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皈依的意義與方法

我們今天跟大家討論的主題是關於「皈依的意義與方法」。在講主題之前,我們先簡單地說明:「皈依」在我們佛法修學過程中的重要性。

我們身為一個有情眾生,我們每一個人內心當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我們希望能「離苦得樂」,基於這樣的心情,就會開始去累積一些善業。但是善業的性質有兩種差別:

(一)外道的善業:就是我們在佈施、持戒、忍辱時,我們的心是「向外」追求,那麼這樣的善業只是一種「福報」,所以這種福報可以給我們產生暫時的安樂,但是對於我們內心的煩惱跟罪業,卻沒有對治的力量,也就是說不能產生「解脫」的功德,這就是所謂「外道的善業」。

(二)聖道的善業:就是你在修習佈施、持戒、忍辱時,你是從內心的「道」所發動出來的,這種善業不但帶給你快樂,還會從你內心當中,產生一種解脫的功德、調伏你的煩惱跟罪業,產生解脫,這就是「聖道的善業」。

所以說:佛弟子跟一般外道修習善業的最大差別,就是我們佛弟子內心當中有「三皈依」的基礎,我們是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基礎之下來修習善業,所以這個善業具有解脫的殊勝功德,所以佛弟子的善業叫做「波羅蜜多」,能夠到彼岸。關於這兩種「善業」的差別,我們可以舉經典上的譬喻,來讓大家了解:

在經典上佛陀說:在一個廣大的草原上,有兩個牧牛人,他們各自領了很多頭牛在吃草,後來這個草慢慢被吃光了,他們就必須渡過恆河,到另外一邊去吃草,否則這些牛就要餓死了。

那麼這時候,第一個牧牛人,他沒有用正確方法來引導這些牛,他就看到恆河寬廣,水流又非常湍急,他就用強迫的方式,使令牛群往河流裡面沖,結果有三分之二的牛都死在恆河當中,這個人沒有方法。

另一個牧牛人,他非常聰明,就在恆河當中,找一個最窄(兩岸最近)的地方、水流最平和的地方,而且把牛分成三類,第一種牛是強壯的牛,他讓這三分之一強壯的牛,先往前衝;當這些牛衝過去,到達彼岸時,就非常滿意地在那邊叫著;這時候中等的牛得到信心得到鼓舞,一鼓作氣,也跟了過去;等到三分之二的牛都到彼岸之後,剩下最後三分之一羸弱的牛,看到大部分的牛都過去了,輸人不輸陣,也就提起勇氣衝了過去。結果全部的牛都到達彼岸的大草原,得到豐富的草水。

佛陀說:佛弟子們!我們今天要離苦得樂,一定要有正確的方法,這叫「善巧方便」。外道也想要離苦得樂,但是苦於沒有正確的方法,也就是沒有三皈依的引導,所以他做的事情,往往是事倍功半。我們經常批評外道是盲修瞎練,其實這是正確的,因為他想離苦得樂,但是卻不知道方法。

佛弟子在「離苦得樂」的過程當中,他有一個正確的方法來引導修學,這個方法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們可以這樣說:「皈依」是所有修行的一個根本。你不管是修習五戒十善,修習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都要以三皈依做基礎。

宗喀巴大師說:「一個佛弟子假設所修的善業,不跟‘三皈依’相應,這個就是外道法」。

所以「皈依」在我們佛教的修行當中,是非常重要,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道」;你失去這個「道」,想要離苦得樂就變成不可能,因為你沒有善巧方便。所以,我們的確需要花兩堂課的時間,將皈依的意義跟方法,作比較深入的探討,好我們看講義:

淨界法師:皈依的意義與方法

我們佛弟子為什麼要修皈依?假設我們修皈依我們有什麼樣的功德?假設我們今天不修習皈依,直接去修習善法,會有什麼過失?就是把皈依的意義先做說明。

第二個,當我們知道皈依的重要性之後,應該如何正確的修皈依?這個是講方法,前面是講意義。

第三段,我們用一個簡單的偈頌,把前面的內涵作一個總結。

甲一、總標皈依的意義  分二:乙一、解釋名義。乙二、三寶內涵。

乙一、解釋名義

淨界法師:皈依的意義與方法

「總標皈依的意義」這當中有二段:第一段是解釋名義,第二段是三寶內涵。首先,我們把「皈依」的意義作個說明,它的一個代表內涵是什麼?什麼叫「皈依」這兩個字?

我們講「皈依」,當然是指「皈依三寶」。什麼是「三寶」?「皈依」是約著我們「能皈依的心」來說;「三寶」是約著我們「所皈依」的境界來說。所以,這地方分成「能」跟「所」。我們先看皈依的意義,這當中有兩段,第一段先作一個簡單的說明,第二段再作一個詳細的說明。

「三皈依」:「三」是指「佛、法、僧」三寶。

「佛、法、僧」為什麼用「寶」來作譬喻呢?

「寶」:是指世間的無價珍寶。「珍」:就是它很珍貴、非常稀有,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有這個珍寶。也就是說,三寶的出世,不是經常出現的;一個人能遇到三寶,是很不容易的,有「稀有」的意思。而且「寶」也是寶物的意思,好比黃金、鑽石、瑪瑙……這些東西戴在我們身上,都能趨吉避凶、離苦得樂的作用。

也就是說我們在沒有皈依三寶之前,我們內心當中有很多的煩惱跟罪業,我們對於自己的煩惱跟罪業,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我們必須要仰仗「三寶」的加持,才能夠使令我們趨吉避凶、離苦得樂。

說一個貧窮人,他想要離開痛苦、想要得到安樂,他必須要有這些寶物的加持。所以在佛法當中用這個世間的寶物來比喻「佛、法、僧」,因為它們三個東西,我們內心跟「佛、法、僧」接觸的時候,的確可以產生離苦得樂、趨吉避凶的效果。

「皈」有兩層意思,就是「歸順、趨向」的意思。

一、「歸順」:是我們心中的一個希望,當我們看到三寶,對三寶產生希望,我們希望能夠跟三寶相應,能夠成就三寶的功德。

二、「趨向」:它不但是一種希望、一種目標,還必須產生行動,它開始去修皈依,已經慢慢地跟三寶不斷的接近,所以叫做「趨向」。

所以這個歸呢,歸順趨向。「歸順」是我們把三寶的功德,當做我們生命的目標;「趨向」是我們有一定的修行內涵,慢慢地趨向於三寶的功德。

這個「依」就是依止、不要忘失。

當你內心有三寶的功德之後,就要不斷地去憶念,不要把三寶忘失掉;已經得到的東西,不要讓它失掉,所以叫做「依止」。

簡單講,「三皈依」,就是「佛、法、僧」三寶,是我們每一個佛弟子所歸順、所趨向的一個目標,而且我們對於這個目標,要經常地憶念、不忘失,這叫「三皈依」。

以上是簡單的說明,我們看第二段道宣律祖的開示:

《業疏》云:「多論云:以三寶為所歸,所歸以救護為義。如人獲罪於王,投向他國,以求救護,彼王敕言,汝求無畏以投我者,莫出我境,莫違我教,必當救護。眾生亦爾,係屬於魔,有生死過,歸向三寶,魔無如之何。」

這段文對於「三皈依」就講得更清楚了。我們看第三面,第三面呢,我們可以把這段論文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引用《薩婆多論》的說法:「以三寶為所歸」。

當我們在修皈依的時候,我們要清楚,我們所皈依的對像是佛、法、僧三寶。為什麼要皈依三寶呢?這當中的一個目的:「所歸以救護」。

「皈依」的意思,就是我們在生命當中,我們祈求三寶的救拔跟保護。

我們每一個人在還沒有學佛之前,我們的內心也有一個皈依處,我們皈依我們的慾望——心中想要做什麼的時候,這個慾望就帶動我們行為去做事情,我們沒有辦法控制這些慾望。當我們起貪念時,我們就隨順貪念去造業;當我們起嗔心時,我們就隨順嗔心去造業,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雖然我們想要離苦得樂,但我們是做不到的,所以它皈依的境就是說,諸位要知道,什麼叫「皈依」:就是:這件事我做不到,只有他能夠幫助我,所以我對他皈依!

如果說,我本身可以做得到,對方對我來說可有可無,那就不叫「皈依」了。也就是說:我們自己對於內心的慾望,沒有控制的力量,因此祈求佛、法、僧三寶的加持、三寶的救護,這個叫做「皈依」。簡單講就是這個意思。

第二段,道宣律祖講一個譬喻說:「如人獲罪於王,投向他國,以求救護」。

一個人,他本來在一個惡勢力大國王所控制的國家裡生存,而且他已經得罪了這個國王。我們要知道,國王是有大威德力,所以這個人長時間被這個惡國王所主宰,內心當中有很多的傷害跟逼迫;就好比我們在三界流轉,雖然我們不願意,但是一定會受生死魔王的控制,每一次的生命,都要遭受生老病死的折磨。

這時候,我們希望能夠改變——「投向他國」,我們希望改變我們的環境,到一個善良的國家去;「以求救護」,我們希望能夠得到善良國王的救拔跟保護,以遠離逼迫和傷害。

這時候,「彼王敕言,汝求無畏以投我者,莫出我境,莫違我教,必當救護」。這個善良的國王說:「你想要遠離痛苦,所以才來投靠我,我提出兩個條件:第一個‘莫出我境’。第二個‘莫違我教’。這樣子,我一定可以救拔你。」

我們每一個佛弟子都曾經受過「三皈依」,但是我相信每個人所得到的加持力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我們沒有掌控正確的皈依的方法。說,唉,他受三皈依,我也受三皈依,我們會覺得三寶的加持力,好像「不平等」,對某些人而言,是特別的有力量,對某些人而言,卻沒有加持的力量。其實這是錯誤的,三寶對眾生的加持力是平等的,重點是:我們皈依的方法是不是正確?因為三寶要救護你,他提出兩個條件:

第一個:「莫出我境」。這是約著「人」來說的。

其實我們可以把三寶的內涵,分成「人」跟「法」;「佛」跟「僧」都是有明瞭性的,這叫「人」;「法」是真理,是沒有明瞭性的。皈依三寶,其實就是皈依「人」和皈依「法」。

「莫出我境」是約著人來說的—就是你不能離開佛、不能離開僧寶善知識;你長時間沒有善知識的開導,你的內心就容易隨順慾望活動。

第二個:「莫違我教」。你要經常聽聞佛法的教誨,佛陀告訴你: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是功德相,什麼是過失相;你要經常聽聞佛法,你長時間沒有親近佛法,你就會親近自己心中的慾望。

所以,我們希望祈求三寶的救護,必須做到兩個條件:「莫出我境,莫違我教,必當救護」。後文的修皈依,就是緊扣著這兩個主題:第一個、如何皈依「人」。第二個、如何皈依「法」。這一段是譬喻,看第三段的合法:

「眾生亦爾,係屬於魔,有生死過,歸向三寶,魔無如之何。」

我們一個非常苦惱的眾生,始終被心中的慾望魔王所控制;有慾望就容易去造惡業,有惡業就會召感痛苦的果報,這是一定的。雖然我們不想墮到三惡道去,但是我們卻不斷地創造三惡道的業力,因為控制不了自己的慾望。怎麼辦呢?「歸向三寶,魔無如之何」。我們唯有仰仗三寶的加持力,才能調伏心中的慾望之魔,才能得到解脫,到這個地方,等於是把皈依的意義一個簡單說明。

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複習,皈依呀,就是我們本來在痛苦當中,諸位要知道,如果我們的生命本來就很圓滿,其實不需要皈依的。「皈依」的意思就是說:「我希望對生命有所改造,我對目前的生命不滿意;我希望有更好的生命,但是我做不到,所以我祈求三寶的救護!」是這種心情。當一個人生命不想進步,他是不可能皈依的;他一天過一天,我皈依什麼呢,他不想對生命有所改造的時候,他自然不會皈依三寶,不可能。

皈依就是:他出自內心想要改變自己,可是他自己又做不到!

