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海法師:心經·可以靜心也


第1講.心經之心
第2講.唐僧取經
第3講.觀世音菩薩
第4講.何為般若
第5講.度一切苦厄
第6講.色空之辯
第7講.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第8講.輪迴
第9講.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第10講.無智亦無得
第11講.究竟涅槃

第一講 心經之心

阿彌陀佛,各位吉祥。在現今我們這個時代,有很多機會我們能夠接觸到佛教,了解到佛法。比如說我們有時候去坐地鐵的話,看到手拿著那個手柄的時候,人人都會有一串佛珠。甚至出去旅遊的時候,在自己開的汽車裡面,前面往往會掛一個,有佛菩薩聖像,保吉祥平安的這樣一個佛牌,或者隨處去逛書店的時候,都會有一些高僧大德一些智者,他們所流露出來的,智慧的這種語言,給我們去接觸和領悟。所以說當今的時代,在這樣一個多元素的(價值觀)撲面而來中,佛法也可以成為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去接觸佛法,或者接受它這種清靜、自在,這種感染過程中,我們還可以更深入地,走入和了解佛法。

長久以來可能我們對於佛法的一個外圍的了解,或者一個側面的了知,偏頗的見解等等這些,都會導致我們對佛法,可能有一些不明朗的態度。藉機正好跟大家聊一聊,佛法裡面的一部小小的經典。但是呢這部經典雖然很小,說起來只有270個字,但是它卻是佛門裡面,影響最大、意理最深,而且這個次第最分明的,這樣的一部經典,就是我們眾所周知的《心經》。

可能我們現在從有的著名歌手的這些空靈的吟唱中,或者某一位書法大家的妙筆之下,都能夠接觸《心經》的經文。但是我們是否能夠,真正的了解它所表達出來的內涵,就不一定,我們想講的第一板塊,就是了解一下什麼叫做《心經》之心。要了解《心經》之心,從外圍的來講,整個一代的大乘佛法,可以說《心經》是一個核心的層面。

我們有時候到廟裡面,去禮拜的時候,常會看到有大雄寶殿,再往裡面走往往會有一座樓,就叫做藏經樓。藏經樓就是指的把這個經、律、論,三藏集合的供奉在裡面,所有的都是當時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講的這個佛法。但是我要告訴大家,一部《心經》270個字,就可以把一代的大正藏,整個一代教法給濃縮到其中。再有甚者的話,如果我們到廟裡面去參加,出家師父們的早晚功課,就是在誦經持咒,然後早晚有兩堂功課,在這早晚的功課裡面,其他的有的《楞嚴咒》《阿彌陀經》,不曉得大家了不了解,但是有一部必須讀的,就是我們要今天給大家講的《心經》。

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最後一定要用《心經》,來作為一個匯總,來引發我們本具的這個佛性。我們本具的佛性,其實就是這裡《心經》之心。當時達摩祖師來到東土,二組慧可去請法,說你有什麼問題,說我的心不安,說那你把心拿來,我給你安,你看又說到心,渾身上下找不到心在哪,突然間大悟了,這就叫講說般若。如果我們現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到不知道有世界,不知道有自我的時候,就是在修正般若。所以般若無處不在的,就是我們說的《心經》之心。

但是很多時候作為一個人的常態,因為我們每天都有生活,都要處理一些事情,都要面對家庭和工作的人際關係,所以我們的心始終是生滅生滅,起伏起伏,律動的非常快,很少能夠有停下來反思的時候,以至於我們往往在,一說到《心經》之心的時候,要麼下意識的拍拍胸脯子,就覺得說就是我們胸腔裡面,跳動的這個肉團。但是告訴大家,第一個《心經》之心不是這顆肉團心,依照著佛法裡面的講解的話,這個肉團心,它只有一個支撐我們生命繼續,從生理上繼續進行的一個作用,它沒有任何的思維,和了知的這個功能,所以一般我們的誤會,第一個就是往往容易把,胸膛裡面這顆心,就認為這是心,那麼到底這個心當做何解呢?

我們左思右想,想走進佛法,認真地理解,仔細地去閱讀,然後想掌握到說,這顆心到底在哪裡?這個時候又會陷入到另一種誤區,在佛法裡面叫做緣影心。也就是我們時時刻刻的分別,對一切境界來的好啊壞啊,善啊惡啊等等這樣的二元對待,一旦滑落到二元對待的,這種執著中的時候,我們這個幻相的層面就出現了。所以又把這個認知叫做妄想心。說白了就是咱們常說的第六意識。那麼如果作為一個尋常人來講,我們現在能夠反觀到的,能力稍微強一點的,就是能夠反觀到自己的,第六意識它的進行狀態,也就是說這顆心的動態,我們往往稍微用一下心,有可能能夠相伴的能夠了知,但是這顆心的靜態,這就是需要我們做一番功夫。

所有的對釋迦牟尼佛,佛法的一個修行和實踐者,從始至終就是為了讓這顆,真正的《心經》之心,讓它顯發出來,讓它起到我們的功能,領導我們的生活,和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正確認知,對於這個心的理解。我們往往在這個理論上,首先就要把它,在這個正知正見的支撐上,來把它樹立起來,其次在很多具體的事例中,其實我們也可以了知到,這顆心的一個真實狀態。

要不我們在此做一個現實的實驗,你看佛法裡面常會有一句話,叫做說萬法唯心,說應觀世界(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當然一旦我們聽到這個,唯心造的時候呢,馬上會陷入說,到底是唯物還是唯心,其實真正這個《心經》之心,它是超越了唯物和唯心,一個當下的一個把握,可能聽了以後,很難入到這個層面來。

你看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生活的場景,當我們左顧右盼,或者從家裡到工作場所,乃至再到用餐的餐廳,每天一系列這樣的場景,就如同我們心的一個影像,如果大家能夠深度的反觀,那麼在這樣的影像中,就像放電影一樣,一幕又一幕的連續不斷,就構成了我們生活的一個真實的動態,這就是每天的日子過的,如此的五彩繽紛。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夠沉下心來,觀到這個心的靜態,也就是這個心靜下來的時候,它是一個什麼狀態。那麼這顆心在我們靜下來的時候,它又能發揮出來什麼樣的功能,這是值得我們依照著佛法的智慧,來商榷一番的。在佛門裡面,我想大家聽過了,很多有關於心的闡述,甚至有時候我們來評判一位高僧,是否真正的得道,一個標誌是什麼,就是看他有沒有明心見性。

好,跟諸位講一下在佛門裡面,非常著名的一個公案。公案就是典故的意思,在唐朝的時候,有一位非常傑出的禪師,叫做惠能大師,他當時也就是明心見性了以後,一路遊走到現在的廣州光孝寺,那麼在當時光孝寺中,有兩個出家的師父,正在圍繞一個話題,有各同的意見,因為廟裡面大家去了知道有那個幢,就是石頭刻得很高的,表達正法久住的意思,它幢上還掛著幡,那個幡隨著風,吹過來飄動著,來回擺動,當時就有兩個小師父,一個說是幡在動,一個說風刮的風在動,正在爭論不休的時候,就被六祖慧能在旁邊,就橫著這個點醒了一句,我們常說的點化點化,就在這時候用工夫,他說既不是幡動也不是風動,是仁者的心動,由此也作為,禪宗第一個公案,從此使六祖慧能大師,展開了他的弘法之路,這就是明心見性,般若之心的功德。

當然,對於這個心千百年來在佛教史上,有非常很多這樣的例子,就是說證明到,確實我們真實心的狀態,它可以有無量的(妙用)發揮。

在佛教史上有這麼一則公案,是一個大德每天用他毛筆書法書寫《法華經》,他把這個作為他修心靜心的一個功課。但是,在書《法華經》的過程中,古代又沒有電,由於他凝神凝到一定的地步的時候,就把妄想給熄滅下來,在這個熄滅的過程中,他一直提筆在寫《法華經》的內容,提著提著,寫到天已經黑了,由於他把這個心,就妄想的這種分別,附在那裡不動,所以導致世界,白天黑夜也把它凝聚在那一刻,所以他一直寫,雖然天黑了,在他的世界裡並沒有黑,一直還拿著筆在抄寫《法華經》,結果在這樣的情形下,他的侍者在門口,瞅他的師父在幹什麼,瞅他的師父在幹什麼,看到屋裡一片漆黑,看不到他師父,一說話,知道師父在,他說天已經黑了,怎麼不掌燈,還能看得見呢?這句話,一旦入到老師父的耳朵裡,馬上這個妄想又啟動了,果不其然當下伸手不見五指,可能要理解這樣一種,公案所形容出來的境界,因為非常人所到之處,所以我們會覺得心存疑慮。

還有一位在佛法裡面,非常有名的大德,叫做鳩摩羅什法師,他是我們現在幾乎是所有經典,都是通過他把這個印度的梵文,到漢語做了成功的轉化溝通。那麼他在小時候,也有這麼一次經歷,就是跟著他的母親,到廟裡面去禮拜的時候,廟的大殿旁邊有這麼一個鼎,我們現在在寺院裡面也常會看到,就是這麼一個大銅爐,他當時的年齡十歲還不到,大概七歲的樣子,那麼隨著他母親焚香的時候,他小孩嘛,就一手把這個鼎拿起來給舉過頭,就把這個銅鼎給舉起來,舉過頭的時候還在那兒如如不動,結果旁邊不是有這個遊人和旁觀者嘛,覺得非常的驚訝,說這個小孩才有七歲,只有這麼高的身形,那麼他怎麼能夠舉起,把自己這個體積,超過了重量比自己還重的,一個銅鼎能夠舉起來,他們覺得不可思議。

結果由於他這麼一提醒,把這個鳩摩羅什法師的真心,就給壓下去了,把這個妄心,分別心給調動出來,所以他當時反觀仔細一想說,是啊,我這個身體這麼矮,份量這麼輕,怎麼可能把這個銅鼎給舉起來,這個分別一出現的時候,這個鼎就壓下來,他就撐不住了,只好放到地上,諸如此類的很多,可能我們還會覺得說,是否真的有這樣的公案,或者是佛教史上的杜譔,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實例。

我記得曾經在一個媒體報道上,有一個媽媽帶著她的小孩買東西,從超市里面出來的時候,由於撲面過來一輛車,剎不住了,她的小孩越過欄杆往公路上走了,馬上就看這個車要把她的小孩給碰的時候,被她的母親看見了,由於這個千鈞一髮之際,母愛這種動力,她就拼了全身的力量,上去硬生生的把汽車給擋在那,你看這樣的一個現實的實驗作為例證,就是有時候我們的心力,可以做超常的發揮,但是我們並不而知,在這樣的情形下,一個女眾,她的力氣還不如男人,但是她可以把一個正在,停不下來的汽車,小轎車給它擋在那,這樣就是已經把這個心的,本有的功用給它發揮出來,但是在一般人的眼裡,就覺得這很不可思議,我不知道從故事的實驗上,是否會給大家做一個啟發,總歸一定是要有宗教的禪修體驗,才能夠走進這個般若之心的真實境界。

那我們現在要講到說,到底什麼是《心經》之心,除了在佛法裡面用佛性來表達它,有時候又有一個詞叫做真如,真就是真實的狀態,所有宇宙萬法的真實狀態,就是這個《心經》的心的呈現,所以有時候我們又把這個《心經》,叫做遍法界之心,這個遍法界之心,雖然成佛了的聖人,他也是這麼一個狀態,並沒有增加多少,雖然是依然在這個煩惱中,打滾的凡夫,我們常說的凡夫俗子,每天有好多的貪慾嫉妒,乃至分別心,但是他這個心並沒有減少,所以有時候又把這個心叫做遍法界心。就是這個心的能量,是週遍整個宇宙。

那為什麼之所以稱之為一個凡夫呢?就是我們把這個心,用在我們自身的身體上面,後面會給大家講,為什麼用在我們這個五蘊之身上,雖然在五蘊之身上,很多時候我們靈機一動,就會讓這個心的能量顯發出來,你好比說,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表達,你看我這樣說一句話,那麼坐在對面的同修,他能夠感知到就能夠理解,但是其實我們中間沒有接觸,你怎麼能夠理解我所表達的意思,就是用這顆心,它是週遍整個宇宙的。我們現在腦子裡面一想,我曾經旅遊過好多的,風景絕佳的地方,或者到過北京的天安門,或者到過上海的南京路,可是雖然我們現在身在這裡,但是我們的念頭一動,好像天安門、南京路,這樣的影像,馬上就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

我們會錯以為,這是一種腦海中的浮現,其實它依賴的就是我們這個真心,整個週遍宇宙的一個功能。我們每個人的交流,我們自己看書的時候這種理解力,乃至我們對這個世界整個的認知,都是依附在這個真心之上。但是我們又用錯了這個真正之心,所以在這個時候,把一個屬於分別妄想心的狀態,就叫做什麼呢?凡夫。把打開這個心,用到這個心真正的,週遍法界的功能的時候,就叫做聖者。所以依照著這樣的一個修行的道理,和它透露出來這種靈光不昧的智慧,那麼我們就可以說,把這部《心經》貫徹到,自己的身心世界中的時候,慢慢的修行,就可以見到我們的本來之心,也就是經裡面講到的《心經》之心。

這時候又出來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會覺得說,那法師你講了這麼多,那你講的也是語言表達,我們聽的也是意識分別,不能夠這樣的話,我們根本就沒辦法去理解,可是你又說理解,並非這個真心的狀態,這是一個矛盾,佛門裡面有一句話叫做什麼呢?道不可解,就是這個真正的用心之道,我們是沒辦法用語言和思維,來達到它的這個本來面目,但是入道之道不可不解,就是我們要既然往那裡去走,那我們現在這個梯子,還得搭在這裡,所以說整個我們的,對於佛法的這個語言的闡述也罷,意識的理解也罷,一定是什麼,透過我們現有的這個凡夫心,來趨向於聖者的這個般若之心的,一個次第而已。

所以真正的要悟道這個心,就是要從這些佛門的典故,乃至道場裡面的一些功課,每天你比如說這部《心經》,我們既可以把它作為一個功課,每天把它背誦下來,一遍又一遍的相續的,這樣的去背誦,很可能讓我們的心靜下來的時候,就有一個禪定的功夫相續,會把這個真心顯現出來。如果你把這個《心經》背下來以後,為了求得這個凡夫和聖者之間的感應,也就是這部《心經》的主人翁,觀音菩薩的加持,那麼你也可以把它作為一個什麼,求感應而作為虔誠的讀誦禮拜,也行。當然更重要的就是,我們依著這個《心經》的智慧,依著它所羅列出來,這樣的一個真理之路,把它趨向於說,對於心的開發,這是一個佛法的真正內涵。

所以我們今天第一次就跟大家講到這裡。希望我們依照這樣一個《心經》之心,心靈的腳步,能夠達到一個沉默的頂點,這就是一個聖者的最高分定。好,南無阿彌陀佛。

第二講 唐僧取經

阿彌陀佛,諸位吉祥。今天的主題呢,想跟大家說一下,這部《心經》是怎麼變成我們漢語的。大家要知道,當時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講法,後來從梵語到漢文的成功轉化,多虧這些歷史上西行求法的高僧,所以大家讀《心經》的時候呢,會看到它的翻譯者會寫一個說,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這就是這部《心經》的譯者。

所以今天呢,就給大家說一下,這個主人翁。大家一般對於這個玄奘法師,也就是唐僧的觸摸呢,基本上都是從這個《西遊記》開始的。我們每次看的時候,都會被那個片頭曲「你挑著擔,我牽著馬」,好像非常的唯美,但是真正的現實中的取經之路呢,並沒有這麼的瀟灑,特別是中途歷經的磨難,也許我們在看《西遊記》的時候,會記得那個《三打白骨精》,大家都會被那個場景說,白骨精說她的血食來了沒有,最後得知唐僧上山來了以後,就非常高興,說吃了唐僧肉,益壽又延年。可是我們往往不知道重點,唐僧最可貴的,並不是長生不老的肉,而是他西天求法的精神。

我們這裡講到的唐僧,作為玄奘法師,在歷史上是確有其人的,就在我們現在的河南,生下來以後,非常的天資聰慧,可能是生生世世跟佛門有緣吧,就是發願要出家為僧,但是現在我們來,總體的了解玄奘法師的話,確實他是我們,不管是佛門內,乃至我們佛門外,都是一個被魯迅先生評價為:「中華民族的脊樑」,當之無愧。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了解一下,它可是一個最偉大的翻譯家。因為隨著佛教史魏晉南北朝,印度的佛經,往東土翻譯,那麼翻譯的過程中呢,出現了四大翻譯家,除去我們上一次給大家講的,鳩摩羅什法師以外,還有一個這個真諦和義淨,這個跟玄奘法師,併稱為四大翻譯家。

可是呢,玄奘法師所翻譯的經典和論著,從量上來講,比另外三位加起來的量都要多。特別是他對於這個翻譯的嚴謹度,當時在唐朝的這個西寧寺,後來到了這個玉華宮,因為為了躲避別人這個不斷地訪問,來訪者就躲到玉華宮,一心一意的翻譯經典。他的這種嚴謹度到了什麼程度,現在我們在藏經樓裡面,其實最大的一部經典就是《大般若經》,一共有六百卷,這是我們到廟裡面藏經樓裡面,一定能夠供養在那裡的。那麼這六百卷呢,就出自於唐玄奘法師的翻譯手筆。

當時他的弟子裡邊呢,有的人提出來異議了啊,說這個量太大了,是否可以酌情刪減,但是玄奘法師他絕不同意,他說不可以輕易的刪減,因為這是釋迦牟尼佛聖言的教法,我們不能夠以一個凡夫的理解力,去給它進行切割,所以這樣的嚴謹態度,這是我們現在才能夠,把它三藏翻開,原汁原味的讀到釋迦牟尼佛的教法。由此來看,玄奘法師堪稱是什麼呢?一個最偉大的翻譯家。佛教是通常把羅什法師之前稱之為舊譯,把玄奘法師之後稱之為新譯,所以你看這樣的一位人物,在翻譯史上,它有一個跨時代的呈現。

我們先了解一下玄奘法師,當時為什麼去印度西行去求經,因為確實他在剛剛出家的時候,就顯得與眾不同,對於佛法的教法義理,可以說快速地就深入進去了,以至於當時在長安,有非常有名的當時的大德,像僧辨,法常法師們,圍繞著一部當時很是,流行的一部論典,叫做《攝大乘論》。在講解這部論典的時候,玄奘法師參與,跟他們有一些討教的問題,來迴思辨問答的時候,把這兩位大德都給折服了。

後來隨著他一直對教法的深入,終於在現有的東土範疇內,已經不能夠滿足他,對於佛法這種求知的理想,所以當時他發願,聽到印度有一部,特別是唯識宗這樣一個教法裡面,一個根本論典,叫《瑜伽師地論》。而且又由於當時不斷的翻譯過來的,經典也罷,論典也罷,它們都有一個共性是什麼呢?以意譯為主,就是依照這個意思,並沒有說完全依照著,當時梵文直接的把它譯過來,所以在讀誦和融會貫通上,會有一定的障礙,帶著這樣一個疑問,和這樣一個尋求解決的這樣一個問題,他踏上了西行之路,開始去印度求法。

當然,對於玄奘法師翻譯這部《心經》,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幾乎都是依照玄奘法師的版本。我們也要知道,真正的《心經》是有很多種版本的,為什麼玄奘法師的本子最受歡迎呢?除去說他對《心經》得來的傳奇感應,因為他一路在西天中取經的時候,特別惡逆的境界,都持誦《心經》才得以化解,所以每一次這種經歷,都讓他跟《心經》,深深注入他的宗教情懷。後來他回到東土以後,把它從梵文翻譯成漢語以後,可以說是所有版本裡面,翻譯的最出色的一部。而且在玄奘法師翻譯過程中,他還表達出來一個特色,這是獨屬於玄奘法師,當時所立的一個,翻譯界的規定,不成文的規定。

就是說,在五種情況下不翻譯,包括我們現在讀《心經》的時候,也會知道他其中這麼一個見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是《心經》的全稱。但是「般若」就沒有翻譯過來,那這個玄奘法師當時立的規矩是,一個是在效古的情況下不翻譯,我們知道如果一定要從學術的角度去考證的話,很多時候因為從古到今的稱謂、地點等等出現了偏差,本來可能是同一個事件或者人物。但是會讓人覺得說,是不是,就產生懷疑,所以他說效古不翻,就是傚彷古德不要亂動,以留給後人更方便的學習渠道。

第二個是此方無不翻,因為「般若」它屬於,當時釋迦牟尼佛講梵文,講這樣一個智慧境界,那在中國的語感和語境裡面,沒有這麼一個表達,所以你看此方無,咱們這兒沒有,那麼就還是按照原來的音譯,翻譯過來。就像中國原來不產咖啡,我們直接從外國進口叫咖啡一樣,也是一樣的道理。再一個秘密不翻,現在我們去讀經文裡面,包括《心經》裡面的,後面的「揭諦揭諦波羅揭諦」,這是屬於密說的部分,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一般屬於咒語,在佛教的認知中,它是屬於一個具有靈驗性的,但是秘密的功德的,不可言說的,有靈驗的這樣一種聖言,就是他所表達出來的境界。是從佛菩薩這種證量,把《心經》的心打開以後,流露出來的一種境界。所以你只管去,用自己的語言符號跟它同步就可以,不必要理解它的內容,而是要具足信心,所以叫秘密不翻。

那麼還有兩種,一個是尊重不翻,二一個,多義不翻,就是表達對這個法的恭敬,不能輕易的,用我們的語言把它進行隨意地轉化。般若就屬於這個範疇,再一個因為般若的表達內涵很多,我們光說大家稍微了解一些都知道,「般若」有時候,我們稱之為智慧,但是為什麼還是沒有直接把它,在《心經》裡面叫做智慧波羅蜜多心經,就是因為它還有其他的意思,比如說到彼岸,比如說究竟圓滿,這也是般若所涵蓋的內涵。但是光用智慧來表達的時候,就有局限性了,所以叫做多義不翻,由此玄奘法師對《心經》的翻譯,也傾注了他很大的精力,以至於我們現在讀到,這部寶典的時候,就會覺得非常得流暢和優美。

其次呢,我們說說唐僧呢,可以把他尊稱為好玩的話吧,最不要命的旅行家了。為什麼說最不要命,當時他數次的申請要去西天求經,可是官方不答應。他每天的去勤習苦練,甚至有的時候,這個腿上,綁了一百斤的沙袋,一天只吃一頓飯,要走一百里路,這樣的去練習適應,在這個未來戈壁灘上的這種清苦。可是這樣的再度申請,並沒有給他批下來,說讓他去西天取經,沒辦法,最後之後偷渡出去。偷渡出去以後,一路上在那個戈壁灘上,我不知道大家見聞者,有沒有親自去領略一下戈壁灘,我自己有一次有這樣的經歷,就是在那個從西藏,好像是拉薩到格爾木的途中,要經過,早上十點多的時候,開著車看到說車到山前必有路,馬上就到了那個山腳下了,下午四點鐘還是原樣不動的這種感覺。

所以大家設想一下,我們現在用的還是現代的工具,當時玄奘法師取經,完全靠兩條腿走,這樣的一種艱辛跋涉的毅力,一直支撐著他進行到底。在途中,還甚至有一次來自自己人的一次殺身之禍。因為往西行的路途中,會經過很多的這個小國家,一些地段,那麼會碰到一些當地的人,其中呢有一個叫做石磐陀的,他自己是有妻兒老小的,但是他看見玄奘法師往西行,這種精神,為之所動。當時在激情的催眠下,他自己就覺得我也要削髮為僧,跟著玄奘法師去印度取經。

