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

好,諸位,請大家合掌。各稱法名。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華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

好,各位同修,我們第三講下半場。早上我們一直在講莊嚴。講到莊嚴說,通常法中,我們所說的莊嚴,就像裝飾一樣。在佛法的修行功德海中,我們莊嚴,好像慢慢地積功累德一樣。如果要放開來看,整個的這個莊嚴海呢,實際上就是各行各的道,各走各的路,各行各的法,反正就是一片華藏海,所謂的毗盧性海。我們講到說,念的時候說,願與四生九有,怎麼說,同登華藏玄門,三途八難,共入毗盧性海。入的這個毗盧性海就是這個海。所以說來說去,掰開了揉碎了,最後無非就是一個現前一念,一個當體法界。你的所謂的遍覺,所謂的正遍知,所謂的明行足,都離不開這個現前一真法界。

這一方面體現了佛法的宏博廣大,為什麼當時那麼多羅漢聽不懂?他沒有成佛的體驗,他沒有破無明見法性。怎麼才能入這個一真法界、毗盧性海?那你必須離開你我他,就是兩個丁點的對立,分別心。那我們今天講的這些莊嚴呀,只不過是讚佛,讚在佛功德中呢,他呈現出來的正覺世間的莊嚴。大家不要忘了,我們在講正覺世間。正覺世間也就是以智慧為根本。

你看,大地也是以智慧為根本,堅固的海印三昧。菩提樹也是以智慧為根本,金剛為幹,樹幹。音聲也是以智慧為根本,宮殿還是以智慧為根本。就是在這個智慧所支撐的這個認知的角度中呢,自然而然就打開了這個法界,也就是打開了我們的心地。所以你說要佛法再要微細地來說修,真的得苦修,可是你說最後說證,是由修而證來的嗎?沒有修,證不了。可是一旦證的時候,根本不是修證來的,是本來就具足的,就是這樣的,終於現在見到了,明白了。

下面我們開始就講到這個師子座的莊嚴,師子座莊嚴。我們來看,「爾時,世尊處於此座。」大家沒有經書也沒關係,大家聽我說就可以,就是你要把神凝聚起來聽我說。「爾時,世尊處於此座」,就是指的師子座。為什麼說,你看我們常在廟裡邊有一個地方叫「獅子窟」,「獅子窟」這個地方表法的,就是說,為什麼方丈住的叫「獅子窟」?因為他有這個法,有這個心地法。我們叫做代佛宣說。所以一個是人中獅子方才能坐,人中的丈夫,大雄大力大慈悲,才能處於此座。另外一個就是說法,所說的什麼法呀?無畏之法。獅子無所畏懼呀。大家看那個雄獅,蹲在那裡那個范兒,對吧。而且它永遠都是孤獨的,沒有伴兒。

為什麼?一聲吼出來,百獸就都心驚膽戰。佛為法王,亦復如是。為什麼?因為得法空嘛。大家知道開悟的祖師爺呀,他有一個什麼功德?就是入千軍萬馬裡邊猶如入無人之境。這就是指的師子座。你想我們現在有人呀,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前思後想,總是想著怎麼好點兒,怎麼落個好處,怎麼得個於己有利,那當然你就是有恐怖,有顛倒夢想。所以說「世尊處於此座」,坐這個座,一個是高而無上,師子座再沒有比它高的,二一個是廣而無外,就早上我們講的,再沒有別它之外之法。而且這個師子座呢,也不是說空中懸浮的,還是放在大地上,承載在這個我們的器世界中,那說明什麼呢?即俗而真。就在這個世俗法中,能夠見這個獅子吼,出的這個效果。

那麼這裡邊講到說這個,「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滿一切世間。」這是我們下午大家要聽明白這三句話,是我們下午要攻剋的重點和難點的法義。大家聽明白,第一個是「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是指的什麼莊嚴?我們這現在正在講正覺世間莊嚴,在講到教主難思莊嚴,在講到教主成道以後,他的地,他的樹,他的宮殿,他的師子座,這裡說「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是指的什麼莊嚴呢?意業莊嚴。佛也有身口意。意業莊嚴就叫「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智入三世悉皆平等」,這是指的意業莊嚴。「其身充滿一切世間」是什麼莊嚴呢?對,身業莊嚴。這是第二句。第三句「其音普順十方國土」是什麼莊嚴?口業莊嚴。你看佛也有身口意,也正在講莊嚴。

那麼我們就來先看一下,這叫說「於一切法始成正覺」。佛在這個師子座上,於一切法始成正覺。那麼說明這個成的這個正覺呀,開悟了叫做覺,開悟以後才能叫做覺,離開顛倒了就叫做正。所以他雖然是處在這個師子座上所成的正覺,可是一切世間法,也就是十方三世萬法之中,沒有一法,他不正不覺的。由於這樣,才能叫做「智入三世悉皆平等」。那我們該了解一下。下面我們要給大家講解一下,到底佛的這個智,怎麼入三世,什麼叫做入三世?怎麼叫做悉皆平等?這裡倒是有幾個概念,今天希望大家能夠聽聞得能透得過去,在黑板上寫一下。

好,我們來從這幾方面,大家也要提升一下這個理解力。說什麼叫做「智入三世悉皆平等」?這個可以讓我們從文字上來理解一下,到底說成佛了以後,成無上正覺,這個到無上正覺的那個點上,是怎麼樣的一個感受。你比如說,說智入三世的這個「智」,我們可能這些也大概都聽過,我們從幾個點上稍微了解一下。你比如第一個叫做能入之智,就是能入三世悉皆平等這個智慧,比如說如理智、如量智。

「如理智」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能夠證真。就像我們現在不是學佛,不是要追求真理嗎,對吧。終有一天,我們的心性會跟這個真理完全脗合的。就是證到這個根本智慧,實智,這就叫「如理智」,跟這個真理是一樣的。現在我們的心性是跟妄想同步的,可以入這個理性。

那麼還有一個叫做「如量智」,就是光有真理這個一味的,就是說一味的這個道理,對不對?倒是沒錯。一味的道理,你放之四海皆准,整個法界就這麼一個理,對不對。但是問題是,整個法界的理是這麼一個理,它的事很多呀。就跟我們度化眾生一樣,你遇到這個男眾怎麼度化?遇到女眾怎麼度化?男眾性格剛,女眾情見重,對不對。遇到老人怎麼度化?遇到小孩怎麼度化?你光說這一個理,他有的買你這個理,有的他不買這個理,怎麼辦?所以真正的理雖然是入到平等,悉皆平等,這個平等的理入不了三世,就是入不了千差萬別的這個法,十方三世法。由什麼來入呢?如量智。能入諸智,你必須以根本的真理的這個,真理就唯一的標準,就我們所說的證入真如實相。但是真如實相你要入三世你怎麼入?你得應機示現,隨機逗教等等諸如此類的,這個就叫「如量智」。

只有如理智、如量智具足了,才能叫「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如理智代表悉皆平等,如量智叫做智入三世。這樣大家能聽明白麼?也就是說,你比如說,這個如理智就跟我們說的錢一樣,錢。大家都需要錢,這個錢本質上,它就是錢,這就叫如理智。但是這個錢怎麼花?往哪兒花?花多少適合?一樣不一樣?這個就不一樣了。

如果你會用這個,才叫如量智,如量智。能聽明白嗎?大家要聽法,要聽成法,要受用這個法,不要聽成知識,那就只能知道知識。我講這個雖然是這個很深的教理,但是大家一定要把,跟自己的心的線索,這樣聯繫起來,對接,起觀照。

你比如說能入三世,再從這個三智的角度來講,俗智、真智、中道智。我們首先看一下,你比如說,我們說俗智,就是咱們說的煩惱妄想,對吧,我們所謂的聰明,倒是人人都有。但是這個俗智如果沒有真智,也就是這個根本,剛才講的真如實相,前面講的如理智,沒有如理智作為背景,你的俗智就是煩惱業障,不能叫俗智,只能叫俗,沒有智。

但是說如果你帶著這個真智,來體現這個俗智的時候,那麼這就成了如量智。問題是再進一步我們推敲,不管我們理解上有一個真智,在理解上有一個俗智,有理解真智,有理解俗智,憑理解智能入智嗎?能不能?能不能入智慧啊?憑理解能嗎?不能呀,你起心動念都不是智慧。

