒,這個教主好像就是一種權力,掌控的這種力量,這種感覺,你說是不是這樣?大家一聽教主,什麼感想啊?就他是個主宰的,得聽他的。這就是我們這兒眾生的習氣,因為大家都有地位,有差別相,有主有次,有差別相。實際上什麼叫做教主呢,就是應機施教之主,應機設教設法之主,可以說教主是用來滿大家的願,應請而說法,來服務的,來教化的,是這麼一個角色。所以我們要向佛學習,佛是來服務的,來滿眾生的願的。標教主。蕅益大師這裡講的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人天大師,名佛。你看他老人家的解釋也沒有說那麼多。就通常我們總是覺得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嘛。大家想,佛的圓滿不也就是圍繞著這個覺嘛,如果你修的夠了,其實覺是一個很簡單的事。

覺是一個很簡單,因為它本來就是具有的呀。前面我們都講到了,你就這一招,你認了就行,這就叫覺。但是你修不夠的話,你不敢認呀。我們再回到上半場,為什麼不敢認啊?你有恐高症,就在上面抖得不行,不知道聖境多麼的高,我們一直在高推聖境,不知道要到哪去,不知道有多高多妙,所以當給你說最低處的時候呢,你反而有恐高症了,你害怕,就不敢認了。為什麼,你就修不夠,它就到不了。不是你不想認,你就認不了,認的能力出不來嘛。所以我們還是只管修六度萬行,依教而行,就能夠覺。那麼依教奉行的話,從自覺的角度來講,真正我們能夠自覺的話,你才能夠起到覺他的作用,否則因為你自己是糊塗著,你怎麼覺他呢?反過來,你一直發心覺他,那麼就正在自覺之道上,所以自他其實也是在一個道,就是要在覺道上,把心放在覺道上。

對自己而言,內心常要觀照,就我們今天講這個法你就用嘛,就認嘛,你一直認下去: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但用此心,順利往生。那麼如果你認不下去,那就說明什麼呢?就不能夠,就因緣就壞了,人與人之間也不是以覺相交了,事與事之間也不是用覺來處理了,就產生不覺的效果了。你心不在覺道的話,你就沒辦法了,種不了菩提種了嘛,也不能提攜別人,也不能讓自己成熟,就帶不出道氣,就不在覺道,就成了是非。所以只有佛覺行圓滿了,稱之為人天大師名佛。一直覺行圓滿了就是成佛之時。當然我們這裡也格外要講一下淨土法門,要另外看待淨土法門。這個淨土法門,為什麼這裡叫做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天大師,這裡才叫佛說呢?才叫佛標的教主呢?

也就是說這個法門是釋迦牟尼佛的大覺行圓滿海中,特別施設的這麼一個教門,所以稱之為教主。他的這個教門就是說最妙妙在哪裡?我們通常都會這樣:特別用了一個貌似,大家聽清楚,貌似以自覺為主的一套修學體系,因為我們念佛求生淨土不是就把自己管好嘛。印光法師常說自己是一個齋飯自了僧,就只會吃飯只管自了的一個僧人,齋飯自了僧。這叫做貌似以自了為主的修學體系,而發生實際意義上最大幅度的覺他之門,這才叫做施的聖教妙教,才叫做覺行圓滿。一般人設不出來這個教,為什麼?因為我們連自都顧不上,還覺他?先只管自了,但是自了又有違菩提成佛之道呀,他就讓你在自了的途中不知不覺地覺他,只管自了,最能覺他,是這麼個法門。

為什麼這麼說呢?很簡單,你說人人都依著這個自了,是不是就是大家都是最佳的覺他效果呢,是不是?都聽釋迦牟尼佛,往生了西方極樂世界,還去覺誰呢?都覺完了,你覺誰呢?所以自覺就是覺他。二一個,快速自覺以便最佳覺他。我們現在覺他覺不了,你這個本事好不了嘛,你說有一丁點不對,馬上就噴。誰能逃出來這個魔掌呢?誰能逃得出這個魔掌,這個我執的控制。所以說現在只管先自己,先自己發願而去。但是又出來一種聲音,說這就叫自了漢,那不度眾生,往生到極樂世界待著幹什麼呢?大家想想,往生到極樂世界待著幹什麼?現在我們淨土的修法是提倡你先往生,你往生不了什麼都白談。那麼往生後你怎麼會沒有意義呢,但凡往生者到了極樂世界,你想他能夠不再度化眾生嗎?能夠不再乘願再來嗎?

