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

 好,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的同修們,請大家合掌,端身正念,一起。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南無阿彌陀佛!請大家放掌諦聽。各位同修今天呢是我們正法學堂,在學習這個《勸發菩提心文》的第九講了。時間很快。那麼上一講的時候呢。因為,可能是因緣不具足吧。一切皆是因緣。剛好咱們寺院裡面誦戒。那我們全體的僧眾要參加。結果呢本來時間調得晚半個小時是可以。那麼由於無意中按了一下呢,就把這個手機給按死機了。沒有這個就是說下載還是不知道什麼升級也搞不清楚。就沒有再回過神兒來。所以就時間給耽擱了。在此呢向大家致歉。當然呢一切都是因緣,無常法。你看轉眼間已經到了初冬的季節了。那麼今天呢這個氣溫也轉涼了,轉冷了。希望呢諸位有緣的同修們呢,大家也要多多保養這個色身。留著讓我們來借假修真。而且呢一晃眼,一年差不多又到頭了。這就是「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我們有何樂呢?唯一的大慶幸,就是能夠聽聞佛法,修學佛道。所以呢希望大家加油兒。

那麼今天我們開始,要講到這個《勸發菩提心文》中,省庵大師列了十種因緣,來發起這個我們的自利利他上求下化的菩提心。那麼在這十個因緣裡邊,前面來講都是對這個外境,或者就自心,方方面面的提攜我們的這個菩提心苗兒。今天開始的這一講,可謂是正是契合時代,契合根基了。就是說第九個因緣是,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呢?是為了求生淨土,而發起的大菩提心。當然。一般我們,大多的這個佛子們,還是會有一個疑惑。就是往往覺得求生淨土啊,這裡是指的西方極樂世界了。

因為省庵大師他本人就是蓮宗的第九代祖師,成功地往生西方,現在已經是清淨海眾了。但是在講之前呢特別要說明一下,就是因為我們往往會覺得,淨土修行人呢,他是希望自己能夠成功的,這一世的,不必再輪迴中的,趕緊往生西方。那好像有違我們說,大圓滿真正的這種菩提心呢,是一定是要像前面講的,觀眾生難度也得不退,觀佛道難成也得不嫌久遠。可是好像淨土從它的教義上來講,和提倡的這個側面來講的話,好像都是屬於自了居多。所以這個呢就是有點兒誤區了。大家要知道,那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完全是跟發菩提心,而且是真切圓滿的大菩提心,是最為相應的。換句話說,也就是說最為同步的。因為求生淨土的真正的意義呀,絕對不是自了。

它非常含有大乘的這個積極的精神。大家想想,如果沒有淨土,大乘法的主要內涵就被掏空。那如果說我們發願往生西方,是不是為了更好地、更有本事地、更能夠成竹在胸地,回來度化有緣眾生。所以你看在《觀無量壽經》裡邊講到,佛的開示說,這個淨業三福。淨業三福裡邊,那麼第三者就是說「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首先就是講的說,要有菩提心。那麼我們也給大家學習過。在淨土宗一位非常有大圓滿、大成就、有證量的一位大祖師(徹悟禪師),給我們曾經開示過說,一個修行淨土的行者呀,他有四句話,十六個字兒,是這個綱宗,念佛法門的綱宗。怎麼說呢?「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包括蓮池大師,也在這個發願迴向文中,也講到說,為了求法界眾生。都求這個諸佛無上菩提故。專持念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所以大家要知道。淨土,求生淨土的這個內涵呢,它是跟真正的菩提心,有這個可行性的菩提心呢,是緊緊地綁定在一起的。所以大家首先從這個見解上,先要我們有一個認知。

好,那我們把今天的這個論文,給大家先貼出來兩段兒。大家一起來貫文學習。大家來看,這裡講到的:「云何求生淨土?謂在此土修行。其進道也難。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難故累劫未成。是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末世修行。無越於此」。

大家來看,這是首先省庵法師呢可以說為什麼要,首先了解一下,要求生淨土的一個背景。那麼我們都知道啊,淨土法門在我們這個時代來講,就我們這個眾生的這個根器來講,這個根器怎麼理解呢?也就是說我們的這點兒本領,能夠怎麼配合佛來度我們。那麼怎麼能夠達到佛的期望值,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有時候兒不是說不想修行,不是說沒有道心,可是就是達不到。使出了全身的力量,用盡了全部的因緣,舍下了全部的障礙,還是夠不著。為什麼?就是障深福淺。因為到了末法時期,流轉到現在,國土已經如此的染著。那麼更反過來說明我們眾生的正報也是非常的不堪,有情都是非常不堪。所以如果說我們依照著自己的力量去修行,幾乎是什麼呢?