所以你只能破掉對這兩個智慧的執著,你把所有的煩惱妄想先收在這兩個理解點上,然後最後把這個騰地一破,才能入中道智。什麼叫做中道智?你比如說,真的有一個俗嗎?如果你說真的有一個俗,我們說俗就是真呀,常聽這句話吧?其實我們現在說的真如實相,就在我們萬法的這個俗法上,就在現象上。那現象本來就是真理,那哪兒有個真正的現象呢?因為現象就是真理,俗就是真,那麼有沒有俗呢?沒有俗。俗是我們的一種理解。

好,我們理解俗,覺得沒有俗以後說,那這都是俗,不能要了,屏蔽掉,我們來投向於真。但是大家不要忘了,真就是俗。真就在俗上體現的,哪裡有個真嘛,有沒有真?沒有真嘛。俗就是真,所以沒有俗,真就是俗,所以沒有真。既沒有真也沒有俗,什麼都這樣的,啪地一下子,智慧開了。這個就叫中道實相。說俗,就是把你世間的煩惱給你引到這個,糾在一起,結合在這兒,集中營了,來處理。說真,就是把你出世間的這種法欲,給你糾在一起,也放在這兒擺平。但是最後你要知道,這是兩個煩惱最粗的線條,他給你噌地一刀子砍了,為什麼?也沒有俗,也沒有真,空空如也。這就叫中道實相。

只有入到中道才叫真正的平等,為什麼?只要你有俗的對像,就有真的分別,對不對?只要你有真的追求,那麼一定會立俗的本來面目。只有這兩個一下子擺平了,就叫做三世平等,智入三世悉皆平等。所以為什麼大家要聽成法呢,這個法你要聽的,哦,原來我們的一切追求都是錯誤的。真的是有求就是苦。你要知道,現在實在沒辦法了,才勸說求生西方淨土。你到了淨土繼續求,你就麻煩。又是什麼?頭上安頭。所以在這個法上,其實你不要忘了,不要以為說,那一念放下,就是不讓求生了。那麼一旦求生成功了以後,依然還要一念放下。

所以大家聽這些智慧的時候,哦,俗智真智,不要把它教條化了,文字化了,教理化了。你要對照自己的心性上往下放,你就一念放下,真的一念放下,一個一個,全體見解就現全身。大家設想,要一念放下,騰地把自己放下,就一切法都起來了。一切法都起來了,沒不了的。所以這裡講到的說「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就是這個意思。大家知道,它搖來擺去,說的再怎麼談玄說妙,它不離當下,一念放下。這是三智。

那麼如果我們再從四智上來說,這個其實很有意思,這個很有操作性,現實感,我們再聽聞一下,理解一下,更有助於我們深度地提升。你看,大家知道,我們說,為什麼這裡還是依照著說「智入三世悉皆平等」?我們都知道佛成佛了以後,從凡夫到佛,轉八識成什麼?成四智。那大家對應一下啊,阿賴耶識就是轉的大圓鏡智,對吧。這我們都知道。

第七末那識轉的平等性智,第六意識轉的妙觀察智,前五識就是你的這個身業、口業等等諸如此類的,轉成成所作智。一旦凡心轉成這個聖智以後,大家來看,為什麼說這裡講到說,只有普入三世了才真的達到平等,只有你真的平等了,才真的能普入三世。你比如說,大圓鏡智,第八阿賴耶識,我們摸都摸不著邊兒,那我們現在知道佛說了有這麼個東西,其實我們自己感覺到也有。

為什麼?因為有我的時候,就有第八識,第七識。雖然第八識我們不知道它在作用。可是,第七識就是貪戀它,才有的我。現在就是這個樣子,我們已經在這個窠臼裡邊了。那為什麼在這個窠臼裡邊,我告訴大家,不是沒有聽過這個概念說大圓鏡智,而是沒有依著這個概念,隨順著佛語,入這個大圓鏡智。

為什麼?你比如說,我們一說有個大圓鏡智,哇,大圓鏡智,我要證得大圓鏡智,對不對。可是你不要忘了,當我們要證得大圓鏡智,好像我光芒萬丈的時候,會有什麼,智是相對什麼而言的,不是,噌的,觀照什麼,觀照什麼?觀照境嘛,外境,境界嘛。有智就有境,對不對。大圓鏡智普照十方塵剎中,你就會覺得,啊,十方塵剎,到處都是國土,都是山河大地,都是這個物質世界,這不就成境了嘛。

所以永遠智是智,境是境。對不對。有智對於境,有境對於智。一相對,是不是大圓鏡智?還是煩惱。因為還是相對的,我的智對你的境,我起觀照了,把你看破了,這不是這樣。什麼呢,境和智,離分別的時候。沒有智,也沒有境。境就是智,智就是境。智一下子照著境,境本身就體現的是智。境智合一的時候,這才能叫做平等,沒有對立。

所以真正的大圓鏡智,什麼情況下才能夠智入三世,就是普入三世十方塵剎中呢,境智合一的時候。明白嗎?一旦沒有外境對我們影響的時候,我們的智慧就已經全體顯現了。所以,看上去二智三智四智,或者四智裡面的這個智那個智,實際上是一個東西。所以你看這裡講到的,離開境智分別了,才叫做悉皆平等,才叫做依持平等。大圓鏡智,我們以為所依的,是我有大圓鏡般的智慧,對不對,直至這會把你的境界給你照開,看破,放下的時候,這不叫依持平等。這叫依就是依,持就是持,對立。所以真正入到大圓鏡智的時候,就叫依持平等。能明白啊。

第二個,那麼這個就好說了,第七識本來是有我執的,那麼有我就是以我為核心,那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現在他證得平等性以後,證性平等,就是證這個平等性以後,才能叫做平等性智。在這個智慧裡邊,觀察一切法,自己他人,一切有情,悉皆平等。這就是為什麼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才叫大慈悲。為什麼,就是流淌在平等性智中,才能夠同體大悲。同體才叫平等嘛。

同體大悲以後,你才能智入三世,就是能入到十方三世中。否則我明明生活在此時此刻,這一世,這輩子,我哪能入到三世裡邊,為什麼?因為不平等。那我們第六意識,每天起心動念,分別,自私自利,瞭然算計,起心動念等等,它本來是這個作用,現在轉識成智,成了妙觀察智。大家知道嘛。本來是算計的,花花腸子,詭計多端的,本來他是這麼用的,用的倒是,勁就是這個勁,他用成這樣,把這個勁用成這樣,用成禍害別人,禍害自己。那麼他把這個勁,還是這個勁,用成觀察平等。

就是說,觀察諸法的自己,每一個法的相狀。他的相,我的相,我們共同的相,然後無礙地來回這樣,不斷地觀察,總持。才發現所有發生的這個功德珍寶,我們所做的行行道道,原來都是修行法門。不是說都平等了就沒差別了,還有一切無邊的差別,他都觀察得透透的。發現說,自他共相,這個既是在平等性上,而且又不失差別。一人一個樣。雖然都是一個心性,一個法界。但是一人一個樣,一道一個樣,一個眾生一個樣。這就叫做妙觀察智,叫觀察平等。以平等心來見這個差別。你看多難呀。你有這本事嗎?沒有嘛。

現在只能聽嘛。這本事怎麼來的?就是先開始聽,慢慢琢磨,最後擺弄,最後我非要成不可,才成了。每尊佛都是這麼來的。所以說這個叫觀察平等。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智入三世悉皆平等」,還是離不開平等。

那最難就是說,呀,成所作智的話,普利眾生,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他需要這麼度,我就變成這樣,他需要那樣度,我就變成那樣。這怎麼能平等呢,這是最典型的差別嘛。但是大家知道,他這個平等體現在哪裡呀,就是誰需要我,我都變成他,變到他跟前。在這個心上,你也行,他也行,他們都行。這才叫做普利平等。

發現了沒有,他這個平等,不是在說,你離我近,他離我遠,我不去,你這兒我來,他那兒我不去。或者說,你對我好,他對我差,我只度你,我不去度他。這就不平等。所以說成所作智,就是我們正在造業,喝水,拿蘋果,咔地一口,我待會兒這個完了,要坐車,先去一下法源寺,晚上再見一下師兄弟,明天要去美國,弘法,等等諸如此類的,一會兒一個樣,你怎麼平等呢?就是在這一切中,我都是為了弘法,為了結法緣。