不可能呀,那會兒他已經控制不住就要來了。為什麼這麼說呢?你不要遠的比,就咱們娑婆世界的真實情景,你比如說一個窮鄉僻壤,從小生在那,他有點理想,有點志向,那就發願一定走出這個大山溝,一定要考上名校,一定要出人頭地,對不對。當他的奮鬥成功,理想實現了以後,有哪個人不去想衣錦還鄉,為父老鄉親做點事呢,有這樣的人嗎?都想為父老鄉親做點事,這是自然而然,幫助他們致富,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質量,沒有人不去這麼幹的。那我們這裡的世間法裡邊尚且如此,何況出世自利利他這個成佛之道。所以這才叫做覺行圓滿的智慧,才能設這個如此巧妙之教。這叫教主。應機施教,應末法機,施淨土教。所以這是佛,標教主。

我們再來看,舍衛等,標說經處也。這個就大家知道這是一個地點,就好理解了。後面蕅益大師這裡講到:舍衛,此雲聞物,中印度大國之名,波斯匿王所都也。這裡邊有一些內容我們了解一下,可能以前講《阿彌陀經》的時候大家也都學過。舍衛是梵語,是印度話,這個標的地方就在舍衛國。這部經典的因緣成熟是在舍衛國講的,是在祇樹給孤獨園講的,這個地方,這個處所是真實存在的,那我們朝聖印度都去過。這個梵語翻譯成咱們漢語,從知識了解一下。你看這裡講到叫做此雲聞物,聞物不是在首都博物館裡的文物,你不要搞錯了,這個是聽聞的聞。聞物是什麼意思呢?聞,就是說這個地方在當時知名度非常高。這個舍衛城其實是喬薩羅國的首都。為什麼它當時知名度很高呢,是當時的魅力之都,就像我們現在的國際大都市一樣,唐朝的長安,現在的北京上海紐約巴黎等等這些。但是當時人家印度,為什麼它名氣這麼大?你看這裡講到中印度大國之名,因為當時佛在世的時候,印度有三十六個小國,有十六個大國,這個國家有大有小的。

那麼這個舍衛國是當時的十六大國之一,很有影響力。為什麼這個舍衛城又是魅力之都呢?它裡邊的功德很大。一個,環境優美,依照祖師爺們講的話,這個聞物,為什麼說都能夠聽聞到,有名呢?就是它具足了四個功德:一個就是環境優美,就叫塵德,六根六塵的塵嘛,就是外在的環境很優美;第二個財德,具足財寶,經濟發達,這是從世間法來講;第三個叫做聖德,就是三藏法在裡邊流通,修行的人很多,講法的人、學法的人很多;第四個就叫解脫德,裡邊的很多人已經轉凡成聖了,已經清淨無染了,所以叫做聞物。由於它裡面具足了這樣的功德,各種精英,環境好,經濟發達,經濟核心,那麼又有這個文化中心,而且又轉凡成聖的,修法成聖的,那麼這裡當時很有名氣,影響力很大,就稱之為聞物。這麼一個大國。可能大家會覺得說,為什麼又叫舍衛城,又叫舍衛國呢?這個舍衛城在北方,因為當時印度南方呢,南方還有一個叫做喬薩羅城,他們這個叫喬薩羅國,南方還有一個叫喬薩羅國,那個喬薩羅呢就叫喬薩羅城,很小。

就跟現在的新加坡,國家也叫這個國名,首都也叫新加坡。所以那個很小,但是,為了跟那個區別開來,所以這個舍衛城呢,國也叫舍衛國,城也叫舍衛城,就直接把它命名為首都了,是這個意思。你看,祇樹給孤獨園。為什麼這裡叫做祇樹呢?蕅益大師講到的說,匿王太子名祇陀,此雲戰勝。就是這個波斯匿王的兒子,叫做祇陀太子。翻譯成咱們漢語呢,叫做戰勝。為什麼叫戰勝?就是他出生的時候,正好他爸打仗得勝回營,那叫怎麼說,得勝還朝了。那麼打了勝仗了,非常高興,又生了一個兒子,就給他起成叫做戰勝。戰勝,印度話就叫祈陀。那麼為什麼又叫做給孤獨呢?這個叫做給(jǐ),不是給(gěi),給孤獨長者,是當時一個叫做須達多的一個人,是一個老人家。

