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互用的例子

這以下引出六個現實的例子來作證明。我們看下一段,「舉例證成」。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覺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瞭知,不因心念。

六根互用的相狀,佛陀舉出了六位為證。這當中有三位是聖人,有三位是凡夫。佛陀說,阿難!比方說你看看,在這個楞嚴法會當中,阿那律尊者無目而見,他不需要眼根也能夠見到種種諸物。阿那律尊者剛開始出家的時候,佛陀一說法他就好樂睡眠,就打瞌睡。佛陀種種訶斥以後,他生起增上慚愧,七日七夜相續用功,結果眼睛失明。

失明以後,佛陀叫他修學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成功以後成就半頭天眼。他的頭前半段是可以看到,觀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庵摩羅果,後半頭就看不到,叫半頭天眼。所以他也不需要用眼根來看,他眼睛沒有作用,但是他用頭部,他往左邊看,往右邊看,他還是看得到,他用身根來照見諸法。所以這個地方也就是說,其實六根它內在的心性是相通的。

「跋難陀龍,無耳而聽。」跋難陀龍王它本身出生的時候,因為過去的業力,耳朵就已經失聰,它是用它頭上的角來聽聲音。這個是凡夫,前面那個是聖人。

「殑伽神女」,殑伽就是恆河,恆河神女在聞香味的時候也不是用鼻根,而是用眼根來聞香。這個也是凡夫。

「驕梵缽提,異舌知味。」驕梵缽提翻成牛呞。牛呞尊者在嘗味道的時候,他是不用舌根就能夠知味的,這個都是由修學三昧所成就的功德。「舜若多神,無身覺觸。」舜若多就是虛空。虛空之神他本身沒有身體,但是他也能夠感覺到身上苦樂的觸法。

那麼他是怎麼感受到呢?他因為過去的業力,沒有身體的感覺,他覺得很痛苦。佛陀慈悲,以光明來照射他(這個「映」就是照射),使令他的色身暫時地顯現。他那個顯現是佛陀的光明所照射,所以他的身體的本質就像風一般「若有若無」,它的本質事實上是不存在的。但是他那個「若有若無」,他還是可以感覺到那種苦樂的感受,這是佛的光明所加被。

「諸滅盡定得寂聲聞」,這個寂滅聲聞指的是三果以上的聖人。他入了滅盡定以後,整個前五識的受消滅了,第六意識的想也消滅了,第七意識的行陰,就是這個思心所染污的這一部分也消滅了,所以他的受、想、行,行是滅一部分,受、想是全部滅掉。

那麼身為一個滅盡定的三果以上的聖人,比方說迦葉尊者,他內心當中已經長遠滅掉了意根,第六意識的想跟第七意識的行。這個行陰也是,染污的行滅掉了,清淨的行是保存下來。也就是說,他第六意識的想心所已經消滅了,但是他還是能夠圓滿了知一切法的差別。他想像事情根本不用第六意識的想,他也可以想像很多很多的事情。

佛陀舉這六個例子,也就是證明六根的互用。這當中,凡夫是由業力所招感,聖人是修學聖道所成就。

這個「六根互用」,蕅益大師講出一個譬喻。他說,前面經文中舉了一個例子,像太虛空。太虛空是相通的,你現在在太虛空當中放了六個容器,這個容器是暫時的吧?你把六個容器拿起來,它又恢復成太虛空。

也就是說,其實六根是因緣所生法,我們不是一開始就需要六根,那是因為沒辦法。一念不覺以後向外攀緣,結果眼根去黏色塵,黏久了以後你就離不開色塵,你一天到晚跟色塵在一起;耳根就跟聲塵一天到晚黏在一起,黏久了以後,你就跟聲塵在一起。

那麼現在你怎麼樣呢?「脫黏內伏」,把它拔掉,你眼根不要老是跟色塵在一起,就是把它觀照,把它拔掉。拔掉以後,你把心帶回家,這個時候你六根就可以相互作用。就是把這個容器拿掉以後,回復到太虛空,這個時候就相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