在這個世界是已經沒有任何希望了,大家要知道。不是說還有一點,說幾乎沒有,而是沒有任何希望。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你看最近呢,也在咱們馬連道的這個共修道場裡面,也一起共修。我們每次呢我們共修之前,就是希望大家來修觀。修什麼觀呢?就是要觀察我們這一生,必死,必墮,必生。什麼叫必死呢?就是說遲早都得死,死期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死,也許突然馬上就得死,這就叫必死。怎麼死也不知道,是壽終正寢呢還是出橫禍,還是得惡疾等等都不曉得。反正總歸是一定會死。哪怕你就是一直健康,活到一百,反正得死,必死。那麼在這個必死的認知下,我們要知道,既然知道必死的話,那大家想想,我們這輩子,現在能想得到的善事兒有多少啊?惡事有多少啊?這個比例哪個多哪個少?你捫心一下就覺得說,哎呀根本沒有把握保人身。

沒有保人身的把握就必然會下墮,最好就是畜生,再次一點餓鬼,那麼最有可能的就是要墮地獄。我們這一世回想一下,我們都這個善業少惡業多。何況無量劫來還有那麼多的惡業種子在等著,伺機要發揮出來它的力量。那麼在生死之際的時候,我們根本就做不了主。現在來了一點事情都煩惱得不行,都擺脫不了,那麼死的時候兒還是這個樣子。那必然要下墮三途。所以就著這個,一定會死的前提下,我們肯定會下墮,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定要什麼呀?發起這個大信願之心,一定要往生,如果不往生就任何希望也沒有。為什麼呢?你看這裡講到的說,「謂在此土修行。其進道也難」。難修呀,障道的因緣多,助道的因緣少。

就是你想修行,首先你不想修,這個時候呢,就沒人勸你修,說哎呀不要那麼那個執著,學佛差不多就行了。其次你想修剛剛有點兒得力,別人就說,你修得太多啦,太過火兒啦,太執著啦,你不對。結果呢剛剛有時候兒心稍微有點兒弱,稍微生了點兒煩惱,想放逸懈怠的時候兒呢,正好就助你不修道的因緣是多,助你修道的因緣少。就出來這個惡知識,惡緣就拽著你就走吧走吧。那麼正當稍微修得還比較得力,正要把自己這個業消智朗,消業障這個因緣逼出來的時候呢,又覺得說,呀學佛學得怎麼這麼不順呢,越來越不順了,正好一念迴心又放棄了。等等這些就是,都是什麼呢?都是障道因緣,你上不去。助道的少,障道的多。所以叫做「進道也難」。

那麼為什麼往生到極樂世界成佛容易呢?大家想想,我們其他的都不多說,你比如我們大家也會到道場裡邊去親近三寶,寺院裡邊坐一會兒,覺得異常清淨,馬上身心就跟著同步覺得說,哎呀非常的殊勝,感覺真好。為什麼呢?這就是三寶的力量。可是問題是我們在這個世間,你不是時時刻刻都能夠面對三寶,親近三寶。你很多時候是親近的什麼呀?親近的財色名食睡呀。所以這個時候兒,為什麼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呢?一個是極樂世界首先從往生上來講,他就可以帶業往生。你煩惱沒有斷盡,哪怕你一點兒都沒有斷,只要你能信願念佛就可以往生,是易行道啊。那麼這輩子往生,就算是這輩子就成就了。到了極樂世界沒有退轉,為什麼沒有退轉呢?

因為常能見佛,不間斷的聞法,而且能夠隨時隨地親近供養聖賢僧。就光這個加持力,我們就跟剛才在娑婆世界,入到寺院裡面的殊勝的這種感覺,一對比就明瞭了,就是這個力量。在我們這兒坐一會兒,你都覺得這麼殊勝,何況一入西方清淨海眾,大家想想那個磁場那個加持力。那個完全沒有惡因緣,連惡道的名字都聽不到。大家不管吃喝,行腳,供養都是在大作佛事,都是在行這個般若波羅蜜。不執著而又那個妙有的這種具體受用,不相妨礙。必定成佛。就這麼一個世界,很簡單地這樣來講,所以說不可同日而語的呀。

以前的有這些大祖師們就講到說,為什麼彼土修行易,此土修行難呢?它有十種苦和樂的對比,來說為什麼要往生西方。一個,此土有不常值佛苦。就是我們在這兒呀,我們現在是屬於末法,就是能夠夠得著釋迦牟尼佛的遺教。不要說見佛了,連當時的佛弟子阿難和目犍連都沒有見過。而一到極樂世界,只要花開,就能見佛,常能親近。所以這是一苦一樂。我們這兒已經生在佛前佛後。一到極樂世界常值佛,常能見。