但是,有時候我們很多人犯一個毛病,就是什麼,說到做不到。一開始激情洋溢,到了半途就廢了,這個石磐陀呢也是如此,可是呢,就如同現代人一樣,他這個愛面子思想也挺嚴重的。所以當時他跟玄奘法師走呢,他退了心了,不想跟他走了。中途有一次玄奘法師在打坐的時候呢,他就動了一個非常惡的念頭,拿了一把匕首,想把他的師父置於死地。為什麼這麼考慮呢,一方面他覺得說如果自己告辭而別的話,覺得很沒有面子,另一方面呢,又害怕他師父呵斥他,就是指責他說你沒有恆心,幾近乎這樣的情況下,可能當時他在西域那邊的一個人嘛,他就下了一個殺心,想把玄奘法師給殺死。但是畢竟是高僧,我們上一講的般若之心,它還是有一定的功夫。

玄奘法師呢,在打坐禪修中呢,已經感受到他撲面過來的這種念頭,所以他在打坐的時候呢,這個石磐陀呢,從後面想趁虛而入的時候呢,玄奘法師就說了一句:磐陀,你想幹什麼?這麼一句話出來,就把他這個行兇的刀子呢,給震到地上,這樣呢,雙膝跪下來,給他師父懺悔,最後呢玄奘法師說了,看你的根性呢,也不是一路可以隨我到西天取經的,那麼你還是自己,留起來你的頭髮,過你的俗家日子去吧。從中可見,真正的要這樣完成這樣的,一個千秋大業,還真的不要命,所以說不要命的旅行家偷渡出去,但是回來的時候呢,是萬人的去迎接。因為他在印度呢,非常得出色,為國爭光。

所以第三個我們怎樣來看待,玄奘法師呢?就是最傑出的留學生。如果對印度史呢,有一點了解的就會知道,印度當時有一個,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學叫做那爛陀。這裡邊有一個首席的講師論師,叫做戒賢論師。他當時是在整個印度,是譽滿全國的這樣的一個大智者。但是這個戒賢論師呢,非常奇怪啊,這也是一次佛門的佳話,也屬於一次不可思議的感應吧。

戒賢論師呢,有一次得了一個非常怪的病,治不好,渾身上下疼得沒辦法,來回打滾,就是治不好,甚至因為他自己也有一些修學,覺得可能是輪迴中的因果報應。那麼他自己就說,想把這一生給舍棄了啊。因為他們都是有智者嗎,說下一生在重來,就不想活了。結果呢,在這樣一次誓願中,當天晚上呢,夢見觀音菩薩給他托了一個夢,夢裡面具體說到什麼呢,就是說,你現在還不能夠了卻這一生的這個色身,因為有東方要來這個智者呢,向你討法,你得把這個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呢,給傳達給他,讓他帶回東土去。這個任務完成了以後 ,你才有這個因緣。

果不其然,後來戒賢論師呢,就等來了玄奘法師非常的啊,師徒之間的這種感情嘛,肯定是一見如故,非常的相契合。在這樣的情況下,玄奘法師我們可以設想一下,非母語的一個學問,這樣的一個非母語的語境中去求學,當時被列為戒賢論師的十大弟子之內,當地的印度學者都比不過他。這樣的一個傑出的學業。

後來隨著他的老師學,學學學呢,有了一定的成就以後呢,到印度到處去講學,講得非常有聲望。以至於後來舉辦了一次印度的,當時呢,有很多的辯論會,那我們也稱之為辯經會,這種傳統現在其實在藏傳佛教裡邊,也有保留。那麼漢地其實也有這古來的辯法,也有這樣的傳統,以前的易經院裡邊在討論的時候,都會出現這樣的一個情況。就是思辨佛的法義。

那麼因為全印度呢,當時有好多的小的國家,中等的,稍微大一點的,聯袂了十八個國家的首領,就是當時的戒日王,非常有名的一個統治者。他本人也是篤信佛教的,那麼當時把所有全印度的出家人呢,差不多集齊了有三千僧眾。這個學者呢,那就是數不清,還有一些外道,比較出類拔萃的,也是對這個宇宙人生,有他獨特的解釋的,來跟玄奘法師辯論。當時把這個論題呢就貼在城牆上,掛在那十八天來辯論的,沒有一個人能辯得過玄奘法師。所以在印度,當時得了一個非常尊稱的一個名號叫做解脫天,又叫大乘天。

我們現在覺得說,好像離我們的時間很遙遠,無非就是他的成就非常的傑出,但是真正要捫心去想想,一個外國人能在別的國家裡面,得到這樣的擁護,那意味著什麼,所以為什麼說最傑出的留學生呢。以至於後來這個戒日王呢,親自設壇讓他登座,拜他為師,拜他為師以後,這就是當之無愧的國師了呀,而且讓他留在印度這個傳法佈教。但是由於玄奘法師呢,並沒有忘了他的初衷。

他當時去西天求經,是為什麼呢。因為魏晉南北朝,翻譯經典論著的時候呢,來了一部,大家群起而去學修,佛陀當時講法可能是面對這堆人,處於這麼一個角度,列了那樣的一個層面,所以相互之間沒有,這個融會貫通的能力的話,就會走入一個表面上看起來,有矛盾的誤區,為了解答這些疑問,他才去西天求法,那麼他的初衷呢,就是說將來求好了以後,學好了,還要回國來利益震旦佛國,我們東土大唐的這些眾生。並沒有違背誓言,所以他婉言謝絕了,這個戒日王的這種盛情呢,依然回國了。

那我們現在設想一下,說個玩笑話,你看我們現在如果留學生留到外國,比如說美國吧,不要說這個國王把你奉為國師了,總統接見你,吃一頓晚餐都高興得不得了了,趕緊要傳揚一下,是多麼大的這個榮耀呀,今非昔比。這就是古人的氣節和精神。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品格,所以他才能把這些寶典呢,請到東土來。所以往往我們立體地,去關照一下這位玄奘法師啊,他確確實實為什麼呢,首先一個他有什麼呢,和尚脾氣。因為當時取經回來以後,他太傑出了。這個唐太宗呢,雖然把他稱之為御弟,可是,就速度地勸他什麼,還俗,娶妻生子。好給這個國家呢,留一些這個後代,拒絕了。說我是一個出家人,是要追求什麼呢,不在世間紅塵裡,這件事要把它放下。

其次呢,玄奘法師回來以後,在我們中國創立了一個,形成一個唯識宗派。如果對佛法有一些了解的人呢,就會知道唯識宗呢,是整個佛的宗派,佛法宗派裡面,最具這個學術意義的一個宗派,非常難學。光這個名詞概念,我們就根本記不住。不要說去再去貫徹它的義理了。所以說有大師學問。那麼在出家的時候呢,他的師父問他說,你出家,為了什麼,那會才十幾歲,他脫口就說,「近光遺法,遠紹如來」。就是說就近而言,我要把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在咱們中國弘揚開來,「遠紹如來」就是這個原則,這個清淨的傳承,一直要追溯到釋迦牟尼佛的時代。所以大家看,「寧向西天一步死,不退東土半步生」的這樣一種氣節,才讓他一路伴隨著,把這個經典取回來。其中就包括我們講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千古品格。這樣的一位大師,當然值得我們尊敬。高山仰止。

那講完玄奘法師,我們為什麼要聯繫到他呢?《心經》的由來就是由他老人家成就的。這個《心經》是怎麼翻譯過來的,玄奘法師在取經的途中呀,經歷了好多國度城池,那奇怪的很,有一次他到這個西域,途中有一個小國家,在城門口看到一個梵僧,就是印度人的一個出家法師,但是這個和尚呢,年齡也大了,也老了,身體也非常的不堪了,我們說頭上長瘡,腳底流膿,很壞透了一樣。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別人一看到他非常的,就捂著鼻子就走開了,因為味道也很濃,沒人理他,只有年輕的玄奘法師呢,當時不計這個老和尚,這個病體和他的難聞的味道,一心一意地給他每天去擦洗身體、換藥,沒有任何的怨言這麼的去做,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呢,終於把這個老和尚的身體給看好了。

你像我們現在這是素昧平生呀,素昧平生的人,無非就是帶著說,他也是出家人,我也是出家人啊,這樣的一種認同感。去伺候這個老法師,那像我們現在的話,有時候自己的親生父母都做不到,久病床前無孝子嘛,他居然把這個老和尚給看好了,看好了以後呢,這老和尚呢,就說你把我伺候的這麼好,我也沒什麼報答你的啊,索性我就傳給你一部法寶,就用梵文呢,把這個口頭傳授,把這部《心經》的內容,就給他念了一遍,那麼聰慧的玄奘法師呢,一過耳就不忘,把它記在心裡了。

果不其然,他在西天取經的途中呀,如果我們看到這個《大唐西域記》,就看到裡邊描繪的,甚至說天上都沒有飛鳥,地下連個活的物兒也沒有,連個植物都沒有,到處有時候就遇到的,都是這個死在途中的枯骨,甚至有時候這種氣象呀,啊,這種飛沙走石呀,惡逆的,這種非人類的這種啊,這個卷起來這種風呀,等等,去襲過來的時候呢,只要他持誦這個《心經》,就是老和尚傳的這部經典,馬上這些境界化掉了。所以從中看了,其實就是這部《心經》一直護持他,成功地到西天取到了經典。

因為我們今天要講這個《心經》嘛,還要觀測到一個觀自在菩薩,這位老和尚是誰呢,就是「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的觀世音菩薩,無處不在。這個千百億化身,這是佛門裡面特別有名的公案。

那麼我們想我們能夠學到這部經典,一方面得益於玄奘法師的成功的語言轉化,另一方面確實是觀音菩薩,這種「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的大悲心。讓這部經典一直流傳到我們現在還能夠聽聞和受持。好,阿彌陀佛。

第三講 觀世音菩薩

阿彌陀佛,各位吉祥。在講了《心經》的經題之後,我們也了解了一下他的翻譯者,偉大的玄奘法師。今天呢,我們要正式邁入經文。那麼讀過《心經》的人呢,首當其衝一句就是「觀自在菩薩」,所以我們這次的主題,就是說一說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無處不在的觀世音菩薩。當我們如果說理解說,佛菩薩的這種聖者的存在呀,確實有時候用我們常規的凡夫心,很難去猜測,你比如說在佛門裡面,會有一個常讚歎觀音菩薩的話叫做什麼,「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就是你應當怎麼得度,他就能化現出來,怎樣的身形和世界呈現給你,點化,讓你走進佛法,讓你打開般若之心。

所以,我們這裡先從道理上理解一下觀音菩薩,就可以說是觀自己般若之心所在,而得自在的菩薩,就叫「觀自在菩薩」。那麼這個就不獨限於說觀音菩薩一個,所有的去依著佛陀的教法去實踐,最後證得般若之心打開了以後,這種自在、圓融,這個廣大這種心體以後,都可以稱之為觀自在菩薩。觀音菩薩,只不過說此類菩薩中的一位最典型的代表而已。當然我們要了解觀音菩薩,因為現在覺得觀音菩薩是出自佛經,甚至佛經裡面都是古文。受過了現代這樣的,這個快速媒體快速文化,去接觸的人呢,很可能就會很難理解到,觀音菩薩作為一種神,還是傳說還是寓言,還是超能量的一種,一種物理現象都沒辦法理解。但是今天跟大家說一下,這是確實可行,從凡到聖。引入一部電影,我們做一個說明吧。

我不知道諸位有沒有看過,《超體》這部電影,大概的故事給大家引一下,就是當時這個女主角呀,不小心吃了一種藥品,那麼這種藥品呢,它有副作用,這個副作用呢,它大概的意思就是說,能使我們一般的人呢,把自己的身心能量發揮出來百分之十,可是呢,隨著這個副作用的增強,會發生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五十、七十,不斷的往出來冒,那麼記得當時的情節,就是說以至後來的時候,有人拿槍打她,就打不死她,再後來不斷地深入的時候呢,這個女主角就可以隨時隨地的,到另外的時空坐標中,在那個世界去感受,進退自如,直到最後,她徹底把人說百分之百的能量,發揮出來的時候呢,劇情是這麼表現的,就是最後她身體突然不現了,只剩下就是她當時,她的一個男朋友拿一個手機捧著,上面出來一句話說,「我無處不在」。

其實這個女主角,一部影片裡邊的這個歷程呢,就是觀音菩薩從凡到聖的,修證歷程是同步的啊。我們可以做這麼一個比喻。為什麼呢?因為佛門裡面把觀音菩薩形容說,「無剎不現身」。說白了就是我無處不在。

那我們今天既然開始講「觀自在菩薩」,就要了解一下觀音菩薩到底是何許人。曾經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會在這個輪迴中啊,每一個時期都可能會出現佛法,有佛陀出世講法,那麼觀音菩薩之所以,他的名號叫做觀自在,那就得益於他三個步驟。一個他曾經發過一個非常慈悲的願力,也就是他這個願望,他一定要當時達成,在無量過去劫的時候呢,有一個佛叫作寶藏如來,就像我們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一樣。

這個寶藏如來也是當時是一尊古佛,他當時所這個所屬時代的國王呢,非常篤信佛法,就把寶藏如來,請到王宮裡面去供養他,供養他的時候呢,他其中有一個太子叫做不眴。這個眴就是怎麼,就是連眼睛都不眨一下的,這個大概意思,就表示他非常的恭敬,一絲不苟的去做這件事情,三個月內呢,就一直恭敬地去供養這個寶藏如來。

把這個微妙的這個飲食呀,水果呀,莊嚴具呀,等等就這樣去供養,後來呢,寶藏如來就問他,說你這麼供養我,那你心裡有什麼願望,我可以加倍你達到你的願望。結果這個不眴太子就說,說我呢,最見不得人家受苦,所以說我今天,把供養佛所有的功德呢,都迴向無上正等正覺,告訴大家正等正覺就是般若之心,而且他說,假如果世間所有的眾生,他們在受苦的時候,受苦的情形為我眼所見,受苦的叫聲為我耳所聞,那麼假如我為我所聞所見以後,他們不能夠脫離苦海,我就不成正覺。

這個願力發出去以後呢,後來他修行成就了以後,果不其然,就具足了尋聲救苦的功德。這是跟他曾經的願力有關,那麼他怎麼得到這種,般若之心的境界的呢。另外一個,這是又一世叫做什麼呢,修證功夫。這個請大家關注一下,因為我們也不必要為佛門的很多專業的詞兒,這個擋在了門外,其實這麼一可能直白地講,大家就發現了聖僧的這種修行,我們所很難以理解的境界,可能它是很容易或者相續的,就可以達到。

這個菩薩,當時因地的時候,他這個是在《楞嚴經》裡面講到,講到說這個觀音菩薩曾經有一世呀,他清淨供養一位叫做觀音如來。那麼這個觀音如來呢,教給他一種修行方法,叫做這個聞熏聞修金剛三昧。這個三昧是怎麼修啊,大家都可以實現,我們在這裡再做個實驗,你比如說什麼叫做聞熏聞修,就是以聲音當做對境和載體,來進行般若心的打開,這個聲音,我們每個人你看,我們現在都可以感受到,我在講,大家在聽,用你的耳根在聽。但是呢,我現在不講話,我們沉默三秒鐘,好,不講話的時候,我們耳朵好像沒聽到聲音,一般的人之常情,都以為是這樣的,其實不然,為什麼呢?這個在聽聲音的時候,我聽到聲音了,在沒有聲音的時候,我聽的功能就是,這個能聽的功能還依然未變,這個就是如如不動的心的功能。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在這麼現實的生活中啊,這麼嘈雜的世界裡,我們是沒辦法體驗到,這個深層次啊。這就叫修行。所以當時他聽著這個佛告訴他,他就開始用聲音這個載體,來進行他的修行之路。

最初的時候,當時經文的表達是什麼,「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就是說他一開始聽聲音的時候呢,我們人都會有分別,讚歎自己的,哇很歡喜,如果誹謗自己的,很懊惱。當時觀音菩薩呢,他就首先把這個讚歎、誹謗、哀怨這個歡喜的,這所有的聲音呢,他把它擺平,不去分別,這就是「初於聞中」所有這些,影響他情緒的,他把情緒鎖死,不去被它所動,慢慢慢慢地進行中呢,他就發現說,只有說有聲音和沒聲音這種狀態,並沒有這個聲音出來,對他有什麼影響,是好的話呢還是罵人。循著這個如如不動的這個能聞的功能,他就把心鎖在這個上面不動,一直鍛煉鍛煉鍛煉,最後引發出來什麼境界呢,只有動的這個境界和靜的境界。聲音起來的時候,是動的,聲音滅的時候,是靜的。

那麼再慢慢隨著深入,他發現什麼了,只有說能和所的境界,就是這個動靜的這個感覺,他能感覺動靜的境界,為他所感動。在這樣漸漸,漸漸深入,連能和所都沒有了。就只感覺到一切都是本來這樣的,沒有任何的分別。最後連沒有任何的分別的,這個自我提示也沒有了。在當時經文裡講的就是說什麼,「寂滅現前」。也就是把這個般若之心給打開了。突然間超出世出世間法。所以觀音菩薩為什麼有這個名號,就是他的修行之路。我不知道大家理解了沒有,就是這麼走過來。最後達到這個沉默的頂點。現前感受到了般若之心。

當時經文裡面把它叫做圓通境界。就是這顆心打開了叫圓了。你看我們現在用自己的心的話,用自己的心指揮自己的眼根的話,只能看前面的看不到後面。要看後面的必須轉頭。那麼我們用聲音聽耳朵的時候呢,近處的聲音能聽得到遠處的就聽不到。這就叫沒有圓沒有通。所以觀音菩薩當時訓練,這個修行路就是訓練的,最後徹底打開叫做圓通境界。

所以我們去普陀山拜菩薩的時候呢,最大的殿堂就叫圓通寶殿,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圓通境界。如果要用一個現代話來形容的話就是說,沒有局限性,就可以達到無限的可能性。所以觀音菩薩才能夠隨類示現,度化眾生。所以他這個名字的,最後一個來源就是說,他度化眾生的方式,就是以尋聲救苦而來體現的。我們現在這三個,大家了解就知道說,為什麼觀音菩薩叫做觀世音。

當然就是說,說到菩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原來的了解。為什麼把得了圓通的,這樣的一個聖人稱之為菩薩呢,也不是全部的,菩薩有一個叫做,因(位)菩薩和一個果(位)菩薩。因就是說,開始邁步了,果是說從頭再來了,像觀音菩薩是果(位)菩薩。修行圓滿了以後回過來度化眾生的,我們現在依著菩薩開始,一步一步地學習《心經》,開始學習,心的功能。心的智慧。邁向解脫稱之為因(位)菩薩。菩薩是什麼意思,就是自度度他的意思,覺悟有情的意思,所以這就稱之為觀自在菩薩。對於這個名號的來源,歷史上的翻譯也是不同的,那為什麼我們稱之為觀世音,乃至稱為觀音呢,上一講給大家講過,羅什法師和玄奘法師,作為一個新舊翻譯跨時代。那麼在舊的翻譯中,把觀音菩薩都翻譯為,光世音,光明的光,或者觀世音。新譯從玄奘法師開始,觀自在居多。《心經》裡面就是這麼稱謂的。有時候如果了解一下呢,密宗裡面還要叫做這個,正法金剛,親近金剛。有時候叫做度母。是菩薩的化現,等等如此。我們做一個知識的性的了解。

那麼既然觀音菩薩,有這麼多的形象度化。最有名的一尊是什麼呢?就是千手千眼。依照著我們這個民間的流傳,有這麼一個典故。說是在這個春秋楚莊王的時候,他有一個女兒叫妙善公主。妙善公主,從小非常的善良,也是這個戒殺,常吃素,很慈悲。她一心一意呢想學修佛法,甚至要出家為尼。但是她的父王呢,就非常的討厭她學佛法,沒辦法了,以死相逼的時候呢,拿這個劍要自殺,結果,這個劍一刀一刀的還斷了,後來他父王沒辦法呢,就把她給置死了,置死了以後呢,她的神識並沒有散掉,就去到普陀山。這是民間傳說,去到普陀山呢,後來由於得知她的父王,又得了很重的疾病,他需要的藥引子,是需要這個雙眼,她又化現回來呢,把這個雙眼挖下來,供養給她的父母親,父王呢作為這個治病的引子,由於這樣,楚莊王后來下令,就是給他女兒呢,塑了好多的像,這個像呢,說上面有一千隻手,一千隻眼,當然這是一個民間的傳說了。但是妙善公主,觀音菩薩的法號確實叫妙善。

真正的千手千眼的功德怎麼來的呢?在《大悲經》裡邊有過記載。就是說觀音菩薩修行,修的已經到了一地,大家可能不了解什麼叫一地,從菩薩到佛有十個台階。第一個台階就叫做一地,當時修道一地的時候呢,在這個千光王靜住如來的,講法的時候,當時他們所講的法堂,就叫做觀音寶殿。給他講了一個什麼呢?有的佛弟子們會念,就是我們說的《大悲咒》。現在有時候車裡面,稍微放一下都能聽到這個,《大悲咒》的音樂。《大悲咒》給觀音菩薩一講以後,他就從一地速速地登到八地的水平。也就是從第一個台階,就跨越到八個台階,其中這個功德就是由,這個《大悲咒》來給他加持的。佛跟他說了《大悲咒》以後,他又通過這個速證,就馬上得了千手千眼的這種功德。為什麼用千手千眼來塑造他的形象,就是表他這個法,可以同時地去分身散影地救度眾生。

你看我們在生活的接觸中呢,也會碰到好多觀音菩薩的形象,有時候呢是以三十二種形象,分門別類地給大家,還有這樣的一種,這個工筆畫會供養,像這個滴水觀音是一種,北京法海寺有一種水月觀音。那也是一種形象。有時候,在海里邊騎一個龍頭,那叫海島觀音,龍頭觀音。有時候呢又提一個籃子,做度化眾生 那叫魚籃觀音。還有曾經在歷史上有過一次感應。就是給南京的一個居士送了一個兒子。條件是他把長江裡面飄來的一個菩薩像,給他貼金供到雞鳴寺去,現在南京的雞鳴寺。滿了這個願以後,送他一個兒子。白衣大士就叫送子觀音。各式各樣的示現,隨類化生。

那一般因為既然是尋聲救苦嗎,般若之心打開的是遍法界宇宙。那在我們這個通常所說的,六道輪迴中呀,觀音菩薩所現的這個身形還是不同的,在六道輪迴中,比如說最苦的世界裡面,地獄的眾生呢,就是由千手千眼觀音去救度。因為大家太苦了嗎,所以表這個法就是說,同時能夠趕緊讓他們,逃離這個地獄的苦楚。像這個餓鬼道的眾生,那就是一般由這個,這個聖觀音來救度。畜生道的眾生,就是由馬頭觀音去救度的。那麼還有修羅道的眾生,就是由十四面觀音去救度。在我們人道裡面,是由准提觀音來救度的,這是通常分門別類說,實際上觀音菩薩救度是無處不在的,千百年來對觀音菩薩的感應,在我們神州大地形成了,「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信仰。這就得益於他曾經修行而來的,遍法界功德。正因為如此,我們現在每次有苦難的時候,只要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面講到,常念常恭敬觀音菩薩,就能夠得到他的尋聲救苦。