除了這個,我不是為了買泡泡糖,或者弄個蘋果手機,不是為這個。所以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叫做普利平等。他的平等是在這個上面顯現的。從普利平等,到觀察平等,證性平等,依持平等,那麼就發現了,原來真的是叫做「智入三世悉皆平等」。一成佛就處於這種狀態。不用懷疑,一定是這樣的。這就是我們給大家講到的:智入三世普利平等。這是佛的意業莊嚴。人家一旦證到佛境界以後,人家都這樣了,人家都這樣了。這是意業莊嚴。

我們再來看一下,身業莊嚴。非常好,非常微妙。好,大家來看,這三句話真的是非常的,很精練,也很重要。這是我們講到佛的身口意三業,剛才是指的他的意業莊嚴。那麼意業呢,當然這意業證到的內證境界和顯現出來這種功德。那麼從身業上來講,這裡有一句話「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身充滿一切世間。為什麼說最難理解。大家知道,比如說,我們說的這個遍,就是到處都是的意思,對不對。到處都是,就跟天女散花一樣,籃子裡噌地撒出去,到處去撒呢,還是本來就在,這有差別的。到處去撒,到處去遍佈,這個叫分遍,一份一份去遍,去種種子一樣。

那麼我們這裡,大家要明確,其身普入一切世間,不是這個分遍,一份一份去週遍,而是叫做圓遍,圓滿的圓。就是一遍,無邊無際,現前充滿。不是你刻意一點一點把他撒開,撥散出去的這種遍,這是不一樣的。那麼這裡講到的說,其身普入一切世間,從法身來講,法身不是叫做遍一切處嘛,是不是。既然遍一切處,他就有一個現象,我們任何一法能離得開佛的法身嗎?離不開佛的法身,所以叫「世所同依」。整個法界裡邊,什麼你三千大千世界,什麼六道輪迴,什麼這個善業,惡業,引業,滿業,定業,不定業,等等諸如此類的萬法,都是佛的法身,他是週遍的。

可是問題是什麼呢,法身他既然是週遍的,還用你說嘛。為什麼這裡說,始成正覺,成最正覺以後,才說其身充滿一切世間,是他已經見到他的法身充滿一切世間。在這樣的情況下,第二個,他還要「智身證理」。就是他怎麼知道的,他智慧顯現了。這個很難很難理解,因為智身,這兩個本身就好像有衝突。

智慧是我們的一種覺性,靈性,對吧。身體好像是我們的一種色身。這就是凡夫理解勝境最難透脫的一關,要麼擬人,要麼物化。要麼就是他有一個主體,主宰的一個人,擬人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承認才能理解。要麼就是徹底把他客觀了,就是一件物體,他沒有靈性,沒有主觀能動。你一定要把這個合在一起,為什麼,真的有一種叫做智身。什麼叫智身?就是覺悟覺到哪裡,這個智慧就顯現到哪裡,這就叫智身。

所以你看說,「智身證理,如理遍故」。他智慧之身呢,就是證到這個理,那麼這個真理呢,就像法身一樣是到處週遍的。那麼智身證到這個理呢,如理一樣,他也是週遍的,所以叫做「充滿一切世間」。

那既然這樣的話,法身也罷,智身也罷,說這個太抽像了,我們理解不了,說色身怎麼也能夠週遍呢?明明活靈活現,他在這就到不了那呀。色身怎麼能呀,色身的週遍是體現在他無礙的這個功德之上,就想怎麼化現就怎麼化現。我們現在是盡情地,願意怎麼輪迴就怎麼輪迴,其實是一個道理,知道吧。

但是佛呢,他就是想怎麼化現怎麼化現。我們現在願意這樣輪迴,就必須這樣輪迴。因為你造的因,就感那果。所以從這點來講,普入一切世間的身業莊嚴,應該這樣理解。如果打個比喻,你看,法身,看到了嗎,「如虛空遍」。這個遍的遍法不一樣啊,側重點不一樣,法身既然是遍一切處,就像虛空一樣。

那我們大家了解一下,虛空,誰能躲得開虛空呢,能嗎?不能。誰能夠不在虛空中嗎?也不能。虛空能包不住什麼法嗎?都能。你下意識又說不能。虛空什麼法都能包得住,是不是嗎。所以這個叫法身如虛空。那麼智身遍呢,就像整個虛空,但是有的地方是黑暗的,對不對,黑暗的這個地方,它是可以光明的,但是現在光沒到,是吧。

所以說智身就如同日光遍,太陽照到哪裡,智慧光明顯現了,這就叫智身。色身好像什麼,如日影遍。這個比喻我們了解了,就好容易理解了。我們的色身就像太陽的影子一樣。虛空,虛空中,可以容納整個太陽和太陽光,對吧。那麼這個太陽光照出來以後,任何這個地方,只要有個地方,太陽光就能夠投放到這,太陽的影子,就能影現在這個水裡邊也罷,這個碗裡邊也罷,鏡子裡邊也罷,哪兒都有。對吧,只要你能投影出來的,他都能影,只要你需要,你一承載,他就給你照亮,就影現出來,這就叫做色身遍,就是我們講到的變化身。

那我們這裡,大家一定要,剛才講了,了解說什麼叫做圓遍,什麼叫做偏遍,分遍。就是我們要理解到,「其身充滿一切世間」,不要把他單純地認為,那一定是很大。你看我這麼一說,你們肯定會下意識就認為說,那一定是很大,對不對。告訴諸位,哪怕就是這一丟丟小,或者這裡面的一個分子,他也是週遍的。

同樣也是週遍的。大也是週遍的,小也是週遍的,整個佛身都是週遍的。不是說,慢慢地把他散佈的這樣的遍的。也就是遍法界內,就是總是一個佛身。遍法界。所以我們常念到:佛身充滿於法界,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座。這《華嚴經》裡後面有這句話,就是講的這個道理。

我們每天念八十八佛說,懺悔文裡面說,法界藏身阿彌陀佛,也是這個道理。一切的世間,一切的意識,就是根,或者塵,或者識,一一國土,全部都能夠現全身。為什麼,因為佛身無去亦無來,所有國土皆明現。所以大家要知道,這個遍呀,不是說總的來講才叫遍,分開一半呢就不叫遍,四分之一呢更不叫遍。不管總也是遍,分也是遍,總之他都是遍。沒有一份一份去遍。你在哪他就到哪,這個叫做充滿一切世間。總是這樣遍的,分也有遍的。

大家說佛的支分是什麼,分遍是什麼,分遍是什麼,一份一份地週遍。我們有眼耳鼻舌身意,佛也有。他的眼,佛眼圓明也是週遍的。我們現在眼睛遍不了,後腦勺看不見呀,對吧。佛的耳也是週遍的,整個大千國土裡邊,一個小聲音,噌地就收到信息了。那我們現在普陀山這會他們在喊什麼,我根本不知道呀,因為飛來北京了。

所以說,鼻子也是這樣,舌頭也是這樣。但是佛就不是,佛他就是眼耳鼻舌身,各個都是遍法界的,所以這個就叫做遍。而且如果是再進一步的提升,我們剛才不是給大家拔高了,能遍的身,我們現在說到遍,你往哪兒遍去嗎,週遍,往哪裡週遍,不是要往國土裡邊週遍,對吧。什麼時候能週遍的身和所週遍的國土又合二為一了,能所互融了,這才叫做普入一切世間,才叫真正的遍。所以不管意業智慧,身業週遍都是這個道理。

下面,再後一句就是「其音普順十方國土」,還是這個道理。其音普順十方國土,就是佛的一音呀,有無邊無際的功德音聲海。咱們讀行願品裡邊,你看說,不是出來了多少聲音海,音聲海,念得我,那會兒老念錯。這就是說,佛的語業莊嚴,口業莊嚴。口業莊嚴裡邊有幾個功德。你比如說普順十方國土,普順他有很多意義,一個「順異類言音」,普順就是隨順呀。