第二個,在我們這個國土裡邊呀,它有不能夠聽聞法的苦呀。你看好多同修都攆著來說,說法師常看見你發的說在線上講法,到底在哪裡講法?他沒有這個因緣。後來有的終於進到這個群裡邊,聽了法以後,還給我回信感恩說,終於找到組織了。哈,我說這也是因緣吧,說終於找到組織了。為什麼?就是我們這兒有聽不到法的這種苦呀。那諸位同修都有這種體驗吧,就是說也許完全沒有善根的時候呢,覺得佛法這是些啥呀,沒什麼。善根一顯發有時候就想什麼都不懂,害怕,更想更加了解,增進對佛法的這個明瞭。這種信解行證的次第上,再想深入一點,沒有機會呀。沒有人給你說,沒有人帶你修,這是很苦很苦的。

結果呢人家極樂世界是,水鳥樹林皆能夠宣這個微妙之法啊。在《彌陀經》裡面都講過嘛。「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你看,一般我們淺知淺見的還不能理解。什麼叫做「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就是在極樂世界呀,他把阿彌陀佛這個法界藏身的這個功德呀,給展現得一覽無遺。整個阿彌陀佛的法身,就是隨意地變現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就是因為他的願力堅固,所招感的這麼一個依正果報。所以一旦我們這個神超淨域,投生到這個西方的這個依報中的話,那整個就是阿彌陀佛的這個自性三寶,一體三寶佛法僧的這個全體現前顯現。所以你見佛也是法,聞法也是法,親近僧也是法。那麼聞法呢也是聞的成佛之法。這個法呢本身就是佛的法身。那麼一切的僧寶呢都是什麼呀?修學成佛之道。它整個都是一體三寶,處處都是佛法僧。所以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呢,我們這個世界有惡友牽纏呀,就是惡知識。大家不要以為說惡友牽纏,那肯定是對我不好的,一來了就罵我,橫挑鼻子豎瞪眼的這種,不一定啊。有的這種惡友他是以善緣,貌似善緣來顯現的,他用這種情見上來拉扯你,讓你不想走,這也是叫做惡友牽纏。可是極樂世界沒有,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呀。你不需要有競爭,不需要有防備,不需要害怕一句話說不對就得罪人,也不需要害怕說這現在的人都沒有誠信,都不真誠,背後捅冷刀子,都沒有。「皆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就是生到極樂世界,你看為什麼說為了生西方淨土而發起菩提心呢?已經往生到西方的人,全體具足這個我們前面講到的真菩提心,圓菩提心,這個大菩提心的這種功德呀。

否則他就不能夠生,生不到那兒,就不稱之為「上善人」了。你想與這樣的一些同修道友,每天二六時中俱會一處,那又是什麼感覺呀。再一個我們這個土,此土有什麼?群魔亂惱。就是有魔來擾亂修行者呀。你有時候兒不修行你還沒什麼感覺,你越修行越麻煩。因為你要出離三界呀,所有的這些冤親債主都是魔的眷屬呀,他要來找你。你要是不想修行,不出三界,他還覺得早著呢,慢兒慢兒來。一發現已經拽不住你的時候,那就是等於說,那個債主要窮凶極惡地來討債一樣。這就叫群魔亂惱,惱亂。那麼在極樂世界呢,有諸佛護念,遠離這個魔事呀,永遠不會著魔的。你只管你去修,越修得高,越倍倍地增長,成立次方地增長,這種功德特別快,所以才說一生補處嘛。

在我們這兒呢,你必須面對的就是輪迴。好不容易這輩子修得積攢一點兒,一輪迴就什麼都不知道了。好多大修行人一輩子的這種積功累德苦苦的這種修證,結果呢就因為最後沒有到頭兒,一被牽扯得還入到輪迴中,有可能就又不知道那一朝再能積攢到那個力量。可是一到極樂世界就叫橫截生死呀,永脫輪迴了嘛。再就一生必至成佛,沒有輪迴這個現象,沒有生死這個事兒發生。所以大家想想這個苦和樂,難和易,自力和他力,等等這些差別是天壤之別呀。那我們就不細說這個此土彼土了,大家一講就明白了,我們也給大家講了這麼多的,一直在講這個淨土三經都快圓滿了,我們都了解。

好我們再往下看。這講到的「是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為什麼在這裡說這樣講呢?就是在咱們娑婆世界呀,不是釋迦牟尼佛號稱說了八萬四千法門嗎,那麼有的人修學其它的他往往有點兒看不起淨土。甚至有的修行很好了,教法很通了,還是不能夠什麼呀,真正的了知到這個往生西方這個法門的殊勝所在。所以這裡你看祖師們就把他請出來證什麼呀?「人人趣向。往聖前賢」。我們在講印祖文鈔的時候也給大家講過了。包括文殊普賢這樣的大菩薩,都是有願力要往生西方的。文殊菩薩說願生西方,說「願我命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彌陀佛。往生安樂剎」。