那麼,剛才給大家講到說,觀音菩薩的修行之路。正一路走上來,才能得到尋聲救苦的功德,為什麼叫觀自在呢,這裡我們還可以做另一種理解。就是說無處不在。也就是說處處都在也叫觀自在。你想我們常說的,只要我們的念頭一動,觀音菩薩就會尋念而來。那如果他沒有把般若之心打開。具足整個遍宇宙的能量的話,你想像我們人一樣,這求救,那也求救,同時到哪去呢,十里外求救,一百里外求救。一千里外怎麼去呢,那麼遠,風塵僕僕太遠了,所以這個時候都是要提升我們的視野心量。來了解佛法所說的這種解脫境界。就叫無處不在。

無處不在的另外一個表達,就是處處都在,既然處處都在,那麼這裡也在,那裡也在,只要有感,當下就應,所以叫做觀自在菩薩,當然觀音菩薩,怎麼得來的這個功夫呢,就是經文的下一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好,我們下回再講給大家。

第四講 何為般若

阿彌陀佛,大家吉祥。今天邁入我們《心經》的第四個主題,何為般若。上一講的時候給大家講過,說這個「般若」呢,是因為尊重和多義,所以沒有翻譯過來。但是沒有翻譯呢,它就有時候讓人摸不著頭腦。啊,很多人讀誦經典呀,學修佛法呀,就會問什麼是「般若」。還有的人很有意思,問什麼是般若,他說法師啥叫「般若」。因為讀到漢語裡邊來,往往容易讀成一般兩般的般。其實呢,它因為是梵語,依照音譯過來,包括佛典裡面有一些「南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等這些 諸如此類都是原譯過來的。就是從音節上譯過來而已。

那麼講到「般若」,這裡要講這個「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我們先且不用說般若,還有深淺,何為「般若」,接觸佛法,如果說念佛的話,大家都懂,「南無阿彌陀佛」都會念。你說持戒嘛,大家都知道說不能殺生,不能打妄語。你說來一個咒也會念,說:「嗡嘛呢叭咪吽」。說一講到這個「般若」呢,就搞不太清楚。也許有的對於佛法有一些接觸。但是零星散散,不知道「般若」真正的一串,串起來它的全部內涵。所以我們要知道哈,為什麼當時釋迦牟尼佛,在四月初八降生的時候呢,有一個動作,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並不是說傲世全球,或者說這個看不起人類,而是他非常自信,要講「般若」之法。這個法,世界沒有。聽不到,也不理解。

之所以佛教能夠從西天到東土,千百年來數次的興衰,但是還沒有被截斷命脈。為什麼, 就是它的般若義理。這個「般若」的內涵。這種思想呢,既不同於世間的學術,也不同於學問裡面的邏輯,思辨。它真正的是一個什麼,只能夠去悟和證。但是不能夠去講和想的東西。當然我這麼一說,可能大家還是會覺得有些澀。到底何為般若呢?首先我們還是從,翻譯的層面,方便來說一下,在中國,把它勉強地翻譯叫做智慧。為什麼說了不翻譯,又翻譯為智慧呢,確實「般若」智慧呢,是佛法的一個核心。一切的經書都不能離開「般若」這個內涵。但是呢很多時候,我們又走到許多對「般若」的誤區,對於智慧的誤區。

你好比說,這個人很聰明,告訴大家不翻譯之一,就是害怕誤以為,「般若」就跟世間的聰明混為一談,那個在佛法裡面叫做什麼呢?俗情智慧,又叫做世智辨聰。你看很多時候,有的人非常的左右逢源,八面玲瓏,人情世故特別的油。但是呢,這是一個學佛來講很可悲的狀態。所以你看,如果大家知道《紅樓夢》裡面,王熙鳳機關算盡了一輩子。最後賈母給她說,你需要修些福。就是你太聰明瞭,就失去智慧了,所以沒有翻譯。

第二個為什麼呢?就是又害怕跟這些外道呀,神神道道、仙、靈、鬼、怪這些,這些呢混為一談,以為是給你顯個異。就以為這是佛經裡面講的般若法。所以又害怕這叫做什麼呢,邪智邪慧。有時候我們接觸一些靈異的東西啊。它確實也有一些,所謂的超能量的一些發揮。但是呢,它走的路可能偏掉了。就比如說我們學佛的正法。我們從中間走的,這是制高點。但是似乎你從兩邊走,也能夠到達一個高度。問題是離這個正知見。正確的道路呢,越來越遠了,得彎回來再往上走。所以這個在祖師們稱之為,邪智邪慧。現在的好多外道呀,魔頭呀等等很多。

第三個呢,還有一種學佛法,他對這個心打開到一定的地步了,沒有徹底打開。你比如說,在佛法裡面有一種聖人叫做阿羅漢,他所證的境界,只知其然不知道所以然。修到這個般若之心,質量是一樣的,但是呢,這個數量不一樣。沒有達到徹底的打開。這叫做什麼呢,偏空智慧。所以我們今天講到的這個般若智慧呢,是指的只有佛菩薩具有的叫做中道智慧。也就是叫隨緣自在。前面講的看破放下也罷。一切萬法唯心所造也罷。都是在形容這個自在。只要我們得道了這個智慧的自在。那麼就可以稱之為解脫了。所以凡夫跟聖人的區別,就看他有沒有智慧,有沒有「般若」。

我們現在看待一切的世間萬物都是顛倒的,都是妄想的。但是呢,聖者看的都是把這個顛倒要給顛倒過來,就叫做般若。那首先你把這個顛倒要顛倒過來,前提一個條件是什麼呢,你需要把現有的格局打破,把它盤活。所以「般若」有一個另一個表達就叫做空性。這個可能大家就比較貼近了。因為我們一說,到這個廟裡面拜一拜。覺得說入了空門了。說一個法師出家,也說他看破紅塵,遁入空門了。所以「般若」所謂的空,但是大家不要搞錯了哈,這個空絕不是說,我們把有的東西把它抹殺了,滅除了以後,顯現出來一塊空地叫做空。你看為什麼總是不敢翻譯,就怕在這個上面理解錯了,這個真正的空性呢,又叫做畢竟空。有時候叫第一諦空。真正的這個空性顯現出來的時候啊,也就是般若之心。

它是怎麼一個狀態呢,既不執著現象界的有,也不執著形而上的空。而是中道了空有結合,一個當下的自然狀態。而且這種自然狀態也不能執著。就這麼難以把握。所以這樣的難以把握的時候呢,祖師們講到《心經》的時候都會說,有好入,空難解。一千個人往往會有九百九十個認錯。就以為是除去有的,剩下空,虛空的空。所以我們一定要直白地了解一下,當我們具足了般若智慧以後。會有一個什麼反應呢,既能夠舍棄一切世間的稱心如意。就是你沒有貪著了,因為萬法皆空嗎,如夢幻泡影一樣,人的一輩子像春秋大夢一樣,具足了「般若」就醒了。但是這只是「般若」的一個層面顯現,往往一些修道者會誤會以為說,那我就躲起來,眼睛閉起來,什麼也不見啊,什麼也不理,錯了。真正的「般若」,最佳的質量在哪裡體現呢,在他還能包容一切,不稱心如意,亂七八糟的東西,還能包容,具足了這樣正反兩面,那麼我們把般若修到家了。所以大家要問什麼是「般若」,這個只能悟。

好比說我們有時候呢,人都會有情緒,別人撲過來一句不中聽的話吧,當然這打比方啊。不代表法師是要說髒話,中國的有時候說,好罵一個「他媽的」,我們一聽見這個話就覺得說,這不是侮辱我嗎?馬上就火就冒上來了,這個時候就是凡夫的表現,沒有「般若」了,那我們試著想一下「他媽的」,把「他」和「的」去掉,再加一個「媽」,「媽媽」,同樣還是同樣的字,還是同樣的語言,但是呢,整個感覺就變了,所有呈現出來是母愛,是依靠,是溫暖。你看這個「媽」字,從始至終沒有變,為什麼我們的心在上面起伏跌宕,就是因為沒有般若之心。這樣的話我們就知道說,人生呀,總是這樣,你如果用般若的智慧,去觀看整個人世間人的一生,不管春風得意的時候呀,他也會下來,不管你傷懷孤寂的時候,他也會過去,你一直持有這樣的一個平靜的心態,這就是般若的初體驗。

這裡跟大家講一下,我們那會兒初出家的時候啊。今年出家都十六年了,剛剛出家呢,在普陀山讀佛學院,啊,因為小和尚裡邊嗎,還是流行很有才氣的,閩南佛學院有一個小師父呢,也是剛剛出家,十八歲的青春年華,他當時非常有才,就寫這個出家遁入空門以後的,這種自在灑脫。他講到說什麼,「小住人間十八秋,遁入空門復何求,青山借我袈裟地,笑看花飛雨水流」。你看這多有智慧,「小住人間十八秋」就是什麼意思,就是我們在這個人世間呀,就像旅行一樣,最後都得離開,那既然已經出家了,看破放下了,一切世間還有什麼求的呢。大家要知道人的煩惱,有求才有痛苦,正好出家了以後修道,「青山借我袈裟地」,就是搭著這一身袈裟,自在灑脫的做一個出世的一個修道者,「笑看花飛」,所有人世間的愛恨情仇悲歡離合,我看著跟演戲一樣,這就叫「般若」。

所以我們由此而見,你看每個人都有一輩子的摯愛親朋,一輩子的六親眷屬,可是仔細想一下呢,人生一世,草木百年了,就跟買車票到了火車上一樣,偶爾坐在一起徹夜地長談相聚甚歡,可是第二天汽笛一響,火車一到站,各下各的路,沒有人能替代。所以什麼叫做「般若」呢,就是在這個冷眼來看,世界的一切真實情況,就是我們一般的人都是眾裡尋他千百度,踏破鐵鞋追求名利,「般若」就是驀然迴首的時候,這樣才能看淡「般若」的這個智慧,通常不是叫做燈火闌珊嗎,這是一啊。

當然我們說,了解到「般若」,既然說有苦,那麼我們就要放下苦。大家要知道,雖然能夠看破這是初體驗,進一步你還得什麼呢,跳過才是真「般若」。上次在道場裡面呢,有時候很有趣啊,有這個信徒老太太,她學佛雖然學了,她很執著,去拜佛的時候呢,前面只有一個拜墊,那兩個啊,這個都是居士都要想拜一下,結果呢,被一個搶先了,她沒有佔到,當時就很惱火啊,說你沒有讓著我,我排在你後面拜了,受不了了,兩個人就杠起來了,杠起來,一個還朝著一個合掌說,您「阿彌陀佛」了,當時就雖然是念著佛,可是發泄著她內心的憤憤不平。這就是學佛了,號稱看得破,但是沒有跳得過。真正的「般若」這種情懷,就是不但能夠受得了苦,任得了勞,還能夠什麼呢,任得了怨。但是我們很多時候,只能任勞不能任怨。你看彌勒菩薩說什麼呢,誰要把吐沫吐在我臉上,我仰頭看著天,它自己幹掉,這就是能容難容之事嘛,所以他的大肚子就代表「般若」。當然我們這麼一聽以後,覺得說,唉呀,「般若」就是,不但能夠看得破,還能夠跳得過。

我給大家講還不夠,為什麼?因為在逆境來的時候,你能過,這也是淺「般若」,我們不是要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順境來的時候你還能扛得住,這才叫深「般若」。很多時候。你看曾經,有這麼一個老師,他教學生,他非常的兢兢業業,也很講這個師德,也不追求什麼名利,那這樣每次這樣去教育學生,大家都非常讚歎他,後來呢,有一個同學比較會說,順著他這樣去阿諛一下說,唉呀老師呀,您真是我們心目中的這個模範,在這樣一個追名逐利盛行的時代,能夠有您這樣的一種清高,這樣的品德,已經非常難得了,這個老師一聽以後,馬上就跟豬八戒吃人參果一樣,沒有一個毛孔不舒服,這個時候就叫上當,所以什麼叫做「般若」,「般若」還包括如如不動。這就叫般若之心,所以大家都知道什麼叫做「般若」。如果我們上到五台山,看到文殊菩薩手裡拿著一柄劍,就是砍斷我們的分別煩惱心,這就是表顯般若,觀音菩薩剛才講了三十二去示現,這就是運用般若的。

當然,如果說從這個道理上來講,從佛的教法上來講呢,還是有三個次第,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在佛經裡邊啊,我們常說佛法不是博大精深嘛,在佛經裡面是怎麼專業的,來表達這個「般若」的。如果說從凡夫開始接觸佛教,到最後圓滿的修成一個佛果,其中呢,一定要經歷三個次第部分,第一個叫做文字般若,第二個叫做觀照般若,最終圓滿的第三個叫做實相般若。當然,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個深邃的這個概念呢,給我們了解佛法造成阻隔啊,其實很多時候道理呢,只要把他一化就開掉了啊,隨著我們給大家講解,相信大家的心力呢,也會有上有一個攀升啊。下面我們就了解一下。

第一個叫做什麼呢?文字般若。好多時候,我們由於走到寺院,結緣到一本經書,或者看到一個視頻講說佛法,乃至親近到一位出家的師父,他覺得倍感親切,所有這樣的載體呈現,致使我們走進佛法開始學習,這就叫文字般若。如果狹義講究所有的法寶經書,一切的勸世語言,都叫文字般若。因為什麼,以文字和我們的理解表達,讓他們走進這個無言境界。

那麼有了文字以後,指導我們什麼,用心呀,你看我們在講心的時候,講到心的觀照,觀音菩薩一開始,就是用心來體悟這個聲音,到底是怎麼升起的,他發現聲音是一個虛幻的東西,剛才我們說罵人的時候,你在想,到底誰是一個罵者,誰是被罵者,罵的這個概念到底是真實的表達呢,還是我妄想生出來的分別,我的情緒感受,這個就叫做觀照般若。

你看佛門裡面常會有這樣的話,問大家說父母未生之前,你是誰,這麼冷的一機靈,因為這些屬於我們,不在我們尋常的思維範疇內,就會把你提攜到靈性的悟性上來。那你就說父母未生前,我在哪裡呢,本身這個我也是假的,後面會給大家講「五蘊皆空」。這就屬於觀照般若。等到觀照般若不斷繼續深入到,經裡講的深般若的時候,就會證到實相般若,一旦證到實相般若的時候,就可不能說了,為什麼?說不對,只有它們兩個得道的對視一笑,或者相對的一擊掌就明瞭了,不需要多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心心相應,心有靈犀,心照不宣。

可是旁邊的人一看,比如說人家兩個已經證到般若這種空性,是一個高僧聖者,那他們說,唉呀,這個好好好,這個好吃,結果我們在旁邊會覺得說,我愛吃酸的,就覺得這個好吃是酸的,他愛吃甜的,就認為這個好吃的是甜的,錯了十萬八千里。所以大家要了解,我們給大家講「般若」,一定要講清楚。但是呢,現在告訴諸位,般若是講不清楚的,是修清楚,悟清楚。大家要明白這個邏輯思辨。為什麼呢,就是以語言方便,入到無言之境,叫做實相般若。那諸位可能又要問了,既然講了這麼多的「般若」,說了半天「般若」,你說修行,那難道佛法沒用嗎,當然有用了,我們所謂的文字般若,因為是第一步有決定性的作用,就像我們去旅遊吧,比如中國的美景,西湖,黃山,那麼我們在從其他的報道,宣傳上得知說,有這個若把西湖比西子的美景,也有說登黃山天下無山的這種勝景。就會生起嚮往之心,這就叫文字般若。

那麼我們開始啟動前往的次第了,網上查一下怎麼去,趕緊買火車票,機票。到了那兒怎麼住宿等等,反正在所有邁向黃山西湖的路途中,就叫做觀照般若,可是我們要知道前期的引導非常重要,當我們見到黃山的明信片,見到西湖的這種拍出來的影像的時候呢,你還生起了嚮往之心,會去嗎?可是,當我們千里迢迢,真正地登上黃山的什麼始信峰,始信真的有此真景,站到西湖邊,一目瞭然,這個西湖平湖秋月呀,三潭印月的時候呢,就不需要介紹,不需要多言,為什麼?所有的西湖黃山境界盡收眼底,這就叫實相般若。沒必要再說了呀,你要多美有多美,心裡明白了。那大家想一想,「般若」呢是講不清楚的,就是要我們依照著心的體悟,達到這個漸入佳境。以前有的祖師在描繪說,從凡夫到聖人入到這個「般若」的時候,他會說有一個什麼境界呢,他說,唉呀,好比一個搖著小破船的一個漁翁,一不小心,搖著搖著到哪裡去了,誤入桃花源深處。就是一不小心誤入到世外桃源。那一番美景無法用語言表達了。

大家要知道,《金剛經》裡邊有一句話叫做,「一切聖賢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法」就指的是「般若」。當然,我們在般若的這個表達中呢,還有好多的名詞,大家讀佛經就知道了,有時候叫真如,有時候叫法界,有時候叫如如,有時候叫法信,問題是,我們大家呀,只要聽到概念,就會生起執著。你看一說真如呢,就以為真的有一個東西叫真如,一說到佛性呢,就開始提煉佛性,一說到這個實相呢,就開始說,那其他都是假相,拋開假相才能見實相。這個時候呢,開始就進入分別的二元世界,離「般若」就遠了。所以佛門裡面大家去廟裡面拜,常會看到一個門叫做不二法門。真正的「般若」,就是這個無言之境。

千百年來的西天東土祖師,乃至這些聖者們,都是用心的體悟入到這個無言之境。所以才成就了叫做聖人,觀世音菩薩就是修這個「般若」功夫,一直修修修,修的什麼呢,「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了,所以他的功夫,一個是時間久,二一個境界高。這樣的話,怎麼呢,才能夠達到一個效果,就是「照見五蘊皆空」,有一個好的現象出現,「度一切苦厄」。好,我們下一次再跟大家分享一下,什麼叫做「一切苦厄」。阿彌陀佛。

第五講 度一切苦厄

阿彌陀佛,各位吉祥。我們繼續《心經》之旅。在此之前呢,講了觀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今天我們的主題呢,要了解一下「度一切苦厄」。

當然在講「度一切苦厄」之前,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什麼叫做「照見五蘊皆空」。因為它是互為因果的。「五蘊」是佛門裡面常提及的概念,大家要開始聽一下,這個概念所涵蓋的內容。「五蘊」,顧名思義,從數量上來講,五種元素。從這個功能上來講,他有蘊藏的意思,這個「蘊」呢,有時候又被表達為叫做五蔭,就是樹蔭,意思是什麼呢?般若之心,就是我們每一個眾生所具的佛性,這個佛性常在,但是呢,就被這五樣東西,給非常冤枉的覆蓋起來了,所以稱之為「五蘊」。「五蘊」的另外一個解釋是什麼呢,就是聚集在一起,一個蓋還不夠,兩個覆蓋也不算,非得這五樣把它相互糾纏。這個有序的組織,形成一個巨大的騙局,把我們本有的佛性藏在那裡,這就是凡夫的身心世界。

我們了解一下,哪「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樣東西。什麼叫做「色」呢,下面還要講到,這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千百年來,有一個佛門的之冤是什麼呢,就是以為這個「色」,就是酒色財氣之「色」,這就大錯特錯了哈,這裡講到的「色」專業叫色法,也就是說一切的物質存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為主,還有一些隱藏的,只要有物質性的東西都叫做「色」。如果專業的解釋,就是有一個質量還有一個障礙,這個質量就是說既然有它的密度,有它的存在這個佔用現象,那麼把這個物體放在這,別的物體,就進入不到他所佔據的空間了,所以叫做質礙。質量的質,障礙的礙。這是我們指的物質。

所有大家的身體,這是五蘊之一了,外在的山河大地,我們一切的生活用具等等,只要是物質的,都稱之為色法。什麼叫做「受」呢?領納的感覺,就是領受外界所撲面過來的,所有的這種感覺。你覺得說,唉呀,這是苦的、那是樂的、這是喜的、那是悲的,對外界呈現出來的境界,你進行領受,這就叫做「受」。也是我們人生的組成部分。第三個叫做什麼「行」,行是以什麼呢?遷流的狀態。你看我們為什麼說從小到大。又說昨天到今天。就是在我們的錯覺中,始終有一種時間的流淌。其實就是我們心的流淌。本來如如不動的,般若心流淌起來的時候,就是生滅出現了。有生有滅,這就叫妄想的凡夫世界。所以叫做遷流。

第四個叫做「想」,什麼叫做「想」呢?對外在的一切物體,取種種相做種種相。這是高、這是矮、那是男、這是女、有美有丑、有富有貴等等,這些都屬於相。你對所有的相定格的,覺得有一個真實的,這樣的一個領悟的時候呢,就叫做「想」。所以《金剛經》裡面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最後一個指的是「識」,了別的意思,一切的,我們的眼睛看東西耳朵聽聲音,最後要誰來總控呢,就是第六意識進行了別,這是什麼意思?包括我講「這是什麼意思」,這五個字,也由我們的第六識來了解,這是什麼意思,要生起這樣一種自我覺知,我告訴大家,「色受想行識」這「五蘊」,構成了自我的一個錯覺存在感,所以修般若之心的,有時候會把它,傳達成一種什麼信息呢,就是無我,沒有一個我的存在。

如果反觀的話,「色」就是我的身體,所有的這個胳膊腿內臟的構成,哪個是我呢?如果說感受來講,同樣的感受,有些人是快樂的,有些人是痛苦的,你比如說一個美色當前,那麼對於一個好色之徒來講,他就覺得這是一個好的感受,那麼對於一個可能年老珠黃,那個黃臉的,那個老婦女來講,她就會生起嫉妒,她怎麼能那麼年輕漂亮。這就是一個痛苦的感受,所以它是沒有一定的真相的。但是被我們妄想所牽引著,認為真的有感受,乃至這個所有的這些,做的一些想法呀,或者覺知呀,沒有這個「色受想行識」呢。

比如說時間吧,大家都公認認為說,時間是我們承載,我們生命的一個載體,一個人活了八十歲,現在我們到了二十一世紀,隨時隨地,這到那有幾個小時的路程,隨時隨地地都離不開時間的表達,從來沒有一種智慧提出來,時空是我們根本的錯覺。那一樣的時間你說,過去,現在,未來,一般我們都是這樣認知的,我記得曾經有一個,非常輝煌的時代,有這麼一年有這麼一天,就是九七年的七月一日,為什麼?香港回歸,在九七年七月一日之前的時候呢,當時還有人唱的說,唉呀,這個「滄海桑田,抹不去我對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喚你,我的一九九七年」,正當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之前的時候呢,全球的目光都鎖定這個東方明珠,至今我們還能夠記得當時的盛況,香港回歸收回來了。現在呢?一六年,一七年,馬上就是香港回歸二十週年了,同樣的一九九七,為什麼一會是未來,一會是現在,一會是過去,沒有一個定性,所以這樣的遷流狀態,也是我們的錯覺,對於這個遷流的這種感受,其實就是時間的錯覺。

我們這時候很方便的跟大家做一個實驗,因為時間你無非就是當下叫今天,過了一天叫昨天,然後還沒有過的叫明天,那麼我們設想一下,假如果這個時間它是一個實在的,真實存在的東西,它不應該這樣的,沒有一個定性的變化,你比如說就這一天,很可能他在,沒有來之前叫明天,正在過的之中呢,叫今天,然後過完了以後二十四小時甩後,感覺到就成了昨天了,同樣的二十四小時的一個時間質量,為什麼在我們的意識分別心中,一會是未來,一會是現在,一會是過去呢。

當然,如果喜歡邏輯思辨的朋友的話,我可以跟大家再做一個實驗,就是同樣是過去,那這個過去是相對誰說的過去,一定是相對現在和未來,可是問題是現在還在現在,未來還在未來沒有到過去,你要確立過去的存在,一定是有未來,稱這個過去相對而有,就像我們說對簿公堂的時候,有被告、有原告,原告在的時候出現,這叫被告,被告出現了,他就原告,那你這個過去只在過去,未來還在未來,現在還在現在,誰在過去,去相對而言有過去的存在呢,因為未來還在未來,這屬於我們,在佛法上有一個叫中觀裡邊的,這個破我們現前這種我執所引發的幻象中,一個特別微妙的一個邏輯思辨。