異類就是,你比如說,咱們都以為,我們都是人,好像大家都應該講人話,佛跟我們弘揚,他也得講人話,觀音菩薩示現了,他必須講人話,文殊菩薩跟我透露個什麼消息,點化,他也得說人話,對吧,說其他的話,我們聽不懂呀。可是,大家要知道呀,他要是度化豬該怎麼辦呢,他要是度化狗可怎麼辦呢?其聲普入什麼,一切世間。

就他可以示現成個狗,你要知道,文殊菩薩就變成豬的。智入三世悉皆平等,他不在這個差別上,說人就是高級的,畜生就是低級的,餓鬼就是不值得度的,都有,到處都去,照著他們的話說。所以說叫做「順異類言音」。一切眾生的語言法,只要他說一言,就能夠說盡無餘,一切眾生的語言。你們聽過宇宙語嗎,那你們見過邪呼呼的那種人,說他會說宇宙語。但是,大家也不要說,還真有宇宙語。我有一個同修呀,突然間就發狂發癲,發狂發癲了一下子,就那段時間呢,就是非常的這個,如果從世俗人的眼見,就是神經了。可是,他一神經了以後,他怪得很,他說的話呀,嘚啵嘚啵的,就這樣,真的是一種話,絕不是說在那瞎在這兒就是說,因為你聽起來肯定是一種話,但是不知道是哪兒的話,沒有聽過。

你說他是念楞嚴咒嗎,也不是,不是念楞嚴咒,就不知道他說的哪兒的話,我可以確定,這是我親耳聽的。就在某一個道場的天王殿前,他就在講,講的特別溜,就不知道什麼東西在說,說是宇宙語。不知道,真的,那個舌頭卷的非常的溜,特別順,但是在地球上沒聽過,這是真的,這是真的,不是說笑呀,真是這樣的。那你說各種各樣的語言,音聲海,誰知道他們說些啥呀。這就叫做「順異類言音」。

第二個,我們在說「其音普順十方國土」,還有一個比如說,順所宣說,所宜說法,就是你適合說的這個法,你順著這個話把兒往下接,他這會兒適合聽什麼法,他正在興頭上說個什麼話題,你順著他這個話題把這個法給嵌進去就好。誒,那我不知道,有沒有給大家講過說,我們和尚,我師父就是給人家說不要吃葷,有沒有?哦,他很巧妙。怎麼說不要吃葷呢,來了一個,至少算是一個,就是說不能算特大老闆吧,也許是大老闆,或者中老闆,他的夫人,夫人吧,總歸算還有點這種貴氣吧,感覺到。

她又有善根,要信佛。但是大概過去起緣的時候,她的這個慈悲心可能發的不夠,慈悲心發的不夠,大概又養尊處優慣了,她好講衛生,知道吧。所以她雖然對佛法也只能算有好感吧,到普陀山去拜觀音菩薩,說有好感可以嘛,坐下來就說到這個吃素。一說吃素,我在旁邊當時聽的,我也很相應,能吃素,戒殺吃素,很好嘛。但是聽了半天,我聽出來意思了。

她這個吃素,她是為了乾淨,為了健康,而是個素食主義者。她不是為了說生慈悲心說,不吃一切眾生肉。她覺得它們死就死吧,我吃點沒關係,但是我礙於我自己,我要保護自己,要健康,要飲食怎麼說,生物鐘要調整,反正搞不清楚,養生之道,吃素食好。但是她又說,哎呀,我控制不住,有時候我還是想吃肉,怎麼才能讓我多吃蔬菜,我就喜歡吃蔬菜,應該多吃,可是又控制不住貪心,我又想吃肉。誒,大和尚就給她講。

他不說你應該發慈悲心,這肉都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她不信這個呀,你給她說這個沒用呀。他說,你不知道呀,這個葷的太髒。說為什麼?說你看夏天,你擺上一桌子菜,蒼蠅先去叮的一定是葷菜而不是素菜。他給她這麼講。那個女眾呢,心裡這麼一琢磨。我當時就盯著她的表情看。她這個一琢磨,誒,真的對。

因為確實是夏天好像蒼蠅多了,它先到肉上去叮嘛,對吧,那個尸體味,比較吸引它,素菜它不去叮,人人都知道是這麼回事。我就馬上看她眼噌地一亮,哎呀,原來這個素菜太衛生了。當機立斷就說,從此我給觀音菩薩發願,我再也不吃肉啦。一句話就搞定了。但是你一定要給她說什麼慈悲什麼過去父母呀,她不買這個帳。她才不信什麼過去呢,有沒有過去都不知道。所以,你看,這就叫做隨所宜而說法。

再一個,叫做別頌偏佛,「以一妙音,周聞十方故」。這個就是獨讚。典型的一則公案就是釋迦牟尼佛偏讚阿彌陀佛。這就是什麼呀,因為淨土法門能夠周聞十方嘛,極樂世界一直在講,講彌陀的願力,我們也一直在發願,一直在兌現願力,在念佛號。娑婆世界就是因為釋迦牟尼佛,才讓阿彌陀佛名號週遍得聞的,這就叫做「其音普順十方國土」。你看,還有這種法。這是佛的語業莊嚴,佛的語業莊嚴,大家了解一下。

那後面就開始說了,「譬如虛空具含眾像,於諸境界無所分別;又如虛空普遍一切,於諸國土平等隨入。身恆遍坐一切道場。」等等諸如此類的,就不斷地用這個,講到這個,作比喻。這裡用比喻什麼,把佛的身口意業,大家發現沒有,用一個什麼東西來做比喻?剛才聽到了嗎?「譬如虛空具含眾像」,把佛的身口意用虛空來比喻。

這個我們給大家,今天會通一個常識。虛空,我們剛才講,虛空這個東西很有意思,你說虛空哪裡來的?有沒有虛空?所言虛空,即非虛空,是名虛空。有這個虛空法,是有的,實際上大家知道沒這個虛空相,沒有這個虛空相。但是這個虛空也很有意思,為什麼在佛經裡面,在論典裡面講過說,如契經,就是佛說的法呀,很多法裡面,都來施設用作打比喻說,比喻佛的功德、如來的功德,對吧。什麼涅槃呀,什麼寂滅呀,什麼等等諸如此類的。

論典裡面就說了,說你用其他的來做比喻,都屬於誹謗諸佛如來,謗佛,就太低級的把語言文字你來比喻這麼高的境界,你屬於謗佛。只有一個例外就是說,唯除一個比喻,就是所謂虛空,可以比喻如來無量功德同虛空故,這是三藏裡面特許的。為什麼可以用虛空來比喻,說佛的,這裡我們就開始講到莊嚴,這也莊嚴,那也莊嚴,整個就如虛空納像一樣。

因為一切法都依止虛空。剛才我們講到,對吧,一切法所依的就是虛空,因為虛空不可破壞。虛空可以破壞嗎?你怎麼壞?所以說,不生,不沒,不生不滅,一切是這樣的。所以你看,在百法裡面不是有一個虛空無為,就打比喻。但是,反過來說,一切世間,雖然都依止虛空。

可是,真的有個虛空可依嗎?沒有,而無所依呀,都依止虛空,但是實際上虛空啥也沒有。這個法很微妙的啊,大家要作意,你說怪不怪,我們平常以為說,空嘛空嘛,虛空中,一切法,一切世間所依止的就是虛空,但是實際上虛空啥都沒有,你怎麼依呢,沒依到,那你說怪不怪。

然後這個虛空也沒有角也沒有落,也沒有角也沒有度,即沒有角度也沒有方位,對吧,沒有方隅嘛。但是,在虛空中能夠現一切方位一切角度。你說這個法怪不怪,你看不我們這麼提示一下,大家講我們從來沒有思惟過,這個虛空怎麼這麼不可思議。虛空既不是走的,也不是坐的,也不是躺著的,但是,它能夠在其中示現行住坐臥,你說怪不怪。

這個虛空也沒有長,也沒有短,也沒有古代,也沒有現代,但是,整個三世法都在虛空中,能讓一個法長久住在這兒。這個桌子就一直在這個虛空裡邊體現著它作為桌子的作用,你說怪不怪。所以,虛空法是不可思議法。佛在經典裡面特設說,讓虛空來作喻,可以比喻佛的功德,其他的不可,用其他的就太等於說太降級了,視為謗佛。因為虛空沒有分別,那麼佛的身口意也都沒有分別,一切的禪定也沒有分別,所以這樣才叫做三際平等,前面講到的,能夠智入三世,這是虛空。