普賢菩薩的這個也是一樣的,在《行願品》裡邊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國」。這就叫做什麼呀,「往聖」,這是聖人。還有「前賢」呢,好多當時佛滅後印度的好多大菩薩,這樣的一種行者啊,像龍樹菩薩,馬鳴菩薩,這些都是在我們佛教史上是僅次於釋迦牟尼佛時代以後的,弘揚佛法的偉大人物。

包括到了咱們東土以後,乃至從慧遠大師東林寺結白蓮社,一百二十三個人,全部往生。這樣的這個創舉,掀開了淨土法門在東土的這個獨行大盛。就是淨土這一門一下子徹底把它的這個輻射面給展開了。大家想想在《無量壽經》裡面說,我們這個世界已經有幾百億菩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就從咱們這一個時代,這一期的釋迦牟尼佛的這個教法中。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到現在已經有多少人了,成就就是靠淨土啊。

所以沒有淨土這一個法的話,在末法時期想了生脫死,真的是沒有門兒的。所以這裡叫做「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呀這也不是一句誇張的讚歎。是確實釋迦牟尼佛在講所有的經典裡面,除了像《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裡面,特別專講這個淨土一門。在其它的像《般舟三昧經》呀,還有這個《悲華經》呀,《寶積經》呀,包括《法華》《華嚴》這樣的經中之王,包括《楞嚴經》這樣的圓頓大法裡邊,全部都講到淨土法門。有的是全部以這個經全部說淨土。有的是這部經裡邊,正說其它的法門,引帶淨土。或者有的是顯說其它的法門,暗說淨土等等這些。

總而言之確實是,我們常說的千經萬論同宣。這點,一點兒都不為過的。如果說有看經書比較多的人的話,大家都知道。你看我們不要說其它的,包括《藥師經》裡邊,本來是講的東方這個琉璃世界的藥師佛的這個世界,還在裡面說,如果有人修淨土,要往生西方的話,那麼還有八大菩薩引路,到時候兒送你到西方去,這是在《藥師經》裡邊講的。所以說,這裡講到的說「處處指歸」是一點兒不為過的。為什麼呢?就是為了突顯說,在我們這個末法時期,你看「末世修行無越於此」。就是說除了這個法門之外呀,沒有更好的路了,沒有能夠到達的路了。所以你看這裡才講到說「無越於此」呀。

大家要知道在未來,法要滅的時候兒呀,這個兩土的世尊,特別是釋迦牟尼佛還慈悲特別加持什麼呀?讓這部經典,就是《無量壽經》呀,最後在我們這個世間住世一百年。「特留此經止住百歲」,為了救度末法最後有緣的眾生。所以說這個淨土法門呀,確實是第一個方便,最極圓頓的,可以說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出世度化眾生的一個根本脈絡。就是我們說的根本的一個,這樣的一個機製吧。其它的法門啊都在這個法門的機製中,而分門別類地顯現。可能是,如果說有智慧有福報的人呢,一定會能夠理解到這句話的內涵,為什麼叫做總持法門呢?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可以說,省庵大師在這裡主要以勸發菩提心為根本。可是呢,僅次於這個正法久住,而把為求生淨土作為發菩提心的因緣,列在這個第九的話,他是有特別的用意的。

所以大家來看啊,再往下,「然經稱少善不生,多福乃至。言多福,則莫若執持名號。言多善,則莫若發廣大心。是以暫持聖號,勝於佈施百年。一發大心,超過修行歷劫」呀。

這就是講到說,這個發菩提心,再配著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西方,這就是在我們現在來講啊,一個修行人的一個最佳狀態和最佳發心了。我們在《彌陀經》裡面也常講到說,得生彼國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那麼怎麼理解這句話呢?很多時候我們就會以為說,那我得好好兒多做善事怎麼樣。就被理解的說,這個善根福德因緣一定要不知道要做多少好事兒才夠。一定要去怎麼樣兒的去深入的學教,才算有這個緣,有這個善根。不是這樣的。這裡就告訴我們說,真正的要多福德,就是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真正的大善根,就是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那麼這句念南無阿彌陀佛,能把它的這個能量最大地發揮出來,是在什麼情況下呢?就是你發一個廣大心,為了與一切眾生同生西方,為了我生西方還是要回來救度一切眾生,這樣的一個心來念。

這就叫什麼呀?多善。你看這裡講到的說「言多福者,莫若持名號」。為什麼「言多福者,莫若持名號」呢?大家要知道在經典裡邊,我們說福報不夠,業障太多。可是呢在經典裡面講到的說,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呀,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啊。大家這個話都聽多了,可是我們要知道這是佛說的呀,就佛說的這個話我們不一定能承擔得起來。所以說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裡講到勝於什麼呢?「勝於佈施百年」。就是行佈施行得究竟圓滿,你要行一百年。那我們想想我們行佈施能行了百年嘛?連一百次都不夠吧。這百年就等於說,你天天行,相續百年。這裡突顯念阿彌陀佛的功德。那麼說了,說最大的善根是什麼呢?就是發這個廣大心。一發大心呢,這種修行呀,可能我們肉眼凡胎感受不到呀。