善導大師對「皈依」提出兩個重點:

第一個、你相信你是生死凡夫,你自己沒有出離的力量。

我很想要離開三界火宅,我自己覺得在三界當中,每一次都是這樣的「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實在不是辦法,我遲早要把這個生死給結束,到達涅槃安樂的地方,那才是真實的皈依處,但是我自己沒有出離的方法,所以你相信你是生死凡夫,你沒有出離的力量。

第二個、你相信三寶有足夠的力量來救拔你,這個時候才構成皈依。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忉利天天王「釋提桓因」,佛在世時,有很多很多釋提桓因,其中一個釋提桓因他的生命要結束了……天人跟人類不同,我們自己要死自己還不知道,但是天人瀕臨死亡,會有很多徵兆,譬如:頭上的花掉下來,枯萎了;天人身體本來是香氣的,他卻釋放出臭穢的味道來,很多天人聞到他就紛紛遠離……這時候他就知道他的天福即將結束。

更可怕的是,天人有神通,他可以預知來生的去處。他用神通觀察他這個天王做完以後他來生要到一個農村裡面,有一隻母豬懷了六胎,他是其中的一胎,做一個豬。這是一個很大的差別,一個人長時間當天王,他來生將變成一隻卑賤的豬,他心裡上非常不平衡,所以他這個時候,所以一個人要皈依,他想要去抗拒命運,他不想接受這個事實,他希望有所突破……他就拜訪很多的善知識,最後找到了三界之王—大梵天王。大家都知道,大梵天王是三界中最高的主宰者。他就跪在大梵天王的座下說:「天王,我即將要死亡,而且我知道我死了之後,將要投生做豬,我知道您老人家有大威德,請您告訴我一個方法,我一定會好好奉行,只要能夠讓我脫離豬胎,繼續做天王,我什麼都願意做。」大梵天王想了一下,說:「仁者,你問的問題超過我的能力,雖然我有方法讓你做天王,但不是短時間的。你的死亡時間已近了,我沒有那種快速的方法,可以讓你繼續做天王,這是我做不到的!」這個時候釋提桓因聽了,感到很失望……天王接著說:「在人世間有‘釋迦牟尼佛’出世,他是一位大智慧者,你去向他祈求,可能會有幫助。」

那麼這個時候,我們都知道,天王一般來說,只要他不是佛弟子,一般的天王都是很高慢的,他看到是人類是看不起的,這個時候他有求於佛,佛陀現人身,所以他就化作一個人來到佛陀的面前。這個時候,他化做一個人的時候,其實他的果報體已經就像蠟燭快燒完了,壽命快結束了……這時候他趕緊用神通力,把他最後的生命衝到佛陀的精舍;看到佛陀,至誠地念「南無佛」,就至誠地「皈依佛」,很虔誠。

因為那個時候,死亡已經到來,他心中的恐懼非常地強烈,那種強烈皈依的心,透過他身體的禮拜,拜下去的時候,倒在地上就死掉爬不起來。他的業力瞬間牽引他到豬的地方投胎。但是,他在死亡之前,因為他禮拜、皈依大福田的佛陀,而且禮拜時他有強烈的願望——想要恢復當天王的意願,由於「善業力」和「誓願力」,結果他投胎的時候……豬在生產之前,本來很安靜地在草堆裡等待生產,突然間,由於他善業力的發動,母豬像發瘋一樣,從窩裡跑出來,到處亂撞,就把主人的玻璃瓶給撞破了;主人一氣,拿棒子打這個豬,結果豬就流產了。流產之後,釋提桓因所投胎的豬死掉了,因為他的善業力強,又讓他轉世作天王。這就是為什麼要皈依,因為我們沒有這種功德力。

雖然我自己沒有光明,但是我願意經常去親近光明,我自己也會有光明!這就是說明:「皈依」就是我們心中想要離苦得樂,但是我們做不到,所以我們必須要內心隨順、趨向於三寶的加持,能夠達到離苦得樂的效果,這個是我們皈依的意義。我們在看第二段:

乙二、三寶內涵

我們想要「皈依」,到底要皈依什麼呢?什麼東西值得我們去皈依呢?這一科,將三寶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三寶」的種類,一般來說,可以分成兩種:

第一個是「住持三寶」:住持三寶,是屬於外相的三寶,它是一種有相狀,是我們能夠見、聞、覺、知——眼睛看得到、耳朵聽得到,能夠感覺存在的,這個叫作「住持三寶」。

第二個是「理體三寶」。理體三寶,是一種內心的功德,雖然不能夠感覺它的存在,但事實上它是存在的,這是一種心地法門。

首先我們看「住持三寶」有三種:

(一)佛寶:是形像、塔廟。「形像」是指佛陀的形像,譬如用紙畫的佛像,或是用銅塑造成立體的佛像,這些都是形像三寶。

「塔廟」:是佛所住的處所,大雄寶殿也代表佛寶。換句話說,雖然佛陀滅度了,但是我們對著佛像禮拜,能夠「拜佛如佛在」;依照宗喀巴大師說的:你看到佛像,你把它當作真佛一樣地禮拜,它的功德就跟拜真佛一樣大,因為它能夠使令佛寶住世。關於佛像的傳承,其實佛在世的時候就有佛像。

有一次,佛陀為了度化他的母親——摩耶夫人,升到忉利天為母親說法三個月。人間的弟子們,因為很久沒有看到佛陀,非常思慕佛陀,就派一個阿羅漢用神通來到天上,請佛陀趕快回到人間,向佛陀說:「弟子們很久沒有看到佛陀,很想念佛陀!」佛陀說:「這個弘法還沒有結束,就請一位畫家,畫下我的形像,你們恭敬禮拜我的形像,功德也是一樣。」從那個時候,就有所謂的「佛像」。

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佛陀可以用任何的形象出現。我們凡夫身叫「業報身」,我們受著業力的繫縛,我的靈魂不能跑到你的身體內,不可以,被這個業力所繫。佛陀沒有業力的束縛,可以變現任何的形像。

事實上「佛寶」,除了佛像也包括佛的名號:「南無阿彌陀佛」,所以我們中國佛教很重視持名。你說:我一心歸命阿彌陀佛。誰代表「阿彌陀佛」?當然有人說是佛像,但是你用眼睛看佛像會很辛苦。所以,中國佛教從二祖善導大師之後,強調「持名」,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誦、聽」。你創造一個聲音——「南無阿彌陀佛」,然後這個聲音你再聽回去,這時候你就皈依了佛陀。所以在淨土宗當中,是以佛號聲、以他的名號來代表阿彌陀佛。

所謂的「住持三寶」,當佛陀滅度之後,借著外在的佛像,使令佛陀的功德能夠不流失,這個「住持」就是相續而不流失的意思。

(二)法寶:是紙素所傳。「紙素」就是白紙所記載的這些文字經典。其實法寶是一種「真理」;真理本來是存在佛陀心中的一個「道」,是不能言說的,但是為了把聖道的觀念流傳於後世,就必須要假借文字了。譬如佛陀要形容我們生命的現象,佛陀說:「生命就像是無止盡的水流。」我們從這樣的文字就知道—生命就像水流,是變化無常,但又相續不斷。所以這個「法寶」是指文字、經典,從文字當中,文以載道,可以讓我們知道真理。