請大家不妨呢,隨著剛才的演講深入的思考一下,「色受想行識」,包括我們的了別的意識,當下進行認知之後,全部是一種妄想上的妄想,很可能大家接受不了,這樣的一種說法,因為居然這五樣東西,組成了一個我的存在,可是現在你居然告訴我說,「照見五蘊皆空」,它本質上是假的,誰敢承認呢,身在其中,大家每天都過得這麼歡快,花花綠綠的世界,熙熙攘攘的利來利往,突然間告訴我們,「五蘊」是這個組成的人,我這個自我的這個本質上,它是一個幻想,所以為什麼有時候佛法,我們沒辦法再往深入走了,就是自我的這種虛幻,舍不得割舍開,當下的物質世界,沒辦法接受生命,可以超然於我們這個色身,乃至我們思想的,另外一種高度和廣度的存在,沒辦法接受不了。

由於我的幻覺組合「色受想行識」,導致我的執著出現,然後所有的煩惱慾望,都是圍繞著為我服務,而無邊無際的展開,所以當你看我們有時候說生命不息,折騰不止。折騰什麼呀,一切就是為我所有嗎。一切要我佔有一起要為我支配。但是正是這樣,又引發我們沒完沒了的痛苦,特別是對於一個我的定論大家想想,到底這個上上下下這塊色身,哪個能代表我,說腦袋是我呢,那腳就不是我,說這塊「受」上來講,這一掐,這有感覺疼一下,那難道,右胳膊是我左胳膊就不是我嗎?找不著我在哪裡。

我們現在呢,這個拍攝技術非常的成熟,想有稍微有一些人生經歷的。那麼從小時候,你看看你嬰兒時代的照片,再看看少年時代,青年,如果上了中年,老年,一生的照片,你仔細看一下,到底哪個階段完全似乎不同的形象,屬於是我,這個我是真的永恆不變。有這個始終的主宰嗎?不是這樣的,所以在佛陀的教法裡面,會常會用一句話,說「有假說我法」,這「五蘊」是由假組和成了我的錯覺。又會說云何一切法,一切法無我,那真正要我們免除這個煩惱,去除痛苦,那個最華彩的事件就是破了我執,入到無我境界。也就是般若之心顯現,也就是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時候。

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佛門裡面有這麼很有趣的事,佛陀釋迦牟尼佛,有一個大弟子叫離婆多,離婆多他是怎麼悟道的呢?當時他出去,起身乞食游化的時候,路過一個村莊,路過這個村莊裡面呢,晚上要歇了嗎,要睡覺呀,那這裡的村主,就告訴他說我們有一個破廟,這個廟裡面呢老鬧鬼,如果你不怕的話,你是出家沙門,你就住一晚上可以。他說沒關係,我去。

去了以後,在這個神廟裡面呢,就住在他這個供桌下面,住在供桌下面以後呢,晚上還真的鬧鬼了。一個大鬼小鬼,在這個六道裡面,不是有一種眾生叫做,啖尸鬼,他就喜歡吃這個腐尸,有這樣的眾生,那麼他呢,他們兩個呢,就拉著一個死尸進來,準備在這享用,結果呢,爭起來了,大鬼小鬼都說,這是我拉進來的,不想讓對方用。結果這樣爭執不休呢,就找這個離婆多,來斷這個官司,說一說,說你告訴我,你看見我們進來了,到底是誰拉進來的。

當時離婆多說是鬼也不講道理,那我說是大的,小的就得罪了,他得害我,我說是小的嘛,大的肯定過來,也把我給弄死了,他最後沒辦法就說了實話,說應當看見,是這個小的給拉進來的,結果就把大鬼得罪了,因為啖尸鬼的很凶,就是我們常說的這個餓鬼嗎,他過來就把這個離婆多胳膊給卸下來,就給吃了,小鬼呢,看著向著他,就把死尸的胳膊給它配在上面,這只胳膊也給卸了,也給配上了,腿,軀幹,頭全給卸光了,就用那個死尸的這個,四肢,軀幹,頭給他配上了,早上這個,陽氣上升的鬼道,隱現的時候呢,離婆多又出去了,結果發現,我的思想還是我,所有的身體上下,給換了個徹頭徹尾,他說那我哪去了,著急了不斷的說,我哪去了,我哪去了?結果旁邊有一個得道的羅漢點了他一句說,「本來就無我」,言下大悟了。

這就是佛陀一個離婆多這個弟子的悟道公案。這種公案呢,往往容易被我們理解成,是一種傳奇和一種這個不可思議的傳說而已了。好像不在現實社會,其實告訴大家,真正我們這個,我的感覺,就是由色法代表物質色身肉體,「受,想,行,識」代表精神,自我的認知。這兩樣結合起來,完美的兼顧的,長久以來的形成一個錯覺,我的錯覺。由於在這個時空交叉中,又覺得我出現在這個世界,我出生在哪一年,所有的錯覺,一鉚一環的扣著絲絲入口。導致我們現在沒辦法解脫出來,所以才講到佛法太難修行。而且跟大家講一下,這種難度到什麼程度呢,就是說一開始這種自我執著,比較淡的時候還好說,越來越深,越來越深,根深蒂固的這種依賴性,生起來之後呢,再就很難擺脫。

舉幾個例子說明吧,身為僧人,出去都會覺得說,說你好端端的為什麼要出家呀,你這是窮的不行了嗎?身體有病嗎?還是失戀了?說出家是為了了生死,本身這個世界都是假的,說這個世界假的,你瞎說吧,那我們人怎麼發展呢,都出家了,當和尚了,這個還怎麼傳宗接代,社會怎麼發展,經濟怎麼規劃呢,所以有時候呀,大家要盡量的把我們的身心,視野要往開了打,我們現在對於這種我的深深執著,就如同什麼呢,上古的時期,沒有水,有水沒有電,但是隨著這個電的發明,漸漸的這個世界就有電了,可是在某一個時間段的時候呢,有電還會停電,停了電也無妨,這就是執著到一定的地步,每天必須有燈來照明,要看電視,慢慢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世界沒有電了怎麼辦,已經不能工作,影響到生存。甚至當下就有大批的人,馬上可能就面臨死亡。為什麼?根深蒂固的太久了。

所以當我們佛法的智慧說,「照見五蘊」之我是假相的時候呢,接受不了。很難接受,就覺得當我都不存在了,那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意義呢,就如同我們說,比如說我身上長了一個腫瘤,那如果說我一個人長,大夥覺得這是個病,趕緊把他剷除掉,好了,這是公認的為所大眾共許的。如果說這個毒瘤,每個人身上都長了一個毒瘤的時候,大家就要動腦子了,很可能不長毒瘤的,接受不了,這個人很怪,現實世界就是這樣的境況。問題是什麼,大家都長,還有人呢,認為說這個毒瘤該去除掉,它是處於身體之外的,不是健康的肌體。假如如果所有的人生下來,與生俱來,就長一個毒瘤的時候呢,誰都接受不了,它應該去除。

由此我們就推及到什麼,釋迦牟尼佛當時講法的時候呢,有一個尷尬,不想講法,後來還是有這個帝釋天作為佛弟子,請他轉法輪才開始講的佛法。為什麼呢,他當時有一句描繪,說我講佛法呀,因為佛法呢,太清淨純粹了。這個世間呢,太染污執著。所以呢,我講佛法好比什麼,如入賊國,勸人不盜。就是大家整個全民都是賊,我得到這教化大家都不要偷東西,可想而知,這是為什麼,無上甚深微妙法難以接受。但是它卻是真理。為什麼說真理呢,我們看,由於有我的假相存在。所以才導致了一切的苦出現,「度一切苦厄」。因為五蘊不空,所以有苦。

那跟大家分享一下,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非常生活的自在,花花綠綠的世界,我完美地投入到其中,每天都樂呵。你為什麼要講苦呢,佛教太消極了,因為在佛陀的教法裡邊呢,曾經真切的講過,人的一輩子有八種苦楚,誰都避免不了。第一個由於有我嗎,你看前面有五蘊的我,所以我會出生,輪迴中前身後世的投胎轉世,有一個很大的關口。就是死亡和出生。

出生的時候,依照我們現在的話,因為第六意識的相續遷流,剛才講到的「行」和「識」。所以就把那個影像給淡化了,可是當時的真實場景,人出來的時候為什麼哭呢,娘肚子裡面的溫度非常高,出來面臨外邊的世界呢,猶如冰薄的那個冰,像刀子一樣鋒利,截我們的身體一樣,這樣痛苦。這叫做生苦。而且從我們母親的肚子裡面,生產出來之後呢,經過那個產道,形容為像夾山地獄一樣痛苦。

生下來以後,有一個不可避免的尷尬。就是什麼,慢慢地會變老。誰都怕老。喜歡別人說自己年輕,青春永駐,容顏不老。有時候我們在都市里面的,大商城裡面看第一層,全是賣的化妝品,就是因為怕老。結果老的,縱然你老的過程中也能接受了,這是人之常情嘛,會發生什麼,突變會生病,四大不調了就會生病。生病是一種很大的痛苦。其他的不說了。有時候我們去掛號,連隊都排不上。生病的太多了,所以坊間的一種,這個流傳一種,說你有什麼別有病。再一個可悲的是什麼,一旦有生命的出現,就是邁向死亡的過程。所以生老病最後的結局必然死亡。這就是在一個幻相的世界中,由於我的存在,而導致克服不了的煩惱。所以你看我們臉就像一張苦字一樣。這眉毛,眼睛,鼻子,一個十字下來,後面一個口,有大德寫過,苦才是人生,確實如此。

可是很多時候呢,特別是現在,我得給大家這樣講的時候呢,如果離這樣幾樣遙遠的,特別是年輕人可能不會認同。因為我曾經在這個講法的時候,就遇到過這樣的一個質疑。說他說法師,你身為僧人,可能你能夠看破世間,但是對於我們來講,我覺得我現在的年齡,非常的繽紛的季節,正在這個豆蔻年華的,我覺得很好呀,我每天有人,還有人喜歡我,我也不缺吃,不缺穿,你太消極了。

這個時候呢,我就給他又講了一下,我說還有幾種苦,年輕人容易感受。一個是愛別離,怨憎會,說白了,就是喜歡的人,可能天隔一方,甚至初戀情人,最後沒有終成眷屬。討厭的人,往往就坐在你辦公室對面,或者你要跟他一塊出差。這就叫愛別離,怨憎會。現在有時候三個人之間,感情的糾纏,就典型的,表達了這樣的苦楚。所以年輕人現在很多時候。「受」的是這樣的一種境遇,感情豐富的時候。還有一種叫求不得,什麼呢,看著別人與生俱來的,因為他的福報大呀,因果中他過去培的福多,所以這輩子生下來,就具足的家纏萬貫,不知道有多少資產。你畢生追求,都得不到人家與生俱來的,這叫做求不得。最後一個苦,就是我們剛才講的,五陰熾盛,就是這五樣東西,「色受想行識」時時刻刻,控制我們的身心,不得自在,影響我們的情緒,不斷的發揮,沒有一時一刻能夠停止下來。所以大家要明白,佛法裡面講苦,是一種智慧的表達,並不是說一定說聽了以後你非得,苦淒淒去什麼,就在這種苦的當下的事實中,我們去轉我們的心念,把它窺空。

所以你看只有觀世音菩薩,才叫做「照見五蘊既空」,無我。我們的煩惱痛苦哪裡來的呢,一切人事得為我支配,一切物質為我所有,我沒有得到被別人得到了,馬上心生嫉妒嗔恨。想方設法把它弄得不好,這是凡夫惡業的表達。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必然會有一切的苦厄,如影隨形。這就是我們的人生。如果大家能夠體悟到,這個層面之後呢,就會發現佛法講的苦,是讓你明白這個道理,接受這個事實,然後轉自己的認知。這個念頭跟它用智慧來看破,這就所謂的「度一切苦厄」。

從「觀自在菩薩」,這是一個修道者,叫做人。「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個叫做法。「照見五蘊皆空」,實際上因地做了這個,這個實踐。「度一切苦厄」,是他所得的自在果報。所以這一句恰恰就表達了,人法因果,整個心經的一個綱綜。希望大家慢慢的體悟,當我的執著沒有了以後,那個怎樣的一個解脫境界。好,阿彌陀佛。

第六講 色空之辯

阿彌陀佛,諸位吉祥。在此之前,我們跟大家講了「觀自在菩薩」,之所以能夠「度一切苦厄」,就是緣由他用心的關照,把「般若」的空性,貫徹到自己的身心世界,所以才得到這樣一種解脫效果,那麼今天我們就尋著經文的脈絡,繼續往下領略一路的修行風景。

下面的經文叫作「色空之辯」,我們給它冠一個主題,具體的內容就是「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特別是這個「色不異空」,在我們世間,不管曉得佛法,不曉得佛法,或者說有沒有接觸佛法的,內容到底講的什麼,但是幾乎好像,這句話傳的非常之廣。所以有時候我們覺得,就是它所帶來的誤會,和上面所涵蓋的,錯誤的一些認知,也隨著流傳的範圍,已經超出了我們正確的認知之外。這個「色」,並非是講的我們說的酒色,財氣之色,而是泛指我們所有一切,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

在此之前,也給大家說過叫做色法,全部是指的物質性的東西,那麼為了便於我們去理解和體悟,它一定是從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來進行講說,色法就是指的物質,「受想行識」偏向於精神,所以在了解這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它為什麼在經文裡面,這樣來回正面反面的激盪來訴說,就是說,一方面,要依著這個概念我們走入這個道理,所形容的這個形式上的境界,另一方面,我們在一邊立這個概念走進的同時,還要隨時隨地把這個概念,所引發出的執著給它抹去,其實這四句話,它也算是《心經》裡面的核心。可是我們如果真正的要,體悟它的時候,確實還是不是那麼容易,所以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就是從空上面,我們來做一個帶著大家,從理論和心的體驗,我們做一個,這樣的一個了解。

那麼首先,從我們常了解的空性來講,到底這個空性,它是否有頓漸之分,那麼這個空性真正把它圓滿以後,是否是一個空空如也的狀態,所以我們對於空性的掌握,其實是我們學習,這部經典的核心內容。首先如果說從排除性上來講,就從道理的排除上來講,一般在佛法的劃分中,把它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就是我空,如果說再白話一點講,就是我們的主觀能動性,是一個錯覺。

第二個叫做法空,就是我們所有的認知和領略,這個由自己的思想,跟外在的這個境界,碰撞而產生一系列本能的反應,它也是一種虛幻的境界,所以叫做法空。但是我們在不斷地往空性的,這種究竟制高點走的時候,它不斷會引發出來一個概念,又一個概念,包括我們認為我空和法空。它也是一個空的概念,所以第三個層面,就是講到說空空。

很簡單,我們做一個現場實驗。你比如說我們怎麼體現這個我空,大家要曉得我們一切,這個色身的存在,每天當下都有情緒上,或者這個物質碰撞上的體驗,就比如說我們觸摸這個椅子,但是通常作為一個,一般的凡夫人來講,他肯定是覺得一切都是真實的,而且這個疼痛感也罷,觸摸感也罷,這個情緒的喜怒哀樂也罷,它都是隨時隨地的在發生,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不這樣才怪。

但是如果我們真正要走進,我空的這種心靈體驗。你比如說我們有時候自己把自己,這個胳膊上這樣狠狠地掐一下,通常的時候,我們說在凡夫的顛倒狀態下,那我們感覺到的是說確實在疼,如果你能夠,念念地不忘懷佛法的引領。然後念念地跟進,這個疼痛感不斷地發生,大家可以在自己的身體上做一個實驗,那麼你會發現這個疼痛感,只要你觀察得越細緻,越貼近結果它的這個什麼,真實感就會越來越淡化,所以這就是一種修禪的體驗。

我們指的我空,因為我們下意識會覺得我在疼,如果再從法空的體驗上來講,也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禪修,因為我們一般了解到的,禪修是有一個蒲團一打坐。非常四平八穩地坐在那兒,那也是一種方便的積累而已。而真正的你要體悟這種空性。比如說對於法空的認知,我們每個人都有名字,你比如說我叫宏海,但是我出家之前,並不是叫這個法名。我的俗名是另外一個名字,而且是有名有姓的。在我出家之前的那段生命過程中,如果有人叫宏海法師,我是沒有反應的。但是出家十幾年之後,再有人叫我曾經俗家叫過的名字的時候,我已經幾乎是沒有反應。為什麼,就是一切本來是一個空性的,這種概念性的,大家約定俗成以後,執以為實。但是你去觀察它的本質。它只是一個臨時性的,暫時性的組合性的一個存在。

如果我們能夠每時每刻在生活中,去觀察我的存在。對於我認知一切萬法的這種存在。窺破它當下顯現出來的,這種欺騙性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把握到空性,觸摸到空性的這種味道。當然為什麼又列了一個空空。就是在我們一切試圖把握的過程中,我們還是本能的會產生。一個又一個的定值,一個又一個的概念出生。所以這個時候又用這個空空。來把兩邊進行一個制約。所以大家可能在聽聞這個,經典講釋的過程中,我們會覺得說,怎麼總是這麼多的道理道理道理。其實道理當然不是我們最後的目標。可是道理是什麼?引領我們心靈體驗,它是一個匡正身心的標準。只要我們的身心隨著道理,它的走向而走的時候,那麼道理所追求的這個境界,就會隨之而出。

首先我們跟大家說一下,這個「色不異空」,「色不異空」對空性,我們做一個理論上的排除法。因為我們現在大家都在一個,「有」的現實環境中,「有」就是說我們當真。一切都是真的,我活的也是真的,社會也是真的,人際來往,每天的工作,事業,等等,都是真的。立足於這個本位的世界,所以在設佛陀教法的時候,它趨向一個空的引導。

但是真正如果說,我們入到空性中的時候,它確實是什麼都沒有嗎?並非如此,所以我們除了,從排除的道理上來講,我們再從次第上來感受一下,空性到底它的究竟之處,是一個什麼概念。一般我們聽到空這個詞的時候,大家都會下意識的認為說沒了,其實這個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做什麼?斷滅空。就是說比如說這個椅子,我坐在這裡,那麼等一下我們講經完了以後,我起身以後這個椅子上面就空掉了,我們一般都是以為說這就是空性。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色不異空」之「空」並非如此。

那麼剛才我們分析了半天,覺得說你比如說我們前面也講,原來身體和我的認知,是從「色受想行識」這五個組合,把它結合起來的一個,整體的錯誤認知,這個時候通過分析我們了知到,一條一條地把它拆開,覺得它只不過是臨時的一個組合,它真是並非如此。這個空性,達到這個水平的時候,就叫做析法空,分析的析,通過分析了解,而看到它這個不實在的層面,當然如果要是從速度上來講,和近距離當下的體悟上來講,析法空是通過一堆的道理描述,然後用自己的心參與進行這個觀照,最後很可能會前因後果,而得出來的這個感受,悟到空性。

可是速度上更為快的一種叫做什麼?體法空。就是當體就是空的,因為本來的存在,它就是一個幻相,所以你說時遲那時快,當我們在種種計較過程的時候,你還離不開這個幻相擺佈。還是在「有」的本質中,所以更為快速,更為高妙的一個體悟方法,就是你悟到它當體,當下現前本來就是了不可得的,所以說析法和當體,兩個空的次第上來講,只不過是從方法手段和根基,也就是我們說的,心裡承受能力上來講,進行一個差別劃分。

但是我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個都屬於前期的引導,和操作的過程,真正這裡「色不異空」之「空」,叫做妙有真空,它為什麼要用這個妙有,來進行修飾,它絕不是前面的抹殺掉,一切的斷滅,認為這是空空如也之空,也不是一定要經過一系列的道理,把它給推比出來,那還離不開「有」的世界,這個妙有真空,就是說,本來空和有,它也是一個相對列的講述,你把它融合了以後,入到這個我們說的,不二的這個境界中,這叫做妙有真空。

很可能在理解上,這個次第大家,因為在講法的時候,用了好多大量的佛學術語,那麼我們給大家做一個比喻,可能我們會更有所瞭然,怎麼講?這個斷滅空,就如同說我們,比如說一個鏡子,影現,一切的影像,那麼斷滅空,我們在了解的時候,就以為說要窺到鏡子的這個,功能和它的作用,那麼一定要把影像給除去了,它顯現出來鏡子是乾淨的,可以照天照地。就覺得一定把影子去了以後,所顯現的鏡子才能稱之為鏡子。而這個析法空和體法空,則認為說,影子是影子,鏡子是鏡子,它一定是拋開的,只有這個真正的空性,它等於說是一切的現象,物質也罷,精神也罷,都離不開當下,我們這個佛性的本質。一切佛性的本質,可以承載一切的現象,一切的現象逃不出來,本質的當下作用,不管你能夠走多遠,或者思想能夠設想到哪裡,但是它都沒有離開現前,我們這個本有的真心,前面講到的遍法界心。

這個我們這裡就講到了,說真空妙有什麼意思,就是鏡子和影子永遠是分不開的,但是鏡子也是鏡子,影子也是鏡子,也不能把它混淆,所以佛門裡面有一句話,叫做妙有非有,它不是真的像我們以為,摸得著看得見的有,真空不空,它不是真的是把這些,所有都敗壞了以後,所顯現出來這個空,所以我不曉得大家聽到這裡,我們做一個比喻,在佛法裡面講到空性的時候,把它比喻為什麼?鏡花水月,就是鏡子裡面的花,水裡面影現出的月亮。講到有的時候,比喻說什麼,它是風起雲形,就是雲彩風一吹,雲彩瞬息變化,但是雲彩它胳膊裡面,你把雲撥一下,它沒有障礙,但是你去看,它確實有云彩,所以說空,並不是什麼龜毛兔角,就是烏龜本身是不長毛的,兔也沒有角,那麼它說「有」並非是金堅石礙,就是金子,這麼的堅硬,確確實實有質量,石頭放在那,它就是有一個障礙。

所以我們把這個,進來,出去,出去,進來,不斷地用我們的心靈體悟,才有可能掌握到,這個空性的當下的,這種覺受。其實我們因為這樣,從理論上講,只是一個還是從文字上的推理,希望大家在聽到這一段以後,認認真真地去從自身的,這個當下的生活中,去進行這個體認。

這樣的話,回過頭來我們再了解說,「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千古的名句。它的真正內涵在哪裡。首先我們跟大家說一下,「舍利子」是怎麼來的,因為釋迦牟尼佛當時在印度,他收了好多的出家徒弟,號稱有一千二百五十個人,一千二百五十個人,這一千二百五十個人呢,是隨時隨地常隨他的,而且其中,更有十幾位叫做大弟子,首席大弟子,舍利子就是其中的一位,那他為什麼叫舍利是什麼意思?在印度來講,是一種鳥,這個鳥,眼睛長的非常漂亮。它就是以眼睛漂亮而出名的,印度人當時都叫它舍利,那麼當時有一個女人,她的眼睛也長得非常漂亮,她漂亮的這個眼睛,跟這個漂亮鳥的眼睛,非常相像,所以當地人,就給她送了一個外號,叫舍利。因為那個鳥叫舍利,這個女人生下來的兒子,極其的聰慧,和有善根,所以把他叫做舍利子。