這個大的菩提心,利益眾生的這種大視野帶動的這種度眾生的心一下發起來的時候,諸佛菩薩龍天鬼神能看得見呀。為什麼真正護法跟隨得多的就是這些發大菩提心,自度度他的這些大善知識,我們常說的,「德重鬼神欽」,鬼神欽佩嘛,就是道德重。那道德是什麼呢,就是以大慈悲心具足的這個菩提心嘛。

所以說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把佛的福德轉為我們的福德。你發這個大心呢,就是把自己凡夫的這點小心量撐到佛菩薩的同步的這種質量和容量上來,所以說這裡就講到說,「蓋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發,則雖念奚為?發心原為修行,淨土不生,則雖發易退。是則下菩提種,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長。乘大願船,入於淨土之海,西方決定往生。是為發菩提心第九因緣也。」

這就是省庵大師的落腳點了,你看,說為什麼呢,說那麼我們念佛呀,大家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念佛,念阿彌陀佛為什麼,很多時候可能還是有其他的想法,偷心很多。這個從我接受的消息上來就知道了,大多問題啊,沒問過說念佛念得往生,甚至說害怕,說我念佛念得不夠能不能往生啊,因為這些問題都沒有。都是說念佛念得這怎麼了那怎麼了,能不能這樣,能不能這樣,或者要怎麼樣,能不能頂事,都是這些問題。為什麼,就是沒有大心嘛。所以說你看這裡就講到的,念佛我們為了成佛。那麼現在你的心發不出來。就一定不會把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給委屈了,給濫用了,給打折扣了。所以這裡講,「則雖念奚為」。

就是雖然你念,有什麼用呢?再反過來說,我們發心呢,本來是為了修行,那如果你生不到淨土的話,恐怕你這個菩提心啊,雖然是雄赳赳氣昂昂地發起來了。很多時候聽得多啊,信誓旦旦地,恨不得說,啊呀不知道多麼的這個…,我們常說的那句話叫,就是跟那個要上戰場一樣,對,一顆紅心,可是呢,確實是兩條道路。不是兩手準備,兩條道路。為什麼呢,如果你發起來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就算成了,如果你沒有往生,光發了這個空殼的心,最後什麼啊,雖發則易退呀,容易退啊。大家要知道,我們這個世界是最退的一個絕佳道場啊,讓你道心退,讓你堅持精進上退,讓你選擇了一個正確的法門,本來一門深入的,它又讓你退,太多了這樣的因緣,所以大家一定要小心,要以祖師們的言教為根本。所以這裡講到,「是則下菩提種」,就是發了這個菩提心,就是發了這個大乘的菩提心,以為我們成菩提佛道的資糧,種子嘛。這裡比喻得特別好,把這個菩提心作成叫做下的種子。"耕以念佛之犁",就是以念佛這個犁,就像我們耕地一樣,除雜草,鬆土,然後呢再進一步讓菩提心苗生長,不斷地壯大。

所以這樣的話,自然而然,就可以圓成我們說的彌陀大願,上這條彌陀大願的船嘛,你看,道果自然增長。如果說在這個發心上有差別相,曾經也有過一些進進退退的同修就能夠感受得到,道果真的是自然增長的。只要我們去做,只要我們去發心,堅持功課,不退道心,消除業障,逆境來了,更歡喜地說這在消業。那麼這樣隱忍過去以後,它真的是自然增長的,不是我們怎麼拚命地怎麼抓出來揪出來的,它就是自然顯現的。這個是妙不可言的。一旦這個道果增長了以後,胸懷寬闊,一切的世間法馬上就非常的淡,如夢幻泡影的這種感覺自然而然就增長起來了,那你就不執著了,一不執著,又容易心就比較有定力,一有定力智慧又不斷地增進,良性循環,所以其實這裡省庵大師也教我們說什麼呢,就是說以菩提心持佛名號是最好的修行,「入於淨土之海,西方決定往生」,這是發菩提心的第九因緣。

我們再來看,發菩提心的第十因緣是什麼呢,「令正法久住」。為什麼把這一條放在後面呢,因為這是什麼呢,這是菩提心的根本顯現。就是要竭盡全力,做為一個佛弟子來講,讓正法久住。沒有法,眾生怎麼度呢。這個法不正,眾生如何度呢。所以我們來看,我們依著這個論文讀幾句我們講幾句,「云何令正法久住,謂我世尊無量劫來,為我等故,修菩提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因圓果滿,遂致成佛。既成佛已,化緣周訖,入於涅槃。正法、像法皆已滅盡,僅存末法,有教無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競爭人我,盡逐利名。」