他常常救濟這些貧苦的人,所以把他就叫做,有個外號,美名就叫給(jǐ)孤獨,就是給這些孤獨的人們去救濟一點。為什麼叫這麼個園呢,這裡面有典故。這個給孤獨長者,有一次看望他的老朋友,老朋友正好請佛到他們家來應供。他就覺得生起了無上的好奇心,就去見佛去了。結果見到佛以後,佛就放了個光,就把他給度了。度了以後就證到聖果了,證到聖果就開始要護法了。護法呢,就回老家去找地方了,找這兒也不滿意,那兒也不滿意。終於有一天,他找到了祇陀太子的莊園,看上了。去跟這個太子去買,太子不賣。不賣,為難他,說:你把黃金鋪滿這個地,我賣給你。給孤獨長者呢,就動了真格的了,就真的把地窖裡面的黃金拿出來,把它鋪滿了。

一鋪滿了,好,一句戲言成真了,必須要賣了。看在他心誠的份上,說:我的土地裡邊的樹,種這些樹的地方就不賣了,就不算錢了,算我的一份,咱們倆一塊供養佛陀。由於祇陀太子種樹的地方沒有算錢,然後又賣給了給孤獨長者,兩個人合夥做了這麼一個大功德,把它供養給佛講法,常住。所以這個園林就叫祇樹給孤獨園。我說得這麼快,你們聽懂了嗎?那是因為聽多了,可能聽多了,就這麼個意思。所以這裡講到的:匿王大臣名須達多,此雲給孤獨。給孤獨長者布金買太子園,供佛及僧。祇陀感嘆。施餘未布少地。故併名祇樹給孤獨園也。就是這麼個園了。有的一塊兒去過印度的就知道,現在去了還能到這個祇桓精舍,也就是祇樹給孤獨園。

但是呢,曾經有講堂,有房間,好幾千房間呢,當時。是釋迦牟尼佛成道六年後建成的。我們如果常讀誦經典,哪能少得了這個熟悉的字眼呢?現在的這個時節因緣比較快捷、便利。一個飛機坐到印度,坐會兒車呢,就到了祇樹給孤獨園。但是現在去的時候,畢竟是還會覺得正法、像法已經流逝過去了,有點傷感。因為畢竟就成了一個遺跡了。佛陀也不在,這些大阿羅漢們也不在,文殊菩薩也看不見了,彌勒菩薩也再來,也看不見了。就跟唐太宗當時去到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經典的那個逍遙園裡邊,不是還說:堪嘆逍遙園裡事,空餘明月草青青。我們現在去也是只能看見點兒樹,看見點兒磚頭,那口井還在。當然,導遊為了讓你更加生起猛烈的宗教情懷,說這口井,當時誰,迦葉也打過水,還捧給釋加牟尼佛喝。然後大家都非常激動,在那兒哭一鼻子。這些還是在實相中,還是沒離開實相。這就是標這個說經處。這一段就給大家講完了。

下面又是一段小字,我們來看。講這些小字之前,我們要總結一下。因為必然有法嘛,我們今天要表一下法。把上一段做一個迴向性的理解。怎麼理解呢?大家要往淨土教法上來會,就是表一下這個淨土法門的殊勝,殊勝義。怎麼表呢?為什麼這裡叫舍衛國?把舍衛國動用出來表國家殊勝,當時的大國呀,就表這個淨土法門也是當時的核心法,廣大,最殊勝。就像這個大國,大國它有一個什麼能力呀?有包容力。一切的精英也能來,一切的流浪漢,一切的乞討者也能來,都能夠包得住。你看現在我們的大都市是不是這樣子的,是不是,有沒有這個功能。上海就是這樣的,你有錢的你可以住,你拚命地只管有錢。你沒錢的也在那兒開個小店,賣個路邊攤也能過,這就叫包容力。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就是這樣子的,所以叫舍衛國。有的那些城市就不一樣了,有些新興的移民城市必須搞旅遊,或者是搞其它什麼的,那你如果沒有錢的,可能你就那兒住不住。非常奢華,住一晚上就多少錢,每天的消費都非常高,有這樣的地方。它包不了呀,就只接上上根器。這是國的殊勝。那麼用這個舍衛城呢,就是這個城的殊勝了。為什麼能以這個城就代表了這個國呢,就說明淨土法是總持法,極樂世界就是整個法界淨土的國都,就以一個土,就代表所有的土。以一尊佛就代表見到所有的佛。所以叫舍衛城,城的殊勝。祇樹,這不是祇樹給孤獨園嘛。祇樹表樹的殊勝。樹的殊勝是什麼意思呢?樹是直的吧,有彎的樹嗎?我們不說彎的樹,只說極樂世界的樹。