(三)僧寶:是戒法儀相。「戒法」從內心來說,有受持出家的比丘戒、比丘尼戒;外表上現出剃除鬚髮,身披袈裟的「儀相」,叫做僧寶。

這些都是我們能夠看得到、聽得到的,叫作「住持三寶」。

其次,「理體三寶」也有三種:

(一)佛寶:是五分法身。這裡的佛是指「法身」,是一種清淨功德所成就的法身。法身可分為五種: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

(二)法寶:是滅理無為。「滅理」就是寂滅的真理。這個寂滅的真理是無為法。生命的現像是變化的,你今天跟昨天不一樣,今天跟明天也會不一樣,但是在涅槃當中,它是沒有變化的,它沒有這種變化、不安穩性,所以這個法寶事實上是指「涅槃」。

(三)僧寶:是聲聞學、無學功德。「學」是指初果、二果、三果聖者;「無學」是四果阿羅漢,他所作已辦—生死已盡,所以不用學了。也就是說,只要你是「聖人」,一切的聖人都有資格稱為僧寶,不一定是出家行者。從僧寶的實義來說,它是約心地,具足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功德,這個叫「僧寶」,這個就是我們所皈依的三寶。

從次第上來說,我們剛開始所皈依的是住持三寶,先從「有相的三寶」,才能夠趨向於「無相的三寶」,是這個意思。所以你剛開始一定要對佛像禮拜、讚歎、作願,然後你內心產生一種善業力,然後再契入理體三寶。我們一定是先成就善業力,然後才產生正念力,從「住持三寶」而產生「理體三寶」。

如果我們只是在「住持三寶」上用功,這個叫「執事昧理」;只有事相上的皈依,內心當中沒有正確的觀照,這樣只能夠成就人天福報。因為:

住持三寶是成就——善業力;

理體三寶是成就——正念力。

如果我們只是修「理體三寶」,沒有修「住持三寶」,這叫做「執理廢事」,只知道理而不知道事相。

我知道有一個學者,是一位在家居士,他研究佛教理論很多年,也作了很多關於佛教的著作。有一次病倒了;人在生病的時候,意志會比較薄弱,到了晚上,就有鬼神去傷害他、壓迫他。他是佛教界的有名人物,平常只重視理論,只知道佛法的道理,平常對於「住持三寶」事相上的修行,太過忽略,所以面對鬼神一點辦法都沒有;趕緊去翻閱藏經找大悲咒,看看藏經大悲咒怎麼念……但是太慢了,因為不熟練,比一個阿公、阿婆還差,阿公阿婆遇到鬼神——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句佛號念下去,鬼神就跑掉了。但是,如果你只有「事相三寶」,沒有「理體三寶」,這個叫「人天福報」,也是不能解脫。所以「住持三寶」跟「理體三寶」,二者缺一不可。

「住持三寶」是一個基礎,「理體三寶」是一個目標!

甲二、別明皈依的方法  分二:初、事相皈依。二、理體皈依。

前面一科講到「皈依的意義」——「能皈依的心」跟「所皈依的境」。

「能皈依的心」就是我們有一種祈求救護的心情;「所皈依的境」有二種:一種是「住持三寶」,或者講外相三寶;一種是「理體三寶」,是內心的三寶,這個就是我們所皈依的境。

那麼,可以說是前面的內涵是一種理論的說明,先在皈依之前,先建立一些基本的概念:你是用什麼心情來皈依什麼東西,做一一的說明。這一科就是正式的修行的方法,前面是偏重理論,這一科是正式的方法。修皈依的方法,佛教中有兩種:一種是「事相的皈依」,第二個是「理體的皈依」。

乙一、事相皈依

淨界法師:皈依的意義與方法

事相皈依:事實上是一種業力的修學,就是身、口、意的造作。理體皈依:完全是一種心念的觀照。這二者有所不同。從修學的次第來說,我們是先成就事相的皈依:

一、身業的禮拜

「菩薩戒」上說,你要是受了菩薩戒,至少要常拜佛,就是修皈依。你再怎麼忙碌,都要記得拜佛;重點是你心中有沒有三寶的存在,如果你心中經常存念三寶,你就會撥時間去拜佛,因為他在你心中是重要的地位。換句話說,我們剛開始一定要以禮拜,來表達我們皈依的心情。

二、口業的稱嘆

這個稱名、讚歎,就像我們早晚課誦,有很多的偈頌:「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或者:「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等等。但是最簡單的稱嘆的方式,就是稱念佛菩薩的名號。因為佛菩薩的名號,就是代表佛菩薩的功德,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藥師佛」、「南無地藏王菩薩」……都是一種皈依——口業的歸依。

三、意業的作願

這是指意業的歸依,你內心的作願。這個「願」就是希望,你希望能夠成就三寶的功德,希望能夠仰仗三寶離苦得樂,這是一種作願,心中有這樣的一種祈望。

透過了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嘆、意業的作願,我們的身口意就跟三寶產生相應,或者我們叫做「感應道交」。當我們的心跟三寶的功德感應之後,就能夠產生懺除罪障、積集資糧的效果,所謂「破惡生善」的效果。

有些人他可能會拜佛,但是他口業的稱嘆做得不夠,就像有些人念佛也不出聲、早晚課也不出聲,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它每一個「業」都有它的效果。我們以前在造業的時候,不是用心念在造業,心念是一個推動者,我們以前是用身業來造業、用口業來造業—身業造了殺、盜、淫;口業造了兩舌、綺語、妄言、惡口。我們以前用很大的力氣來跟人家吵架、用很大的力氣來打妄語……但是我們今天修皈依的時候,沒有力氣了,那你這些業怎麼轉得過來呢?怎麼能夠滅除罪障呢?

事實上,身業的禮拜能夠懺除身業的罪過,口業的稱嘆能夠滅除口業的罪過,所以我們說過,事相的皈依就是一種業力的修學——以善業來破惡業!如果你這個善業沒有做到,你這一部分的惡業就很難消除,所以這個地方大家要注意,「身、口」二業缺一不可,當然最重要的是「意業」,你內心當中那種皈依、希望的心。

所以我們說:佛教不可以當學術來研究,當學術研究無法建立信心!