大家讀到這裡啊,真的是如果說為聖教而講,確實這段寫得讓人非常的,可以說是非常的悲痛吧。這裡就把我們現在的處境,和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慈悲,乃至講法,度生,在他住世的時期,在他涅槃以後的囑託等等,都在這一段裡邊已經說到了,隱含進去。首先我們要知道,真的佛教常有一句話叫做知恩報恩,那麼什麼叫知恩報恩呢,可不是送他點東西,給他貼個金,乃至起個塔建個廟。這些都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那麼真正的就是什麼啊,要讓佛講的這個法,能夠正確的,不走樣的,能夠長久的,在時間上能夠盡力地讓它久而再久,不要消失。所以就這個來講,這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職責吧。說到這裡,就是講到我在看,參考大安法師也就說到,因為大安法師也是一直在弘法利生,那我們現在大家都是不是在學修佛法嗎,都在號稱護法。

確實現在應該多多護持這些弘法利生的人,住持道場,特別是弘揚正法的這樣的道場。為什麼呢,要知道有道心的人啊,這個我也算是為僧的修行人,他能夠發心地來利益眾生,來弘揚佛法,特別不容易。為什麼呢,因為你想嘛,每天學教講法,那麼道理是懂的。那麼道理懂的,這個修行他需要自己的時間,需要自己獨處的,需要相對沒人打擾的期間,能夠剋期取證等等。所有這些住持法道的人,他都是懂這個道理,那麼他必然也會生起這個想說好好地用功的心。可是因緣促使,又要出來做事,又要出來承擔,要住持。但是如果大家護持得好,一個良性的發展的話,那麼皆大歡喜,還算是培功德賺資糧。那麼護持得不好,違緣出來了,或者鬧一些是非,乃至在佛門裡邊爭強好勝,你來我往地弄這些是是非非,爭名奪利的事呀,真的是非常愚癡的。

那麼我們的護持隊伍如果是這些呢,這個弘法的人他就非常的失望,本來他就不想幹,因緣到了,只好出來承擔承擔,因為大家都不幹了總得有人幹呀,結果你弄的這麼多事,你又不好好依教奉行,也不好好學,盡弄這些花邊的東西,盡在佛門裡面鬧是非,那他就會退心,都不想幹,就退掉了。所以這就等於說裡邊又種了令正法不久住的因了,合作地種了這個因。所以為正法久住是四眾弟子共同的,責無旁貸的發心和願力和行為。所以我們每每地要想到這裡省庵大師說的,「為我世尊無量劫來」,釋迦牟尼佛為了什麼出世呀,如果說一定要做一個差別相上的比的話,你要知道所有的佛,人家都不在人壽這麼短的時間,不來這麼惡的世界,在這個時代來度化眾生,都覺得已經很難度了,不可能。

只有釋迦牟尼佛,過去在《悲華經》裡面他發了五百大願,說在人壽百歲的時候,於此五濁惡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在這兒能夠成佛有多難啊,光在菩提樹下打坐,你看那個魔軍魔女魔王來擾了多少次。何況從他王子出家,不斷的修行中遇到的困難,走的彎路。可是我們要知道,這還只是這一生的示現而已啊。

這裡講到的「無量劫來,為我等故,修菩提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這是從初地上,第一念,從一個凡夫發心來講,就跟自己的心做鬥爭,來修道,跟世間的這種名利誘惑來決裂,來割舍,跟六親眷屬,生生世世的眷屬因緣來斷絕,剃度出家,雪山行道,每一世都是這樣子的。如果我們對於佛陀的本生故事中有一些了解都知道,其他的不要說,就光這個六度法門修圓滿,就等於說已經是舍生忘死地去修的。行佈施度的時候,人家一條一條地割他的肉,砍他的胳膊腿,修這個忍辱,怎麼過關的呢,砍他的胳膊腿他都一念嗔恨心都不起,而且還作證說,假如果我,這個歌利王嘛,大家讀過《金剛經》的都知道,就是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怎麼成佛的,把忍辱這一門修圓滿的。

就是被人家誤會了,砍他的腳,砍他的胳膊腿的時候呢,問說你這下呢,看你還能不能叫做忍辱仙人,因為他那一世叫做忍辱仙人,結果他說大王,如果說我不生一念嗔恨心的話,讓我的身體還復如初,馬上就還復如初了。就這樣的事件勘驗過來,考驗過去以後,才成了什麼啊,把忍辱度給修圓滿,才成佛的其中一條備足了。這個禪定,這種佛的大禪定怎麼修圓滿的呢,過去當打坐禪修者的時候呢,盤腿坐在那兒,鳥在他頭上築巢,築巢呢,他不忍心說鳥築巢了,不忍心打擾這家鳥,結果呢又生下來蛋,一直把這個小鳥給孵出來飛走了以後,他才出的定。在那個事件才標誌著他把什麼呢,他把禪定給修圓滿。像修佈施的時候呢,為了救一隻鴿子,把自己所有的身體骨頭肉血全部佈施上去,才把佈施這一門法修圓滿,就這麼才叫做難行能行,難忍能忍。