直的樹,七重行樹。這個樹直呢,就代表:只要往生者,只要往生了,就一生補處,不必再繞遠,再艱辛,再繞彎了,一生成佛,就是這麼個法。而且這個樹來講,樹的根就表這個法門,一切的法門都是從這個根出的,從淨土出的。樹上面的樹梢,樹的蔭,樹蔭就表所有的蔭都是從這個根出的。所有的枝,還迴繞這個根上面來。一切法門還歸此法界,這不是我們常說嘛。這就是用這個樹殊勝來表這個淨土的殊勝法。園,你看這裡表園的殊勝。這個給孤獨園的園殊勝是什麼呢:就等於我們一旦成功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入到彌陀淨土,一切恐懼,為作大安,就安穩了,一入這個園,就表示你已經入清涼地了,一入淨土就超凡入聖了。

就是表這個園的殊勝,表淨土法界殊勝。那為什麼這裡還動用了個太子呢,祇陀太子,表他的種姓殊勝。為什麼呢?因為一旦往生淨土就等於說太子墮地嘛,成為佛的法子了。一往生呢,就一定到一生補處,法王子位。就等於說,一入這個園林,這是誰的園林呀?祇陀太子的。你看為什麼他不說一個大富長者,不說一個國王,就說了個太子呢,這裡面他暗表法嘛,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其實就等同於法王子嘛。那麼這個須達多長者,就是這個給孤獨長者表伴侶殊勝。一旦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是諸上善人呀,就表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你想想,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都是一生補處,都是阿鞞跋致呀。為什麼你一入住就是法王子了,因為你是買來的,你都不是自己修的這個園林,就表示他力本願,你往生到那兒就行了,住進去就行了。種種表法,都是法門特色,緣起殊勝。所以大家,我們做一個迴向性的理解。因為講了半天故事,又知道了這麼多知識,你要知道他為什麼這裡表這個法。這個我們了解一下。

好,下面我們就開始,再往下看。這一段開始,前面的叫做序,序裡面還有分別的,剛才講的這些叫做通序,就是介紹法會的時間、地點。通序裡邊分了兩個部分。剛才講的這一部分第一個呢,就只介紹這個法會時處。後面講的,我們就開始引大眾同聞,就是一起來聽。那麼聽聞的這些人,聽聞這些在場者有些誰呢?大家來了解,來看:引大眾同聞三,初聲聞眾,二菩薩眾,三天人眾。這是要說,參加法會的這三類人。這裡面有次序的,為什麼?因為聽法者都是大家聚集在一起的,可是他得怎麼坐呀,這個場地得有秩序呀,有講究的呀。那好,我們有的一些不明就裡的,聽了一下又覺得不平等了,哎呀,佛法中還有先後,還要講究個座次,又不是開會說你官有多大坐在前面。這不是這樣的,為什麼呢?因為平等是從差別來顯現的。

不是平等了就完全沒有這個人世間的秩序了,那就亂掉了。而且很可能越講秩序,才越能夠負責任地把這個佛法長久住世、堅固住世之道,給維護起來。所以你看這裡,雖然有聲聞、菩薩、天人,這都是些什麼?聲聞的話就是,聽佛講話,聽佛的聲音而悟道,就叫聲聞嘛。聲聞,我們有時候把他叫做小乘,就羅漢修的法就是聲聞。那麼他是認為說一定要了生死,一定要得涅槃。但是這個見解非常的堅固,到了這個以後,就再不去前進了,再不去成佛道了,所以有時候把他貶為小乘。那麼這個小乘如果一旦發心,你看這裡,聽了淨土教法以後迴心向大,就叫做大乘聲聞,就離開這個中間的這個停靠地,進一步地往最終的佛果境界去走。這就是迴心向大,有兩種。