我曾經聽過一位學者演講,他可以把佛法的道理講得很清楚,當課程快結束時,竟然說:「這些道理我完全不相信!」他只是把佛法的真理,拿來當作其中一門學問來研究。其實,佛法本身是一種宗教信仰,必須要有信心,所謂:「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你一定要有真實的信心,才能夠進入三寶的大功德海中,否則你永遠站在岸邊,你沒有辦法進入功德海。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身業、口業固然重要,但是推動身業、口業的意業——那一份的信心,還有你心中的願望,更是重要!

中國歷史上有一位「漢武帝」,大家都知道漢武帝是一個很有成就的皇帝,漢朝從漢高祖之後,都是被匈奴追著打,漢武帝覺得我們不應該受這樣的屈辱,開始積極地整頓軍隊,他有一位大將軍叫做「李廣」——飛將軍李廣,最後才平定了匈奴。

李廣有一天的清晨,天還沒有完全亮時去巡軍營。到了營區,他遠遠地看到一隻老虎,心想老虎會傷人,就趕緊拿箭把這隻老虎射中了。等天亮之後,就帶著很多的士兵去看這隻老虎怎麼樣了,結果到現場一看……不是老虎,是一塊石頭,他的箭竟然可以把石頭穿射進去。

這時候,旁邊的軍官說:「將軍,不太可能!你恐怕是打妄語,石頭這麼堅硬,你的箭怎麼可能射進去呢?要不然再試一次看看……」結果,李廣走到原來的地方發射箭矢,再也射不進石頭了。因為第一次他在射箭的時候,充滿了信心,他相信它真的是一隻老虎,血肉之軀,當然可以射進去的。事後,當他喪失信心時,雖然有射箭的技術,但是那種能力卻發揮不出來了。

我們也曾經聽過一則公案:

有一個上師說:有很多老修行者,書讀得不多,但是很用功在修行,每天念「唵嘛呢叭彌吽」。有一天……上師要到拉薩去朝聖,路途中經過一間茅篷,遠遠地看到一間茅篷放大光明,他心想這裡面有大修行者,就去拜訪這個人家。原來是一位老太太,拿著念珠在念「唵嘛呢叭彌吽」,結果她念錯了,念成「唵嘛呢叭彌牛。」這位上師就很慈悲告訴她:「老太太,你念錯了,不是‘唵嘛呢叭彌牛’,是‘唵嘛呢叭彌吽’!」老太太表示感謝,就改過來念:「唵嘛呢叭彌吽」。

結果,上師把她教會之後(牛改吽),就離開了,回頭往後一看,哇!那個光芒消失掉了!因為她內心當中產生疑惑、分別心了;這時候,這位上師很緊張,趕快回去跟老太太說:「我跟你講錯了,其實你念的是對的,‘唵嘛呢叭彌牛’是對的,你已經念那麼久了,照這樣念就好了。」當她改回原來之後,茅篷又照樣放光了。所以重點不在於我們如何表達,重點在內心。

所以我們很多人都念:「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念「台語」比較正確,還是念「國語」比較正確?其實這只是一種工具,我們跟佛的感應,絕對不單隻是靠聲音,聲音只是一個橋樑,是那念心——是我們那份歸依的心跟佛陀的大悲心,感應道交難思議!

所以,諸位要知道:當我們在作定課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至誠懇切,你不一定要求數目很多,但是你內心一定要相信三寶能夠救拔你,而且你很希望能夠成就三寶的功德!

我前幾年到山下商店去買東西,商店的老闆是外道的點傳師(很高的職位),問我說:「你們寺廟是不是有打佛七?」我說:「有啊,歡迎你來參加啊。」我就問說:「你怎麼也喜歡念佛呢?」他說:「不是啦!我一天啊,很忙碌的,但是晚上靜下來的時候,我念‘阿彌陀佛’,可以把心靜下來,我是靠佛號來培養我的專注力。」我就問他說:「你對阿彌陀佛這個佛號——無量光、無量壽,能夠讓你現生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臨終能夠帶著你往生到淨土,這聲佛號有這麼大的功德,你相信嗎?」結果,他完全不相信。

那我問諸位:他這樣子念佛,他能夠往生嗎?不可能往生的!因為佛號的功德,你必須要具足信心才可以相應的,就好像你沒有密碼你進不去的。所以印光大師說:你念佛沒有信心、沒有願望,就是把摩尼寶珠換成糖果吃掉!它讓你的心安住下來為止。

所以我們在修皈依的時候,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嘆、意業的作願,缺一不可。當然「皈依」的意思是說,在《念佛圓通章》有講到一個觀念說:「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事相」的皈依是:我們身體沒有香氣,但是我們經常接近香,我們的身體就有香氣,這個叫相互作用,佛法中叫做「相互的熏習」——你一個人經常到大殿,你的身體就有香氣;你到臭穢的地方,你的身體就薰染上臭穢的味道。

諸位你看一看,你看一個家庭,剛開始是夫婦兩人,後來有很多子女。剛開始兩個人認識,因為沒有住在一起,彼此互相仰慕;兩個人住在一起之後,兩個不同的內心世界,剛開始所釋放出來的訊息是互相牴觸的,但是慢慢相處下來……你注意觀察,一般的夫婦,或是同一家人,他們的個性,都會有一些共同點,甚至於嚴重一點看:你看看你所拜的佛像,跟你都有一點點類似,這就是一種「熏習」。

換句話說:你不斷跟什麼東西接觸,你就會受它影響;你一天到晚跟壞朋友在一起,你就很容易、很自然養成壞習慣,耳濡目染;如果你經常憶念佛陀,當然就能得到、分享到佛陀所有的功德。你不要小看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力量!我們每念一次佛號,心中就憶念一次阿彌陀佛……古德講一個譬喻說:

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意思是說:當這個清水珠投到污濁的水裡,污水就會慢慢變得乾淨了;佛號跑到你的心中,它就能夠產生滅除罪障、增長功德的力量。所以,我們每天不斷地拜佛、稱念佛的名號、心中作願皈依,就能慢慢懺除罪障、積集資糧,這是學佛修法的一個基礎。

乙二、理體皈依  分三:初、皈依業果。二、皈依空性。三、皈依實相。

「理體皈依」這個才是皈依的重點,所謂生死的解脫、臨終的正念,都要靠「理體皈依」,但是前面「事相皈依」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當我們從一種「事相」的功課,要轉成一種「智慧」的觀照,這時候就要開始修「理體皈依」。

理體皈依我們有三種皈依:第一個皈依業果,第二個皈依空性,第三個皈依中道實相。所謂的「理體皈依」就是對於真理的皈依,我們看第一個:

丙一、歸依業果

深信業果,斷惡修善——成就增上心。

我們在修習「理體皈依」,第一個就是對於「因果道理」的皈依。由這個皈依,使令我們產生行動力,勉強自己去斷除惡法、修習善法,成就一種增上心——人天安樂的果報。

這個因果的道理,我們作一個說明,佛陀還沒有出世之前,這世間有兩種理論:

第一個、邪因緣論: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外道」。外道認為生命的輪迴有一個主宰者,是「大梵天王」、或是「上帝」在主宰我們。所以我們想離苦得樂,必須對大梵天王禮拜、讚歎、供養,因為我們的快樂、痛苦是他給我們的。這樣的「因緣觀」是錯誤的,所以稱為「邪因緣論」。

第二個、無因緣論:這個無因緣論更是可怕,因為「邪因緣論」他心中還有所畏懼。「無因緣論」認為生命是沒有理由的,你造善不會得安樂的果報,造惡也不會得痛苦的果報;換句話說,生命只是一個「偶然」,就像樹葉掉落下來,沒有任何理由。你會快樂、會痛苦,是因為你運氣比較好,或運氣比較差;果報的背後完全沒有任何軌則。所以,你想獲得快樂,可以不擇手段及時行樂;因為當你死了,人死如燈滅,反正只活一次,也不必在乎來世,這種思想叫「無因緣論」,就非常可怕了。

佛陀出世之後,把「邪因緣論」跟「無因緣論」都否定了,佛陀說:「生命是有理由,但這個理由不是外在的理由,而是有因果的支持。」

什麼叫「因果」呢?佛法的因果是三世因果——過去、現在、未來。

從「過去」跟「今生」的相互作用來說:

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我們很想知道我們前生種什麼因?到底是善良,或者是邪惡呢?其實,你仔細觀察你今生所承受的果報:你的正報身心、你會跟誰在一起、你會遇到什麼事情……就知道你前生種什麼因了。果從因來——我們從「果報」就能夠推論出「業因」。

二、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我們也很想知道我們來生到底會去哪裡?去三惡道、或者是人天、或者往生到淨土?你不用去算命,也不用去問別人——「今生作者是」,你今生所作的業力,哪一個最強,它就會主導你來世的果報。

所以說:從佛法的因果論來說,我們是「自作自受」!很多人有一種錯誤的觀念:因為我父母親對我不好,把我身體生得怎麼、怎麼的…我對我的身體狀況不滿意。總覺得好像是父母把我們生成這樣,其實您錯了!從因果的觀察,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不是父母選擇兒子,是兒子選擇父母。

其實你今生所有的遭遇,都是你自己選擇的!

因為:你過去選擇要這樣做,所以你有今生的結果;你今生的結果,是你前生的選擇,你願意這樣做,你今生就有這樣的結果!所以,諸位要知道:來生的果報,是你今生的抉擇。我們面對果報,我們沒有選擇的權利,這個果報你一定是要承受的。

以「因果論」來說:

當「果報」出現的時候,你只有認命,你沒有選擇權,因為你前生已經選擇過了。

但是你的「因地」,你就有選擇權,當你面對果報時,同時又會創造一個新的業力,這時候你就有選擇權了。你會知道你來生是什麼情況;因為我們今生的果報是前生抉擇的,今生你又作了抉擇取舍,就會影響到來生。

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一個事實:

一個人如果沒有學佛,他的生命大部分是重覆的,他前生是什麼遭遇,他今生就是什麼遭遇;他今生是什麼遭遇,來生就是什麼遭遇;無盡的生命中,幾乎是千篇一律;因為他的因地沒有改變、觀念沒有改變、行為沒有改變、果報就不可能改變……你看他前生怎麼樣,今生還怎麼樣,前生長的什麼相貌,今生也差不多。前生遇到哪些人,今天也遇到哪些人。因為:

「果報」是由「因地」所召感的,能召感的「因」沒有改變,你的果報怎麼改變呢?

所以一般人的生命,基本上都是重覆的,來生重新再過一次,差不多是這樣子。只有佛弟子最有智慧,能夠把來生創造得跟今生完全不一樣,真的是很殊勝,因為他明白「因果道理」。外道可以修習善業,但是他的生命要有改變,也不太可能。我們前面說過,外道修習善業,他是沒有「道」的力量——沒有三皈依;當然主要是沒有「法」的力量—沒有真理的引導。

諸位我們要明白一個觀念:我們今生的生命已經走過一段時間了,我們要做的是什麼呢?就是「自我反省」。你要從果報當中去反省你自己!比如說果報是因地所招感來的,我們說:「富貴從佈施中來,莊嚴從忍辱中來,尊貴從持戒中來……」每一種因地,都會召感一種果報,不會有任何差錯的。而你對於你今生所得的果報,有哪些是你不滿意的?譬如說:我很有錢,但是我身體病痛很多。那你就知道,自己可能前生有佈施,卻也造了不少殺業。

換句話說:我們從果報當中,來反省自己的因地,然後從這裡去改進,這樣來生才有希望!

否則你一天過一天,我跟你保證,你來生就跟今生一樣,重新再走一次,就是這樣。因為我們養成習慣之後,想要改變是不容易的。我們很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對於自己的壞習氣,已經習慣成自然了。我們舉一個簡單的公案:

佛在世的時候,波斯匿王有兩個女兒,一位是善光公主,一位是金剛公主。善光公主長得又聰明又漂亮,金剛公主長得非常丑陋,經典上說金剛公主,遠遠看她幾乎不像是人的樣子,丑陋到令人感到害怕。長大之後,沒辦法,國王把她嫁給一個貧窮的年輕人:「公主嫁給你,不要什麼條件,我給你官做,好好地照顧公主就好。」這個貧窮的年輕人,就把金剛娶回去,把她關在屋裡,不敢讓她出門。

但是因為他經常出入貴族的聚會,大家看他都沒有把太太請出來,就呵責他對太太過於刻薄。他很傷心,進退兩難,帶出去也不是,不帶出去也不是。就把這件事情告訴金剛公主。金剛公主聽了之後深感慚愧:我長得這麼丑陋,讓我的丈夫蒙羞!這時候她面對牆壁真誠地生起懺悔心;因為這一念真誠的懺悔,再加上心中憶念佛陀,釋迦牟尼佛就出現了,這時候她的罪障就慢慢消除,從丑陋而轉成莊嚴。

當然,古時候的人,心力強,所以能夠很快轉變業力。當相貌轉變之後,這個年輕人看了很歡喜,就帶著漂亮的金剛公主回去找波斯匿王。波斯匿王就帶著金剛公主去請問佛陀:「金剛為什麼福報這麼大可以做公主,相貌卻是那麼丑陋呢?」佛陀說:「以前有一位大富長者的女兒,很喜歡佈施,任何一個修行人經過她家,她一定虔誠地佈施,但是這個女孩行佈施時,脾氣很大,只要出家眾稍微不滿意,就呵責這個出家眾;甚至於出家眾威儀不好,她也呵責——佈施的善業,加上瞋心的挑剔,兩種業力合起來,使令她今生的果報,擁有富貴,但是相貌卻不莊嚴。」

「因、果」是不能相抵銷的!