「聲恆遍坐一切道場」,這還是他的這個身口意的總結。你看他的智身,佛的智慧身,就遍坐在法性道場。佛的法身就沒有一個坐不坐的道場,本身就是道場。他的這個法門身,佛還有法門身,什麼叫法門身?修六度萬行,八萬四千法門而所成就的這個各個之道,就坐在這個道場。

佛一次又來示現,又一次示現,所有這個幻化身,就坐在水月道場。這就是佛的功德,你怎麼理解,我就怎麼安立。你怎麼信順,我就怎麼施設。你怎麼能夠接受,我就這麼來引導。這就叫佛的身口意三業。大家記住啊,到此處,我們給大家講的就是什麼世間呢,正覺世間的莊嚴,正覺世間的莊嚴。當然,這裡講到的正覺世間的莊嚴是指的主,正覺世間主。

下面還有正覺世間伴,夥伴的伴。這裡開始,「有十佛世界」,十佛,就是一個佛不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所化土嘛,那麼就是十個世界,十個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大的國土,把它磨成粉末微塵,就有這麼多的菩薩,當時在毗盧遮那如來旁邊,「所共圍繞」。嚇死人了呀,你要是不把這個多和少的這個局限分別心打破,你怎麼去承載這個法嗎?這要把多也不叫真的多,少也不叫真的少,才能說,啊,「十佛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所共圍繞」。微塵呀,其數難量,「其名曰:普賢菩薩摩訶薩,普德最勝燈光照菩薩摩訶薩,普光獅子幢菩薩摩訶薩」等等諸如此類的,我們就不細講了,開始貫講了。這就叫主伴莊嚴,都屬於正覺世間。大家不要講忘了,我們現在在講《世主妙嚴品》。

下面要開始講什麼呢,講這個眾生世間的莊嚴了,眾生世間哦。在下面這一品裡面所出現的這個參與法會的大眾中,一共出來三十九眾。所以大家耳朵豎起來,你不要待會兒聽得煩了,說就覺得佛好。就跟我們現在,今天參加與會的領導呀,主席來了,總書記來了,大家都盯著他,完了後面介紹說與會的領導還有某某這個,某某那個開始了,你們就開始犯睏,不行的啊。

這個今天要主席台上都要給說遍了,一共有三十九眾裡邊,從相上來講,一共有三大類:一個是雜類的諸神,各種各樣的神,還有一個就是說阿修羅開始有這個天龍八部,各種各樣的護法菩薩,還有一類就是三十三天下面開始欲界色界的諸天子,都來海眾圍繞,這菩薩就算少數了,後面這些神呀天子呀什麼多得不得了,就這麼一大場超級法會。

所以大家來看,我們第一段,只能一段用一句話來代表,「復有佛世界微塵數執金剛神」這是第一眾呀,執金剛神。我們來看一下金剛,一說到執金剛神,前面的這些道理難理解,下面的就好聽了哦。大家說到金剛神的時候,你想到誰?是誰?執金剛,金剛叫什麼,金剛寶杵呀,韋馱菩薩,守護佛故嘛。韋馱天將,然後呢,讚子不會唱嗎?菩薩化身,怎麼說來著,擁護佛法誓弘。

護法,就是發現這個護法藏菩薩摩訶薩,執金剛神最多見的就是韋馱天將。當然還有一種叫密跡金剛,金剛力士。你們看過龍門石窟嗎?龍門石窟,龍門石窟兩邊毗盧遮那佛兩邊為什麼有金剛力士,就是這個意思。執金剛神本來都是,金剛神都是天主的護衛,就是各天子的這種旁邊的這種侍衛。後來呢他依止了佛以後,就成為佛教的護法了。

因為這個執金剛神,特別是像這個密跡金剛這一類的,他的三業的速度很快,他三業速度很快,你根本就是迅雷不及掩耳,你根本眼一轉一換,你眨個眼你還沒明白過來,他就把一件事辦了。所以叫密跡金剛,密嘛。跡,就是他的事蹟的跡,痕跡的跡。他發願親近世尊。像我們有廟裡的哼哈二將做忿怒相,這些也算,就是常以勇猛之形來護持佛法,這就都這一類都叫做執金剛神。

大家想不想當這個執金剛神,我有招的。為什麼在這裡列這麼一個金剛神呢?這首先大家要知道有表法的,表什麼呢?表我們入佛境界,入成就道業的根本法門就是什麼?金剛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蜜。這是什麼呢?能夠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揭諦揭諦」,就是到彼岸去吧,到彼岸去吧。所以金剛這裡其實表的是般若,表這個法。

那麼用這個色身的金剛力士,拿杵的這個色身,他也是宿世有護這個法的因緣,才能成就這個功德,護這個法。剛好我那天在閱藏,看到《涅槃經》裡邊,我就覺得真的不可思議,正在備這個課呢,《涅槃經》裡面就給我出了這麼一段法。他就說到說,有一個金剛身品裡面就講到,這個金剛身是怎麼成就的,如來也有金剛身,只不過這金剛身是護持得化現成他的護法,是他的一個身而已。以能夠護持正法因緣故,得成就是金剛身。

佛就給迦葉就說了,說「我於往昔護法因緣,今得成就是金剛身,常住不壞。」我們每個人往生到極樂世界全部是那羅延身,就是金剛身,那羅延。這裡講到怎麼樣成就的呢?「善男子,護持正法者」,就是你真正想護持這個正法,你可不能講究那麼多條條道道。要怎麼樣呢?「不受五戒」,就意味著什麼?你可能要去打打殺殺。「不修威儀」,你不要在乎還得什麼,哎呦,雙手這樣結個彌陀印,怎麼慈悲合掌恭敬,不能講究這些了。

為什麼叫金剛怒目呢?讓你幹什麼?拿著刀,腰裡別著劍,身上背著弓,整個這個武器怎麼辦呢?守護持戒清淨比丘,護他的法。你如果能守護持戒清淨比丘,那麼你就能夠得這個金剛不壞身。這也是成佛的必要資糧哦,執金剛神。他也講過說什麼呢?就是說過去有一個佛叫做歡喜增益如來,這個歡喜增益如來的佛法,佛滅度以後,就有一個持戒比丘,這個持戒比丘應該叫做覺德,覺德比丘。

覺德比丘非常持戒嚴謹,很多徒眾眷屬圍繞著他,他就每天給他講法作獅子吼,等等諸如此類。而且他講到什麼,說身為比丘,比如說不能夠蓄養妻子,不能夠說還成家立業,做買賣等等,什麼養牛羊啊,整個就跟個地主似的,說不能做這些事,像《遺教經》裡面講到的。那麼這個比丘這麼講呢,他遇到障礙了,為什麼?比如說在那亂世末法時期,很多的惡性比丘都這麼幹。

大家都這麼幹的時候,你還提倡這麼不對,說當出家人比丘不能這麼幹,人家就要害你。而且人家就害你了,當時就破戒比丘聞他這麼一說皆生了噁心了,就持著刀杖就來逼這個法師,就想把他弄死。你看看末法時期,我們現在還算好的了哦。那麼當時有一個國王叫有德,有德國王他聽說以後,他就跟破戒比丘,他就用他的部隊跟他們去打仗,直至把這些破戒比丘當時就給戰鬥,就是把他們戰敗了以後,他自己也遍體鱗傷體無完膚。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個覺德比丘,就是持戒的這個比丘就讚他說,哎呀,你是真正的護法者!當來你的這個身體,就是將來前生後世你的功德成就,因果成熟了,你能夠成為,「此身當為無量法器」。這個國王聽了以後非常歡喜,他果不其然命終以後就生到了阿閦佛國,做了佛的第一弟子。大家要知道,不但他生到阿閦佛國,這個持戒比丘也生到阿閦佛國,他只做了佛的第二弟子。所以大家要知道這就叫護法的功德。

我記得我那些年剛剛開始拜五台山的時候,有一次也是這樣。因為大冬天的嘛,大冬天的拜一拜啊,頭幾天嘛雖然天氣冷點拜,第四五天的時候下雪了。我就心裡犯嘀咕,這拜,這麼大的雪誰掃呢?因為我,還有另外一個法師叫性祥法師,還有兩個居士,四個拜,我說誰掃呢?