所以這裡講到的初聲聞眾是這樣的。那麼,二菩薩眾就是,菩薩我們都知道,就是覺有情嘛。從自己來講,雖然覺悟了,可是他還有這個情念還沒有盡,還沒有成佛,叫覺有情。從他而言呢,覺悟有情,讓所有的有情,都能夠覺悟嘛。這是我們了解一下,解釋都知道的,覺有情。第三天人眾。這個天,就是指的兩部分,一個是天道的眾生,二一個是人道的,乃至包括天龍八部這些等等,反正總歸就是一個七眾弟子。所以這裡叫做大眾,就是這三眾。當然,雖然說大眾,得的利益也是不一樣的。為什麼說都是來聽法的,得的利益、所造的這個緣起也不一樣呢?有一些大眾啊,叫做發起眾。你們以後仔細觀察,我們也參加法會,或者一塊兒共修都知道,什麼叫做發起眾呢?顧名思義,發起就是能什麼呀,他好折騰、能張羅。

他就弄這個事情,給整出個事出來,這個事情整好了,整得什麼了,要講《彌陀經》了。所以我們有時候看見,發起這個講解宣化,但是他未必自己能好好聽,他自己不聽。有沒有這樣的人?他自己不愛聽,也不想修,這就叫做發起眾。當然發起眾也有自己也要聽,有的聽,有的不聽。那麼,真正的聞法,得到利益的這部分啊,就是說討了便宜的叫做當機眾。就是他在場聽了以後受用了,從此以後就修了,修了就成了,這就叫當機眾,聽聞這個法義後得了利益。那麼還有一些叫做影響眾。什麼叫影響眾,你們知道嗎?咱們這堆人裡邊肯定也有影響眾。影響眾就是說,他早就成就了,已經往生了。往生了以後又跟個特務似的偷偷地回來了。

這罪過啊,其實每一尊菩薩,其實都是這樣的。他不能說自己的真實身份嘛。那麼偷偷地回來了,帶領大家在這兒說,哎呀好!這個法好,你看我們要修,怎麼怎麼樣,這是一種。還有一種呢,示現成說,你們修吧,這個法不好,騙子。結果大家都修成了,說他謗法。他就是越謗讓你越真。也有這樣。這就叫做影響眾。就給你造勢,造得把大家都連這個稀裡糊塗,說連哄帶騙好像也不太恭敬。但是管他呢,去了極樂世界就成了,這就叫做影響眾。當然最次的一種就叫結緣眾。懵懵懂懂也不知道講了些什麼,反正聽了好像說了幾個佛法,聽了幾個佛法概念名詞。好歹也聽了佛字,種了種子了,這就是結緣眾。每個法會裡邊都不出這一些。有的是發起的,他在那兒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完了他就不管了。你們見過這號人吧。張羅完了,出了問題他不管了。還有一些當機眾,還有影響眾,還有結緣眾。這就叫大眾,什麼都有。但是這些大眾呢,你看排名是有差別相的,我們來看後面的。有什麼差別相呢?

第一個,聲聞居首者,就是出家人,這個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啊,這今天終於講到這個《阿彌陀要解》了,才看到這個出處了。我以前在其他地方也老給大家講。為什麼把出家人排在第一,聲聞居首呢?三個原因:一個出世相故,二一個常隨從故,第三個佛法賴僧傳故。這三點你具備不了呀,所以必須讓他們排名第一,你不要心裡有異議。說哎呀,好像菩薩更高呢。菩薩更高沒辦法,為什麼?因為你不是出世相呀。如果說我們從修證的功德而言,菩薩是佛的真子,因為他是法王子啊,是佛的真子,心心相印。但是大家知道,羅漢是佛的什么子呢?就是出家人是佛的什么子呢?這不是菩薩是真子嘛,羅漢是佛的內子。內外的內,內子,就是也有人說是親子。