很多人說:「我造了罪業,我用金錢來贖罪。」這個觀念是錯誤的。金錢的佈施,有佈施的等流因果;你造了罪業,有罪業的等流因果,最後結果……清清楚楚,因果有其一定的規律,絕對不會有誤失的!

我們要努力的是:如何從果報當中來反省自己的因地,這叫做「觀果知因」。從你現世的果報,哪些是「你滿意的」,就可以知道,你曾經有習慣性的善業;哪些是「你不滿意的」,也可以看出你內心當中,有一些你習慣性的罪業,這是你要處理的。所以我們講「修行」,不是每個人的修行內涵,都是一樣。佛陀講那麼多的經典,不是每一個人都要去做,而是說,這一部分是你比較弱的,你要補強。他以前這個做的很好,不用加強。

所以你要知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前生所造的因,今生就會表現出來;「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你知道你來生的果報,你今生已然開始在栽培了,這就是佛法講的:「三世因果」,這是我們在皈依的時候的第一個,深信業果、斷惡修善。再看第二個:

丙二、皈依空性

思惟無常,通達空性——成就出離心。

第二種皈依是更深一層的「空性的皈依」。前面的皈依是一個有相的、因果的事相皈依,這個空性的皈依。是怎麼皈依呢?「思惟無常,通達空性,成就出離心」。

所謂生命的無常,這個「無常」的觀察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生滅性」:它有出現、有消失。

第二個、「變化性」:生滅變化,就是它生起來以後,在消失之前,它的過程也是不斷變化。

所以「無常」,就是「生滅跟變化」。從無常當中,我們知道一切法的體性是畢竟空,因為它是變化的,這樣而成就了「出離心」。我們怎麼觀察「無常」呢?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諸行」這個「行」是指一切的有為法,有為法是「行」,是活動的。

「有為法」它的本質是無常變化的,所以它是一種不安穩的生滅法,它的體性是變化的生滅法。當這個生滅法消失之後,成就一種寂滅的境界,才是最究竟的安樂處。

[無常觀]有「外空」跟「內空」兩種修行的差別:

第一個「外空」。

在修行的次第上,我們先成就「外空」,就是先空掉外境的人事。我們在生命當中,有時候造了善業,但是有時候我們心中還是覺得不安,因為我們的得失心太重。所以你要思惟,其實外境是無常的;最簡單的思惟,就是思惟——死亡的到來。

我們往往忽略了死亡的到來,總覺得我昨天還在、今天還在……所以我是不會死的。你沒有思惟死亡,你就會對今生很多的人事產生執著,其實外在的人事是由業力所召感來的,你是做不了主的!

我們應該思惟「人生只是一個過客」,短短的幾十年,你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嗎?不可能。所以來到這個世間,要知道你的目的在哪裡?對一切人事,要思惟:你即將要死亡,當死亡的時候,你什麼也帶不走!所以「無常觀」剛開始是先空掉「外境」,因為死亡的時候,這些外境、眷屬、人事……根本就帶不走。

第二個、「內空」。是空掉內心。

我們的內心是比較難「空」的,雖然說我們內心的本來面目是「清淨本然」,但是我們在內心當中產生一種妄想,叫做「自我意識」。這個自我意識在佛法的修學當中,是一個很大的障礙,我們習慣被自我意識所繫縛,諸位如果有一天去受菩薩戒,菩薩道有很多的難行,都是必須要突破自我意識的。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什麼叫「自我意識」:

科學家做一個實驗,拿了一隻跳蚤放在桌上,跳蚤大家都知道會跳來跳去,他可以從一隻狗的身上,跳到另外一隻狗的身上。你往桌子一拍,它就會往上跳。科學家就拿一塊玻璃放在跳蚤的上面(有一個適當的高度),一拍桌子,跳蚤跳起來碰到玻璃。跳蚤很厲害,當它碰到玻璃之後,它就調整高度了;第二次你再拍桌子,它就碰不到玻璃了,它會往下調低一點。然後,你把玻璃的高度,再往下降一點,你再拍,它又碰到玻璃;你再拍一次的時候,它又往下調低一點,它碰不到玻璃的。最後,你把玻璃再往下降,降到底點,幾乎是跟跳蚤相接觸,你一拍,它就碰到玻璃;你第二次再拍,跳蚤不再跳了,因為它從經驗的累積當中,產生一種「習慣」。這只跳蚤這一生,再也不會跳了,這叫「自我意識」,它前生的經驗,它認為他做不到!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譬如說有一隻大象,如果這隻大象,從小就被抓到馬戲團關起來,它的手腳,從早到晚都被鐵鏈鎖起來;當然這隻小像剛開始還會想跑,但是,它跑一次,被鐵鏈拴住;再跑一次,又被拴住了,從此以後它不再跑了。所以當馬戲團失火的時候,很多動物都往外跑,那些大多都是比較大才被抓來關的動物;那些從小就被抓來的動物,就跑不動了,因為它不相信它可以跑掉。

這表示什麼呢?為什麼禪宗說:「覓心了不可得」?

我們這一念心,經歷過很多很多的生命,而每一個生命,都會帶給我們一些錯誤的訊息,所以我們的心是很複雜的,我們不相信別人,也不相信佛法。我們內心有很多負面的情緒,雖然佛法告訴你:你可以……怎麼、怎麼……事實上,這些戒條你都可以做到;不殺生,你可以做到;不偷盜,你也可以做到;但是,當我們嘗試去做的時候,只要有一次失敗的經驗,我們的內心就會開始「自我設限」——我們認為自己做不到,所以我們要成就功德就變成很困難。

譬如說:你不相信你可以往生,你不相信你可以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你不相信臨終的時候,靠這一句佛號,就能夠往生淨土,這個叫「自我設限」。

所以:為什麼「內空」要空掉你的內心?