他媽媽懷孕的時候,懷在肚子裡,那麼他媽媽原來,老是跟她的,這個兄弟(摩訶拘絺羅)之間的辯法。因為印度有很好的,這種法義學習的傳統,很可能,他們家也是世家,辯法的時候,這個舍利弗的媽媽,就老是會輸,可是後來懷了這個舍利子以後,就是我們常說的舍利弗以後,她再跟她的兄弟去辯法的時候,每次都必勝,把她的兄弟給辯敗了。為此她的這個兄弟,知道說她懷的這個孩子不一般,還又離開家去遠處去求道,這個尋道求法去了,當然他當時學習的,並非是佛陀的這個教法,由於他為了學法而較勁,指甲很多年都沒有,沒有剪掉,長得很長很長,跟個爪似的。後來我們在經典裡面常會,描繪一個人,叫做長爪梵志就是指的他。是舍利子的舅舅。所以我們現在就知道大概了解一下舍利子。當時是佛陀的首席大弟子之一。最有名的舍利弗和目犍連。這裡把它叫做舍利子。

那麼說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剛才我們了解了空性以後,這裡再去講的時候,就很完美的給它灌完,有時候我們聽聞佛法,還要有訣竅。就是說可能很繁瑣的義理,因為它大道至簡。就是貌似很玄妙的義理,可能是很簡單的一句話,但是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說講得太繁瑣了,就會令智慧退掉,講的過於簡單了,又會讓這個義理不能周全。所以我們下面再灌的時候,就一氣而下。不要讓它的血脈割斷。

什麼叫做「色不異空」,「色」我們前面講到的是五蘊之首物質法,那麼雖然是五蘊之首,但是用這個深般若的空性來觀照它,就是觀察它的真實存在的時候,當體是一個幻相了不可得,所以我們這裡才講到說,「色不異空」就是「色」是空的,那麼我們聽了色是空的以後,下意識馬上又起來一個概念,原來「色」是空的。就有了個「色」是空的概念,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避免這種執著同時產生,所以又來一句叫「空不異色」,也就是說,「色」是空的,沒錯,「色」是「空」的,這個「空」也是空的,還沒錯,所以叫做「空不異色」。如果要把它這個接上來講,就是說「色」是空的,然後「色」是空的這個「空」也是空的,跟「色」是空的,一樣是空的,就叫「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可能大家覺得繞進去了,這並非是文字遊戲,而是文字般若。

那麼為什麼後面,又講到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就要聯繫到剛才我們講的,我空和法空前面兩句,其實就代表了,「色即是空」是我空,可以這麼說,那麼這個「空即是色」,是法空,可是色是空,「空」也是空。又出來一個空。這個時候,就要相對的來進行立,相對的來進行什麼破。所以後面兩句,其實就是「色即是空」是什麼,就是「色」的空,跟「空」的空一樣是空的。「空即是色」就是「空」的空,跟「色」的空也一樣是空的,你看說過來,大家就更明白了。其實最後講的就是,色法和空法都是空的。連「空」也是空的。這句話真正的內涵就是這樣體現,所以我們把它血脈灌過來。明白了以後就好了。

如果說我們這裡也可以,再換一個角度,大家還記得我們此前,給大家講到《心經》之心,屬於什麼?遍法界心。這個遍法界心就是包羅了我們,整體的精神也罷,和物質也罷的兩重概念。整個世界的構成和顯現。都沒有出我們新的作用和功能。那麼如果說配著這個,遍法界心來再了解一下,這個「色空不異」這四句的話,很可能我們會覺得更加明確。怎麼講,就是說,如果從心地上來看「色不異空」,你想色本來是為我們這個遍法界心,所變現顯現出來的,那麼我們去找這顆心的時候,「心」尚了不可得,「色」怎麼可得。

還記得,曾經達摩祖師到了東土以後,傳這個心法,那麼二祖慧可去找他去求法,求法的時候,達摩祖師,嫌他心不夠虔誠,不夠純粹,所以為了表他的心,二祖就著名的就是斷臂求法那個公案。完了以後,說那你好吧,要求法你就求,求什麼法,二祖說我的心不安,達摩祖師那你把心拿來,我給你安。結果他上下找,找不著心,了不可得找不著。所以才覓心,了不可得,心就安了。

我們在學這個遍法界心也是,心都了不可得。唯心所現的色法怎麼可得,所以叫做「色不異空」。可是色是空的這個概念,也是由我們了不可得之心,所幻想出來的一個概念,所以才說「空不異色」,但是為了誤會別人害怕誤會到什麼了,就是整個把它又陷入,我們剛才講的斷滅空的,這種境地的時候,就做一個比喻,就好比我們說,地上有池塘,我們說這個池塘夜色,就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如果皓月當空,那麼正好,這個月亮,會映在池塘裡面。可是我們不要以為說,這個池塘裡面的月亮,是把它攪和得沒了以後,或者說把月亮堵上,不許映在池塘裡面的時候,才以為是空。並不是如此,是映在水裡的月亮本身就是一個假相。當體即是空的,所以說「色即是空」。

可是問題是,你也不能沒有這個月亮,如果你沒有這個水來映這個月亮,那麼就說明什麼,這個水不能夠把這個月亮給映出來,但是水除了有水之外,什麼東西又能映月,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又說了一句,「空即是色」。就是這個水映月當體映出來的。這樣來回我們了解一下,才有可能把這個色空,這個邏輯上的思辨辨析清楚以後,用自己的心情去不斷的觀照,就會有這個空性的感受出來,這就是我們這句話所要,該告訴大家的一個訊息,生命的真理。

當然由於這個佛法傳到東土以後,我們常有一句話,叫做秦人好簡。就是中國人喜歡簡潔明快,舉一反三,所以,本來說完了,這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還得說什麼,這個「受不異空,空不異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但是因為道理都一樣,所以後面索性,就總結了一句叫做什麼?「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就是「受想行識」。這四個精神層面,跟物質層面,同樣也是當體了不可得。這是整個佛法,一代釋迦牟尼佛宣說,教理中的核心義理。所以請大家聽完這個「色空之辯」以後,不能夠把它忘卻,要時時刻刻提在自己的心頭,就在生活中去念念觀察,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希望大家能夠漸入佳境。

上述一系列給大家講了,這麼一個天大的道理,當然在很多人來講,特別是完全沒有了解佛法的人來講,是非常晦澀的,因為幾乎是平日所不到之處,但是大家也不要懼怕這個東西,因為它跟我們的心性是息息相關的。在佛門裡面有一句話,就是既不能夠妄談般若,就是瞎在那說空,也不能夠怕談般若,人人皆可以到達。所以具體我們怎麼能夠切實,從自己的生活中去走進空性,這就需要我們來走入佛法。我們常說的學修,學修,就是不但要從理論上去學,還要從法門上去修,一切這個空性的前提,就是我們所有的,這個學修的一個方法。或者我們叫做這個,剛才說八萬四千法門。

你比如我們常講到的誦經呀,或者說禮拜,或者說念佛,乃至持咒等等,就是讓我們的身體行為,然後還有我們的說的這個口業,乃至我們起心動念的意,身口意,始終鎖定在一個清淨的狀態。乃至包括持戒也罷,包括這個受三皈也罷等等,這些都是佛門裡面的一些學佛,初階的儀軌。這個時候就會可以,去掉我們很多的誤會,以為說學佛,難道為什麼要有這樣的,一個神秘主義的,一個深不可測的,這樣一些儀式。讓人覺得好像沒學過的,覺得總是走不進去,它的功用就在這裡。因為大家知道為什麼,我們不能夠體悟空性,就是我們太當真了。有一句話叫做大家都在演,看誰不當真。你如果全身心地投入進去,那麼過來的就是真實的境界,真實的喜怒哀樂。你如果能夠把心地上抽身出來,那麼當下就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所以這麼多的法門。都是為了讓我們的身心收攝在,一個清淨的狀態。然後空性它是自然顯現出來的,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這個次第。他不是在抓一把抓過來的,不是向外得來的,有點類似於我們說你只管去水落。就是你去拜佛,誦經,只要把心調在清淨的狀態,那麼一切我們的分別,執著,對於這個整個這個,現實生活的這些投入,它會收回來。當下你就能悟到這個空性。如果說你沒有去這麼去做,那麼你還是投身進去,那你始終就是這個水在起伏跌宕。看不見水下的石頭。所以一切的法門,都是為了落水的,水落以後自然石出。

但是我們很多時候會錯誤地去拔苗,到處去找空性,殊不知,經典裡面形容過,說有一個愚癡的人,他到處找出空在哪兒空在哪兒。殊不知他當下就在空之中。所以自然拔苗的話,就會真正把這個(體悟),空性的這個機會,給它錯過。

那麼,如果說我們想去走進體悟空性的話,還是有好多種方法的,除去我們常去這個依照著,佛法裡面提供出來的,比如說長期地讀誦一部經典,《心經》每天都背,背七遍。每天背七遍,每天背七遍,長期以往,你會有不一樣的覺受。或者大家會持這個《大悲咒》,每天二十一遍,一天日復一日的一個定課,那麼長期以往,還是會出來同樣的感覺。當然這是一個什麼,大家都必須經過這樣的一個訓練。是一個死的訓練。經過這一段時間,你攢足了一個,就是說心地上一個,體悟的能量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活的訓練了。你比如說請大家在我們,正在興高采烈的生活的時候,你應該冷不防地想一下,就是說當體悟一下,我原來以為我活著感覺那我是誰,往回想,我到底是誰?天地之間我是誰?就不斷地反觀這個,就能夠觸摸到,那個這種空性的邊緣。

比如說我們在這兒坐著坐坐久了。那我們身體一下子起來的時候,你身體的變化和你感覺是不一樣的,在通常一個凡夫的狀態下,那我們肯定是坐著坐著,我起來就走,反正還是我再走。如果你的心相對收攝到,一個靜的水平的時候,當你坐著的時候是這種感覺,你起來再走,那麼會發現我的存在,很可能是衣袖揮之間的,這種動作。乃至我腳踏地上的時候,一種觸摸,僅此而已。真正那時候我在哪裡,我是誰呢,只是一個,這樣的一個肉體在行進之中。跟這個大地的一個什麼,節拍感受而已。那那個時候的我,就是全部的內容。那個時候,其實並沒有說我的家庭,我的事業,我的生命當下就是如此。這就是空性的修學觀照方。

當我們睡得很熟,一晚上睡得非常的,休息過來。早上只要你眼一睜,我們的意識思想開始啟動的時候,你會說我的第一個念頭,是怎麼生起來的,就我們躺在床上,你就可以修行了,這會兒我怎麼生起的第一個念頭。從何而來的。這個念頭你能觀的它不斷地不斷地,我該洗澡、洗臉、我該刷牙,我該上班,這一個一個念頭又是怎麼出來的,久而久之這些方法訓練的多了以後,自然而然會就是有這種空的初體驗。阿彌陀佛。

第七講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阿彌陀佛,各位吉祥。那麼我們的下一個主題呢,要給大家講一下,什麼叫做「不生不滅」。

在這樣的一個空性的觀照中,或者我們對於一個法門的執持中,一定會出狀況,這是理所必然的,就是只要我們不上心,不修行(還沒有什麼狀況),一旦我們佛法上心的修行以後,一定會出大狀況的,對於空性的追隨不斷的,這種觸摸到一定的地步的時候,它會有一個,究竟圓滿的狀態出現,所以可能如果大家讀過佛教經典,裡面有一個詞,就是修行到不退的時候,叫做悟到了無生法忍。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幾乎將要成功的一個境界,叫做無生法忍。

所以大家來看這句話經文就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是又叫著這個舍利佛的名號,告訴他說,在這樣諸法如夢幻泡影,這個空相,這種真實世界的,這樣的一種境界中,一切的萬事萬物是沒有一個生滅的,沒有一個染淨的,所謂的染淨,我們也可以就是我們說,這個是好的,那個是壞的,這個是善的,那個是惡的。小時候看電影的時候都說,下意識就說,這是好人,會覺得說,這個人善良,他每天都是修的善法,讓大家快樂,行的是善道修橋補路。說這個人是造惡不赦,這個殺人放火。所有的這一切,都是我們兩個二元世界的對待層面。所以這裡佛就講到說,這個在諸法空的這個境界中,沒有生滅垢淨和增減。包括一切所引發的,對待的一種執著。

但是這個現象,這個說的這個道理,跟我們現實社會的現象,是完全脫節的,至少在我們現在看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現在觀察現實的世界,一切法都會有生呀,其它的不要說了,我們每個人是什麼時候,什麼時候出生的都有生日,那麼每個人都會在某一年某一天,去死去,都會有滅。我們整個世界大的輪迴中,它都會有成住壞空,這樣的一個節奏。我們每個人在生到滅的過程中,還有什麼,從生老病死,也是一個週而復始。我們的心念,還不斷不斷的在律動節奏中,有一個專業詞叫做生住異滅。怎麼能這裡講到說一切法,「不生不滅」,就是萬事萬物怎麼會,沒有一個出現的期限,和它滅亡的一瞬。這就是我們顛倒的見解。

真正在佛法修證者,也就是得到大智慧的人,在他看這個整個萬事萬物的時候,確實沒有一個生滅相的。什麼叫做生滅,首先我們要了解生滅是一個泛指。如果說俗一點,就是指它的流動性,它滾滾向前的這種節奏性,所以一切的萬事萬物,你看我們都在轉,地球也在轉,時代在發展,邁入二十一世紀,大家始終生活都是滾滾向前的這種感覺。這是一種錯覺,在空性的境界中,絕對沒有任何一個事物,可以脫穎而出,當真般的顯現生出來。

所以說,我不知道大家了解到,在佛教裡面,有一篇很著名的論點,叫做《中論》。《中論》裡面就描繪這個,萬事萬物絕對沒有一個生相,就是生的一個真實狀態,它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就是為什麼在這裡講到這個,無生才是萬事萬物的真實狀態。因為我們有流動性的心,去對待它的時候,一定會感受它的生滅性,但是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常態,或者大家都認為是絕對的,這個道理的時候,很可能它從根上來講,就已經有了致命的錯誤。這就是佛法的偉大之處。

你看他當時在思辨,這個萬事萬物的真實狀態的時候,他就發現了說,從根上來講,根本就沒有生出來這個狀態,首先我要了解到,你比如說我們都認為說,事物是生出來的,人也罷,一切的萬事萬物,包括這個椅子桌子,它出現的時候,我們認為它是生出來的,但是它的這個生,是經不起推敲的,到底我們說萬事萬物,它是自己生出來的嗎?萬事萬物是不可能自己生自己的。為什麼?因為當它出現的時候,稱之為「自」,那麼所有另外的物體都稱之為「它」,它是不可能自己生自己的。就包括我們人類,也是父母親生出來的,生出我自己,那麼父母親就叫做「他」了。不是「自」,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其實萬事萬物也更不可能,是從「他」生出來,如果我們一定要從,哲學思辨上來講的話,沒有一個「自」的存在,怎麼確立「他」的成立。就像我們去對簿公堂的時候,如果沒有原告不會有被告,相對被告說原告。所以他生也其實是經不起推敲的。那麼是不是兩個人共生,當然是了。我們會說父母親生了孩子。可是我們要知道,這個在佛法裡面解釋,只是一種因緣的體現,就是我們一種幻相,律動節奏。一個因緣一個因緣出現,而導致這個人,我們生下來,還要繼續成長。可是我們如果從根本上以為說,a和b生出來c,是絕對成立不了的,為什麼呢?我們首先從自己不能生自己,他也不能生自己,這個我們是從物體而言,那麼自己和他一塊也不可能生,為什麼呢?就跟一個沙子榨不出來油,另外一個沙子也榨不出來油,那麼你把這兩個沙子搞到一塊,也榨不出來油,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這就是佛法裡面,這個比較嚴謹的一個推比。大家嘗試著體悟一下。就是既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也不是共生。但是也不是無緣無故的生,是因緣而生。因緣就是我們上一講,給大家講到的妙有,如幻如化的妙有,一切的世間就本來如此的存在。很自然而然的存在。可是在這種存在中,如果要論它的實質現象,沒有一個生滅。所以這裡講到的「不生不滅」。

大家想想,如果一定要生,那麼必然會有滅,在生滅中,就會有這個什麼呀,增減。有增減的過程中,一部分認為這是對的,一部分人認為那是錯的,認為增是對的,減是錯的,或者認為減是對的,增是錯的,那麼在這樣的話,一定會就有對錯。就是我們說的垢淨就出來了,所以大家發現了沒有,其實一切世界的出現,都是有分別對待而言的,這句話最終的目標是為了什麼,破我們的相待而有,因為我們是萬事萬物,都是相對而有的。

大家想想,有老年人所以有孩子,有東然後就有西,有美就會有丑,有長就會有短,一切的萬事萬物都是相待而有,所以當我們執著,拿起一端的時候,另一端如影隨行就到了。我們要鑒別一個修道者,是否已經具有了般若,或者已經證悟到空性,就用這個來鑒別。這是一個指標,看他是不是有對待的視野,有對待就是凡夫,如果把它擺平,修平等沒有對待就是聖者。

我們可以把這個作為我們上一講,這個空性的一個進一步鞏固的理解。當然這個從這個法義思辨上來講,還是比較讓人難以接受,你比如說我們現在大家都在首肯,說明明是相對論,一切都是相待而有的,你怎麼能,佛法怎麼會講說沒有一個相待法,生滅增減垢淨都是相待而有,明明現實中確實有,為什麼我們會徹底否定它,大家可以跟著我的話,來做一個實驗。我們在一路不斷地做實驗,就是為了證明有時候我們,習以為常的認知很可能就是錯覺。

你比如說我們是相對,說長和短,這個拇指是短的,這個食指是長的,我們就立了兩個長短的概念,那麼這個長和短,首先我們來講,它是不是一個永恆不變的,出生了以後始終保持的東西,並非如此。一尺對一寸來講它是長的,那麼對於一米來講,它就是短的。在這,如果說我們一定要說,把長的來相待短,對短來說長,就跟剛才講到的原告被告一樣,同時在,你才能成立長短這個概念,你想沒有長,短是怎麼短的呢?向誰說短去,因為有長才有短。就像父子一樣,沒有兒子,父親何稱之為父親。

那麼可是如果我們,再進一步,就是對自己的思想再進行反思。大家看,長短相待的時候,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它就是一個幻覺,為什麼這麼說,你比如說我們要建立一個長,它確實是長的,那一定要有短,來相對成立長的存在,可是我們現在返身回顧一下,短哪兒來的,短也是由長來襯托出來的,現在你要立長的現實感,那麼一定要短如影隨形。問題是短還要等著長來給它印證它是短的,那你怎麼有,短現在還沒有呢,還等長來驗證,你怎麼由短而去確立長,這是第一個反思的問題。

因為長短就存在,我們真實的世界中,可是問題是,我們現在發現它是一個錯覺,再進一步說這個長和短,它是同時出現的呢,還是先後出現的,如果同時出現的話已經出現了,你要相待成立幹什麼,因為都已經出現了,都生出來了。如果沒有出現的時候,那到底哪一個先出現的,我們往往會淪為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一個無休止,這個討論中,其實佛法告訴大家,只要明白雞能生蛋蛋能孵雞。就是我們真正要窺到它,真實的作用在哪裡,它的真相在哪。所以你看,同樣是在我們前面講,這部論典裡面叫做《中論》。

以後如果有人感興趣,可以去投入的學習一下,它裡面就講到說長短相待不成立,它的原話是這樣的,就是說「若法相待成」,如果一個事物,是由另外一個事物相待而出現,「是法還成待」,就是相待出現它的那個,也得由它來相待出現,「今則無因待」,現在沒有一個短來成你們的長,「亦無所成法」,這個長上哪兒找短,去成你們的長。短也沒出現,不曉得大家聽清楚了沒有。反正我要告訴大家說,這就是佛法的微妙法義,不管是我們在聽聞道理,參與思辨。或者是直覺的去讀誦它,重複的讀誦它,記憶它。都會有助於我們什麼,走入這個不生不滅的空性境界。

那可能大家要問了,說,法師,你講了這麼多,到底什麼叫做「不生不滅」。我也沒聽懂。萬一我不生不滅來了,我怎麼對付,它怎樣一個形容,當然我要告訴他的是,就是歷史上千百年來佛門裡面的,這些聖者就不用說了,還有這些大成就的,歷代高僧祖師們,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是以悟到,不生不滅境地,而確立他高僧的身份,這個我們並不是從名利,或者聲名遠播上來講的,或者他富有四海上來講的,都是同他是不是得到了,這個無生之法。

當然我們在這裡借著,祖師們所傳達給我們的一些信息,我們嘗試著走入到,這個不生不滅的境界,了解一下真正悟到,不生不滅的境界的人,是怎樣的一種感受,近代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德高僧叫做印光法師。他是淨土就是修淨土宗,念阿彌陀佛而成就的,他就是由一心一意的,念這句「阿彌陀佛」,把所有的妄想分別,和滾滾紅塵裡邊的繁雜瑣事,給排除掉,然後入到這個不生不滅的,這個空性境界中。

他當時在證悟了以後,向他的弟子們講說的時候,描繪的時候,用了這麼一番話。他說,「已經悟到無生境界的人,他的心態是這樣子,就是這個境界未至不將迎」,境界就是指的一切事情,沒有發生的時候,將來的將迎合的迎,他不去設想或期盼,將迎就是設想期盼的意思,這個事情沒有發生的時候,他不會主動去攀攬的,設想期盼它的到來。「境界現前不攀攬」。攀登的攀,這個攬入於懷的攬。就是這個事情發生的時候,他不會說在這個事情上,刻意地參與自己的情緒和感受,這個攀攬是什麼意思,往往我們一般理解的話認為說,很可能是對這個事情,他產生了慾望了,他趕緊想搶過來得到擁有它,這是一方面告訴大家,就是有時候我們為什麼,有些事情我們逃避還沒有去承擔,這也不是說你放得下的一種體現。為什麼,你看祖師們這裡講到的,境界現前不攀攬是什麼,就是事情來的時候,我同樣也不害怕不逃避,我不貪著是不攀攬的一面,我不拒絕也是不攀攬的一面。因為一切都是如如不動無生法。境界過後不憶念。就是這個事情發生以後,我也不惦記它,什麼流連忘返,或者下一次還怎樣怎樣,他沒有這個心的生滅流動感覺。

所以這個就是這句,「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中,沒有一個生滅垢淨增減的,執著和相狀可得。一旦投入到空性的懷抱,那麼顯現出來的心地的時候,他就是這樣的一種感受,到了這個時候,我們稱之為他說修行已經到了不退地步了,證到無生法忍了。請大家仔細的回去查一下,什麼叫做無生法忍。

我們下面再說一下,這個不生不滅的境界。當然因為《心經》這個知名度太廣了,我們每次去讀誦《心經》,宣講《心經》的時候,都會遇到這個無邊無際的,撲面過來的問題。有些是些疑問,有些是些錯解,還有一些覺得說太過高深了,當然這都是事實存在的,那麼對於佛法,比如說對於《心經》的學習,其實我們並不是說,要大家就是同步的一下,就悟到這個空性或不生不滅,所有的佛法展示出來的時候,它會有三個比較滿意的效果。

一個就是我們跟這個佛法結了緣,慢慢生起興趣好樂,很可能這是我們一生中,才只能到達的一個頂點。那麼還有一些人,他聽了以後,可能曾經有過這樣的緣分,再加上這個深邃道理的引領,那麼他們就會漸漸地怎麼樣,不斷不斷的往高處增走,這是第二種效果。除非有特別格外稀有難得,這樣的人呢,過去就等於說,裝滿一個袋子物品,不斷的塞,不斷的塞,不斷的塞。他已經要裝到這個口上了,裝到口上頭,聽到這樣的一種語感語境,他就馬上這個靈動這個心性,這樣的一種證量就會脫穎而出。所以每聽一個經文也罷,概念也罷,幾乎就是這三個層面的效果,不知道在座的諸位,你在第幾層而已了。