我們佛門裡面常有有一句話叫做「要作佛門龍象,先作眾生牛馬」,就這麼來的,所以才叫做因圓果滿,因圓果滿是什麼意思,就是一點一點地過關斬將,對著任何因緣中的每一件事情,他都能夠放得下,都能夠舍得出,做到了,這才叫果滿了。不是我們現在說的,啊呀,懂一點道理了,一切都是空,都是虛妄之相,如夢幻泡影,你懂這麼一點你頂什麼用呢,大家都懂呀,我這麼一講我也懂你也懂,問題我們都還是凡夫呢。為什麼,就是因地還沒有圓,每一件事情你得一卯一卯的,一個因緣算一件事情,每一件事情都過了關了,都放下了,都盡到責任了,這才叫因圓果滿。因你不圓,果就滿不了。因圓果滿,這裡才講到,「遂致成佛」,才顯現到這一世的時候,在我們印度成為王子,出家,雪山六年苦行,最後回來菩提樹下一坐成道,夜睹明星,這才叫做「遂至成佛」。

那麼"遂至成佛",成了佛以後呀,大家知道釋迦牟尼講法也不容易的呀,剛開始遇到尷尬了,本來是不想講的,還全憑有佛弟子大梵天去請法,那麼請講法的時候呢,剛開始講的《華嚴經》,那可是佛的境界啊,他就一點都不保留的,希望大家都能夠馬上銜接這個佛的境界,可是眾生的根基太差,講《華嚴經》的時候,大家都不買賬,都聽不懂。沒有辦法,只好再退了好多台階,開始講一點一點的從簡單的經論,慢慢地再勸導,再向大的心量上引發,就是說希望大家邁入大乘,由菩提心性的這種法來修。一點一點地講,一年一年地說,最後把該講的法都講完了,該度的人都度盡了。沒有度的,給種了將來得度的因緣。就是一切都給,該圓滿的圓滿,該佈置的佈置,該點化的點化。

都把這完全給點滴不漏地都把這些給打點得齊備了以後,這才叫做「化緣周訖」。就是這輩子的任務才完成了。這輩子的任務完成了以後,才在雙樹林間涅槃。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去看一下那個佛法裡邊,經典有叫「遺教三經」,特別是有一個《佛遺教經》,我們去看一下,那非常的感人。有去過印度去朝聖的話,也會看到說有一個拘尸那羅,就是涅槃城。當時佛從一個地方往那兒走,而且身體已經不好了,不好了以後呢,經過的路上面還有一些因緣的,還給他們講法。還來受度的,還給他們授皈依。在這樣的話,終於說到了拘尸那羅,在那裡涅槃了,入了滅。讀《遺教經》的話,就是佛當時入滅的時候,對旁邊弟子的一個,可以說一個教導。當時讀那個經典的時候,氛圍都非常的讓人悲痛,就是為什麼呀,佛要滅度了嘛,人天眼目正法眼藏要關起來了。

所以說我們現在呢,我們這個時代呢,已經只接觸到佛法的遺教了,不在正法像法中,你看這裡講到的說,入於涅槃,正法像法皆已滅盡。佛在世,滅度以後頭一個五百年是正法還在,慢慢慢慢開始就有了爭鬥了,對佛法的見解上有了不同了,就開始分家了。那麼分家以後呢,又過了五百年以後的再五百年,就是像法時代了。正法時代的標誌呢,就是還佛的教法非常的大家都能夠信受,都能夠受持,都能夠修行,還都能夠證果,就是說能夠成聖人,修成聖人。可是到像法的時候,就不那麼好了,為什麼呢。因為教法還在,大家也在修行,可是能夠修成功的就很少了。那麼到了像法能夠修成功的很少了,現在我們的情狀是什麼呢,你看,「正法像法皆已滅盡,僅存末法,有教無人」。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現在屬於末法時代。「有教無人」是什麼呢,就是佛的教法還在,但是呢連修的人都沒有了,不要說去證的人了,那就是肯定沒有了,能夠證到聖果,這輩子就能夠最起碼入個聖流的人,沒有啊,不要說了,連個初禪都達不到。甚至我們其他的不要說,連五戒都持不全了呀。你想五戒是修行的根本,都持不全了,還能有什麼作為呢在修證路上。有戒才有定,才有慧啊。那麼「有教無人」就是沒有人修行,沒有人證果倒也就罷了,問題是什麼呢,就連佛的聖教也不斷的被干擾,被染污,被摻雜,你看叫做「邪正不分,是非莫辨」。