因為:我們內心當中有很多錯誤的經驗、錯誤的訊息。所以一個人想要在佛法當中產生強大的突破,你要相信:「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的本來面目是清淨的,所有的經驗、所有的感受都是生滅的,都是可以改變的;否則,你修學佛法想要突破就很困難。

這裡為什麼講:「思惟空性」?因為前面的業果,你可以斷惡修善;但是你的自我意識—內心的執取,是沒辦法改變的。所以「空性」的道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要從生命當中,產生扭轉性的突破,就必須要相信:「覓心了不可得」!

「外空」——思惟死亡,你什麼都帶不走,你的眷屬帶不走、財富帶不走。其次,「內空」,你要相信過去不代表未來,你過去做不到,未來可以做到。所以一個人不能老是活在過去。「活在過去」是下等根基的人——你過去怎麼做,你現在還怎麼做,那你沒辦法突破的!

我們要思惟內心的狀態,是變化無常的,你的本性是清淨的;其實所有的惡法都可以斷除的,諸佛菩薩的功德,你都可以成就的。為什麼?因為你的心是清淨的,這些因緣都是後來才有的,所以它是可以改變的。這是第二個觀念,你要建立「外空、內空」的思想。

丙三、皈依實相

空有雙照,悲智雙運——成就菩提心。

前面的「業果」叫做「有相行」,它是一種有相的行為;「空性」叫做「無相行」。我們要把前面「有相的業果造作」,跟第二個「空性的觀察」結合起來,叫做「空有雙照」,這時候就是——悲智雙運,成就菩提心。

我們看「菩提心」是怎麼修的呢?

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這個菩提心的修學,它就是在凡夫的惑業中……「惑」就是煩惱,「業」就是業力;我們是在很多的煩惱、很多的生死業力,還有在生老病死、冤親債主種種魔境的果報當中,去追求一種解脫。所以大乘佛法不是逃避,它是在雜染的因緣當中去追求解脫。怎麼解脫呢?

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蓮花不著水」是講他的「空觀」;蓮花的葉子是不沾染污水的,表示他對果報是不執取的。但是他又像日月在虛空當中活動,而不執著空,這是講「因地」。

這個「中道」是講:「真空妙有」。

到底我們想要「空」,是空掉什麼呢?我們的「有」,又是要保存什麼呢?

我們所要「空」的,是空掉「對果報的執取」;所謂的「有」是「注意你的因地」。如果你空掉「因地」就錯了!應該是要:「空掉果報,保存因地!」古人說:「萬法皆空,善惡不空。」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中道」的思想,就是「有相行」跟「無相行」中間的第三條路——「中」就是中間,不偏於任何一方。

什麼叫:「萬法皆空,善惡不空」?

在菩薩道中我們經常說,「凡事盡心盡力,成敗交給業力。」成敗就是果報,你要行菩薩道,就不能對眼前的果報、得失看得太重;但是你在因地的時候,你要努力「凡事盡心盡力」,這就是「萬法皆空,善惡不空」。

從「中道」實相來說:生命的重點是在「過程」,不在結果!

就是在你的過程當中,你是不是能掌握你的因地。當然,你的過程,你要設定一個目標,到底你今生你要什麼?生命很短暫,你沒有目標,生命一下子就這麼過去了。你來生的目標,到底在哪裡?是要成就人天果報,還是要成就往生淨土?你從果報當中,去規劃你的生命,做你該做的事情,對於過程中的一切得與失,不要看得太重。所謂的「中道」就是把「空觀」跟「有觀」兩者融合起來。我們看最後一段:

甲三、結示勸修

乙一、功德利益

《歸敬儀》云:「經云:‘有人受三皈依,彌勒初會解脫生死。’此乃出苦海之良津,入佛法之階位。但以罪多惡重,輕而慢者,雖曾受歸,隨緣還失。是故智人初受歸時,專心緣此,得名歸依,故感善神隨逐護助。」

這地方講到「皈依的功德」。

第一段:如果我們今天在釋迦牟尼佛的法中皈依,最遲你的善根,在彌勒佛初會的時候,就能夠解脫生死。不管你是「事相的皈依」,對三寶禮拜、稱讚、作願;或者是「理體的皈依」,思惟佛法的真理,這些都是出離苦海的一個良津,都是一種殊勝的途徑,也是成就佛法功德最重要的基礎。這是講正面的勉勵。

但是它也有負面的警誡。什麼叫「負面」呢?如果,我們今天還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罪業,對三寶「輕而慢者,雖曾受歸,隨緣還失。」諸位要知道,你曾經在三寶當中皈依,但是回去之後,你也不拜佛、也不念佛,也不聽聞佛法,時間久了以後,三寶在你的心中,便不會留下痕跡。

古人講一句話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我們一個人不皈依三寶,你就是皈依你的慾望,沒有第二種情況。你不是隨順三寶而行,就是隨順你的煩惱慾望而行。我們很多人有一種觀念——好像我皈依之後,就一勞永逸了。世間上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我們的心是變化的,你不是進步,就是退步。所以為什麼會說你不再熏習三寶--「雖曾受歸,隨緣還失」。這一點要注意啊!一個有智慧的人受皈依之後,要經常緣念三寶,這才是真正的皈依,才能召感三十六種善神的護助。我們看最後的總結:

乙二、舉頌勸修

諸佛正法眾中尊,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善,

為利有情願成佛。

「諸佛」是指佛陀,三界導師,四生之父;「正法」是真理;「眾中尊」是僧寶。

我們對三寶的境界,「直至菩提我皈依」,只要還沒有成佛,乃至於成就等覺菩薩,都必須要祈求三寶救護。諸位要知道,不要以為生死凡夫才祈求皈依三寶,彌勒菩薩、文殊菩薩都要皈依三寶,所以才說「直至菩提我皈依」。

那麼我們必須把我們所修學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善法,迴向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成就佛道。這就是修皈依的方法。

我們講到皈依有兩個主題:一個是「事相的皈依」,一個是「理體的皈依」。事相的皈依,它是一種身、口、意的造作,你有造作才有皈依,沒有造作就沒有皈依。

但是你的智慧不一定會開展出來,所以「事相的皈依」,它的是依止「信心」跟「願望」,就是一種信願。「理體的皈依」完全是靠智慧,對於生命真相的觀察,叫理體的皈依。一個是「信願」,一個是「智慧」。這兩個大家都要好好地去體會。