為什麼?因為他金刀剃下娘生髮,他是從這兒出生的,這就是出世相嘛。他顯的是出世相:辭親割愛,出家修道。這是阿羅漢成佛的常法呀。就是不管你在成佛的路上,你曾經可能什麼角色都擔當過,但是在解脫道中,一定是出家相,行作沙門,這個是必須的。所以,第一個為什麼把他排在首呢?出世相故,他表的是出世解脫法。你們讀過《地藏十輪經》嗎?《地藏十輪經》怎麼說的?說末法時期,就有一個傻瓜,或者瘋子發瘋了,發瘋了,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把頭剃光,穿了個出家人的衣服,就在那人堆裡面,呼呼地跑了一圈,還是個瘋子呀。然後就說他的功德大得就不可思議,佛說。為什麼呢?說因為他傳出去的是佛法、三寶的形狀和信息,他代表出家相,表的是解脫法。就在末法時期,沒出家人的時候,就這麼一下,都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大家要知道,這叫出世相。第二個原因是常隨眾,其實常隨眾,這裡就有一點我們前面講到的,既是當機眾又是影響眾,為什麼說常隨呢?你想想大家國土裡面走的時候,大家會發現說,喲!這人怎麼這麼厲害呢?怎麼這麼多人烏央烏央地都跟著他呀?你們有沒有上過這個當啊?有沒有?

現在我們不是追求個名嗎?誰有名,就開始,哎呀!他有名,有多少這個,講了多少經,有多少弟子,等等。就跟著就去了嘛!沒有名的,默默無聞的,心裡明的,你們能看得出來嗎?又看不出來。所以這個影響眾還是必要的,大家一看說:哎呀,怎麼這麼多人跟著他?那他就對這個佛就另眼相看。所以說常隨眾,從佛成道以後度這個五比丘開始,他們非常感念佛的深恩,對他們剃度的恩德,所以常隨著,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一共一千二百個先得道的,一直到佛涅槃都一直跟著,一直跟著。這就是表佛的功德,常隨故。第三個,佛法賴僧而傳。這是佛法的核心的活動力,就是三寶。你必須三寶,特別是現在的二寶,佛和法這兩寶,必須有僧寶來弘揚、傳揚,要不怎麼傳呢?沒有傳了呀!形相就表的法。第二個,他能夠住持法道。為什麼?因為你沒有私家嘛!沒有自己的小家嘛!所以就說你哪怕你這個性格自私點,你都沒辦法再著落,再兌現你的那個自私心了。自私心怎麼出來的?有自私的人,才有自私的心。你有私家的人,才有自私的心,你得先顧他們。所以說住持法道領眾修行,領眾修行,因為他沒有家人,所有就全是家人,皆是家人,都是這個佛家之人。這是佛法賴僧而傳。所以我們說:圓領方袍僧相現,如來座下又添孫。就是表的這個出世間的幢啊!就跟法幢一樣,由這身衣服來樹立的。這是第一個。

我們再來看第二段,講到菩薩為什麼會排在中間呢?菩薩居中者有三個原因,第一個是相不定故。你看,因為菩薩他有在家出家的相,他什麼相都顯現。你看在大菩薩裡面,只有地藏菩薩才現的出家相,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那都是現的在家相。而且菩薩是什麼?他有的是在這個此土來受生的,投生到我們這個國土來應現的,還有一些是他方國土來示現的,男女老幼,天上人間,天龍八部裡邊都有菩薩,發菩提心的就可以稱菩薩。但是從法上來講呢,他的證量、德行、願行是菩薩,可是從相上來講,他不是齊刷刷的出家相,他不能表這個住世的莊嚴的威儀功德。所以他只能是居中,就是相不定故。第二個,不常隨故。

為什麼呢?因為菩薩他是按照因緣,哪裡有因緣他就在哪裡流動來利益眾生,他是不定的。萬一有的大菩薩,他不是跟著佛才功德大,他得自己到哪哪哪兒,他有緣的眾生在那一方,他就去大做佛事,所以他不常隨佛。另外如果從這個法的意義上來講啊,確實如此,他可以出去,為什麼?我們拜師學藝,世間法裡面不是為人徒弟嘛。學徒的話你還得出師吧,你們這兒講不講出師啊?就是學成就了,差不多了,你自己可以獨擋一面了,那就出去了。菩薩就是說,至少有的已經行不退了,可以獨自擔當了,那就可以出去度化眾生了。但是這個聲聞弟子呢,他還沒有入到大乘法中,有可能還要退,他不能夠離佛,所以他一直是常隨的。