現在不是這樣的情狀麼,為什麼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多如牛毛呢,稍微對佛法有點感受,學了幾招,就開始想立宗立派,就想馬上就創建一個自己是一個教主的這樣的一個發源流了,就開始起這個念頭,那必然落到魔道裡面,最後墮了地獄。然後大家都沒有福報能夠深入經藏,那麼正知正見的善知識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親近得到,不是隨時隨地都有佛法,我們現在縱觀天下,邊地佔了絕大部分,真正有佛法正法流通的地方,能有多少呢?如理如法的大道場,還有僧團三寶住持著又有多少呢,所以這裡叫做「邪正不分」啊,就是說,亂說的人越來越多,出於一己私利,不考慮佛法正法久住,連一點主人翁精神都沒有的人比比皆是。

不管佛法的正確與否,流傳怎樣,與自己無關,只說現前我自己得了利益,我自己享受了教主。所以大家都要有明白眼,要看到現在的情狀,這個趨勢啊。不要說令正法久住了,要維護一下佛法都沒有人去發這個心。就是說我們現在當下的行為,對整體的佛法,對整體的僧寶,對整體的僧團來講,是不是好的,我現在當下的行為,我是一個皈依佛弟子,我的行為能不能讓人家對佛法產生起好呢還是壞的影響。很少有人考慮這些,不在乎這些。大家都在鬥,都在鬥,鬥爭是我們現在一個最大的特色。釋迦牟尼的法就是因為鬥爭堅固最後滅掉了。

所以說呢,到了這個點上,我們自己也要警醒自己,你看這裡講的,「邪正不分,是非莫辨」,對呀,這裡網絡這麼發達,我每天都會收集到問題。有些問題就是會覺得說,你怎麼會這麼認為呢,你怎麼會想到這兒呢,你不用腦子想一想麼,可是有時候也能理解。為什麼,他不知道該怎麼辦,來的信息太多了。到處都是這種開示,碎片,這種佛家的道理,侃侃而談。很少人去學習深入地去照著佛說的經去學,沒有人去學。都是依著這個法師,那個法師,法師能跟佛比嗎。法師要講法是要講經的,是要講佛說的法啊,不能說法師說法啊。那我們現在很多時候都會有這樣的,所以說"是非莫辯"。你現在讓他不要說聽佛法了,聽祖師們的法,這些有目共睹,大家都公認的大祖師們的開示啊,都覺得澀得聽不下去,就好聽那點兒那個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甚至帶點風花雪月,小資情調,他才覺得這是佛法,這才是人文關懷。那你知道佛法是幹什麼的嗎。

所以不搞這些,只是什麼呢?大家來看, "競爭人我,盡逐利名",就是去追名逐利居多呀,有時候我們為現前的蠅頭小利,為擔當那點虛名,將來要感實禍的呀,有因果。所以說一切自有因果。只能說世界的成住壞空,我們人的生老病死本來就是一個大的因果輪盤,在其中我們每個人自己的行為,發心,也是依著自我的因果線上,自己在走自己的,誰也沒辦法替誰背。

那麼今天時間就到這裡,我們先講到,令正法久住而發菩提心因緣的"競爭人我,盡逐利名"這一句。下一次來,我們再從"舉目滔滔,天下皆是。"來講起。那麼希望大家也身為佛弟子借今晚的講法因緣,反思一下,為什麼要令正法久住,正法久住意味著什麼,我們要知道有時候呀,我們自己修學佛法那是每個人的根器的問題,每個人悟性的問題,善根福德因緣的問題,可是呢,讓這個佛法以最佳的效果,最好的姿態呈現在世間,這是所有佛子們共同的一個問題,要承擔。那這就一定要以大覺為根本,不能有絲毫的撼動。比如說以三寶為核心,來住持法道,不能是二寶居士。比如說一定要恭敬出家人,正知正見的善知識,你不能夠越位。比如說是佛弟子就要執弟子相,那麼為僧的來講,作為三寶的一員,那你就要勤修戒定慧,以正面的形象來示世間,不能被俗給染了,是我們來以脫俗來導俗,不是用俗來淹沒了我們的脫俗。那麼身為居士來講的話,那更是如此,剛才講到了,你的護持決定了住持法道人的信心。信心是相互的,不是光我們要求住持法道,希望師父呈現出來我希望的狀態那才滿意,你的狀態也在直接影響著佛法的流傳。所以請大家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我們一起來攜手同行,那自然而然正法久住的時間就長一點,而且法呢,正的時間也會長一點。

好,今天就到這裡,下面我們一起來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