那麼講到這個不生不滅,就會碰到好多疑問,因為你佛法講不生不滅,可是我們讀《心經》的時候,覺得說什麼叫生,我們說人生出來了,什麼叫滅,難道不死了嗎?這是吃了長生不老藥,佛法是煉丹的嗎?或者說「不垢不淨」,可是我們確實,你連佛法也在,提倡大家要多修善法,要少做惡事,那麼,難道連道德的這個標準,也要棄之而不顧了嗎?或者說「不增不減」來講,有的這個學佛的朋友就會說,師父不增不減,那明明這個工資,發的時候錢就多了,花了一個月完了錢就少了,股票升起來了就增了,股票落了就減了,難道這是事實中的現實,怎麼會不增不減呢,這就是我們從這個現象和本質,心性來講呢,我們始終把它給化成兩端,你看我們一路講,《心經》過來的時候,都不斷的提醒,但是我們往往還是在隨時都忘懷,這裡講的「不生不滅」,它是一種體悟到,空性心性的一種心境,而並非是抹殺我們,現前現實生活一切的現象,一切的現象依然還是在,生滅垢淨和增減之中。但是我們就是要從這個現象上,走進它深邃的這個本質,不生不滅之理。

打個比方吧,就好比說,我們說黃金,它是具足黃金的這個金性、尊貴性、稀有難得性,但是我們的黃金呢,看我們把黃金做成什麼,有時候可能黃金我們只會,打成戒指項鏈,這是最多的了,那我不能抹殺戒指項鏈的存在,有時候我們把黃金會塑成,一個非常莊嚴的佛像,供在這個寺院裡,大家做功德給佛像貼金,然後供在那大家頂禮膜拜,會增無量的福德。有時候像這個總統套房,大家去住的,這個高標準的這個酒店裡面,總統套房裡邊,連這個水龍頭,馬桶,或者是浴缸,全部都屬於黃金的,那你怎麼辦,你能夠否定它做了馬桶,它就不是黃金,只有是佛像才是黃金嗎?所以這個我們就是要,藉機來理解一下,所謂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它這個「不」,不是對現象的否定,而是在現象上什麼,它本來存在的一個隱藏的真理,但是我們現在只看到現象的層面,沒有觸摸到真理的這個層面。

就如同說黃金,我們可以說把它做,項鏈,戒指,臉盆,馬桶,水龍頭都可以,不是抹殺這個具體情況,但是我們也可以把它鑄成佛像,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不管是它做戒指、項鏈,乃至馬桶、水龍頭,一直到做成最莊嚴的佛像,從始至終它變換,不斷的在變換中,它黃金的本性絲毫沒改。就黃金的本性這一點沒改而言,我們叫做「不生不滅」。

當然如果大家想再從體驗上去了解一下「不生不滅」,那麼我們可以再給大家引用一下更加深邃的思辨和這個境界的說明。好,阿彌陀佛。

第八講 輪迴

阿彌陀佛,各位吉祥。我們還是進行,我們對於《心經》的學習和體會。下面這個主題就是要講到,可以說是學佛過程中,要邁過去的第一個信仰門檻,就是輪迴的主題。

大家既然知道《心經》,是對於學佛佛法來講,它是核心的,這樣的一個修證體系。那麼其中,必然面對也是不可缺少的,就是輪迴這一步,在怎麼走的,要把它講說清楚。一般我們在這個世界生活慣了,在這一生的事業約束慣了,所以我們在對於這個輪迴這個詞,首先它太賦予,更多的宗教性。有時候覺得不是很科學,乃至大家誰也不曉得,真的是否有前生後世,所以說了解佛法,學習佛法和修證佛法的三個次第來講,我們要知道,要相信輪迴和因果,這是學佛的第一步,那麼要相信輪迴和因果,是修證佛法的最基本的台階。

下面我就依著,《心經》要講的經文是什麼,上一講「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這一大段的經文,就是除去我們說的,「無色受想行識」,前面已經講過了,那麼這個,「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又是何物,轉一個了解角度,我們就要告訴大家,其實這一句話描繪的,就是我們的生活。而且描繪的,不僅僅是我們這一世的生,和這一世的活,包括我們每一生的生,和每一世的活,都在這樣的一個範疇之內。

所以首先,我們走進一下輪迴的原理。可能大家對於輪迴,聽到以後說是一個,剛才講的一個神秘的宗教詞彙,其實輪迴最簡單的理解就是,轉,輪出去轉回來,輪出去轉回來。如果我們覺得,輪迴這個現象難以接受,你就仔細觀察一下,我們現實世界和生活,沒有一個事物不是在輪迴。我們腳下所踩的地球,就是在自轉,由於對它自轉一週的感受,我們覺得一日一夜過完了,繞著太陽轉一圈,我們覺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又一次輪迴,春夏秋冬,二十四個節氣,包括我們人的身體,吃喝拉撒,乃至睡了又醒,醒了又睡,在這生命的過程中,其實有時候,我們沒有仔細地停下腳步來認識,如果你能真切的觀察,萬事萬物無一不在輪迴之中。

包括我們有時候我常講到一個,可以說一個笑話一樣的,就是我們穿衣服都是如此,在某一個年代,可能喜歡穿衣服是,喇叭褲,我記得如果說,有記憶的年齡的人的話,想起上個世紀,慢慢的又流行成,褲子又成窄的了,慢慢又寬了,慢慢又窄了,就是衣服的款式,都不斷地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輪迴進行。所以大家要曉得,人作為宇宙萬物中的一物,也是沒有例外的,以輪迴的角色不斷地向前,進行生活,一生一生,一世一世,可是輪迴確實,又讓人難以相信,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有時候,視野太窄,老是鎖定現前的這個節奏,就忘乎了大環境它的一個,運作體系。所以說,對於輪迴,我們只能夠憑著,我們接受現前世界的現實現象,然後再匹配著佛法裡面,進行的解釋,來進行雙重的配合理解,我覺得應該有,可以產生讓我們,有幾分接受的這個心態。

首先一個我們要了解一下,輪迴的動力是什麼?因為大家知道,世間的自行車要走,人在蹬,汽車要走,一定要引擎發動,那麼作為一個生命機體,人來輪迴,他一定也有主動的這個力量。在驅動這個輪迴的進行,這就是我們大家常常知道的,叫做佛教裡面叫業力。一般我們稱之為叫做行為,只要是你的身體有動作,你的這個嘴巴有語言,剛才講了你的心裡有起心動念,這都屬於行為的範疇。這個行為它並不是說我們,比如說我們所有生活的行為,在過程中,我們會所見的人,所經的事,一天又一天的生活,但是不是我們經過了以後,就完全把它什麼拋諸於腦後,永遠沒有了,並非如此,我們每一天的舉手投足,起心動念,開言吐語,都會留下什麼,烙印。一切的人事關係,生活的因緣中都會留下烙印,那麼這個烙印就是我們說的業力。你所造作的行為,造作的行為,它等我們經過的時候,甩在身後的以為沒了的,它是儲藏在一個東西裡邊,儲藏在哪裡。這是我們第二個名詞,大家要記住叫阿賴耶識。

現在我們社會,這個研究心理學也罷,醫療學也罷,最多深度研究,只能研究到人的意識,裡邊的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我們現在比如說,我們每個人當下,反作用觀想一下自己,就是思查一下我在想什麼,這個是可以做得到的,這就叫第六意識。我不曉得有時候是否叫做潛意識,也是這麼一種稱謂,但是我們每個人還有兩個意識,是除了佛經以外,沒有任何學科,和世間的學問能夠講得到,一個叫做第七識,叫做末那識,末尾的末,這個那,就是那裡的那。這個末那識的主要作用是什麼,告訴大家,就是把精神和物質,整個這個肉身結合的一個,我的存在,始終由誰來,咬著這個我的感覺不放,就是我們的第七識。只要我的存在沒有斷掉,那麼第七識的作用就一直在繼續。還有一個第八識,就是更幽微難測,叫做阿賴耶識。

這個阿賴耶識的作用是什麼?它又叫藏識,我們所有的行為過後,全部藏在阿賴耶識裡邊,藏在阿賴耶識裡邊,然後怎麼去進行,下一次生命的轉化。告訴大家是這樣的,就是比如說我們一個人,從出生的時候開始長大,慢慢的變成青年,壯年,開始要衰老。這麼一起一伏,一直到我們生到死的過程,中間一定是這樣起伏的,在我們生下來茁壯成長,乃至到青年壯年的這個階段,是我們生命中顯能的力量,超出潛能力量時候發揮,大家一直是茁壯的成長,身體也越來越這個捷健,也越來越這個深厚,但是,過到一定的年齡,這個研究上是說,好像是過了22歲,人其實就開始衰老了,但是一般我們初顯的表現,過了30歲40歲開始慢慢走下坡路了。身體也老態龍鐘,漸漸也就雞皮鶴髮。這個時候,是我們生命的潛能的力量,開始壓過顯能力量一種作用,一直到我們死亡的那一剎那,就是只有潛能的力量,完全沒有顯能的力量,在這一生一死,從生到死的過程中,大家還記得我們剛才講的,都會有行為,所有的行為就藏在阿賴耶識裡面,由這個阿賴耶識儲藏的這些,我們一輩子生命痕跡的烙印能量。

但是大家記住這個時候,它是一種什麼,是一種抽像的存在,就是這種抽像並不是它不存在,而是我們肉眼凡胎,沒辦法觸摸,就像我們說的,如果相似比擬的話,就像我們吃方便面,裡邊有那個,脫水的這個蔬菜,那麼這個東西,或者是我們大家有的人,吃過那個維生素,不是有一個泡騰片,現在它處於脫水還沒有泡騰,這樣的一個狀態,儲在阿賴耶識裡面,等到人死後,這個第八識,我們的阿賴耶識,就會轉成一個什麼?民間俗稱靈魂,在佛教裡面叫做中陰身。這個中陰身,如果從聖者的眼裡他能看得到,差不多就一尺高,通常來講,那麼它就像一個蠟燭點燃了以後,那個火焰一樣,撲通撲通的,就在整個這個法界飄蕩。在法界飄蕩的時候,這個時候它的色身,顯現的顏色都不一樣,如果我們一生中,比如說前一生所做的善業比較多,顏色就比較淺,所做的惡業比較多。大家知道,如果我們行惡事的時候,我們的心理,我們的意識,都會處於一個比較極端,比較沉重,比較痛恨的這麼一個狀態,所以它呈現的就是黑色,這叫中陰身。

中陰身就尋著整個世界飄蕩,去找他下一世有緣的父母,碰到下一世有緣的父母,那麼這個時候,這個因緣就又開始牽線了,如果說世間有一個男女之間,在行這個淫慾,那麼這個他會因為人在激情的時候,會有這個心力發出來,微細的,只有最清淨的佛陀,在禪定中能夠收到這個信息。第二個就是跟他有緣的中陰身,會吸收這個信號,就莫名其妙的,因為跟他的下一世的父母,有因緣牽掛,所以莫名其妙的,就被這個男女給吸引到他跟前,在這個時候,看到男女的色身,如果見了男人的身體貪愛,就一剎那投胎,就變為女性,如果對於女的身體貪愛,一剎那投胎就變為男人。跟父精母血一結合,一個胚胎出現,神識投進去的時候,下一生馬上就要開始了。十月懷胎,依然出生再長大,週而復始,從前身到後世的輪迴,就是如此進行。

主要的驅動力就是我們的業力。主要這個核心主宰輪迴的樞紐。就是我們第八阿賴耶識。第八阿賴耶識跟第七識合作。等下一世我們出來的時候,盡管這個出身也變了,家庭也變了,性別甚至都可能變了,可是,那個我執依然沒有變,第七識還沒有斬斷。所以我們下一輩子,在你所經的人所見的事,所遇的遭遇,全是上一輩子所有行為,那個烙印,大家還記得吧,再次的泡騰和揮發。你這輩子種了什麼因,下一輩子自己招感什麼果。

比如說老傷害別人,那麼惡事做的多了,下一輩子可能就老遭人傷害,自己招感。因為你這個泡騰出來,遭遇還是自己,心阿賴耶識所變現出來的,而且投胎非常有意思,就是說子女跟父母親,一定要有因緣,否則是投不進去的,如果這個父母親他的福氣很大,很富很貴,可是你子女,上輩子積攢的福量不夠,那你投不進去。這個子女和父母親要投胎,還必然有兩個主要的因緣牽引。就是兩條牽線,一個是情感上的相欠,要麼就是財務上的瓜葛,所以如果說,是父母親欠了子女的,那麼如果投胎轉世到他們家,他一輩子就是,盡量的給他好吃好喝,恨不得把心掏出來。這就是說過去世,這個子女對父母有恩,他得還。如果說是這個子女欠了父母的,那麼這輩子孩子從小非常聽話,也成家立業,發揚光大,非常孝順雙親。這個兢兢業業的一直是,不管家庭事業和孝順二老,都能夠做得非常的,比這個尋常人能更加的盡心,這就是子女欠了父母的來還債。所以一個是討一個是還,相欠,相討,相還。無非就是這樣。要麼是錢財上的,要麼是情感上的,情感上的就是疼愛有加,錢財上就是進行物資支撐。

所以有時候子女,如果是過去的債主來了,那麼他很可能就是,把你家的財給敗光,或者出去有時候,出點事情,出了車禍了,或者是被人騙了,或者做生意整個傾家蕩產了,所有你的家產都能給你敗光。這就是財務上的相欠。我們從人到人的輪迴過程,就是這麼運作的。所以說在這輪迴中,一期又一期的輪迴,就是一個由生到死的過程。但是我們往往以為說,生了以後再死就不知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殊不知正當我們這輩子,怎麼也可能還嚥不下這口氣,千般萬般交代不清楚的時候,下一生馬上就要開始。這就是輪迴。

那麼大家要知道輪迴中,一切的因果關係,都是自己的業力負責。你看因為我們剛才講到的還是說,從人到人,大家不要忘了還有六道。佛教裡面講到的六道,就是說,人下一世不一定能夠保證你做人,還有可能什麼做畜生,動物。這是跟我們還有相互銜接的世界。互相可以感知的。如果說人再惡業造的比較多。所以從中,我們就是說,怎麼樣來看待這個六道輪迴。並不是說讓我們了知,六道輪迴以後就盡情的去什麼,任它輪迴。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我們修行佛法,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這個必要性。因為大家從前生到後世的輪轉中,我們發現了沒有,有一個就是說,所有將來的遭遇,是你當下所有的行為來進行負責。所以從這點來講,你看我們佛教文化裡面,常講到的這個仁義禮智信,其實就是配到佛法裡面,常是有這個,五戒,殺盜淫妄酒。如果說從修學佛法的角度來講,三皈五戒開始,也就是我們人之常情的,要從這個孝道,從恭敬,從發這個善心,把一切人都當做這個,甚至說一個長輩父母來,這樣的去盡孝和尊敬。就等於說我們說,皈依三寶對一切佛菩薩,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是未來佛一樣。

所以從這一點角度來講,我們往往覺得說輪迴很可怕,其實正因為輪迴,才給我們有了一個,修正生命質量的機會。就是多做善法,多修善行。當然如果說多做善法,多做善行,從這個角度來講,是提升讓我們的生命,始終懸浮在什麼,懸浮在這個相對高層次的一個層面,比如說六道中,我們始終能夠保證,人的身份和質量,甚至更高一些的,當然大家怎麼理解六道,並非是說強行的把它,劃作什麼鬼,天,神仙,等等,就是六種,生命質量高低不同的,一個狀態世界呈現,就是在人的世界裡面是這樣子的,比如說我們常說到鬼,鬼它跟人來講,並沒有很大的區別性,他也是一個眾生世界的呈現,包括天人也是如此,但是下面的不如上面的,上面的要比我們強。那僅此而已。所以我們對於生命質量的追求,在這上面就有了主動的把握性。就是我們可以改造業力。這是講到輪迴的主題。

我們為什麼講到這個輪迴的主題,就是這裡的經文裡邊講到的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什麼呢?「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是什麼意思?首先我們不要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是何意?大家剛才還記得我們說的業力,業力是從何而起的,它一定要有一個引發性,你不可能說平白無故的,我就喜歡幹這事,對它生起什麼,貪愛,然後再進行索取,那麼一定會落下行為的烙印。

所以說這裡講到的「眼耳鼻舌身意」,為什麼剛才我們把它,替換成一個描繪說,就是我們的生活,就是我們每個人,你看當下所有的自我感覺,和外面的交流,離不開眼睛,看顏色,看物質,看世界,耳朵聽聲音,鼻子聞味道,那麼舌頭嘗這個飲食,身體跟一切外在的世界觸摸,還有我們的意識,對所有眼耳鼻舌身,收集過來的消息進行分別判斷,然後有了一個自己的認知,你看一個人的生命機製,它就是以這一套程序系統,來進行運作的,所以說「眼耳鼻舌身意」,是由誰引發了它造作的行為,就是外邊的「色聲香味觸法」。

一切外在呈現給我們的世界,我們會覺得,這個風景非常的好看。這個非常漂亮的女孩,到了跟前的時候,我們馬上覺得賞心悅目,這都屬於物質性的一種貪婪。甚至我們有時候出去覺得,縱情山水,整個山河大地等等,這都屬於叫做色法,會引發我們眼根的貪慾。耳朵也是如此,我們可能會覺得說,我們要先靜一下,然後趕緊就放一個什麼,這個比較高檔一些的西洋曲,或者中國的古琴等等這些,就認為說,所謂的可能說搖滾,這個有點歇斯底里,就是這種聲音好像會亂性,但是高山流水的古琴,就可以養心。

其實一切的聲音,只要引發你耳朵向外攀攬的,都屬於「色聲」。「香,味」外在世界的「觸」,和呈現給我們的意識,了別的這個境界,都屬於讓我們六根跟六塵。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意」叫做六根,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叫做六塵。也就是我跟世界的關係,組合成我這個認知。

然後每天生活中去領略世界,然後產生了一系列的好,壞,痛快,痛苦等等這些分別。這就是我們這裡講到的,為什麼說「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而且大家要記住,不僅僅是一生如此,生生世世,都是用這六根去對六塵,而產生六識,所以這裡講到的說,「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就是指的,要把整個我們生命的這個,不斷的相互作用,而導致輪迴的這個機製,要給它破壞,就稱之為解脫。

所以大家知道以前,釋迦牟尼佛在說法的時候,他非常的巧妙,有一次他下面的弟子,有一個人就是修這個,無慾法,修清淨法,他就要平息世間,一切的這種貪著慾望,所以這個時候,他每天修,可是他一個根本的貪慾,他斷不了,就是人本能的這種,我們常說的本能的應該是合理的,但是本能的在修道路上來講,都得把它斷掉,所以說修行的時候,十二年他就怎麼也沒辦法,斷掉自己的這些根本慾望。

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看到了,觀到他的這個情況,就想進一步的再度化他,就去帶他一塊去走,走的時候,前面就出現了一個場景,地上有一個烏龜,大家知道烏龜都有一個殼,過來一個狗,就想咬這個烏龜,把這個烏龜用嘴轟得翻來覆去的,想把它給咬住,結果這個烏龜只要狗咬它的時候,它就把這個頭、四隻腳、尾巴都給縮進去了,但這只烏龜剛好,四隻腳一個頭一個尾巴,一縮進去,正好不是六根嗎,代表我們說,縮進去這個狗就咬不了了,這個狗走開了,它這個烏龜的這四隻腳,頭和尾巴,又伸出來,那麼狗又過來咬了,它又縮進去了,就這個場景,進進出出,剛好被佛陀跟他的弟子看在眼裡,佛陀就教導他說,你看,這修行人,就如同這個烏龜一樣,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六根,如果能夠把六根門頭嚴嚴地把守,用清淨的禪修來把它控制住的話,就不會被外邊的,聲色犬馬給引誘,而導致他去造業再進行輪迴。

結果這個弟子,就在釋迦牟尼佛的這個,這樣一個很巧妙的點化下,他終於發現,原來他主要不能解脫的問題,就出現老是「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聲香味觸法」,依然那麼去運作,一直這樣運作,就奠定了我們生命形態的,這樣一個體系出現,而且無休止的繼續輪迴。所以大家要曉得,一切的法門,所有的佛法,都是為了之子而歸,超越,那麼下面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就是給我們提供了一條什麼,反悟。 好,阿彌陀佛。

第九講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阿彌陀佛,各位吉祥。上一講的時候,我們給大家講了一下輪迴的主題,那麼我們要告訴大家的是,既然一個凡夫的生命形態,是以輪迴的這樣一個,怎麼講的,可以說一個低級的生命形態而存在,那麼一個聖者能夠得到解脫,一定是以出離輪迴作為標誌的,這樣一個顯現,對於一個聖者修道中,他怎樣從輪迴中抽身出來,這就是要關係到,我們佛法裡面講到的法門,每一個級別,因為聖人他也從開始剛剛的了道,到最後進一步的努力,最後直至圓滿的成佛,也有四個層面。這四個層面我們先給大家,做一個知識性的介紹。

一般我們在佛法裡面,把凡夫和聖人劃為十個世界,叫做十法界。十法界除了我們剛才講到的六道,這屬於叫做六凡,就是在這六道裡面世界裡面,每一個眾生都屬於凡夫,還有呢叫做四聖。就是四個聖人的階位。最基本的一個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聖人,我們常常叫做阿羅漢,想必諸位有時候到各個名山大川,去拜一拜佛,或者進大雄寶殿裡,去參拜一下的時候,都會看到正面是釋迦牟尼佛,那麼兩邊有可能是他的弟子,或者是兩位菩薩,文殊普賢居多。那麼再兩邊就是我們,大家都知道有時候叫十八羅漢,阿羅漢就意味著,從凡夫到聖人的第一個聖境。我們通常說的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

那麼還有一個更高一些的,叫做什麼呢,緣覺,這個緣覺,等一下我會跟大家細講,就是要觀十二因緣得到的,他的一個修行法門特色是什麼?有時候他可能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這個世界沒有佛陀出世,也沒有佛陀講這個佛法,他完全處於沒有佛法這個資訊,這樣的一個人生狀態中。但是他自己由於過去曾經,我們前面講到輪迴,他輪迴中造了好多的業,這個業屬於求解脫的業,所以他積累了好多的善根。他在沒有佛法的時候,他依然看到,比如說春夏秋冬這個世界現象。他會覺得為什麼春天,葉子會生長出來,為什麼秋天會落掉,為什麼夏天這個炎熱,為什麼冬天白雪皚皚。他就對這些生命過往,他不斷地觀察,從這個觀察到細緻入微的時候,他就能夠吃透它的真相,而從中超凡出來。這個第二個層次就叫緣覺。緣分的緣,覺悟的覺。從這種因緣中覺悟出來。

第三個再高一點層次,就叫做菩薩,想必大家都聽過有一個詞叫做是,大乘和小乘,前面講的羅漢和緣覺,都屬於小乘聖人,菩薩第三個就叫大乘。那麼大乘菩薩,跟小乘的區別是什麼呢?就是比如說羅漢緣覺,主要致力於自我的解脫,他只要核心就是我一定要解脫,把我要搞定,不想再輪迴了,菩薩的行徑是什麼呢?他不但自我要求得解脫,同時他要跟一切眾生,都讓他們得解脫,也就是目光鎖定。甚至更鎖定眾生先解脫,我再解脫。所以我們說大乘佛法就叫,自利還要利他,這是第三種聖人叫做菩薩。那麼從菩薩再修修修,修到因果圓滿了,徹底修得完美無缺的時候,就成佛了。這四種聖人,羅漢,緣覺,菩薩,佛,就叫四聖人。為什麼跟大家講這個呢,就是在這四種聖人裡面,特別是羅漢緣覺和菩薩來講,他們各有自己所屬的,修行特色法門。