最後呢,性祥法師就他提出來說,你們拜,我給你們掃。他就那天不拜。哎呀,我當時還生了一種心了,說我們都在拜,我們的功德這麼大,他反而把他的功德給耽擱了,說我拜完了我把我今天拜的也迴向給他吧,不要讓他有所缺憾,還是這樣發心好像。你看我現在才明白,人家那天的功德比我們大,人家舍了自己所謂的修行,成就你們,這能比嗎?所以這就叫,你別說他長得還真是跟個金剛似的,雲門寺的,往那兒一站,還很威嚴,很帥氣。所以這個就是真的有時候,那麼這些護法的果報是非常廣大的。

「不受五戒,不求威儀」,只能夠為了護法,這叫做真大乘人。你不要以為我們受點戒死顧著這點就好像,真正在大乘法中,好多法你根本不敢,難以置信,可是他就是真的功德。所以說有的人不能夠如是護法,雖然受持五戒不得名為大乘人。所以這裡經典裡面說的,這不是我說的,護正法者應當執持刀劍器杖護說法者,這叫做護法,執金剛神。

所以說「若諸國王大臣長者優婆塞等,為護法故雖持刀杖,我說是等名曰持戒。」這叫持戒。所以有時候我們現在也是害怕呀,好像怎麼樣。你比如說就說到這個說僧過吧,說僧過說得他連假和尚他也不敢,他也不敢去,好像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你這身衣服或者怎麼的。你有時候碰到這樣的,外面的騙子,你要揭露他。

香港有一個居士,他的性格也可能比較火爆,本來他做律師什麼的,他現在到處去揭露這個,到處去,全球地去揭露坑矇拐騙的這些騙子,穿著和尚的衣服到處去兜售護身符的這一類。上次就在視頻上抓住一個,當場就讓他背大悲咒,怎麼也背不出來嘛。還有一個說,那你說說《心經》的第一句是什麼?第一句是菩薩大慈大悲。他不知道啊。所以這個就是為什麼佛菩薩像兩邊都有金剛力士,是護法,是真的護法,這叫執金剛神。他對佛陀的感情非常的純潔忠誠。當時釋迦牟尼佛在雙樹林中滅度的時候,他就悲痛欲絕,說佛你為什麼走了,單單就把我給拋棄下了。

還說什麼,咄哉大苦,說佛舍棄於我而涅槃,從此以後我這金剛杵護持誰去啊?噌地就把金剛杵扔一邊去了。所以這一類的還有一些大什麼夜叉王呀等等,這些都是忠心耿耿。但是他們的情見也很濃,就像我們現在那個真的貼身保鏢或者這一類的,效忠於主子一樣這一類的,他情見很濃。

提婆達多害佛的時候,就是金剛力士把那塊石頭給撐住的,否則就把佛給砸了。所以下面就「所謂:妙色那羅延執金剛神,日輪速疾幢執金剛神」,等等諸如此類的,反正他們由於過去的願力才能夠參與到這個法會來。他是由於過去發護法的願,常為親侍佛陀,現在行滿了,所以能夠在這裡常勤守護,這是第一種「微塵數執金剛神」。

第二種,「復有佛世界微塵數身眾神」。誰能知道身眾神是什麼?知道嗎?身體的身,大眾的眾,身眾神是什麼?我一開始也說這裡這麼寫,這個身眾神是什麼一個角色?大家知道我們每個人生下來,與生俱來啊,你有兩個童子,就在這兒和這兒,左肩和右肩。人一生下來,我們看不見,有兩個童子,你心生一念善念,右肩的童子就記下了。

你心生一念惡念,左肩的童子就記下了,這叫善惡神,就是典型的叫做身眾神。就是身體嘛,身體不是一個身體,一個又一個、一個又一個這樣的,就像孫悟空不是一根毫毛變出來好多猴子一樣,就是這個意思,叫身眾神。這個身就是指的這個神的自身,一樣的名字,一個又一個一個又一個,就這一類的叫做身眾神。二一個呢,這一類神能夠變化多端,一會兒一個樣,還有這一種。

這會兒變成這就二郎神跟孫悟空不是鬥法嗎?一會兒他變成鷹他就變成兔子,他變成廟他就變成一個廟前的那個杆,旗杆。這也叫做身眾神,為做佛事,這叫身眾神。當然,這個也是表法的,表什麼法呢?表佛可以分身示現。這叫做身眾神。微塵數身眾神,「所謂:華髻莊嚴身眾神,光照十方身眾神」等等諸如此類,「皆於往昔成就大願,供養承事一切諸佛。」

第三個,「復有佛世界微塵數足行神」。腳,就是我們的腳,足行神,足行神表什麼法呢?你不要以為說來這麼一個來這麼一個好像很有趣,就這麼聽聽。足行呀,用腳走路,表什麼呢?照著佛的腳步走,照著成佛的妙莊嚴路走,常隨佛學的走,這叫做足行神。大家要理解上,也要告訴你啊,你不要以為說這是他們就這麼一樣一樣的,在我們每個眾生,就我們哦,都有這般可能性,我們也可以做執金剛神,也可以做身眾神,也可以做足行神。

而且在我們的功德中也就有這樣,現在我們十大願王裡面,常隨佛學嘛,這就叫足行神的功德呀。當然這裡的足行神也是有這一類的眾生,就是依止足行眾生,或者守護。比如說曾經有一個善見比丘,善見比丘他的修行很好,功德很好,這個足行之神就每天持著花,就是托著花承載他的足,就是這一類的也叫做足行神。明白嗎?或者說我們所行之處,比如說這條道路,一個大馬路上都有守護神,這一類的也叫足行神。今天出遠門了,這一條路上一路都有這個守護的,這都叫足行神。

再往下看,「復有佛世界微塵數道場神」,守護道場。當然,這個道場神不僅僅是光守護佛道場。他有個什麼習氣呢,這個地方,比如說你看供起來建立起來壇場,任何莊嚴的地方,他一看見像模像樣的,他就發心就守護這兒了。

這裡所依的都是從他所守這個地來講的,所以後面的開始就等於說是,雖然是從執金剛神開始,可是後面的這十幾種,典型的就屬於器世間了,器世間了。你看這個足行神其實是守道路的,等於道路也是器世間,對吧。這個道場神是守道場的,咱們這個維摩講堂這也是道場,這也是器世間。

後面再來一個,「復有佛世界微塵數主城神」。城池的城,這也是器世間,對不對,主城神。主城神表什麼法呢?我們常說護持正法什麼?護持正法城嘛。我們的心地也是一座城,你這個心地能不能守得住呀?我們中午受的三皈五戒也是一座城呀,我們念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也是一座城呀,你能不能守得住?

所以你不要看說熱熱鬧鬧來了這麼多,他都有表法的,表你自己的德行,莊嚴佛的宮殿,莊嚴佛的城池。所以防禦也就是我們的戒律之城,防就是防止你犯,御就是抵禦外面的引誘哦。所以這個叫主城神。

後面,「復有佛世界微塵數主地神」。大家知道,這個每一個眾神類裡都有,就三千大千世界磨成微塵這麼多,就來了這麼多。主地神是什麼呢?主我們的心地法門,我們每個人都有心地,表用這個深重的願行來主宰我們的心地之花,讓我們將來把花開在極樂世界,開在佛國淨土,所以叫主地神。

「復有無量主山神」,你看還是器世界。主山神表什麼呢?表佛的智德最高,無逾其上,再不能有比他高勝的了。所以說這裡的主山神,來了這麼多,「所謂:寶峰開華主山神,華林妙髻主山神。」我問一下大家,你比如說我們說的三山五嶽,你認為比如說華山有沒有神?有神啊。香山有沒有?都有。對,每個山每個河每個海都有神,後面無非就是這一些。

如果你不能相信這個法,或者不能相應這個法,你仔細將自己看一看,主自己的這個神哪來的?你不能相信說山有山神、樹有樹神,人也有人神啊!每一個人都有一個主啊,他也有主這個神。很可能我們是我們這個人我們覺得我們的眾生世間,對不對?在其他的眾生看來他就是器世間。我說這個話能明白嗎?就我們身上這個血呀,肉呀等等,在人家國土裡面,就是它的國土,就是它的山河大地,在它看來,這上面怎麼會動,會有一個主宰的一個這樣的個人呢?就是宏觀微觀,所以我們為什麼我們現在就是佛的法身,一樣的道理。所以大家對這些不必認為說,怎麼經書裡邊還出來這麼多神,就跟那台灣的李敖先生以為這就是,就是說佛教是無神論者,怎麼我看到這麼多的神。這是眾生,芸芸眾生相。