那麼菩薩呢,他不常隨,是有這兩個原因的。第三個是表中道義,這個就比較高妙了。這你看蕅益大師說法,他真的是確實圓融到位。雖然說,居中好像是排在第二,但是他把居中的這箇中的功德,給他用法來顯現一下,就是反而讚歎菩薩修的是什麼?他已經見中道佛性了。凡夫還執著有,前面的羅漢還住在空,住在空解脫中,只有菩薩不偏有不偏空。他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反而是修的中道實相的最高之行,佛行。所以從這點來講,他生在世間,生在世間怎麼樣?他不執著出家相,不執著出世間相,所以他不一定現出家相。但是他又以出世的心來做世間的事,自行化他,所以他修的是中道法。這是菩薩的特色,大家得要了解一下。其實菩薩特別是登地菩薩,跟一般修行者的差別在哪裡呢?就是見到中道實相。今天給大家講了一堆實相,實相上面你不能起見,起空見、起有見都非實相,所以你看講菩薩法還沒有離開實相。他修的是什麼?表中道法義,行中道之法。你看蕅益大師解這個與會大眾的次序,他解得非常妙。這也是無上的智慧才能流露出來的。

後面大家來看,天人列後者,是怎麼樣呢?世間相故,有三個原因,凡聖品雜故,外護職故。一個是什麼呢?他是與聲聞相相反的,它代表了世俗的在家弟子,所以把他列在第三。那麼雖然在家弟子,這裡邊有凡也有聖,有的是大權菩薩示現的,你看大家進了居士林,第一眼看到的是誰?對,維摩詰大師他就是在家相,但是他是古佛示現的。包括天龍八部裡面也有很多大菩薩啊。韋陀菩薩的樣子現的是什麼樣子?在《普門品》裡面講到了,《楞嚴經》裡面也講到了,他現的是天大將軍的身啊,你看韋陀菩薩,就是韋陀天將,但是他實際上是菩薩化身,現這個相而已。所以他各種相都在現,天龍八部裡面各種都有可能是菩薩,他的凡聖品雜就是有凡有聖,你搞不清楚就把他安排在外圍。

好,那我們安排在外圍了,如果說不滿意了,又覺得說排名第三,其實是倒數第一,很沒有地位怎麼的。不是這樣的,蕅益大師已經給攤派了職責了,為什麼在外邊呢?因為他起的是外護職責,外護呀。你說出家人他不能夠直接從事生產事業,社會分工裡面他就是來教化的呀!所以你的這些生活所需呀,道場這些等等他不能夠去商務經營,他平日的養護只能靠什麼呀?弘法啊,平台啊,場地啊,秩序啊,他需要外護呀,這就是我們在家弟子四事供養外護功德。現在稱護法護法,護什麼?就護這個啊。當然現在還算好,我們的這個護法機製還在,雖然有時候護著護著也就越護越歪。不護法了,護短了,護名利了,不護法了。

現在有時候護著護著,最後只有法不需要護,最不要緊了。所以我們有時候現在稱為護法護法,你看他護什麼,是護地盤呢?還是護人身安全呢?還是為護法服務的呢?搞不清楚,大家也不知道。但是我們要知道什麼叫外護,就是護持聞思修佛法的。不是為了這個目標,不是為了達到這個程度都不算護法。更有甚者可能叫做害法、敗法,不叫護法。所以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那麼這三類各司其職,作為佛法住持的大事的緣起的力量。這三類,從法會大眾開始做一個具體的,從名位也罷,德行也罷,種種這些分別介紹,就到這裡。

那好,我們今天呢也就講到這吧!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下面開始的經文,那麼蕅益大師也有《要解》裡面講到的,大比丘是什麼意思?千二百五十人是怎麼來的?這個欲知就要等到下回分解了。