下面我們要講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就是要講到第二個聖人,緣覺的修行法門,超越輪迴,我們主題叫做反輪迴。因為緣覺他觀察到,他把我們前面講的輪迴步驟,它很有序的用十二個階段,給它劃分出來,這個我們可以再跟大家講一下,劃分界定,非常明瞭,我們就更能夠明確說什麼,這個前生和後世的關聯作用,你看這就叫無明。

這十二個輪迴步驟裡面,第一個無明,就是我們為什麼會造業,大家是否想過說,我們人活在人世間,為什麼每天都要,俗話說叫折騰,腦子裡面一直在想東西,要發展,要創造,當然我並不是反對發展創造,可是我們一定會有念頭冒出來,身體每天都要有行為,這是控制不住的,在佛法裡面常把人類稱之為,多思多慮。是這麼一個生命的表達,那麼由於呢,就是由於我們過去,是有一念無明煩惱,無明就是不明白,顛倒,套在咱們這個心經裡面講,就是你的心裡沒有般若,所以你就會顛倒去什麼,無明開始就是什麼,會造業,造業就是第二個階段,就叫做行,由於過去世的無明和行,導致什麼呢,導致你有了業力,行為就是業力。業力牽引著我們,到了這一世的時候,就開始有了什麼?「識」了,「識」就是我們上一講給大家講到的,投胎轉世的那個過程,阿賴耶識。

這個「識」,轉到「識」的時候,就是在娘肚子裡面,一個胚胎形成的時候,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說,佛法,過度的一種宗教的這種理解,其實釋迦牟尼佛在兩千多年前,對我們現在科學的預先證明,比我們現在還要觀察得細緻,如果大家有機會的話,有一個叫做《佛說入胎經》,就裡面講到說,人從這個娘肚子裡面,開始懷孕以後,從胚胎時期開始,七天一個變化,七天一個變化,而且變化什麼時候是一塊軟肉,什麼時候慢慢地具足了六根,什麼時候有了骨骼經脈,乃至四肢什麼時候長出來,整個這個心識成熟了以後,有了思考的作用,對外界有了這個冷熱的感受,等等這些,七天一變化,七天一變化,說的要比我們現在醫學上的B超,還要細緻入微得多。這十二個因緣步驟的,第三個步驟就是「識」,就是指的投胎的那個階段,「識」。

第四個階段叫做什麼呢?叫做明色,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識」投已經進入以後,在媽媽的肚子裡面,那個很軟的,很嫩那個胚胎肉形成的時候,就叫做明色,明色再一步發展發展,就是在娘肚子裡面發育了,就叫做六入,意思是說「眼耳鼻舌身意」,這時候作用就出現了,所以大家想想,生命是一個多麼,我們說偉大的奇跡,怎麼會有生命是如此展現,但是告訴大家,就是由業力展現的,無中生有。我們不會反顧一下說,為什麼我們長的就是,胳膊是胳膊,腿是腿,我們也沒有反顧到說,反觀到說這個世界的一切,是怎麼出現的,沒有說春夏秋冬,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去八大處,有時候也會去十三陵,有寺院啊,或者去踏踏春,或者有時候會做點善事,放放生啊什麼的。

有一年,我們去到這個,好多地方是種了好多的櫻桃樹,櫻桃樹因為在初春時節,這個櫻桃還沒有發芽,沒有這個綠葉子,更不要說開花結櫻桃,這個光禿禿的一個樹杈子,過了兩個月以後,慢慢就開始有了這個發芽,有了綠葉子,又開花,慢慢就結了果了。就是我們一直每個月幾乎,去放一次生,每個月所見的情景就不一樣。當時我們就研究了一下說,為什麼這個枯樹枝能夠無中生有,來生出來這個嫩葉,生出來枝椏,生出來花,又結果,可能我們很少會,生命會有這樣的反思,這其實就是伴奏著,我們主體的生命輪迴。

六根就是四肢啊,這個眼耳鼻舌功能的出現,也是如此出現的,就是業力在那兒什麼,就跟抽一樣,抽就把過去的這種力量,把它抽新的芽,發出來一樣,所以到這個地步的時候,就叫六入。六入完了以後呢,差不多娘肚子裡懷胎,開始飽滿了,十月懷胎該出生了,出生的時候呢,就開始什麼呢,有了「觸」,第五個階段就是「觸」。為什麼叫「觸」呢?你從娘肚子裡生出來跟外界接觸,可能大家都不知道說,我記得講到生苦的時候,為什麼人生出來都是哭的,痛哭,就因為突然間,肚子裡面的溫度體溫,人體的非常高,但是接觸外界的時候,溫度驟然降低,那種痛苦勁根本受不了,所以他一旦接觸外界的時候,就有了感觸,身體的感觸,這個時候第七個就是受,有了感觸,接觸冷暖,那麼一定會有什麼,這個舒服還是不舒服,你看我們現在如果把空調開著,大家覺得很涼快,感受就好,如果空調關掉,悶熱悶熱的,感受就難受,所以第七個就叫受。有了感受。下面的步驟大家要記清楚了,因為我們現在開始要反輪迴了,主要在哪個環節容易突破呢?

有了感受以後,我們會生起什麼啊?貪愛。大家知道人生一生的時候,慢慢的貪愛,是什麼時候慢慢萌芽出來的,就是從我們少年到青年,到壯年的這個階段,茁壯成長對外在的物質世界,無邊無際的開始層層遞進的,產生這種貪愛。不曉得大家怎麼理解這個貪,告訴諸位,在佛法裡面解釋貪,就是越多越嫌少,很可能開始的時候就是衣食足矣,能夠飽腹,能夠遮寒就可以了,你看我們現在慢慢的就覺得說,你比如說當今時代,其他的不說了,就是我們所居吧,剛開始可能租個房子就很滿足了,甚至來到都市里面打拼,住地下室也行,都是租的,那麼打拼一段時間了,覺得說,唉呀,慢慢的有點積蓄了,就想換一套自己買的,買的時候可能幾十平,就想換一百平,換兩百平,有了大兩百平以後,又想換別墅,覺得擁有別墅了,又嫌不在海邊,就是不斷的買,最後覺得這兒有一棟還不行,到處都得有一棟,這就是人的貪慾無止境,愛就在這個階段出現。由於你愛,可是你有這個貪愛出現的時候,你不是說天上掉餡餅,平白無故給你的,你得去付出啊,這個時候就叫做取。

大家記住我們在講八九階段,八九十階段,愛的時候,產生了執愛了,就一定會奮起直追,就會去想方設法運用種種的手段,進行執取,當然所以說佛法裡面,我們為什麼提倡說,大家你看到這個,十善業提倡,其實歸根到底就是,拿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遵紀守法,我們所有超出,本所當然範圍內的貪慾,一定是通過非法手段得過來的,所以在這個時候,肯定會有什麼,又會去造更多的,為人所不齒的行為業力,所以就叫做愛取有,由於你有濃烈的貪愛,然後不斷去執取得到,想方設法的得到,最後得到了,可是你又造了好多的行為,還記得我們說輪迴中,所有的行為都會儲藏為烙印,又等待我們下一世的返回,愛取有階段,是我們生命輪迴節奏中,最猛烈的一個推動過程,推動環節,由於有了愛取有,那麼又會導致我們來生,還會去什麼啊,生和老死。

大家回到經文上來,所以這裡講到的「無明,無明盡,老死,老死盡」,這就是指的什麼,如果順著隨著,這個十二種步驟來講,就是我們的輪迴之路,如果逆著我們的,十二種因緣步驟來講,就是解脫之門。緣覺這個聖者就是通過這個方法,它叫做逆觀十二因緣,怎麼講呢,它最基本的步驟,就是從愛取有這個上面進行隔斷,我講到這裡大家都會明白,為什麼佛門裡面,首先修行常聽到一種叫做戒律,我們誤會,總會覺得說,戒律這個,你看你出家的和尚,啥也不能幹,這個花花綠綠的世界,這麼多的享受,你又想幹,又不能幹,那多痛苦啊。

但是我要告訴大家,如果說從解脫的,這個人生觀上來講,那麼這個戒律,就是在這裡當機立斷的,制止住我們的愛取有,所有的佛法法門,都是這兒開始下手,你看我們說要熄滅貪瞋癡,要勤修戒定慧。但是我們往往以為戒是,好像是把我們給約束住了,殊不知戒律其實是來,保護一個修道者的最佳的護欄。所以在一個修行,或者說一個持戒者的意識價值中,他會認為戒律是一種保護,但是往往我們不能夠,覺得說常人來講不這樣才怪呢,那你啥都不幹,你活著還有啥意思,他就用這種被動割舍的心,來理解這個主動放棄這個坦然,所以往往這就是說世間法,跟佛法有的時候對接不上的緣故,你看戒律其實就是在,愛取有這個階段進行切割,所以佛法裡面的好多提倡,包括讓我們少欲知足,包括讓我們這個敦倫盡分,就是要存天理隨人倫,就是該咋辦咋辦,你好好的認真的生活,認真的工作,但在這個過程中不要越位,我不曉得其實佛門裡面,像我們法師們都是很講究,愛國愛教的,從這點來講,也是有一種廣義上的,制止我們貪慾的步驟,所以這個就叫做「無明」。是順著輪迴。

那麼「無明盡」,就是把你曾經的黑暗煩惱,給你斷掉的時候,就叫做「無明盡」,你看「無無明,亦無無明盡」,那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無明」,什麼是「無明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既然你的無明都滅了,那你相繼後面的輪迴步驟,這十二個階段都不會出現了,都不會出現了,都不會出現了,說明什麼啊,最後的老死或者再生,再老死,也滅了,所以叫做「無老死,老死盡」。這是一個緣覺聖人,修行反觀的步驟,是一套修行體系。

但是我們這兒也要告訴大家,是什麼呢?《心經》啊,並不止於說,只是要修一個緣覺的聖者而已。它直接的義理就是要圓滿的成佛,大解脫大究竟。所以它一定要把這個空性,發揮到極致。如果在這個步驟中,雖然我們為了免除輪迴,不做凡夫,而去修行聖者用這個法門,但是你要修聖者用法門的時候,你會對法門還產生什麼啊,一系列的執著,前面我們講到的,「色也是空,空也是色」,這也是說,法也是,這個世界的,世間法是空,出世間法還是空,所以才會有說「無明,無明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指的這個修行這一套系統,終於要擺脫輪迴了,但是你確定有一個真實的,要擺脫輪迴的這樣一個執著見解的話,也是不可以的,所以才在這裡又叫了一個,「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我這樣給大家講一下,我們才能夠把經文吃透,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心經》的經文,或許很熟悉,但是仔細一個字一個字灌的時候,我們根本就不知道它雲裡霧裡,在講的什麼,連這個修飾詞和語句的這個設置,我們都搞不清楚,那更何況去把文給通了以後,才有機會去談玄說妙。所以大家在這個上面,以這個為例,告訴大家一方面輪迴與反輪迴,就是以這樣的機製進行,另一方面你放下了輪迴,你還得把返輪迴也放下,這個才叫做真的脫離了輪迴。如果你執著一定要脫離輪迴,它還是輪迴這種層面的一種。

所以這首先給大家講的是,十二因緣,這屬於緣覺聖人的法門,後面還加了一句叫做,「無苦集滅道」,這個就是我們再加一下解釋,是什麼呢?就是指的羅漢聖者的一個修行法門,一般阿羅漢修行體系,就是四個真理,苦集滅道,當然是從這個概念上,重新進行一個劃分組合,其實從本質上,更沒有離開我們當下,就是說輪迴與反輪迴的這個體系,那這個苦集滅道是什麼意思呢,這是當時釋迦牟尼佛成佛了以後,大家都知道,在菩提樹下打坐,睹明星而悟道,悟道了以後,他就開始要度化他該度化的這些弟子們。首先有五個人,後來隨著他出家,這五個人呢,曾經在他出家的時候呢,也是追隨著他去這個,離開王宮去修道,但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分開了,那麼釋迦牟尼佛成佛,成道以後回來,首先度的就是這五個人。這五個人給他們講的什麼法呢,就是講的「苦集滅道」。

你要了知,我們當下的就是我們所有的人的,這個生命過程是一個根本性的苦,如果從分析上來講,我不知道大家對於人生,我們前面講到度一切苦厄的時候,也講到生老病死,如果從泛講的話,就是說隨時隨地,甚至我們的起心動念,其實都是一種什麼,停歇不下來的煩惱。所以他就告訴他,你要了知這是苦,你要知道這叫苦。那麼苦是怎麼來的,他告訴他說,是你過去世集結來的這一世界報,叫作「集」,就是我們說積集在一起的「集」,「苦集」。那麼你現在想解脫,就是要入這個寂滅之道。也就是我們說的,禪定,後面要講的涅槃,由於你想入這個寂滅的究竟解脫,那麼你一定要修什麼,佛法,正知正道,所以叫作「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這是屬於羅漢式的一個修學體系,可是問題是什麼呢?如果我們始終,沉迷於這樣的修學體系,你還是從這個,可能從這個,雖然超越了三界的輪迴,但是你還是不可能成就,究竟的成到佛陀的這種解脫之門。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呢,我們就加了一個「無苦集滅道」,是對這套修學體系,你還同樣不能那麼的產生制約,這樣,才能夠有可能繼續,向成佛之道邁進。所以大家在這裡稍微明確一下,就是說我們作為一個,如果修道者來講的話,一定是首先要出輪迴,然後再成佛道,出輪迴到成佛道過程中,這些執著都得一一擺平。當然還有更高層面的擺平。我們下一講的時候再告訴大家,還有六度法門是屬於菩薩所修的日常行為。好,阿彌陀佛。

第十講 無智亦無得

好,阿彌陀佛,各位吉祥。我們學習《心經》,前一講,可以說到了一個制高點,講到這個一直到「無智亦無得」,那可能有一些聽法的朋友們,就要問了,你最後還囑託我們了一聲,說這個空不是那麼好空的,還得認認真真的去在現像有裡面,老老實實有板有眼的去做,那一直有板有眼,怎麼能算擺脫這些世間繁雜的分別,去證到空性。今天我們就開始,這個佛經,它是非常圓滿的,開始再引出來一個驗證標準,是什麼?就是看你有沒有罣礙。

沒有罣礙一切皆不妨礙,只要有罣礙,就必須說有板有眼的,從因到果不能逾越它,所以我們下面的經文,就是講到說「以無所得故」,從六凡四聖歸無所得以後,「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這是衡量我們的一個標準,主題的一個詞就是說「心無罣礙」。

你看這就是講到,可以落實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了,我們現在之所以這個,有時候看不破,放不下,照不定,就是因為罣礙太多了。大家發現了沒有,有時候現代的生活中,人確實壓力非常大,甚至有時候走得很艱辛,做一件事情,跟別人相處關係,前有狼後有虎一樣,左右搖擺不定,為什麼,歸根結底還是怕自己,並不是怕任何事任何人,就是怕自己的罣礙,被別人給侵佔了或者失去了,怕腳下踩空。

所以設想一下,我們現在人活在世間,幾乎都被這些妄想無明,所把它擁簇成了一個最大的罣礙,《心經》破的我執。你如果沒有我這個最大的罣礙,一切都不在話下,所以大家看罣礙,罣礙,就是有所牽掛發生障礙。咱們坊間流行的話,就是說你這輩子好什麼,你就死在什麼上,確實如此,你執著什麼,就是什麼把你給害掉,所以叫做罣礙。

給大家講這個罣礙,是非常有意思的,它不但通我們現前的身心世界,還可以通到凡聖法界來講,在佛門裡面,有很多這樣罣礙的典故。其中有一個祖師爺,他已經修行非常好了,他可以說這個「無智亦無得」,修得就幾乎已經到了,百分之九十九點多了,唯有一件事,物品,放不下,就是他有一個水晶缽,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出家人,托缽乞食,它吃飯的一個根本的容器,就叫缽。這個缽是水晶的,紫水晶缽。

那麼這個禪師,就叫金碧峰禪師,他就是本來的其他,都已經能放下了,很自在的一個禪師了,就放不下這個,每次拿出來缽,就看一看觀賞觀賞,後來,這個講到這個人,人活百歲必有一死呀,我們前面講到輪迴的時候也講過了,人在什麼情況下,就是壽命要終結,一個是他這輩子福報,要享完的時候,這一輩子所帶來的阿賴耶識,帶的那麼多的物質資糧,如果你提前透支光了,那麼到了你生命的終結,可能你的壽命還沒有終結,但是你的物資支撐不夠,就得重新洗牌,得投胎輪迴轉世,那麼還有一個是什麼,你上輩子所積攢這個壽命範疇,活到底了,也得死了。那不管凡聖人示現的這個色身之相,他是一定有生死的,包括這樣的大禪師,也不能夠例外。

所以,他的壽命將要滅的時候,他還沒有擺脫這個最後一個罣礙,跳出這個輪迴的知見,民間常有一種說叫黑白無常,來捉拿於他,就是鎖他的這個神識靈魂,可能在這個點上,我們再特別講一下,就是容易把它覺得是迷信,在佛經裡面,也會覺得有地獄,還有什麼銅,鐵這些城牆,還有獄卒,在這個經典裡面叫惡霸,就是油鍋劍樹炸人的那些,就是那些夜叉等等,那些鬼類的判官等等,都認為這可能是子虛烏有的。

大家要知道,每一個世界有每一個世界的情形。你比如說咱們這個世界,也同樣有,如果我們交稅,就得去稅務局見稅官,所以它各個部門,各個這個體系裡面,它都會有主管這樣一個角色,在他方世界裡面,或者在這個陋劣的世界裡面,也離不開這個,我們做如是理解,就有可能會把它,上升到一個理性的狀態,而不是單純的指責,這又是迷信了。

那麼這個黑白無常,就是負責,從人道裡面轉生到鬼道的時候,它要進行一種牽引,他是做這種工作的。它就來拿這個金碧峰禪師,結果,拿的時候,因為他入了禪定,一旦全放空的時候,找不著他的神識了,它空掉了,你的神通力根本不如他,你根本看不見他。在這種情況下,就土地爺過來給出了個餿主意,說他最愛就是這個紫晶缽,這個黑白無常就變做老鼠,在這個紫晶缽上擺弄,果然把他給引出來了,說舍不得他的紫晶缽,順勢就把他給捉拿住了。

捉拿住以後,就跟這個黑白無常商榷說,你看我這個修道修得還不圓滿,要不再給我七天時間,我到時候一定自己就來,你們不用來捉我了,我來這個在這個閻王佬去報道,審判一下,結果,這個剛剛黑白無常商量好放掉,他自己回身就把這個水晶缽,就給摔破了,這就叫沒有罣礙了,徹底把這個心給死在這了,沒有罣礙以後,留上一首偈子,說「若人想鎖金碧峰,如同鐵鏈鎖虛空」,因為空掉了,「虛空若能鎖得住,再來鎖我金碧峰」,你看,這就叫沒有罣礙了,「心無罣礙」。這是一個很好的加持語。大家多念一念,都能感受到那種自在。

那像我們現在來講的話,一般的凡夫,都在罣礙,處處離不開罣礙,而且無非就是兩樣,一個罣礙得失,另一個罣礙子孫。得失就是說,不知道說萬般帶不去,總是覺得這個是我的,那個屬於我的,還要被人家霸佔走了的,我要奪回來的,一輩子幾乎都在這種,紛爭中度過的,那麼罣礙說,隨著我意的境界來了,這段時間日子也過得比較好,一切事情做得已經順利,那就很好,有時候到廟裡去拜拜佛,覺得菩薩保佑,很舒服,結果過幾天,突然間境界一轉,他不願意承受這個無常,他覺得說,本來好好的,為什麼出現這種狀況,就又心裡煩了,甚至有的又說佛法不靈,迷信,你看我學佛學得倒霉了,這罣礙太多了,不能夠什麼,以這個心來轉這個境,總是不是得都是失。

你像我們為什麼「心無罣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大家為什麼恐慌,當下自以為安穩的生活,就走著走著生怕什麼,腳下一步踩空,就沒有什麼著落處了。所以才有這麼多的不安全感,生活中處處都那麼的緊張,那麼的害怕,如果把先坦然開來的話,無非一切都是順其自然,自有因果,隨緣自在就可以。

但是我們現在就是罣礙,太多的罣礙這個得失了,甚至能夠不能夠,跟這個佛法裡面講到的說,三界像火災一樣,沒有一個不苦的時候,或者說人生存在世間,大家一定要有這樣的一個見解,就是人在天地之間,這個天地就是一個大劇場,大劇場,大家都在演角色,那麼每一個人的角色,它是喜劇悲劇都得自己去演,不可能時時刻刻讓你演喜劇,演主角的,有時候就讓你演配角演悲劇,你也得演,只要你知道這是演,那麼心就沒有罣礙,你如果當真的投入進去,把這所有的角色當真,那就不斷地起起伏伏,喜喜樂樂,悲悲苦苦的,就去罣礙去了。

所以你看上次我記得,我那會還在佛學院讀書,讀書我記得那一年,正好是汶川地震的時候,汶川地震的時候,大家我們記得那天廟裡面,還都在祈福,念經迴向,希望這個沒有救出來的,趕緊能夠救出來,這些受難的災民們,如果已經亡靈,也給他念經超度,都在幹這個事。

來了個女孩過來了,特別小的一個小朋友,大概還在讀本科吧,北京讀大學,哭鼻子哭得眼睛腫得跟桃子一樣,我心裡還挺讚歎的,覺得說這麼個小姑娘,對這個同胞受難,還有這樣的一種這種同情懷,到廟裡可能也是祈福來了。後來她過來問我說,說大師,說怎麼了,說她很痛苦,你一定要幫她,我還以為說這是為災民痛苦,後來發現不是,說她怎麼了,失戀了,說男朋友不要她了,馬上她的天地已經就,日月都已經崩了一樣,天地就已經塌了,說她再也不能活了,說她今天就是想死了,被人甩了,就受不了,就怎麼也鑽牛角尖,再三勸導,最後把我也勸得沒耐心了,因為下午還要上殿去祈福去,她在那說個沒完,後來我就點了她一下,有時候點化人,這個慈悲的引導是一種,還有正面的反面的,把她激了一下也是一種。我就說她,我說你就失戀了,就是你怎麼著了,這個人世間就是有聚散離合,那麼有一個失戀這樣的一個現象,那你有可能就攤上,你就去失戀,憑什麼非得是別人,就不是你,我就把她給猛地給棒喝了一會,結果還挺起作用,她自己好像也想開了一點,心事泱泱的就走了。你看這就是不願意承擔這個無常,老罣礙著自己,非得順不能夠逆,得失嗎,那我們很多時候就是,順我了就是好,不順我了就是壞,不從客觀的角度,為別人著想,這些都是凡夫有罣礙的心態,罣礙得失。

再一個,罣礙子孫。現在你看我們很多時候,人活不過百,偏擔千歲憂,大家想想如果說,真要這個得失來講的話,我們說歷史上的孔聖人,那個大聖人,他都不能讓他一輩子,沒有這個逆只有順,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當時都這個流離失所。甚至連吃的飯都沒有了,在河南境內的時候,連吃的東西都沒有了,要餓死了。後來兩個這個應該是顏回子路,最後被人家處理跟砸成肉餅一樣,自己的高足,只留下一個兒子,還五十三的時候就死了,後來一個孫子才延綿後世。