後面開始「復有」,不可思議啊,這就更多了,「不可思議數主林神」,主林神,森林的林。這就說明什麼呢,不可思議主林神就等於說,我們剛才講的樹的功德,是直的嘛。就是他每一個法每一法修了不可思議的法門最終成就,叫主林神。

「復有無量主藥神」。什麼是主藥神呢?我們現在來講的時候好像中藥,這都屬於物藥。大家知道佛法也是藥,是指的法藥。物藥是療我們的身體,法藥是療我們的心地,這叫做藥。如果放開來看,就像《藥師經》裡邊的話,你需要什麼,他來把你的這個需要滿足了,你的需要都是病,有求皆苦。他滿足都是藥,尋聲救苦。

所以大家都聽說覺得觀音菩薩好像說,為什麼大家這麼多的求他還滿足,救苦的最大的效果就是滿願。為什麼?有求皆苦嘛,他把你求的給你滿了,你不是就沒苦了嘛。很多人其實最簡單的法是最高深的,大家了解不到這一點。主藥神也是這樣,其實跟大家講,這個藥,比如說佛經的法藥,佛法的法藥,就代表我們修學成佛之道,信解行證,對不對。

因為大家想想,藥有什麼作用。藥一個是增補,你四大不調了,缺了什麼了,對不對,它給你增補。第二個是它要扭轉,慢慢地再讓你堅固,最後讓你康復,是不是。康復實際上就是我們信解行證,康復了以後就是證道了嘛,成佛了嘛,對不對。康復就是證,堅固了就是信。途中的增補也罷,扭轉也罷,都是解和行,解行要並進。這你看佛法是一大藥。這叫主藥神。

「復有無量主稼神」,就是莊稼的稼。主稼神,這個主稼神就等於說,怎麼講呢,能夠增長,種了因,能夠怎麼呀,能夠得果,修了行能夠成佛,所以叫主稼神,也是表這個法。

再一個,「復有無量主河神」,江河湖海就開始了。這裡開始,這個河神在佛教裡面還有個很有意思的公案,大家聽過嗎。就是原來他(畢陵伽婆蹉)是大戶人家,她是他們家的丫鬟,丫鬟呢他使喚呼喚她的時候,叫這個「小婢小婢」。就是意思說你這個卑鄙的低級的人嘛,對吧,小婢小婢。結果這兩個人這個主人也修行了,這個小婢也修行了。

那麼這個主人修到佛跟前了,出了家了,成了羅漢了。這個小婢也修成什麼啊,修成河神。這個羅漢每次要渡河的時候就說,小婢小婢!我要渡河了。他們倆過去世的因緣關係就是這樣,他一見她就看不起她,就叫她就使喚她,丫鬟一樣。那人家,你說人家也有個面子呀,都修成河神了,她受不了,就去給佛去告狀。結果佛就說了,說那你以後不能叫她,你們過去世的因緣,你現在得了羅漢了,她已經成了主宰這個一河之長了,你以後不能叫她了。

他說你要向她懺悔道歉。他又跑過去「小婢小婢,莫嗔莫嗔」,還是說的丫鬟丫鬟,你不要嫌棄我,對不起,我錯了。就這樣,這個習氣。所以這就叫主河神,實際上真的每一個都有。大家要知道,你看《西遊記》裡邊,那個井裡不是還有龍王嘛,他還想做皇帝,還把那皇帝給沉到井裡,他還變了在那天天登座當皇帝去了。

我告訴大家,我們白華庵也有兩口井,兩個泉,到現在也很難得了,我們抽了三次,把它洗刷的很乾淨了,那麼泉水自然又湧出來了,那這裡邊必定有眾神有主宰。包括普陀山普濟寺的這個海印池前面的放生池,你不要看它小,都有主宰。我的話我告訴你啊,我現在沒有這個神通,也沒有這個道力,要不我到龍宮裡面,他會非常抬舉我。我有史以來放生幾乎就是放魚、鰻、龍蝦,到現在天天放什麼石斑,黑鯛,什麼芝麻斑,就他們南方的這些海魚我全部記住了。

這個真的是一時一個因緣,原來在這兒就知道鯽魚就行,知道泥鰍就可以了。在那兒我說眾生的福報也不一樣,海魚大家知道它真的長得很漂亮,那個石斑魚又大又貴,它們一斤都好幾十塊。又大又貴確實是賞心悅目,看起來,所以你看它的身價也高,說明它福報大,比河魚就福報大。

所以說這些放得多了呀,龍王老爺肯定就買賬,你護他的子孫嘛,所以這個也是沾觀音菩薩的這個光。所以說江河湖海呀等等都有神來主宰。當然這裡的主河神也有表法,如果河比喻說我們是法水長流,對吧,那就飲河的這些人都能夠知道能得到法的滋潤,這是一個。二一個,我們的生死呀也像一條河一樣,瀑流一樣生死不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輪迴不斷,那麼漂溺在其中就是我們的現狀。所以我們要什麼啊,現在就是要力爭上游,要出這個輪迴之河流。這叫主河神。

再往下,「復有無量主海神」。那海的比河更加的深廣嘛,就表這個佛具含萬德莊嚴。

下面,「復有無量主水神」,主水。當然這個水通上面的河海,乃至它什麼雨露呀,霜雪呀,等等。表什麼呢,表我們佛法的這個法義可以滋潤一切法,可以滋潤一切。大家看到了沒,非常微妙,如果真的我們從表法上來看,先是主河神,又是主海神,最後來了一個主水神。這麼什麼意思呢?非常巧妙,河就其實是我們眾生,代表我們的因地。

但是河不管你怎麼曲折,迴腸蕩氣,你最後要到哪裡去,要到海里去。海就是代表我們的果地,成佛的功德海。不管我們現在輪迴了,我們已經現在已經佛種種下了呀,從我們那一念,一念一稱南無佛,就開始已經一定要成佛了。現在我們就在這河裡邊就等著往海里流呢,知道吧。那如果你想快點直通一點的話,來個南水北調橫空出世,就往生到西方。你不想這樣那慢慢地隨著裡邊,就在黃河裡面翻滾去吧,反正繼續還是泥沙伴著你走,但是去,最後肯定會到,必定東流到海。

所以這個你看真的是佛經有無量義,我們這麼一會就會到法上了。河就是眾生煩惱河,海就是諸佛功德海。河一定會入海,但是不論海也罷河也罷,河也罷海也罷,都是什麼,都是水,就表喻佛性。凡夫本來也是佛,在河的時候也是水,入了海還是水,沒有成了一個土或者金。所以這就等於說我們說,前面講到的病人治好了就是好人,不是把病人弄死了重弄一個好人。

病人把病治了就是好人,原來是一個人。凡夫煩惱斷了就是佛,不是凡夫死了,然後再變出來一尊,成就一尊佛。是止了輪迴那麼就是佛,佛一旦成了,一切的凡夫生生世世裡都是佛了,所有的因地裡都成了佛了,就這個意思。

那你既然要成就這樣的功德海,你要有什麼呀,要有智慧火來燒這個煩惱心。所以下面就是,「復有無數主火神」,主火神又出來了。當時好像我們在民間,大家聽過這個,好像玉帝這個神廚是不是叫主火神,灶王爺,是嗎?你們知道嗎?灶王爺叫什麼,叫宋無忌。不是叫灶神,你們這不知道還挺會給自己找台階下,你半夜說黑誰不知道。

宋無忌,傳說,這是民間傳說,道教裡面說的多。實際上主火神就是灶王爺的一種,但是民間說他叫宋無忌。要知道灶王奶奶叫百花仙子,他們是有來由的,這些上界天庭是真的有天道這回事的,他們真的有那的眾生,他們有的也不會宿命通,或者來了也迷失了,他有那個靈氣。你像灶王爺,他曾經這個百花仙子可能兩個人就有點情愫,結果百花仙子就出了個題目,讓他對個對聯,他就對不上,沒有這個才情,最後就含恨就,沒有面子就把自己撞死了,不當天人了就下界來了,當了個廚師。那麼這百花仙子,這個丁香仙子,百花裡面的丁香仙子就為難他呢,把這個玉帝給觸怒了,龍顏大怒,天主顏大怒,就把她也貶到下界了。