但是今天呢,等一下啊!如果你拿著是這個流通的本子,請大家翻到一百六十頁,好像一共是二百八十頁,你翻到一百六十頁,自己請的法本在二百一十七,《西齋淨土詩》。以後我們每一講要最後貫講一首《西齋淨土詩》。因為這個《西齋淨土詩》呢,我們說了講《淨土十要》,其中的一要就是《西齋淨土詩》,其中的一要就是《西齋淨土詩》,但是如果把《西齋淨土詩》,就這麼一首一首地講,可能大家會聽得疲厭,或者也覺得沒有起伏,我們索性就是配講,以後每講一次最後總結的時候,大家做一個體悟,就是來貫解一首《西齋淨土詩》。

看到這句話了沒有?我佛真身不可量,大人陪從有輝光。今天我們把這一首給貫解一下,以後我們每一講貫解一首,這樣的話,我們就配著講,把《西齋淨土詩》也這樣貫學一遍。這是什麼意思呢?讚歎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導師是誰?阿彌陀佛。所以你看這裡第一句,我佛真身不可量,就是我們極樂世界的導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的真實的報身是不可測量的,非常莊嚴。在這個《觀無量壽經》裡面,形容的話那就是太莊嚴了,以我們凡夫心根本想不過來。那麼身邊的菩薩是怎麼樣的呢?大人陪從有輝光。就是身邊的清淨海眾,這些一生補處的大菩薩們陪從,陪伴跟從,他們都有光輝,光明遍照,跟佛一樣。叫做大人陪從有輝光。這是讚歎佛的正報莊嚴和大眾的正報莊嚴。

第二句是什麼?食時並是天餚膳,行處無非聖道場。你看多殊勝多美啊!吃飯的時候,所用的都跟天人的餚膳一樣,美味佳餚,那麼步行之處無非都是聖人所在的道場。所以大家想,你說到了極樂世界,三個一夥,五個一排,然後出去,這兒又聚了一堆,那兒又聚了一堆,在幹啥呢?咱們這兒是這樣:你待會兒你等我們說:好,大家今天就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我出去以後,大家就出去了,呼呼呼,三個五個在一起,幹什麼呀?誒呦!憋了半天不行了,趕緊說點兒是非,趕緊說點兒事兒,都在說是非,都在拉家常。或者說,今天講得怎麼樣,好不好?聽得怎麼樣,妙不妙?反正就是這些。那人家在幹什麼?無非是諸聖人的道場,行處無非聖道場。都在用功辦道啊!你一言我一語都在實相中住著,你來一個眼神,他使個眼色,都說咱們這會去哪個國土裡面,有誰誰誰,趕緊去度他一把,一念間就來了。行處無非聖道場。

庭下碧流微吐韻,殿前瑤草細吹香。你看這個梵琦祖師他多會描繪。你看,說這個庭院下清澈的八功德水呀,到處都在流水,那八功德水盈滿,然後這個水呢,也不會有什麼感覺,只是微微地感覺到,它在吐露著法音之韻,都在說法,八功德水都在說法,讓你聽了以後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佛殿前,一說佛殿前,你們要想什麼呀?我們這兒不是也是佛殿嗎?後面豎著三尊佛,可是不會動。如果在極樂世界,所有這個佛殿裡面的佛都是阿彌陀佛。每一個殿堂裡面,每一個法堂裡面阿彌陀佛都在,活靈活現地現前說法,或者灌頂,或者放光,或者微微一笑,乃至像迦葉尊者拈花微笑的法,在極樂世界隨時隨地都在開,不是說釋迦牟尼佛一代教法中就開這麼一次。這是人家那的佛殿。美好的、潔白的、光明的這些草啊花啊,一直吹著這個芳香,細細地吹過來。聞了以後,不是說:哎呀,這花好香啊!馬上又悟到實相了:啊!原來這個花的味道是這麼來的,我的鼻子是這麼運作的,其實都在實相裡面本具的功德,馬上就明白了。就這樣。

十方一等莊嚴剎,終說西方出異方。這是什麼意思呢?說正因為前面的種種殊勝,正報依報莊嚴,所以盡管十方世界同等的莊嚴,清淨的佛剎,但是諸佛終歸還是偏要讚歎西方極樂世界超出他方國土。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請大家相信: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