盡管這樣,但是他這種仁義的這種教化,傳統的這種禮儀道德的教化,一直綿延了千秋萬代,你看他積的福德多大,這都歷史上,多少都已經這個,封建的這些改朝換代多少代了,直到現在孔家的廟,還受這個千秋萬代,上至這個皇帝,下至庶民的這個禮拜和敬仰。那如果從得失來講,當時的話,他都沒吃的,那已經狼狽到什麼程度,可是這個陰德能夠福到什麼,千秋萬代以下,還在受這個福報,到底什麼是得什麼是失,心有罣礙。那包括罣礙子孫也是吧,我們回顧一下歷史,這個歷史上罣礙子孫的,其他的就不要說了,第一個人,最排名第一的就是秦始皇了,為什麼他叫秦始皇,還把他兒子叫秦二世,就希望千秋萬代的這樣傳下去,沒完沒了,最後哪有說為了子孫萬代,這麼考慮,結果焚書坑儒大家要知道,一個皇帝的福報,都經不住這樣的一種,世間的損福,他不是為了發心正國民,而是為了愚國民,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看折的服,導致他的江山,第二代就滅了,為了子孫千秋萬代,結果傳到兒子孫子,就被殺光了,你看這都是罣礙的典型。都不能罣礙。

但是我們現在,怎麼也離不開這個罣礙,包括有時候,學佛到了佛門裡面,還是有很多的罣礙。在佛門裡面,我不知道大家聽過有這麼一個佛事,叫做什麼,放焰口。這裡順便說一下,放焰口是個什麼佛事,是非常慈悲的一個佛事,這個超度佛事,就等於說,讓有道行的法師,要登到這個座上面來做法,做法的時候,他用這個持咒的力量,要溝通到異度空間,裡面的受苦眾生,比如說地獄道或者餓鬼道,那麼溝通到這裡以後,他用咒力和觀想力,就是用把手裡的米,加持的把這個米無限的放大,放大以後,讓所有惡鬼道吃不著的,來(享)用這個米和甘露水,就是這麼一堂超度佛事,叫做放焰口。

放焰口是怎麼來的,就是由於,當時佛的一個弟子(阿難),見到一個餓鬼道的眾生,結果咽喉像針一樣細,肚子像鼓一樣大,吃不著東西,給他佈施點,到他手裡就變成火炭了,他沒福報吃,所以為這樣的一種,這個鬼魄問他叫什麼,叫做焰口。從此留下了佛門一個,就是規格比較高的一個超度佛事。

這個超度佛事就是有一次,主法的法師就有了罣礙。怎麼罣礙的,本身他要登上這個金剛座,說法的時候,正在觀想的時候,觀想大家要知道,必須觀想所有的米,越來越大,然後變得整個十方界的受苦眾生,都來受用。結果,當時正在做佛事的時候是下午,這個佛事必須在下午,午後開始做,天一下子烏雲密佈,下起雨來了,下起雨來了以後,他馬上想起說,他上午洗的什麼,羅漢鞋晾在那沒收回去,大家知道羅漢鞋就是像涼鞋一樣,六個孔,僧人穿的那個鞋,代表六根清淨,他想起羅漢鞋沒有收回去了,正在觀想的時候,念一轉,念一轉怎麼能夠就觀不起來,他觀的法界的受苦眾生和甘露水了,他念一轉心裡惦記的什麼,罣礙起他晾出去的羅漢鞋了。當天晚上這個鬼道眾生,來給他託夢,尋上麻煩來了,說每次來受供的時候,都是這個可以飽餐一頓,就今天到我們面前,全部化成羅漢鞋,吃不了了,你看這個心力的作用有多大,罣礙的障礙有多大,這是佛門裡面真實的故事。

所以綜上面所說,大家都可以做一個大致的了解,就是我們現在這麼多的牽掛,就來自於發生了這麼的障礙,來自於什麼,我們對於這個煩惱根源的,不能夠從根本上把它解決。從我的輻射點,來引發了這麼多的圍繞,這麼多的煩惱。當然也有一些,接觸佛法的朋友們這麼問到,說那你法師你再再的提醒,好像總是說人間是苦的,無常的,不要執著要放下,難道佛法一定要這麼消極嗎?這可能是我們對於這個,去除罣礙,不管是從理論上,或者操作手法上,又一個錯誤認知。

就是首先第一個,從我們對於這個罣礙,這麼多的這個子孫也罷,得失也罷,是讓我們看破跳過,並不是讓我們說不要遠離它,完全不參與,也就是說我們去除罣礙,並不是讓你們眼睛閉起來,耳朵封起來,整個徹底地躲到深山老林裡面去,當然有的在山裡面清修的,這只是他的一個修行,其中的一段過程而已,最後還得在紅塵裡面打滾,才能徹底放下罣礙,為什麼,因為佛法是心法,真正要「心無罣礙」才是無罣礙,不是「身無罣礙」才叫無罣礙。

所以我們對於這樣的一種無常,或者說看破,或者說苦的這種講法,並不是說一種消極的提倡,反而是(讓)我們具有,這樣一種智慧,更能夠理性的去面對和處理,這才是「心無罣礙」的一個終極意義。所以很多朋友來了問就是說,最近又有了罣礙了,又煩惱了,這個運勢不好了,怎麼給我轉轉運,我應該怎麼趨吉避凶,我說其實轉運很容易,你要甩掉這個罣礙,非常容易,只要你什麼,轉心就可以,不必轉境,因為佛法是心法,我們學的就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依照著這個必然能夠,「無有罣礙,遠離顛倒夢想」。好,阿彌陀佛。

第十一講 究竟涅槃

好,阿彌陀佛,各位吉祥。今天我們要邁到最後一個主題了,就是學習《心經》一路過來,要究竟涅槃了要成佛。

首先我們要破除一下,對於這個涅槃的迷信,往往大家一聽到涅槃的時候,會有一個誤區,認為是下意識的死了,其實並非如此,涅槃是印度話,翻譯過來,咱們漢語叫做圓寂的意思,圓就是圓滿的,圓滿了一切這個功德,寂就是寂寞的寂,就是寂滅了一切惑業,把所有的煩惱迷惑,都給它擺平了,這個就叫圓寂,印度話的表達叫做涅槃。但是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這個,接觸的甚少,一聽涅槃,下意識就以為這肯定是死了,這是一個錯解,因為人活著,只要你修的沒有罣礙,也是一種涅槃。

當然當時釋迦牟尼佛,在印度的示現,這是他因為跟我們這個世界,有八十年的緣分,所以他從印度出生,一直到最後他入滅,也就是我們說的涅槃,他示現的時候,是以八十歲的老比丘僧,而做的這樣的一個顯現。確實對於這個涅槃,我們要如是理解,一方面是不能夠把它劃入到,一個死守這一個孤寂的狀態,你看為什麼這裡叫做究竟涅槃,難不成涅槃還有不究竟的嗎?是的。如果從修禪法上來講,我們世間有時候,你也能相續的把自己的煩惱,修到一定的平靜地步,但是你出不了三界,出了三界之後,你未成佛之前你這個涅槃,雖然也叫涅槃,但是還不究竟。像還有一個名詞,叫做有餘依涅槃,這個究竟涅槃叫無住大涅槃,什麼叫有餘依,就是他修到一定的地步了,但是還有一段沒有走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像我們前面講到的,這個緣覺和羅漢,其實就是叫有餘依涅槃。那麼這個無住大涅槃的境界,就恰恰體現了我們前面講到的,「無色受想行識,乃至無智亦無得」,無住是什麼意思呢?他不執著住在什麼,此岸,這個我們一般都能理解嗎,因為此岸叫生死苦海,我們說同登彼岸,大家到廟裡面拜的時候,常會看到這四個字,那麼我們一定是從此岸到彼岸,當然涅槃不能住在此岸。

第二個是什麼呢?還不住彼岸,這個我們可能就比較難理解了,因為大家都覺得,涅槃是度過生死苦海,到了究竟彼岸還不能住在彼岸,我們再回憶一下無智亦無得,既不住此岸又不住彼岸,還不能怎麼,停留在這個苦海中,只在那說,把這船停在這兒,不可以,也不止中流,既不住此也不住彼也不住中,最後什麼,唯以度眾生為是,叫做究竟涅槃,這才叫佛的無住大涅槃。所以大家看,在《金剛經》裡面也講過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如筏喻者」,等等這些話,都是指的無住而生心,就是這個意思。這裡講到的究竟涅槃,只有「無智亦無得」以後,才能夠出現這個風雨後的彩虹,我們把這個涅槃了解一下。

釋迦牟尼佛當時在印度,確實做了這麼一次偉大的示現,當時在拘尸那迦,說雙樹林間,現在我們去印度朝聖的時候,還可以看到這個,世尊躺在那裡的身影,現在我們在東土好多廟裡面,相信大家也接觸到,有一個殿叫做臥佛殿,臥佛殿供的一般都是,很大的一尊佛像,這樣以吉祥臥躺在那裡,就是他的涅槃像,當然有時候我們進到臥佛殿,大家記得禮拜的時候,盡量在腳部這邊禮拜,有不懂規矩的就搶到這個,肚子這,頭這,因為我們一般禮拜,不是叫兩足尊嗎?就是用自己的五體投地,來托著這個佛足這個意思。所以一般進到臥佛殿禮拜,就在腳這邊拜就可以,這就是佛的涅槃像。

我本人也去過一次印度,有一次朝聖,確實非常的震撼,走到這個佛陀當時,你看這包括講《心經》,也是在印度當時說法,六百卷的《般若經》裡的核心,一切的這些聖教聖法,都是從這塊土地上流出來的。像那個菩提迦葉是成道的地方,還有鹿野苑,是初次講法轉法輪的地方,那麼這個涅槃是拘尸那迦這,就是佛陀涅槃的地方。全球的佛弟子都聚集在那裡,去祭禱我們對這個佛陀的思念,當時我們記得佛學院的法師們,還拿了這麼一塊,這樣的一個綢布,就等於說袈裟一樣的,一邊就是誦著,《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邊分作兩排,念著《心經》,從腳下把這個袈裟,給他一直蓋至佛陀的這個頸部,還是這個涅槃睡在那裡,那尊佛像也是印度的文物,是照著佛陀當時涅槃的像,雕塑了以後,又在地下埋了很久才挖出來的,但是很有攝受力。我想這也是我們對於佛陀涅槃這種境界的,一種嚮往和一種紀念。所以去到那個現場,可能才有這樣的加持力,就叫究竟涅槃。

為什麼有這麼一示現?講到《般若經》,你看下面就講到「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說明什麼呢,側重的提出來般若空性法門,是唯一的佛法必由之路。你看「三世諸佛」,那就等於說過去現在包括未來,還有十方他方國土裡面,一切成佛的聖者,一定要通過般若才是成佛的正路。所以我們現在有時候看,這個佛法或者外道法,佛法或者是世間法,就以般若來定這個乾坤。

你看,「三世諸佛」都是「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的什麼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什麼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就是無上的意思,「三藐」就是正等,「三菩提」就是正覺,咱們漢語翻譯過來叫做,無上正等正覺成佛道。無一例外,都是從般若出生的,所以我們佛門裡面有個佳話,叫做什麼呢?般若為諸佛之母。還有一個佳話特別說一下,因為我們以為空性就啥都不幹了,空性從哪裡出生的呢,就從慈悲出生,所以我們又說慈悲是諸佛之祖母。

我們要修習般若法門,就得發菩提的大悲之心,去度化一切眾生,從這來修證般若出生諸佛境界,這是每一位想成佛的佛子,一定要從這來做起,所以這裡講到說「三世諸佛」,都是「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什麼叫無上,像大家如果有了知到每一尊佛陀,比如說他的相好,就有三十二種相好,是一切人所不及的,這就是無上。他的道力,佛還有一個名號叫做正遍知。就是能夠正確的,週遍的能了知,一切世間萬事萬物的,精神層面也罷,物質層面也罷,盡在掌握之中,還有這個什麼,度眾生無上,大家想想,哪怕說從道力來講的話,這個菩薩也罷,羅漢也罷,他們的道力還是有限的,只有佛的這個度眾生,這個法力和他的願力沒有止境。大家讀過那個不是有四弘誓願,叫做「眾生無邊誓願度」嗎,也就是這個意思。「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後面又說,「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跟大家說一下,這個層面開始,就是進入顯密之別了,前面的都屬於顯說,因為我們認得的字,聽得懂的意思,哪怕覺得講得比較生澀,仔細再領悟或者學習一下,還是可以聽得懂。這叫做顯說,後面的「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這個地方就開始說密說了,「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這個咒一般我們也把它稱之為,《心經》的心咒。

「揭諦揭諦」是什麼意思?就是去吧去吧,「波羅揭諦」是什麼?就是說快點去吧,大眾一起去吧,「波羅僧揭諦」,就是大眾一起去吧,然後「菩提薩婆訶」,就是快速地成就菩提吧,就是一個讚歎,這樣的潛發之語。所以我們有時候在密說的這部分,你看為什麼說《心經》的,這個圓滿呢,顯密也是兼具的。這就是指的它的咒語部分。順便我們既然講到究竟涅槃了,持咒也是一個法門,也是可以入般若境界的,但是我們有一個見解,怎麼來認知這個咒語呢。咒語的意思,如果要從這個解釋上來講,它就是不能有我們人的,這個凡夫一般的這種,用語言表達出來,具足了特殊靈驗力的靈語,叫做咒語。

所以我們學修咒語的,這個持誦方法,並不在於說你要弄懂它的意思,大家要明白,不是要弄懂它的意思,而是要對這個咒產生信心,這個咒就是比如說,佛圓滿了佛果,或者菩薩證到八第以上境界以後,他能夠用他所證的境界,用聲音的載體把它傳達表現出來,那麼如果我們再用自己的聲音,臨摹他的這個表現,不斷地執持咒語,就等於說直接用自己的凡夫境界,去溝通那個聖者所證的什麼,般若空性境界,所以這些就是講到我們說,這個無上正等正覺的無上功德。相好也罷,這個威德也罷,慈悲也罷,願力也罷。

後面我們再往下貫經文,你看說,「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這個時候因為已經進入到,《心經》的流通分了,大家知道每一經典,幾乎都是有一個開頭,然後中間有一個大的說,這個理論板塊,最後勸導說這個經文很殊勝,大家一定要多讀誦多傳揚,所以你看這裡就開始讚歎,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大明咒,引入到什麼,下面要密說的部分,確實這個《心經》,真的是千百年來,傳誦受持來講,不可思議。

講到這裡跟大家說幾則,這是我們自己親耳親眼見聞了,這些故事。就是說這個《心經》,我們一直給大家講的時候,在講這個深邃和圓滿的教理,但是《心經》同樣也可以把它,作為一個受持的法門功課,就是每天,前面也記得給大家提過,就是每天讀誦多少遍,那麼你有願力跟它對接的時候,也會得到滿你的願力,甚至你可以虔誠的心,為看求得這個感應而去,不斷的持誦,比如說跟觀音菩薩去感應,都可以的。

你看這裡講到的是大明咒,「是大神咒是大明咒」,確實如此。這個《心經》,曾有人讀誦,就是說其它的不說了,現在我們的人,生活節奏都比較快,壓力也大,有很多人會心情比較鬱悶,甚至發展到抑鬱,我就經歷過一個女眾,她也是在工作上生活上,有非常大的挫折,最後導致到這個抑鬱症特別嚴重,抑鬱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每天要大量的藥物來支撐,我不曉得這個抑鬱症,大概就是如果能發展到藥物的時候,大概就是從這個,心理的層面轉到什麼,物質的層面來,真的這個在身體上出現了病變一樣的,後來她也是到寺院裡邊,就其他的因為時間也緊,大概有法師給她開示,就是說你只要每天,念《心經》就可以,而且說你念《心經》,一開始給她佈置的任務還比較少,後來多多的說,後來發展到,一共要念到四十九遍了,說你還安一盞水,用這個《心經》,就在念這個水加持這個水,把這個水完了就喝掉,她就一直修這個功課,修著修著,慢慢的就開始可以不用藥了,最後再度到廟裡來的時候,就比較可以談笑風生了,隱隱約約還有一些,臉色上表情上,還有一些這樣的痕跡,但是已經是趨向於像原來那樣的完全靠藥物支撐的時候,已經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另外一則,就是這個可以有名,就是我們現在四川的文殊院,文殊院就發生過這麼一件事情。這是後來在四川樂至報國寺,有一個叫昌臻老和尚,可能在視頻前的諸位,有的知道,如果你是佛教徒比較了解的話,老和尚的鬍子這麼長,白白的,他的師父叫離欲上人,這師徒兩個都是巴蜀有名的高僧,那麼昌臻法師他出家比較晚,他幾乎半輩子的時間都是居士,在八十年代的時候,他在文殊院的時候,就看到一則故事,就是他的親身經歷,這是他親自寫出來的,在文殊院,有一個老居士也是這樣,就是莫名其妙的眼睛,有一段時間非常嚴重,最後到了什麼地步了,眼睛就睜都睜不開,疼的受不了了,沒有辦法,就做了一個夢,在道場裡面做了一個夢,觀音菩薩讓他讀誦《心經》,他就開始天天沒日沒夜的,就持誦這個《心經》,他有時候想想說與其我這麼病苦,或者我心裡這麼煩,我打著妄想,我還不如清清靜靜地念經好了。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犯這個事,就是不斷地傾訴不斷地抱怨,覺得我應該怎樣,能不能夠讓我再怎麼樣好點,但是不願意去轉這個心,清淨這個心,當下提起來就是在轉。所以他念這個《心經》的時候,念念念,念到有一天晚上,這個念的這個眼睛,就那天晚上特別疼,疼得整整一整夜就疼得他,就要叫起來一樣,等到天亮的時候,突然間眼睛疼過一樣,就好了,而且把眼睛早上這個,可以睜開之後四處看,整個屋子裡面原來看不到的東西,角落裡的他就能看得分明清楚,這是八十年代文殊院,發生的一件實事。你說我們也不是說,迷信的去往那靠,但是它確實有,這樣的一個功能作用,心靜下來,他這個報果報就會轉的。

所以這就是我們說的「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無上咒」是什麼?就是《心經》的這個義理也罷,這個圓滿的這個經文也罷,無上就是再沒有,比它能夠超出於它,它上面的,無等等是什麼意思,就是沒有一個能夠比得過它,就不用說了,跟它相比的都沒有,所以叫做無等等咒,這個我們從文字上,貫一下就知道了,是這樣一個,所以說「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就是勸信。大家要知道,其實佛法的全部要讓它靈動起來,為我們身心世界體悟的時候,離開信仰,絕邁不過去,你把它當做知識,把它當做物理研究,把它當做科研成果,或者社會調研,都不行,它一定要用信仰來體現。如果最好依著信仰,有這種宗教體驗,你才能夠什麼,體悟到它裡面講義理所顯現的,這個發揮出來這種真髄。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是一種學識,知識上的理解,它就稱之為幹慧,幹慧是什麼意思?道理明白了,但是事情發生了,你還是跳不過去,還有罣礙,佛門有一句話叫做什麼,「說時似悟,對境又迷」。所以希望,以這個《心經》來講的話,我們常能夠思憶它的法義,用作生活中,也這麼去引導心裡的想法,這就是一種修行。

當然此前部分都屬於顯說,明白的以這個我們能了解的漢字,能夠聽得懂的法義告訴大家,後面就屬於密說的部分,這就是《心經》的圓滿,就是顯密兼修。後面你看,說「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這就是咒語的一個總結。「揭諦揭諦」就是去吧去吧,這個「波羅揭諦」就是大家去吧,「波羅僧揭諦」,大家一起去到彼岸去吧,「菩提薩婆訶」就是說,快速的究竟圓滿菩提,也就是快速的證到「無智亦無得」。這是一個以咒語的形式來體現,《心經》的這個圓滿結尾。

那我們說到咒語了,再特別跟大家講一下,就是我們每個人,如果比如說念《心經》,也可以當做咒語來用,咒語的功能是什麼,不需要你考慮它是什麼意思,它的作用不在於此,咒語又叫什麼呢?如果我們從解釋上來講,是一種不能用我們語言所說明的,一種具足靈驗力的特殊語言,如果一定理解,咒語是什麼呢?就是說佛菩薩,至少要八地菩薩以上,才有資格說咒,佛菩薩所證到的這個般若空性,究竟解脫的這個,他在這個裡面稱性,可能用聲音這種載體,傳達他的那個境界,那麼我們在接收這個境界的時候,依照我們凡夫同步的,去臨摹他的這個發音,也就是不斷的跟他同步的,去共振這個音律節奏,那麼就等於說你在這個凡夫的,有罣礙的煩惱心中不斷的注入,無罣礙的巨大能量,這就叫持咒的功德。所以大家要知道,念咒並不在於義理,而在於信心。

有這麼一個公案,就是給我們講解說,咒是用來幹什麼的,真的有那麼大的威力嗎?這個比方是這樣,就是在當時印度,就是有人問到,這個咒語的功德的時候,這個就給他這麼回應,說咒就好比是什麼,說有一個曾經故事裡邊講到,有一個公主,在這個國度裡面貴為公主,她嫁了一個夫君,可是這個夫君,他在另外一個國度裡面,逃到他們國家來的,這個夫君曾經在他的故國裡邊,無惡不作,但是他從那個國家,一直已經沒法混下去了,跑到公主所在這個國家的時候,我們常說鴻運當頭了,被這個公主給看上就招為駙馬了,突然間來了這麼一個轉身,但是由於他過了不久的時候,這個習性難改,又把他曾經這個在故國的,一些作奸犯科的事控制不住,甚至還打罵公主,這個時候,終於有一天,他故國裡面來了一個人,看到這個駙馬了,說發現原來就是他們曾經,通緝的一位犯人一樣的,他就來見到這個公主以後,就給她說,看到公主也是比較惆悵,所以就給她傾訴,說這個駙馬對她越來越不好,他就告訴公主說,你把這一段話記住,他再有所冒犯的時候,你就念這一段話,結果他就巧妙的,把他曾經做過的惡事,全部給它編排在這句話裡邊,讓公主學會了不斷地念。果不其然,這個駙馬後來回到家裡,再對公主有這個不義之舉的時候,公主就念這段話,他馬上就不敢再輕舉妄動。這個故事比喻什麼,就是並非說咒語是一堆,作奸犯科的事,不是這樣子的,而是我們看待咒語,就是以這種對它的信心,我們雖然可能不懂它的意思,但是我們持起來的時候,旁邊的其他眾生能夠收到信號,能夠明瞭,所以這個就是咒語的功德,特別在這裡說一下,到此為止,所有的《心經》從顯到密,從凡至聖,一直到成佛,就功德圓滿了。

我們這一講,就徹底講到了究竟涅槃,迴首一路的《心經》之路,我們前面也講過了,確實,這一部二百多字的寶典,就濃縮了整個一代教法的,這個所有義理,利用這十幾次的講座,當然也非常感謝我們成就這個,講座視頻的所有的護法菩薩們,不管是這個,操作人員也罷技術人員也罷,或者說這個後勤人員也罷,其實都屬於護法,這樣的護法成就了我們,那必然可能,隨著這個視頻為人所見聞,能夠或多或少,至少能夠結緣的,獲一些法益吧。

那麼這個在輾轉功德中,一定會倍倍的增長,我們常說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我們內心發自真心的去做,那麼一定會有好的效果,所以這次有這樣殊勝的因緣,利用我們這個優酷視頻,跟大家結這麼一個法緣,也是非常的榮幸,也希望這次講的這個功德呢,迴向跟所有見聞者能夠同生淨土中,早得無上正等正覺。好,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