兩個人就因緣所在又成親了,這就是我們民間的灶王爺和灶王奶奶。這個宋無忌原來是玉帝的御用廚師。最後這個宋無忌聽說他還喜新厭舊,又納了個妾,跟這個妾又熱火朝天的,最後把他的錢都弄光了。這個丁香仙子她自己開了個飯館,獨立賺了錢了,他去要飯要到她門上,她還不計前嫌給了他口飯。

所以灶王爺覺得,哎呀,太丟人了,自己的這個前夫人,原配夫人現在人家這麼火,他羞死了,就拿了個灶火的那個炭把自己的臉一抹,所以說灶王爺是黑的。這叫主火神,當然這給大家說個逗趣兒,因為聽到打哈欠聲。所以說這裡指的是什麼呢,主火神就是用智慧火破無明暗,用智慧火破無明暗。

第十六,「復有無量主風神」。主風神就是表示我們,風是有一個什麼特色呢,無住嘛,不斷地刮,哪也不停。大家知道佛度化眾生也是這樣的,不斷地度,從來不停,就表這個法。

「復有無量主空神」。主空我們就可以這個,因為佛法裡面講了性空,離染著,週遍十方。

第十七,「復有無數主方神」。主方神,大家知道主方神是代表哪一類嗎?你們聽過有什麼五帝沒有?什麼黃帝、赤帝、白帝、青帝、黑帝。這個主方神,「復有無量主方神」裡邊,其實最表顯的是什麼,顯這個邪正,辨別邪正的。就是讓你立起來一個正氣,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等等。這裡一般我們說的就是青帝,五帝裡邊的青帝,居在東方,我們常說青龍白虎,他攝青龍的,有時候又把他叫做春神。

在這個,應該《封神榜》裡邊有叫司春的,司就是司機的司,就主宰控制這個春百花,百花齊放不是到春天了嘛,他就主管這個的。所以叫主方神,東方是這個青帝所居的。有時候又叫蒼帝,叫木帝。像道教裡面這樣的供的比較多,或者民間信仰。大家有去過陝西的華山的話,它那有一個,應該是當時這個皇家造的一個道觀,裡面規模也很大,供的也是這個道家的一些三山五嶽,就這一類的,這一類的神。

好,我們再來看,下面還有「復有無量主夜神」。就主夜,黑,晚上呀,表這個無明黑暗、生死長夜。「復有無量主晝神」,晝就是表度化眾生賜予光明,心性光明。

到此處,從夜神到晝神,大家看到了嗎?什麼水呀、海呀、火呀、莊稼呀、藥呀、森林呀等等,這都屬於器世間。大家聽對了啊,剛才講的所有的這一些都屬於器世間。雖然說什麼這個風神呀、夜神呀、晝夜呀等等,都屬於自然現象。我們剛才也講了,你不要以為自然現象說怎麼能在它們這個上面還進行擬人化呢?我可以把我們已經成人的這個也可以反觀一下,其實我們的身體也無非是一種自然現象,大家知道啊。

我們的身體地水火風組成的,每天的走路和這個坐下來,然後這個血液的運行呀,整個這個骨頭的,骨骼的這種走起來的這種它的運作的這種摺疊呀等等這些,這都屬於自然現象。在一類的眾生眼裡邊,它依然就是地水火風,但是現在我們覺得有一個我們的存在,也是神,由於有神。這裡用的神這個來表達,就是我們感覺存在,存在我們,所以一樣的道理。雖然我們分了這個器世間,這個正覺世間和國土世間,剛才這十幾類,十九類,主要是除了這個執金剛神之外,因為他表的般若為根本,都屬於器世間,所以只能稱神。

而且這裡邊呢,除了像執金剛神之外,這後面的這十幾種,在裡邊都是女神居多。諸位女菩薩你要知道啊,你們同類居多,表為什麼,慈悲孕育故,因為水也可以孕育眾生,地也可以孕育眾生,山林也可以孕育眾生,等等諸類的,這裡邊都是,他們神都以女性為多,女眾為多。真的,那個你們,咱們讀《地藏經》你們知道堅牢地神嗎?堅牢地神男眾女眾?對,堅牢地神也是女眾。一般的一聽說堅牢地神,那肯定是老爺子土地爺一樣的。堅牢地神也是很莊嚴的女眾,也是女眾。所以上面這一些都屬於什麼呢,女眾居多。

但是下面開始,你看,「復有無量阿修羅王」,什麼不可思議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睺羅伽王,這些等等,聽過沒有?對呀,每次讀到經典的末尾都是說,哎呀,爾時復有這個無數什麼天龍八部,這是概括。細說的話就是從這開始,阿修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怎麼怎麼樣。這開始就是接受王的稱謂,都是丈夫身,不是女眾了,就開始都是丈夫了。

那麼今天我們時間也差不多了,大概就講這麼多吧。這個月的法務記住我們今天是講的《世主妙嚴品》,那雖然我們不是說逐字逐句地,只不過是在佛的正覺世間中把它細這麼貫了一下,讓大家更多地了解一下這個佛的功德之外呢,後面的什麼器世間,包括下一講開始講到這個眾生世間,還是這三世間的莊嚴,大概前五品都是在描繪這個。

那描繪這個我們要知道,因為整個《華嚴經》它先是把整個佛的功德海果報先告訴你,然後讓你先生信,先生信,就是相信說一切眾生就這麼多,無量無邊的多。一切眾生所行的法、所修的法門、成就的功德也無量無邊的多。你看人家有主火神,你比如說主火神,你一定要用人,我們就把剛才所有的這些眾生,咱們在人道裡面配一配,其實都是包含的。

你比如說天下的廚師呀,打鐵匠呀,對吧,這個冶金匠,大家發現了沒有,他跟什麼有緣?對,他就跟火有緣。有的人他就耐火燒,為什麼呢?主火神。那個什麼阮小二阮小七那是什麼裡的人?《水滸》裡邊是吧,為什麼他們家三弟兄就那麼在水裡面邊能待那麼久他都淹不死呢,為什麼?他跟水有緣,這裡有的主水神。你想想現在我,我就最怕海了,跟大家說,我也不知道哪一世是淹死的吧,我每次回頭看這個海浪一浪一浪的,放完生了以後,把魚都放完了,回頭一看我都生恐怖心,不知道為什麼。

但是大家發現有的那航海家呀,他啥這個保障都沒有,就一個帆船他能夠繞不知道地球能繞一圈,那樣的人你說他怎麼敢去呢。我們在海里邊看見真的要碰見一大鯨魚,噌地把口張開,嚇死了。他們覺得這是奇觀,他跟這些有緣。所以你不要以為說,誒呦,這麼多主這個神主那個神,有的我們都是從這兒來的。各種各樣,雖然你投身成為人了,你的報身報到人了,這個報身不是圓滿報身的身,是果報身報了人道了,但是你種種的習氣你去觀察,你跟什麼有緣,有的人就愛種莊稼。你像我呢,屋裡前幾天人家給了我幾盆綠蘿我就種不活,為什麼?就沒這個緣嘛,他真的沒這個緣嘛,就這個習氣嘛,生生世世大概是,我也不知道生長在什麼家,沒種過地嘛。

所以大家要知道起信,我總結經驗一定要對照現實。對照現實,有的有智慧的人他能通透得過來,沒有善根的人他就是給他成了障礙,他就認為這樣這樣,怎麼可能?我們有善根有點因緣的他就越想越對,啊,原來如此。

所以大家要知道前這個《世主妙嚴品》、《如來現相品》等等這些品目呢,從顧名思義都是讓你先起信,再入解,信解行證。大家不要把這個忘了,要不然我們貫講華嚴就白白就這麼玄談了一頓,大家還要把這個次第脈絡不要忘了,現在我們是講整個佛的果地的功德海,光三個世間莊嚴就來了這麼多。後面再看,說佛的功德如來現相等等諸如此類的,再往下貫,這樣的話才不亂方寸。

好,請大家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感恩大家,隨喜諸位聞法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